项目化教学法在器乐专业中的运用与研究

上传人:nu****n 文档编号:245537548 上传时间:2024-10-09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281.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项目化教学法在器乐专业中的运用与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项目化教学法在器乐专业中的运用与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项目化教学法在器乐专业中的运用与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项目化教学法在器乐专业中的运用与研究,艺术表演教研室器乐组,一、课题研究在国内外同一领域的现状与趋势,现状: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的美育工作,提高广大学生的文化艺术修养,陶冶情操,启迪智慧,促进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要求。,器乐表演是听觉的艺术,也是视觉的艺术。它可以启发人的思考,发展人的智力、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文修养与素质。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艺术素养和艺术生活的追求愈发强烈,尤其是器乐表演,国内外重大赛事的捷报频传也给了广大器乐爱好者和音乐研究者提供了更好的示范与激励,进一步推动了器乐表演专业的发展。,趋势:随着科技水平的突飞猛进,社会对劳动者的素质要求愈来愈高。学生要面向市场,社会的需求才是器乐职业教育发展的动力。因此,必须培养具备高职与中专器乐教育具有较宽知识面和深厚的基础理论知识,又强于普通高等教育具备较全面的器乐技术和基本功,并具有较强的管理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级应用型音乐人才,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因此传统意义上的照本宣科、过分追求专业大而全、各学科自成体系、重理论教学等教学观点与教学理念必然转化为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从多种途径努力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上。对此人们更多地倾向于采用项目教学法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社会能力及其他关键能力。在器乐专业课堂教学中运用项目教学法是实施新课改后在专业教学中的有力探索。,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项目教学法正是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采用类似科学研究及实践的方法,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发展的一种新型课程。作为职业学校器乐专业的学生而言,教会学生应具有的专业技能是一个方面,而更重要的是在与教会他们如何运用技能和知识去进行器乐的创作和实践。,器乐专业组实施了以“专业教学标准”引领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在课堂上推行“项目教学法”,把项目引入教学中,组织学生在校内外实践中加以应用。“项目教学法”所确定的项目既是教师的科研项目,又是学生的学习内容,同时也是教师组织实践教学中,把生产当作学习任务交给学生,并把项目完成情况作为学生的学习标准和考核标准。使毕业的学生更具“专业”的底子,力求反映实际岗位要求和工作流程,避免教学和实际脱节的缺陷,主要强调遵从职业能力的培养,。,二、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思路,“双师型”师资队伍是课程项目化的根本,。,课程项目化教学,最根本、最关键的要素是教师。只有教师具备“双师”素质,才能有效指导学生完成课程项目化方案设计、协同操作与实施教学等一系列任务。为了加快“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一方面要建立专业教师深入舞台锻炼的制度;另一方面,要积极引进与聘请人才,建立与完善实践教学专兼职师资队伍。从长远来看,必须优化人事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师资共享机制,为课程项目化开发提供有效的“双师型”师资队伍保障。,弹性教学计划是课程项目化的前提,要建立与完善弹性教学制度,在教学目标不变的情况下,教学计划(包括教学内容、时间、地点与考核方式等)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进行适当调整。教学计划要充分体现职业意识,符合行业特点。要通过调整教学计划来实现这类重要教学实训项目课程,。,产学研合作机制是课程项目化的基础,要努力建立与完善产学研合作机制,包括:供求动力机制、优势互补机制、人才互动机制、教学渗透机制、技能创新机制、合作深化机制、项目拓展机制、互利共赢机制、考评激励机制。良好的产学研合作机制,可以经常性地提供真实的课程教学项目,让教师和学生参与其中,在课程项目化教学中不断强化和提高专业技能,。,循序渐进,互利共赢,高度参与,协同运作,注重成效是课程项目化的关键,课程项目设计,不仅要密切联系专业人才培养与当地相关行业的实际需要,还要切合教师和学生自身的特点。课程项目设计要循序渐进;要确保在实际运作过程中,教师、学生以及专家高度参与其中。要通过多方面合作,体现教学方式的机动灵活性、教学效果的保障有效性和教学成果的实际应用性。课程项目要立足于学校、学生多方面互利共赢的目标进行设计,要有利于学生培养、有利于教师成长、有利于学校发展。