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专题片评论

上传人:c****d 文档编号:243021496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18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视专题片评论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电视专题片评论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电视专题片评论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电视专题片评论,考试中考官会给考生方某一个系列专题片的一期经典电视专题片,然后要求考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电视专题片的评论,在不断的考试过程中,考查的题型也在变化。一些院校为了防止偏题的现象,普遍降低难度。有的对电视片的评论要求作了提示。,1,2007年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笔试试题:,观看电视片印象丽江,写一片影视评论,题目自拟,总数不得少于1500字,评论应该包括以下几点内容。,片中怎样用声音和画面描述时光的痕迹这一主题?,片中哪些细节给你的印象最深,为什么?,你最喜欢哪句解说词,为什么?,这种考察方式也就是给学生设置了评论的框架,这样学生可以 已给定的框架自由发挥,相对来说比较容易。因为知识点已经知道了,只是用自己的语言扩充框架完成评论而已。,有的考查形式则要求用论文形式,考生在看完电视专题片后口答给出的既定问题。,2,2007年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笔试试题:,赏析电视片游子暮归解乡愁,回答以下问题。,影片中那些情节表现了余光中的思乡之情?,影片具体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段?,影片的主题思想是什么?有着怎样的现实意义?,考试形式虽然限制了学生的答题范围,但是使学生在回答问题的时候有方矢。而且此种考查侧重对电视片主题思想、关注对象以及表达手法的了解和把握的能力,没有太高的专业能力要求。这比写影视评论要容易些,但是他们的套路基本一致。所以对电视专题片的分类与特征的知识掌握,是考生进入大学学习影视传媒专业的基本功。这项考试着重考查学生认识电视专题片以及他的思想主旨与表达手法的能力,所以学生在备考时要了解电视专题片的特征与表现手法。,3,一、电视专题片的概念与分类,(一)电视专题片的概念,电视专题片,是指主题相对统一,能对主题进行全面、详细、深入的表现,与综合节目相对应的一种电视节目。电视专题片是运用现在时或过去时的纪实手法,对社会生活的某一领域或某一方面,给予集中的、深入的报道,内容较为专一,形式多样,允许采用多种艺术手段表现社会生活,允许创作者直接阐明观点的纪实性影片,它是介乎新闻和电视艺术之间的一种电视文化形态,既要有新闻的真实性,又要具备艺术的审美性。,(二)电视专题片的分类,电视专题片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从风格上可以分为纪实性专题片、写意性专题片和产品形象专题片;从文体上分新闻性专题片、纪实性专题片、科普性专题片和广告性专题片。,4,二、电视专题片的特征,(一)人文性,电视专题片主要是针对人类的文化与社会现象。它是对这些现象进行记录与描述,阐述各种文化整体的性质与内在结构,从变迁的角度去探索人类文化与社会发展规律的节目形式。,电视专题片不是纯新闻,它不要求时效性,而是追求历史的、文化的和社会的价值;它兼容某些新闻的特征,但与新闻有着本体的不同。它的重要功能就是“对事实和对真实自然的人、人性的高度尊重与揭示”。