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电网35kV及以下配电网设备装备技术原则(二次部分)

上传人:lx****y 文档编号:242879757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PPT 页数:95 大小:80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电网35kV及以下配电网设备装备技术原则(二次部分)_第1页
第1页 / 共95页
云南电网35kV及以下配电网设备装备技术原则(二次部分)_第2页
第2页 / 共95页
云南电网35kV及以下配电网设备装备技术原则(二次部分)_第3页
第3页 / 共9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云南电网35kV 及以下,配电网设备装备技术原则,二次部分,- 10kV及以下工程标准设计培训班,22/9/2009,提纲,前言,范围,通用技术原则,电气二次设备装备技术原则,变电站自动化装备技术原则,配电网管理信息系统,1、编制目的,35kV,及以下配电网设备配置、选型规范化和标准化;,推进设备装备水平的提高;,保障电网安全、稳定、可靠运行;,一、前言,2、编制依据,中国南方电网公司,110kV,及以下配电网技术装备导则,;,国家标准、电力行业标准及相关技术规范、规,定;,一、前言,本技术原则作为云南电网公司35kV 及以下配电网设备配置、选型的技术指导,基建、技改工程中配电网设备的配置、选型技术要求应严格按照本技术原则执行,已运行的设备应分轻重缓急逐步采取措施达到本技术原则技术要求。,二、范围,二次系统防雷,应做到统筹规划、整体设计,从接地、屏蔽、均压、限幅及隔离五个方面采取综合防护措施。对微机型测控装置通信接口、计算机网络接口、电能表通信接口、智能装置通信接口等处安装防雷保护器。对电源系统应按分级防护、逐级协调的原则加装电源SPD(电涌保护器)。,三、通用技术原则,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 继电保护的配置和选型应根据配电网结构、一次接线方式,遵循“强化主保护,简化后备保护和二次回路”的原则进行。,三、通用技术原则,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 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应具有独立性、完整性、成套性,应采用微机型。,在变电站其它系统(直流电源除外)故障时,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应能正常工作;,装置的保护模块应配置合理,当装置出现单一硬件故障退出运行时,不能影响其它保护功能的正常运行;,应具备向远方传送信息的通信接口分别接入变电站内计算机监控系统和继电保护及故障信息管理系统,并接收外时钟同步信号;,应带有本身故障录波和事件记录功能,并提供相应的远方通信和分析软件。,三、通用技术原则,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 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强电跳闸出口应设置硬接线连接片。继电保护装置投退应具备软压板投退功能和硬压板投退功能,装置中不同类型的保护应设有方便的投退功能,每套主保护、后备保护要有独立的投退硬接线连接片。,三、通用技术原则,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 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应同时具有软件自检监测和硬件巡检功能,当装置中任一元件损坏时,不应造成装置不正确动作,并提供告警信号和异常报文。,三、通用技术原则,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 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所有输出接点必须是无源接点,并提供足够的信号接点,满足监控、录波、远动等要求。,三、通用技术原则,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 保护柜上每一套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应配置独立的直流断路器,直流断路器应能与上一级熔断器或直流断路器逐级配合。