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心理咨询师三级-20170225

上传人:cel****303 文档编号:243349743 上传时间:2024-09-21 格式:PPTX 页数:284 大小:694.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心理学-心理咨询师三级-20170225_第1页
第1页 / 共284页
社会心理学-心理咨询师三级-20170225_第2页
第2页 / 共284页
社会心理学-心理咨询师三级-20170225_第3页
第3页 / 共28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02章 社会心理学,Outline,第01节 概述,第02节 社会化及自我概念,第03节 社会知觉及归因,第04节 社会动机及社交情绪,第05节 态度形成及态度转变,第06节 沟通及人际关系,第07节 社会影响,28个考查内容,11个二星级,第01节 社会心理学概述,一、社会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范畴,二、社会心理学简史,三、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四、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理论流派,一、社会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范畴,1.社会心理学的定义:2种取向,2.社会行为和社会心理,3.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1.社会心理学的定义:2种取向,(1)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取向:eg.奥尔波特(1954):研究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的学科。,(2)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eg.艾尔乌德(1925):关于社会互动的科学,以群体生活的心理学为基础。以对人类反应、沟通、本能和习惯行为的群体塑造类型的解释为出发点,研究个体的社会行为的心理学有赖于对个体生活在其中的历史的及社会环境的理解。,2.社会行为和社会心理,(1)社会行为:人由于社会因素引起的并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反应和反应系统,包括个体的习得行为、人际合作及竞争以及群体的决策行为、亲社会行为和反社会行为等。,勒温(1936):B=f(P,E)-行为是个体P及其情境E的函数,(2)社会心理:社会刺激及社会行为之间的中介过程,是由社会因素引起并对社会行为具有引导作用的心理活动,特点是内隐、主观、不能直接观察。-影响因素:即时情境、过去经验、人格特征。,3.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表:社会心理学研究的4个层面,社会心理学研究的范围-4层面,研究内容,个体层面,个体社会化及自我意识、社会知觉、态度、社会动机、社会学习等。,人际层面,个体之间的相互关系,群体层面,群体凝聚力、群体心理氛围以及个体及群体的相互作用、社会影响等。,社会层面,风俗、时尚、阶层、阶级以及民族心理特征、国名性等。,二、社会心理学简史,霍兰德(1976):3阶段,1.哲学思辨阶段(古希腊-19世纪上半叶):根据哲学思辨及社会规则来认识社会行为。性本善(苏格拉底/柏拉图/康德/卢梭/孟子等)、性本恶(亚里士多德/马基雅维里/霍布斯/弗洛伊德/荀子等)的争论对后来社会心理学具有启蒙作用。,2.经验描述阶段(19世纪中叶-20世纪):在观察的基础上,对人类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进行客观的描述及分析。-1908年,社会心理学独立。,3.实证分析阶段(20世纪20年代-):从描述研究转向实证研究,从定性研究转向定量研究,从纯理论研究转向应用研究。,经验描述阶段催生社会心理学的学术思潮,(1)达尔文的进化论,(2)德国的民族心理学。eg.拉扎鲁斯等人,民族心理学及语言学杂志(1859);谢夫勒,首先在现代意义上提出,“,社会心理学,”,这一术语;冯特,民族心理学,(3)法国的群众心理学。eg.列朋,群众心理学(1895)代表法国有关群体意识发展的高峰。,(4)英国的本能心理学。eg.麦独孤,社会心理学导论(1908)-,“,先天的或遗传的倾向是一切思想和行为的基本源泉和动力,”,,12种本能。,(5)奥地利的精神分析学派。eg.弗洛伊德,社会心理学的独立,1908年,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罗斯和英国社会心理学家麦独孤的社会心理学专著分别出版,标志这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P45:勒温,社会心理学之父。代表作:人格的动力理论(1935);拓扑心理学原理(1936);社会科学中的场论(1951)-重视理论研究和社会行为的结合,并认为社会心理学要指出有效解决问题的办法并参及把这种办法付诸行动。,奥尔波特,实验社会心理学奠基人。主要贡献:社会心理学(1924)-讨论了大量的社会心理学的实验研究,把实验研究取向引入社会心理学。,实证分析阶段的代表人物,实证方法的先驱:德国,莫德;美国,特里普力特,奥尔波特提出社会促进的概念,代表作社会心理学(1924)开创了实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向,使社会心理学建立在实验和可操作的概念基础上。,20世纪三四十年代使用实验方法研究社会心理学的学者:,瑟斯顿(1928)编制了第一个态度量表;李斯特对量表进行了简化;,谢里夫(1953)通过,“,游动效应,”,研究群体社会规范的形成和变化。