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复习提纲课件

上传人:磨石 文档编号:243022192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PPT 页数:16 大小:1.1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复习提纲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复习提纲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复习提纲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文化生活复习提纲(一),一、关于“文化”,1.,文化无时不在、无处不在,2.,不同区域的文化生活各有其特色,3.,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它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也包括自然科学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4.,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5.,每个人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也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二、为什么要重视文化?(与重视、发展文化、建设文化相关的材料和问题),1.,文化从本质上讲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2.,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不同性质的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影响不同,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不同。先进、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发展,落后、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3.,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只有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才能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4.,文化是人创造的,又影响着每一个人。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文化影响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这种影响具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特点。,5.,文化能够塑造人生。优秀的文化可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三、关于“文化多样性”,1.,是什么?世界上每个民族、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世界文化是有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不同民族和国家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各具特色。,2.,形成的原因:由于各民族间经济的、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使世界文化呈现五彩缤纷的景象。,3.,为什么要尊重文化的多样性?由于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有普遍规律,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这就决定了文化不仅是民族的,而且是世界的。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既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又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4.,应该如何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正确的态度是: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成人世界文化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5.,如何感受世界文化多样性的魅力?从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中,人们能够深切感受到世界文化多姿多彩的魅力。民族节日,蕴含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透过各民族的传统节日及习俗,可以领略不同民族文化的韵味。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它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的作用。他们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四、文化传播的途径主要有哪些?,1.,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传播的重要途径。商人进行贸易活动时,不仅通过商品交换将商品中蕴含的丰富文化加以交流,而且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过程交流文化。,2.,人口迁徙是文化交流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每一次大的人口迁徙,都意味着大规模的文化传播,都会对当地当时的经济、政治、文化产生极大的影响。,3.,教育是文化传播的又一重要途径。人们通过学习各种文化课程,能够获得不同的文化知识。各国之间互派留学生和访问学者,则是一种更为直接的文化传播方式。(主要途径),五、大众传媒,1.,传媒的发展:传媒大体经历了口语、文字、印刷、电子和网络等发展阶段。,2.,传媒面向大众传播信息的标志:印刷媒体的推广,3.,大众传媒的含义:现代社会中传媒有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各种形式,被成为大众传媒。,4.,大众传媒的优点:如今,依托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光纤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大众传媒能够最大程度的超越时空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六、面对世界范围内的文化交流的正确态度,我们既要更加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吸收各国优秀文化成果,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七、关于“传统文化”,1.,传统文化的含义: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2.,传统文化的特点:,(,1,)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传统文化的继承性通过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文艺和传统思想的继承性呈现出来。传统习俗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的影响,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传统建筑被称为凝固的艺术,以其独特的结构体系、优美的艺术造型、丰富的艺术装饰,成为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传统文艺以古代文学、传统戏曲、传统绘画为代表,具有悠久的历史,是中华文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思想,包括在长期历史积淀中形成的理论观点、学术思想和道德观念等,已经成为中华文化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社会发展具有深刻影响。,(,2,)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3,)传统文化具有鲜明地民族性。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过程中创造的,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3.,传统文化的双重作用: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政治的变化,传统文化如果能够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和人的发展其积极作用。反之,如果一成不变,就会起阻碍社会进步、妨害人的发展的消极作用。,4.,如何对待传统文化?正确的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面对传统文化,要辩证的认识它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与糟粕。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移风易俗”,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八、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1.,关系: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继承与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2,、正确处理:要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批判继承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做出正确的文化选择,成为自觉的文化传承者和享用者。,九、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如何发展文化),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决定着社会制度的变化,也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方向。,2.,就文化自身的传承而言,科学技术和思想运动,都对文化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科学技术的进步,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思想运动往往催生社会变革,促进文化发展。,3,、教育在文化传承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和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十、关于“文化创新”,1.,文化发展的实质:文化创新。,2.,社会实践和文化创新的关系:社会实践决定文化创新: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也是文化创新的动力。文化创新对社会实践具有巨大的作用和深刻的影响,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3.,文化创新的作用和意义: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4.,如何实现文化创新,(,1,)对文化工作者的要求:自觉投身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充分认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意义,关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理解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基本需求,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刻苦钻研,锐意创新,创造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文化作品。,(,2,)途径:,立足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是文化发展和创新的基本途径;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是文化创新的又一基本途径,一方面必须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另一方面又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3,)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要把握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 既要反对“封闭主义”和“守旧主义”,又要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保证文化创新沿着正确的方向、采用正确的方法进行。 要求: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着眼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在历史与现实、东方与西方的文化交汇点上,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文化的长处,运用高新技术手段,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努力铸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