,三、通用技术原则,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 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的抗电磁干扰和电磁兼容应满足现行国家、电力行业和企业标准有关规定的要求。,三、通用技术原则,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 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的接地应满足中国南方电网公司继电保护反事故措施的相关要求。,三、通用技术原则,配电网自动化与信息系统, 应遵循统一规划,分步实施、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原则,按照局部试点、推广应用和改进提高三个阶段,循序渐进推进配电网自动化实用化进程,逐步提高对配电网的监控能力和运行管理水平。,三、通用技术原则,配电网自动化与信息系统, 应按照配电网运行管理的实际需求,依据南方电网配网生产管理信息系统功能规范,结合配电网地理信息平台,建设以配电网资源管理为核心的标准化、流程化、一体化的配电网管理信息系统。,三、通用技术原则,配电网自动化与信息系统, 县级供电企业应统筹考虑调度自动化和配电自动化系统建设,实现调度自动化和配电自动化应用功能的有机集成。,三、通用技术原则,配电网自动化与信息系统, 应采用功能全、低能耗、免维护的配电网监控设备,避免重复投资。配变监测计量终端应同时满足对配变运行监测、电能量采集及电能质量监测的要求,一套配电变压器不应安装一套以上的监测设备。,三、通用技术原则,配电网自动化与信息系统, 应基于IEC61970、IEC61968系列标准,遵循公共信息模型和接口规范,实现配电网自动化系统、营销自动化系统及配电网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共享和系统集成。,三、通用技术原则,配电网自动化与信息系统, 宜同步开展自动化及信息系统运行环境建设。结合运行需求,按照国家及行业标准,建设相应的自动化系统、管理信息系统机房及运行管理环境,或在现有条件下进行改造和完善。,三、通用技术原则,三、通用技术原则,配电网二次系统安全防护,应符合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规定的要求,遵循安全分区、网络专用、横向隔离和纵向认证的原则,按照南方电网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技术实施规范的要求配置安全防护设备。,保护及自动装置配置原则,(1) 35kV主变压器保护, 35kV主变压器保护按照主保护、各侧后备保护分机箱单套设置,每一侧配置一套后备保护,宜采用二次谐波制动原理比率差动保护。装置本身应具有故障录波和事件记录功能。主变保护厂家应随屏提供变压器温度变送器和档位变送器。, 35kV主变压器应配置独立的非电量保护,非电量保护与电气量保护完全独立,无任何联系。非电量保护应有独立的电源回路,电气量保护停用时不应影响非电量保护的运行。,四、电气二次设备装备技术原则,保护及自动装置配置原则,(2) 35kV及10kV线路均应配置一套完整的主保护和后备保护,采用保护、测控一体化装置,装置本身应具有故障录波和事件记录功能。,四、电气二次设备装备技术原则,保护及自动装置配置原则,(3) 10kV无功补偿装置应配置一套完整的保护,采用保护、测控一体化装置,装置本身应具有故障录波和事件记录功能。,四、电气二次设备装备技术原则,保护及自动装置配置原则,(4) 每台站用变压器和接地变压器应配置一套完整的保护,采用保护、测控一体化装置,装置本身应具有故障录波和事件记录功能。站用变380V侧应配置备用电源自投装置。当站用变或接地变采用油浸式变压器时还应配置瓦斯保护和本体的其它非电量保护。,四、电气二次设备装备技术原则,保护及自动装置配置原则,(5) 35kV、10kV分段断路器应装设充电保护及延时动作的过流保护。,四、电气二次设备装备技术原则,保护及自动装置配置原则,(6) 当一次设备采用高压开关柜时,宜将保护装置集中组屏,就地安装。当高压开关室与主控制室紧邻时,也可采用将保护测控一体化装置集中组屏布置在主控制室方式;当一次设备采用户外敞开式设备时,应将保护测控一体化装置集中组屏布置在主控制室;当保护测控一体化装置集中组屏时每面柜上最多只能装6套装置,并应配置一台打印机。