,游动效应Autokinetic Effect,游动效应是一种知觉错觉,静止的光点看起来会动的现象。双眼保持静止不动的盯着前面屏幕上的一个固定光点,不一会儿你会发现注视点漂动起来。在完全黑暗的室内注视着一个固定的光点,光点也会发生移动。这种固定光点的似动现象叫做,“,游动效应,”,,也叫,“,自主运动效应,”,。这种现象是因为背景上没有任何参照物,而使人无法确定其是否稳定。,谢里夫(M.Sherif,1935)通过,“,游动效应,”,研究群体的社会规范的形成和变化,发现群体特有的、并为其成员认同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就是社会规范,它是群体成员行为的参照标准。程序:在一个黑暗的房间中有一个光点,被试者分别进入房间,注视光点并给出对光点移动距离的预估。被试者给出了千差万别的答案。而当这些被试者同时进入房间时,他们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就对光点移动距离达成了空前的共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其实光点始终没有动过。,三、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原则和方法,1.社会心理学研究应遵循的原则,2.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3.如何看待社会心理学的研究结果?-把握其局限和适用范围,努力增强研究结果的解释力,使研究结论一般化,不随便夸大研究结论的适用范围。,1.社会心理学研究应遵循的原则,(1)价值中立原则:实事求是,不歪曲臆想客观事实。,(2)系统性原则:不仅要把研究对象纳入系统进行考察,而且要用系统的方法进行研究。-动态、整体、有序,(3)伦理原则:尽量避免对受试者的身心造成伤害。,a.在制定研究计划时,应评估其道德可接受性。,b.在研究前应向被试说明研究计划的主要部分,并征得被试同意。-知情权。,c.在具体研究中,采取保护被试者的措施。,d.被试有退出研究的自由。,e.对被试提供的资料应加以保密,如公开发表,需取得被试同意。,f.不得和被试建立研究工作以外的其他关系。,2.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1)实验法:-使用最广泛,(2)观察法:通过感官或借助仪器搜集资料的方法。,(3)调查法:也称,“,询问法,”,,为达到描述、解释和说明社会心理及社会行为的目的,研究者先拟出一些问题请被调查者回答,再分析和整理搜集到的资料。分类:口头调查(访谈)Vs.纸笔调查(问卷),(4)档案法:按照一定目的搜集大量资料(过去和现在的),通过内容分析进行研究的方法。eg.调查报告、个案资料、事件记录、统计资料、出版物及历史文献等。,自然观察Vs.参及观察,a.自然观察:在自然情境中对人的行为进行观察的方法。不干预是所有研究方法的基础。,b.参及观察:观察者及被观察者之间存在互动关系,即观察者作为被观察者群体的一员进行观察,从而可能获得较多的内部信息。,问卷法,问卷法:研究者用统一的、严格设计的问卷搜集资料。特点:标准化程度较高,收效快。,表:问卷的结构,结构,内容,题目,简洁说明问卷的目的及内容,前言,说明研究目的、研究内容、研究的组织者,对被调查者提供的资料的保密承诺等,指导语,被调查者怎样填写问卷的说明,包括填写方法、要求、时间、注意事项和例题等,问题及备选答案,问卷主体,人口学数据的记录,一般作为主要的研究变量,结束语,对被调查者表示谢意,计算机编码,方便后期计算机处理问卷的结果,问卷设计的主要原则,a.目的性原则:明确并紧密围绕研究目的,b.全面性原则:全面考虑问卷的构成,在提问语句及答案设计中,要尽量穷尽相关内容,c.非歧义原则:准确表达问卷的内容,避免出现歧义,d.非暗示性原则:力求避免对被调查者的暗示及诱导,e.适度规模原则:尽量针对特点问题展开,牵涉面不要太广。题量不宜过大。,如何进行内容分析?,内容分析一般先选择有代表性的资料样本,并将其内容分解成一系列的分析单元,按预设的分析类别及维度较为严格地评判记录,最后进行统计分析。,四、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理论流派,1.社会学习论:通过学习机制来解释人们社会行为的行为和变化,吸收了行为主义的主要理论假设,认为之前的学习对现在的行为有决定作用。,2.社会交换论:由霍曼斯提出,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主张从经济学的投入-产出关系的视角研究社会行为,强调,“,人们之间的互动是物质及非物质的一种交换,”,。-社会交换论的5个普遍性命题,3.符号互动论:源于美国学者詹姆斯和米德,始于20世纪30年代,最早使用,“,符号互动,”,术语的是布鲁默。认为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互动过程中的个人行为和活动,而个人行为和活动只是整个社会群体行为和活动的一部分,主张在和他人处于互动关系的个体的日常情境中研究人类群体生活,尤其重视事物的意义、符号(语言、文字)在社会行为中的作用。,4.精神分析论。精神分析论始于19世纪末,强调潜意识过程对人的行为有决定作用。,社会学习论,(1)社会学习论简史:社会学习论起源于行为主义。俄国的巴甫洛夫和美国的华生是行为主义的早期代表;霍尔,特别是斯金纳发展了行为主义。20世纪50、60年代,米勒、多拉德等学者用学习的原则研究人的行为,后来班杜拉和沃尔特斯提出了社会学习论。,(2)学习的机制:联想、强化及模仿。,(3)观察学习。,(4)社会学习论的不足,(2)社会学习论关于学习的机制,联想。经典条件反射学说的创始人巴甫洛夫提出了联想的概念,人类也可以通过联想学习态度和行为方式。,强化。人类之所以能学会某种行为,原因是行为后的奖赏或惩罚使某种行为固定下来并反复出现。奖赏是给予喜欢的刺激,属于正强化;取消惩罚易引发所希望的行为属于负强化。相应地,其过程是正强化过程及负强化过程。通过对强化物进行适当的安排,可使某种行为出现或不出现,不同的强化可塑造不同的行为,,“,操作只是一种持续塑造过程的结果,”,。,模仿。