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第三节 产品生产业务的核算,1.,生产费用与生产成本的含义,生产费用:产品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费用。,生产成本(,制造成本,):,按一定种类和数量的产品进,行归集计入产品成本的生产费用。是对象化了的费用。,2.,生产费用内容及其计入产品生产成本的一般程序,3.,生产费用的核算方法,(,1,)材料费用的归集与分配,月末时,按材料的用途编制“发出材料汇总表”,并据以编制记账凭证登记入账。,1,)账户设置,性质、结构、明细账户设置、对应关系,2,)账务处理,可编制“,发出材料汇总表,”获取相关数据资料,会计分录:,领用原材料,借:生产成本(生产产品领用,直接材料),制造费用(间接费用),管理费用(行政管理部门领用),贷:原材料,不同材料的实际单位成本不同,同种材料,不同时间购进,实际单位成本不同,同种材料,不同地点购进,实际单位成本不同,如何确定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领用材料的计价方法,-,需按假定的材料流转程序确定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和期末材料的实际成本,具体方法有:个别计价法、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加权平均法等,1.,个别计价法:,成本流转与实物流转一致,即材料收、发、存均按原来的实际单位成本反映,最准确,但也最不现实。适用于体积较大、金额较高、数量较少、容易辨认的存货如:珠宝、名画、艺术品等。,1.,个别计价法:,成本流转与实物流转一致,即材料收、发、存均按原来的实际单位成本反映,最准确,但也最不现实。适用于体积较大、金额较高、数量较少、容易辨认的存货如:珠宝、名画、艺术品等。,2.,先进先出法:是以先购入或制成的材料应该先发出这样一种材料实物流转假设为前提,对发出材料进行计价的一种方法。即:材料明细账的登记如下,【,例,】,某企业,201,年,7,月,1,日结存,A,材料,100Kg,,实际成本,10,元,/Kg,;,7,月,10,日和,18,日分别购入该材料,300Kg,和,200Kg,,实际成本分别为,12,元,/Kg,和,13,元,/Kg,,,7,月,13,日厂部领用材,180Kg,,,7,月,27,日车间领用材料,270Kg,。,要求:分别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加权平均法计算发出材料和期末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201,摘要,收入,发出,结 存,月,日,数量,单价,金额,数量,单价,金额,数量,单价,金额,7,1,结存,100,10,1 000,10,购入,300,12,3600,100 300,10,12,4 600,13,发出,100,80,10,12,1960,220,12,2 640,18,购入,200,13,2600,220,200,12,13,5 240,27,发出,220,50,12,13,3290,150,13,1950,31,合计,500,6200,450,5250,150,13,1950,3.,加权平均法,又称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指以本月全部收货数加月初,材料,数量作为权数,去除本月全部收料成本加上月初,材料,成本,计算出存货的加权平均成本,从而确定存货的发出和库存成本。,A,材料平均单位成本,=,(月初结存金额本月入库金额),(月初结存数量本月入库数量),=,(,1000,3600,2600,),(,100,300,200,),= 12,201,摘要,收入,发出,结 存,月,日,数量,单价,金额,数量,单价,金额,数量,单价,金额,7,1,结存,100,10,1 000,10,购入,300,12,3600,400,13,发出,180,220,18,购入,200,13,2600,420,27,发出,270,150,31,合计,500,6200,450,12,5400,150,12,1800,4.,移动平均法,又称移动加权平均法,指本次收料的成本加原库存的成本,除以本次材料的数量加原材料的数量,据以计算加权单价,并对发出材料进行计价的一种方法。,.,A,材料每批入库后平均单位成本,=,(入库前结存本批入库)金额,(入库前结存本批入库)数量,=,(,1000,3600,),(,100,300,),= 11.5,201,摘要,收入,发出,结 存,月,日,数量,单价,金额,数量,单价,金额,数量,单价,金额,7,1,结存,100,10,1 000,10,购入,300,12,3600,400,11.5,4 600,13,发出,180,11.5,2070,220,11.5,2 530,18,购入,200,13,2600,420,12.21,5 130,27,发出,270,12.21,3297,150,12.21,1 833,31,合计,500,6200,450,5367,150,12.21,1833,注:,(,1,)三,种主要方法之比较,主要方法,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平均法,优点,符合实物流转过程;,期末存货成本比较接近现行市价;,企业不能随意挑选存货计价以调整当期利润。,比较简单;,对存货成本的分摊较为折中。,能使管理当局及时了解存货结存情况;,计算的单位成本以及发出和结存的存货成本比较客观。,缺点,工作比较繁琐;,不太符合配比。物价上涨时,会高估当期利润和库存存货的价值;反之会低估。