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短诗五首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243039425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PPT 页数:54 大小:8.6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3短诗五首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3短诗五首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3短诗五首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二级,三级,四级,五级,3,短诗五首,1.结合诗歌写作背景,理解诗歌的主旨与情感。,2.分析诗歌的语言,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和画面感。,3.对比阅读这几首诗,理解早期白话新诗的共同特点。,学习目标,月 夜,沈尹默,1918年1月,新青年首次发表白话诗九首,开中国白话诗歌之先河。当时任教于北大的沈尹默的这首月夜赫然其中之一。一定程度讲,正是因了这首诗的存在,中国首次面世的这一小批现代诗歌作品才可以说真正地显示出现代性。那么,这首诗究竟写了什么呢?,新课导入,【沈尹默】,(18831971),原名君默,杰出的学者、诗人、书法家。“五四”运动时期,沈尹默作为北大名教授,和鲁迅、陈独秀等人轮流主编新青年杂志。,【代表作】,月夜落叶三弦等。,走近作者,1917年,正是近代中国历史上最黑暗、最混乱的年代,却也是思想和文化最迸发的时代。也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新诗诞生了。新诗之“新”首先在于其精神和灵魂的新,即思想的现代性。追求“科学”与“民主”,人的个体的觉醒,思想解放、个性独立遂成为这一时代的普遍追求。,概而言之,国人有了主体意识。我国传统诗歌中,是没有“我”(指独立存在的意识)的(除了屈原),只有在新诗中,“我”才大量出现,例如这首月夜。因此月夜便不仅是新诗诞生的一个标志,也是真正的新文学诞生的标志。,写作背景,霜风呼呼的吹着,,月光明明的照着。,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却没有靠着。,诵读诗歌,这首小诗描绘了一幅月夜图景,请你用自己的语言将这幅月夜图描绘出来。,霜风呼呼的吹着,月光明明的照着。霜风寒月的冬夜中,顶天立地的高树与独立不倚的“我”并排站立着,充满了美的意蕴。,赏析诗歌,这是一首很隐晦的诗,看似是纪实,简单地描写记录当时的某种场景,但这又何尝不是对当时现状的描写?请你结合这首诗的写作背景,说说对这首诗的象征意义和主旨的理解。,象征意义:,这首诗反映了“五四”运动之前的一个社会侧面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的某种社会相。,“树”,象征着古老的观念,传统、稳健、根基深厚、固执而迂腐。,“并排立着”,是思想的并立;,“没有靠着”,是挣脱、是倔强、也是追求独立。,“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却没有靠着”,象征着诗人独立不倚的坚强性格和奋斗精神。,主旨:,在严寒下不妥协,在孤独中不退缩,这首诗表现了“五四”时期觉醒的一代知识分子追求独立自由、崇尚光明强大的意识和探索真理的精神与人格。,萧红墓畔口占,戴望舒,萧,红,(,1911,1942),原名张迺(ni)莹,身世坎坷而创作成就很大的现代女性作家。萧红老家在黑龙江省呼兰县,她很早就从东北逃亡进关,辗转呼号。1932年开始文学创作,用自己的笔投入了抗日的洪流。1935年发表成名作生死场,晚期的主要作品有呼兰河传。,萧红的生平飘泊岁月寂寞路,1,911,年出生于黑龙江省呼兰县一个地主家庭。,1930,年为了反抗父母包办的婚姻离家出走。,1932,年认识萧军并结为伴侣。,1934,年在鲁迅的帮助下和萧军到上海。,1940,年萧红与端木从重庆到香港。,1942,年病逝于香港九龙。,何人绘得萧红影 望断青天一缕霞,作品中的后花园,萧红故居,香港浅水湾,广州萧红之墓,【戴望舒】,(19051950),现代著名诗人。1929年4月,出版第一本诗集我的记忆,其中雨巷传诵一时,因此而有“雨巷诗人”之誉。1941年底被日寇逮捕入狱。在狱中写下狱中题壁我用残损的手掌等待等著名诗篇。,走近作者,戴望舒与萧红友情深厚。