个体之所以学会某种态度和行为,经常是对榜样模仿的结果。,(3)观察学习,观察学习的定义:观察学习是班杜拉社会学习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指的是个体通过对他人行为及结果的观察,获得新的行为反应模式,或对已有的行为模式加以修正。,观察学习的过程:-4阶段,注意过程。注意过程决定了一个人在其所接触的大量的示范性因素中选择什么进行观察,以及在及榜样的接触中吸取些什么。,保持过程。保持过程是模仿发生的前提,主要依赖表象(童年早期形成)和言语编码(童年后期发展出来的)2种表征系统。,动作再现过程。动作再现指将已经编码的符号表象转译为相应的行为,这是模仿学习中极为重要的环节。,动机过程。动机过程涉及观察向行为的转变动因.动机过程包括外部强化、替代性强化及自我强化等几种形式。社会学习论特别强调替代性强化及自我强化的作用,并用它们来解释许多社会行为的习得过程。,(4)社会学习论的不足,社会学习论的不足主要表现在:,认为行为决定于过去的学习经验,容易忽视当时的情境细节;,倾向于将行为归因于外在的情境,而忽视个体当时的情境状态和主观感受对行为的影响;,主要关注外在行为的解释,而忽视内在心理过程的分析。,社会交换论的5个普遍性命题,霍曼斯(1961):,成功命题:个体的某种行为能得到相应奖赏,他就会重复这种行为:某一行为获得的奖赏多,重复行为的频率就越高。,刺激命题:相同的刺激可能引起相同的或相似的行为。,价值命题:某种行为的后果对个体越有价值,他重复这种行为的可能性越高。,剥夺一满足命题:个体或群体重复获得相同奖赏次数越多,则该奖赏对个体的价值越小。,侵犯一赞同命题:当个体行为没有得到期待的奖赏或受到出其所料的惩罚时,他可能产生愤怒情绪,从而出现侵犯行为,此时侵犯行为的结果对他更有价值;反之会采取赞同行为,赞同行为的结果对他来说也变得更有价值。,符号互动论的基本假设-3点,a.个体对事物采取的行动是以该事物对TA的意义为基础的。,b.事物的意义源于个体及他人的互动,而不存在于事物自身;,c.个体在应付他所遇到的事物时,往往通过自己的解释去运用和修改事物对TA的意义。,符号互动论的主要观点-7点,心灵、自我和社会不是分离的结构,而是人际符号互动的过程。三者的形成和发展都以符号使用为先决条件。,语言是心灵和自我形成的主要机制。人及动物的区别就在于人能使用语言这种符号系统。心智是社会过程的内化,内化的过程就是人的,“,自我互动,”,过程,个体通过人际互动学到了有意义的符号,通过这种符号来进行内向互动并发展自我。社会的内化过程伴随着个体的外化过程。,行为并不是对外界刺激的机械反应,而是个体在行动过程中自己,“,设计,”,的。个体在符号互动中逐渐学会在社会允许的限度行事。,个体的行为受其自身对情境的定义的影响和制约。人对情境的定义,表现在他不停地解释所见所闻,赋各种意义于各种事件和物体中,这个解释过程或者说定义过程,也是一种符号互动。,在个体及他人面对面的互动中,协商的中心问题是双方的身份和身份的意义。个人和他人并不存在于人自身之中,而是存在于互动本身之中。,自我是社会的产物,是主我和客我互动的结果。主我是行动者,客我是通过角色获得形成的在他人心目中的我,即社会我。行动由主我引起,受客我约束控制。前者是行为的动力,后者是行为的方向。,精神分析论,(1)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论,(2)荣格的分析心理学:心理治疗的目的不是治疗症状,而是发展病人的创造性潜力和完整人格。,“,集体无意识,”,理论为理解人类的社会行为提供了独特视角。,(3)新精神分析学派:eg.霍妮、沙利文、弗罗姆、埃里克森在解释精神病成因中,强调文化因素、社会因素对人格的影响,对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持批判的继承及发展。,弗洛伊德精神分析论的主要概念和观点,概念,观点,意识及潜意识,意识是个体能觉察的心理部分,是人类理智作用的表现。潜意识(无意识)包括个体的原始冲动、本能及欲望,它们受法律、道德及习俗的控制而被压抑、被排挤到意识之下,但依然存在并追求满足。在被压抑的本能及欲望中以性本能为主。在意识和潜意识间还有前意识潜意识中可被召回的部分。,力比多,这是精神分析论的核心概念,即性本能。弗洛伊德假定,力必多(性本能)是人类生命力的根源。性本能从幼儿时期就以唇性欲、肛门性欲等形式存在;其发展阶段呈定式化,如果正常发展受阻则可能会产生性倒错形态,如同性恋、暴露癖等等。,快乐原则及现实原则,个体的初级心理系统顺从冲动,追求快乐。这是快乐原则。在婴儿期表现尤为突出。社会生活中的法律、道德、习俗要求个体克制本能及冲动,适应现实,否则不但得不到快乐,反而会痛苦,这就是现实原则。,生本能及死本能,生本能指向生命,代表爱和建设的力量;死本能指向毁灭,是体现恨及破坏的力量。,人格结构,人格有三个层次:本我(id)、自我(ego)及超我(superego)。存在于潜意识中的本能、冲动及欲望构成本我,本我是人格的生物面。自我(ego)介于本我及外部世界之间,是人格的心理面。自我(ego)的作用是,一方面能使个体意识到其认识能力,另一方面使个体为了适应现实而对本我加以约束和压抑。超我,是人格的社会面,是“道德化的自我”,由“良心”和“自我理想”组成。超我的作用是指导自我(ego)、限制本我。在正常情况下,人格的3方面相对平衡,个体得以适应环境及现实。,集体无意识,集体无意识:由荣格在1922年论分析心理学及诗的关系一文中提出,指由遗传保留的无数同类型经验在心理最深层积淀的人类普遍性精神。荣格认为,人的无意识有个体的和非个体(或超个体)的两个层面。前者只到达婴儿最早记忆的程度,是由冲动、愿望、模糊的知觉以及经验组成的无意识;后者则包括婴儿实际开始以前的全部时间,即包括祖先生命的残留,它的内容能在一切人的心中找到,带有普遍性,故称,“,集体无意识,”,。,荣格:,“,集体无意识是人类心理的一部分,它可以依据下述事实而同个体无意识做否定性的区别:它不象个体无意识那样依赖个体经验而存在,因而不是一种个人的心理财富。个体无意识主要由那些曾经被意识到但又因遗忘或压抑而从意识中消失的内容所构成的,而集体无意识的内容却从不在意识中,因此从来不曾为单个人所独有,它的存在毫无例外地要经过遗传。个体无意识的绝大部分由,情结,所组成,而集体无意识主要由,原型,所组成。