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常见传染性疾病预防

上传人:cel****303 文档编号:243349910 上传时间:2024-09-21 格式:PPTX 页数:84 大小:553.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区常见传染性疾病预防_第1页
第1页 / 共84页
社区常见传染性疾病预防_第2页
第2页 / 共84页
社区常见传染性疾病预防_第3页
第3页 / 共8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社区常见传染病预防,什么是传染病?,是由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在一定条件下可造成流行的疾病。,传染病属于感染性疾病,但感染性疾病不一定有传染性。,感染性疾病,由,病原体,感染宿主造成其机体损伤和生理改变所引发的疾病,包括传染病和非传染病。,何为病原体,病原体,指感染人体后可导致疾病的微生物与寄生虫 。,包括,朊毒体,病毒,衣原体,立克次体,细菌,真菌,螺旋体,寄生虫(原虫和蠕虫)等。,传染病学,研究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在人体内外环境中发生、发展、传播和防治规律的科学。,法定传染病,甲类:鼠疫、霍乱,乙类:,丙类:,注: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高致病性禽流感按甲类传染病管理。,传染病的现在警钟与教训,二十世纪三大医学进步(抗菌素诞生、疫苗使用及卫生条件的改善,使传染病大大减少。,20,世纪,60,年代传染病的防治水平已很高,造成盲目乐观,缩减传染病的研究经费。,1981,年对艾滋病的认知和层出不穷的耐抗生素细菌的出现,敲响了警钟。,我国惨痛的代价:,1988,年上海,31,万人甲肝大流行;新疆近,11,万人戊肝大流行;,2003,年,SARS,大流行。,传染病的现在难治性传染病增多,防治难度较小的经典传染病已被控制或消灭。,滥用抗生素导致细菌耐药性增加。,人口的增长、远距离流动及农村城市化带来新的挑战。,当前流行的新发和再发传染病多为难治性疾病。,传染病的现在新发现传染病,发现时间,(,年,),疾病名称 病原体,1962,日本脑炎 日本脑炎病毒,1973,甲型肝炎,HAV,1973,婴儿腹泻 轮状病毒,1975,慢性溶血性贫血 细小病毒,B - 19,1975,病毒性腹泻 粘状病毒,1976,小隐孢子虫病 隐孢子虫,1976,肾综合征出血热 汉坦病毒,1977,军团病 嗜肺军团菌,1977,埃博拉出血热 埃博拉病毒,1977,弯曲菌病 弯曲菌,1978,丁型肝炎,HDV,1980 T,细胞淋巴瘤白血症,T,细胞嗜淋巴病毒,I,型,1981,艾滋病,(AIDS) HIV,1982,出血性肠炎,O157 :H7,大肠杆菌,1982,毛细血管白血症,HTLV - 2,型病毒,1982,莱姆病 伯氏疏螺旋体杆菌,1983,出血性肠炎,O157 :H7,大肠杆菌,1989,戊型肝炎,HEV,1989,丙型肝炎,HCV,1992 O139,霍乱,O139,型霍乱弧菌,1996,疯牛病 朊毒体,1997,甲型流感,(,禽流感,) H5N1,甲型流感病毒,1999,西尼罗热、脑炎 西尼罗病毒,2003,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 SARS SARS,冠状病毒,2003,猴痘猴 痘病毒,目前传染病形势不容乐观,旧的传染病卷土重来,结核、性传播疾病、疟疾,未被有效控制的传染病流行形势依然严峻,病毒性肝炎、血吸虫病、鼠疫、霍乱。