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一3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上传人:sx****84 文档编号:242879418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PPT 页数:48 大小:8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一3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专一3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专一3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三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好了歌,人人说做皇帝好,其实皇帝也苦恼;,忠奸难辩睡不好,后宫争宠吃不消;,要是官吏选不好,贪污腐败治不了;,最怕地方造反了,身家性命也难保。,哪些“,苦恼,”?,1,皇帝的思索,如何防止丞相权力过大威胁皇权?,如何防止地方权力过大威胁中央,形成割据势力?,如何选拔官吏帮助自己管理天下?,如何加强对官吏的管理、监督?,2,三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3,本课结构:,皇帝制度,丞相制度,监察制度,选官制度,地方制度,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君主专制政体的强化,4,一,、,法令出一,:确立皇帝制度(君主专制政体),1.创立:确立皇帝制度,2.特点:,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带有独断性、随意性),3.影响:,有利于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君主专制政体下,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的理念,深深影响着政治决策,影响着立法、行政和司法,造成了极端腐败的封建专制。,5,二,、,君权与相权,相权不断削弱直至废除,皇权不断加强,1.原因:,君权与相权的矛盾,(或丞相权力过大威胁皇权),;,2.措施:,汉朝,:”中朝”和”外朝”;频繁的更换丞相;从身份低微的人中选拔人才。,唐朝,:三省六部制和政事堂会议。,宋朝,:中书门下和参知政事,明朝,:废丞相,权归六部,6,秦朝:,在中央设立丞相;,汉朝:,频繁更换丞相;让平民出身的人做丞相;设立“中朝”对抗“外朝”;,7,皇 帝,中朝,外朝,尚书令,侍 中,常 侍,丞 相,御史大夫,太 尉,九 卿,决策机构,执行机构,有事上报,两汉的内外朝,相权一分为二,剥夺丞相的决策权,8,秦朝:,在中央设立丞相;,汉朝:,频繁更换丞相,让平民出身的人做丞相,设立“中朝”对抗“外朝”;,唐朝:,三省六部制;,9,执行,皇帝,中书省,门下省,吏部,官吏的任免和考核,礼仪、科举,军政,刑狱,国家的工程建设等,唐朝政府机构示意图,政事堂,决策,审议,尚书省,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户籍、土地、赋税,(1)三省之间相互牵制,分工明确,提高了办事效率;(2)分割了相权,避免了权臣独揽大权,有利于加强皇权。,10,汉朝,:”中朝”和”外朝”;频繁的更换丞相;从身份低微的人中选拔人才。,唐朝,:三省六部制和政事堂会议。,宋朝,:中书门下和参知政事,秦朝:,在中央设立丞相;,11,枢密院,参知政事,副 相,三司使,最高行政机构,长官行宰相职,长官枢密使,低于宰相,分行 政权,皇帝,二 府,机构,职能,官职及权利,中书门下,最高军政机构,分财权,削弱宰相权力皇帝总揽大权,宋代中央政治制度,削弱相权,加强皇权。但造成行政效率低下,是宋积贫积弱的原因之一。,12,秦朝:,在中央设立丞相;,汉朝:,频繁更换丞相,让平民出身的人做丞相,设立“中朝”对抗“外朝”;,唐朝:,三省六部制;,宋朝:,设中书门下(,丞相,),增设“参知政事”(,副丞相,);,相权一分为二,相权一分为三,进一步分散相权,明朝:,废除丞相制,。(明太祖),相权很大,废除相权,其演变的总趋势?,影响?,趋势:,君权日益加强,,相权日益削弱直至被废除。,影响:,君主专制制度走向极端;,封建社会日益走向衰落。,13,獬(xi) 豸(zh),,,为中国上古传说中的一种神兽,它似羊非羊,似鹿非鹿,头上长着一只角,故又俗称独角兽。在中国古代的法律文化中,獬豸一向被视为公平正义的象征,它怒目圆睁,能够辨善恶忠奸,发现奸邪的官员,就用角把他触倒,然后吃下肚子。当人们发生冲突或纠纷的时候,独角兽能用角指向无理的一方,甚至会将罪该处死的人用角抵死。令犯法者不寒而栗。自古以来被认为是驱害辟邪的吉祥瑞物。,清朝都御史獬豸补子,三,、,中国古代王朝的监察体制,14,1.演变,秦朝:,中央:,地方:,汉朝:,中央:,地方:,御史大夫,监御史,御史大夫、,(州)刺史,御史台,(中国东汉至元设置的中央监察机构 ),明初至清末:,都察院(,中央监察机构,由御史台发展而来),2.评价,监察制度对防止地方官员的专权、腐败及其割据势力的形成都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它,加强了皇权适应了专制主义王朝实行有效统治的需要。