,”,新精神分析学派,a.沙利文的人际关系学说:人际关系是人格形成和发展的源泉。人格就是那些经常发生于人及人关系中的相对持久的行为模型。个体是人际关系网络中的一个个结点。人际关系会给个体带来焦虑或者安全的心理反应,这会极大的影响人格的形成和发展。社会不安全感引起的焦虑就其本质来讲源于人际关系,它往往不利于人的自尊的形成。及焦虑相反,安全是一种自信、乐观的情绪状态,它有利于健全人格的建立。,b.霍妮的,“,文化因素论,”,:对弗洛伊德的,“,力比多,”,提出批评,认为行为及人格发展的动力不是本能驱动,行为是个体对环境的反应,环境和教育决定人格,后天因素在神经症和精神病的病因中起主要作用,文化因素决定男女的心理差异。,第02节 社会化及自我概念,一、社会化,二、社会角色,三、自我、身份及自尊,一、社会化,1.社会化概述,2.社会化的基本内容,3.个体社会化的基本条件:较长的生活依附期和人类的遗传本质提供了社会化的可能性。,4.个体社会化的主要载体,5.几种重要的社会化类型,1.社会化概述,社会化是个体由自然人成长、发展为社会人的过程,是个体及他人交往,接受社会影响,学习掌握社会角色和行为规范,形成适应社会环境的人格、社会心理、行为方式和生活技能的过程。,社会化包括社会、个体两方面。从社会角度看,社会化是社会对个体进行教化的过程;从个体视角看,社会化是个体及其他社会成员互动,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2.社会化的基本内容,(1)教导社会成员掌握生活及生产的基本知识及技能;,(2)教导社会成员遵守社会规范。社会通过教育和舆论力量使其成员掌握并形成信念、习惯和传统,以约束个体行为,调节各种社会关系。,(3)教导社会成员明确生活目标,树立人生理想。,(4)培养社会角色。,3.个体社会化的基本条件,(1)人类有较长的生活依附期。人及动物的一个很大的差别,就是人了从出生一直到能独立生活,有一个比较长的对父母或监护人的生活依附期,大致持续13-25年,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这个依附期的变长的趋势。个体可以在家庭、学校和社会接受广泛的教育,被精心地培育。生活依附期的社会化是个体未来适应社会生活的基础。,(2)人类的遗传素质提供了社会化的可能性。人脑大约100亿个以上的神经细胞组成了异常复杂的神经网络,没有脑的智能作基础,个体的社会化是很难顺利完成的。,4.个体社会化的主要载体,(1)家庭。家庭在个体社会化过程中位置独特、作用突出。童年期是社会化的关键期。,(2)学校。学校是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向个体系统传授社会规范、价值观念、知识及技能的机构,其特点是地位的正式性和管理的严格性。个体进入学龄期后,学校成为其社会化的最重要场所。在早期社会化过程中,学校是不可替代的社会化载体。,(3)大众传播媒介。现代社会中,大众传播媒介是十分重要的社会化手段。,(4)参照群体。参照群体是能为个体的态度、行为及自我评价提供比较或参照标准的群体,其特点是个体可以不具备这个群体的成员资格,但这个群体却能为个体提供行为参照。参照群体的作用是规范和比较。,5.几种重要的社会化类型,(1)语言社会化:个体社会化从掌握语言开始,所有的社会化往往是以语言社会化为条件的。语言包括语词、语音和其他意义符号,是一种取得共识的符号系统,是人们相互交流和思维的手段。,(2)性别角色社会化:个体在社会生活中学会按自己的性别角色的规范行事的过程,(3)道德社会化:个体将社会道德规范逐渐内化,成为自己的行为准则的过程。,(4)政治社会化:个体学习接受和采用现时的社会政治制度的规范,并且掌握相应的态度和行为方式的过程。政治社会化的目的是将个体培养成合格公民,使之效力于本社会制度。爱国意识的发展和培养是政治社会化的核心内容。,(2)性别角色社会化,学者们把男女之间的差异从3个方面加以描述:,性:,“,性,”,是生物学概念,表示男女在生物学方面的差异,如遗传、内分泌、解剖及生理。,性别:男女在人格特征方面的差异,男性特质和女性特质指的就是性别的差异。,性别角色:社会对男女在态度、角色和行为方式方面的期待。 家庭对性别角色社会化的影响是通过性别期待及认同,模仿等机制实现的。,(3)道德社会化,道德观念及道德判断。道德观念及道德判断是道德中的认知成分。皮亚来认为,道德判断的发展经历了从也律到自律,从效果到动机的过程。,道德情感。道德情感是伴随道德观念的内心体验,其形式可以是直觉的体验,也可能是形象的体验,更可能是深层体验。道德情感的内容包括劳动情感、正义感、集体荣誉感、爱国情感等。,道德行为。道德行为指个人对他人及社会有道德意义的行动。良好的道德行为来自道德习惯的养成。,爱国意识的发展,爱国意识的发展有3个连续的阶段:,国家形象阶段。,抽象国家观念阶段。,国家组织系统阶段。,二、社会角色,1.定义,(1)角色:源于戏剧,最早指演员扮演的剧中角色,20世纪20-30年代,由芝加哥学派引入社会心理学领域。,(2)社会角色:个体及其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行为方式及相应的心理状态。它是对特定地位的个体行为的期待,是社会群体得以形成的基础。米勒使用社会角色来说明人际交往中存在的可预见的互动行为模式,这个概念有助于了解个体及社会的关系。角色是在互动过程中形成的。,(3)角色理论:按照人们所处的社会地位及身份研究和解释个体的行为及其规律。,2.社会角色的分类,3.角色扮演,4.角色失调,表:社会角色的分类,分类标准,具体类别,内容,角色获得方式,先赋角色,建立在先天因素基础上的角色,成就角色,靠个体努力获得的角色,角色行为的规范化程度,规定性角色,行为规范化程度较高,个体自由度较小,开放性角色,行为规范化程度相对较低,个体自由度较达,角色功能,功利型角色,以追求实际利益为基本目标,表现型角色,以表现社会秩序、价值观念、制度、道德风尚等为基本目标,主要发挥社会公平的作用,角色承担者的心理状态,自觉角色,对自己的角色扮演有较为明确的意识,并尽力感染“观众”,不自觉角色,并未意识到角色扮演,只是以习惯的方式行动,3.角色扮演,角色扮演过程含有角色期待、角色领悟和角色实践3阶段。,(1)角色期待。