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制度]行政的执行及手段(ppt67页)

上传人:ll****x 文档编号:242872866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PPT 页数:67 大小:9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制度]行政的执行及手段(ppt67页)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管理制度]行政的执行及手段(ppt67页)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管理制度]行政的执行及手段(ppt67页)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2006,年,8,月,*,GUANGDONG UNIVERSITY OF FINANCE,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2006,年,8,月,*,第六讲:行政的执行及手段,第一节:行政执行概述,第二节:行政信息与行政咨询,第三节:电子政务,第四节:行政公共关系与行政协调,第五节:财务行政,1,电子政务,知识网络图,行政执行及手段,(一)行政执行的含义、特点、原则,(二)行政执行的过程,(三)行政执行的手段,(四)行政咨询机构如何与决策层沟通,行政执行,行政信息与,行政咨询,(一)行政信息的内涵及意义,(二)行政信息管理的含义、必要性、要求、内容、基本环节,(三)行政咨询的特征、作用,(一)社会信息化的含义及其发展,(三)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及其影响,(一)准备环节,(一)行政手段,(五)行政咨询与行政信息的关系,(二)实施环节,(三)总结环节,(二)经济手段,(三)法律手段,(四)思想手段,(二)社会信息化对行政信息管理及咨询的影响,(一)发展现状,(二)功能,(三)对政府的影响,1,、电子政务的总目标和指导原则,2,、电子政务的主要任务,3,、电子政务的总目标和指导原则,1,、政府内部事务处理电子化,2,、政府部门间行政关联电子化,3,、政府公共管理的电子化,1,、改变政府组织状态,2,、提高行政效率,3,、促进政府民主化发展,2,知识网络图,(一)行政公共关系的含义及其特征,行政执行及手段,行政公共关系,与行政协调,财务行政,(二)我国行政公共关系的任务,(三)行政公共关系实务举要,(四)行政协调的概念、作用,(五)行政协调的主要模式和基本原则,(六)行政协调的技术举要,(一)财务行政的概念,职能和作用,(三)政府预算管理,(二)财务行政体制,(六)政府审计,(四)政府决算,(五)预算会计,1,、预算的含义和内容,2,、预算编制的原则,3,、政府预算的行政组织形式,和 技 术 组 织 形 式,(,1,)中央预算和地方预算,(,2,)地方总预算和地方总预算,(,1,)绩效预算,(,3,)零基预算,(,2,)计划规则预算,(,4,)单一预算,(,5,)复式预算,经常性预算,建设性预算,3,行政执行是行政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政府目标的实现,决策方案的落实,行政决策得以实现的惟一途径,是行政管理中最经常、最大量的活动,决定着行政管理工作的成败。,第一节:行政执行概述,4,一、行政执行的含义及特点,(,一,),行政执行的含义,广义,狭义,是执行国家权力机关意志的活动,,行政管理就是一系列的行政执行。,是指行政主体接受决策指令后,,组织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付,诸实施的过程,即为实现某种,决策所做的具体工作。,5,1.,目标性。,2.,经常性。,3.,实务性。,4.,强制性。,5.,时限性。,6.,灵活性。,(,二,),行政执行的特点,重点把握,:,行政执行是,1,是联系整个行政过程的核心。,2,是行政决策的后继。,3,执行效果是评估行政,管理工作的客观依据。,4,是依法执行。,6,二、行政执行的原则,(,一,),忠实决策目标与开拓创新相统一的原则,(,二,),果断迅速与注重效益相统一的原则,(,三,),统筹兼顾与目标清晰相统一的原则,(,四,),发扬民主与集中相统一的原则,7,三、行政执行的过程,所谓行政执行,的过程,就是,从行政决策指,令下达到行政,决策目标实现,的全过程。