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考研 复习资料 神经系统

上传人:cel****303 文档编号:243367468 上传时间:2024-09-21 格式:PPTX 页数:98 大小:4.4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理学考研 复习资料 神经系统_第1页
第1页 / 共98页
生理学考研 复习资料 神经系统_第2页
第2页 / 共98页
生理学考研 复习资料 神经系统_第3页
第3页 / 共9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章神经系统,1,第一节 神经元活动的一般规律,一、神经细胞或神经元,(一)结构:胞体和突起,(树突和轴突),(二)功能:感受内外环境,刺激引起兴奋和,抑制;将兴奋和,抑制进行分析综,合;介质或激素。,2,3,(三)神经元分类(功能分类),、感觉神经元或传入神经元,、中枢神经元或联络神经元,、运动神经元或传出神经元,4,(四)灰质、白质、神经核、神经节、束、丛,:,1.,灰质:神经元在脑脊髓内大量集中的部位,2.,白质:神经纤维在脑脊髓内大量集中的部位,3.,神经核:功能和结构相同的神经元胞体在脑脊髓内大量集中的部位,4.,神经节:神经元胞体在脑脊髓外大量集中的部位,5.,神经束:功能相同的神经纤维在白质中平行排列,构成神经束。联系中枢各神经系统,6,、神经丛:神经纤维在脑脊髓外的集合排列。联系中枢,及,外周全身各部。,5,二、神经纤维的结构、功能、分类,有髓神经纤维,(,1,)外周神经纤维:轴突、髓鞘,雪旺氏细胞,(,2,)中枢神经纤维:轴突、髓鞘,2,、无髓神经纤维,只存在于外周神经系统,,只含有轴突和雪旺氏细胞。,轴膜:轴突表面的的被膜,神经膜雪旺氏细胞层神经胶,质细胞,6,二、神经纤维的结构、功能、分类,髓鞘:,(,1,)外周神经系统的髓鞘是由雪旺氏细胞膜不断伸展延长包裹轴突而成。,(,2,)中枢神经系统的髓鞘是由少突神经胶质细胞反复围绕轴突而成,郎飞节:,7,二、神经胶质细胞,1.,支持作用,2.,修复和再生作用,3.,物质代谢和营养性作用,4.,绝缘和屏障作用,5.,维持合适的离子浓度,6.,摄取和分泌神经递质,8,神经纤维的分类:,1,、根据分布部位分类:中枢和外周,2,、根据传导方向和功能分类,传入,NF(,感觉,NF,),传出(运动)、联络,NF,3,、根据结构分类:有髓和无髓,4,、外周神经纤维根据纤维直径和传导速度分类:,A,型:粗大、速度快、有髓鞘的躯体运动神经纤维,B,型:较细、速度较慢、有髓鞘的植物性节前纤维,C,型:最细、速度最慢、无髓鞘的神经纤维,sC,植物性节后纤维,drC,外周神经和被根中的无髓纤维,9,三、神经纤维的兴奋性传导,(一)动作电位的特点:,1,、能自动传播,2,、峰电位的“全”或“无”现象,3,、动作电位的频率在一定范围内随刺激强度的增加而增大。,生理学意义:信息传递是以神经冲动的频率来区别。,10,(二)神经纤维传导冲动的特征,:,1,、生理完整性,2,、绝缘性,3,、相对不疲劳性和不衰减性,4,、双向传导,(三)神经纤维传导冲动的机理,1,、局部电流传导,2,、跳跃式传导:特点:速度快、耗能少。,11,第二节:突触传递,一、结构,及,概念,化学性突触:,1,、 突触的基本结构 : 突触前膜:突触小泡; 突触后膜:受体;突触间隙,2,、 神经递质:突触前神经元合成并在末梢处释放,经突触间扩散,,特异作用于突触后神经元或效应细胞上的受体,引致信息从突触前传递到突触后的一些化学物质(产生突触后电位)。