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学基础知识概论

上传人:唐****1 文档编号:243375404 上传时间:2024-09-22 格式:PPT 页数:80 大小:1.7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旅游学基础知识概论_第1页
第1页 / 共80页
旅游学基础知识概论_第2页
第2页 / 共80页
旅游学基础知识概论_第3页
第3页 / 共8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第一讲,旅游学基础知识,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张 静,旅游学就是,研究旅游者、旅游业以及双方活动对旅游接待地区社会文化、经济和环境之影响的科学。,第一节,旅游的产生与发展,第二节 旅游的概念、性质和特点,第三节 旅游者,第四节 旅游资源,第五节 旅游业,旅游作为人类的一种活动,不是自古便有的。,共识,:,旅游是从早期旅行发展而来的。,一、原始社会的人类迁徙,二、人类旅行需要的产生与发展,三、封建社会的旅行发展,四、近代旅游和旅游业的开端,五、现代旅游迅速发展的原因,一、原始社会的人类迁徙,早期,人类也有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的迁徙活动。,不是旅游,。,是因自然因素或特定人为因素的威胁而被迫进行的,是,人类,生存的需要,,这种活动只能是逃荒、移民或避难活动。,由于社会经济条件的限制,这一时期人类客观既无旅行的物质基础,主观上亦无外出旅行的愿望。当时,人类迁徙活动的被迫性和求生性,都说明它们不属于现今意义上的旅行和旅游。,人类有意识的外出旅行活动应始于原始社会末期,并在奴隶制社会时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二、人类旅行需要 的产生与发展,1.人类旅行需要产生的背景,社会生产力的加速发展,人类历史上的第二次社会大分工;第三次社会大分工-商业商人、产生了旅行经商或外出交换商品的需要。,2.商旅新的生存方式的选择,交换自己的产品或货物,因而也便产生了旅行外出的需要。,人类最初的外出旅行实际上远非消闲和度假活动,而是,一种经济活动,。,历史上遗留下的诸多著名的古老旅行线路,如“丝绸之路” “香料之路” “琥珀之路” “食盐之路”等都是这类活动的踪迹。,联合国以及世界旅游组织在很多研究报告中都曾指出,,在最初的年代中,主要是商人开创了旅行的通路,。,3、奴隶制社会的旅行发展,奴隶制国家的发展与繁荣客观上为旅行的发展提供了便利的物质条件。,西方,如罗马帝国。,中国奴隶社会的形成,比西方国家早的多。交通工具等旅行条件的改善使,商代,人的足迹“已经走遍了他们所知道的世界”。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商旅活动有了更大的发展,出现了许多大商人。他们负货贩运,周游天下。,4、奴隶主阶级的享乐旅行,消遣目的的旅行主要表现为奴隶主阶级的享乐旅行。,三、封建社会的旅行发展,中国封建社会时期水路和陆路交通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客观上为人们的外出旅行提供了条件。,这一时期出现了士人漫游、公务旅行、宗教旅行、帝王巡游等等。,朝聘之旅:诸侯,巡游之旅:,乾隆,游学之旅,:孔子,游说之旅,:春秋战国,羁游之旅:屈原,士人之旅:李白、杜甫,科考之旅:李时珍、徐霞客,宗教之,旅,:,玄奘、鉴真,公务,之,旅:张骞、郑和,封建社会旅行发展的特点,(1)旅行的发展同国家的政治经济状况有着直接的关系。,(2)非经济目的的旅行活动虽然有新的发展和扩大,但这一时期中,商务旅行仍居主导,地位。,(3)就非经济目的,特别是消遣性质的旅行而言,参加者多为帝王、官僚、封建贵族、地主等统治阶级及其附庸阶层。