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学前儿童个性的发展

上传人:z*** 文档编号:243010185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1.7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章学前儿童个性的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第十章学前儿童个性的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第十章学前儿童个性的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PPT,模板下载:, 学前儿童个性的发展,第二节,第一节,第三节,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第四节,第一节 学前儿童气质的发展,4,气质是指一个人心理活动典型而稳定的动力特征。,学前儿童的气质是在先天遗传和后天培养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和社会环境的变化,其气质也会发生一定程度上的改变。,(一)气质的概念,一、气质概述,第十章 学前儿童个性的发展,(二)气质的类型,1,多血质,多血质的特点是感受性低而耐受性高,具有较大的可塑性和外倾性。情绪兴奋性高且外部表现明显,反应速度快且灵活,工作能力较强,容易适应新的环境,但注意力不稳定。,2,胆汁质,胆汁质的人精力旺盛,态度直率,但容易激动暴躁。胆汁质的人能够以极大的热情去工作,克服前进中的困难;但如果对工作失去信心,也容易出现消极情绪。,第十章 学前儿童个性的发展,3,黏液质,黏液质的人神经过程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使他们具有较强的自我克制能力。他们能埋头苦干,不为无关的事情分心,交际适度,但是不够灵活,有一定的惰性,因而注意的集中和转移注意都需要时间。,4,抑郁质,抑郁质的人表现为感受性高而耐受性低,情绪兴奋性高而体验深刻,反应速度慢,具有刻板性和灵活性较低的特点。他们工作的耐受能力差,容易感到疲劳,易产生紧张、焦虑的情绪。,二、学前儿童气质发展的特点,(一)相对稳定性,(二)可塑性,第十章 学前儿童个性的发展,(一)正确认识学前儿童的气质类型,1,要了解和接受学前儿童的气质类型,2,不要轻易对学前儿童的气质类型下结论,(二)给予不同气质的学前儿童相同的关注,(三)对不同的气质类型有针对地进行补偿,三、学前儿童气质的培养,第十章 学前儿童个性的发展,第二节 学前儿童性格的发展,9,性格是指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相应的行为方式中的比较稳定的、具有核心意义的个性心理特征,是一种与社会相关最密切的人格特征,主要体现在对自己、对别人、对事物的态度和所采取的言行上。,(一)性格的概念,一、性格的概念,根据理智、情绪、意志三者哪一个在心理机能方面占优势,可把人的性格分为,理智型,、,情绪型,和,意志型,。,按照心理活动指向于外部世界还是内部世界,可以把人的性格分为,外向型,和,内向型,。,(二)性格的类型,第十章 学前儿童个性的发展,根据人们认知方式的差异,即表现在对外界环境不同的依赖程度,可将人的性格分为,场独立型,和,场依存型,两种。,随着心理过程和心理状态的发展,学前儿童在,2,岁左右时出现性格方面的最初差异,这些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二、学前儿童性格的发展,(一)学前儿童性格的萌芽,1,合群性,2,独立性,3,活动性,4,自制性,第十章 学前儿童个性的发展,性格特征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先天素质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经过儿童自己的实践活动和积极主动性才逐渐形成的。其主要特征表现在以下几点:,(二)儿童性格发展的特点,1,好动,2,好模仿,3,好奇好问,4,易受暗示,第十章 学前儿童个性的发展,三、学前儿童良好性格的塑造,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加强养成教育,树立良好的榜样,善待儿童、因材施教,第十章 学前儿童个性的发展,第三节 学前儿童能力的发展,14,一、能力概述,(一)能力的概念,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能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它是顺利完成某一活动所必需的主观条件,总是与一定的活动相联系,这是因为离开了具体活动既不能表现人的能力,也不能发展人的能力。,第十章 学前儿童个性的发展,(二)能力的种类,1,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一般能力,又称智力,是指在进行各种活动中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是人们有效地认识世界的重要保证。