个体承担某一角色,首先遇到的是他人及社会对这一角色的期待,即社会公众对其行为方式的要求及期望,如果个体偏离角色期待可能招致他人的异议或反对。,(2)角色领悟。角色领域也就是个体对角色的认识和理解。个体往往根据他人的期待不断调节自已的行为,塑造自己。,(3)角色实践。在角色期待及角色领悟的基础上,个体实际在社会生活中表现其社会角色的过程。,4.角色失调,人们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常会产生矛盾、障碍,甚至遭遇失效即角色失调。-4种形式。,(1)角色冲突:个体在不同条件下往往有不同的地位、身份及角色。如果它们互不相容,出现矛盾,个体在心理上就会感到角色冲突。,a.角色间冲突:同一主体的两个或两个以上角色之间的矛盾所导致的冲突。,b.角色内冲突:人们对同一角色有不同的期待所引起的冲突。,(2)角色不清:个体对其扮演的角色认识不清楚,或者公众对社会变迁期间出现的新角色认识不清,还未能形成对这一新角色的社会期待,都会造成角色不清。个体在角色不清时往往会产生应激反应,出现焦虑和不满足感。,(3)角色中断:由于各种原因使个体的角色扮演发生中途间断的现象。,(4)角色失败:这是最严重的角色失调,角色承担者不得不退出舞台,放弃原有角色。,三、自我、身份及自尊,1.自我,2.身份,3.自尊,1.自我,自我:又称自我意识或自我概念,是个体对自己存在状态的认知。包括对自己生理状态、心理状态、人际关系及社会角色的认知。-自我Vs.客我,镜我:由他人的判断所反映的自我概念。米勒认为,我们所隶属的社会群体是我们观察自己的一面镜子。个体的自我概念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体认为他人是如何,“,看,”,自己的。,(1)自我的结构,(2)自我概念的功能,(3)自我概念的形成及发展阶段,(4)自我概念的测量,自我Vs.客我,自我:又称自我意识或自我概念,是个体对自己存在状态的认知。包括对自己生理状态、心理状态、人际关系及社会角色的认知。,自我Vs.客我(詹姆斯):前者是认识的主体,是主动的自我,是进行中的意识流;后者是认识的对象,即被观察者,它包括一个人所持有的关于他自己的所有的知识及信念。主我是自我的动力成分,是活动的过程,客我则制约主我的活动。,镜我:由他人的判断所反映的自我概念。米勒认为,我们所隶属的社会群体是我们观察自己的一面镜子。个体的自我概念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体认为他人是如何,“,看,”,自己的。,(1)自我的结构,(2)自我概念的功能,(3)自我概念的形成及发展阶段,(4)自我概念的测量,(1)自我的结构-5层次,物质自我:其他自我的载体,是个体如何看自己身体的层面。,心理自我:个体态度、信念、价值观念和人格特征的总和,是个体如何看自己心理世界的层面。,社会自我:处于社会关系、社会资格和社会身份中的自我,即个体扮演的社会角色,是自我概念的核心,是社会如何看待个体同时被个体意识到的层面。,理想自我:个体期待其成为怎样的人,即在其理想中,,“,我,”,该是怎样的。理想自我及现实自我的差距往往是个体行动的重要原因。,反思自我:个体如何评价他人和社会对自己的看法,这是自我概念反馈的层面。,(2)自我概念的功能,保持个体内在的一致性。个体行为的稳定性和一致性的关键是个体怎样认识自已。,解释经验。某种经验对个体的意义是由其自我概念决定的。,决定期待。在不同情境中个体对事物的期待,对自己行为的解释及自我期待均取决于个体的自我概念。,(3)自我概念形成和发展的3阶段,生理自我(出生8个月左右-3岁左右):这是自我概念的原始形态,主要是个体对自己躯体的认知,包括占有感、支配感及爱护感等,使个体认识到自己的存在。,社会自我(从3岁-13、14岁):社会自我处于自我的中心,人们能了解社会对自己的期待,并根据社会期待调整自己的行动。,心理自我(青春期-成年):个体能知觉和调节自己的心理活动及其特征和状态,并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发展的要求调控自己的心理及行为。,由于自我概念的发展,个体开始逐渐脱离对成人的依赖,表现出主动脱离对成人的依赖,表现出主动和独立的特点,强调自我价值和自我理想。特别重要的是发展了自尊和自信,自我概念中的2个主要成分。,(4)自我概念的测量,定性测量自我概念的方法,“,我是谁,”,。这种测量简单易行。要求被试者在6-7分钟内写出15个,“,我是谁,”,的叙述句。要求:这些句子是为你自己而不是为别人写的;按照你思考时的顺序来写,不必考虑其中的逻辑关系和重要性。,2.身份,(1)身份的定义:由个体的社会地位及处境地位决定的自我认同。,(2)身份的分类:地位身份Vs.处境身份。,社会地位决定的身份是地位身份,相对稳定,是身份的主体;,处境地位决定的处境身份是易变的。,(3)身份Vs.角色:角色构成身份,在地位身份中,角色就是由身份决定的行为期许。,(4)身份的特点,身份的特点,客观性:个体在社会中的地位是他人及公众认可的,因而是客观的。,主观性:身份以自我概念为主要表现形式,自我概念可以理解为个体对自己身份的意识,因而具有主观性。,多重性:每一个体在社会中都有一个以上的社会地位,所以个体往往具有许多身份;至于个体的处境的多重性更是显而易见的。,稳定性:某些身份如出身、民族、性别等是终身不变的;其他社会身份在一定时期也是相对稳定的。身份的稳定性对个体的心身健康及行为一致性是很重要的。,契约性:身份是一种社会契约,它所规定的权利、义务,个体应该履行。,3.自尊,(1)自尊的定义:个体对其社会角色进行自我评价的结果。自尊是通过社会比较形成的,是个体对其社会角色进行自我评价的结果。自尊首先表现为自我尊重和自我爱护。自尊还包含要求他人,集体和社会对自己尊重的期望。自尊需要包括2方面:一是对成就、优势及自信等的欲望;二是对名誉、支配地位、赞赏的欲望。,詹姆斯,心理学原理(1890):自尊=成功/抱负,自尊取决于成功,还取决于获得的成功对个体的意义。-增大成功和缩小抱负都可以获得高自尊。,(2)自尊的影响因素,(3)自尊的测量,(2)自尊的影响因素,家庭中亲子关系。一些亲子行为有助于培养孩子的高自尊:对孩子表现出慈爱、有兴趣、接受及参及;对孩子的要求,前后一致,双亲一致;尊重孩子,给予一定的自由;说服而不是体罚孩子。