,四、近代旅游和旅游业的开端,19世纪之后,现代意义的旅游才真正出现。,以消遣目的而外出观光、休闲、度假的人数在规模上逐步占了上峰,开始超过了以求生存为目的的商务旅行或其他旅行行为。,19世纪初出现英文单词,“旅游”(tourism)仅指因消遣目的而离家外出的旅行和在外逗留活动。,“旅游者”(tourist)仅是指那些因消遣目的而外出旅行的人。,这些词汇之所以于19世纪出现,其根本原因是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使然。,1.近代世界产业革命是旅游业形成和发展的催化剂,产业革命加速了城市化的进程:回归自然,产业革命改变了人们的工作性质,产业革命带来了阶级关系的变化,科技进步为大众旅游创造了条件,2.交通运输是旅游业发展的前提,1796年,詹姆斯瓦特发明蒸汽机;轮船和火车,3.托马斯库克与近代旅游业的诞生,现代旅游业,之父:英国人,托马斯,库克(,1808-1892,),1841年7月5日,托马斯包租火车,组织570人团体旅游参加12km外的禁酒大会,当天返回。特点。,标志着近代旅游及旅游业的开端,。,1845年夏,托马斯组织了团体,消遣,旅游,350人,一周,,莱斯特-利物浦,。特点。托马斯.库克旅行社的问世,标志了近代旅游业的诞生,。,1855年,托马斯组织从英国莱斯特前往法国巴黎的,跨国旅游,。全程采用一次性包价。,1865年,成立“托马斯库克父子公司”。此后,推出一种代金券,这是,最早的旅行支票,。,1872年,,组织环球旅行,。上海。泰晤士报以当时最快的速度进行全程连续追踪报道。,五、现代旅游迅速发展的原因,现代旅游迅速发展的原因,1、二战后世界人口迅速增长。,2、战后世界经济迅速发展。,3、交通运输工具的进步缩短了旅行的时间距离。,4、生产自动化程度的提高使劳动者的带薪假期得以增加。,5、战后各国城市化进程普遍加快。,6、各国的教育事业不断向新的广度和深度发展,加之信息技术进步的影响,越来越多的人对乡土和本国以外的其他地区和国家的事物增加了了解,并产生兴趣,这种好奇心的增长增强了他们的求知欲。,现代旅游:指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迅速普及于世界各地的社会化旅游活动。,第一节,旅游的产生与发展,第二节 旅游的概念、性质和特点,第三节 旅游者,第四节 旅游资源,第五节 旅游业,一、旅游的概念,1.理论性定义/概念性定义,(,艾斯特定义),旅游是非定居者的旅行和暂时居留而引起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这些人不会导致长期居住,并且不涉及任何赚钱的活动。,瑞士学者汉泽格尔和克拉普夫,1942,年提出的,,20,世纪,70,年代为“旅游科学专家国际联合会”采用,(Association,Internationale,dExperts,Scientific Experts in Tourism “AIEST,艾斯特”,),2.艾斯特定义的特点,艾斯特定义阐明了旅游的如下特点:,(1) 流动性:,旅游产生于人们的外出运动和在不同地方或目的地的逗留活动。在家或附近的休闲活动不算旅游。如郊区野炊。,(2) 相依性:,“旅”与“游”相互依赖,两个因素缺一个都不是现代意义的旅游。有“旅”无“游”是出差,有“游”无“旅”是娱乐休闲。,(3) 异地性:,旅行和逗留发生在游客常居环境或定居、工作之外的地方。因此,旅游活动表现出自由、休闲、新奇,在乎过程中的体验,少有责任感。,(4) 暂时性:,前往旅游目的地的活动是临时的、短暂的,最终是要回到原住地去的。,(5) 非定居性和非就业性:,旅游不是为了在访问地定居和就业。,旅游六要素,“吃、住、行”:手段,“游、购、娱”:目的,因为去“游”,所以需要“旅”,二、旅游活动的类型,1. 按地理标准划分:,国内旅游,:,某个特定国家的常住居民在本国国内所进行的旅行。,据国际旅游组织的解释,并不属于本国居民的长住性的外国人(如使馆人员)在所在国境内的旅游活动,也算国内旅游。