,四、电气二次设备装备技术原则,四、电气二次设备装备技术原则,35kV变电站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配置表,四、电气二次设备装备技术原则,开关站、配电站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配置表,10kV 柱上设备保护, 柱上断路器应设两段式电流保护。为防止合闸瞬间的涌流引起的误动作,过流保护应具有合闸防跳延时功能,过流延时应从40ms3s 可调;速断保护按过流保护倍数设定的,其速断倍率应可调整。速断保护可设延时选择。,四、电气二次设备装备技术原则,10kV 柱上设备保护, 100A 及以上容量低压空气断路器宜采用电子式保护。过流保护宜采用反时限动作曲线,宜设置40ms3s 可调延时;速断保护宜按过流保护倍数设定的,其速断倍率应可调整。速断保护可设延时设定选择。,四、电气二次设备装备技术原则,10kV 柱上设备保护, 柱上重合器应设置速断、过流保护,宜设置方向保护、低周减载保护并提供2 种以上ANSI、IEC 保护曲线各2 种以上选择。为防止合闸瞬间涌流引起的误动作,过流保护应具有合闸防跳延时功能,过流延时应从40ms3s 可调;速断保护按过流保护倍数设定的,其速断倍率应可调整。速断保护可设延时设定选择。,四、电气二次设备装备技术原则,其它自动装置,(1) 变电站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根据主接线方式要求,母联(分段、桥)断路器、线路断路器可配置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备自投逻辑应满足变电站运行方式改变时的不同要求,能方便地实现母联(分段)或桥断路器备自投、进线断路器备自投等。,四、电气二次设备装备技术原则,在下列情况下,应装设备用电源的自动投入装置:, 具有备用电源的变电站站用电源;, 由双电源供电,其中一个电源经常断开作为备用的电源;, 降压变电站内有备用变压器或有互为备用的电源。,四、电气二次设备装备技术原则,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应保证在工作电源或设备断开后,才投入备用电源或设备;, 工作电源或设备上的电压,不论何种原因消失,除有闭锁信号外,自动投入装置均应动作;, 自动投入装置应保证只动作一次。,四、电气二次设备装备技术原则,其它自动装置,(2) 开关站、配电站备用电源自投入装置, 开关站、配电室10kV 开关柜应设置备自投装置。单母线分段接线开关站、配电站应采用自适应备自投装置,应可实现线路、母线备自投;单母线接线配电室应可实现线路备自投;, 开关站、配电室0.4kV 开关屏可设置备自投装置,但动作逻辑、时间不应与10kV侧备自投冲突;, 箱式变电站一般不设置备自投;, 10kV 开闭所、配电站备自投装置只能动作一次,在后一级设备发生短路、过负荷、接地等保护动作、电压互感器的熔断器熔断时应闭锁不动作。,四、电气二次设备装备技术原则,其它自动装置,(3) 变电站低频低压切负荷(解列)装置,根据系统要求配置微机型低频低压切负荷装置,装置本身应具有故障录波和事件记录功能;具有解列小水电并网点的35kV变电站应配置集中组屏的低频低压解列装置。,四、电气二次设备装备技术原则,其它自动装置,(4) 小电流接地选线装置,35kV(10kV)小电流接地选线一般由监控系统实现,也可独立设置。,四、电气二次设备装备技术原则,其它自动装置,(5) 电压无功自动调节(VQC),35kV变电站原则上不设专用VQC装置,变电站电压无功调节功能宜通过与变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配套的软件来实现。VQC通过变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来接收各种数据,同时通过自动化系统发送各种调节命令对变电站内电压、无功进行综合调节控制。,四、电气二次设备装备技术原则,其它自动装置,(6) 低压电容器投切控制装置, 低压补偿电容器应装设投切自动控制装置;, 补偿控制宜采用三相共补;, 投切开关宜采用过零触发固态继电器;, 装置应具有欠电压、过电压、缺相保护,可设定投切延时;, 装置支持IEC 870-5-101、IEC 870-5-104 通讯规约。,四、电气二次设备装备技术原则,直流系统,(1) 配置原则, 为满足无人值班直流供电冗余需要,35kV变电站直流电源系统宜配置一组高频开关充电装置和一组蓄电池。由断路器加继电保护为主体设备的中压配电站宜配置一组高频开关充电装置和一组蓄电池,其它需实现配网自动化的开关站、配电站直流电源由配电自动化终端提供。