因此它既不会取代其他电视艺术,也不会被其他电视艺术所取代,有着顽强的艺术生命力。现在的电视专题片已开始拒绝枯燥乏味的叙事和极其沉长的镜头,追求“可视性”、“节奏性”、“故事性”。,5,(二)真实性,真实性是电视专题片自始至终的追求。通过纪实手法的运用和表现,让人们感受到真实再现的品格,这是一种平民化的意识表现,它平视、客观的特点赋予了电视专题片感染力和生命力。所以在做影评分析解读时,避免充满主观色彩的大量评述,而是要从真实性的角度给专题片定位,彰显其平民意识。,(三)画面与解说相辅相成,解说词是电视专题片的重要组成部分。电视专题片的画面与解说词是一对孪生兄弟,它们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补充和印证的。虽然观众在看电视节目的时候,注意的是画面,但是解说词的作用仍不可忽略。所以考生在分析电视专题片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解说词的作用。,6,三、电视专题片评论写作,电视专题片评论写作和电影评论写作基本上遵循一样的结构框架,只是在具体的分析的时候有所不同。,(一)内容的评论,考生需要对电视专题片的整体内容加以概括,也就是必须从整体上概述电视纪录片的内容。对分析的对象(即这部专题片或者节目)做个简单的介绍:片名是什么(也就是你的评论副标题),作者是谁,在什么台播出的,属于什么体裁(人文类或者历史还是新闻类等),讲述了什么样题材的内容,通过这些内容的讲述编导想要表达一个什么样的主题。,7,。要对这部作品做个总的评价,即提出你看完全片后得出的一个中心论点,包括作品运用了什么材料来表达主题,这些材料是否真实、具体、集中、详略分明,哪些材料特别典型,哪些细节特别精彩。,既然是提炼电视专题拍你的“主题”,考生就要想的更深更远一些,需要想想电视片作者的创作意图以及电视片背后更深刻的思想。考生需要考虑影片是不是在表达什么哲理?或者电视片本身让你们感悟到了什么。你的评论最重要表达一个什么样的宗旨,电视片也是如此。只是它的宗旨隐藏在了众多电视表面现象之后,所以考生需要透析各种电视表现手法之后去深刻领会这种含义。当考生把握好电视片的主题后就可以对主题进行适当分析。,8,以电视专题片难圆绿色梦(1995年第六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专题类一等奖)为例:,难圆绿色梦概述:带有新闻性、时效性的电视专题片难圆绿色梦所反映的是关于“绿色”的主题,讲的是一位老人种树治沙的故事。片中的主人公叫徐治民,当年已经82岁了,他用尽一生的力气种树治沙,在内蒙古达拉特旗一个叫园子塔拉的地方治理了一片荒漠。但当这片林木被分户承包后,一些认知图眼前利益,不顾国家和集体的利益,郁郁葱葱的林木被无情的砍伐了。老人得知这一消息后,亲自赶到现场,目睹了林木横七竖八躺倒在地上的惨状后,痛心疾首,老泪纵横,为几十年的血汗付之东流而感伤,为园子塔拉即将被沙漠吞噬而哀叹,为一些人漠视国家法律法规而愤怒。,9,我们看如何对主题进行分析,难圆绿色梦的第一段可以有以下几种角度:,1、,央视焦点访谈电视专题片难圆绿色梦讲述了一个造林、毁林和人进沙退、沙退人进的令人痛心的故事,以褒扬徐治民老人30年造林的坚忍精神,谴责毁林的恶劣行径,着力表现了一个重大而沉痛的主题:毁林就是助沙为虐,就是毁坏自己的家园,就是贻害子孙后代。,2、,央视焦点访谈电视专题片难圆绿色梦通过徐治民老人的遭遇(几十年辛苦造林,把沙漠变成了绿洲,现在他老了,乱砍滥伐之风猖獗起来,绿洲又正在重返沙漠)引出了事保护环境,还是目光短浅,急功近利,杀鸡取卵的破坏生态这一主题。,10,3、,央视焦点访谈电视专题片难圆绿色梦通过对园子塔拉的树林被毁这一惨痛事实的追踪,追溯徐治民老人为营造这片林木,倾注全部精力和心血的艰难历程,揭示了防止土地沙漠化这一关系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而沉重的主题。