,国际旅游,:,游客到非常住国家的旅游活动叫做国际旅游。国际旅游又分为入境旅游和出境旅游。,洲际旅游,环球旅游,2. 其他划分标准,(1) 按旅行距离划分:远程旅游、近程旅游,(2) 按出游目的划分:消遣旅游、事务旅游、个人和家庭事务旅游,(3) 按组织形式划分:团体旅游、散客旅游。,(4) 按计价方式划分:包价旅游、非包价旅游。,(5) 按年龄划分:儿童旅游、老人旅游、青年旅游等。,(6) 按费用划分:自费旅游、公费旅游。,(7) 按行为方式划分:航空、铁路、汽车旅游等。,(8) 按活动内容划分:观光、民俗旅游、考古旅游等。,三、旅游的本质,1.旅游的审美本质,旅游活动追求精神享受,自然风景的雄奇险峻幽,人文景观的古绝殊美能满足人们各种审美需求,精神享受的需求。通过对自然美的欣赏,人文美的熏染,社会美的陶冶,可以获得精神的满足,提高鉴赏能力,丰富精神内涵,获得自由畅快的享受。旅游的吸引力在其一段特殊的经历,是与惯常生活不同的经历-自由畅快的精神享受。,审美享受是旅游活动的本质,旅游者的动机是追求自由、畅快的精神享受(审美),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时期人们生活中的基本生活内容。旅游在根本上是一种主要以追求愉快和美好为目的的审美过程,是自由畅快的精神享受。“飞心情放”,“回归自然”、“梦幻旅程”等,点点滴滴可追忆。,2.旅游的社会本质,社会交往是人类的基本需求,社会性是人类有别于一般动物最本质的特征。社会交往也是人类最基本的社会活动。,“,中心化交往模式”下的人们受到压抑,社会交往分2类:因“事”而交往的功利型社会交往,因“情”而联系的自然型社会交往。多数人在“中心化交往模式”中是被动的,被支配的,是压抑的。人们有追求精神自由畅快的强烈要求。,“全通道化交往模式”是人们追求的健康愉快的社会关系,旅游状态下是一种全通道化的交往模式:主动、自由的社会交往,是积极健康的交往形式。在旅游活动中,旅途新鲜刺激,游客自由主动,人际环境宽松,气氛融洽,参与积极,沟通自然,没有顾忌和心理负担,产生别的交往模式难以企及的积极效果。,3.旅游的生理本质,根据人的心理发展过程所支配地位的先后,把人的需要分为5个层次。由低到高的层次依次为:,生理的需要饥渴、睡眠、活动力;,安全的需要安全、避免恐怖和忧虑;,归属和爱的需要友爱、爱他人和被人所爱;,尊重的需要自尊和尊重他人;,自我实现的需要个人自我满足。,当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达到一定的水平,旅游活动同许多精神性的享受一样,成为基本的需求。,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需求活动,并正在发展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种基本需求。在旅游中,人们的社交、受尊重、自我实现的需求都可以得到体现。这是人们需要层次提高的表现,是一种高层次的消费活动。,四、旅游的社会属性,。,1.旅游是社会经济一定阶段的产物,旅游的产生和发展是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相联系的,它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生产力的水平决定了旅游各时代的动机、目的、方式、规模、水平、特征。,旅游的产生和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旅游不是纯粹的经济活动,旅游不是纯粹的经济活动,而是一项包括政治活动、文化交流、体育比赛、商业贸易等多方面的内容。 “文化搭台,经济唱戏” 。,旅游是文化的产物,一个地方开展旅游活动,需要依赖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而产生的。旅游者自身的文化素养、旅游地的社会文化环境都会对旅游者的出游动机和旅游活动产生巨大的影响。