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静脉输液成功率的方法与技巧教案

上传人:zuime****idai 文档编号:243370778 上传时间:2024-09-21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90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提高静脉输液成功率的方法与技巧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提高静脉输液成功率的方法与技巧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提高静脉输液成功率的方法与技巧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静脉输液是临床最常用的护理操作技术,如何达到一针见血,是我们提高护理质量及病人满意度的一项重要目标!现总结以下几点与大家共同学习提高:,内 容,常见输液故障,选血管,进针方法,拔针方法,准备工作,提高穿刺成功率技巧,一.准备工作,护士的准备,病人的准备,护士的准备工作,心理准备:,提高自身修养,具备健康的心理,乐观、开朗、稳定的情绪,宽容豁达的胸怀。同时具有良好的忍耐力及自我控制能力。理解患者心情,特别是儿科患者家长的心情。患儿哭闹时,家长心情紧张,心疼孩子,遇事易冲动,激动的情绪会干扰护士的操作,因此,作为护士,要理解家长的心情,用自己博大的爱心和宽容心,理解和宽容患儿家长的过分语言及行为,用温和的语言化解家长的不安情绪。,护士的准备工作,用物的准备,:,检查穿刺所需用物是否准备齐全,根据不同的病人选择大小合适的针头,选择利于穿刺的光线。,病人的准备,做好病人的心理安抚工作,询问及协助病人是否需要入厕等相关输液前准备工作,可嘱病人提前热敷穿刺部位、将肢体下垂等方法让血管充盈,,特别是冬季。,止血带的恰当使用,血管分类,二.选 血 管,止血带的恰当使用,(一),在选用四肢浅静脉做为穿刺部位时,为了使穿刺部位静脉充盈,显露明显,多在穿刺部位上方,5-10cm,处结扎止血带。如短于,3cm,小静脉腔内血流量减少,使压力降低不易回血。如大于,20cm,则血管不易充盈,回血慢,造成穿刺成功率降低。,对于比较固定的静脉,穿刺时,止血带可扎在距穿刺点,6cm,的上方。,对于手背靠近手指部位的静脉穿刺,可以把止血带扎在腕关节处离穿刺点,4cm,即可。,止血带的恰当使用,(二),老年患者因为血管,脆,性大,过早过紧扎止血带,静脉过于充盈,进针,时易,刺,破,血管 。,对于血管不充盈,的,患者可适当,延长,扎止血带的时间及反复扎、松止血带的方法使血管充盈,扎止血带,40-120s,为最佳时间 。,扎止血带时应松紧适宜,既阻止静脉血回流,又不能阻断动脉血流。,止血带结扣点应在穿刺点的血管旁,1-2CM,处。如结扎扣在血管上方可引起血管充盈慢;不能阻止静脉回流,回血不好,造成穿刺失败;结扎过紧使血管压瘪,滴入不畅。,止血带的恰当使用,(三),双止血带结扎法:,临床上对因周围静脉循环不良或衰竭而导致血管充盈不佳的患者及其他原因造成的末梢静脉充盈度差的患者,能明显改善其静脉充盈度及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非握拳穿刺,法,传统采取嘱患者握拳的方法经证实并不科学,且病人疼痛感更明显。