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春季传染病防控ppt课件

上传人:cel****460 文档编号:243400113 上传时间:2024-09-22 格式:PPT 页数:87 大小:9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冬春季传染病防控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87页
冬春季传染病防控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87页
冬春季传染病防控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8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鼠标编辑标题文字格式,单击鼠标编辑大纲文字格式,第二个大纲级,第三大纲级别,第四大纲级别,第五大纲级别,第六大纲级别,第七大纲级别,单击鼠标编辑标题文字格式,单击鼠标编辑大纲文字格式,第二个大纲级,第三大纲级别,第四大纲级别,第五大纲级别,第六大纲级别,第七大纲级别,单击鼠标编辑标题文字格式,单击鼠标编辑大纲文字格式,第二个大纲级,第三大纲级别,第四大纲级别,第五大纲级别,第六大纲级别,第七大纲级别,单击鼠标编辑标题文字格式,单击鼠标编辑大纲文字格式,第二个大纲级,第三大纲级别,第四大纲级别,第五大纲级别,第六大纲级别,第七大纲级别,单击鼠标编辑标题文字格式,单击鼠标编辑大纲文字格式,第二个大纲级,第三大纲级别,第四大纲级别,第五大纲级别,第六大纲级别,第七大纲级别,单击鼠标编辑标题文字格式,单击鼠标编辑大纲文字格式,第二个大纲级,第三大纲级别,第四大纲级别,第五大纲级别,第六大纲级别,第七大纲级别,单击鼠标编辑标题文字格式,单击鼠标编辑大纲文字格式,第二个大纲级,第三大纲级别,第四大纲级别,第五大纲级别,第六大纲级别,第七大纲级别,单击鼠标编辑标题文字格式,单击鼠标编辑大纲文字格式,第二个大纲级,第三大纲级别,第四大纲级别,第五大纲级别,第六大纲级别,第七大纲级别,单击鼠标编辑标题文字格式,单击鼠标编辑大纲文字格式,第二个大纲级,第三大纲级别,第四大纲级别,第五大纲级别,第六大纲级别,第七大纲级别,单击鼠标编辑标题文字格式,单击鼠标编辑大纲文字格式,第二个大纲级,第三大纲级别,第四大纲级别,第五大纲级别,第六大纲级别,第七大纲级别,单击鼠标编辑标题文字格式,单击鼠标编辑大纲文字格式,第二个大纲级,第三大纲级别,第四大纲级别,第五大纲级别,第六大纲级别,第七大纲级别,单击鼠标编辑标题文字格式,单击鼠标编辑大纲文字格式,第二个大纲级,第三大纲级别,第四大纲级别,第五大纲级别,第六大纲级别,第七大纲级别,单击鼠标编辑标题文字格式,单击鼠标编辑大纲文字格式,第二个大纲级,第三大纲级别,第四大纲级别,第五大纲级别,第六大纲级别,第七大纲级别,单击鼠标编辑标题文字格式,单击鼠标编辑大纲文字格式,第二个大纲级,第三大纲级别,第四大纲级别,第五大纲级别,第六大纲级别,第七大纲级别,单击鼠标编辑标题文字格式,单击鼠标编辑大纲文字格式,第二个大纲级,第三大纲级别,第四大纲级别,第五大纲级别,第六大纲级别,第七大纲级别,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冬春季传染病防控ppt课件,培训内容:,第一部分传染病基础知识和管理,第二部分冬春季常见传染病,第三部分托幼机构与学校传染病报告,与管理,第一部分,传染病基础知识和管理,一、传染病定义,传染病是由病原微生物(细菌、病毒、立克次体、螺旋体等)或寄生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的、在一定条件下可造成流行的疾病,。,传染病常见症状,1.,发热,由感染性的原因引起,可分为三个阶段,1)体温上升期可骤然上升至39 以上,通常伴有寒战;也可缓慢上升,呈梯形曲线。,2)极期体温上升至一定高度,然后持续数天到数周,3)体温下降期体温可缓慢下降,几天后降至正常,也可在一天内降至正常,此时多伴有大出汗。,2.,皮疹,许多传染病在发热的时候伴有发疹,时间,疹子出现的时间因病种而异,水痘、风疹最早,伤寒最迟;,传染病常见症状,分布,疹子的分布也因病种不同而有所差异,水痘的疹子主要分布于躯干;麻疹有科氏斑,皮疹由耳后向四肢躯干蔓延,形态,分4种,斑丘疹:,多见于麻疹、风疹、猩红热等,疱疹或脓疱疹:,多见于水痘、手足口病等,出血疹:,多见于流行性出血热、流脑等,荨麻疹:,多见于血清病、病毒性肝炎等,二、传染病的特征,1.