,行为表现的反馈,特别是成功行为的反馈可提高个体的自尊水平。,选择参及和扬长避短。选择那些适合个体,能取得成就或成功的活动,有益于增加自尊。,根据相似性原理正确进行社会比较。在社会比较中如何选择坐标系是极重要的。根据相似性原理,选择地位、身份相似的人及之比较,将使个体处于恰当的位置,会增加自尊。,(3)自尊的测量,自尊量表(self-esteem scale,SES)由Rosenberg于1965年编制,最初用以评定青少年关于自我价值和自我接纳的总体感受,目前是我国心理学界使用最多的自尊测量工具。,第03节 社会知觉及归因,一、社会知觉,二、印象形成及印象管理,三、归因,一、社会知觉,1.社会知觉的定义,2.影响社会知觉的主观因素,1.社会知觉的定义,(1)知觉: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整体反映,人将感觉获得的信息进行选择、组合、加工和解释,形成对客观事物的完整印象的过程就是知觉。,(2)社会知觉:个体对他人、群体和自我的知觉。,人际知觉:对他人和群体的知觉,自我知觉:对自己的知觉。,社会知觉是一种基本的社会心理活动,人的社会化过程和人的社会动机、态度、社会行为的发生都是以社会知觉为基础的。,2.影响社会知觉的主观因素,(1)认知者的经验。个体过去的经验不同,对相同的对象的认知也会有不同的结果。可用,“,图式,”,的概念来解释这个现象。图式是人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的网络。个体进行社会认知时,图式对新输入的信息起解释作用,如果脑中没有解释新信息的图式,就要形成另外的图式。图式的作用:,a.影响对注意对象的选择。及图式有关的信息往往处于注意的中心,b.影响记忆。个体记住的往往是对他有意义或者是以前知道的东西。,c.影响自我知觉。个体会根据已有的自我图式,加工有关自己的信息。,d.影响个体对他人的知觉.个体知觉他人,看见的往往是想看见的东西。,(2)认知者的动机及兴趣。个体选择认知对象回因动机和需要不同而不同。忽略不感兴趣的事情,集中于感兴趣的事情。同样,能满足认知者需要,符合其动机的事物往往成为注意的中心及认知的对象。,(3)认知者的情绪。处于积极情绪状态下的人倾向于用积极的,“,眼光,”,知觉他人,反之则用消极的,“,眼光,”,去知觉他人。比如得到领导表扬的人,会忽然觉得周围的人都那么亲切。,二、印象形成及印象管理,1.印象及印象形成的定义,2.印象形成过程中的几种效应,3.印象形成中的信息整合模式,4.印象管理,1.印象及印象形成的定义,(1)印象:个体(认知主体)头脑中有关认知客体的形象。,(2)印象形成:个体接触新的社会情境时,一般会按照以往的经验,将情境中的人或事进行归类的过程。,(3)初次印象:也称第一印象,是素不相识的两个人第一次见面时形成的印象。,2.印象形成过程中的几种效应,(1)首因效应及近因效应:信息出现的顺序对印象形成有重要影响。,a.首因效应:最初获得的信息的影响比后来获得的信息的影响更大。首因效应是第一印象作用的机制,个体对后续信息的解释往往是以其为根据来完成的。,b.近因效应:最新获得的信息的影响比原来获得的信息的影响更大。熟悉的人特别是亲密的人容易出现近因效应,(2)光环效应(晕轮效应):个体对认知对象的某些品质一旦形成倾向性印象,就会带着这种倾向去评价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以偏概全,在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发生的。,(3)刻板印象:人们通过自己的经验形成对某类人或某类事较为固定的看法。人们会基于性别、种族、外貌等特征对人类进行归类,认为一类人具有比较相似的人格特征、态度和行为方式等。具有社会适应的意义,能使人的社会知觉过程简化。但在有限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刻板印象往往具有消极的作用,会使人对某些群体成员产生偏见,甚至歧视。,3.印象形成中的信息整合模式,(1)加法模式:参考的是各种品质的评价分会的总和。,(2)平均模式:将各种特征的分值加以平均,然后根据平均值的高低来形成对他人的好或不好的总体印象。,(3)加权平均模式:不仅考虑积极及消极特征的数量及强度,而且还从逻辑上判断各种特征的重要性,不是依据简单平均分数,而是依据加权平均分数,(4)中心品质模式:忽略一些次要的、对个体意义不大的特征,仅仅根据几个重要的、对个体意义大的特征来形成总体印象。-更接近于大多数人日常生活中印象形成的实际过程。,4.印象管理,(1)印象管理的定义,(2)印象管理的作用,(3)常见的印象管理策略,(1)印象管理的定义,印象管理:也称印象整饰或印象控制,指以一定的方式去影响他人对自己的印象,即个体进行自我形象的控制,使他人对自己的印象符合自我的期待。,印象管理Vs.印象形成:印象形成对认知者来说是信息输入,是形成对他人的印象;而印象管理是信息输出,是对他人的印象形成过程施加影响。,(2)印象管理的作用,a.印象管理是个体适应社会生活的一种方式。正确理解情境、正确理解他人、正确理解自身的状态、正确理解自己所承担的社会期待是成功印象管理的基础。个体要为他人、公众及社会所接受,其行为表现必须符合社会对他的角色期待。,b.印象管理是一种社交技巧。人际交往中,个体都希望给对方留下一个良好的印象,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印象管理方式。,(3)常见的印象管理策略,按社会常模管理自己。,隐藏自我及自我抬高。,自我抬高:为使他人对自己产生良好的印象,个体往往会承认自己的某些小的不足,以使自己在抬高某些重要方面时,变得可信。,按社会期待管理自己。,投其所好。,三、归因,1.归因的定义:个体根据有关信息、线索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原因进行推测及判断的过程。归因思想的创始人是海德。,2.行为原因的分类-3维度,3.控制点理论,4.归因原则,5.影响归因的因素,2.行为原因的分类,韦纳创立了三维归因模式,从内外源、稳定性、可控性3维度划分归因。,(1)内因和外因。