,12,13,14,第二节、突触传递,二、突触的分类:,1.,传递的方向:轴,-,体突 触;轴,-,树突触;树,-,树突触,轴轴突触,2.,传递信息的方式:化学性突触;电突触;混合性突触,15,16,3,、根据突触对下一个神经元功能活动的影响分类,(,1,)兴奋性突触 (,2,)抑制性突触,4,、根据突触前后膜的特征和突触小泡的特征分类(化学性突触的分类),I,型:兴奋性突触,后膜厚度大于前膜,间隙,宽,突触小泡直径约,500A,的球形,II,型:抑制性突触,前后膜无差异,间隙窄,,突触小泡为椭圆或偏平形(,500X300A,),17,三、 突触的传递过程:,神经冲动传向末梢 突触前膜去极化,Ca 2+,通透性增加 递质释放,及,受体结合 某些离子通道改变 兴奋或抑制,兴奋性突触后电位:,Na+, K+,特别是,Na+,通透性增加,,(,EPSP,) 产生局部去极化电位,抑制性突触后电位:,K,和,Cl-,的通透性增加,产生局部超级化电位 (,IPSP,),18,19,20,4.,突触传递的抑制和易化,突触后抑制:,抑制性突触后电位:通过抑制性中间神经元产,生超极化膜电位变化,突触后抑制的分类:,侧支性抑制,(,交互抑制,),回返性抑制,21,22,23,4.,突触传递的抑制和易化,(,2,)突触前抑制和前易化,轴突轴突突触的效应分为:,A,、突触前抑制:中间神经元的轴突末梢,及,另一个兴奋性神经元的突触小体形成突触,前者释放递质使后者产生持续缓慢的去极化 ,膜电位降低,使后者的递质缓慢释放。这样造成兴奋性神经元本身传来的冲动引起的动作电位变小,递质释放减少,,EPSP,变小,突触后神经元不能产生,AP,B,、突触前易化:结构与上相同。,cAMP Ca+,24,25,5,突触传递兴奋的特征,联系方式:辐散式(传入);聚合式(运动);环式(负反馈);连锁式(正反馈)等,辐散原则、 聚合原则:,特征:(,1,)单向传递;(,2,) 突触延搁;(,3,) 总和:时间总和、空间总和;(,4,)强直后易化作用; (,5,) 对内环境变化敏感和易疲劳性,辐散原则,聚合原则,26,27,6 .,递质和受体,递质的特征:,具有合成递质的前体和酶系;,递质贮存在突触小泡内,当冲动到达时能释放入突触间隙;,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特异受体而发挥其特异的生理学作用,;,存在使该递质失活的酶或其它失活方式;,有特异的受体激动剂和拮抗剂,并能够拟似或阻断该递质的突触传递作用。,28,递质和调质的分类,分类 : 家族成员:,胆碱类 乙酰胆碱,胺 类 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5-HT,,组氨酸,氨基酸类 谷氨酸,门冬氨酸,甘氨酸,氨 基丁酸,肽类 下丘脑调节肽,血管升压素,催产素,阿片肽,血管紧张素,II,,脑肠肽,心房,利尿肽,嘌呤类 腺苷,,ATP,气体 一氧化氮,一氧化碳,脂类 花生四稀酸,及其衍生物,29,抑制性氨基酸:,1,,,r,氨基丁酸,,2,:甘氨酸,兴奋性氨基酸:,1,:,L-,谷氨酸,2,:,L-,天门冬氨酸,乙酰胆碱(兴奋性),儿茶酚胺(主要为抑制性),5,羟色胺(主要为抑制性),组胺:(?),30,受体:细胞膜或细胞内能,及,某种化学物质特,异结合的并诱发生物学效应的特殊生,物分子。,拮抗剂:能与受体发生特异结合并产生生物 效,应的化学物质称为激动剂;只发生特,异结合而无生物学效应的化学物质为,拮抗剂。,特点:特异性;饱和性;可逆性,31,第三节 反射,一,.,概念:只有一系列神经元按一定规律形成的反射才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单位。