有病原体,每种传染病都有其病原体,包括病毒、细菌、真菌、螺旋体等。,2.有传染性,病原体从宿主排出体外,通过一定方式,到达新的易感染者体内,呈现出一定传染性,其传染强度与病原体种类、数量、毒力、易感者的免疫状态等有关。,3有流行性、地方性、季节性,(1)流行性,按传染病流行病过程的强度和广度分为:,散发,:是指传染病在人群中散在发生;,流行,:是指某一地区或某一单位,在某一时期内,某种传染病的发病率,超过了历年同期的发病水平;,大流行,:指某种传染病在一个短时期内迅速传播、蔓延,超过了一般的流行强度;暴发:指某一局部地区或单位,在短期内突然出现众多的同一种疾病的病人。,(2)地方性,是指某些传染病或寄生虫病,其中间宿主,受地理条件,气温条件变化的影响,常局限于一定的地理范围内发生。如虫媒传染病,自然疫源性疾病。,(3)季节性,指传染病的发病率,在年度内有季节性升高。此与温度、湿度的改变有关。,4有免疫性,传染病痊愈后,人体对同一种传染病病原体产生不感受性,称为免疫。不同的传染病、病后免状态有所不同,有的传染病患病一次后可终身免疫,有的还可感染。,三、传染病流行的基本条件,1、,传染源,:指病原体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包括患者、隐性感染者、病原携带者和受感染动物。某情情况下,外环境有时也可能成为传染源。,2、,传播途径:,日常生活接触:如通过手、用具、玩具等,虫媒传播:蚊子(乙脑,疟疾)跳蚤等,3、,人群易感性:,对某一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 疫力的人称为易感者。,以上三个条件是 传染病的传播、流行的最基本条件,缺一不可。,(一)传染源,病人作为传染源,:,病原携带者作为传染源:,动物作为传染源:,(二)传播途径,1. 空气传播:,2. 经水传播:,3经接触传播:,包括两类传播方式:,A直接接触传播B间接接触传播,4经食物传播:,5经土壤传播:,6经媒介节肢动物传播:,即虫媒传播,可分两种:,A机械性传播B经吸血节肢动物传播,7母婴传播:,8.,血液、体液传播:,(三) 易感人群,易感人群是对某种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而易感的人群,其中个体称为易感者。人群作为一个整体对某种传染病容易感染的程度称为人群易感性。,(四)影响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因素,构成流行过程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基本环节,但传染病能否发生以及流行程度,受社会因素和自然因素的影响;,1自然因素的影响:,包括土壤、气候、地理、动植物等,,2社会因素的影响:,如社会制度、生产劳动条件、居住生活条件、风俗习惯、医疗条件、文化、经济、人口移动、社会动荡、战争、宗教信仰等,社会因素具有扩大传染病流行,制止传染病的发生、蔓延、以至消除的双重性。,四、传染病的防治措施,传染病的防治措施是指预防、控制和消灭传染病的具体方法,主要是针对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采取的综合措施。,包括预防性措施和控制性措施。,(一) 预防性措施,预防性措施是指在尚未出现疫情之前,针对可能存在病原体的实体和可能受病原体威胁的易感人群所采取的措施。,1改善卫生条件:,消除外环境中可能存在的疾病传播因素或使其无害化,是预防传染病的根本措施。因此,必须改善城市卫生面貌,保持饮水卫生,加强食品卫生监督,实施粪便、垃圾管理和无害化,做好消毒、杀虫、灭鼠工作。,2开展健康教育:,面向全社会,动员群众自觉的改善不利于健康的行为和习惯,讲究公共卫生公德,建立起科学、卫生的生活方式,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健康知识对控制和预防传染病是一种重要的途径,是国内外公认的一种低投入高效益的方法。,3做好免疫规划工作:,免疫规划是通过预防接种的方法来提高人体免疫水平的一种特异性预防措施,可以有效的预防相应的传染病,是控制和消灭传染病的重要手段之一,(二)控制性措施:,是指疫情出现后,防止疫情扩散,尽快平息疫情的措施。