,旅游是现代生活发展的必然产物,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劳动条件的改善,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越来越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基本组成部分。旅游人数逐年大幅度增加,规模越来越大,消费水平越来越高。,2.旅游是社会政治、文化的产物,五、现代旅游活动的特点,1.综合性:,旅游消费的综合性:,“吃、住、行、游、娱、购”多方面。,旅游产业的综合性:,旅馆业、饮食业、商业、交通运输业、建筑业、文教、卫生、公安等行业和部门,都是现代旅游业发展与形成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业是难以独立存在的,综合性的产业。,2.大众性,参与的广泛性,:,大众旅游(mass tourism),首先是指旅游活动参加者的范围已经扩展到普通的劳动大众。,内容的普及性,:,旅游的种类、方式、内容多样化、多元化,旅游接待设施多档次。,形式的大众性,:,团体包价旅游模式的出现。,3.持续性,自20世纪50年代起,全世界旅游(包括国际旅游和国内旅游)活动的发展呈逐年持续增长的趋势。,持续增长的总趋势是针对全世界整体情况而言的。局部地区和特殊的地区也许不符合这条规律。,第一节,旅游的产生与发展,第二节 旅游的概念、性质和特点,第三节 旅游者,第四节 旅游资源,第五节 旅游业,旅游是人的活动,人是旅游活动的主体。,构成旅游活动的三大要素的“主体”:,旅游者,。,一、旅游者的概念,概念性定义conceptual definition,1811年英文版的牛津词典中,第一次出现时了旅游者(tourist)一词,其意为“,以观光游览为目的的外来旅客,”。,随着社会的发展,商务旅游、宗教旅行、军事旅行、科学考察旅行等非消遣性旅游的规模逐渐扩大,人们对旅游者也有了新的认识。,简单地说,,旅游者就是离家外出到异国他乡旅行访问的人,。,1. 国际旅游者,国际联盟的规定(1937年):,国际旅游者指“离开定居国到其他国家访问超过24小时的人。” 包括,(1) 为消遣、家庭事务或健康原因而出国旅行的人;,(2) 为出席国际会议或作为公务代表而出国旅行的人(包括科学、行政、外交、宗教、体育等会议或公务);,(3) 为工商业务原因而出国旅行的人;,(4) 在海上巡游途中停靠某国,登岸访问的人员,即使其停留时间不足24小时的人。,不可列为旅游者的人员包括:,(1)到某国就业某职的人,不管其是否订有合同;,(2)到国外定居者;,(3)到国外学习、寄宿在校的学生;,(4)居住在边境地区、日常跨越国境到邻国工作的人;,(5)临时国境但不作法律意义上停留的人,即使在境内时间24小时。,罗马会议的规范,(,1963年,):,游客(visitor)指除为获得有报酬的职业外,基于任何目的到一个不是自己长住国家访问的人,。分两大类,(1)在目的地停留过夜的游客,称为“旅游者”(tourist),指到一个国家短期访问至少逗留24小时的游客,其旅行目的可为以下之一:,消遣(包括娱乐、度假、疗养、保健、学习、宗教、体育活动等);,工商业务、家务、公务出使、出席会议。,(2)在目的地不停留过夜,当日往返的游客,称为“短程游览者”(excursionist),又称“一日游游客”,指到一个国家作短暂访问,停留时间不足24小时的游客(包括海上巡游中的来访者)。不包括那些在法律意义上并未进入所在国的过镜旅客(例如未离开机场中转轴区域的航空旅客),国际联盟的五种人员继续适用。,这一定义的基本特征是:,第一,规定包括消遣和工商事务两种目的的旅游者,从而使得旅游(tourism)和旅行(travel)这两个涵义原本不同的术语趋于同化。,第二,对游客的界定不是根据其国籍进行的,而是依据其定居国或长住过界定的。