,新的传染病层出不穷,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SARS,、,AIDS,生物恐怖袭击,炭疽,感染过程的表现,病原体被清除,(,clearing),隐性感染,(covert infection),显性感染,(overt infection),病原携带状态,(carrier state),病原体不同,发生显性或隐性后,发生和持续时间长短,潜伏性感染,(latent infection),特异免疫应答,无或轻微组织损伤,免疫应答,组织损伤,-,病理改变,临床表现,无临床症状,排病原体,寄生,病原体局限化,不排病原体,隐性感染,病原携带,潜伏、清除,显性感染。可相互转化,大多数人获得,不同程度的特异性,主动免疫,病原体,被清除,非特异性免疫,皮肤屏障、胃酸、吞噬细胞等。,特异性免疫,主动,打疫苗、感染后获得免疫,被动,母体获得、免疫球蛋白,治疗,病原体被清除,举例:霍乱、乙肝、麻疹,特征:,有病理改变和临床症状,有免疫,应答。在全部受感染者中所占比,例最低,临床易识别。,结果:,病后病原体可被清除,部分获得,较持久免疫。但少数人转变为病,原携带,称 “恢复期携带者”,。,显性感染,又称临床感染,,所占比例最低,特征:,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引起机体特异性免,疫应答,不引起或仅有轻微病理改变,,无临床症状、体征和生化改变,检查有,特异性抗体产生。,结果:,病后大多数人获得不同程度的特异性,主动免疫,病原体被清除。少数人变成,病原携带状态,称“无症状携带者”。,隐性感染,又称亚临床感染,,临床最常见,举例:流脑、甲肝 、伤寒、乙肝,特征:,无症状,但排出病原体,有传染性,是重要的传染源,分类:,病原体种类:,带病毒者、带菌者、带虫者,隐性感染后:,健康携带者,显性感染:前,-,潜伏期携带者,、后,-,恢复期携带者,携带时间:,3,个月为,慢性携带者,病原携带状态,举例:伤寒、乙肝、菌痢,特征,病原体寄生在机体的某些部位,免,疫功能将其局限化,但又不能将其清,除,病原体长期潜伏,不引起显性感,染,待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才引起,显性感染。,与病原携带的区别:,病原体一般不排出体外。,不是每个传染病都存在,:,TB,、带状疱疹、 单,纯疱疹等,潜伏性感染,1.,入侵门户,入侵门户适当才能定居进而引起病变这与发病机理有关。,举例:痢疾杆菌,SARS,结核,传染病的发生与发展,2.,机体内定位,在入侵部位直接致病,在入侵部位繁殖,在远离此地致病,入血液循环在某一脏器定居致病,生活一段时间后再最后定居某一脏器,咽白喉,破伤风痉挛发作,3.,排除途径,指病原体排除体外的路径。,一条路:如:痢疾杆菌经分粪便排除,多条路:如:脊髓灰质炎经飞沫和粪便排出,病原体排除体外的时间越长,传染期越长。,传染源,Source of infection,生长繁殖,排除体外,传播途径,environment,人群易感性,host,3,个基本条件,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传染病流行过程的三个基本条件,传染源,:是指病原体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后,到达,新个体的途径。,人群易感性,:缺乏特异免疫力的人群易,感。,传染源,患者:急、慢性患者(咳、吐、泻),不典 型者,隐性感染者:,流脑 脊髓灰质炎,病原携带者:,乙肝、,HIV,、伤寒、霍乱 、菌痢,受感染的动物:,鼠疫、出血热、乙脑,呼吸道传播,SARS,水痘,消化道传播,甲肝、痢疾,接触传播,土壤传播:破伤风,虫媒传播,乙脑、,血液、体液传播,乙肝,垂直传播,乙肝、,AIDS,传播途径,人群易感性,易感者,: 对某一个传染病缺乏特异免疫力的人。如:婴儿、老人、免疫力低者。,提高人群免疫性的因素,计划免疫,传染病流行过后,隐性感染者,病原体,传播途径,人群易感性,自然因素,社会因素,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流行过程还要取决于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自然因素:,地区性,(血吸虫病),季节性,(乙脑,菌痢),社会因素,:战争动乱、不良社会风气;,卫生条件改善、预防接种,(甲肝、,SARS,),传染病的基本特征,1,.,有病原体(,pathogen,),2.,有传染性 (,infectivity,),3.,有流行性(,epidemicity,),易感人群,季节性、地区性、外来性,流行周期,流行水平,散发,:,指某种传染病在某地区的发病率仍,处于常年水平时称为散发性流行。