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经济史》课件第08章 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

上传人:考试不挂****2941... 文档编号:242895460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PTX 页数:14 大小:526.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近现代经济史》课件第08章 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中国近现代经济史》课件第08章 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中国近现代经济史》课件第08章 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2016-6-22,#,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2016-6-22,#,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1953-1956,年),第八章,一、过渡时期的总任务,(一)国家总任务与中国共产党路线的内涵,总任务:,1953,年提出的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基 本思想,内涵: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 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与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基本上实现国家工业化和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的改造。,(二)总路线的形成过程,1949,年,3,月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简称,共同纲领,)到,1953,年,12,月的,为动员一切力量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斗争,关于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学习和宣传提纲,(简称,提纲,),才最后确定总路线,(三)关于过渡时期与发展战略的转变,第一节 过渡时期的总任务和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二、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一)编制过程与特点,编制历时三年多,特点是边实施、边修改、边补充,(二)基本任务,集中主要力量进行以苏联帮助我国设计的,156,个建设项目为中心、由,694,个大中型建设项目组成的工业建设,建立我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发展部分集体所有制的农业生产合作社,以建立对农业和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基本上把资本主义工商业分别纳入各种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以建立对私营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三)投资规模与分配,“,一五,”,计划的基本建设投资为,427.4,亿元,部门分配上,工业部门是重点,地区分部上内地是重点,(四)技术、设备引进,“一五”计划的计划建设重点是建立起一批大型骨干企业,“一五”计划引进技术设备的主要项目,是从苏联引进的,156,个大型企业的成套设备。此外,从东欧国家引进技术设备,69,项,“一五”计划在引进设备的同时,注意引进技术,引进人才和管理方法,一、粮、棉、油的统购统销与多种物资的统购统配,(一)市场紧张状况及其原因,1951,年起开始出现粮食供不应求的现象,,1952,年愈加严重。根本原因是农业生产水平地下,人均粮食数量少。,1953,年后开始的经济建设追求大规模、高速度,要求提供更多的农业原料,部分粮食生产变为经济作物的种植,使得粮食问题更加紧张。,(二)艰难的决策,(三)作用,二、将个体农民生产资料私有制改造为农业生产合作制,(一)土地改革后农村中农化趋势,农户各阶层构成 单位:,%,阶层,社员户,贫雇农,中农,富农,地主,其他,土改结束时,57.1,35.8,3.6,2.6,0.9,1954,年年末,4.2,29,62.2,2.1,2.5,第二节 统购统销与“三大改造”的完成,(,二)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指导思想,1.,农业合作化的物质条件,2.,土改后农民的积极性与合作化的群众基础和阶级基础,3.,关于两极分化,4,.,关于,合作化的形式与步骤,(三)农业互助合作的三个发展阶段,1.,慎重起步,2.,快步发展,3.,跑步完成,(四)历史作用与问题,1,.,历史作用:实现了土地由私有到共有的转变;在经济上切断了资本家阶级和农村的联系,在政治上使其更加孤立,迫使其接受社会改造。,2,.,两个问题,(,1,)集体化等同于合作化,(,2,)工作上要求过急,步子过快,工作过粗,形式过于简单,三、将个体手工业者生产资料私有制改造为手工业 