,穿刺时病人手自然放置,操作者左手抓握患者手掌下段使患者手成背隆掌空的弧形,血管充分显露。,对于血管不充盈的患者可以嘱其反复握拳、松拳,促进血液向心回流。,对于手背较瘦,血管陷入掌骨间的患者,操作者用左手将患者五指并拢,使患者手成背隆掌空的弧形,同时用食指顶起患者掌心使手背隆起,使所穿刺的静脉充分暴露充盈并向上突出。,血管分类,普通静脉,滑动静脉,硬化静脉,脆弱静脉,塌陷静脉,小儿静脉,水肿病员静脉,隐性充盈静脉,普通静脉,血管特点,血管充盈饱满,富,有弹性,易于固定,病员特点,见于体质健壮者,,如急性病,大病初期,穿刺法,行直刺或侧刺,部位,手背部,部位,手背部,注意事项,体质肥胖者皮肤上表浅静脉走向不明穿刺前需先用手指摸清走向与深浅度,血管特点,皮下脂肪少缺乏支持,血管在皮下易活动,滑动静脉,注意事项,宜选用锐利的针头,迅速直接刺入,血管,部位,手腕部,足踝部,穿刺法,绷紧上下皮肤,固定血管后行穿刺,病员特点,多见于消瘦者及老年病员,硬化静脉,注意事项,宜选用锐利的针头,以利刺入,穿刺法,绷紧皮肤,固定血管,行直刺,病员特点,见于老年人,高血压症及动脉硬化者,血管特点,血管壁厚而坚硬,有坚实感,弹性小,易活动,很暴露,像铁丝,部位,手背,足背,注意事项,选用细小针尖斜面短的针头,推药时缓慢,以防穿破血管造成漏血或漏药。,脆弱静脉,血管特点,由于组织细胞退化,间质疏松,因而血管壁脆性大,弹性小,易被刺破,穿刺部位,手背,、,手指,穿刺法,由血管侧面谨慎而又缓慢的刺入,病员特点,多见于慢性消耗性疾病,老年慢性病等,病员特点,见于失血过多,、,严重脱水或重危,衰竭者,塌陷静脉,血管特点,不显露,不充盈,注意事项,穿刺时必须耐心认真,必要时穿刺前先行热敷,尽量使血管扩张显露 。,穿刺法,压紧血管上端后向上推动血液,待血管充盈后压紧固定再穿刺。采取挑起进针法,使血管前后壁分离。进针宜慢不宜快,部位,小臂,手背,足背,水肿静脉,血管特点,不显露,但充盈较好,部位,手背、足背,穿刺法,旁刺或正刺,病员特点,心、肾疾患病员,注意事项,先给局部加压,使水肿液分散,静脉显出,血管特点,深而不显但充盈好,易固定,隐性充盈静脉,病员特点,肥胖或女病员,部位,手背足背,穿刺法,正刺或旁刺,注意事项,调整进针角度,可进皮肤后由左食指引导右手针刺入血管,血管特点,血管细,腔内容纳血量少,小儿静脉,病员特点,婴幼儿,穿刺法,2,岁以下一般采用头皮静脉,年长儿采取手背、足背静脉,部位,头皮、手背、足背,注意事项,小儿患者不易配合,故选择血管应尽量避免活动部位。头皮静脉注意区分动静脉。,二.进针方法,传统的“三段”式进针法,直接进针法,负压进针法,逆行穿刺法,高调、低压进针法,传统的“三段”式进针法,持针手法一,右手拇指和食指上、下捏针柄:针柄抓握较稳,但是不好掌握力度,且进针角度大,有些人见回血后需要换手操作,。,持针手法二,拇指食指中指同时固定针柄:进针角度可以任意调整,三手固定比较稳,防止手抖,但是操作速度不是很快,抓取准备时间长,。,持针手法三,拇指和食指前后抓取针柄:比较标准的进针方式,角度和力度等均可以随意调整。但是不适合新手,两手抓不稳针柄。,即右手持针,针尖斜面向上,以,20,-,3,0,度,角从血管一侧或上方刺入皮肤,在皮下潜行一段时间后再刺入血管,,,回血后平行进针,将针梗进入,2/3,后固定,。,传统的“三段”式进针法,一般采用6号半,7号头皮针,直接进针法(常用),右手持针,针尖斜面向上,根据皮肤及血管情况调整进针角度。