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8:大气组成与热力状况课件

上传人:磨石 文档编号:243010220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1.0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然地理8:大气组成与热力状况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自然地理8:大气组成与热力状况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自然地理8:大气组成与热力状况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4,、掌握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的性质。,5,、掌握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对地面的保温效应。,6,、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习目标:,1、了解大气的组成成分及其作用。,2、掌握大气的垂直分层及各层的特点。,3、掌握逆温形成的条件及应用。,自然地理(8),大气的组成与热力状况,干洁空气,A,水汽,B,固体杂质,C,低层大气的组成,干洁空气的组成,20.94%,O,2,N,2,78.08%,其它,0.96%,一、大气的组成和成分:,1、大气的组成:,气体成分,作用,体积分数,水汽,固体杂质,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生物体的基本成分,78.08%,维持生命活动必需的物质,20.94%,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对地面保温,0.03%,吸收紫外线,(“地球生命的保护伞”),0.00006%,因时因地,而异,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强烈吸收长波辐射,影响气温,干洁空气,N,2,O,2,CO,2,O,3,2、大气的成分和作用:,干洁空气中各种气体所占比例基本不变,水汽和固体杂质的含量因时因地而异,大气中含量有变化的物质,二氧,化碳,城区农村,冬季夏季,夜间白天,阴天晴天,水汽,夏季冬季,低纬地区高纬地区,与排放量和植物光合作用有关,与蒸发量有关,固体,杂质,陆海,城乡,冬夏,与排放量和空气稳定与否有关,成分,变化,相关因素,由于人类文明的进步,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地球大气成分发生了变化,全球变暖(温室效应),大量制冷剂的使用使氟氯烃的含量从无到有不断增多,臭氧含量不断降低:,臭氧层空洞,3.人类活动引起大气成分比例的变化,大量燃烧煤、石,油等矿物燃料,毁林,CO,2,含量增加,SO,2,含量增加,酸雨,(1)由于煤、石油等矿物燃料的使用越来越多,人类社会每年排放的二氧化碳总量在过去三十年里增加了一倍,再加上大量砍伐森林,减少了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在过去三十年里增长了12。,(2)氟,氯,烃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化合物,主要用于制冷剂、火箭推进剂等,到了80年代中期为止,全球氟,氯,烃的年消费量已达到100万吨。,(3)由于煤、石油等矿物燃料的使用越来越多,排入空气中的硫、氮等氧化物不断增加。,大气组成的这种变化,会产生什么影响?,全球气候变暖,干湿状况变化,海平面上升,出现臭氧空洞,紫外线增加,使人患白内障、皮肤癌,出现酸雨,危害生物和建筑物,二、大气的垂直分层,电,离,层,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A、分层依据:大气的温度、密度和运动状态在垂直方向上分布的不均,B、大气的密度随高度增加而降低:,气压随高度增加而降低,C、对流层热量来自地面;平流层热量来自臭氧吸收紫外线,E、平流层中的臭氧层和高层大气中的电离层,F、对流层集中了全部的水汽和固体杂质(来自于地面),D、大气运动:,臭氧层,发射,反射,接收,电离层反射无线短波示意图,极光,垂直,分层,高度分布,气温垂直分布及原因,大气运动特征,平流层,对流层,低纬_,中纬_,高纬_,17,18km,10,12km,8,9km,对流层顶到50,55km,平流层顶至2000,3000km,1、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0.6,o,C/100m),1、气温随高度增加而迅速增加,对流运动显著,1、,水平运动为主,2、主要的直接热源是_,地面,高层,大气,大气质量的3/4和几乎全部的水汽、杂质,天气现象复杂多,变,与人类关系最密,切,2、主要靠,O,3,吸收,太阳紫外线,增温,2、,水汽、杂质少,能见度好,利于,高空飞行,。,1、大气密度很小,气压很低,2、有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短波,填充题:按因果关系完成填空,A、递减B、水汽和固体杂质,C、平流层D、对流显著,E、大气稳定F、云、雨、雪,G、递增H、对流层,I、利于高空飞行,气温随高度发生变化,极少,E,很多,H,A,G,B,D,F,I,C,E,对流层大气的热量主要直接来自地面的长波辐射。