,四、电气二次设备装备技术原则,直流系统,(1) 配置原则, 直流负荷包括电气的控制、信号、测量和继电保护、自动装置、操作机构直流电动机、断路器电磁操动的合闸机构、站内交流不停电电源系统、远动和事故照明等负荷。事故照明宜采用手动切换方式。交流不停电电源系统应仅在变电站交流失压时使用直流电源的蓄电池组供电。,四、电气二次设备装备技术原则,直流系统,(1) 配置原则, 变电站内各类隔离开关的电动操动机构电机和断路器的储能机构电机宜采用交流供电,以减轻站内直流负荷及简化直流供电网络。,四、电气二次设备装备技术原则,直流系统,(1) 配置原则, 蓄电池应选用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电池电压宜采用12V/单只。,四、电气二次设备装备技术原则,直流系统,(1) 配置原则, 变电站、开关站、配电站内直流系统电压采用48V、110V或220V;柱上设备直流电压,采用24V。,四、电气二次设备装备技术原则,直流系统,(1) 配置原则, 站内每组蓄电池容量选取应按全站事故放电不小于2小时计算。充电装置应选用高频开关电源模块,充电装置的高频开关电源模块应采用N+1模式, 变电站每组蓄电池容量与充电装置额定电流(N个高频开关电源模块额定电流之和)的选择可参照下表,四、电气二次设备装备技术原则,四、电气二次设备装备技术原则,配电网直流系统选择表,直流系统,(1) 配置原则, 每套直流系统应配置一套微机型绝缘监测装置,监测直流母线和馈线的绝缘情况,,并实现就地和远方的显示及报警。每组蓄电池应配置一套蓄电池巡检装置。,四、电气二次设备装备技术原则,直流系统,(1) 配置原则, 充电装置应采用高频开关电源型充电装置,其稳流精度、稳压精度、纹波系数、效率、噪声、均流不平衡度等主要技术指标应满足8.1.5的要求。,四、电气二次设备装备技术原则,直流系统,(1) 配置原则, 每套高频开关电源的交流输入应设2个回路,运行中1路工作1路备用,当工作电源故障时应自动切换到备用电源。,四、电气二次设备装备技术原则,直流系统,(1) 配置原则, 在对合闸电流无特殊要求的应用场合,直流系统的控制母线和合闸母线宜合二为一,取消降压硅链和合闸母线。,四、电气二次设备装备技术原则,直流系统,(1) 配置原则,11,应采用电力用直流和交流一体化不间断电源设备。,四、电气二次设备装备技术原则,直流系统,(2) 直流系统的功能, 具有交流电源自动切换功能;, 设有电池充电限流和充电屏输出总限流;, 具有交直流过压、过流保护、缺相保护和市电电压过高/过低关机保护;,四、电气二次设备装备技术原则,直流系统,(3) 直流系统的供电方式, 直流电源供电回路分为环形供电方式和辐射供电方式。,四、电气二次设备装备技术原则,直流系统,(3) 直流系统的供电方式, 主变各侧断路器、35kV断路器控制、保护回路直流供电电源宜采用辐射供电方式,,各间隔单元控制与保护装置电源直流供电回路应在直流馈线屏处分开。,四、电气二次设备装备技术原则,直流系统,(3) 直流系统的供电方式, 直流系统的供电方式,四、电气二次设备装备技术原则,直流系统,(3) 直流系统的供电方式, 直流系统使用的各级直流空气断路器应具有速断保护和过电流保护功能。各级直流空气断路器的保护动作电流和动作时间应满足选择性要求,考虑上下级差的配合,并应有足够的灵敏系数。,四、电气二次设备装备技术原则,直流系统,(4) 直流系统的组成,每套直流系统主要由以下部分组成:, 高频开关电源模块, 微机监控模块, 蓄电池在线监测装置, 微机型绝缘在线监测及接地故障选线装置, 电压监视装置, 直流馈线柜, 蓄电池组,四、电气二次设备装备技术原则,直流系统,(5) 直流系统的主要技术参数,四、电气二次设备装备技术原则,直流系统,(6) 与站内监控系统的通信, 直流电源系统和一体化电源的充电模块、绝缘监测装置、蓄电池监测装置、UPS监测装置等应能通过RS485/232通信接口和厂家内部通信规约与微机监控器通信,以实现变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对直流系统的监视与控制。, 重要的报警信号应通过无源接点上送监控系统。,四、电气二次设备装备技术原则,交流不间断电源(UPS),(1) 一般要求, 35kV综合自动化变电站应配置交流不间断电源,以满足站内监控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遥视系统、自动化设备对交流不间断电源的要求。, 交流不间断电源系统不配单独的蓄电池,正常运行时由站用电源供电,仅在变电站交流失压时,由变电站220V直流系统供电。