,用右手腕力带动持针的手指,直接快速连贯刺入血管,同时改变角度平行并将针梗送入2/3后固定。,持针柄的手在整个操作中不移动,不换手,避免了针尖晃动引起疼痛。,因为针尖不在皮下潜行走针,所以避开了伴行的神经,故直接穿刺法创伤小,且痛苦小。,负压进针法,操作时将调节器下部的输液管前端返折,固定好返折处,血液因管内负压而迅速流入头皮针,使被穿刺部位快速回血,提高穿刺成功率。,适用于手背下端掌指关,节,处或向心方向穿刺不利于固定的部位的血管。,逆行穿刺法,此方法易于固定,方便患者手的活动,回血好,滴数不受限制,减少液体外渗,减轻组织的损伤.,还可充分利用平时较为少用的血管,解决血管难找及难固定的问题,但对血脂高,血小板低者慎用。,高调、低压进针法,把输液滴速调节器置于靠近莫非氏滴管处,排气成功后将输液瓶挂于输液架的最低处,甚至与穿刺部位呈水平位,使穿刺成功后操作者能在第一时间内看到回血。,如何提高穿刺成功率,成功的穿刺,不仅要有熟练的技术,还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自信心理。,穿刺部位的选择与固定很重要,注意选择与保护血管。,正确评估静脉,包括静脉的走向、深浅、粗细、弹性等。,止血带松紧度适宜,扎止血带时间不能过长,以,40,120s,为最佳穿刺时间。,尽量不要拍打穿刺部位 (特别是老年病人及一些毛细血管脆性大的病人),可以采用按摩揉搓推送的方式。,手背及手指静脉穿刺时均不主张嘱患者握拳,因为握拳时,手背肌肉拉紧,导致血管扁平,骨骼隆突明显。且穿刺时若针头斜面进入血管内较浅,松拳后,由于血管轻微回张,针头斜面反而有可能部分退出血管外,造成漏液现象。(,抓握方法,),如何提高穿刺成功率,进针角度,教科书中,静脉穿刺进针角度是以,20,30,。据临床运用证实,一般病人可选择,45,角左右进针,这个进针角度减少斜面与皮肤的接触面积,患者疼痛感明显降低。,对老年人浅小静脉,穿刺可选择,3,0,角进针,,对指,(,趾,),背侧静脉,穿刺,可选择,10,15,角进针,,对老年血管壁厚、硬、易滚动者,,易选择,40,角进针,,对小儿头皮静脉、手背、足背浅静脉、指,(,趾,),间静脉,,选择,10,4,5,角进针,;,肘静脉、大、小隐静脉,,选择,20,30,角进针,总结一句话,临床上静脉穿刺的进针角度要根据不同病人及穿刺部位、选择血管的具体情况因人而异。,如何提高穿刺成功率,对于静脉特别短的,在穿刺点下,2-3cm,处进针,进针前可比一比针体与血管的长度,见回血后送针不可过多,以免穿透血管。,对于隐藏充盈血管可以使用划痕法。,穿破后的补救方法:扎破后退出针头至有回血,手指重压1s后打开输液调节器,同时手指轻按以液体能缓慢通过为准,观察1-2分钟无外渗可停止按压正常固定。或退出后再将针头前行少许,使针头超过扎穿部位,可避免渗漏。,如何提高穿刺成功率,皮肤痛觉神经纤维大多数分布于表皮,其痛觉感受器呈点状分布,在手背有触点25个,痛点100-200个,所以穿刺时病人对疼痛非常敏感,而普遍认为近桡侧的静脉穿刺时疼痛感比近尺侧强烈,,当然,这跟神经分布及皮肤松弛及张力大小有关。增大针头与皮肤之间的进针角度,减小针尖对皮肤的切割面,可减轻进针引起的疼痛或达到无痛穿刺。,无痛拔针法及按压时间,拔针时应将手指腹顺血管走向平行覆盖穿刺部位敷贴上,压迫范围以皮肤和血管壁两个穿刺点为中心,针尖拔出后立即按压穿刺部位。注意,,拔针的瞬间不可紧压针头,以免针头贴在血管壁刺激引起疼痛,或增加血管壁、皮下组织、皮肤对针头的阻力而加重疼痛。