,我国的规定(1979年),海外游客是指来我国大陆观光、度假、探亲访友、就医疗养、购物、参加会议或从事经济、文化、体育、宗教活动的外国人、华侨、港澳台同胞,离开其长住国(或地区)到我国大陆访问,连续停留时间不超过12个月,并且在我国大陆活动的主要目的不是通过所从事的活动获取报酬的人。,按照在我国大陆访问期间停留时间的差别,海外游客划分为以下两类:,海外旅游者,,即在我国大陆旅游住宿设施内停留至少一夜的海外游客,又称为过夜游客。,海外一日游游客,,即未在我国大陆旅游住宿设施内过夜,而是当日往返的海外游客,又称为不过夜游客。,下列人员不属于海外游客:,(1)应邀来华访问的政府部长以上官员及随从人员;,(2)外国驻华使、领馆官员、外交人员及随行的家庭服务人员和受赡养者;,(3)在我国驻期已达一年以上的外国专家、留学生、记者、商务机构人员等;,(4)乘坐国际航班过镜,不需要通过护照检查进入我国口岸的中转旅客;,(5)边境地区(因日常工作和生活而出入镜)往来的边民;,(6)回大陆定居的华侨、港澳台同胞;,(7)已经在我国大陆定居的外国人和原已出境又返回我国大陆定居的外国侨民;,(8)归国的我国出国人员。,2.国内旅游者,加拿大:,旅游者指到离开其所居社区边界至少25英里以外的地方去旅行的人。这个定义同美国劳工统计局(USBLS)在其“消费者开支调查”中所使用的旅游者概念基本一致。,美国:,旅游者指为了出差、消遣、个人事务或者出于工作上下班之外在其他任何原因而离家外出旅行至少50英里(单程)的人。而不管其是否在外过夜。,世界旅游组织:,国内旅游者(Domestic tourists)指在其居住国国内旅行超过24小时,但不足一年的人,其目的可以为消遣、度假、体育、商务、公务、会议、疗养、学习和宗教等。不包括那些外出就业的人。,国内短程游览者(Domestic excursionists)指基于任何以上目的访问地逗留不足24小时的人。,我国的规定:,指任何因休闲、娱乐、观光、度假、探亲访友、就医疗养、购物、参加会议或从事经济、文化、体育、宗教活动而离开长住地到我国境内其他地方访问,连续停留时间不超过6个月,并且访问的主要目的不是通过所从事的活动获取报酬的人。,(1)国内旅游者,指我国大陆居民离开长住地,在我国境内其他地方的旅游住宿设施内停留至少一夜,最长不超过6个月的国内游客。,(2)国内一日游游客,指我国大陆居民离开长住地10公里以外,出游时间超过6小时但又不足24小时,并未在我国境内其他地方的旅游住宿设施内过夜的国内游客。,下列人员不属于国内游客:,(1)到各地巡视工作的部级以上领导;,(2)驻外地办事机构的临时工作人员;,(3)调遣的武装人员;,(4)到外地学习的学生;,(5)到基层锻炼的干部;,(6)到其他地区定居的人员;,(7)无固定居住地的无业游民。,二、旅游者形成的客观条件,1.收入水平:,足够的可随意支配的收入,2.闲暇时间:,足够的闲暇时间,3.其他影响因素:,社会因素:安定,个人因素:身体能力状况,家庭因素:拖累状况,三、实现旅游活动的主观条件,1.旅游需要:,旅游是高层次的文化需要,需要分为生理的和心理的。也可说是物质的和精神的,旅游属于心理的,精神的。,旅游需要是旅游者出游的内驱动力。,旅游是高层次的精神文化需要。适应新环境,崇尚新奇的经历。,2.旅游动机,动机就是激励人们行动的主观因素。旅游动机指的是促发一个人有意于旅游以及确定到何处去、做何种旅游的内在驱动力。当一个人产生旅游需要时,旅游动机就推动他为实现旅游需要满足的心理指向。,3影响旅游动机的因素,影响旅游动机的因素是十分复杂的:既有个人因素,也有环境因素;既有社会因素,也有文化因素。,四、旅游者的类型,按外出旅游的目的,分为:,(1)消遣型旅游者,:,以消遣为主要目的的旅游者;,(2)事务(差旅)型旅游者,:,包括商务、公务和会议旅游者;,(3)个人和家庭事务型旅游者,:,主要指探亲访友和求学旅游者。,1消遣型旅游者的特点,(1)人数多,比例大。,(2)季节性强。,(3)行为自由。,(4)停留时间长。,(5)对价格敏感。,2事务型旅游者的特点,(1)人数少,出行频繁。,(2)没有季节性限制。,(3)选择自由度较小。,(4)消费相对较高。,(5)他对价格不太敏感。,3.