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与免疫程序课件

上传人:磨石 文档编号:243022055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PPT 页数:63 大小:8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与免疫程序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与免疫程序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与免疫程序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与免疫程序,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免疫预防所,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与免疫程序,主要内容,疫苗的概念和分类,免疫程序制定依据、内容,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免疫程序及疫苗使用指导意见,影响免疫效果的因素,疫苗接种禁忌症,目 标,了解免疫规划、疫苗相关的概念,了解免疫程序制定原则、依据、内容,掌握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免疫程序,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使用,基本概念(1)预防接种,广义概念:,利用人工制备的抗原或抗体通过适宜的途径对机体进行接种,使机体获得对某种传染病的特异免疫力,以提高个体或群体的免疫水平,预防和控制针对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使用含有已知抗原成份的疫苗接种于机体,以抵御针对病原微生物的侵袭,起到防病作用,如注射麻疹疫苗、口服脊灰疫苗预防麻疹、脊灰的发病;,使用含有已知抗体成分的免疫球蛋白(或抗血清)注射于机体,使机体被动地获得免疫力,预防传染病的发生,如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白喉抗毒素,预防乙肝、白喉的发生。,狭义概念:,接种疫苗,使个体或群体获得对某种传染病的免疫力。,基本概念(2)-计划免疫,计划免疫,是指根据传染病疫情监测和人群免疫水平分析,按照国家规定的免疫程序,有计划地利用疫苗进行预防接种,以提高人群免疫水平,达到控制乃至最终消灭针对传染病的目的。,实施计划免疫必须具备几个基本要素:,要明确控制乃至消灭针对传染病的目标;,要选择安全、有效的疫苗,并制定科学的免疫规划和免疫策略;,要达到高水平的预防接种率和免疫成功率;,要建立一个有效的组织实施系统及制定科学的技术措施来加以保证;,是要建立有效的接种率和针对传染病监测、评价系统。,基本概念(3)免疫规划,国家免疫规划是指按照国家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确定的疫苗品种、免疫程序或者接种方案,在人群中有计划地进行预防接种,以预防和控制针对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目前纳入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的疫苗包括,卡介苗、乙肝疫苗、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麻疹疫苗、甲肝疫苗、流脑疫苗、乙脑疫苗、出血热疫苗、炭疽疫苗、钩体疫苗。,免疫规划是计划免疫工作的继续与发展。,免疫学基础基本概念(1),抗原:,凡能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使之产生抗体或致敏免疫活性细胞(淋巴细胞),并能与之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统称“抗原”,它是引起机体产生免疫应答的外因,也是决定特异性免疫反应的关键。