,由于专制制度的本质决定了它的效能必然有限,如,未能对皇权作出制约(代表皇帝不代表社会);监察官员和监察机构贪赃枉法的情形司空见惯,使得监察系统受到严重破坏.,15,秀才看榜图,清代公布殿试结果的金榜,上图反映了中国古代的那种政治制度?,16,西周至,春秋:世袭,官职,世袭,被限定在,贵族范围,秦汉魏晋,南北朝:才德到门第,秦汉魏晋,南北朝:,才德到门第,从社会基,层选用,设立中,正官,成为世族把,持政权工具,隋唐北宋,明清:考试成绩,择优录取,仕途开放,八股取士,束缚思想,以官举士,权操于上,世官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四、选官制度目的:强化专制统治,重视集纳人才以充实执政集团,提高行政效率。,17,选官制度建立的(共同)作用,:,对维护地主阶级封建统治,促进封建社会发展起过巨大的作用。,18,秦朝,汉末,唐朝,宋朝,元朝,郡,道,路,行省,州,州,县,县,县,州,郡,县,路,府,州,县,明朝,清朝,承宣布政使司,府,县,省,道,府,县,五.地方行政区划演变,趋势:,中央权力加强,,地方权力削弱;,19,2)、重点:行省的主要职能及与中央的关系,必须呈报中书省,需呈报枢密院,中央的诏旨,行省官员,觐见述职,20,3)、元朝行省设立的历史作用,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元朝实行的行省制度影响深远,是我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改革。,它是我国省制的开端,影响深远。,21,本课结构:,皇帝制度,丞相制度,监察制度,选官制度,地方制度,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君主专制政体的强化,22,从秦汉至元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特征,:,小 结,(1),皇权不断加强,相权日益削弱,。,(2)虽然历代王朝都,重视监察,,但专制制,度的本质决定了监察的,效能十分有限,。,(3)历代王朝都,重视选官制度的建设,,,科举制成为隋唐以后重要的选官制度。,(4),中央对地方的集权不断加强,,行省制度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地方没有相应的自主权,也难以实施有效的治理),23,对中国古代集权制度的评价和认识,积极,明清前,:,维护统一,安定社会。,加快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保证中外文化的正常交流。,为抵御外来侵略提供保证。,消极:,对人民的政治压迫、经济剥削残酷。,导致政治腐败,政局动荡。,束缚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阻碍了科技的进步,造成社会发展的迟滞,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认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给中国社会有深远的影响,不可能消除腐败与分裂。,24,再见,25,A,B,C,D,E,F,G,形成,“中朝”,三省六部制,设副相,三省长官为相,州郡县,行省制,察举制,科举制,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26,(2006天津文综)削弱相权是中国古代加强皇权的重要手段。与此相关的措施是( ),A秦朝设立御史大夫和太尉 B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C北宋设立枢密使和通判 D元朝设立中书省,解析三省六部制将宰相的权力一分为三,三省之间相互牵制且三省的长官大都品级较低,这就削弱了相权,所以B正确;秦朝的御史大夫和太尉不属于宰相;北宋分割宰相权力的主要是参知政事;元朝设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关,宰相的权力有所增加,所以A、C、D都是错误的。,(2006重庆文综)史书记载“始置诸州通判,故常与知州争权”,反映的朝代是( ),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解析依据材料分析,“通判”、“知州”等职均设于北宋。A、B、D三朝均未同时设立此二职位。,牛刀小试,27,(2007广东单科)下列选项中,通过直接变革宰相制度来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有西周实行分封制西汉设置刺史唐朝实行三省制宋朝设立参知政事,A B C D,(2007广东文科基础)朱熹说:“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这段话说明宋朝,A中央集权得到进一步加强,B地方政府进一步收回财权,C政治和理学思想紧密结合,D藩镇割据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解析宋太祖从“权”“钱”“兵”三方面着手,加强了中央集权。中央在与地方分权的斗争中已处于绝对上风。