,1疫情管理:,对所发生的每一例传染病病人及疑似病人都应按规定及时报告、登记。,疫情报告是传染病的主要来源,是控制和消除传染病的重要措施。报告种类:甲类、乙类、丙类传染病。,2疫情控制,(1) 消灭传染源:,病人:,应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只要做到“五早”,才能控制传染病,防止传染病在人群中蔓延。,病原携带者:,应做好登记,定期随访观察。,密切接触者:,是指与传染源有过接触且可能已受感染而处于潜伏期的人。对接触者都应进行检疫。如甲类传染病应进行留验观察,乙类和丙类传染病则实施医学观察,可正常工作和学习,但要接受体检,测量体温,做病原学检测和必要的卫生处理,如潜伏期较长的传染病,对其接触者可实行预防接种。,动物传染源:,检疫、屠宰、焚烧、掩埋、消毒等处理,(2) 切断传播途径:,主要是针对传染源污染的环境所采取的措施;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空气飞沫污染环境,通风和空气消毒则是重点;肠道传染病的病原体从肠道排出,应对粪便、垃圾、污水进行处理,并培养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预防性消毒是针对可能受致病菌污染的场所和物品进行消毒,是最常用的措施。,(3) 保护易感人群,当发生传染病时,采取被动免疫是保护易感者的有效措施。应急接种、锻炼身体等,第二部分,冬春季学校常见传染病,冬春季学校常见传染病种类,手足口病,流行性感冒,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水痘,猩红热,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一、手足口病,手足口病虽然5-7月份为发病高峰,但往往在春季便开始呈现流行暴发趋势。,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以柯萨奇A组16型(CoxA16)、肠道病毒71型(EV71)多见)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病人和隐性感染者均为传染源,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主要症状表现为手、足、口腔等部位的斑丘疹、疱疹。,少数病例可出现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并发症,。,致死原因主要为脑干脑炎及神经源性肺水肿。,多由EV71感染引起,,流行病学,1.传染源,人是人肠道病毒的唯一宿主,,患者和隐性感染者均为本病的传染源,隐性感染者难以鉴别和发现。发病前数天,感染者咽部与粪便就可检出病毒,通常以发病后一周内传染性最强。,2.传播途径,肠道病毒可经胃肠道(粪-口途径)传播,也可经呼吸道(飞沫、咳嗽、打喷嚏等)传播,亦可因接触患者口鼻分泌物、皮肤或粘膜疱疹液及被污染的手及物品等造成传播。尚不能明确是否可经水或食物传播。,3.易感性,人对人肠道病毒普遍易感。不同年龄组均可感染发病,以5岁及以下儿童为主,尤以3岁及以下儿童发病率最高。显性感染和隐性感染后均可获得特异性免疫力,产生的中和抗体可在体内存留较长时间,对同血清型病毒产生比较牢固的免疫力,但不同血清型间鲜有交叉免疫。,4.流行特征。,该病流行无明显的地区性,全年均可发生,一般5-7月为发病高峰。托幼机构等易感人群集中单位可发生暴发。肠道病毒传染性强、隐性感染比例大、传播途径复杂、传播速度快,控制难度大,容易出现暴发和短时间内较大范围流行。,临床表现,潜伏期:多为2-10天,平均3-5天,病程一般为7-10天,普通病例表现急性起病,发热,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疱疹,手、足和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疱疹周围可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部分病例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多在一周内痊愈,预后良好。