,4、,央视焦点访谈电视专题片难圆绿色梦通过讲述前辈几十年辛苦造林,却被后辈毁于一旦,造成土地沙漠化的沉痛故事,实际上是在控诉乱砍滥伐,控诉这种只顾眼前利益的短视行为,造成了沙漠化卷土重来的恶果。节目点明了一个深刻的哲理: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我们可以看出在不同的视角下,我们得到了四种主题意义,主题是电视专题片的主要立意、中心思想。所以我们在评论的时候可以仔细的分析,联系实际,看哪个更深刻,同时结合时代背景,看看哪个主题更有现实针对性,就可以作为你的评论中心在第二段展开评论。,11,(二)创作手法的评论,在写电视专题片评论时,第一部分分析主题,第二部分就可以逐一分析艺术创作特色,而这些艺术创作特色都是为了表现影片主题,为影片主题服务的。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展开:,12,1、镜头语言的评论,考生在分析电视专题片的艺术创作手法时,首先想到的应该是电视专题片的视听元素。,电视专题片的画面构图中主体与陪体的关系怎样?作者是如何在画面中突出主体强调主体的?,电视专题片的用光。作者对自然光(太阳和月亮)、人工光(灯光)是如何利用的?利用自然光和人工光的目的是什么?考生在分析影片的时候需要知道,光的作用是表现特定环境,而每个环境都有其相应的光线。光的运用从基本的层面来看是表现环境的特定性。从更深的层面来说,则表现创作者的情感态度,给观众以情绪、感觉上的影响。,电视专题片的色彩运用。电视专题片的色彩是对生活中物体色彩的还原,显示着物体的多彩与绚丽。片子中的色彩,不仅是对生活色彩的堆积和罗列,还是体现着创作者的精心构思与创造。同时考生要注意电视专题片运用冷、暖色调的目的与作用。,电视专题片的镜头运用。在拍摄运动着的人或事物时,摄像机在运动中跟踪拍摄对象,是摄影摄像中越来越重要的手段,同时也显露出摄影摄像师的技巧和风格。,考生在分析视听元素特点的时候还必须对电视专题片使用的景别进行分析,作者为什么要使用这种景别?目的是什么?,13,2、蒙太奇语言的评论,(1)“平行蒙太奇”,,也就是节目平行讲述,把同一时间、不同场合的事件先后叙述出来。类似于小说中的“话分两头说”。,(2)“交叉蒙太奇”,,同一时间、不同场合交替叙述,比起平行蒙太奇来说,频度更密集的交替讲述。如指挥所与战场,镜头先是指挥所指挥,接着是战场冲锋杀敌,镜头又回到指挥所指挥,再到战场杀敌,交替出现。,(3)“对比蒙太奇”,,节目里通过两种情形进行对比,如沙漠与绿洲、善与恶、悲与喜等。比如难圆绿色梦里的对比蒙太奇:记者特地拍摄了多组同一地点、同一事物今昔对比的镜头,给人以强烈震撼。比如在老人重返园子塔拉时,插入了以前拍摄的镜头,这里曾是绿树成荫、果实满枝头,而现在却是一片黄沙,满目荒凉的景象。又如曾经的“树王”,枝繁叶茂,生长旺盛,需几人合抱,而现在只剩下一个光秃秃的大树桩。这种对比是黄与绿的较量,也是树与沙、人与自然、生存与毁灭的较量。当年造林的成果毁于一旦,如今黄沙肆虐,家园遭破坏,住户被迫背井离乡。这种具有强烈反差的对比蒙太奇手法的运用,容易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更深化了主题:只有护绿才能持续发展,只有环保才能赢得家园。,14,(4)“重复蒙太奇”,,也就是镜头重复出现。这往往是节目表达依依不舍,或为了引起人的回忆,或者是为了反复强调、对比、首尾呼应、渲染,给人留下深刻印象。,(5)“颠倒蒙太奇”,,相当于文学作品中的“倒叙”。,(6)“象征蒙太奇”,,详单与文学作品中的“比拟”或“隐喻”,用一种事物比拟另一种事物,用一种东西象征另一种东西。比如影视作品中讲到生命的凋谢,便可以拍摄一片落叶在风中飘零;比如作品讲述中华民族,便可以拍摄黄河、长江来比拟;比如拍摄一株小草,或者狗一把草,以象征平凡的人们;拍摄一对蝴蝶,象征爱情;拍摄电闪雷鸣,象征悲惨的命运.“象征蒙太奇”在电视专题片中往往会多次运用,很值得注意。,15,3、叙事结构的评论,电视专题片的结构分析就好比分析文章的框架和段落大意。