,凡同时具有上述2种特性的物质称为完全抗原(Complete antigen),大多数蛋白质都是完全抗原;,只具备反应原性而不具备免疫原性的物质称为半抗原,(,Hapten,antigen),,,大多数多糖和所有类脂质均属半抗原。半抗原与载体蛋白结合后即成为完全抗原。,疫苗,就是利用病原微生物或其有效成分,经人工减毒、灭活或人工合成的方法制成,是一种重要医用抗原。,免疫学基础基本概念(2),抗体,由抗原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后产生,并能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1964年WHO将具有抗原活性、化学结构造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统称为免疫球蛋白(Immuonglobulin,Ig);,基本结构,Ig分为5种,即IgG、IgM、IgA、IgE和IgD。,生物制品的概念,生物制品,用微生物,(,细菌、螺旋体、病毒、立克次体、衣原体,),及其代谢产物、人或动物血液等,通过生物或化学方法加工制成,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特定传染病及其它疾病的免疫制剂。,种类:,疫苗;,抗毒素或免疫血清;,血液制品;,细胞因子;,诊断制品;,其他制品。,疫苗,基本概念,定义:,传统定义:,是用病原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经过人工减毒、脱毒、灭活等方法制成,用于预防疾病的自动免疫制剂。,延伸定义:,针对疾病的病原微生物或其蛋白质(多肽、肽)、多糖或核酸,以单体或通过载体经预防接种进入人体后,能诱导产生特异性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从而使机体获得预防该疾病的免疫力。,概念:,广义:所有的免疫制剂,即包括用于感染性疾病和非感染性疾病的预防性疫苗和治疗性疫苗,狭义:指为了预防、控制传染病的发生、流行,用于人体预防接种的疫苗类预防性生物制品。,疫苗分类,按性质分灭活疫苗、减毒活疫苗、组分疫苗、重组基因工程疫苗等。,按剂型分液体、冻干疫苗,按成分分普通、提纯疫苗,按含吸附剂分吸附、非吸附疫苗,按使用方法分注射用、划痕用、口服用,疫苗-疫苗种类(1),减毒活疫苗,概念:在实验室里通过对“野”病毒或细菌减毒而制备,它保留了病毒(或细菌) 复制,(,或生长,),和引起免疫的能力,仍保留一定的剩余毒力、免疫原性和繁殖能力,已丧失其致病力。,1,次接种,类似,1,次轻度的人工自然感染,但不会发病,获得免疫力。 在体内作用时间长,接种次数少,免疫效果好。,代表疫苗:卡介苗、脊灰疫苗、麻疹疫苗、流行性腮腺炎减毒活疫苗、风疹减毒活疫苗、水痘减毒活疫苗等,疫苗-疫苗种类(2),灭活疫苗,分细菌、病毒、立克次体及类毒素制剂,先对病毒或细菌培养,用免疫原性强的病原微生物或其代谢产物经培养繁殖,或接种于动物、鸡胚、组织、细胞生长繁殖后,采取物理的、化学的,(,通常是福尔马林,),方法使病原微生物灭活后制成的疫苗。已丧失致病能力,但仍保留其免疫原性。,组成: 整个病毒或细菌;,裂解片断:组成为裂解疫苗,多次接种才能产生较巩固的免疫力,代表疫苗:百白破疫苗、流行性感冒疫苗、甲肝灭活疫苗等,类毒素,细菌在液体培养条件下,产生外毒素,经脱毒提纯等工艺制成。如白喉、破伤风类毒素。,能刺激肌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在体内不能生长繁殖,相对安全、稳定,但需多次注射。,减毒活疫苗与灭活疫苗的比较,减毒活疫苗,灭活疫苗,优点,1.类似自然感染过程,在机体内可复制增殖,免疫作用时间长,1次免疫,可产生持久免疫,1.较稳定,易于保存和运输,2.免疫效果较牢固,可形成局部和全身免疫,2.不受循环抗体影响,3.除注射接种(通常为皮下注射)外,可采取自然感染的途径(如口服、喷雾等)进行免疫,3.安全性好,能杀灭任何可能污染的生物因子,缺点,1.不稳定,不易于保存和运输;易受光和热影响,1.