,行政执行过程的构成,(一)准备环节,(二)实施环节,(三)总结环节,含义,8,(,一,),行政执行的准备环节,1,制定执行计划。,2,一般准备活动。,(1),统一思想认识。,(2),提供物质条件。,(3),落实组织及人员。,9,(,二,),行政执行的实施环节,1,建立强有力的指挥中心。,2,健全行政执行的制度体系。,3,善于做好协调工作。,10,(,三,),行政执行的总结环节,3,对经验教训的总结。,2,对执行情况的评定。,1,对执行情况的检查。,11,含义,是指行政部门为完成、,实现行政管理的任务、,目标而依法采取的行政,措施,是执行阶段中排,除障碍,保证指挥自如,,协调顺利,监控有效,,促进任务圆满完成必不,可少的方法。,具体手段,(一)行政手段,(二)经济手段,(三)法律手段,(四)思想教育,四、行政执行的手段,12,含义,是指行政主体凭借行政权力,依靠行政组织的层级,采取,行政命令的方式,实现国家,对行政工作的领导、组织和,管理的方法。行政手段具有,控制、制约、调整、协调社,会各地区、各部门行政管理,工作的方向,保证行政执行,的集中统一,实现国家、社,会所期望达到的管理目标的,功能。,1,权威性。,2,强制性。,3,层次性。,4,具体性。,(,一,),行政手段,行政手段的特点,13,(,二,),经济手段,含义,是根据客观经济规律和,物质利益原则,利用各,种不同经济杠杆,调节,不同经济利益之间的关,系,以达到较高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行政,管理方法。,具体经济手段,1,、价格、,2,、工资、,3,、信贷、,4,、税收、,5,、利息、,6,、利润、,7,、资金、,8,、罚款、,9,、经济合同、,10,、经济责任制,是一种通过物质诱导进行间接管理的方法,1,间接性。,2,关联性。,3,有偿性。,特点,14,(,三,),法律手段,是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工具,是行政主体以行政,立法、行政执法、行政司,法的方式履行行政职能、,实现行政决策目标的行政,执行方法。或者说是行政,主体以法律为武器,依据,法律活动的规律、程序和,特点实施行政管理的方法,在依法行政的今天,法律,特点,含义,1,权威性。,2,规范性。,3,稳定性。,法律手段是行政执行最有效的手段。,行政法律的具体手段,行政立法,行政执法,行政司法,15,(,四,),思想教育手段,含义,是指依靠宣传、说服、,沟通、精神鼓励等,,激励人们的积极性,,用非强制手段使行政,人员和管理对象自觉,自愿地去从事政府所,鼓动的工作或活动,,实现行政目标的方法,思想教育手段的多样性,1,、启发教育,2,、说服劝告,3,、建议协商,4,、树立典范,5,、舆论抑扬,思想教育手段的特点,1.,潜在性,长期性,2,内在稳定性,3.,超前性,16,信息是咨询的基础,咨询是信息的应用。,行政信息是行政管理的基本构成。行政管理各环节及其相互联系,都离不开信息,信息管理又是行政管理达到现代化、科学化和法制化的重要保障。,第二节 行政信息与行政咨询,17,一、行政信息的内涵及意义,(,一,),信息的一般解释,从实用意义看,从哲学意义看,信息是指有新内容的消息、情报等,通过符号、信号等形式表现出来。,信息是客观世界中事物的变化、特征的最,新反映,是事物的客观状态经传递后的再现。,18,哈特莱,(R,V,L,Hartely),申农,(C,E,Shannon),1928,年,在,信息传输,一文中首先区分了信息,和消息在概念上的差异,,认为消息是信息的载体,,信息是指包含在消息中,的抽象量。,1948,年,发表了被誉为奠定了,信息论理论基础的论文,通信,中的数学理论,信息被解释为,通信过程中不确定性减少的量。,“通信过程中不确定性减少”,,实质上就是通信接受者对某物,由不知到知,由知之甚少到知,之较多,19,(,二,),行政信息的含义及与一般信息的关系,含义,行政信息是指反映行政管理活动及其对象的状态,发展与变化对行政主体有新意义的消息、情报。,2.,行政信息与一,般信息的区别性,1.,行政信息与一,般信息的共同性,(1),从反映的对象和涉及的范围,来看,行政信息不同于自然信息,(2),从传递方式和载体性质看,,行政信息也与一般信息有别。,(1),客观性。,(2),传递的时效性。,(3),交流的共享性。,(4),传递性。,20,(,三,),行政信息对行政管理的意义,1,是国家实施管理、推行行政事务的基础。,2,是科学决策的依据与有效组织的手段。,3,是行政管理现代化的重要资源。,21,二、行政信息管理,(,一,),行政信息管理的含义,是指在行政系统内,按一定的要求,通过对行政,信息诸要素,(,内容、载体、手段、工作者等,),及其,运作的组织,使之达到为行政工作服务的目的。