内因:存在于个体内部的原因,如人格、品质、动机、态度、情绪、心境及努力程度等个人特征。内归因指将行为原因归于个人特征。外因:行为或事件发生的外部条件,包括背景、机遇、他人影响、任务难度等。外归因/情境归因指将行为原因归于外部条件。,(2)稳定性原因及易变性原因。在行为的内因及外因中,部分是可变的,另一部分是稳定的。内部原因如人的情绪易变,而人格特征、能力则会在长时间保持稳定;外部原因中,工作性质及任务难度相对稳定,而气候条件则易于变化。,(3)可控性原因及不可控性原因。个体能否控制其行为的原因。如果是可控的,表明个体可通过主观努力改变行为及其结果,对可控性的归因,人们更可能对行为做出变化的预测。如果行为原因是不可控的,如智力因素、工作难度等,那么人们较可能对未来的行为作出准确的预测。,3.控制点理论,控制点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罗特于20世纪50、60年代提出的一种个体归因倾向的理论,是关于个体对自己生活发生的事情及其结果的控制源有不同的解释。,(1)内控者:个人生活中多数事情的结果都取决于个体在做这些事情时的努力程度,相信自己能够控制事情的发展及结果。此类人的控制点在个体的内部,称为内控者。,(2)外控者:个体生活中多数事情的结果不是个人能控制的,是各种外部力量作用造成的,相信命运和机遇,认为个人的努力无济于事。这种人倾向于放弃对自己生活的责任,他们的控制点在个体的外部,称为外控者。,“,谋事在人,成事在天,”,4.归因原则,(1)不变性原则:eg.海德,人们在归因时,通常会寻找某一特定结果及特定原因间的不变联系。该原因不存在时,结果不出现,那么就可以把结果归于该原因。,(2)折扣原则:eg.凯利,如果也存在其他看起来合理的原因,那么某一原因引起某一特定结果的作用就会打折扣。,(3)协变原则:eg.凯利,被视为最全面的归因原则。-归因的三维理论,a. 特异性信息:是否只针对某一刺激客体作出反应,b.共同性信息:不同的行为主体对同一刺激的反应是否相同,c.一致性信息:主体在不同背景下作出的反应是否一致,归因的三维理论,提出者:凯利,理论表述:人们通过检查3种特殊的信息即特异性、共同性和一致性来进行归因,个体从这3方面信息的协变中得出结论。如果特异性、共同性和一致性都高,就可以作出外部因素的归因;如果特异性低、共同性低和一致性高,那么更可能作出内部因素的归因。,5.归因的影响因素,(1)社会视角。人们的角色和处境不同,对行为原因的解释也会有明显的不同。行动者(当事人)和观察者(局外人)对行动者行为原因的解释会有差别。,(2)自我价值保护。个体在归因过程中对有自我卷入的事情的解释,带有明显的自我价值保护倾向,即归因向有利于自我价值确立的方向倾斜。,a.成败归因。成功时内归因有利于自我价值的肯定,失败时外归因减少自己对失败的责任这是一种自我防卫策略。,b.竞争条件下。个体倾向于把他人的成功外归因,他人失败倾向于内归因,使自己处于有利位置,保护自我价值倾向,这种倾向叫动机性归因偏差。,(3)观察位置。人们常把事情的原因归于突显的、在注意中心的人或物。,(4)时间因素。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会对过去很久的事件解释为背景的原因,而不是行为主体和刺激客体的原因。,第04节 社会动机及社交情绪,一、社会动机概述,二、主要的社会动机,三、社交情绪,一、社会动机概述,1.社会动机的定义,2.社会动机过程,3.社会动机的功能,4.动机强度及活动效率的关系,1.社会动机的定义,(1)动机:引起、推动、维持及调节个体的行为,使之趋向一定目标的心理过程或内在动力。,(2)社会动机:由人的社会属性、社会需要引起的动机。社会动机是人的社会行为的直接原因。,2. 动机过程,(1)动机过程:人的某种需要从未满足转换到满足状态,然后又产生新的需要的循环过程。,(2)动机过程流程图,3.社会动机的功能,(1)激活功能。社会动机激发个体产生社会行为,使个体处于活动的状态,是行为的启动因素。,(2)指向功能。,(3)维持及调节功能。,4.动机强度及活动效率的关系,(1)一般而言,动机强度及活动效率成倒U型。即:中等强度的动机最能激发出最高的工作效率。,(2)动机强度对活动效率的作用还受任务难度的影响。在较简单的任务中,活动效率随动机的提高而上升;随着任务难度的增加,最佳动机水平有逐渐下降的趋势。,二、主要的社会动机,1.亲和动机,2.成就动机,3.权力动机,4.侵犯动机,5.利他动机,1.亲和动机,亲和:个体害怕孤独,希望及他人在一起,建立协作和友好联系的一种心理倾向。亲和就是合群,是人际吸引的较低层次。,亲和需要引起亲和动机,而亲和动机则导致亲和行为。-需要是动机产生的内部条件。,(1)亲和动机的产生:亲和起源于依恋,依恋的产生有先天因素影响。,(2)亲和的作用,(3)亲和动机的影响因素,(2)亲和的作用,满足个体的某些社会性需要,比如交往及尊重的需要、爱的需要。,获得信息。在孤单的环境中,个体获得的信息来源很少,会产生不适应和不安全的感觉。亲和使个体获得对其生存和发展有意义的信息。,减轻心理压力。分享快乐,分担痛苦,避免窘境。,(3)亲和动机的影响因素,情境因素。压力越大,群体成员的亲合动机越强。,情绪因素。悲惨情境和恐惧情绪增加亲合倾向,但高焦虑者的亲合倾向较低。,出生顺序。在同一家庭中,亲和倾向按出生顺序递减。长子长女恐惧时的合群倾向比弟妹们强。,2.成就动机,成就动机:个体追求自认为重要的有价值的工作,并使之达到完善状态的动机,即:个体在各种情境下,追求成功及成就的动机,是一种基本的社会性动机。,(1)成就动机的重要性,(2)抱负水平,(3)成就动机的影响因素,(4)培养儿童成就动机应注意的问题,(1)成就动机的重要性,个体的发展有赖于一定水平的成就动机,高成就动机会使个体敢冒风险,勇于进取,最终有可能取得较高水平的成就。,经济的快速成长,社会的高度发展,人口、资源、技术等要素不可或缺,但全体社会成员有较高水平的成就动机也非常关键。,(2)抱负水平,抱负水平:个体从事某种实际工作前,对自己可能达到的和期望达到的成就目标的主观估计。代表一种主观愿望,及实际成就可能会有差距。,抱负水平及成就动机有密切联系,抱负水平的高低取决于其成就动机强弱。如遇事想做、想做好、想超过他人,则个体的抱负水平就会较高。及个体已往的成败经验也有关系,成功的经验可提高个体抱负水平。