在灭活过程中可能损害或改变有效的抗原决定簇,需多次注射,并要进行加强免疫,2.疫苗中可能污染不利的因子,2.产生免疫效果维持时间短,不产生局部抗体;,3.受循环抗体、病毒等因素影响,所有干扰病原微生物在体内繁殖的因素,都可引起疫苗免疫失败,3.只能通过注射方式(通常为肌内注 射)接种,4.在体内有毒力返祖的潜在危险(如疫苗相关性麻痹型脊灰,VAPP),5.免疫缺陷患者(如HIV感染)或正接受免疫抑制治疗病人可引起严重或致命的反应,疫苗-疫苗种类(3),多糖疫苗,(亚单位疫苗、组分疫苗),定义:唯一由构成某些细菌表膜的长链糖分子组成的灭活亚单位疫苗。,它引起的免疫反应是典型的非,T,细胞依赖型免疫反应,即能在无辅助性,T,细胞的帮助下刺激,B,细胞。,不能在,2,岁以下儿童中产生良好的免疫应答,因其免疫系统未发育成熟。,诱导的抗体比蛋白抗原诱导的抗体活性小,主要产生,IgM,抗体,只产生少量,IgG,,,免疫原性低,需与佐剂合用。,不与载体结合:重复接种不能引起“增强”反应。,与载体结合:多次接种产生抗体“增强”反应,代表疫苗:非结合疫苗:,A,群流脑多糖疫苗、,A+C,群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多糖疫苗、肺炎双球菌多糖疫苗、,Vi,多糖疫苗等;,结合疫苗:,b,型流感嗜血杆菌(以下称,Hib,),疫苗等,疫苗疫苗种类(4),重组疫苗,:,利用现代基因工程技术将有效的特异性抗原基因插入易于增殖的载体,在载体增殖时可表达有效特异性抗原,取之作为疫苗,基因工程疫苗:,将可表达有效抗原的目的基因插入大肠杆菌、酵母菌或牛痘苗的核酸序列中进行表达,,代表:乙肝疫苗,基因重组疫苗,通过强弱毒株之间进行基因片段的交换而获得的疫苗,代表:轮状病毒疫苗和流感病毒疫苗,转基因植物疫苗,将目的基因插入植物细胞,如土豆、香蕉中,或插入羊、牛等动物乳腺细胞中,基因表达的产物就是所需的疫苗,人们将通过饮食这些植物或羊奶、牛奶便可获得对某种疾病的免疫力,目前在国内外均已有成功的报道。,DNA,疫苗,将可编码某种抗原的质粒,DNA,直接导入动物或人的细胞,编码序列表达的蛋白质可刺激机体产生完全的免疫应答,这种质粒,DNA,便称为,DNA,疫苗,是目前研究最热门的,被认为最有前途的疫苗,疫苗免疫反应(1),灭活疫苗免疫反应,体液免疫为主,仅产生B记忆性淋巴细胞,而不能令受种者产生有效的记忆型CD8,+,T淋巴细胞。,对细胞外感染的病原微生物保护效果较好,对病毒、细胞内寄生的细菌和寄生虫的保护效果较差或无效,。,减毒活疫苗免疫反应,细胞免疫为主,对宿主是1次轻型亚临床感染,在宿主体内可以复制(繁殖),延長了宿主免疫系统对抗原的识别时间,有利于免疫力的产生和记忆细胞的形成。,口服疫苗和粘膜免疫反应,局部IgA免疫反应,针对,脊灰疫苗的局部IgA免疫反应,疫苗免疫反应(2),超敏反应,定义:,是一种特殊的病理免疫反应,常因机体受某种物质再次刺激后,产生特异性的病理应答,造成组织损害或生理功能紊乱。,分类:,型超敏反应 IgE介导 ,速发型,型超敏反应 主要由IgG,少数由IgM介导 ,细胞溶解型,型超敏反应 免疫复合物介导,抗原抗体复合物型,型超敏反应细胞介导,迟发型,免疫程序,广义指哪些人群(地域和年龄范围)需要接种疫苗的种类,以及接种的先后次序和要求;,狭义指某种疫苗的初次免疫月(年)龄、针次间隔时间、基础免疫完成时间及加强免疫的时间、次数等。,免疫程序,制订,原则,考虑接种疫苗的实效性和可行性。,应以最合适的初始免疫年龄,最少的接种次数,最合理的针次间隔时间,使其充分发挥疫苗应有的免疫效果,达到预防和控制针对传染病的目的。,易于实施,为接种当事人所能接受。,免疫程序制订依据,传染病预防和控制规划,传染病流行特征和对人群健康的危害程度、接种后的利弊和效益,以及国家或地方疾病控制规划等因素综合考虑后确定的。,传染病流行情况,制定免疫程序时首先考虑当地的疾病负担 ,当地传染病流行种类、强度、特点、影响因素,以及年龄别发病危险性、年龄别并发症危险性等。,免疫程序制订依据,疫苗生物学特性和免疫效果,主要指接种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要考虑疫苗的免疫原性、反应性、产生理想免疫应答的针次、间隔时间、免疫效果和免疫持久性、几种疫苗同时接种的反应性,机体免疫系统发育的完善程度及母体胎传抗体的消失时间等。