,平时无法从账上提供发、存存货的单价及金额,不利于加强存货管理。,每次收货都计算平均单价,工作量较大;,对收发货较频繁的企业不适用。,选择,应充分考虑每一种计价方法对,企业利润、财务状况、现金流量的影响,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决定采用何种计价方法。但一旦选择某种方法以后不得随意变更。,(,2,)工资及福利费的归集与分配,1,)账户设置,性质、结构、明细账户设置、对应关系,2,)账务处理,会计分录:,结算并分配工资:,借:生产成本(直接生产工人工资),制造费用(车间管理人员工资),管理费用(行政管理人员工资),在建工程(应由工程负担的人员工资),贷:应付职工薪酬,提取现金,发放工资:,借:库存现金,贷:银行存款,借:应付职工薪酬,贷:库存现金,固定资产,一、固定资产概念及特征,(,一,),固定资产的概念,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对固定资产的定义是,固定资产是指同时具有以下特征的有形资产:,(,1,)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2,)使用寿命超过,1,个会计年度,使用寿命,:,是指企业使用固定资产的预计期间,或者该固定资产所能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的数量。,(二)固定资产的特点,1.,用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而,不是为了对外出售,2.,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并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原有实物形态不变,为企业创造经济利益。,二、分类,(一)按经济用途分:生产经营用与非生产经营用,(二)按使用情况分:,1.,使用中(包含季节性经营或大修理等原因暂停使用的、经营性出租的、内部替换使用的等),2.,未使用(指已购建完成尚未交付使用的新增的、因改扩建暂停使用的、因经营任务变更暂停使用,的等),3.,不需用(指多余的、不适用的),(三)按所有权分:自有和租入,(四)综合分类:生产用、非生产用、出租、不需用、,未使用、土地(指过去已估价并单独入帐的土地)和融资租入,三、计价基础,按历史成本计价,1.,历史成本,亦称实际成本或原始价值,指企业为购建某项固定资产达到可使用状态前发生的一切合理的、必要的支出。,2.,适用范围,在我国会计实务中均采用历史成本,如:固定资产购建完成时入帐,计提折旧等,四、价值构成,即固定资产实际成本的构成内容,(取决于取得固定资产的来源渠道),1.,购入的固定资产,(,1,)购入不需要安装,按实际支付的买价,+,包装费、运杂费,+,税金(,含增值税,)等作为,入账价值,。,(,2,)购入需要安装,(,1,),+,安装费,。,2.,自行建造,建造该项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必要支出。,小 结,有关固定资产计价需把握的要点:,1.,从理论上讲,凡是购建固定资产过程中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一切合理的、必要的支出,都应该计入固定资产成本。,2.,固定资产的来源渠道不同,其价值构成也不 同。,固定资产的增加,外购固定资产,自建固定资产,不需安装,需安装,自营工程,出包工程,固定资产,某设备,累计折旧,工程物资,某物资,在建工程,某建筑工程,增加的原价,减少的原价,余:实有原价,冲减的折旧,计提的折旧,余:折旧累计数,购入工程物资实际成本,领用工程物资实际成本,余:库存工程物,资实际成本,工程发生的实际成本,已完工程的实际成本,余:未完工程的,实际成本,一 、账户设置,(一)购入固定资产的核算,1.,购入不需安装的固定资产,例,: A,公司购买不需要安装的设备一台,专用发票上注明价款为,200000,元,增值税额为,34000,元。发生其他相关税费,200,元。款项已付。,A,公司编制会计分录如下:,借:固定资产,-,某设备,234 200,贷:银行存款,234 200,二、固定资产增加的核算,2.,购入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例,: A,公司购买一条需要安装的生产流水线,价值,50,万元,增值税,8.5,万元,另发生,0.7,万元的运杂费,均以银行存款支付;安装过程中耗用原材料,1,万元,增值税进项税额,0.17,万元,耗用人工费,2,万元。,会计分录:,借:在建工程,59.2,万,贷:银行存款,59.2,万,借:在建工程,1.17,万,贷:原材料,1,万,应交税费,应交增,(,进项税额转出,) 0.17,万,借:在建工程,2,万,贷:应付职工薪酬,2,万,借:固定资产,62.37,万,贷:在建工程,62.37,万,(二)建造固定资产的核算,1.,自建固定资产,1,)购入工程物资时,借:工程物资,某物资(买价,+,运杂费,+,增值税等),贷:银行存款,2,)领用工程物资时,借:在建工程,贷:工程物资,3,)发生人工费和长期借款利息等,借:在建工程,贷:应付职工薪酬,应付利息,4,)领用生产用材料,借 :在建工程,贷 :原材料,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5,)领用生产用本企业商品,借 :在建工程,贷 :库存商品,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6,)工程完工,交付使用,借 :固定资产,贷 :在建工程,7,)工程完工,将剩余工程物资转为存货,借 :原材料,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 :工程物资,注:进项税额,=,剩余工程物资价值或成本,(,1+17%,),17%,例题:某公司自建厂房一栋,购入为工程准备的各种物资,500000,元,支付的增值税额为,85000,元,全部用于工程建设。