,拔针时压迫穿刺部位的手法不正确或压迫时间过短是造成皮下淤血的主要原因。拔针时,,右手持针柄,上、下面,,,顺血管走向,快速拔出针头,,左手立即按压穿刺部位,,有效按压时间至少为,3-5,分钟,,并注意按压的力度,,切记不可揉捏穿刺部位,。,小儿静脉,做好思想工作,做好家长的工作,取得家长的,配合,,,指导,家长帮助固定病儿,,以免患儿,乱动 。,减轻及消除患儿陌生和恐惧感,尽量减轻他们的痛苦,以减轻哭闹 。对于,2-3,岁以上的患儿,利用小儿注意力易被转移及喜欢表扬鼓励等特点,穿刺前安抚及逗引患儿,语调,亲,切、语言温柔、耐心和蔼;对,2-3,岁以下的患儿,向其父母了解情况以熟悉患儿,在穿刺及护理中尽可能使用患儿熟悉的词语、手势,同时,可,将患儿喜欢的玩具放在其周围。小儿哭闹时可轻拍,抚摸并亲切、温柔的安抚。,小儿头皮静脉,静脉的选择,首先,区分头皮静脉与动脉(颜色,触感)。小儿头皮静脉丰富浅显易见,血管呈网状分布,血液可通过侧支回流故顺行和逆行进针均不影响回流。额正中静脉粗、直、不滑动、易固定,一般为首选(但注意避开动脉),;,其次额浅静脉和颞浅静脉浅、直、暴露明显、不滑动,;,耳后静脉稍粗,但皮下脂肪厚,不易掌握深浅,且不好护理,;,眶上静脉不易固定及护理,;,颅骨缝间静脉易滑动,(一般不使用),。,小儿头皮静脉,皮肤的准备,毛发影响对血管的准确判断,且影响胶布的粘贴,导致固定失败,应剔除进针部位周围3cm左右皮肤毛发,避开受损、感染、囟门和骨隆处皮肤。,持针手法,“,持针手法一,”,非常不利于头皮静脉的穿刺,不可选。,小儿头皮静脉,穿刺要领,采用直刺法,通过皮肤直接刺入静脉。根据不同部位注意采用合适的进针角度。穿刺过程中力度与速度得当,进皮肤时可稍用力、速度要快,切忌针尖斜面在表皮与真皮之间停留,引起疼痛剧烈及进针不畅。进入皮下,立即,放平针头,与血管平行,此时用力要轻稳、速度宜慢,直接刺入血管,见回血后根据血管走向及曲直平行血管送针少许。,若患儿发热或脱水,头皮血管较瘪,回血慢或不回血时,可于进血管后捏一下头皮针导管或穿刺前在头皮针前,5cm,处反折导管,利用负压穿刺,会更易见回血,,或者采取头皮针管连接空针用空针抽吸的办法,。,小儿头皮静脉,针头固定,穿刺成功后第一根胶布是关键,用左手食指固定针柄,左手拇指垫于针柄下方,保持针体与血管平行,防止针尖翘起。右手打开输液器开关,观察输液通畅后,第一根胶布固定针柄,若针柄悬空在针柄下垫一棉签头,第二根带有棉纱的胶布固定针体并遮住针眼,第三根胶布交叉,第四根胶布固定导管。然后视情况做好余下固定工作。只要方法正确,可以固定得非常稳妥,尽量不要在头上固定缠绕太多胶布。,经临床实践,,个人认,为,第,一、二根胶布相连同时贴,一方面避免多次贴胶布的过程针尖摆动或翘起,一方面这样固定更牢靠,不易在输液过程中因,某一,根胶布,的松动造成,针头滑脱,。同时节约操作的步骤和时间,减少了患儿的哭闹时间。,小儿头皮静脉,穿刺失败原因,血管选择失误,小儿头部固定不佳,缺乏良好的心理素质及沟通技巧,手法错误,(穿刺及固定手法),特殊患儿,(穿刺难度大),常见的输液故障,液体不滴,滴管内液面过高,滴管内液面过低,滴管内液面自行下降,液体不滴,针头部分或全部滑出血管外,针头斜面紧贴血管壁,针头阻塞,压力过低,静脉痉挛,其他:体位、输液管折叠或堵塞等,2015.12.30,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