,(3)成就动机的影响因素,目标的吸引力。目标的吸引力越大,个体主观能动性发挥的程度越大,成就动机越高。,风险及成败的主观概率。很有把握或无把握的事情,其成就动机激励作用也小。-中等难度的任务最能激发出成就动机。,个体施展才干的机会。机会越多,动机越强。,(4)培养儿童成就动机应注意的问题,家庭教养方式。研究发现,家长对儿童的自律训练的严格程度及儿童成就动机呈正相关。即家长对其子女的自律训练越严格,他们的成就动机就越强。此外,和谐的家庭氛围,指导、劝告式的引导可以使儿童的成就动机发展较好,儿童对追求成功的热情较高;而过度管束和限制,会使儿童独立性发展较差,成人后往往缺乏创造性和竞争力,缺乏成就需要。因此,从小就应培养儿童的成就感,这是成年后自我实现高峰体验的基础。,强调、追求成就的社会氛围。社会氛围对个体成就动机具有深刻的影响。麦克利兰研究并测量了三十多个国家的儿童读物,发现在高度发展的国家里,儿童读物中有较多的关于成就和成功的内容,一个社会形成的高成就动机的氛围有益于其成员成就动机的提高。,3.权力动机,(1)权力动机的定义:希望影响和控制他人的心理倾向,其决定因素是权力需要。,(2)权力动机的分类eg.温特( D.G.Winter,1973),积极的权力动机:竭力去谋求领导职位或在,“,组织社会中的权力,”,消极的权力动机:,“,害怕失去权力,”,,为自己的声望忧虑。个体可能通过酗酒、斗殴和展示已有的权力等行为来满足这方面的需求。,(3)引发因素,社会控制的需求。个体对他人和周围环境的控制水平越高,个体的优势越大,而社会生活中的优势地位会使个体具有安全感,能让他们取得更多的生存和发展的资源,对无能的恐惧。无能会让人处于不利地位,会引起自卑感,自卑感又会促使个体设法去获得补偿,而对补偿的诉求往往走向偏执,导致个体对极端权力和地位的追求。,4.侵犯动机,侵犯动机:个体有意伤害他人,以使自己获得平衡和满足的一种心理倾向。,侵犯行为:简称侵犯,也叫攻击行为和暴力行为,是个体有意伤害他人的行动。侵犯是由侵犯动机引起的。,(1)侵犯行为的构成,(2)侵犯行为的原因,(3)侵犯行为的影响因素,(1)侵犯行为的构成,侵犯行为由伤害行为、侵犯动机及社会评价3方面的因素构成的。,伤害行为:包括身体伤害和言语伤害,侵犯动机:即侵犯的主观意图,是侵犯行为的直接原因,社会评价:违反及破坏社会规范和社会准则的伤害行为具有反社会性质,维持社会规范和社会准则的伤害行为具有亲社会性质eg. 警察危急时刻击毙劫匪。此外,还有介乎二者之间的被认可的伤害行为。,广义的侵犯包括上面3种情况,而狭义的侵犯专指反社会行为的伤害行为。,(2)侵犯行为的原因,本能论。eg.弗洛伊德,洛伦兹。,挫折-侵犯学说。,社会学习理论。侵犯行为是习得的。个体通过学习学会侵犯,也可以通过新的学习消除侵犯。班杜拉提出,侵犯行为的学习机制是联想、强化和模仿。挫折可能引起侵犯,也可能导致个体的冷漠及畏缩,这个过程也是习得的。研究表明,习得的无能为力及个体归因有很大关系,抑郁者倾向于把消极事件归因于内部的、稳定的、普遍性因素;非抑郁者则倾向于外部的、暂时性的和特殊性的因素。,侵犯行为的本能论,弗洛伊德:性本能是个体行为的原动力。性本能遵循快乐原则,自我保存本能使人趋利避害、适应环境。侵犯是性本能的一部分。-人有生本能和死本能两种对立的基本本能。死本能是个体的一种向内的自我破坏倾向。人只要活着,死本能就受到求生欲望的人妨碍,因而对内的破坏倾向转向外部,以侵犯的形式表现出来。侵犯是以社会不允许的方式表现出来的伤害意图和冲动,若以社会认可的形式表现,则属于竞技、冒险等。侵犯冲动作为一种心理能量,必须宣泄出来,否则不利于身心健康。社会认可的宣泄方式像体育比赛等可视为替代性的侵犯冲动的释放途径。,洛伦兹:侵犯是一种本能,具有生物保护意义。同类之间的侵犯不一定以毁灭为结局,也可能以失败者的让步为目的。,挫折-侵犯学说,挫折既指阻碍个体达到目标的情境,也指行为受阻时个体产生的心理紧张状态。挫折一侵犯学说最初是由多拉德等人提出的,他们认为,“,侵犯永远是挫折的一种后果,”,,,“,侵犯行为的发生,总是以挫折的存在为条件,”,。要点如下:,侵犯强度同目标受阻强度呈正比。,抑制侵犯的力量及该侵犯可能受到的预期惩罚强度呈正比。,如果挫折强度一定,预期惩罚越大,侵犯发生的可能性则越小;如果预期惩罚一定,则挫折越大,侵犯越可能发生。,米勒指出,挫折也可以产生侵犯以外的后果,并不一定引起侵犯。伯克威兹认为,挫折导致的不是侵犯本身,而是侵犯的情绪准备状态,即愤怒。侵犯的发生还及情境中的侵犯线索有关,及侵犯有关的刺激物可能使侵犯得以加强。,图示:挫折-侵犯理论模型,(3)侵犯行为的影响因素,情绪唤起水平。高的非特异性的情绪唤起水平比如恶劣的情境,会直接导致个体的侵犯行为的增加。而特异性情绪的唤起水平如性唤起,也可能增加人们侵犯的可能性。, 道德发展水平。个体的道德发展水平越高,可以造成他人痛苦的侵犯行为就越难以发生。,自我控制能力。个体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控制水平下降时,侵犯行为就比较容易发生。,社会角色及群体。如果社会对一种社会角色较为容忍,那么拥有这种社会角色的个体的侵犯性就会明显增加。在群体活动时,个体的侵犯性也倾向于增加。,大众传媒的影响。电影电视、网络、报刊杂志等大众传媒的暴力和色情内容,会增加公众尤其是儿童的侵犯性、去个性化和侵犯行为 。去个性化是一种自我意识下降,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能力降低的状态。个体在去个性化状态下行为的责任意识明显丧失,会做出一些通常不会做的行为。,5.利他动机,利他动机:个体不顾自身,增进他人的价值和利益的一种心理倾向。,利他行为:利他动机支配的行为,是个体有益于他人、公众和社会,不期待回报的行为。,(1)利他行为的性质,(2)利他行为的原因,(3)利他行为的影响因素,(1)利他行为的性质,利他行为是一种亲社会行为。亲社会行为泛指一切符合社会期待的有益于他人的行为。,利他行为是一种以人为对象的亲社会行为。,利他行为是由利他动机引起的,其特征是以完全的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压缩资料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