领用本企业生产的水泥一批,实际成本为,80000,元,税务部门确定的计税价格为,100000,元,增值税税率为,17%,;工程人员应计工资,100000,元,支付的其他费用,30000,元。工程完工并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1,)购入工资物资时:,借:工程物资,585000,贷:银行存款,585000,(,2,)工程领用工程物资时:,借:在建工程,585000,贷:工程物资,585000,(,3,)工程领用本企业生产的水泥,确定应计入在建工程成本的金额为:,80000+100000*17%=97000,(元),借:在建工程,97000,贷:库存商品,80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7000,(,4,)分配工程人员的工资:,借:在建工程,100000,贷:应付职工薪酬,100000,(,5,)支付工程发生的其他费用时:,借:在建工程,30000,贷:银行存款,30000,(,6,)工程完工转入固定资产成本为:,585000+97000+100000+30000=812000,(元),借:固定资产,812000,贷:在建工程,812000,固定资产折旧,一、固定资产折旧概述,(一)折旧的含义,是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会不断发生磨损或损耗,其损耗价值要逐渐转移到成本费用中去,以便从收入中得到补偿。,有形损耗:物理磨损,机器,日晒雨淋,房屋、建筑物,无形损耗:科技进步,手机、电脑,(二)影响折旧的因素:,1.,原值:固定资产的成本,2.,预计净残值:预计的处置所得,-,预计处置费用,3.,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已计提的减值准备累计金额,4.,预计使用年限 或预计工作总量,(一)应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1.,房屋、建筑物,(无论使用与否,均应计提折旧),2.,未使用、不需用、正在使用的设备,3.,季节性、大修理停用的,4.,经营租赁方式,租出,的,5.,融资租赁方式,租入,的,二、 固定资产折旧的计提范围,(二)不应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1.,土地(按规定单独估价作为固定资产入帐的),2.,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注意:,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未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提前报废的,不提折旧,三、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是将应计折旧总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已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在固定资产各使用期间进行分摊时采用的具体方法。,(一)种类与影响,1.,种类,直线法:,平均年限法 、工作量法,加速折旧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直线法:平均年限法 、工作量法,加速法:双倍余额递减法 、年数总和法等,3,年,折旧额,1,年,2,年,1500,元,3,年,折旧额,1,年,2,年,2000,元,1500,元,1000,元,加速法,直线法,注: 折旧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3.,折旧方法,(,二)年限平均法,1.,定义,将固定资产的应计折旧额在固定资产整个预计使用年限内平均分摊的折旧方法,又称直线法。,2.,计算公式:,月折旧额,=,年折旧额,12,年折旧率,=,年折旧额,原值,=,(1,预计净残值率,) ,预计使用年限,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预计使用年限,【,例,1】,车间设备一台,价值,50000,元,预计使用年限,10,年,预计残值收入,2000,元,预计清理费用,1000,元。,年折旧额,=,(,50000,2000+1000,),10= 4900(,元,),月折旧额,= 4900,12 = 408.33,(元),【,例,2】,A,企业,1998,年,12,月,25,日投入一台机器设 备用于生产,该设备原始价值,1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率为,5%,,按直线法计提折旧。则:从,1999,年开始,年折旧率,=(1,5%) 5=19%,年折旧额,=10,19%=1.9,(万元),月折旧额,=1.9 12=0.1583,(万元),3.,特点:各年折旧额相等,不受固定资产使用频率或生产量多少的影响。,4.,优缺点及适用范围,优:简便易行,应用最广;,缺:忽视固定资产使用状况、违背收入与费用相配比原则、未考虑无形损耗;,适:使用状况比较均衡的固定资产。,(,三)工作量法,1.,定义:是指以固定资产预计可完成的工作总量为分配标准,根据各年实际完成的工作量计算折旧的一种方法。