,D,28,(2007全国文综二)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唐初三省的职能是,A尚书省和中书省决策,门下省执行,B中书省决策尚书省和门下省执行,C门下省决策,中书省和尚书省执行,D中书省和门下省决策,尚书省执行,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再认、再现基本历史事实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依据所学知识,唐朝的三省为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中书省负责定旨出命,长官中书令二人,门下省掌封驳审议,长官侍中二人,中书、门下通过的诏敕,经皇帝裁定交尚书省贯彻。尚书省职责为执行,长官尚书令一人,副长官左、右仆射各一人。故D,29,秦朝统一中国后推行郡县制 有利于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是秦朝行政体制建设的创举 彻底解决了地方割据势力的威胁,A,B C D,自秦汉以来我国中央和地方关系的演变趋势是 削弱地方,加强中央 分散地方权力,防止分裂割据加强对地方官吏管理 对边疆地区的管理日趋严密,A B C D,B,C,30,(2006江苏单科)列举秦朝、唐朝、北宋、明朝君权与相权关系的有关史实,揭示其历史演变的总体趋势,并指出其影响。,解析君权与相权关系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内隐含的一对矛盾,这对矛盾贯穿于中国封建社会的始终。秦始皇确立丞相制度,丞相在当时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以后,每当皇帝软弱,相权就直接威胁着君权,所以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总趋势是不断加强君权,削弱相权。组织史实时要注意揭示总体趋势、语言简练。君权的空前加强,必然导致君主专制制度走向极端,封建制度趋向衰落,这就是影响。,秦朝:确立至高无上的皇权,在中央设置丞相,辅佐皇帝处理全国的政事。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的分工使宰相的权力一分为三,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北宋:在宰相下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把宰相的职权一分为三,便于皇帝总揽大权。明朝: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权分六部,直属皇帝。皇帝的权力空前加强。,总体趋势:君权日益加强,相权日益削弱直至被废除。,影响:君主专制制度走向极端。,31,材料一,唐初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上中书,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填“奉行”而已。,材料二,(唐太宗说)“中书所出诏敕,颇有意见不同,或兼错失而相正以否。元置中书、门下本拟相防过误。人之意见,每或不同,有所是非,本为公事。卿等特须灭私循公,坚守直道,庶事相启沃,勿上下雷同也,。,材料三,唐太宗发现有一人诈伪做官,便下令处死。但负责审理此案的官员戴胄说:“法者,国家所以布大信于天下;言者,当时喜怒之所发耳。陛下发一怒而杀之,既知不可置之于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唐太宗被迫收回成命,对他说:“法有所失,公能正之,朕何忧也!”,32,根据材料一,分析指出唐初一道旨意主要包含了哪些人的意见。,中书和门下省的长官及其皇帝。,根据材料二,分析说明唐初政治制度的特点是什么,并指出这种特点的产生主要取决于什么。,皇权下的民主。皇帝个人的素质和政权建立的背景。,材料三所述之事实实质上是哪两种权威之间的冲突?结局说明了什么?,法律与皇权。法律站了上风。在唐代皇权并非是绝对的权威。,结合上述材料,指出唐初君主的权力受到哪些方面的制约。结合我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政治特点谈谈你对这一现象的认识。,中书和门下的长官和法律。,3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西汉一代之制:凡为相者,就爵而言,必封侯丞相为百官之长,位高而权重。西汉前半期“常以列侯为丞相”。,中国宰相制度,材料二 :汉兴,功臣受封者百余人子孙骄溢,忘其先至太初(武帝年号,公元前2世纪末)百年之间,见(现)侯五,余皆坐法陨命亡国。武帝以后宰相之材不得不取于列侯之外。,中国宰相制度,(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汉朝前期和中期丞相选任渠道的变化并分析原因,变化,:由汉朝前期在列侯中选任丞相到汉武帝时在列侯之外选任丞相,原因,:列侯为相,位高权重,常与皇权发生矛盾;汉初所封列侯后代大多腐败堕落,犯法丢爵。,34,材料三 :中朝,内朝也。,大司马,、左右前后,将军,、侍中、常侍、散骑、诸吏为是朝。丞相以下至六百石为外朝。至昭、宣(帝)之世,大将军权兼中外在内朝闻政事。 汉书; 刘辅传,(2)材料三叙述的是什么制度?中央官制的变化反映了什么实质问题?,制度:内外朝制度。,实质: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材料四:汉武帝在位54年间,先后用丞相12人,下狱死者占其半,生者如田蚡、石庆、公孙弘辈,只能装聋作哑,唯命是从而已。