部分病例皮疹表现不典型,如:单一部位或仅表现为斑丘疹。,托幼机构预防控制措施。,每日进行晨检,发现可疑患儿时,要采取立即送诊、居家观察等措施;对患儿所用的物品要立即进行消毒处理;,出现重症或死亡病例,或1周内同一班级出现2例及以上病例,建议病例所在班级停课10天;1周内累计出现10例及以上或3个班级分别出现2例及以上病例时,经风险评估后,可建议托幼机构停课10天;,教育、指导儿童养成正确洗手等良好的卫生习惯;老师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状况;,教室和宿舍等场所要保持良好通风;定期对玩具、儿童个人卫生用具(水杯、毛巾等)、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定期对活动室、寝室、教室、门把手、楼梯扶手、桌面等物体表面进行擦拭消毒;,托幼机构应每日对厕所进行清扫、消毒,工作人员应戴手套,工作结束后应立即洗手;,托幼机构应配合卫生部门采取手足口病防控措施。,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它不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普通,“,感冒,”,,是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感是一个十分古老的疾病,也是人类至今还不能有效控制的世界性传染病。,二,、流行性感冒,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它具有起病急、传播快、波及面广的特点。流感病毒存在于病人或隐性感染者的呼吸道分泌物中,通过说话、咳嗽、喷嚏等方式散播到空气中,他人吸入后即可感染。,流行性感冒,潜伏期1,3天,潜伏期末就具有传染性,患者主要表现为急起高热、畏寒、头痛、乏力、全身酸痛,体温可达39,40,持续2,3天后逐渐退热,全身症状渐好,但鼻塞、流渧、咽痛、干咳等上呼吸道症状显著,少数患者可有便秘或腹泻等轻度胃肠道症状,病人呈急性病容,面颊潮红,眼结膜轻度充血,咽充血,,流行性感冒,病程通常为7天,病愈后不携带病毒,不再传染他人。若不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可引起病毒性肺炎以及由细菌、病毒感染的各种肺部疾患,特别是儿童、孕妇、老人以及体弱多病的人群,由于抵抗力弱,感染流感后更容易发生并发症。,流行性感冒,疫苗预防是最有效的措施,在流行前一个月注射流感疫苗,不仅可以有效地预防感染,还可以减轻一旦感染后发病时的症状,也可对流感的并发症有很好的预防作用。,流行性感冒,特别提示:流感病毒分甲、乙、丙三型,甲型病毒最易发生变异,人体的原免疫力对变异了的新病毒可完全无效或部分无效,世界卫生组织流感监测中心,通过对世界各地流感疫情的监测,随时掌握病毒变异情况,为每年流感疫苗的生产提供新的抗原成分。,流行性感冒,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节。,三,、麻 疹,传染源与传播途径:,麻疹病人是麻疹的唯一传染源,,潜伏期为7,21天,在,发病前2天至出疹后5天内均有传染性,。,主要经,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一方面,病人通过咳嗽、喷嚏排除的麻疹病毒悬浮在空气中,形成麻疹病毒气溶胶,经呼吸道感染;另一方面,被麻疹病毒污染的衣物等,可作为机械携带的工具,在短时间、短距离内也可起到传播作用。,人类对麻疹病毒普遍易感,。,托幼机构与学校等集体单位,由于学生长期处在人员密集,空间较小,空气不易流通的环境中,又因冬春季节空气寒冷、干燥,学生在室内活动机会多,易造成尘埃飞扬,呼吸道病原体随尘埃悬浮在空气中,学生对麻疹的易感性比散居人群高,使群体的易感程度增高,虽然学生幼时接种了疫苗,若原发免疫失败或保护性抗体衰减,一旦遇到空气中麻疹病毒的刺激,仍会被感染。,症状与危害,最早出现的症状为发热、全身疲倦,接着出现两眼发红、流泪、怕光鼻塞、流滴、咳嗽、喷嚏、恶心、呕吐、腹泻等,发病2,3天口腔黏膜上出现外周有红晕的白色斑点,即为麻疹的黏膜斑,1,2天消失。于发病的3,4天后,发热增高,体温可高达40。,麻 疹,开始出现典型皮疹,从耳后、发际开始,到额、面、颈、躯干及四肢,最后到掌心、足底,2,5天达高峰。皮疹初为淡红色斑丘疹,疹间皮肤正常,压之退色,严重者皮疹密集呈暗红色,这段时间症状最重。