凡刺激作用于感受器,通过中枢神经活动引起的一切机体活动,反射,1,、单突触反射(跳膝反射),2,、多突触反射(屈肌反射),中枢的概念:位于脑脊髓内不同部位,为完成某种反射活动所必需的神经细胞群及其突触联系,32,33,第三节 反射,(一)反射的分类:,1,、根据反射的条件分类:,条件反射; 非条件反射,2,、根据反射弧的传入部位分类:,外感受性反射; 内感受性反射,3,、根据反射弧的传出部位分类:,躯体反射; 内脏反射,34,第三节 反射,二、反射活动的基本特征及协调,(一)特征,1,、单方向传递,2,、突出传递的延搁。 反射时的概念,3,、总和:时间总和;空间总和,4,、分散,及,会聚,5,、后发放(后作用),6,、中枢疲劳及其它,35,第三节 反射,(二)反射活动的协调,1,、交互神经支配原则:交互抑制(侧支性抑制),神经活动的同时性诱导,2,、扩散:,3,、最后公路原则(集中),4,、反馈原则,5,、优势现象,36,第四节 神经系统的感觉功能,一,.,感受器,(一)感受器的分类:,按刺激的来源和感受器的位置:,外,皮肤 、化学、距离(距离,-,听、视、嗅),内,本体、内脏(本体,关节、肌、腱,前庭),按刺激的性质:化学、物理(比较多),37,第四节 神经系统的感觉功能,一,.,感受器,感觉单位:每个传入神经元及其外周分枝所形成的全部感受器构成一个感觉单位,感受域(野):每个感觉单位的全部感受器所分不得区域称为感受野,38,(二)感受器的基本生理特征,适宜的刺激: (感受器对刺激的选择性),感受器的换能和放大作用,感受器电位,感受器将不同性质的刺激变成传入神经的动作电位,放大作用 : 感受器将刺激能变成神经信号时表现出不同功率的放大作用(不同动物的放大作用不同,即敏感性的差异),适应现象:,对比现象 刺激之前或同时受到性质相反的刺激时,感受器的敏感性将升高。,后作用,:,后作用时间的长短,及,刺激的强度成正比,39,二 、传入系统,(一)传入径路:,痛温触觉(躯干和四肢的浅感觉)脊神经节脊髓背角,脊丘外侧束 (痛温) 丘脑大脑皮层,肌腱关节本体感觉:内脏和深部压觉脊神经节延髓(薄束核,和楔束核)丘脑大脑皮层,头面部的感觉三叉神经节 脑桥(脊束核)*丘脑大脑皮层,40,前行(上行)传导,感受器触发的神经冲动传进中枢,脊髓脑干上行,丘脑,特异性和非特异性投射系统,大脑皮层,41,42,(二)特殊感觉,视觉:感光细胞双极细胞神,经节细胞视神经,视神经交叉,(部分) 丘脑大脑皮层,听觉: 耳蜗中的螺旋神经节(双极细,胞) 耳蜗神经延髓耳蜗核*,(部分)上橄榄核* 外侧丘,系丘脑大脑皮层颞叶,嗅觉: 嗅细胞 嗅球杏仁核、梨状区, 大脑皮层,43,(三)丘脑的感觉功能,高等动物体内外感觉信息传入大脑的门户(点对点地投射到大脑皮层),感觉接替核:,*接受丘内侧束、脊丘束和三叉神经换元,大,脑皮层,*内侧膝状体 听觉传导换元,*外侧膝状体 视觉传导换元, 联络核: 接受丘脑本身和其他皮层下中枢的纤维,(不直接接受感觉纤维)换元皮层,弥散性丘脑网状核;中线核群、内侧核群前腹核,和网状核这些核团相互联络,而形成多突触,最后弥散性,的投射到皮层。,44,总结:丘脑有三大类核群参,及,感觉冲动的上行传导:,1,、第一类核群接受来自脊髓、脑干和视束、听觉等的感觉纤维冲动,交换神经元,形成特异性投射系统,大脑皮层的特定感觉区,2,、第二类核群接受来自丘脑本身和其它皮层下中枢发出的投射纤维(不直接接受感觉投射纤维),交换神经元,大脑皮层一定区域(特异性投射系统,参与感觉的协调),3,、第三类核群与大脑皮层无直接联系,发出的投射纤维通过多次突出联系,弥散性地投入到整个大脑皮层,非特异性投射系统。