,(3)根据上述四则材料归纳汉武帝削弱相权的措施,降低丞相出身;实行内外朝制度;,频繁换相、多人免职、处死;,35,巩固:下列各项具有监察官吏职权的是,御史大夫,刺史,厂卫特务机构,A B,C D,A,36,巩固:“天子正号曰皇帝,自称曰朕,臣民称之曰陛下。”下列关于嬴政改“王”而称“皇帝”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具有神化皇权的意图,B表明嬴正要效法古代有道明君,C是中央集权发展的必然结果,D体现了专制主义的倾向,B,37,巩固:李斯曾说过,“主独制于天下而无所制也”,从中可以得出的信息,正确的是,皇权至高无上,君主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国家是一个人的国家,政治是一个人的政治,君主主宰国家政治,A B,C D,D,以维护皇权,服务于皇帝为基本原则。,38,巩固:下列关于三省六部制的叙述,正确的是,这一制度开始于隋朝,加强了皇权,削弱了相权,它标志着中央集权制度走向衰落,这一制度对隋唐以后各个朝代影响影响深远,A B,C D,B,39,皇,权,年代,皇,权,年代,皇,权,年代,皇,权,年代,巩固:下面四幅中国历史上关于皇权与相权势力的消长图,哪一幅是正确的?( ),A,B,C,D,40,延伸:在我国古代,秦朝设丞相,明朝废除丞相。下列对这种矛盾的现象分析正确的是,A、都是封建专制统治的需要,B、都因为相权威胁皇权,C、都有利于国家统一,D、体现了权力互相制衡的原则,A,41,文: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状绾法度量则不壹歉疑者皆明壹之,为了显示皇帝独尊作出许多皇帝专享的规定,包括:秦始皇自称为“朕”。此字以前任何人都可以用来表示“我”的意思,但是自秦以后成了皇帝独享的字。还有玺印,“秦以前,民皆以金玉为印,龙虎钮,唯其所好。秦以来,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史记集解)。另外,皇帝的“命为制,令为诏”(史记秦始皇本纪)。“制”为皇帝涉及制度的命令,“诏”为皇帝诏告臣民的一般命令。,42,史料链接:,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曾经用这样的话形容秦代的皇帝制度:“法令出一”、“别黑白而定一尊”、“天下之事无论大小皆决于上”。,1)“法令出一”“别黑白而定一尊”“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分别是什么意思?,2)历朝皇帝制度是否继承了这一特点?为什么?,“法令出一”:国家的法律、政策都取决于皇帝一人的意志。,“别黑白而定一尊”:皇帝具有天下独尊的地位。,“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皇帝集行政权、司法权和军事指挥权于一身。,君主主宰国家政治而没有其他任何力量可以对他有所制约。这成为中国古代的政治定律。,历代官僚体制虽有所变化,但是都以维护皇权、服务于皇帝为基本原则。,43,史料一:两汉时期,皇帝对丞相待之以礼。丞相竭见皇帝时,皇帝起立,赐丞相座。丞相病了,皇帝还要亲自去探视。隋唐时期的宰相大臣上朝奏事也有座位,史料二:有一天,宰相范质等人向宋太祖奏事,开始大臣还坐着,宋太祖说自己的眼睛昏花看不清,就让他们站到自己面前,指给他看。待范质等人回到原处,座位已被撤掉。此后,宰相大臣就只能站在皇帝面前议事了。,史料三:明代自朱元璋起,明文规定“大朝议”须“众官皆跪”。清朝的官僚上朝跪地时间特别长,以至于大臣们都备有特别的护膝。,44,读史感悟,:,唐太宗在金殿端门见新科进士鱼贯而出,得意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明代思想家顾炎武则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四百六十余人也。”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上述观点的看法。,45,中国古代地方政治制度演变的特点及其影响。,趋势:,中国古代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势力的斗争十分激烈,斗争的结果是,,地方的权力不断削弱,中央的权力不断加强,形成了高度集权的中央集权体制。,特点:,中央通过对地方官吏的任免、监督和考核,严格控制着地方行政,地方服从中央,最后听命于君主;中央对地方实行多层次、多渠道的管理,使地方无法与中央对抗。,影响:,这种高度的中央集权,一方面保证了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的统一和封建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也造成了地方官对中央和君主的绝对依赖,难免人浮于事。地方没有相应的自主权,也难以实施有效的治理。,46,君权与相权(削弱相权),宰、相之名分别出现于商周及春秋之时,宰相连称始于战国。当时的所谓宰、相或宰相,地位均相当于丞相。后来,宰相一直沿用于整个封建社会。不过,除辽代设置“宰相”外,宰相一般只是一个习惯用语,用以指辅佐皇帝行使权力、处理国家政务的主要官吏,而不是一个正式官名。,47,4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大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