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高中历史(人民版)大一轮复习:必修2第2单元第3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

上传人:e****s 文档编号:243702187 上传时间:2024-09-29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5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届高中历史(人民版)大一轮复习:必修2第2单元第3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2014届高中历史(人民版)大一轮复习:必修2第2单元第3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2014届高中历史(人民版)大一轮复习:必修2第2单元第3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伟大的历史转折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一、伟大的历史性转折,中共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1.,时代背景:,1976,年到,1978,年,,处于停滞状态,人民生活没有得到改善。,2.,会议召开:,1978,年,12,月,北京。,国民经济,3.主要内容:,重新确立了,、,的思想路线。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上来以,为中心,实行,。,4.历史意义:,这次会议是新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是,。,的新道路正式开辟的标志;是,的开端;标志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新时期,。,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经济建设,经济建设,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学法指导,】,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了中国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僵化半僵化到全面改革、从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的历史性转变,从而开创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复习时,应注意可以联系必修一相关内容,结合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分析认识其重大意义。,二、改革:从农村到城市,1.,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1),原因:,旧体制严重束缚了农村经济的发展。,(2),发展:,由,、,推广到全国,从包产到户到,。,(3),作用:,极大调动了,的生产积极性,,生产得到大发展,,面貌得到根本改变。,人民公社,安徽,四川,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农业,农村,2.城市经济体制改革:,(1)原因:,长期实行的高度集中的,的弊端,主要是政企职责不分,统得过死,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作用,分配中,。,严重,。,(2)重点:,的改革。中心环节:增强,活力,。,经济体制,平均主义,国有企业,企业,(3)任务:,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体制,。,(4)内容:,分开,建立多种形式的,制。,(5)影响:,国有企业的自我改造和自我发展能力在改革中不断增强。,社会主义经济,政企,经济责任,三、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1.初步形成格局:,沿海开放城市,内地,。,(1)经济特区:,先后设立,、,珠海、汕头,、,、,五个经济特区,。,(2)沿海开放城市,:开放天津、上海、福州、广州等,个沿海港口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深圳,厦门,海南,14,(3)沿海经济开放区:,相继开辟,。,、,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为经济开放区,。,(4)开发开放上海,:成为中国20世纪90年代,的重点和标志,。,2.特点:,、,有重点,、,结合,。,3.影响:,有力地推动了,和,。,。,长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浦东新区,改革开放,多层次,点面,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学法指导,】,改革的目的是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不改革那些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就不能解放生产力。因此,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使我国经济结束了由于多种历史因素造成的长期封闭半封闭的状态,转向了开放型的经济。,【,学法指导,】,复习“改革开放”,除了着重理解其内涵并注意分析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还应认识我国改革开放的艰巨性、必要性和伟大历史意义,分析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四、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1.,背景:,(1),国内:,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进入关键时期;改革遇到阻力。,(2),国外:,东欧剧变,,解体,世界,运动遭到挫折。,改革开放,苏联,社会主义,2.过程:,(1)邓小平南方谈话:,1992年初,邓小平视察南方发表一系列重要谈话。,提出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于计划与,的关系;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发展,;,发展才是硬道理等,。,邓小平,市场,生产力,生产力,(2)中共十四大:,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体制。邓小平,和党的,大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的标志,。,(3)中共十五大:,提出以,为主体,、,共同发展,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南方谈话,十四,公有制,多种所有制经济,3.,意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是,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具有深远的意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法指导,】,商品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只有按照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要求开拓和开放各种市场,逐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才能使我国迅速摆脱贫穷落后状态,走上繁荣富强的道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前无古人的创举。复习时,要结合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来认识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义。,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何伟大历史意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全面纠正了“左”倾错误,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方针,使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开始全面走上了健康发展的轨道。这是一个全局性的历史转变。全会果断地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做出了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全会不但恢复和发展了党的八大以来的正确理论和政策,而且还制定了改革开放的决策,揭开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序幕。以这次全会为起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正式开辟,中国进入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新时期。可见,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不仅是中共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也是共和国发展史上的一次伟大转折。,2.,如何理解新时期我国的改革开放?,改革与开放是两码事,但都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进行的,根本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强国之路。改革是对内的,首先进行的是经济体制改革,在农村的重点是普遍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城市的重点是国有企业的改革。,改革主要从三方面进行:一是把原来单一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并立存在、共同发展的格局;再是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推行多种形式的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三是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的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制度,在经济发展中逐步改善人民生活。开放是对外的,主要是在经济领域和科技领域,而不是在政治领域。,其要旨是:积极发展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扩大对外贸易往来,吸收国外资金,引进先进技术,学习先进经济管理经验,发展生产力,加速现代化的进程。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使中国经济结束了由于多种历史因素造成的长期封闭半封闭的状态,转向了开放型的经济。,3.,什么是计划经济、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计划经济体制是一种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经济管理体制。我国的计划经济体制建立于三大改造时期。它的基本特点是高度集中统一,国家以行政手段调节经济运行,表现为国家计委统配关系国计民生的通用物资,主管部门平衡分配专用物资。,这种体制,对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保证重点建设顺利进行,对于保证市场稳定,改善人民生活,发挥过重要作用。但同时也暴露出国家管得过多、统得过死、条块分割的弊病,影响和限制了地方和企业积极性的发挥,更不能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也造成长时期的商品短缺,。,所以,这种经济体制就成为以后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问题。而市场经济是社会化的商品经济,是一种自主经济、平等经济、竞争经济、开放性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则是把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制度相结合,特征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国家对市场的调控具有较雄厚的物质基础和很强的调控能力,。,(,2013,北京西城高三期末,27,)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周恩来说:今天的主要问题,是先做到不失业、不饥饿。为此,,共同纲领,规定公私企业目前一般应实行八小时至十小时的工作制。这说明当时最紧迫的问题是,7,年工业总产值实现大跨越,到“一五”计划完成时,已经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中苏两国经济建设成就均得益于,( ),A,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B,指令性计划的实施,C,对农业改造的成功进行,D,两国在政治经济上的相互支持,【,解析,】,把握时间信息,1953,,此时中国尚未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排除,A,项。对农业的改造的确对两国建设产生了积极影响,但后期都不能程度得出现了过激的行为,不利于社会主义建设,排除,C,项。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得到了苏联的大力支持,但中国并未对苏联建设有太多支持排除,D,项。中苏两国均实行计划经济,集中了全国人力物力财力发展经济,选择,B,项。,【,答案,】B,(,2013,河南郑州二模,33,)“中华人民共和国依靠国家机关和社会力量,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保证逐步消灭剥削制度,建立社会主义。”这一内容最有可能出自,( ),A,共同纲领,B,1954,年宪法,C,中共八大决议,D,1982,年宪法,【,解析,】,本题考查从材料获取信息和分析解读能力。,1953,年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一化三改”,材料内容与过渡时期总路线内容基本一致,可以判断是,1954,年宪法。,【,答案,】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幼儿教育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