,特殊能力,又称专门能力,是顺利完成某种专门活动所必备的能力,如音乐能力、绘画能力、数学能力、运动能力等。,2,模仿能力和创造能力,模仿能力,是指仿效他人的言行举止而引起的与之相类似的行为活动的能力。,创造能力,是指在创造活动中能产生出具有社会价值的、独特的、新颖的思想和事物的能力,具有独特性、变通性、流畅性的特点。,第十章 学前儿童个性的发展,3,认知能力、元认知能力、操作能力与社交能力,认知能力,是指个体对信息的接受、加工和运用的能力,包括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是完成各种活动所必备的最基本的心理条件。,元认知能力,是指个体对自己的认识过程进行的认知和控制能力,它表现为人对内心正在发生的认知活动的体验、评价和监控能力,是以认知活动为研究对象,是个体对自己的认知加工过程的自我觉察、自我反省、自我评价与自我调节。,操作能力,是操纵、制作和运动的能力,如运动能力、操纵器械的能力、制作能力等,是人们适应或改变环境、协调动作、掌握和施展技能所必备的心理条件。,社交能力,指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言语感染能力等都被认为是社交能力。,第十章 学前儿童个性的发展,二、学前儿童能力发展的特点,学前儿童能力发展的特点,第十章 学前儿童个性的发展,三、学前儿童能力的培养,了解儿童能力发展水平,积极组织实践活动,注重学前儿童的个别差异,第十章 学前儿童个性的发展,第四节 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20,自我意识是对自己身心活动的觉察,即自己对自己的认识,具体包括认识自己的生理状况(如身高、体重、体态等)、心理特征(如兴趣、能力、气质、性格等)以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如自己与周围人们相处的关系,自己在集体中的位置与作用等)。在自我认识的过程中,个体是把认识的目光对着自己,这时的个体既是认识者,又是被认识者。,(一)自我意识的概念,一、自我意识概述,第十章 学前儿童个性的发展,(二)自我意识的结构,自我认识是指个体对客我的认知和评价,即自我认知和自我评价。自我认知是自己对自己身心特征的认识;自我评价是在自我认知的基础上对自己作出的某种判断。,1,自我认识,自我体验是自我意识在情感方面的表现,即主我对客我所持有的态度。它反映了主我的需要与客我的现实之间的关系。,2,自我体验,自我意识是由,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三种心理成分构成。这三种心理成分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统一于个体的自我意识之中。,第十章 学前儿童个性的发展,自我监控是自我意识的意志成分,主要表现为个人对自己的行为、活动和态度的调控,包括自我检查、自我监督、自我控制等。,3,自我监控,进行自我认识、自我体验的训练目的是进行自我监控,调节自己的行为,使行为符合群体规范,符合社会道德要求。通过自我监控调节自己的认识活动,不仅可以提高学习效率,还能促进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和维持。,第十章 学前儿童个性的发展,自我意识的作用,(三)自我意识的作用,第十章 学前儿童个性的发展,学前儿童的意识并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需要经历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最初的自我意识是在动作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在成人的指导和与其他人交往的过程中形成的。,研究表明,,9,10,个月的婴儿还没有自我意识,不能把自己和周围的客观事物区分开。,婴儿到,1,岁左右时开始出现对自己行动的意识,他们开始把自己的动作和动作的对象区分出来。,到,18,个月左右时,有,24%,左右的婴儿可以辨认出镜子中的自己,这表明了他们的自我意识行为已经发生。,二、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第十章 学前儿童个性的发展,三、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内容,(一)自我认识,1,对自己身体的认识,2,对自己行动的认识,3,对自己心理活动的认识,1,主要依赖成人的评价,2,自我评价停留在表面和局部,3,自我评价常带有主观情绪性,(二)自我评价,第十章 学前儿童个性的发展,(三)自我调控,自我意识的发展必须体现在自我调节或监督上。因为个性发展的核心问题是自觉掌握自己的心理活动行为。自我调控的核心主要表现在坚持性和自制力,我国学者普遍认为学前儿童自我调控能力转变的年龄是在,4,5,岁左右。,第十章 学前儿童个性的发展,四、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培养,多对学前儿童进行鼓励、赞赏,提高学前儿童的评价能力,创设表现的机会,使学前儿童获得成就感,通过游戏提高儿童的自我控制力,第十章 学前儿童个性的发展,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