,暴发,:,传染病病例的发病时间分布高度集,中于一个短时间内称为暴发流行。,流行,:,某种传染病的发病率显著高于近年,来的一般水平称为流行。,大流行,:,某种传染病的流行范围甚广,超,出国界或洲界时称为大流行。,4.,有感染后免疫,病毒性传染病,肝炎,麻疹(免疫时间长,流,感例外),细菌性传染病,菌痢(免疫时间短,伤寒例,外),蠕虫感染,蛔虫,血吸虫(不产生保护性免,疫,常重复感染),传染病的临床特征,病程的阶段性,症状和体征,临床类型,传染病的临床特点,(,临床分期,),临床分期(病程发展的阶段性),潜伏期:指病原体侵入人体起,至起病这段时间。,潜伏期对传染病的诊断与检疫有重要意义,前驱期:从发病到症状明显开始为止,症状明显期:典型的症状全部出现,恢复期:症状逐渐缓解,功能逐渐恢复。,复发,:,进入恢复期后已退热一段时间,由于潜伏在组织内的病原体再度繁殖,症状再度出现,例:疟疾复发:初发后未经彻底治疗或由于免疫力不高,疟原虫未彻底消失,一旦免疫力下降,则再次发作。,再燃,:,患者在恢复期时,体温尚未下降至,正常,再次出现发热等初发症状。,例:伤寒:菌血症未被完全控制,2.2,症状和体征,1. Fever,(发热),2. Rash,(皮疹),3.,毒血症状,Bacteremia(,菌血症,),4.,肝脾淋巴结肿大,40,C,39,38,37,36,稽留热 弛张热,间歇热 波状热,Fever,症状和体征,1.,发热,稽留热 多见伤寒,弛张热 多见于伤寒缓解期,败血症以,及化脓性感染性疾病,间歇热 见于疟疾,波状热 见于布鲁氏菌病,回归热 见于回归热病,不规则热 流感、败血症,2.,毒血症状,3.,皮疹,4.,肝脾淋巴结肿大,在病原体及其代谢产物,的作用下,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可出现充,血、增生等反应,临床上表现为肝、脾和,淋巴结的肿大。,毒血症状,病原体的各种代谢产物(包括细菌毒素)可引起除发热以外的多种症状如: 疲乏,全身不适,厌食,头痛,肌肉,关节,骨骼疼痛等。,严重者可有意识障碍、谵妄、脑膜刺激征、中毒性脑病、呼吸及外周循环衰竭,(,感染性休克,),等表现,有时还可引起肝、肾损害,表现为肝、肾功能的改变。,皮疹(,Rash,),出现的日期,、,顺序,形态,斑疹、丘疹或斑丘疹、疱疹、瘀点、瘀斑、荨麻疹等,演变,出疹后的皮肤情况及临床表现,水、仙(猩)、花(天花)、莫(麻)、悲(斑)、伤(伤寒),许多传染病在发热的同时伴有发疹,称为,发疹性传染病,。发疹时出现的皮疹可分为外疹和内疹(粘膜疹)。,临床类型,根据病程长短,:急性、亚急性、慢性,根据病情轻重,极轻型(逍遥型),轻型,中型(普通型),重型,暴发型,根据临床症状,典型:相当于中型或普通型,非典型:可轻可重,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类型,2000,年西安第十次全国病毒性肝炎会议标准,急性肝炎,急性无黄疸型,急性黄疸型,慢性肝炎,轻度,中度,重度,重型肝炎,急性重型肝炎,亚急性重型肝炎,慢性重型肝炎,分早、中、晚期,淤胆型肝炎,肝炎肝硬化,急性肝炎,急性黄疸型肝炎,急性无黄疸型肝炎,无皮肤、巩膜黄染,余同上。,急性起病,全身中毒症状:乏力,嗜睡。,消化道症状突出:食欲不振、厌 油、恶心、呕吐、腹胀。,体征:皮肤、巩膜黄染;肝肿大,叩压痛;脾肿大,(,约占,20-30%,左右,),。,慢性肝炎,肝病病程超过半年或无肝炎史,但肝活检符合慢性肝炎;,有肝病症状:乏力,食欲不振等;,有慢肝体征,如肝病面容,肝掌,蜘蛛痣等。,慢性肝炎临床分为轻、中、重度三型。