,2.,特点:其原理与平均年限法相同,只是分配标准由使用年限改成了工作量,是平均年限法的演变,故也归类为直线法。但各年折旧额的大小随工作量的变动而变动。,3.,计算公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月折旧额,=,该月实际完成的工作总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净残值,固定资产预计完成工作总量,4.,优缺点及适用范围,优:简单实用、考虑了固定资产的使用程度、体现了收入与费用的配比原则;,缺:未考虑无形损耗、前后各期采用一致的,“,单位工作量折旧额,”,不合理;,适:使用情况不均衡,季节性较明显的固定资产,如:大型设备或机械、运输工具等。,( 四)双倍余额递减法,1.,定义,是以固定资产的,期初账面净值,为折旧基数、以直线法折旧率的双倍(,不考虑净残值,)做折旧率来计算各期折旧额的方法。,2.,特点,折旧基数,年初账面净值,且,不考虑预计净残值,折旧率,=2,预计使用年限,为简化,,最后两年改用直线法并扣除预计净残值,以防止出现折旧计提过多或不足,【,例,3】,某项固定资产,原值为,50 000,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2 000,元,按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折旧。,年折旧率,=2/5,100%=40%,年限,折旧基数,折旧率,年折旧额,累计折旧额,期末折余价值,0,50 000,1,50 000,40%,20 000,20 000,30 000,2,30 000,40%,12 000,32 000,18 000,3,18 000,40%,7 200,39 200,10 800,4,(10800,2000)2,4 400,43 600,6 400,5,6 400,4 400,48 000,2 000,(五)年数总和法,1.,定义,是以固定资产的应计折旧总额作折旧基数,以一个,逐期递减的分数,作折旧率来计算各期折旧额的方法。,2.,特点,折旧基数,原值扣除预计净残值,(,暂不考虑减值准备,),,即应计折旧总额,折旧率,递减的分数,分子尚可使用年限,分母是,1,2-,N,,,N,是预计使用年限,是以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年限,(,含当年,),作分子、以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的总和作为分母,即,N,(,N+1,),/2,。,【,例,】,仍用例,3,,要求采用年数总和法计算,应提折旧总额,=,原值预计净残值,=50 000,2 000=48 000,元,分母,( 15 )=1,2,3,4,5,年限,应提折旧总额,(基数),尚可用年限,折旧率,年折旧额,累计折旧额,期末,折余价值,0,50 000,1,48 000,5,515,16 000,16 000,34 000,2,48 000,4,415,12 800,28 800,21 200,3,48 000,3,315,9 600,38 400,11 600,4,48 000,2,215,6 400,44 800,5 200,5,48 000,1,115,3 200,48 000,2 000,四、计提折旧的时间,一般应当按月计提固定资产折旧。,但应注意:,1.,当月增加固定资产,当月不提,从下月起计提折旧;,2.,当月减少固定资产,当月照提折旧,下月起不提;,3.,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不再补提折旧。,4.,固定资产,提足折旧,(,是指已经提足该项固定资产的,应提折旧总额,),后,不管能否继续使用,均不再计提折旧。,五、计提折旧的会计核算,(一)账户设置:“累计折旧” 帐户(“固定资产”的备抵帐户),(二)会计处理:,1.,编制 “固定资产折旧计算表”,(,1,)对于采用平均年限法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由于各年折旧,额相等),本月应计折旧额,=,上月固定资产计提的折旧额,+,上月增加的固定资产本月应计提的折旧额,-,上月减少的固定资产本月不再计提的折旧额,(,2,)对于采用工作量法和加速折旧法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由于各年折旧额不等),不能采用上述滚动计算,只能先计算年折旧额,再计算月折旧额,2.,账务处理,据,“固定资产折旧计算表”,按用途,借,:,制造费用,某车间(折旧费),(生产车间),管理费用,折旧费,(管理部门),其他业务成本,出租固定资产,(经营租出)等,贷,:,累计折旧,注:固定资产折旧一般不进行明细核算,如需了解某项固定,资产折旧,可通过,“固定资产折旧计算表”了解或通过“固定资,产卡片”的资料计算后了解。,(,3,)制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1,)账户设置,性质、结构、明细账户设置、对应关系,2,)账务处理,结转分配制造费用:,借:生产成本,贷:制造费用,例,31,,,应先进行制造费用的分配,方法为:,制造费用分配率,=,本月发生制造费用总额,分配标准,某种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分配标准,制造费用分配率,会计分录:,借:生产成本,A,产品,1 050,生产成本,B,产品,1 500,贷:制造费用,2 550,根据“制造费用”账户记录取得(本例为,2 550,元),如生产工人工资总额、工时等(本例采用前者),4.,完工产品成本的计算与结转,(,1,)完工产品成本的计算,1,)项目构成:,直接材料,直接工资,其他直接支出,制造费用,2,)基本计算方法:(以上四项之和,),(,2,)完工产品成本的结转,1,)账户设置,性质、结构、明细账户设置、对应关系,2,)账务处理,会计分录:,借:库存商品,贷:生产成本,第四节 销售过程业务的核算,1.,主营业务收入的核算,(,1,)主营业务收入的含义,企业由于销售商品而实现的收入。