,实施的条件,行政手段,技术措施。疫苗生产供应能力、接种后的成本,效益、群众的承受能力,以及实施的具体条件。,免疫程序的制订与调整,制定免疫程序的职能在国家级和省级。,(卫生部确定纳入国家免疫规划的疫苗种类和免疫程序,省级卫生厅可确定增加的疫苗种类,经省政府批准后公布,并报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备案。),免疫程序的调整,在某个人群已经普遍得到免疫时,或某种传染病的流行规律改变和已经消灭时,疾病谱变化,新疫苗的研制成功等。,免疫起始月龄,考虑两个因素:产生理想免疫应答的最小月龄;受疾病侵袭的最小月龄,理想的起始月龄应当在受疾病威胁的初始月龄之前。最佳:有发病危险性而对疫苗能产生充分免疫应答能力的最低月(年)龄时,时间确定依据,3,要素,:(1,),母传抗体的干扰,(2),个体免疫系统发育状况,(3),传染病暴露机会,接种疫苗一般不允许早于免疫起始月龄,在免疫起始月龄前接种疫苗,这,1,剂不作为免疫程序 ,按照免疫程序再接种,1,剂,疫苗免疫程序内容,疫苗免疫程序内容,接种剂量,最佳剂量由疫苗的性质决定 ,过大过小均不合适,适宜的剂量,产生较高水平特异性抗体,首先产生,IgM,,再产生,IgG,过大,超过机体免疫反应承受能力,免疫麻痹,使机体免疫抑制,加重免疫接种后反应。,过低,抗原量不足以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良好的免疫应答,有保护水平的特异性抗体,造成免疫失败。仅,IgM,,不产生,IgG,。,疫苗免疫程序内容,接种,间隔,(,1,),2,次或以上接种要有一定间隔时间,间隔长短影响免疫效果,增加各剂次疫苗的时间间隔不降低疫苗的效果,;,长间隔比短间隔所产生的免疫应答好。但过长会推迟产生保护性抗体的时间,增加暴露的机会。,(,2,)间隔应适当,减少各剂次疫苗的时间间隔可干扰抗体反应和降低保护作用,;,间隔过短,超前的一次(包括起始提前)不应作为程序中的一次,应认为无效接种。,(,3,)间隔过长中断者,不需重新开始或增加次数,疫苗免疫程序内容,接种途径,:,采取与自然感染相同的途径是最佳的接种途径。,最常用:皮下注射和肌内注射,加强免疫,:,目的:激活机体的免疫记忆,乙肝疫苗一般不需要加强,疫苗产生的免疫力很少能维持终生。,随时间推移抗体逐渐衰退,少数人可能转阴。适当时间再接种一次,可刺激产生回忆性免疫应答,并维持较高的免疫水平。,次数和时间,需综合分析免疫持久性、人群免疫状况和针对传染病的发病情况等因素而定,并根据情况变化作适当调整。,疫苗免疫程序内容,实验和现场观察证明:,灭活疫苗接种一次仅起到动员抗体产生的作用,而接种二或三次可以获得高水平抗体和牢固的免疫。,活疫苗一般接种一次即可产生比较理想的免疫效果。,疫苗免疫程序内容,不同疫苗的同时接种,基于两方面因素,(,1,)不同疫苗相互之间是否会干扰免疫应答,(,2,) 是否会增加接种不良反应发生率,免疫实践研究证明:有些疫苗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并不增加临床反应或产生抗原间干扰。理论上,2,种灭活疫苗、,1,种灭活疫苗与,1,种减毒活疫苗、,1,种注射的减毒活疫苗与,1,种口服减毒活疫苗可同时接种。不同疫苗注射在不同部位,但一次免疫不能超过,3,种疫苗;严禁将几种疫苗混合吸入,1,支注射器内接种。,2种灭活疫苗或1种灭活疫苗与1种减毒活疫苗的同时接种, 可以在同一天在不同部位接种, 也可以在不同时间在不同部位接种,2种减毒活疫苗, 1种注射疫苗与1种口服疫苗可以在同一天或不同时间接种, 2种不同注射的减毒活疫苗可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如未同时接种,则应间隔4周以上,实际操作上,这种同时接种应尽量避免,因为接种后发生不良反应时,难以界定是接种那种疫苗引起的,特别是同时接种第一类和第二类疫苗,由于补偿机制不同,往往会引起不必要的纠纷,WHO从80年代起即提出儿童计划免疫四种疫苗可同时接种在不同部位,简化免疫活动,提高接种率。