常见的结构有以下几种,考生可以在分析电视专题片的时候有选择的分析考虑:,纵向结构,:电视专题片是按照时间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进行编辑组合的。也就是从因到果,从先到后,按事件的进程,依次讲述。,横向结构,:即围绕主题,但不受事物时间顺序限制,将同一时间,多个不同的空间、方位的情况组织起来。“并列式”的反应“面”上的情况。当然这些“并列式”也不是完全平行,可以有递进的关系。“比如有多点时间”结构,在同一时间,但有多个观察侧面,将不同的空间、不同方位上的事情串联起来。有“同时异空”结构,同一时间点,在不同的空间取材。比如一场大型球赛正在体育馆举行。说完了场内的拉拉队表演,再说场外的市民关注程度,就是横向结构了。,16,点面结构,:即从个别的、典型的事例带出面上的、总体的情况。以点带面点面结合。例如曝光湘江一起排污现象后,接着介绍湘江水质整体监控情况:查处一起餐馆油烟排放超标后。概述全城有多少餐馆油烟排放超标,都是点面结合。,递进结构,:即层层递进,或层层深挖,这种结构是层层深入、环环相扣的。从现象到本质,从事实到原因,鞭辟入里,呈递进关系。,17,4、人物形象塑造评论,考生在分析人物形象是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入手:作者的主角是个怎么样的人?形象师否鲜明突出?性格特点如何?作者用什么事实和细节来刻画他?次要人物有什么特点?和主角有什么关系?编导富裕了这个人物什么样的精神内涵和人文底蕴?,5、细节描写的评论,任何一个成功的电影专题片,都离不开细节的成功。事实上许多人们看完一个电视节目,能记住的,一定是为数不多的几个精彩细节。可以说细节就是一部电影的血肉,他让作品更加生动、更为鲜活。也更容易打动观众,震撼人心,儿一起电视节目没有好的细节,那一定是枯燥的、乏味的、难以吸引观众的。细节在很多节目中都起着,刻画人物性格、展示内心情感、增强可视性、增强真实感和现场感、强化感染力、身患主题等诸多作用。细节越细腻、越精彩,反映生活的真实度也越高。因此节目分析细节是必不可少的。,18,难园绿色路之所以获得中国新闻一等奖,与其成功捕捉细节是分不开的,多处细节描写都十分传神,比如描写沙漠的严重化:用鸡毛掸子扶一下床单,扫出厚厚的尘土,扫过的地方和没扫过的地方颜色对比十分鲜明:一只羊踮起后腿,抬起前腿,直起身子去吃树上的叶子,因为地上已经寸草不生了,指数老人徐志明看到了自己引以为豪的树王被砍,用拐棍去戳树桩上积沙,表现了心中的酸楚与痛苦:政府为植树老人立碑,记载了老人一生植树治沙的业绩,却有三个字被人打掉了。这样精彩的细节在节目中比比皆是,都是强烈的视觉冲击力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此成为难得的佳作。,19,6、记者、主持人表现的评论,,考生在分析电影专题片中记者或主持人可以考虑以下几个角度:,(1)记者、主持人在语言表达的技能上是否注意了两点:语言表达的分寸和节奏,语言表达的分寸要求记者、主持人通过语言表达,和观众向朋友一样平等交流。另一方面主持人应当在尽量短的时间内边表达更多的意思,传递给观众更多的信息。,(2)记者、主持人是否具有一定的应变能力和临场发挥能力?是否具有个性鲜明的主持风格?,20,7、,音乐字幕的运用评论电影专题片里音乐的运用是否做到了三个字:悄、巧、俏。悄就是在音乐起的时候悄无声息,悄悄的起来而不是突然蹦出,要让音乐和解说词画面和谐一体,巧就是用的巧妙,音乐要围绕的主题服务,不能乱拼凑,一会儿一个样。俏就是俏皮,比如一些谈话、娱乐节目里,都是俏皮的音乐,突出喜剧效果。,8、,同期声运用的评论,考生需要学会分析同期声,分析同期声要从以下几个角度:,(1),同期声是否弥补画面信息的不足,在电影专题片的主题立意、表现中占适当地位?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中反应制假贩假,走私贩私等阴暗面的片子。往往是越接近事实,人身安全越的不到保证,这时只能进行偷拍,同期声足以让观众感受到当时的情形,使报道的深度和感染力也因此大大增强。