,(,2,)商品销售收入的确认条件,1,)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等已转移给购货方;,2,)售货企业已经失去了对商品的管理权和控制权;,3,)相关的经济利益能够流入售货企业;,4,)相关的收入和成本能够可靠计量。,售出商品若发生退货,应冲减当期收入。,(,3,)账户设置,性质、结构、明细账户设置、对应关系,(,4,)账务处理,1,、一般纳税人销售商品,会计分录:,借:银行存款,贷:主营业务收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这里的,“,应交增值税,”,为销项税额;,销项税额既是企业应向国家交纳的税额,也是应向购货单位收取数。,赊销时,企业不能马上收到货款,会计分录:,借:应收账款,企业,贷:主营业务收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销项税额),收回款项:,借:银行存款,贷:应收账款,企业,商业汇票包括“应收票据”(债权)和“应付票据”(债务)两种。企业不能马上收到货款,会计分录:,借:应收票据,企业,贷:主营业务收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收回款项:,借:银行存款,贷:应收票据,2,、销售预收货款的商品,预收货款:借:银行存款,贷:预收账款,发出商品:,借:预收账款,贷:主营业务收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3.,销售费用的核算,(,1,)销售费用的含义及内容,在商品销售过程中发生的费用。包括运输费、包装费、展览费和广告费等。,(,2,)账户设置,性质、结构、明细账户设置、对应关系,(,3,)账务处理,支付销售费用:,借:销售费用,贷:银行存款,3.,营业务税金及附加的核算,(,1,),营业务税金及附加的含义及内容,企业日常经营活动应负担的税金及附加费。包括营业税、资源税、城市建设维护税和教育费附加等。,(,2,)账户设置,性质、结构、明细账户设置、对应关系,(,3,)账务处理,结算应交纳的税金,会计分录:,借:营业税金及附加,贷: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应交消费税,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应交教育费附加,4.,主营业务成本的核算,(,1,) 主营业务成本的含义,与商品销售业务相关的销售成本,即已销售商品的制造成本。,不包括发生的销售费用等。,(,2,) 主营业务成本的计算方法,主营业务成本,=,单位成本,销售数量,(,3,),账户设置,性质、结构、明细账户设置、对应关系,(,4,)结转已销商品的成本,账务处理,借:主营业务成本,贷:库存商品,其他业务收支与期间费用的核算,1.,其他业务收支的核算,(,1,)其他业务收支的含义与内容,企业除主营业务以外的其他业务取得的收入和发生的支出。,其他业务包括销售材料、出租包装物等。,(,2,),账户设置,性质、结构、明细账户设置、对应关系,(,3,)账务处理,会计分录:,借:银行存款,贷:其他业务收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会计分录:,借:其他业务成本,贷:原材料,甲材料,周转材料,2.,期间费用的核算,(,1,),期间,费用的含义,与企业的主要生产经营没有直接关系或关系不密切的费用。,不计入产品生产成本,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冲减收入)。,(,2,)期间费用的内容,管理费用,企业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所发生的费用。,财务费用,企业为筹集资金和使用资金所发生的费用。,销售费用,企业在销售商品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3,)账户设置,性质、结构、明细账户设置、对应关系,(,4,),账,务处理,会计分录:,借: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销售费用,贷:银行存款,6.8.1,财务成果的核算,利润形成的核算,1.,利润形成的基本含义,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的计算与确定。,2.,账户设置,性质、结构、明细账户设置、对应关系,利润的形成,一、利润的构成,(一)含义: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是指应当计入当期损益、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或者损失。