,乙肝、流脑、乙脑疫苗可分别与四苗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免疫球蛋白一般不能和减毒活疫苗同时接种,使用免疫球蛋白后至少需间隔4周才能接种减毒活疫苗,接种减毒活疫苗2周后才能使用免疫球蛋白。,浙江省已在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基础上,扩大了流脑、乙脑、麻腮风疫苗为儿童免疫规划疫苗,共有9种疫苗可预防11种传染病。,对照国家的方案,浙江省仅需要将甲肝疫苗列为新增加疫苗,百白破、流脑疫苗逐步改为无细胞百白破疫苗及AC群流脑疫苗。,扩大国家免疫规划为12苗防15病,疫 苗,接 种 对 象,月(年)龄,接种剂次,备 注,乙肝疫苗,0、1、6月龄,3,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第1剂次,第1、2剂次间隔28天,卡介苗,出生时,1,脊灰疫苗,2、3、4月龄,,4周岁,4,第1、2剂次,第2、3剂次间隔均28天,百白破疫苗,3、4、5月龄,,1824月龄,4,第1、2剂次,第2、3剂次间隔均28天,白破疫苗,6周岁,1,麻风疫苗,(麻疹疫苗),8月龄,1,麻腮风疫苗(麻腮,疫苗、麻疹疫苗),1824月龄,1,疫 苗,接 种 对 象,月(年)龄,接种剂次,备 注,乙脑减毒活疫苗,8月龄,2周岁,2,A群流脑疫苗,618月龄,2,第1、2剂次间隔3个月,A+C流脑疫苗,3周岁,6周岁,2,2剂次间隔3年;第1剂次与A群流脑疫苗第2剂次间隔12个月,甲肝减毒活疫苗,18月龄,1,乙脑灭活疫苗,8月龄(2剂次),,2周岁,6周岁,4,第1、2剂次间隔710天,甲肝灭活疫苗,18月龄,2430月龄,2,2剂次间隔6个月,疫 苗,接 种 对 象,月(年)龄,接种剂次,备 注,出血热疫苗(双价),16,60,周,岁,3,接种第1剂次后14天接种第2剂次,第3剂次在第1剂次接种后6个月接种,炭疽疫苗,炭疽疫情发生时,病例或病畜间接接触者及疫点周围高危人群,1,病例或病畜的直接接触者不能接种,钩体疫苗,流行地区可能接触疫水的7,60岁高危人群,2,接种第1剂次后7,10天接种第2剂次,注:,1.未收入药典的疫苗,其接种部位、途径和剂量参见疫苗使用说明书。,2.,乙肝疫苗用于新生儿母婴阻断的剂量为10g/ml。,免疫程序说明,免疫程序所列各种疫苗第,1,针的接种时间均为最小免疫起始月龄。,OPV,与,DPT,各剂(针)次的间隔时间应,28,天。,乙肝疫苗、卡介苗、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麻疹疫苗,/,麻风疫苗,/,麻风腮疫苗(国产)、乙脑减毒活疫苗,基础免疫,在,12,月龄内完成。,儿童乙肝疫苗免疫程序,第,1,剂和第,2,剂间隔,28,天,第,2,剂和第,3,剂的间隔应,60,天。,接种时间,乙肝疫苗接种剂次,儿童出生时、月龄、月龄各接种剂次,第剂在出生后小时内尽早接种。卡介苗接种剂次,儿童出生时接种。脊灰疫苗接种剂次,儿童月龄、月龄、月龄和周岁各接种剂次。百白破疫苗接种剂次,儿童月龄、月龄、月龄和月龄各接种剂次。无细胞百白破疫苗免疫程序与百白破疫苗程序相同。无细胞百白破疫苗供应不足阶段,按照第剂次至第剂次的顺序,用无细胞百白破疫苗替代百白破疫苗;不足部分继续使用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接种剂次,儿童周岁时接种。麻腮风疫苗(麻风、麻腮、麻疹疫苗)目前,麻腮风疫苗供应不足阶段,使用含麻疹成分疫苗的过渡期免疫程序。月龄接种剂次麻风疫苗,麻风疫苗不足部分继续使用麻疹疫苗。月龄接种剂次麻腮风疫苗,麻腮风疫苗不足部分使用麻腮疫苗替代,麻腮疫苗不足部分继续使用麻疹疫苗。流脑疫苗接种剂次,儿童月龄接种剂次群流脑疫苗,周岁、周岁各接种剂次群流脑疫苗。乙脑疫苗乙脑减毒活疫苗接种剂次,儿童月龄和周岁各接种剂次。乙脑灭活疫苗接种剂次,儿童月龄接种剂次,周岁和周岁各接种剂次。,甲肝疫苗甲肝减毒活疫苗接种剂次,儿童月龄接种。甲肝灭活疫苗接种剂次,儿童月龄和月龄各接种剂次。出血热疫苗出血热疫苗接种剂次,受种者接种第剂次后天接种第剂次,第剂次在第剂次接种后个月接种。炭疽疫苗炭疽疫苗接种剂次,在发生炭疽疫情时接种,病例或病畜的直接接触者和病人不能接种。钩体疫苗钩体疫苗接种剂次,受种者接种第剂次后天接种第剂次。