,重型肝炎,(1),急性重型肝炎,2,周,出现极度乏力,消化道症状明显,迅速出现,度以上肝性脑病,;,皮肤黏膜、消化道等出血;,肝浊音界进行性缩小;,凝血酶原活动度,(PTA)40%,,黄疸迅速增加, 平均以每日,1,2mg/dl,的速度上升,;,(2),亚急性重型肝炎,15,天,-24,周,出现极度乏力,消化道症状明显,脑病型和腹水型,PTA,正常值,10,倍,病程可长达数月,病死率高,.,存活者易发展为坏死后肝硬化。,(3),慢性重型肝炎,有慢性肝病或肝硬化病史,临床表现、肝功与亚重肝相同,大多在病程早期即出现腹水,大面积水肿,消化道出血很常见,淤胆型肝炎,以肝内淤胆为主要表现,急性淤胆型肝炎,:,起病类似急性黄疸型肝炎,黄疸较深,有皮肤瘙痒,大便颜色变浅,肝大,血清胆红素明显升高,以直接胆红素为主,,PTA,、,GGT,、,TBA,、,CHO,等升高,慢性淤胆型肝炎,:,在慢肝或肝硬化基础上发生上述表现者,肝炎肝硬化,肝功能损害,门脉高压 :,脾大、腹水、侧枝循环形成,脾功能亢进,妊娠肝病及相应处理,狭义地讲,,,指因,妊娠,或其并发症导致的继发性肝损害,。,广义地讲,,指,发生在,妊娠,期间的各类,原,发性,、,继,发,性肝损害,。,妊娠期肝病分类,40% 左右,为合并各种病毒性肝炎,。,40%,为狭义的,妊娠,肝病,。,l0-15%,为女性,易患,的肝病,。,5%,为各类少见的,原,发性或先天性肝病。,妊娠期解剖学及体征改变,1/3-2/3,孕妇出现肝掌、蜘蛛痣,分娩两月内可消失,(雌激素大量增加有关),妊娠后期,体检时不易触及肝脏下缘有明确肝脏肿大,应考虑有肝病,(肝脏被膨大的子宫推向上、后及右方),妊娠期血液学改变,妊娠增加总血流,30%-70%,(醛固酮、雌激素聚集),心输出量增加,30%-50%,肝血流量保持不变,(肝血流量占心输出量,28%,,低于非妊娠时的,35%,),妊娠期肝脏物质代谢改变,白蛋白下降、球蛋白上升,(稀释及蛋白分解增加代偿不足),妊娠,8,个月胆固醇达高峰,脂蛋白、,甘油三酯、磷脂均上升,胆固醇酯正常,正常妊娠肝脏化验数值,化 验 项 目,非孕,N,值,妊娠阶段均值,3,月,1,st,2,nd,3,rd,ALB,(,g/L,),ALP (U/L),ALT (U/L),AST (U/L),GGT (U/L),TB ( mg/dl),4256,1768,230,137,238,220,43 40 29,29 35 71,7 8 8,5 7 7,8 7 8,5 4 3,Hepatology 1996;23:1030-1034,妊娠期感染,甲型肝炎,怀孕时感染风险不增加,乙型肝炎,已证实死亡率及畸胎率均不增加,戊型肝炎,妊娠末,3,个月较其他人更易患,可传播至宫内胎儿及引起新生儿急性肝炎,单纯疱疹病毒及其他病毒,发生于妊娠,3,个月,一般较严重,妊娠,急性脂肪肝,病因,可能与遗传性,-,脂肪酸氧化酶缺陷有关,线粒体功能异常有关,妊脂肝病理改变,特征改变是肝细胞内的微泡型脂肪侵润,肝细胞肿胀,脂肪滴细小,围绕居中的细胞核,胞浆呈泡沫状,妊脂肝临床特点,妊娠末,3,个月发病,高龄,初产,双胎,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喜冷饮,ALT,、胆红素升高,血小板减少,肾衰竭及高尿酸血症,肝昏迷,妊脂肝治疗原则,及早分娩,肝衰竭、,DIC,、多脏器衰竭治疗,肝移植,妊脂肝预后,母婴死亡率,80-40%,绝大多数分娩后完全恢复,不留后遗症,再次怀孕可复发,妊娠急性脂肪肝与合并重肝鉴别,妊娠急性脂肪肝,妊娠并发重肝,起病时间,起病方式,消化道症状,急性肾衰,高血压,肝肿大,TB,、,ALT,WBC,PLT,血尿酸,肝活检,孕,34-39,周,突然,+,+,+,+,,无触痛,171,、,400,10000,减少,升高数倍,肝脂肪变性,任何阶段,渐进,+,多无,晚期有,-,+,,触痛或缩小,171,、,400,10000,可有减少,正常,肝细胞坏死,传染病的诊断原则,强调综合诊断、早期诊断,正确诊断是及时隔离和采取有效治疗的基础,从而防止其扩散。特别是对鼠疫,霍乱等烈性传染病首例病例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诊断,(流行病学资料),有无与传染病病人接触史(潜伏期内),发病地点是否为疫区或到过疫区,免疫接种史及既往患传染病史,发病季节,发病年龄,职业,有无向下传染病例,诊断,(临床资料),病史及症状,起病方式,热型、皮疹、伴随症状等。