,45,(四)特异性和非特异性传入(投射)系统,根据不同传入途径到达皮层的信息产生的作用不同,分为特异性和非特异性传入,特异性,:,感受器的冲动固定的(投射)系统(脊髓回脑干)丘,脑点对点皮层特定感觉,特点: 纤维长 换元少 点对点 特定感觉 交叉性,非特异,:,特定感觉 脑干网壮结构多次交换神经丘脑网状核,弥散性的到达皮层,特点:纤维短 换元次数多 弥散性 非特定感觉觉醒,46,47,三、大脑皮层的感觉功能,1,、大脑皮层的结构,2,、大脑皮层的分区,(,52,区),3,、感觉柱:皮层细胞的纵向柱状排列构成大脑皮层的最基本功能单位,感觉柱,48,大脑皮层的分区,1,、前叶,2,、顶叶,3,、后叶,4,、侧叶,49,三 、大脑皮层的分析感觉功能,(一)皮层感觉区定位,1,、皮肤肌动觉代表区(,3,1,2,区):第一感觉区,50,51,52,(一)感觉的基本生理特征:,感觉的强弱:刺激的强度和神经原机能状态,不同感觉互相影响:互相加强或减弱,对比,适应,后作用,53,四、痛觉的生理机制,(一)疼痛的类型及特点,1,、躯体痛,(,1,)浅表痛:两种疼痛感觉:先出现刺痛,后出现灼痛。,刺痛的特点:产生和消失快,定位明确,屈肌反射。灼痛时间长、弥散性、心血管、情绪反射,(,2,)深部痛:钝痛,特点:不能明确定位,弥散性、心血管、情绪反射。,54,四、痛觉的生理机制,(一)疼痛的类型及特点,2,、内脏痛,(,1,)浆膜痛:性质,及,躯体痛相似,(,2,)脏器痛:钝痛,特点:持续时间长,不能明确定位,弥散性、,常常伴有牵涉痛,55,四、痛觉的生理机制,(二)疼痛感受器,及,传入纤维,1,、仅对伤害性刺激或伤害性热刺激起反应:,机械痛感受器(单型式痛感受器),2,、不仅对伤害性刺激,而且对化学、机械、较强的热冷刺激等其反应,热痛感受器(多形式痛感受器),3,、痛感受器的特点:很少发生适应;疼痛只发生在损伤正在进行或其后短时间内,56,四、痛觉的生理机制,(三)疼痛感受器的直接刺激物及传导通路,1,、多样性,多肽或其它类似多肽物质可能是主要刺激物(如:组织胺、,5,羟色胺、缓激肽、前列腺素等,以及钾离子、氢离子)。这些物质称为致痛物质,2,、上行通路:,(,1,)新脊髓丘脑束:丘脑再投射到皮层第二感觉区。,A,纤维传导快痛;,C,纤维传导慢痛,(,2,)旁中央上行系统:脊髓弥散上升,抵达网状结构,丘脑内侧部,边缘系统,主要引起情绪反应。,57,四、痛觉的生理机制,(四)牵涉痛,患病脏器 心脏 胃和胰 肝 胆 肾结石 阑尾炎,体表 心前区 左上腹 右肩胛 腹股 上腹部,疼痛部位 左肩 肩胛间 沟区 脐部,左上臂,58,59,60,第五节、 中枢神经系统对躯干运动调节,(一)脊髓的调节,运动神经元:胞体大,纤维粗(运动单位),支配梭外肌纤维,运动神经元:轴突较细,支配梭内肌纤维,,调节肌梭感受装置的敏感性,61,62,一、脊髓在躯干运动的调节,1,、牵张反射的概念,无论曲肌还是伸肌,当其被拉长时,肌梭受到刺激,感觉冲动传入脊髓,引起被拉长的肌肉发生反射性收缩,解除拉长状态,牵张反射,63,牵张反射: 包括肌紧张和腱反射,牵张反射的类型:,腱反射:快速牵拉肌腱时发生的牵张反射,,表现为受牵拉肌肉迅速而明显的缩,短,单突触反射,肌紧张:缓慢而持续地牵拉肌腱时所引起的,牵张反射,表现为骨骼肌轻度而持,续的收缩。其作用是对抗肌肉牵拉,以维持躯体的姿势,多突触反射,64,(二)防御性曲肌反射和交叉伸肌反射,1,、 屈肌反射:刺激传入中间神经原同侧运动,原兴奋,2,、交叉伸肌反射:在屈肌发生防御性反射的同时,对侧伸肌加强收缩(受到牵张刺激),65,四、 神经系统对躯干运动调节,(三)肌梭,及,腱器官的区别,1,、肌梭:位于肌肉内部,与肌纤维平行排列,既是感受器又是效应器。脊梭内也有肌纤维(梭内纤维)。接受神经纤维的支配,而梭外纤维接受神经纤维的支配。肌梭是肌肉长度的感受器。,2,、腱器官:位于肌腱中,与肌纤维串连,主要感受肌肉收缩的张力变化。