,接种对象,1.现行的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按照免疫程序,所有达到应种月(年)龄的适龄儿童,均为接种对象。其中麻腮风疫苗的接种对象为2006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儿童;,2.新纳入国家免疫规划,甲肝疫苗接种对象:2007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儿童,A+C群流脑疫苗加强第一针、第二针的接种对象:分别为2005年5月1日、2002年5月1日以后出生的儿童,无细胞百白破疫苗第四针的接种对象:2006年5月1日以后出生的儿童,今后根据疫苗供应情况,按照第4针次至第1针次顺序,用无细胞百白破疫苗替代全细胞百白破疫苗,具体时间另行通知。,如不符合上述条件的儿童要求接种甲肝、A+C群流脑及无细胞百白破疫苗,预防接种人员要做好解释或告知,由儿童家长自主选择自费或免费疫苗。,接种对象,强化免疫的接种对象按照强化免疫实施方案确定;,出血热疫苗接种为重点地区1660岁的目标人群;,炭疽疫苗接种对象为炭疽病例或病畜的间接接触者及疫点周边高危人群;,钩端螺旋体疫苗接种对象为流行地区可能接触疫水的760岁高危人群。,实施范围,乙肝疫苗、卡介苗、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麻风疫苗、白破疫苗、流脑疫苗、乙脑疫苗、麻腮风疫苗覆盖到全省11个市90个县(市、区)。流行性出血热疫苗在重点地区接种,炭疽疫苗、钩端螺旋体疫苗实行应急接种。,甲肝疫苗接种参考发病率及经济水平等因素,2008年,宁波、嘉兴、湖州、衢州市和义乌市将甲肝疫苗纳入儿童免疫规划。今后,根据年度中央专项资金和省财政计划安排、疫情流行情况以及实施的可行性等情况,逐步覆盖到全省各地。,脊灰疫苗和麻疹疫苗强化免疫的实施范围按照强化免疫实施方案确定。,流行性出血热疫苗接种根据我省2005年-2007年流行性出血热发病情况,选择丽水、衢州、宁波、绍兴、台州5个发病水平相对较高的市为接种地区。各接种地区以县(市、区)为单位,根据近3年发病水平确定本地区重点接种县,在重点接种县根据发病率高低选择重点乡镇开展普种。1660岁年龄段人群为接种对象。今后将根据疫情变化对接种地区进行调整。,炭疽疫苗、钩端螺旋体疫苗在发生炭疽、钩端螺旋体病疫情或发生洪涝灾害可能导致钩端螺旋体病暴发流行时进行应急接种。,疫苗,流行性出血热疫苗接种根据我省2005年-2007年流行性出血热发病情况,选择丽水、衢州、宁波、绍兴、台州5个发病水平相对较高的市为接种地区。各接种地区以县(市、区)为单位,根据近3年发病水平确定本地区重点接种县,在重点接种县根据发病率高低选择重点乡镇开展普种。1660岁年龄段人群为接种对象。今后将根据疫情变化对接种地区进行调整。 炭疽疫苗、钩端螺旋体疫苗在发生炭疽、钩端螺旋体病疫情或发生洪涝灾害可能导致钩端螺旋体病暴发流行时进行应急接种。,免疫程序与策略儿童免疫程序,乙肝疫苗,程序:,新生儿感染约有90%以上将成为HBV慢性携带者,故第1针在出生后24h内接种,,第1剂在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尽早接种,第2剂在第1剂接种后1个月接种,第3剂在第1剂接种后6个月(58月龄)接种。,强调首针及时接种,阻断母婴传播,接种,2,剂后乙肝疫苗保护率,可达到,80%,,接种,1,剂保护率仅为,50%,。,延缓第,3,剂乙肝疫苗接种对效果没有影响,不需要加强免疫:,(,1,)初免成功后,免疫持久性较好,(,2,)接触野毒后可产生免疫回忆,(,3,)存在细胞免疫,(,4,)婴儿接种疫苗后可安全度过,HBV,感染的高风险期,如出生,24,小时内未能及时接种,仍应按规定时间间隔要求尽早种。如第,2,针或第,3,针滞后于接种程序的规定,应尽快补种。第,2,针和第,1,针间隔不得少于,1,个月。第,3,针与第,2,针间隔不得少于,2,个月,并且第,1,和第,3,针的间隔要在,4,个月以上。,一些低出生体重,(,1500g),的早产儿在出生时,对疫苗接种没有良好的应答,应该暂缓接种。如果接种,不应计入初免序列,应另外接种,3,针。