,21,(2),同期声是否能增强电视专题片的报道客观性?灵活采用与画面完全一致的同期声,能够让时间的当事人和目击者向观众陈述他们的所见所闻所感,是报道具有无可争辩的客观性,更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3),同期声是否能增强影视专题片内容的生动性?在抒情写意的片子中,同期声的运用使人物对时间感受更加细腻。生动的同期声是观者听瀑布如身临深潭,闻松涛如临绝顶。,(4),同期声是否能强化电视专题片的真实感、可信度和亲和力?作为新闻事实一部分的同期声,在烘托节目题、渲染现场气氛、展现人物个性等方面发挥着画面不可代替的作用,给人以强烈的现场参与感、感染力和说服力。,22,9、,解说词运用的评论解说词在电视屏幕上运用有声语言表明创作意图、阐明创作思想。并最终作用于观众听觉的一种重要的语言形态,说一考生在分析电视电影解说词的时候要从以下几个角度着手|:,(1),解说词是否充分张扬了作者的个性,展示了作者的才华?臧树青的长白山四季,将华丽的词藻、飞扬的文采和精彩的画面,融为一体,使所有看过片子的观众都为之折服。臧树青描绘的天池周围环湖而立的奇峰:相鼎立天地的汉子,深处一双巨手,将天池捧上两千多米的高空,供天下人欣赏美。一个“捧”字形象而轻巧的写出了天池与周围环境的位置关系,使观众如身临其境,扩大了电视画面的表现空间,为画面提供了更为广泛的表现领域。,23,(2),解说词是否构成画面信息的有效补充?,电视画面已经提供了的信息,解说词就没有必要再加以赘述了。解说词应该是画面的补充,它运行在画面的流动中,与画面同时构成审美对象作用与欣赏者。画面难于表达,表达不深的东西,如任务的内心活动,或人的味觉嗅觉等感受,通过语言就得到了更好的诠释。还有如人文地理渊源、常识背景等也非得语言补充才能使作品表达完整。,林城秀色开篇,画面是航拍孟关林场郁郁葱葱的森林,解说词则给予了具体的描述和说明:群山莽莽,绿涛似海。贵阳环城林带长达70公里的林海令人心旷神怡。然而这座巨大的绿色宝库并非天赐,而是几代贵阳人汗水和智慧的结晶。20世纪50年代初,造林者扛着锄头走向荒山,开始了建国后第一次绿色革命。,这里,解说词告知观众看到的是贵阳的环城林带,并且对林带的规模、由来等作了具体明确的交代。,24,(3),解说词是否提炼和更深刻的表现了电视专题片的主题,营造了影片的意境?,电视纪实作品创作,最后能否产生艺术的整体感,构成一部完整的艺术作品,检验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看他在作品中是否创造出了统一而又独特的意境。一幅画面,一段音乐都能够将观众带入某种意境,但仅仅靠画面和音乐难以让观众明白更深层次的东西,这种时候,画龙点睛的解说词能起到提炼主题,更直接的表达作者思想的作用,引导观众朝着作者希望的方向发挥想象力。,在林城秀色中,画面尽情展示了花溪公园尤其是花溪河的美丽,解说词则充满了想象:花溪河美就美在它独特的自然气质,她温柔多姿,欢快跳跃,它不华丽铺张,带着乡间甜美的野性,仿佛高原多民族融合的美少女,花溪河有没有人叫你丽人河呢?碧水依青山生辉,亭阁隐绿荫增色,徜徉在花溪河畔,仿佛挽着一位丽人的手在漫步.,25,(4),解说词是否与画面相辅相成,共同传递影像信息,带给观众心灵震撼与审美满足?,话说长江第一集源远流长的开篇解说词是这样写的:,你可能以为,这是大海,这是汪洋吧?不,这是崇明岛之外的长江!,俯瞰三峡长江水。你可能会联想到长长的飘带,洁白的哈达,是啊,多么美丽,这也是长江。,当屏幕上出现沱沱河冰川上珍珠般的水滴,解说词这样说道:,水珠,小小的水滴,一滴、两滴、三滴,无穷滴水珠,源源不断的向着东方跳跃,一路跳跃,一路结伴,越结越多,终于汇成一条汹涌澎湃的世界大河。,很显然,带给观众心灵震撼和审美满足的是解说词和画面的完美结合,在这里如果没有解说,观众也许根本不能确定自己看到的是长江还是别的江河,而脱离了画面,解说词也许就不会有那么强的感染力了。,2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