,(四)脊髓横切与脊休克,66,二、脑干在躯体运动中的调节的调节:,脑干及脑干网状结构(系统):,1,、前行激动系统:,及,动物的醒觉、睡眠和行为状态有关,2,、后(下)行纤维:与肌紧张和躯体运动的协调有关,包括:,(,1,)后行抑制系统(区):延髓网状结构的腹内侧部,抑制伸肌的牵张反射。特点:受高级中枢控制明显。,(,2,)后行易化系统(区):背外侧部,促进牵张反射。特点:区域大,即受高级中枢控制,又受上行传入系统的影响,67,68,*,去大脑僵直:前后丘之间切断脑干, 动物表现四肢伸直、昂头翘尾、脊柱挺直等伸肌的紧张性亢进,基本原理:红核起重要作用;网状结构的后行抑制系统(区)失去高位中枢的始动作用,下行抑制作用减弱,而易化区相对完好无缺,故易化作用占优势,肌紧张亢进。 包括,alpha and gamma,亢进,69,(二)脑干对姿势反射的调节,姿势反射是指机体在各种情况下为了维持正常姿势而对重力作用所发生的发射活动。,状态反射,静位反射 翻正反射,姿势反射,静位运动反射 直线加速度反应,旋转加速度反应,感受器主要为前庭器,70,三、基底神经节在躯体运动中的调节作用,71,四、小脑的调节,小脑由原始小脑(古小脑)、旧小脑和新小脑三部分组成,通过皮层,-,脑桥,-,小脑束,及,大脑联系,维持身体平衡,-,古小脑,调节肌紧张,-,旧小脑,协调随意运动,-,新小脑,72,73,总结:,由大脑皮层下行控制躯体运动的锥体外系统,包括两大途径:一是经过基底神经节下行,另一个是经过小脑下行。两条通路最后都通过脑干中各种核团而作用于脊髓的躯体运动神经元。,经过基底神经节下行的:主要调节肌肉紧张性,协调姿势反射。,经过小脑下行的:古、旧小脑同身体平衡和肌肉紧张性反射有关,新小脑则,及,随意运动有关,74,五、大脑皮层的调节,(一) 大脑皮层运动区,大脑皮层对于躯体运动的调节主要表现下列特征:,交叉支配,定位精确,倒置关系,区域大小,75,76,(二)锥体系统:,大脑皮层的大锥体细胞(上运动神经原)的轴突经延髓锥体(皮质脊髓束)和皮质脑干束直接到达肌肉的下行运动神经原(脊髓腹角或脑神经核运动神经原)的神经径路。,功能:主要是通过脊髓腹角的,alpha and gamma,神经原的活动来调节肌肉的运动和协调。,77,锥体外系:,皮层的小锥体细胞发出的轴突经过多次交换神经原后,到达脊髓腹角运动神经原的径路。包括:,1.,皮质,-,纹状体,-,中脑(红核、黑质),-,网状系统;,2. .,皮质,-,桥脑,-,小脑环路系统。,功能:是主要调节肌紧张和肌肉运动的协调,78,79,第六节、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调节,一、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1,、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的结构,80,81,1,、植物性神经系统,及,躯体神经系统的区别,(,1,)前者只从中脑、延髓、脊髓发出。,(,2,)必须经过外周神经节换元后发出节后纤,维到达效应器。,(,3,)神经纤维细,兴奋性低,不应期长,传,导慢。,(,4,)对效应器既可发生兴奋效应,又可产生,抑制效应。双重性分布。,(,5,)所支配的效应器大都具有自主活动能力,82,2,、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的功能特点,对同一效应器的双重支配;其作用往往相互拮抗,紧张性支配;,所发挥的效应,及,效应器所处的功能状态有关。,对整体生理功能调节的意义,3,、自主神经活动的主要功能和意义:,适应环境和保护机体、休整恢复、促进消化、,积蓄能量、以及加强排泄和生殖功能等作用。