,既往史,潜伏期长短,起病的缓急,发热特点、中毒症状、特殊症状(菌痢的里急后重、脓血便、脊髓灰质炎的肢体弛缓性瘫痪、肾综合症出血热的“三痛”等),体格检查,各系统损伤表现,如猩红热的红斑疹,麻疹的口腔粘膜斑,百日咳的痉挛性咳嗽,白喉的假膜,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皮肤瘀斑、脑膜刺激征,伤寒的玫瑰疹,诊断,(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病原学检查,免疫学检查,分子生物学检测,影像及其他,HBVM,HBsAg + + + - - - -,Anti-HBs - - - - + + +,HBeAg + + - - - - -,Anti-Hbe - + + + + - -,Anti-HBc + + + + + + -,急性乙型肝炎的病毒指标演变图,HBVM,与,HBVDNA,的相关,前,C,基因区变异,急性自限性乙型肝炎各项指标的关系,抗,-HBs,抗,-HBc,滴,度,HBsAg,HBeAg,抗,-HBe,1 2 3 4 5 6 12 24 m,接触病毒后的月份,HBV-M,与,HBVDNA,“大三阳”与,HBV DNA,“,小三阳”与,HBV DNA,前,C,基因变异,前,C,区发生突变时,,1896,位的,G,被,A,替代,,TGG,TAG,(终止密码),,HBeAg,不能合成。,但,HBV DNA,仍阳性,,HBcAg,仍能合成,传染性仍较大。,HBsAg,亚型,10,个,主要亚型:,adr(,北方,) adw ayr ayw,传染病治疗原则,一般及支持治疗,对症治疗,病原或特效治疗,康复治疗,中医中药治疗,抗生素,化学治疗制剂,血清免疫制剂,病原或特异性治疗,细菌,抗生素,(经验、目标治疗,),血清免疫制剂,抗毒素,病毒,抗病毒治疗,(,IFN,、,ribavirin,,蛋白酶抑制剂等),血清免疫制剂,免疫调节,原虫、蠕虫,化学制剂,注意抗生素和抗毒素的过敏反应,传染病预防,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四早,隔离,医学观察,追踪流调,群防群控,消毒,爱国卫生,体育锻炼,,增强体质,预防接种,传染病未出现时的预防,日常管理,食品卫生、环境卫生,预防接种,主动免疫:接种疫苗、菌苗、类毒素,被动免疫:接种抗毒素、丙种球蛋白,高效价免疫球蛋白,儿童计划免疫:,防护措施,携带者检查,健康教育,家庭护理,限制传染病传入、传播和流行的因素,地理气候条件不利于媒介生物或中间宿主生存,人群的遗传背景对疾病有完全或部分免疫力,人群经患病或疫苗等获得对疾病的免疫力,人口的数量和密度使该病难以传播和流行,社会和行为因素,良好的饮食习惯和当地传统,良好的居住、卫生条件和公共卫生设施,较高的生活水平和良好的营养状态,传染病出现后的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报告、早隔离,早发现早诊断,医疗系统全员培训,有关部门传染病知识普及培训,病人,及时上报,甲类(强制管理),乙类(严格管理),丙类(监测管理),接触者,检疫、密切观察、药物预防/预防接种,病原携带者,治疗、教育、调整岗位、随访观察,管理传染源,传染病疫情报告,甲类和乙类的,SARS,、肺炭疽、人高致病性禽流感,城市:,6h,农村:,12h,强制管理,立即隔离,其余乙类和丙类,12h,严格管理、监测管理,适当隔离,主要针对,呼吸道传染病,消化道传染病,虫媒传染病,寄生虫病,消毒(物理/化学),预防性消毒,疫源性消毒(随时消毒、终末消毒),切断传播途径,特异性主动免疫,疫苗、菌苗、类毒素,特异性被动免疫,抗毒素、特异性抗体,* 儿童计划免疫是关键,保护易感人群,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压缩资料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