一般情况下,离地面越远,气温越低,即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平均垂直递减率为O.6,/100米。但在一定条件下,对流层的某一高度有时也会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增的现象,这种气温逆转的现象就是逆温。,逆温现象:,A、 成因类型,1. 辐射逆温:在晴朗无风或微风的夜晚,地面辐射很快冷却,贴近地面的大气层也随之降温。由于空气愈靠近地面,受地面的影响愈大,所以,离地面愈近,降温愈多;离地面愈远,降温愈少,因而形成了自地面开始的逆温(见下图)。随着地面辐射冷却速度加快,逆温逐渐向上扩展,黎明时达最强。一般日出后,太阳辐射逐渐增强,地面很快增温,逆温便逐渐自下而上消失。夏季夜短,逆温层较薄,消失较快;冬季夜长,逆温层较厚,消失较慢。,2. 平流逆温:当暖空气水平移动到冷却的地面、水面或气层之上时,底层空气因受下垫面的影响而迅速降温,上层空气因距离较远,降温较慢,于是产生逆温。逆温的强弱,主要由暖空气和地面的温差决定。温差越大,逆温越强。冬半年,在中纬度的沿海地区,因为那里海陆的温差显著,当海上暖空气流到大陆上时,常常出现平流逆温。,3. 地形逆温:常发生在山地、盆地和谷地中。由于山坡散热快,山坡上的冷空气沿山坡下沉到谷底,谷底原来较暖的空气被冷空气抬挤上升,从而出现温度的倒置现象。这样的逆温主要是在一定的地形条件下形成的,所以称为地形逆温。如美国的洛杉矶因周围三面环山,每年有两百多天出现逆温现象。,山坡冷气流向山底滑落,导致空气上热下冷,4. 锋面逆温:对流层中,冷暖空气相遇,暖空气密度小,爬升到冷空气的上面,两者之间形成一个倾斜的过渡区即锋面。,在锋面上,如果冷暖空气的温度差比较显著,也可出现逆温。如下图,从A点上空气温垂直分布的情况可见,由下面的冷空气到上面的暖空气,等温线通过锋面的区域时必有曲折,曲折的程度视两种气团间的温度对比而决定,曲折段(如图中BC段)就出现了逆温层。由于锋是从地面向冷空气上方倾斜的,逆温层也随锋面的倾斜而呈倾斜状态。因此逆温现象只能在冷空气所控制的地区内观察到。而且,逆温的高度与观测点相对于地面锋线的位置有关,观测点距地面锋线愈近,逆温高度愈低。,A,B,C,D,有关逆温临界温度的计算,如图,近地面空气若上升到3000米高度时,理论温度为,T,。3000米高空的实际温度为,T,S,。当,T,S,T,时,近地面空气上升受阻,即出现了逆温现象。读某城市春季气温日变化图,回答:,若,T,S,稳定在-8,C,该城市气温至少要上升到_,C,以上时,逆温现象才会结束,这时的时间约为_时.,10,8,T,实际温度,T,理论温度(即正常温度),时,出现逆温,近地面空气运动受阻,有关逆温的利用(尤其农业方面),1、在图中指出冬季出现大面积逆温的两个地区,2、只考虑温度高低,则天山北麓牲畜过冬的牧场应位于海拔_m,逆温的利与弊,1.利:由于逆温的出现会阻碍空气垂直对流的发展,所以逆温的好处有:,可以抑制沙尘暴的发生,因为沙尘暴发生的条件是大风、沙尘、强对流运动。,逆温出现在高空,对飞机的飞行极为有利。因为飞机在飞行中不会有大的颠簸,飞行平稳。同时,万里晴空提高了能见度,使飞行更加安全。,2.弊:不管是何种原因形成的逆温,对天气和大气污染的扩散都有相当大的影响,都会对空气质量产生很大影响。它阻碍了空气的垂直对流运动,妨碍烟尘、污染物、水汽凝结物的扩散,有利于雾的形成并使能见度变差,使大气污染更为严重,读某城某日清晨低层大气剖面图,回答:,(1)图中出现逆温现象的是、中的,,判断理由是,(2)该城市工业高度集中,当天发生了重大烟雾事件,这一事件的原因是什么?(6分),(3)在商业区、居民区、工业近郊区、农田区域中,烟雾浓度最大的是,(4)若该城市众多工厂、汽车大量排放CO2、SO2、NO2,产 生的大量环境污染主要有什么?(3分),此处气温随海拔的增加而增加,。,气象原因:下冷上热,不利于气流的对流与扩散,加重了大气污染。,地形原因:商业居民区地处洼地,不利于气流扩散、自净,加剧了污染,人为原因:工厂排放煤烟、粉尘,空气污染。,工业近郊区,CO2;温室效应,气候变暖;SO2与NO2;产生酸雨,在紫外线作用下,发生光化学反应,产生光化学烟雾。,4、太阳辐射是一种,短波,辐射,2、太阳辐射由,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三部分组成。,3、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集中在,可见光,部分,1、太阳辐射是一种,电磁波,三、太阳辐射,大气吸收19%,大气和地面反,射、散射34%,太阳,大气上界,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地面吸收47%,太阳常数和天文辐射,四、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0,-50,-100,50,100,12,50,紫外线,红外线,可见光,选择性,吸收红外线,CO,2,水汽,O,3,吸收紫外线,、到达地面的主要是,可见光和红外线(光和热),。,、大气直接吸收的太阳辐射的能量,很少,。,、特点,CO,2,水汽,O,3,O,1、吸收作用:,特点:,无选择性,影响因素:,云层越厚,云量越多,削弱越强,夏季,多云的白天,气温不会,。,太高,2、反射作用:,有时,有选择性,:,质点小时,晴朗的天空呈现蔚蓝色,有时,无选择性,:,质点大时,阴天的天空呈现乳白色,特点:,3、散射作用,作用形式,参与作用的大气成分,波长范围,作用特点,吸收,反射,散射,臭氧(平流层),水汽、二氧化碳(对流层),紫外线,红外线,吸收强烈,有选择性,大部分可见光可穿透,云层、尘埃,各种波长同,样被反射,无选择性,空气分子、微小尘埃,蓝、紫色光最易被散射,向四面八方散射 ,有选择性,(1)影响太阳辐射强度的最主要因素是太阳高度角(纬度):,其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太阳高度大,等量的光线散布的面积小,光热集中,单位面积获得的太阳辐射能量就多,反之就越少。