个人和家庭事务型旅游者的特点,较复杂。不同于前两种类型的旅游者,又兼有二者的某些特点。,(1)出游时间,(2)对价格的敏感程度,(3)选择自由度,第一节,旅游的产生与发展,第二节 旅游的概念、性质和特点,第三节 旅游者,第四节 旅游资源,第五节 旅游业,一、旅游资源的定义,二、旅游资源的分类,三、旅游资源的特点,四、旅游资源的开发,五、旅游资源的保护,一、旅游资源的定义,从需求的角度去认识和解释,认为,旅,游资源是旅游活动的对象物,,如:,“旅游资源就是吸引人们前往游览、娱乐的各种事物的原材料。这些原材料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非物质的。”,“旅游资源是指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自然存在和历史文化遗产,以及直接用于旅游目的的人工创造物。”,从供给的角度去认识和解释,认为,旅游资源是旅游业能够借以开展经营活动的凭借物,。,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均称为旅游资源。,国家旅游局、国家技术监督局旅游规划通则2003,旅游资源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它能激发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吸引旅客前来该地进行旅游观赏、消遣娱乐、休憩疗养、登山探险、科学考察、文化交流等旅游活动。因此,西方人一般将我们所说的旅游资源称为“,旅游吸引物,(attraction)”。,这就说明,吸引力是衡量旅游资源的主要标准,旅游资源的理论核心是吸引力因素。,旅游资源的概念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只要对游客具有吸引力,无论是自然的、文化的;现代的那些物质的或非物质的因素都可以成为旅游资源。,旅游资源也是一个发展的概念,。,二、旅游资源的分类,1.根据旅游资源表现内容的基本属性,划分为三大类:,自然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社会旅游资源,(1)自然旅游资源,气候天象,地文景观,水域风光,生物景观,天然疗养条件,(2) 人文旅游资源,(有形+无形),历史文物古迹:,一个国家或民族历史发展的物证,有不同于其他国家或民族的独特之处。,民族文化及有关场所:,博物馆、民族展览和表演馆、民族工艺生产场所、民族特色园林等。,宗教文化:,宗教建筑、宗教活动、宗教艺术等。,独特的工艺和烹调技艺:,如景德镇的瓷器,苏湘蜀粤四大名绣等。烹调技艺。,著名国际性体育赛事和文化盛事:,奥运会、世界杯足球赛、世界性的音乐节、电影节等。,(3) 社会旅游资源,主题公园,为了发展旅游业而有意识地建造的,专为旅游服务的主题性的现代建设成果,以美国迪斯尼乐园为代表。,经济发展和建设成就,上海的“东方明珠”;悉尼的歌剧院等。,优美环境和友好氛围,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构成优美环境,目的地居民对外来访问者的友善和好客态度也可构成当地的一项旅游资源。古城,夏威夷等。,根据国家旅游局资源开发司、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的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分为类,74种。,中国旅游资源普查分类表,类 基本类型,类 基本类型,类 基本类型,.古迹与建筑类,类 基本类型,类 基本类型,类 基本类型,观赏型旅游资源,运动型旅游资源,休(疗)养型旅游资源,娱乐型旅游资源,特殊型旅游资源,2、以旅游活动的性质作为分类标准,四、旅游资源的特点,1.客观性,旅游资源大多是自然形成,客观存在的。具有不可替代的垄断性。,2.多样性,3.