,83,二、植物性(自主)神经末梢的递质和受体:,递质,1,、乙酰胆碱:交感和副交感的节前纤维、副交感神经的节后纤维;支配少数器官(汗腺、骨骼肌血管)的交感神经节后纤维,2,、去甲肾上腺素:交感神经节后纤维,,受体:,1,、胆碱能受体:,毒蕈碱受体(,M,):兴奋后副交感神经兴奋的症状(心脏活动抑制、支气管、胃肠道平滑肌和膀胱逼尿肌收缩,消化腺分泌增加,瞳孔缩小),84,二、自主神经末梢的递质和受体:,1,、胆碱能受体:,烟碱型受体(,N,):,分布于节前纤维末梢,支配的神经元(节),和运动终板后膜上。,2,、肾上腺素能受体,受体和受体,( ,1,和,2,),3,、递质的灭活:,85,三、内脏活动的中枢调节,1,、脊髓对内脏活动的调节,维持血管的紧张性、有一定的排尿和排便,能力、,2,、脑干对内脏活动的调节,3,、下丘脑对内脏活动的调节,体温调节;水平衡调节; 对腺垂体激素,分泌的调节;调节摄食;情绪调节;,生物节律控制,86,4,、大脑边缘系统,植物性神经系统的高级中枢,87,88,第七节:脑的高级功能,一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1.,种族在进化过程中 个体在生活过程中,获得的先天性反射 建立的获得性反射,2.,脑干和脊髓的反射 大脑的反射,3.,有固定的反射弧 暂时而易变的反射弧,4.,必须使感受器 任何无关刺,受到特殊的刺激 激可变为刺激物,5.,数量有限 数量无限,6.,适应范围有限 适应范围无限,条件反射的机理 (暂时性的接通原理)和生物学意义,89,一、条件反射的形成和抑制,(一)形成,1,、属于刺激方面的主要条件,无关动因(中性刺激) 探究反射,条件刺激,非条件刺激作为基础,强化,2,、属于机体方面的主要条件,大脑皮层存在;,处于兴奋状态,90,一、条件反射的形成和抑制,3,、形成机制,皮层内形成了暂时性的机能联系,4,、条件反射的生物学意义,提高了对环境变化的预见性,适应性提高,91,(二,),、条件反射的抑制,1,、非条件抑制,(,1,)外抑制,新异动因的出现,(,2,)超限抑制,某一刺激过强或几个普通刺激接连发生总和成强刺激,92,(二,),、条件反射的抑制,2,、条件抑制(内抑制),(,1,)消退抑制,不强化,条件反射消退,(,2,)分化抑制,条件反射的泛化,条件反射的分化,93,(三,),、皮层兴奋和抑制的运动规律,1,、扩散和集中规律,新的条件反射的形成是皮层两个或多个兴奋点扩散的结果。,经过分化抑制的训练,才能转化为特殊化,即集中,2,、兴奋和抑制的相互诱导规律,皮层一种神经活动过程的发展引起相反的神经过程增强的现象,正诱导,同时性正诱导,继时性正诱导,负诱导,同时性负诱导,继时性负诱导,94,第八节:睡眠,一、睡眠时的脑电变化:,4,种类型,波:频率:,8,13,次,/,秒 波幅,20,100uV,波:频率:,18,30,次,/,秒 波幅,5,50uV,波:频率:,4,7,次,/,秒 波幅,20,40uV,波:频率:,0.5,3,次,/,秒 波幅,10,20uV,脑电的同步化:低频高幅,脑电的去同步化:高频低幅,95,第八节:睡眠,一、睡眠时的脑电变化:,4,种类型,异相睡眠:慢 快 慢 快,该周期一夜可出现,3,5,次,二、睡眠的两种时相,(一)慢波睡眠(,SWS),特点:高幅慢波(同步波),非快动眼睡眠,96,第八节:睡眠,二、睡眠的两种时相,(二)去同步化睡眠(,DS),,快波睡眠,特点:去同步化的快波,快速动眼,三、两种睡眠的生理意义,慢波睡眠:恢复体力,异相睡眠:恢复智力,97,9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压缩资料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