, 交流不间断电源系统全站共设一套,35kV站按35kVA配置,宜与馈线回路独立组一屏。,四、电气二次设备装备技术原则,交流不间断电源(UPS),(2) 交流不间断电源的组成, 整流器、逆变器、静态转换开关、手动旁路开关、隔离变压器、滤波器等;, 保护元件。如交流输入断路器、直流输入断路器、电流限制电路和欠过压保护电路等。,四、电气二次设备装备技术原则,交流不间断电源(UPS),(3) 交流不间断电源系统接线与供电, 交流不间断电源系统采用两台UPS模块,交流不间断电源具有2路交流输入,具有1路直流输入。, 站内重要的负荷采用辐射型供电方式。, 保护屏的打印机回路电源可采用环形供电方式。,四、电气二次设备装备技术原则,交流不间断电源(UPS),(4) 与站内监控系统的通信, 交流不间断电源系统采用RS485接口与变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通信。, 以下信号干接点输出:进线交流消失、进线直流电压异常、装置故障、电源过载、逆变异常,直送监控系统。,四、电气二次设备装备技术原则,交流不间断电源(UPS),(5) 主要技术指标,四、电气二次设备装备技术原则,一体化电源设备, 一体化电源设备的选型应符合DL/T 1074的要求。所含的子系统其基础功能及设备选型应满足国家、行业及南方电网公司相应的规程规范要求。其容量选择应同时满足各种电源负荷的要求。, 根据站用直流一体化电源设备的技术设备的发展,在满足可靠性、经济型的前提下,在35kV变电站逐步推广应用。,四、电气二次设备装备技术原则,五、变电站自动化装备技术原则,计算机监控系统,变电站控制系统应采用计算机监控系统,35kV变电站应按无人值班设计。,(1) 系统设备配置,监控系统应采用分层、分布、开放式网络结构,主要由站控层设备、间隔层设备和网络设备等构成。,站控层设备按变电站远景规模配置,间隔层设备按工程实际建设规模配置。, 站控层设备:主机兼操作员工作站、远动工作站、GPS对时系统、打印机、音响报警装置、网络设备等,远动通信设备冗余配置;监控系统主机宜独立组屏。, 网络设备:包括网络交换机、光/电转换器、接口设备和网络连接线、电缆、光缆及网络安全设备等。, 间隔层设备:包括测控单元、网络接口等。, 全站设一套GPS对时系统,采用IRIG-B(DC)码对时。实现站控层、间隔层及保护装置的时钟同步。, 同期功能由相应测控单元实现。,五、变电站自动化装备技术原则,计算机监控系统,(2) 系统网络结构, 35kV变电站宜采用单网结构,站控层网络与间隔层网络采用直接连接方式,站控层网络传输速率100Mb/s,间隔层网络传输速率10Mb/s。, 站控层网络应采用以太网。网络应具有良好的开放性,以满足与电力系统其他专用网络连接及容量扩充等要求。, 间隔层网络应具有足够的传送速率和极高的可靠性,宜采用以太网。,五、变电站自动化装备技术原则,计算机监控系统,(3) 系统软件,主机兼操作员工作站可采用经过软件加固的WINDOWS等操作系统。,五、变电站自动化装备技术原则,计算机监控系统,(4) 系统功能,监控系统实现对变电站可靠、合理、完善的监视、测量、控制,并具备遥测、遥信、遥调、遥控等全部的远动功能和同步对时功能,具有与调度通信中心交换信息的能力,实现调度端及集控中心对变电站的远方监视和控制。,五、变电站自动化装备技术原则,计算机监控系统,(5) 系统工作电源,监控系统站控层工作站等设备采用站内UPS供电,间隔层测控设备采用直流供电。间隔层需交流220V供电的设备,可采用直流逆变方式供电。,五、变电站自动化装备技术原则,五防系统,(1) 在35kV变电站设置一套微机五防系统,原则上应选用微机五防装置加单元电气闭锁。,五、变电站自动化装备技术原则,五防系统,(2) 微机五防系统的组成和适用范围, 微机五防系统由五防工作站、电脑钥匙、各种锁具、接地桩、(智能型)接地线管理器、智能型解锁钥匙管理器、高压带电显示闭锁装置等组成。, 适用于断路器、隔离开关和各电气网门等的操作闭锁。,五、变电站自动化装备技术原则,五防系统,(2) 微机五防系统的组成和适用范围, 断路器采用直流电气编码锁,与控制开关同装一面屏;隔离开关、高压开关柜(无完善的闭锁功能柜)和各电气网门亦应安装微机五防编码锁,五防锁就地安装。, GIS采用挂锁或直流电气编码锁。,五、变电站自动化装备技术原则,五防系统,(3) 微机五防功能和技术要求, 五防功能为,a) 防止误分、合断路器,b) 防止带负荷拉、合隔离开关,c) 防止带电合接地开关,d) 防止带接地开关合隔离开关,e) 防止误入带电间隔,五、变电站自动化装备技术原则,五防系统,(3) 微机五防功能和技术要求, 微机五防系统应能反映变电站一次设备的工作状态,应具有对位功能和相应告警显示功能。