,22,(,二,),行政信息管理的必要性,1,从行政信息的服务性质来看。行政信息程序化、规范化、,科学化的管理,才能为行政管理提供及时、全面、有效的服务。,2,从行政信息的反馈机制看。信息管理者需建立信息传递的反,馈机制,因为反馈并不能自发形成。通过反馈才能充分发挥这行,政信息的作用。信息反馈,有正与负、纵向与横向、单渠道与多,渠道、超前与跟踪之别。,3,从行政信息的急剧增长看。要求对行政信息的,捕捉要快、广泛,加工、传递也要高节奏、高效率。,23,(,三,),行政信息管理的要求,1,真实和全面。,2,及时和适用。,3,连续和反馈。,4,充分和经济。,24,(,四,),行政信息管理的内容,(1),素质训练,(2),人员的组织,(3),机构设置,1,对人员的管理,2,对信息载体的管理,(1),纸张载体,(2),印刷载体,(3),电子载体,(4),激光载体,3,对信息技术的管理,(1),电子计算机,(2),包括电讯,(3),缩微复制,(4),声像技术,系统方法、,系统工程方法,信息处理的网络技术,检索技术,25,(,五,),行政信息处理的基本环节,行政信息处理是信息管理诸要素综合作用的过程,是信息管理的具体体现。,1,信息收集,2,信息加工,3,信息传递,4,信息贮存,信息收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以后加工、传递的质量和数量,(1),分类,(2),比较,(3),综合,信息传递既是加工过的信息向使用者的供给,又是直接使用,信息的一种形式,如通过信息传递实施组织、控制与指挥。,(1),传递方式。,(2),传递及时和准确,(1),贮存具有特殊意义,(2),贮存内容与方法,一是区分种类,分项排列。种类的区分,一般为,时间、来源地域、主题、管理层次和信息载体等。,二是登记与编码。每一种类都,要分项登记,编制目录与索引。,26,利用咨询处理行政事务我国有文字记载的已有约,3000,多年的历史。,现代行政咨询有了重大发展。现代行政管理与社会各方面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和复杂。重大行政决策,常是多目标的决策,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教、卫生、生态与环境等方面。,三、行政咨询概述,(,一,),行政咨询的起源与发展,27,(,二,),行政咨询的定义与特征,行政咨询的定义,是指咨询机构用科学方,法,通过对相关信息的,研究,对行政过程所出,现的问题作出解答,以,此影响决策的活动。,现代行政咨询的特征,1,、综合性。,2,、相对独立性。,3,、智能性。,28,(,三,),行政咨询的作用,1,提供决策目标的背景材料。,2,拟定并论证各种决策方案。,3,预测行政活动的发展变化。,4,解答疑难和扩充知识。,辅助领导决策,,为之提供各种有科学依据的判断,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案、途径和办法,具体表现,主要表现,29,四、行政咨询机构及其与决策层的沟通,(,一,),我国行政咨询机构的形式,1,、决策研究机构。,2,、政策研究机构。,3,、情报研究机构。,4,、学术研究团体。,5,、咨询服务组织。,6,、专家顾问委员会,30,(1),使咨询机构及时、充分地了解决策问题、决策意图及要求,提高咨询工作质量。,(2),使决策者确实了解咨询机构的功能、作用和实情,提高利用咨询手段的主动性与科学性。,(,二,),行政咨询机构与决策层的沟通,1,沟通的意义,外脑 智囊,兰德公司,高盛公司,亚当,斯密学院,政策研究中心,经济事务学院,31,2,沟通的方式和特点,从咨询服务提供者看,(,1,)决策方案,(,2,)政策反馈,(,3,)现状调查,(,4,)预测分析,(,1,)是指定课题,(,2,)是提供问题,(,3,)是提出方向,从咨询服务需求者看,行政咨询沟通的两个特点,一是渠道多、环节少,二是明 确、规 范,32,1,信息的内容决定咨询服务的范围。,2,信息的完整性决定咨询服务能力。,3,信息获取与加工的及时性决定咨询服务的应变性与主动性。,4,信息加工的科学性决定咨询服务的可靠性。,五、行政咨询与行政信息的关系,(,一,),行政咨询有赖于,行政信息的掌握运用,(,二,),行政咨询对行,政信息的积极作用,1,行政咨询使行政信息的获取更具有针对性。,2,行政咨询为信息加工提供了依据。,3,行政咨询为信息传递明确了要求。,4,行政咨询促进了信息管理的完善。