另一方面,太阳高度角大,太阳经过的大气层的距离短,受到大气的削弱作用小,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量就多,反之就越少。,影响某地太阳辐射强度的因素:,(3),天气,晴朗辐射强,(4),地势,高大气稀薄辐射强,(2),大气透明度,尘埃杂质少辐射强,思考:,青藏高原是我国太阳能资源最理想的地区,原因是什么?,四川盆地是我国年太阳辐射最少的地区原因是什么?,据台湾地形分析台湾太阳辐射的分布特点及成因?,青藏高原,地势高,大气层薄而清洁,,透明度,好,,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日照时间,长。,四川盆地雨多、雾多,晴天较少、大气透明度低、日照时间短、地势低.,来自东部太平洋的湿润气流受台湾山脉的阻挡,在东面迎风坡产生地形雨,云层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少,而西南部是背风坡,云雨少,对太阳辐射削弱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110,120,130,140,单位:4185,J/cm,2,五、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上界,水汽,二氧化碳,1、地面辐射,、地面向外辐射能量称为地面辐射。地面温度越高、地面辐射越强。,、地面辐射是,红外线长波,辐射。,、方向:,向上,将热量,传给大气,、地面吸收,太阳辐射,获得能量。,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水汽,二氧化碳,大气上界,对流层大气,强烈吸收,地面辐射并保持热量。,地面是对流层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大气辐射,性质:,方向,红外线长波,辐射,向上,向下,大气逆辐射,2、大气的保温效应,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保温作用,太阳辐射,大气辐射,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地面吸收,地面增温,大气吸收,射 向 宇 宙 空 间,(4)大气逆辐射将大部分热量归还给地面。,(5)影响因素:,云,大气上界,大气上界,地面,地面增温,地,面,辐,射,射向宇宙空 间,大气吸收,大气辐射,射向地面,太阳辐射,大气吸收,地,面,吸,收,“太阳暖大地”,“大气还大地”,射向宇宙空 间,“大地暖大气”,大气的热力作用对地球生态系统的重要性:,1、大气的热力作用,减少了气温日较差,2、大气的保温效应,形成了适宜生命的温度条件,月球,夜间由于没有大气的保温效应,月球表面辐射强烈,月面温度骤降,.,白天,大气削弱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气温不会太高,夜间,地面辐射绝大部分热量又被大气逆辐射还给地面,使气温不致降得过低,白天,由于没有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月面温度升得很高,.,大气,上界,地球,1,六、全球的热量平衡,地面和大气之间,除上述辐射能的转换外,还有其他热能形式的转换(如潜热输送、湍流输送等)。就整个地球多年平均状况来看,地球(地面和大气)收入的热量与支出的热量是相等的,即热量收支平衡。这就使地球的平均气温比较稳定。但由于人类活动不断地向大气中输入二氧化碳等气体,造成的大气保温效应将会使地球的热量收支失去平衡,可能导致地球气候变暖。,大气的热力作用,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大气的保温效应,太阳辐射,大气,吸收作用,反射作用,散射作用,削弱作用,地面,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宇宙空间,保温效应,直接,热源,直接,热源,通过以上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太,阳,辐,射,地,面,辐,射,玻璃温室,大气作用,-保温作用,根据所学知识解释自然现象:,1、日出前的黎明、日落后的黄昏,以及阴天,天空为什么仍是明亮的?,2、为什么白天多云,气温比晴天低,夜间多云,气温又比晴天高?,3、为什么晴朗的天空呈蓝色?,4、为什么赤道地区终年太阳高度较大,但它并不是全球太阳,辐射强度最大的地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蓝、紫光被散射),(赤道地区空气对流旺盛,多云雨,云量多,大气的反射作用强的缘故),5、在晚秋和寒冬,为什么霜冻多出现在晴朗的夜晚?,6、在寒冬,为什么人造烟幕能起到防御霜冻的作用?,(,因为晴朗的夜晚,天空少云或无云,大气逆辐射弱,地面辐射的热量散失多,所以晚秋或寒冬晴朗的夜晚地面气温很低,容易出现霜冻),(人造烟幕能增强大气逆辐射,减少夜晚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所以可防御霜冻),练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