,社会性课程评价是课程项目化的保障,课程项目化方案设计到实施运作与考核评价,都要紧密结合企业实际和渗透社会化标准来进行。要积极探索专业技能展示与就业招聘“二结合”社会评价模式。同时,可以通过建立专业教学督导委员会的办法,建立健全教学质量督导与考核机制,逐步完善教学成果的社会评价制度,课程项目化教学质量由社会相关企业来评价。,研究目标,本课题研究的正是在中等职业学校器乐专业教学中项目教学法的运用,它也是推进课程改革研究的一部分。项目教学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传授知识时紧密结合实践项目,让学生学有所用;由学生亲自进行,做到学以致用;让学生在操作中实践中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并做到融会贯通;最终通过项目的完成,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理论与实践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真正做到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器乐表演职业素养。,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实施,形成一套符合职业学校器乐专业教育体系要求,切合学校实际,适应社会市场需求的职业学校器乐教学计划和课程结构;建构起有利于激发教师教学积极性,有利于教师因材施教,有利于发挥学生个性特长,有利于增强学生社会适应性的教学管理制度,并通过一轮实验和实践,形成一个有所创新和可操作的教学方案。,2,、研究内容,(,1,)、进行专业课的改革,建立具有明显职教特色的课程体系,从实际教学过程中探索适合职教特色的项目教学方法,创出新的模式。,(,2,)、打破传统的按照各学科体系单独进行教学的模式,开发综合化和模块化的课程,制定与演艺市场密切联系的以职业实践活动为主线,体现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任务。将原有若干科目的教学内容按照演出活动的特点和要求进行整合,部分地再现了演艺单位的以实际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和工作情境,形成围绕工作过程的教学项目。,(,3,)、从职业器乐教育课程的发展和社会、学生发展的需求中去研究,建构具有职业器乐教育特色和校本特色的教学模式。,(,4,)、参考国外优秀器乐专业职业教育的方法、项目和案例,从中吸取营养。,3,、研究方法,(,1,)、调查法研究:搜集器乐职业教育发展研究理论的论文和报告,总结经验和教训;对兄弟学校的器乐职业教育现状进行实地考察,搜集他们关于器乐艺术教育研究的相关资料。,(,2,)、比较研究法:运用比较研究法,研究其他学校的教育实践,为解决当前的课题研究提供借鉴。,4,、研究途径,进行市场调研,分析社会对器乐表演人才的需求、开设实验课,阶段性公开课、组织有关人员学习,培训、教师与学生定期交流体会、建立学生的演出实践平台。,三、研究基础,1,、已有相关成果:本课题组负责人和成员有的是从教多年、经验丰富的一线教师,均开过市级公开课,已完成过市级课题,提高专业课堂训练实效的研究,的子课题的研究工作,在课题的研究上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主持人任雯老师,文化部第,2,届器乐大赛文华奖决赛,获第二届江苏省艺术中专校教师技能比赛三等奖。所教学生获得过市级、省级和全国级的金奖。孙晓芳,:,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会员、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竹笛专业委员会会员、中华笛文化传播中心理事会理事、中国音乐家协会民族管乐研究会会员。曾获“敦煌杯”民族器乐大赛铜奖,文化部第,2,届器乐大赛文华奖决赛,江苏省第三届民族器乐大赛三等奖,江苏省大中专院校教师基本功大赛二等奖,第二届江苏省艺术中专校教师技能比赛三等奖。陈善平:琵琶教师,国家二级演奏员,上海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会员,全国优秀辅导教师。秦启源与韦敏老师曾获得市级器乐青年汇演三等奖等等。,四、完成课题的条件和保证,1,、研究小组成员曾完成过市级课题,提高专业课堂训练实效的研究,的子课题的研究工作,在课题研究上积累了一定的经验。,2,、学校具有万余册藏书,百余种期刊,有良好的教学实验和电教设施,学校校园网络已与电信宽带网络连通,师生与外界社会联系十分便捷;,3,、定期举行中小型音乐交流会,给在校学生提供舞台实践的机会。,4,、我校与社会演艺团体有良好的合作关系,校外及校内都有实践基地,能为学生的实践演出提供有利的条件。,5,、每周一次教研,每学期一次专题实验课、一次专题总结。,6,、开展好每学期期中与期末器乐考试,并及时进行教学质量总结。,五、研究计划,1,、主要研究阶段及阶段性研究目标,主要研究阶段,完成时间,课题组成员分工,阶段成果形式、数量,组织阶段,开题、分配任务,2007,9-2008,1,主持人负责,开题阶段,形成总方案和实施方案。,实验阶段,课题实践,2008,2-2008,9,主持人和课题成员负责,形成实践研究的基本理论论文,召开研讨会,丰富职业器乐教育项目化教学法的基本理论,指导具体的实践研究。,探索阶段,提高,2008,10-2009,7,主持人和课题成员负责,形成课题研究报告,及时进行交流研讨,并请教研室、教科室的领导和专家组指导、评估。,2,、最终研究目标和最终完成时间,最终研究成果形式和数量,预期达到的目标,承担者,课题实验汇报演出,教学论文数篇,教学研究课,6,节,学生教师获奖报告,通过课题研究,学生所掌握的专业技能水平明显提高,教师的教学观念方法提高,教学行为改进,教师专业素质得到提高。,器乐组全体成员,本课题完成的时间:,2009.10,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