,对,已知,母亲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的新生儿,在自愿的基础上,提倡新生儿在接种首剂乙肝疫苗的同时,在不同部位自费接种,100IU,乙肝免疫球蛋白。,疫,如出生24小时内未能及时接种,仍应按规定时间间隔要求尽早种。如第2针或第3针滞后于接种程序的规定,应尽快补种。第2针和第1针间隔不得少于1个月。第3针与第2针间隔不得少于2个月,并且第1和第3针的间隔要在4个月以上。,一些低出生体重(1500g)的早产儿在出生时,对疫苗接种没有良好的应答,应该暂缓接种。如果接种,不应计入初免序列,应另外接种3针。对,已知,母亲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的新生儿,在自愿的基础上,提倡新生儿在接种首剂乙肝疫苗的同时,在不同部位自费接种100IU乙肝免疫球蛋白。,苗免疫程序与策略儿童免疫程序,卡介苗,免疫策略:,WHO,建议:,在结核病流行和高发国家,应在婴儿出生后尽早接种,BCG,,,无论如何,应在出生第,1,年内接种。,在采用结核菌素皮肤试验以决定,BCG,复种的地区,应停止这种做法。,对已接种,BCG,者,不推荐复种,因为没有科学证据支持这种做法。任何人都没有多次复种的必要。,我 国:,新生儿接种,BCG,问题:,BCG,初种年龄对免疫效果有无影响:,目前认为接种时间对,BCG,的免疫效果影响不大,BCG,接种疤痕与接种率有无关系:,二者并不等同,卡疤的有无及大小是否与,PPD,试验阳转有关:,BCG,接种后,PPD,试验已阳转者中仍,有一部分人可无卡疤;接种死疫苗同样产生卡疤,但并无多大免疫保护作用,不需要复种,疫苗免疫程序与策略儿童免疫程序,脊灰疫苗,两种:,OPV,,,IPV,两种疫苗各有利弊,我国使用,OPV,程序:,2,、,3,、,4,月龄接种,3,剂,,4,岁时加强免疫,1,剂,百白破疫苗,我国,3,月龄初免,WHO,建议我国百白破疫苗的免疫起始月龄应提前至,2,月龄,与脊灰疫苗同时接种,以减少全程免疫的接触次数。,考虑到小月龄婴儿接种百白破疫苗会出现严重反应,影响预防接种的实施,因此,,我国仍规定以,3,月龄为免疫起始月龄。,甲型肝炎疫苗,甲肝灭活疫苗,WHO,推荐使用,4,种,效果:保护率为,95%,,抗体可维持,23,24,年,甲肝减毒疫苗,1987,年我国用,HAV,减毒制成活疫苗;,免疫原性与疫苗的成品滴度有关,,疫苗应用,两种疫苗各有优缺点,疫苗选择无明确界限;,各地可根据经济支付能力、地理交通状况选择所使用的疫苗。,不良反应,局部疼痛、红肿;,偶有皮疹,禁忌,身体不适,腋温超过,37.5,者;,患急性传染病或其他严重疾病者;,免疫缺陷或接受免疫抑制治疗者不能使用减毒活疫苗;,过敏体质者。,疫苗免疫程序与策略儿童免疫程序,麻疹疫苗,我国规定麻疹疫苗初免月龄为,8,月龄,比其他国家要早,确定,8,月龄初免,,主要是根据婴儿胎传麻疹抗体消退的半衰期和不同月龄婴儿接种麻疹疫苗后的免疫成功率确定的,近年来有人认为胎传抗体下降,婴幼儿发病增多,在,6,月龄时对婴儿进行麻疹疫苗初免,会取得良好的免疫应答,对降低小月龄发病有效。,但更多研究不支持这个观点,,6,月龄婴儿接种疫苗后血清阳转,与,8,月龄婴儿接种疫苗后的抗体阳转率相比,虽无明显差异,但抗体平均滴度却有差异。,因此我国麻疹疫苗的初免月龄仍定为,8,月龄,,,应急免疫时可将起始月龄提前到,6,月龄。,麻疹疫苗,再免后机体不产生回忆反应,虽然低抗体水平的人抗体可升高,但维持0.5-1年抗体急剧下降,表明再免的作用是对原发性免疫失败者、未接种者提供1次补种机会,对免疫后抗体水平偏低者也能起到提高抗体水平,对于阻断麻疹野病毒的自然循环有重要作用。美国规定,在接种第1剂麻疹疫苗后4周就可以接种第2剂疫苗。为此,,确定复种年龄的为18-24月龄。,接种剂量:国外每剂次麻疫苗的接种剂量均为0.5ml;我国原规定接种剂量为0.2ml,这是因为我国在麻疹疫苗生产早期产量不足,为保证更多儿童得到接种而定的。,目前认为接种麻疹疫苗的关键是保证初免成功,为提高初免成功率,,我国麻疹疫苗初免的接种剂量改为0.5ml。,未接种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儿童,按照免疫程序进行补种。