出疹3-5天达高峰后,发热开始减退,病情缓解,上呼吸道症状减轻,皮疹随之减退,初留浅褐色斑痕,经1,2周消失,,退疹时面部与躯干皮疹处有糠麸样脱屑,退疹顺序与出疹顺序相同。重型麻疹治疗不及时,容易合并肺炎、心肌炎、脑炎等并发症。,轻型或不典型麻疹症状较轻,发热低,上呼吸道症状轻,麻疹黏膜斑不明显,皮疹少而色淡,病程较短,并发症少。,麻 疹,麻疹的预防,保持良好的卫生环境,教室、宿舍每天开窗通风,可以用氯制剂定期进行空气、地面、桌椅的消毒,特别是现在这个季节,正值呼吸道传染病活路跃期,更要保持室内空气清洁,教室、学生宿舍要经常进行湿式打扫、通风换气,勤洗手、勤换衣服,毛巾等常用物品经常清洗、消毒、凉晒,同时要加强体育锻炼,增强抗病能力,随时增减衣服,教育学生节假日不要到公共场所或人群密集的地方活动。,麻 疹,疫情控制措施,对病人:做到,“,五早,”,,即: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发现病人后,立即让病人停课,回家进行隔离治疗,病人隔离至出疹后5天,伴有呼吸道并发症者隔离期延长至出疹后10天,才能有效控制传染源,防止在学生中传播蔓延。,麻 疹,疫情控制措施,对接触者:病人周围人群,大到全校,全年级,或病人所在的楼层及周围区域,小到一个班,同宿舍立即进行麻风腮疫苗的应急接种,3天内接种率应达到90%以上,是预防麻疹最有效的措施,可以提高群体免疫力,制止出现大面积流行。,麻 疹,疫情控制措施,对传播途径:对室内环境进行消毒,喷洒氯制剂,教室、宿舍要开窗通风使病毒迅速排除室外,是最有效的,也是非常重要的措施,湿式扫除,让学生课间到室外活动,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麻 疹,四,、风疹,风疹是儿童时期常见的病毒性传染病,临床特点是:全身症状轻微,皮肤红色斑丘疹及枕后、耳后、颈后淋巴结肿大伴触痛,合并症少见。孕妇在孕早期感染风疹后,病毒可通过胎盘传给胎儿而致各种先天缺陷,称为先天性风疹综合征。,流行病学,传染源,:人类是风疹病毒的唯一自然宿主 ,,病人,是传染源,传播途径,:主要是,飞沫,传播。,流行特征,:多在冬、春季节发病,l5岁儿童多见,男女发病率均等。,母亲的抗体可保护6个月内婴儿不发病。广泛使用疫苗后发病率降低,发病年龄提高,临床表现,潜伏期:,1421天,平均18天。,前驱期,:,较短,大多只有l3天。有低热和卡他症状,多数较轻,常因症状轻微或时间短暂而被忽略。,出疹期,:耳后、枕部及颈后淋巴结肿大伴有触痛,持续1周左右;皮疹在淋巴结肿后24小时出现,是多形性,大部分是散在斑丘疹,也可呈大片皮肤发红或针尖状猩红热样皮疹,开始在面部,24小时内遍及颈、躯干、手臂,最后至足部;常是面部皮疹消退而下肢皮疹方现,一般历时3天,出诊后脱皮极少。,预防,隔离期为出疹后5日,采用风疹、麻腮风疫苗预防,效果肯定。注射疫苗后,98易感者可获终身免疫。,五,、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以腮腺的非化脓性肿胀和疼痛为特征。,腮腺炎病毒除侵犯腮腺外,还能引起脑膜炎、脑膜脑炎、睾丸炎、卵巢炎和胰腺炎等。,流行病学,传染源,:,早期患者及隐性感染者,。患者腮腺肿大前7天至肿大后9天,能从唾液中分离出病毒。有脑膜炎的可以从脑脊液中分离出病毒。,传播途径,:主要是,飞沫,传播。,流行情况,:世界性疾病,全年可发病,但以冬、春为主。患者主要是学龄儿童,无免疫力的成人也可发病。感染后免疫力较持久。,1.腮腺肿痛(双侧腮腺肿大约占)。边缘不清,压痛明显。颌下腺和舌下腺也可受累肿痛。体温上升可达,40, 。,2.颧骨弓后(腮腺所在部位)酸痛或胀痛,进食或吃酸性食物时胀痛更为明显。,3.腮腺管口可见红肿,但无脓性分泌物。,4.除腮腺炎外,病者可出现脑膜炎、睾丸炎、卵巢炎、胰腺炎、乳腺炎等,可伴随腮腺炎先后出现。,预防措施,隔离患者直至腮腺肿完全消退为止,预防的重点是应用疫苗对易感者进行主动免疫。目前国内外应用麻腮风减毒活疫苗。,六,、水痘,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上以皮肤黏膜分批出现迅速发展的斑疹、丘疹、疱疹和结痂为特征。,流行病学,水痘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但在冬、春季发病率较高。