, 可进行五防模拟操作。在模拟操作时,微机五防系统检验操作票是否正确。 错误操作时, 发出语音信号,并可咨询正确操作步骤, 防止各种误操作的产生。,五、变电站自动化装备技术原则,五防系统,(3) 微机五防功能和技术要求, 微机五防系统应对正确的操作步骤(操作票)自动存贮, 并可把正确的操作票输出并存贮到电脑钥匙中去,同时打印操作票。, 应具有智能解锁功能。,五、变电站自动化装备技术原则,五防系统,(3) 微机五防功能和技术要求, 电脑钥匙能够记录(随时或追忆)操作人员在现场倒闸操作的情况, 包括操作开始时间、结束时间、已完成的、未执行的倒闸操作, 未遂的误操作等, 并可备份为文件或打印成册。, 操作全过程中均有五防术语语音提示,指导运行人员正常操作,使操作简单直观。,五、变电站自动化装备技术原则,五防系统,(4) 五防工作站应能与变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通过通信口通讯或直接与站控层网络连接,微机五防系统与变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应能相互校验执行站内的五防操作。,五、变电站自动化装备技术原则,覆盖范围及基本要求, 应覆盖地级供电局和县级供电企业配电网设备资源的全生命周期管理、配电网运行维护管理及综合业务管理。,五、变电站自动化装备技术原则,覆盖范围及基本要求, 宜按照面向服务的体系架构(SOA)设计,基于IEC61968配电管理系统接口规范,实现配电网管理信息的共享和工作协同。,五、变电站自动化装备技术原则,覆盖范围及基本要求, 已建立配电网管理信息系统的地区,其他系统所使用的配电网台帐和电网模型均应以配电网管理信息系统按交换标准提供的设备台帐和电网模型为准。,六、配电网管理信息系统,覆盖范围及基本要求, 应按照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规定的要求,部署在“管理信息大区”,与生产控制大区数据接口必须符合国家电监会及南方电网公司安全防护规定。单独建设的配电网地理信息系统亦应部署在“管理信息大区”。,六、配电网管理信息系统,系统结构,根据数据库服务器的配置地点,配电网信息系统可分为集中配置模式和分层配置模式。,六、配电网管理信息系统,系统结构, 集中配置模式,一般在地级供电局布置应用服务器、数据服务器和图形服务器,县级供电企业布置配电网信息管理客户端,以客户端方式通过网络登录到地级供电局集中布置的服务器上完成各自有关业务操作。地级供电局服务器将省网公司所需要的数据汇总到省网公司的生产管理系统服务器中。,六、配电网管理信息系统,系统结构, 分层配置模式,在地级供电局和县级供电企业分别布置应用服务器、数据服务器和图形服务器。地级供电局和县级供电企业通过各自局域网访问本单位服务器完成大部分的业务操作。县级供电企业服务器将地级供电局所需要的数据汇总到地级供电局的服务器中。地级供电局服务器将省网公司所需要的数据汇总到省网公司的生产管理系统服务器中。,六、配电网管理信息系统,系统结构, 配置模式的选择,应根据地区配电网规模和管理模式,因地制宜选择配置模式。特级地区及省网公司集中管理配电网的地区宜采用集中配置模式。,六、配电网管理信息系统,系统功能要求, 应基于统一的流程引擎平台,实现配电网管理业务流程的电子化流转。,六、配电网管理信息系统,系统功能要求, 应结合地理信息平台,实现电网模型建立和维护功能,并能根据业务需求按条件抽,取相应专题数据模型提供给其他系统共享。共享的电网模型应包括电网拓扑关系结构。,六、配电网管理信息系统,系统功能要求, 应实现配电网设备管理、运维管理和综合管理。各地区宜根据配网业务管理需求合,理选择业务功能模块。,六、配电网管理信息系统,系统功能要求, 应具备跨平台运行能力,支持在主流硬件及操作系统环境下运行。,六、配电网管理信息系统,系统平台配置,应根据地区配电网及所辖县级供电企业配电网规模、数据信息量、客户端数量及运行管理需求合理配置配电网信息系统硬件及软件。,六、配电网管理信息系统,系统平台配置,主要要求:, 关键节点如数据服务器、图形服务器及应用服务器宜冗余配置并集群运行。, 主干网络交换机应冗余配置。, 应采用企业版大型关系型数据库。, 宜采用在电力系统应用成熟的地理信息系统平台。, 采用的电子地图必须为矢量化电子地图。,六、配电网管理信息系统,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大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