1940年1月,二人在香港首次晤面,却是一见如故。在太平洋战争爆发之际,萧红生病却得不到正常的治疗,死在极度混乱中的香港,年仅31岁。这对于当时同样在香港坚持抗日的友人戴望舒来说,自然是一个极大的刺激。这首诗是戴望舒在被日本人抓走放出来后拜谒萧红墓时所作,“口占”,说明这是出口吟成。,走六小时寂寞的长途,,到你头边放一束红山茶,,我等待着,长夜漫漫,,你却卧听着海涛闲话。,诵读诗歌,本诗是哀悼友人之作,题旨多见,难得的是作者将这样一首四行短诗写得充满蕴涵。,整体感知,诗的头一句,强调,“,六小时,”,和,“,长途,”,,是写实,更隐指诗人对已故者友谊的深厚和诚挚。,“,寂寞,”,,既写诗人奔赴墓地时的心境,更借此形成此诗之中心意象。,“,寂寞,”,同时也隐指女作家一生特别是晚期的境况,二者融而为一,构成了诗篇的基点和最主要的感情色调。,诗句赏析,朗读诗歌,体会诗中的情感表达。,走六小时寂寞的长途,第二句,,“,放一束红山茶,”,在墓中人,“,头边,”,,写出生者与逝者之间祭奠与被祭奠的关系,描绘了一幅惯常经见却又是不寻常的仪式,流露出作家间纯真的怀念和哀思;同时,“,(偷)放,”,一语,又表露出凭吊女作家墓时环境的险恶,香港沦陷于敌手,仍处在血雨腥风之中。,到你头边放一束红山茶,“红山茶”的隐喻,表达了,对萧红由衷的赞美、欣赏与缅怀,红山茶之花性花品,所蕴含的意义正是萧红一生品性风采的写照,凌寒高洁、冷艳不群、坚忍不屈、执着奔放,。采摘一束鲜艳的红山茶,这是戴望舒这样一位情深意笃的诗人心目中对亡友最好的缅怀与祭奠,放置一束鲜艳的红山茶,这是对萧红这样一位生前爱花写花的诗人最好的告慰与祭奠。,萧红墓畔口占中诗人写“红山茶”有什么作用?,第三句,,“,我等待着,”,,暗指对抗战胜利的期盼,亦可以看作对命运多舛人生的省察。,“,长夜漫漫,”,,喻指风雨如晦的敌寇统治,那是女作家贫病交加郁郁而终、诗人系狱饱受折磨的政治背景,是二人结下深厚情谊的外在原因;也可分析出内中所包含的漫漫艰辛、人生长路之寓意。,我等待着,长夜漫漫,第四句,,“,你却卧听着海涛闲话,”,,写诗人所感受到的女作家此时此地之心境。,斯人已逝,自与生者感受有别,一,“,却,”,字,表人天永隔,逝者自有其穿透世事的安详与达观。,你却卧听着海涛闲话,这首伤逝之作,饱含着诗人对好友盛年而逝的惋惜和悲痛,对亡友真挚的情感与怀念,对命运多舛的感慨与反思。,萧红墓畔口占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本诗语言朴素、洗练又富于质感,充满暗示;情感表现沉静、克制,而又深挚,平淡中见深厚,委婉中渗透出激情,是戴望舒一生中最优秀的诗篇之一。,本课小结,品味新诗的美,月夜:意境美,萧红墓畔口占:情感美,断 章,卞之琳,【卞之琳】,(19102000),生于江苏海门汤家镇,现当代诗人(,“,汉园三诗人,”,之一)、文学评论家、翻译家。被公认为是新文化运动中重要的诗歌流派新月派和现代派的代表诗人。,走近作者,本诗选自卞之琳的鱼目集,写于1935年10月,是诗人的重要代表作。据诗人自己说,这首诗本来是一首诗中的四句,因只有这四句诗人感到满意才保留下来,自成一篇。不料这首诗竟成了诗人流传最广,最有代表性的一首诗。,写作背景,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诵读诗歌,1.,这首诗虽短,却有很多意象,由这些意象构成了一种朦胧的意境,请你找出来。,诗人在刹那的观赏中提炼出的意象:“站在桥上的你”“楼上看风景的人”,“桥”“楼”“明月”“窗子”。,诗歌的意象是相互交叉重叠的,由这些意象组合成了四个美丽而形象的画面。这四个画面又有什么联系呢?,前两个画面,“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 表面看来似乎互不相关,“桥上”“楼上”这两个地点,却因为“看风景”这个动作产生了联系。,后两个画面,“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窗子与梦互不相关,却在“装饰”这一点上又产生了联系。十分平常的生活画面,几个毫不相关的事物,经过诗人的精心构思与组合,变得十分耐人寻味。,2.,从诗人描绘的四个相互联系的画面中,你悟出了什么道理?,人可以看风景,也可以成为风景;明月可以装饰你的窗子,你也可以反去装饰别人的梦,人生可以互相装饰。,3.,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哲理内涵?,世间万物本来就是相对的,互相依存,息息相关,人与人之间、物与物之间,不论自觉与不自觉,都可能发生这样或那样的相对关系。,在同一时空中,作为主体的人或物,有可能变成客体,客体又可能变成主体。