,传染源:,水痘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自出现皮疹前1-2日至疱疹完全结痂为止都具有传染性。,传播途径:,因为被污染的衣物、玩具、用具等具有传染性,随意通过飞沫和直接接触可以造成水痘的传播。,流行病学,易感人群:,本病传染性极强,易感者接触病人后约96%发病。以前未患过水痘的,特别是儿童容易感染,学龄前儿童发病较多。患水痘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既不会第二次得水痘。,大约,10%-20%,的儿童水痘病人到成年时会发生带状疱疹,潜伏期:,14-16天。,临床症状,起病后数小时或1-2日出现皮疹,,皮疹首见于躯干、头部,,逐渐延及面部,最后达四肢。,皮疹呈向心分布以躯干为多,,面部及四肢较少。开始为粉红色针头大的红色斑疹,数小时内变为突出皮肤的红色丘疹,再经数小时变为水疱,从斑疹、丘疹、疱疹到开始结痂短者仅需要6-8小时。疱疹呈椭圆形,2-5mm大小,初期呈清澈水珠状,以后稍混浊,疱疹壁较薄易破。水疱底部有红晕,当水疱干燥时红晕亦消退。数日后从水疱中心开始干结,最后成痂,经1-2周脱落。因皮疹分批出现,故在病程中可见各期皮疹同时存在;另外口腔、咽喉、眼结膜、外阴等黏膜也可以出现水痘。,水痘图片,预防,最为有效的方法是对易感者进行疫苗接种,有效率达到68%-100%,可以持续10年以上。,对接触病人的容易感染的人(以前未得过,未注射疫苗或免疫力低下者)应观察3周;,七,、猩红热,猩红热是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以发热、咽峡炎、全身弥漫性猩红热样皮疹及脱屑为特征,。后期少数病例可发生心肾并发症。,病原学及发病机理主要致病菌为A组,型溶血性链球菌,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咽部引起化脓性病变,毒素入血引起毒血症,使皮肤产生病变,严重时肝、脾、肾、心肌、淋巴结也可出现炎症性病变。,流行病学及预防本病全年可发病,但以冬春为高峰,主要多见于515岁儿童。,传染源主要是猩红热病人及带菌者,猩红热病人自发病前一日至出疹期传染性最强。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人群普遍易感,加之红疹毒素有5种血清型,无交叉免疫,故猩红热可再感染。猩红热病人要严格隔离至咽拭子培养阴性为止。,临床表现,本病潜伏期1,7日,通常2,3日。初起突然高热,头痛,呕吐,烦躁,咽部疼痛,咽充血极明显,扁桃体肿大或可见脓性分泌物。,在起病12,36小时内出现皮疹,先见于颈、胸、腹背,迅即从腋部及腹股沟扩展到四肢。皮疹鲜红,细小密集,有时似点状出血,疹间皮肤通红,压之褪色。,皮疹在2天内出齐,疹盛时皮肤瘙痒。面部发红,但口唇周围苍白(环口苍白圈)。肘前、腋窝、腹股沟等皮褶处因红疹寄集而呈皱褶红线(帕氏线)。舌苔白厚或光剥,舌乳头突出于舌面之上,状如杨梅,称杨梅舌。出疹后一周内见皮肤脱屑,多呈片状,指尖可呈膜样或套样脱皮。,预防,1、控制传染源。对病人进行6日隔离治疗。对接触者医学观察7日,并可用青霉素肌肉注射进行预防。,2、切断传播途径。接触病人时应戴口罩,患者分泌物应随时消毒。流行期间应避免到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3、保护易感者。目前尚无供临床使用的疫苗。,猩红热典型图片(草莓舌),猩红热典型图片(杨梅舌),猩红热典型表现(口周苍白圈),猩红热典型表现(全身弥漫性充血),猩红热典型表现(针尖样皮疹),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一种危害严重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属于国家法定的乙类传染病。脑膜炎双球菌可分为A、B、C、D、X、Y、W,135,等13个菌群,其中以A、B、C群最常见,我国流行菌群以A群为主。,流脑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节,病原菌侵入人体后,细菌在患者或带菌者的鼻咽部生长、繁殖,由此进入血液循环,形成败血症,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脊髓膜,引起化脓性脑脊髓膜炎,。,临床表现主要有急性发热、剧烈头痛、恶心、呕吐、颈项强直、畏光、皮肤瘀斑等。