定向性,任何一项旅游资源都具有吸引力定向的特点。,4.易损性,使用过度的有形资源可能被毁坏,甚至不可再生。,5.可创新性,可凭借经济实力人为创造一些旅游资源。,第一节,旅游的产生与发展,第二节 旅游的概念、性质和特点,第三节 旅游者,第四节 旅游资源,第五节 旅游业,人类的旅游活动,经历了位移迁徙旅行旅游的不同的阶段。从远古时代为生存所迫,不得不移动的行为到现代以娱乐休闲为目的出门愉快旅行。,现代大众旅游的蓬勃兴起,催生出一项生气勃勃的产业旅游业。,旅游业:以旅游者为对象,为其旅游活动创造便利条件并提供其所需要商品和服务的综合性产业。,1923年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开设“旅行部”,才有我国第一家经营旅游业务的企业。所以普遍认为,我国的旅游业作为一项经济事业是20世纪20年代才产生的。,旅游业在推动旅游活动发展中的作用:旅游业是旅游供给的重要提供者;旅游业具有组织作用;旅游业对旅游活动的便利作用。,一、概念,二、旅游业的基本特点,旅游业除了具有经济性产业这一根本性质以外,还具有同其他产业不同的特点:,1.综合性,兼容各种服务功能于一体。旅游业通过提供旅游服务来满足旅游者的需求。一次完整的旅程需要食、住、行、游、娱、购等多方服务。,2.劳动密集型的服务性行业,旅游业属第三产业即服务业。这是因为旅游业的产品主要是为旅游者提供的满足其旅途需要的服务。,旅游业的综合性(据林南枝,1986),三、旅游业的构成,根据各行业与旅游者关联度的不同,可将旅游产业的行业群体分为以下,两类:,旅游核心行业,专门或主要为旅游者提供旅游产品和劳务的行业,最具代表性的是旅行社业、饭店住宿业、旅游交通业和旅游景观业。这些行业同旅游者的关联度最大。,旅游依托行业,既为旅游者,同时又为其他社会公众提供产品和劳务的行业,如餐饮业、娱乐业、商业、水电等。这些行业同旅游者的关联度较小,不以旅游者为唯一或主要的服务对象。,旅行社在旅游业中的地位(据苏勤等,2001),四、旅游业发展的三大要素,主体要素:,旅游者,媒 介:,旅游服务及设施等,客体要素:,旅游资源,旅游客源地,旅游客源地(有想旅游的各类游客),旅游者离开,旅游者返回,旅游者到达、暂停、游览,旅游目的地(有吸引游客的旅游景观),旅游通道,旅游服务及设施等,三要素相互作用,相互渗透,关系密切,五、旅游业的功能,旅游业不仅是推动旅游活动发展最积极和最活跃的一个因素,而且还兼具经济、文化、社会和环境四大功能。,(1)经济功能,最基本功能。表现旅游业创汇能力强,提供就业机会多,能带动交通、通讯、商业、建筑等产业,促进区域间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2)文化功能,旅游需求总体上都是属于精神需求,旅游者在各种各样旅游活动中体现出来的本质是文化享受。,旅游者提供的有形产品和无形劳务,都是一定地域和民族文化的表现,表征着旅游目的地国家和民族的文化水平和特色。因此旅游业还有助于弘扬民族文化,增进国家和民族之间的相互了解与交流。,(3)社会功能,不论各国旅游业发展水平如何,旅游都是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因素。,参加旅游活动不仅可以调节人们身心节律,使人们恢复体力和放松身心,而且可以开阔视野,增长知识,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因此,,世界上不少国家都把发展旅游业纳入本国社会发展的内容中,。,(4)环境功能,大多数旅游资源,无论是自然旅游资源还是人文旅游资源,其本身就是旅游目的地环境的组成部分。,旅游业有助于旅游景点的维护、恢复和修整,旅游业有利于促进旅游目的地环境设施的改善,旅游业还便旅游目的地的环境卫生得以重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 > 商业计划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