生产合作制,(一)手工业生产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及其特点,(二)个体手工业合作化的进程,1.1950-1952,年的重点试办,典型示范,2.1953-1956,年的全面发展,3.1956,年的快步实现合作化,(三)手工业所有制和经营形式趋向单一,四、将工商业主私有制改造为国家所有制,(一)利用、限制、改造,1.,从利用、限制到利用、限制、改造,消灭资本主义经济任务的提出,2.,国家资本主义,消灭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形式,(二)国家资本主义从低级形式向高级形式的发展,1.,国家资本主义的低级形式:收购、统购、包销、订货、加工五种,2.,国家资本主义高级形式的初级阶段: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3.,国家资本主义高级形式的高级阶段:某个行全行业的公私合营,(三)理论创新与理论缺陷,1.,根据中国实际,将资本主义分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和私人资本主义,2.,对资本家和平赎买,使资本家所有制逐步转变为国家所有制,3.,改造过程中注意对企业的改造和人的改造结合起来,一,、历史渊源、苏联模式与经济发展战略的,影响,1.,解放区为支援战争一直是中央集权的战时共产主义经济体制,2.,新中国成立时,缺乏大规模经济建设经验,而苏联采用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已经取得了世界公认的成就,3.,“一五”计划经济建设重点是重工业,发展重工业需要大量的资金与物资的投入,在缺乏资金与物资的条件下,只能实行集中统一的体制,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重点建设,二,、以中央为主的经济决策权力,体系,1953,年,中共中央撤销各大区中央局和行政委员会,集中管理权于中央。新中国成立初期,政府系统的经济决策机构是政务院的财经委员会。,1952,年,11,月设立国家计划委员会,对国民经济进行综合管理,同时设立各种专业管理部门。在中央领导下,省、县两级地方政府负责管理行政区内的经济建设工作。,三,、逐步形成以指令性计划为主的经济调节,体系,国家计委成立后,中央各部门和省(市)、地、县人民政府及政府各部门和各大中企业,相应设立计划机构,形成从上到下的经济计划管理,体系。在国家计委领导下,通过编制和执行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实现对国民经济的计划管理。国家对国营企业实行直接的计划管理。,第三节 从市场经济体制到计划经济体制,四,、具有浓厚供给制和平均主义色彩的国民收入,分配体系,1950,年统一财政经济工作。,1951,年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统收统支的财政体制,。统收统支体制下,国营企业实行经济核算,但不自负盈亏,企业吃国家的“大锅饭”。在国家统一管理劳动力招收和调剂制度下,劳动者一旦进入企业,实际上得到终身劳动职位,得到一个“铁饭碗”。在分配方面存在平均主义倾向,职工吃企业的“大锅饭”。,五,、单一的公有制,结构,据统计,,1956,年,国民收入中各种经济成分占的比重为国营经济,32%,,合作社经济,54%,,公私合营经济,7%,,个体经济,7%,。,六,、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一)在不断克服急躁情绪的过程中前进,(二)集中力量进行重点建设,(三)五年计划四年完成,(四)历史经验教训:两翼先飞,主体滞后,一,、在不断克服急躁情绪的过程中,前进,1950-1952,年国民经济恢复速度很快,一些人对这种速度的恢复性质认识不足,以为今后也可以保持这种高速度。,1952-1953,年安排的“一五”经济建设规模大,要求的速度快。有计划的经济建设一开始就存在急躁情绪,追求高速度。,二、五年计划四年完成,(一)主要指标,按当年价格计算,,1952,年国内生产总值为,679,亿元,,1956,年为,1028,亿元;基本建设方面,,1953-1956,年投资额为,445.15,亿元,新增固定资产,335.26,个,全部建成投产大中型项目,333,个;工农业方面,,1953-1956,年工农业总值年均递增,11.6%,;,1956,年国民收入,882,亿元,比,1952,年增长,46.4%,,年均增长,10%,。,(二)新工业化的起步与经济结构的改善,1952-1956,年,工业增长速度高于农业,重工业增长速度高于轻工业。,第四节 经济快速发展,农业,、轻工业、重工业产值在总产值中比例,变化,%,国民收入构成,%,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83,,第,20,页,国民收入构成,%,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83,,第,24,页,年份,在工农业总产值中,在工业总产值中,农业,工业,轻工业,重工业,轻工业,重工业,1949,70.0,30.0,22.1,7.9,73.7,26.3,1952,56.9,43.1,27.8,15.3,64.5,35.5,1956,48.7,51.3,29.6,21.7,57.7,42.3,年份,农业,工业,建筑业,运输业,商业,1949,68.4,12.6,0.3,3.3,15.4,1952,57.7,19.5,3.6,4.3,14.9,1956,49.8,24.0,6.2,4.2,15.8,(三)人民物质文化生活初步,改善,1952,年年底,职工人数为,2917,万,比,1952,年增长,85.7%,。,1956,年国营企业人均工资比,1952,年增长,36.8%,。,1956,年底,医院、疗养院床位有,41.4,万张,比,1952,年增加,79.2%,。卫生人员达,120.1,万人,比,1952,年增加,46.6%,。,三、主体与两翼的关系,毛泽东,关于过渡时期总路线“一体两翼”的比喻有两层含义:一是社会主义工业化与社会主义改造如同鸟的主体与两翼一样要互相协调,共同前进;二是要从抓生产关系的改革带动生产力的发展。,1,、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在世界的比重,1950,年为,6.25%,,,1952,年升至,7.1%,,,1956,年再升至,7.5%,。人均方面,,1950,年中国为世界平均数的,29%,,,1952,年为,33%,,,1956,年升至,34%,。从,16,世纪以后,中国无论是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还是总国内生产总值与世界相比都是呈下降趋势,而,1950,年开始转为上升,这是一个重大转折。,2,、新民主主义经济形态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形态的先后确立,是两次经济形态的转变。这两个相继发生的变化,使中国从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经济形态变为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经济形态,从剥削人的经济制度变成没有剥削的经济制度。这是,5000,年中国历史的一大变化。,结 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