,八,、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传染源:,病人和带菌者是本病的传染源。潜伏期1,7天,一般为2,3天。病人从潜伏期末开始到病后10天内具有传染性。,传播途径:,脑膜炎双球菌隐藏于病人或带菌者的鼻咽分泌物中,主要借咳嗽、打喷嚏、说话时喷出含有大量病原菌的黏液飞沫,悬浮在空气中,被他人直接从空气中吸入而引起感染和传播,人群易感性:,人群作为一个整体对传染病容易感受的程度称人群易感性。任何年龄均可感染,发病年龄以15岁儿童为主,5岁发病率最高,但流行年发病明显倾向于高年龄组。,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加强流脑对的监测和疫情报告,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冬春季节里一旦出现发热、头痛等与感冒相似的早期症状时,立即到医院就医。,对病人的密切接触者,立即采用磺胺类药物进行预防投药。,对于人口密度高、环境条件拥挤的学校教室、学生居室等集体单位,要勤开窗通风,勤晒衣物, 保持良好的通风环境。,对学生加强卫生防病宣传教育,督促学生加强锻炼,增加体质,提高抗病能力。,开展流脑疫苗免疫接种,是对人群最有效的预防措施,接种疫苗后,机体获得杀菌抗体,可使发病率减少90%,预防与控制:,第三部分,托幼机构与学校传染病的,报告与和管理,一、相关法律法规,传染病防治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例,艾滋病防治条例 有关内容,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规范(试行)全部内容。,关于加强托幼机构传染病预防控制的通知,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学校托幼机构职责,学校和托幼机构,、,负责建立、健全,本单位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现、收集、汇总与报告管理,工作制度,;,、,负责指定专人,或兼职教师负责本单位内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因病缺勤等健康信息的,收集、汇总与报告工作;,、,协助,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本单位发生的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调查和处理,,,接受,教育行政部门与卫生行政部门对学校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督促、检查,;,、,负责,组织开展对本单位全体人员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学校校长,或者托幼机构主要领导是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的,第一责任人,。,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人(以下简称,学校疫情报告人),(一)学校疫情报告人的设置要求,、工作认真负责,责任心强;,、了解传染病防控相关知识,专(兼)职卫生保健人员优先考虑;,、必须为学校或者托幼机构的在编人员。,(二)学校疫情报告人职责,、在校长的领导下,具体负责本单位传染病疫情和疑似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工作;,、协助本单位建立、健全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发现及报告相关工作制度及工作流程;,、定期对全校(托幼机构)学生的出勤、健康情况进行巡查;,、负责指导全校(托幼机构)学生的晨检工作。,为什么冬春季容易患呼吸道传染病?,主要原因有:,(1)气温适宜病菌生长,春季气候变暖,细菌、病毒等繁殖加快;,(2)气候变化无常,早晚温差大,导致人的抵抗力下降;,(3)集中工作、生活,疾病容易相互传染;,(4)封闭的房间,空气流通不畅,疾病容易传播。