,33,第三节 电 子 政 务,Electronic Government,34,一、社会信息化及其发展,1.,社会信息化定义,所谓社会信息化,是以,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和,传输手段的广泛应用为,基础和标志的新技术革,命,影响和改造社会生,活方式与管理方式的过,程。,从有形的物质产品创造,价值的社会向无形的信,息创造价值的阶段的转,变,可将社会信息化定义为,(一)社会信息化概说,35,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世界范围内兴起的新技术革命是现,今社会信息化的发生背景。,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信息的载,体、媒介和形式,信息的传递与交,流方式,信息整合、组织的原理和,方法,以及信息服务和利用方式等,都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自,20,世纪,40,年代末申农创立信,息论以来,迅速地扩大了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急剧增加了社会的信,息需求量。,2,社会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信息大爆炸”是社会信息化的时代背景的表征,新技术革命是社会信息化的发生背景,据有关文献记载,文献信息的总和,从,1950,年起每十年翻一番,到,1970,年后每五年翻两番,这种被人们描述为“信息爆炸”现象,实际上就是社会信息化的时代背景的表征。,36,3,社会信息化的主要内容,就是,以信息处理技术为基础,的信息传输手段的现代化,既,以现代信息网络建设为核心,37,(,二,),社会信息化的发展概况,1,信息系统的发展,(1),系统功能的,强化和扩大化,(2),系统,的网络化,(3),系统利用的,高速化和高效化,数据处理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决策支持系统、国家信息系统,专家系统的开发与扩大过程,60,年代,70,年代,80,年代,20,世纪,经历了,“单主机,单用户”、,“单主机,多用户”、,“多主机,多用户”,“智能终端,多主机,多用户”,38,2,信息产业的发展,(,1,)电子信息技术和设备制造业的迅速发展。,(,2,)电子信息服务业的迅速发展。,(,3,)信息产业政策的制定。,39,“,金桥工程”,经济信息通信网络工程、,“金关工程”,外贸海关系统的电子信息联网工程、,“金卡工程”,电子货币联网工程、,“金税工程”,税务管理信息网络工程、,“金农工程”,农业综合管理及服务信息系统工程、,“金企工程”,工业生产与流通信息系统工程、,“金智工程”,教育科研计算机网络工程、,“金宏工程”,国民经济宏观调控信息系统工程、,“金财工程”,国家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的信息系统工程、,“金盾工程”,社会稳定和安全的电子信息网络、,“金质工程”,防伪打假的电子信息系统、,“金水工程”,监测治理水旱灾情的电子信息系统、等等。,(三)我国社会信息化的重点工程,40,二、社会信息化对行政信息管理及咨询的影响,(,一,),社会信息化对行政信息管理的影响,1,管理技术的要求。,2,管理制度的要求。,3,管理机构和组织的要求。,4,管理观念的要求。,41,行政咨询具有整理、传输信息的服务功能,又是集知识、技术、信息于一体的智能再生产过程,社会信息化对行政信息的影响,必然会反映到咨询活动上来。,(,二,),社会信息化对行政咨询的影响,1,专业咨询机构的数量急剧增加。,2,决策咨询的地位日益重要。,3,咨询手段的现代化和科学化。,4,信息意识的社会化。,5,咨询管理的法制化。,影响,42,三、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及其影响,十六大将“推行电子政务”作为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战略目标,将电子政务的建设与发展,与,转变政府职能,,改进管理方式,,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显示了中国执政党和政府发展电子政务的宏大构思。