,未完成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免疫程序规定剂次的儿童,只需补种未完成的剂次,无需从零开始。这是由于机体接受抗原刺激后,免疫记忆时间很长,甚至是终身。第,2,剂以后的接种,机体免疫系统的免疫记忆细胞再次接触识别抗原,在短期内就会发生增殖、分化,继而发生免疫效应。,未完成百白破疫苗免疫程序的儿童,,3,月龄,-6,岁儿童使用百白破疫苗;,7-11,岁儿童使用白破疫苗;,12,岁以上儿童使用成人及青少年用白破疫苗。,未完成脊灰疫苗免疫程序的儿童,,4,岁以下儿童未达到,3,剂(含强化免疫等),应补种完成,3,剂。,4,岁以上儿童未达到,4,剂(含强化免疫等),应补种完成,4,剂。,未完成麻疹疫苗免疫程序的儿童,未达到,2,剂(含强化免疫等),应补种完成,2,剂。,补种时掌握以下原则,疫苗免疫程序与策略,早产儿和低体重儿的接种,我国目前除暂定出生体重,2500,克的早产儿暂缓接种,BCG,外,对其它疫苗的接种可按常规进行,受种者处于特殊状况下的接种,疫苗禁忌:,免疫异常:一般不能使用活疫苗;,急性传染病 :推迟接种;,既往接种疫苗后有严重不良反应:停止接种;,神经系统疾病患儿:不接种含有百日咳抗原的疫苗。,接种禁忌问题,掌握禁忌症原则:,既往诊断有明确过敏史儿童,一般不予接种,免疫缺陷者,应视为“绝对禁忌症”,正在发热者,应暂缓接种(除一般的呼吸道感染外,发热可能是某种疾病的先兆),患有严重疾病者(急性传染病、重症慢性疾患、神经系统疾患和精神病)可暂缓接种,待痊愈后补种,各种疫苗还有不同禁忌症,应以说明书为准,对接种第一针DPT发生强烈反应(抽搐、高热、惊厥)的儿童,不可接种第2针。,特殊健康状况人群的免疫,免疫损害者的接种,接种灭活疫苗并无危险性,但免疫应答不如无免疫损害者;,常需接种较大剂量或多次进行加强接种;,免疫损害者一般不得接种活疫苗;,白血病人停止化疗,3,个月后可以接种活疫苗。,接受,Ig,预防或治疗者和近期接受输血者,在接受,Ig,后至少,4,周才能接种活疫苗;,使用免疫抑制剂者不能接种活疫苗,;,接种灭活疫苗的免疫反应也可能降低。,家庭有免疫缺陷和使用免疫抑制药物的人,不能口服脊灰疫苗,;,某些药物可引起免疫抑制,如烷基化合物、抗代谢药物,接受放射治疗都不能接种活疫苗,在治疗停止后至少,3,个月才能接种活疫苗。,特殊健康状况人群的免疫,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的接种,艾滋病患者除,BCG,外可接种其他疫苗,;,一般情况下不应接种活疫苗,;,无症状的,HIV,感染者可以接种各类疫苗,妊娠妇女的接种,接种灭活疫苗对孕妇和新生儿都是安全的;,个别减毒活疫苗也可以给孕妇接种。,影响免疫效果的因素,疫苗使用方面,免疫起始月龄提前,母传抗体干扰和个体免疫系统发育不成熟,接种剂量不足达不到有效免疫应答,超量可加重反应,甚至免疫麻痹或免疫抑制。,次数,针次不足,影响免疫效果,针次过多,不必要的浪费,且增加反应。,影响免疫效果的因素,针次间隔过短或过长都可影响免疫效果。,操作中忽略疫苗本身特性,如酒精未干接种麻疹或出针时用酒精棉球压针眼处,脊灰疫苗用热水送服等,疫苗贮运未按冷链要求,使效价降低。,接种率高低影响有效的免疫屏障形成。,影响免疫效果的因素,疫苗本身,疫苗性质,活苗与灭活疫苗不同,疫苗菌毒种的抗原型,疫苗型别与流行的病原型别是否相符,有无交叉免疫,疫苗效价和纯度,所含有效抗原成分高,非抗原成分少,含有佐剂的疫苗效果优于不含佐剂。,影响免疫效果的因素,机体方面,免疫功能不全或低下,或营养不良,患某些传染病后,或使用免疫抑制剂、免疫球蛋白被动免疫制剂等都会影响免疫效果。,参考材料,计划免疫中高级培训教材,计划免疫技术管理规程,预防接种工作规范,预防接种实践与管理,关于印发浙江省计划免疫接种实施规范(试行)(浙卫发200244号 ),关于下发浙江省乙型肝炎疫苗儿童计划免疫技术管理规程的通知(浙疾发200283号),卫生部关于印发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实施方案的通知 卫疾控发号,关于印发浙江省扩大免疫规划实施方案的通知(浙卫发200890号),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