,如何有效预防呼吸道传染病?,(1)如果在托幼机构与学校中发现有人患呼吸道传染病,要尽快进行治疗和隔离,单独1间,与病人接触需注意个人防护,其它人尽量不要与病人接触或与病人近距离交谈;,(2)保持房间和周围环境的空气流畅,少去拥挤、密闭的公共场所;,(3)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做好必要的个人防护(如提倡戴口罩);,(4)根据天气变化注意增减衣服,防寒保暖,多参加锻炼,要多喝水,多吃含维生素丰富的蔬菜水果,增强自身抵抗疾病的能力;,(5)做好相关疫苗的预防接种,提高免疫力。,学校、幼托等集体单位如何预防和控制呼吸道传染病?,实施学校晨午检制度,对发现有发热和有类似传染病症状的学生应送医疗机构就诊;,落实学生请假缺课原因追踪随访制度,详细记录缺课原因;,开展春季呼吸道传染病预防的宣传教育,开设健康教育课;,注意管理好公共场所卫生,重点是宿舍、教室、食堂和厕所。一是保持公共场所、工作环境的空气流通;二是可对室内空气进行消毒;,勤晒衣被,根据天气变化,注意防寒保暖,参加户外活动;,制订预防方案,准备必要的空气消毒和环境消毒设备;,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治疗病人,发现职工、学生中有呼吸道传染病可疑者,及时送医院进行诊治,并向当地疾病控制机构报告(如有流行时或重要的传染病);,做,好预防接种,积极接种相应的疫苗。,预防疫苗针对传染病在校内暴发流行最根本的措施,-,入托入学接种证查验及补种,入托入学接种证查验,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第,27,条,儿童入托、入学时,托幼机构、学校应当查验预防接种证,发现未依照国家免疫规划受种的儿童,应当向所在地的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儿童居住地承担预防接种工作的接种单位报告,并配合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接种单位督促其监护人在儿童入托、入学后及时到接种单位补种。,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第,67,条,儿童入托、入学时,托幼机构、学校未依照规定查验预防接种证,或者发现未依照规定受种的儿童后未向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接种单位报告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教育主管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对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免疫规划疫苗免疫程序,月,(,年,),龄,卡介苗,乙肝,脊灰,百白破,白破,麻疹,流脑,乙脑,甲肝,水痘,出生,1,剂,第,1,剂,1,月,第,2,剂,2,月,1,3,月,2,第,1,剂,4,月,3,第,2,剂,5,月,第,3,剂,6,月,第,3,剂,A,8,月,麻风,初种,9,月,A,1.5-2,岁,第,4,剂,麻腮风,2,岁,加强,减毒,1,岁,初种,3,岁,A,C,4,岁,加强,加强,6,岁,加强,A,C,全程接种标准,年龄,卡介苗,乙肝,脊灰,百白破,白破,麻疹,减毒乙脑*,流脑,减毒甲肝,或灭活甲肝*,风疹,流腮,水痘,3,周岁,1,3,3,4,0,2,2,3,1,2,2,1,1,4,周岁,1,3,4,4,0,2,2,3,1,2,2,1,2,5,周岁,1,3,4,4,0,2,2,3,1,2,2,1,2,6,周岁及以上,1,3,4,4,1,2,2,4,1,2,2,1,2,*如儿童初种为灭活乙脑疫苗,,2,剂灭活乙脑相当于,1,剂减毒乙脑。,联合疫苗相当于两种或多种单价疫苗 (麻腮风,MMR,麻疹腮腺炎风疹),2008,年,11,月后出生儿童可接种减毒甲肝,,1,针减毒甲肝相当于,2,针灭活甲肝。,常用联合疫苗:麻腮风,MMR,、麻风,MR,、麻腮,MM,。,谢谢,The End,谢谢您的聆听!,期待您的指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压缩资料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