,43,据有关资料显示,,1992,年,国务院提出建设全国行政首脑机关办公决策系统的方案,,2001,年,制定了全国政务信息化建设的五年规划,,2002,年,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审议通过了,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指导意见,,并成立电子政务标准化总体组,全面启动电子政务的标准化工作。,在前述“金”字系统工程取得重大进展的同时,政府上网工程普遍实行,电子政务的基 础,IT,设备采购量迅速增加。,2002,年,6,月底,,通过政府上网工程的实施,全国已有,81,1,的省、部级政府部门建立了电子主页,,57,5,的省市级政府部门建立了政府网站,绝大多数乡镇级政府设有站点,各级政府通过电子系统向社会发布信息,提供公众信息服务。,仅,2002,年上半年,我国政府的电子政务建设软件投资达,21,1,亿元,订设备采购量达到,154,9,亿元。,(,一,),中国电子政务发展现状,44,1,电子政务的总体目标和指导原则,总体目标,2005,年完成“三网一库”的政务信息化的基本架构,“三网”,政府机关内部的办公业务网,国务院办公厅与各地区各部门连接的办公业务资源网,以因特网为依托的政府公众信息网,政府系统共建共享的电子信息资源库,原则,“以需求为导向,以应用促发展,,统一规划,资源共享,安全保密”,集中体现了对政府,高效行政、服务公众、,重视信息资源的充分利用,办事公开的现代行政理念,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与适用性,“一库”,45,一是大力推进政府业务的应用建设。,二是加强政府办公业务网和办公业务资源网的建设。,三是筹建政府的公众信息政府网站。,四是建立和完善共享性信息资源库。,五是做好计算机网络安全保密工作。,六是加强对公务员的培训工作。,七是抓好与系统建设和应用相关的法规工作,。,2,电子政务的主要任务,46,3,电子政务的保障,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电子签章条例,个人数据保护法,将为电子政务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47,(,二,),电子政务的功能,两大功能,政府内部的部门行政信息化,面向社会的政府信息化,48,1,政府部门内事务处理的电子化,如各种公文的流,转、审核和处理,一是公文处理系统,二是业务管理系统,各专项业务的管理,电子化采购的管理,各种会议的管理和,办公日程的管理;,三是信息分析系统,各类各层级的数据收集、,统计、整理、储存和分析,49,2,政府部门间行政关连的电子化,政府关连的电子化是政府内部行政信息化的核心,,是所谓电子政府与非电子政府的基本区别所在,,政府内部电子,化的三个平台,一是行政信息资源的共建平台,二是行政信息流动的共享平台,三是行政信息管理的共维平台,强调行政信息资源库存的,共同化和多项用途的可能性,强调信息垄断的去除和信,息交换的数据化与可行性,强调政府部门间对行政信息系统,的效用与安全维护的共同责任,50,首先,要实现“政府上网”,即政府网站和电子社区的建立,面向社会提供“在线服务”;,其次,应实现各项公共事务管理的专业化电子服务与管理系统;,第三,达到政府管理组织与社会公众、企业组织之间的双向信息流动的网络化。,3,政府公共管理的电子化,51,(,三,),电子政务对政府的影响,1,改变政府组织状态。,(1),组织结构的扁平化。,(2),政府组织的无缝化。,2,提高 政府 行政效率。,3,促进政府民主化发展。,52,公共关系和行政协调,是渗透政府,行政过程的两项重要工作。,为了保证施政任务的顺利进行,,需要开展有效的政府公共关系活动;,为了保持行政过程的动态平衡,,需要协调好政府的各项专业职能。,第四节 行政公共关系与行政协调,53,美国著名公共关系学者,格鲁尼格,认为,,,是政府组织与其相关公众之间的传播,(,沟通,),管理,(Public Relations is the management Of communication between an organization and its public),。,一、行政公共关系的含义,行政公共关系特指政府,在施政过程中运用传播,沟通的方法,促进政府,与公众之间相互了解、,理解、信任与合作的一,种管理活动。