,二,不断觉解,学会欣赏、尊重、关怀他人,充实、提高与完善自我的生命境界。,4.,断章给我们怎样的启示?,一破除固执,改变自限、自是、自大的心理状态与人生态度。,1,.,以距离、对照、变易、意象叠加与电影蒙太奇手法作为诗的组织法,体现出一种现代意识(新的时空观与新的感受方式)。,2,.,以象征性意象间接地表现诗的意蕴,使传统诗歌的意境与西方诗歌的“戏剧性处境”融为一体。,3,.,情感深刻内敛,意境蕴藉淡远,韵味深邃悠长。,4,.,诗形自由精致,音韵优雅柔和(抱韵、内韵、每行三顿)。,断章艺术特色,风雨吟,芦 荻,风从大地卷来,,雨从大地奔来。,郊原如海,,房舍如舟。,我有年轻舵手的心,,在大地风雨的海上。,诵读诗歌,请结合诗中一些有特征的词,如“卷”,“海”“舟”等,想象出画面并做描绘。,风雨中的“大地”卷来,气势十足,看起来像是波涛起伏的海面,大地上的“房舍”,就像海面上飘摇不定的舟船;,“我”面对“大地的海”,忧思满怀,就像一个缺乏出海经验的年轻舵手,不知道如何把握自己的方向。,诗歌赏析,这里的风雨仅指自然界的风雨吗?还有什么象征意义?“大地”又有什么深层内涵?,它们不仅仅是指自然界中的风雨,对于“我”这样一个“年轻”没有人生阅历与生活经验的“舵手”来说,它们也象征着“人生”的坎坷与遭遇。,这首诗作于上个世纪三十年代,这里的遭受“风雨”侵袭的“大地”指的是当时风雨如晦的中国局势。这样来说,“风雨”又有了更深层次的涵义:当时的中国社会所承受的苦难。,面对这样的“大地”,“我”又是一个怎样的形象?,“我”作为一个有志向的敢于像舵手一样乘风破浪的有为青年,面对苦难中的祖国,产生了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与对中国社会前途、对民族命运的深深的担忧。,统一,聂鲁达,点我朗读,巴勃罗,聂鲁达,智利当代著名诗人。,13,岁开始发表诗作,,1923,年发表第一部诗集,黄昏,,,1924,年发表成名作,二十首情诗和一支绝望的歌,,自此登上智利诗坛。他的诗歌既继承西班牙民族诗歌的传统,又接受了波德莱尔等法国现代派诗歌的影响;既吸收了智利民族诗歌特点,又从沃尔特,惠特曼的创作中找到了自己最倾心的形式。,聂鲁达的一生有两个主题,一个是政治,另一个是爱情。他早期的爱情诗集,二十首情诗和一首绝望的歌,被认为是他最著名的作品之一。,作者简介,聂鲁达在拉美文学史上是继现代主义之后崛起的伟大诗人。,巴勃罗,聂鲁达,学心知智启世人,所有的叶是这一片,,所有的花是这一朵,,繁多是个谎言。,因为一切果实并无差异,,所有树木无法一棵,,整片大地是一朵花。,诵读诗歌,1.,结合题目说说作者是如何表现,“,统一,”,这个思想的。,所有的叶与一片叶,所有的花与一朵花,所有的树与一棵树,它们都是多对一的关系,,“,多,”,与,“,一,”,本是对立的关系,但是作者在此用,“,是,”,字将其等同起来,用对立物表现了,“,统一,”,的思想。,探究内容,2,作者为什么认为,“,多,”,就是,“,一,”,呢?为什么说,“,繁多是个谎言,”,?请你结合作者的回答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作者认为,“,一切果实并无差异,”,,因此,“,繁多是个谎言,”,。,作者先写到了花,又写到了叶,然而花、叶不论它们拥有怎样的万象姿态,它们的本质是为了结出果实,而果实的本质又是为了生命的传递。从这点上看,所有的花、叶、果实都有着自己的本质,且就生命传承的角度而言,这本质也并无不同。因此,繁多是众多生物存在的表象,它们的本质都是同一的。,3,有人说:,“,因为所有的叶都是这一片叶,所以认识了这一片叶也就能对所有的叶有所认识。,”,你认同这个观点吗?请说说你的看法。,示例:我认同这个观点。,因为所有的叶都有着叶的共同本质。将零散的事物化繁多为统一,通过事物现象归结出事物的本质,从而达到对事物更清晰的认识,这也是人类本身就存在的认知规律。,对比阅读课文这五首短诗,举例说说新诗的“新”指的是哪些方面?(可从形式、语言、观念上进行分析),比较阅读,在形式上:,不拘平仄,不拘长短,没有字数规定;在韵律上,押韵比较松散,没有严格规定,但是一般还是遵循一定的韵脚,如风雨中的“来”“海”“怀”等。,在语言上:,以白话写诗,不仅以白话词语代替文言,而且以白话的语法结构代替文言语法,并吸收国外新语法,如“走六小时寂寞的长途”“霜风呼呼的吹着”等,语言散文化。,观念上:,追求个性与独立,强调作者主体性情、情感与见解,如月夜断章风雨等。,断章哲理:世间万物相互依存,风雨象征:风雨 大地 我,品味新诗的美,月夜:意境美,萧红墓畔口占:情感美,统一,推理:对立之中存在统一,透过繁多的现象窥见单一的本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