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性成型原理8

上传人:dja****22 文档编号:243350684 上传时间:2024-09-21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1.6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塑性成型原理8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塑性成型原理8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塑性成型原理8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4.2 应变分析和屈服准则,思考,(1)位移、位移分量,(2)什么是屈服准则?,(3)会叙述屈雷斯加屈服准则、米塞斯屈服准则,会利用两个屈服准则进行判断。,1,位移及其分量,应变分析,应变是表示变形大小的物理量,受力物体内一点的位移及其分量,位移:,变形体内任一点变形前后的直线距离,位移分量:,一点的位移矢量在三个坐标轴上的投影,2,位移场,无限接近两点的位移分量之间的关系,3,应变及其分量,名义应变,是线尺寸增量与最初线尺寸之比来表示。,对数应变,又称为真实应变,指工件变形后的线尺寸与变形前的线尺寸之比的自然对数值,4,5,应变分析,6,位移分量与应变分量之间关系,7,应变分量,在坐标轴上单位长度的线变形称为,正应变,一般用,表示;将单位长度上两棱边所夹直角的变化称为,相对切应变,用,表示,可以认为是两棱边同时向内偏转相同的角度造成的,称其为切应变。则:,8,应变张量,应变状态分析,在变形物体中,取出一个微小的平行六面体,研究该微小平行六面体变形,将六面体的各个面投影到直角坐标系的各坐标面上,通过研究每个坐标面上投影的变形来研究整个平行六面体的变形。,9,变形体内无限接近两点的位移分量及位移增量,10,变形体内无限接近两点,其中任意点,A,的坐标为(,x,y,z,),小变形后移至,A,点,位移矢量,A A,在三个坐标轴,x,、,y,、,z,上的投影为,u,、,v,、,w,,;另一点,B,为(,x+dx,y+dy,z+dz,),小变形后移至,B,点,则有下式成立:,11,主应变、主切应变,过变形体内一点存在三个相互垂直的应变主方向,该方向只有线应变没有切应变,,称为主应变,,用,1、2、3,表示。此时应变状态特征方称为:,其中:,应变状态特征方程的三个根即为三个主应变。,12,与主切应力相似,相应的在与应变主方向成,45角的方向存在三个相互垂直线元,称为主切应变,,主切应变,12,、,23,、,31,计算公式为:,13,14,15,屈服准则又称塑性条件或屈服条件,它是描述不同应力状态下变形体某点进入塑性状态并使塑性变形继续进行所必须满足的,力学条件,,一般可用如下函数表达:,称为屈服函数,式中C是与材料性质有关的常数。,对于任意应力状态屈服函数可以表达成如下形式,对于各向同性材料,可用主应力来表示:,屈服准则,16,17,屈雷斯加屈服准则,(法国,1864年),该准则表达为:材料处于塑性状态时,其,最大切应力,是一不变值,该值取决于材料在变形条件下的性质,而与应力状态无关。,该准则可表示为:,当不知道主应力的大小及顺序时,屈雷斯加屈服准则可表达为:,上述三个公式只要有一个成立,该点即进入塑性状态。,18,米塞斯屈服准则(德国,1913年),米塞斯(Mises)屈服准则可表示为:金属体内一点由弹性状态向塑性状态过渡的条件是等效应力(应力偏张量的第二不变量J,2,)达到某一定值,该点就进入塑性状态。,用主应力表示为:,C与应力状态无关,变换上式,有:,19,20,课程复习,3.1,(1)什么是焊接、什么是钎焊、什么是粘接?,(2)什么是焊接热效率、焊接热输入?,(3)什么是焊接温度场,焊接热循环?,(4)焊接接头的组成和形成过程?,3.3,(1)TIG与MIG焊接方法的区别?,(2)高能束焊接方法具有什么特点?,(3)MIG(CO2)焊接熔滴过渡方式及其特点?,(4)列举三种焊接方法,介绍其焊接原理及特点?,21,课程复习,4.1,(1)内力、应力、应力状态,(2)应力张量、应力张量不变量,(3)主应力、主切应力、最大切应力,4.2,(1)位移、位移分量,(2)什么是屈服准则?,(3)会叙述屈雷斯加屈服准则、米塞斯屈服准则,会利用两个屈服准则进行判断。,22,2.1,(1)滑移和孪生的异同点?,(2)多晶体的变形特点?,(3)什么是加工硬化现象?,(4)冷加工对组织和性能的影响?,2.2,(1)热加工对金属组织、性能影响?,(2)冷、热加工的区别?,(3)冷加工流线与热加工流线区别?,(4)板材经热加工后均为各向同性?,(5)叙述晶粒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长大是一种必然现象。,23,2.3,(1)什么是塑性?,(2)塑性与柔软性的区别是什么?,2.4,(1)冷脆、红脆、氢脆?,(2)影响金属塑性的因素?,(3)提高金属塑性的途径?,(4)静水压力对提高金属塑性的良好影响,24,2.5,(1)超塑性变形的宏观特征?,(2)超塑性变形的指标?,(3)应变敏感性指数的物理意义?,(4)超速性对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2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大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