,(二)利润相关计算公式如下:,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失),+,投,资收益(,-,投资损失),其中:营业收入,=,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营业成本,=,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二、营业外收支的核算,(一)营业外收入,是指企业发生的与其日常活动无直接关系的各项利得,非流动资产处置所得,(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盘盈利得,(现金),罚没利得,捐赠利得,确实无法支付,而按规定,程序经批转的,应付款项,发生数,期末转出至“本年利润”的数额,平,“,营业外收入,盘盈,利得,”,损益类,(二),营业外支出,是指企业发生的与其日常活动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损失,。,非流动,资产处置损失,(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盘亏损失(,固定资产,),公益性捐赠支出,非常损失,“,营业外支出,盘亏损失”,期末转出至“本年利润”的数额,发生数,平,损益类,企业发生营业外支出时:,借:营业外支出,盘亏损失,贷:,待处理财产损溢等,3.,利润形成的帐务处理,(,1,)设置帐户,“,本年利润,”(借、贷方多栏式),(,2,)利润的结转,账结法,要求企业一般是在,月末,将损益类账户的全部收入和全部支出的余额都转入,“,本年利润,”,科目。,月末转入的有关成本、 月末转入的收入、收益,费用、支出、税附,或余:累计发生亏损总额,余:累计实现利润总额,所有者权益类,A,、月末,结转所有收入、收益,借: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贷:本年利润,A,B,、月末,结转所有成本、费用、支出、税附,借:本年利润,B,贷:主营业务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益,营业外支出,投资,净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若,A-B,0,表示有盈利,.,则,应交所得税费用,=(A-B),所得税税率,借,:,所得税费用,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借:本年利润,C,贷:所得税费用,A-B-C,表示净利润,若,A-B,0,表示亏损。不缴纳所得税。,6.8.2,财务成果的核算,利润分配的核算,1.,利润分配的含义,企业实现的净利润按照规定的办法在有关方面所进行的分,配。包括企业按规定提取公积金、公益金,分配给投资者等。,可供分配的利润,=,本年实现的净利润,+,年初未分配利润,2.,利润分配的程序,利润分配,一、利润分配的一般程序,企业当期实现的净利润,加上年初未分配利润,(,或减去年初未弥补亏损,),和其他转入后的余额,为可供分配的利润。可供分配的利润,一般应按以下顺序分配:,(1),弥补企业以前年度亏损,(2),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可供分配的利润减去提取的法定盈余公积、法定公益金等后,为可供投资者分配的利润。可供投资者分配的利润,按下列顺序分配:,(1),支付优先股股利。,(2),提取任意盈余公积金。,(3),支付普通股股利(或向投资者分配利润)。,二、利润分配的会计处理,企业应设置,“,利润分配,”,账户,核算企业利润的分配,(,或亏损的弥补,),和历年分配,(,或弥补,),后的积存余额。该账户应当分别,“,提取法定盈余公积,”,、,“,提取任意盈余公积,”,、,“,应付现金股利或利润,”,、,“,转作股本的股利,”,、,“,盈余公积补亏,”,和,“,未分配利润,”,等进行明细核算。,外商投资企业还应分别,“,提取储备基金,”,、,“,提取企业发展基金,”,、,“,提取职工奖励及福利基金,”,进行明细核算。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在合作期间归还投资者的投资,应设置,“,利润归还投资,”,明细账户进行核算。,1.,企业按规定提取的盈余公积和公益金,借,:,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提取任意盈余公积,贷,:,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任意盈余公积,2.,外商投资企业按规定提取的储备基金、企业发展基金、职工奖励及福利基金,借,:,利润分配,-,提取储备基金,-,提取企业发展基金,-,提取职工奖励及福利基金,贷,:,盈余公积,-,储备基金,-,企业发展基金,应付职工薪酬,3.,企业经股东大会或类似机构决议,分配给股东或投资者的现金股利或利润,借:利润分配,应付现金股利或利润,贷:应付股利,支付股利:,借:应付股利,贷:银行存款,4.,企业用盈余公积弥补亏损,借,:,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或任意盈余公积,),贷,:,利润分配,-,盈余公积补亏,5.,结转本年净利润,借:本年利润,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为净亏损的,做相反的会计分录,6.,将,“,利润分配,”,账户所属其他明细账户的余额转入,“,利润分配,”,账户的,“,未分配利润,”,明细账户。,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贷: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提取任意盈余公积,应付现金股利或利润,.,3.,账户设置,性质、结构、明细账户设置、对应关系,4.,账务处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