,(一)行政公共关系的含义,54,行政公共关系,从静态上看,从动态上看,从管理角度看,从管理活动的范围来看,从管理方式上来看,从管理的内容和过程来看,从管理的价值取向看,即政府机构与社会公众之间的双向传播沟通活动,主要指发生在政府与公众之间的信息交流和沟通的行为及状态,是一种管理职能,即对政府组织与社会公众之间的传播沟通行为,和状态进行管理,或者说,是对政府组织与社会公众之间传播,沟通的目标、对象、媒介、资源、过程和效果等基本要素进行管,理,以提高政府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塑造政府的良好形象,争,取公众对政府工作的认同、理解和支持,最终达成政府目标,对外传播政府的信息,代表政府组织与公众进行沟通;对内表达,公众的意见,代表公众与政府组织进行沟通,具有中介性的特征,主要方式和手段是运用各种传播媒介去实现政府与公众,之间的双向沟通,而不是单向传播甚至强制性的灌输。,是对政府组织与公众之间信息互动的目标、对,象、媒介、资源、过程和效果进行决策、计划、,组织、协调、整合、实施、控制、评估和监督。,追求的是政府在公众中良好的形象和信,誉等无形资产,具有非物质性的特征。,55,二、行政公共关系的特征,1,、主体的权威性,2,、对象的复杂性,3,传播的优越性,4,目标的独特性,(1),政府的组织传播严密有效。,(2),政府控制着大众传播媒介,把,握着国内社会舆论的绝对主导权。,(3),在网络环境下,电子政务的推,行使政府网络公关成为可能。,(1),促进公众的认知。,(2),提高政府的美誉度。,(3),政府开展公关活动的最终目标,是提高社会效益,其价值追求表,现为公共取向,而企业和其他许,多社会组织一般都是以本组织利,益为取向。,56,三、行政公共关系在中国,(,一,),我国行政公共关系发展的动力,1,经济市场化是行政公共关系发展的基础。,2,政治民主化为行政公共关系的发展创造了条件。,3,行政改革的突破是我国行政公共关系发展的直接动力。,57,(,二,),我国推行行政公共关系的意义,1,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2,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3,有利于维护转型期社会秩序的稳定。,4,有利于提高政府的国际形象。,(1),沟通是民主的一个基本特性。,(2),政府严格按民主程序办事,,加强与公众之间的传播沟通,,集思广益,就从根本制度上,保证了决策的民主化。,(3),通过开展政府公关,可以,保证政府时刻接受群众监督,,保证下情上达和上情下达,,密切政府与广大公众的鱼水,关系,使社会主义民主政治,58,四、行政公共关系的任务,1,了解舆论。,2,引导舆论。,3,纠正舆论。,4,完善舆论。,(,一,),把握公众舆论,(,二,),政务公开和信息公开,满足公众知情权,(,三,),开展社会沟通,建立完善有效,的渠道,缩短公众与政府的距离,(,四,),多办实事,协调内部外部,关系,创造“人和”的行政环境,(1),要有群众观念,时刻注意把群众,意见最大、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2),改进政府某些不合理、不适当的,行为模式,坚决杜绝推诿扯皮现象,,(3),经常深入实际,及时捕捉典型事例,,59,五、行政公共关系实务举要,(,一,),民意测验,(,二,),信访工作,(,三,),信息公开与办事公开,(,四,),新闻发布,(,五,),拓宽社会沟通渠道,(,六,),危机事件处理,(,七,),政府形象管理,60,六、行政协调,(,一,),行政协调的概念,协调,行政,协调,是指人们为实现共同目的而,把各自的行动加以互相配合。,是指行政管理过程中的协调,,行政主体为达到一定的行政,目标而引导行政组织、部门、,人员之间建立良好的协作与配,合关系,以实现共同目标的行为。,61,(,二,),行政协调的作用,1,有利于增强行政凝聚力。,2,有利于合理利用资源。,3,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62,1,、政府组织的内部分工和政府行为的合作性首先决定了行政协调的必要性,2,、行政决策的实施需要持续不断的行政协调,3,、行政管理程序离不开领导,领导的工作内容之一就是协调,(,三,),行政协调与行政管理过程,63,(四)行政协调的主要模式和基本原则,1,、主要模式,2,、基本原则,(,1,)内部协调模式。,(,2,)外部协调模式。,(,3,)纵向协调模式。,(,4,)横向协调模式。,(,1,),.,坚持统筹全局。,(,2,),.,坚持分层运作。,(,3,),.,坚持动态协调。,(,4,),.,注意非平衡因素的影响,64,七、行政协调技术举要,1,主体合流法。,2.,中间数法。,3.,冷处理与热处理法。,4.,当面表态法。,5.,谈心法。,6.,跟踪处理法。,扯皮常被视为典型的协调难题,,需要有针对性的实施跟踪协调。,65,(1),因故变换责任人而扯皮的,要及时使责任衔接,向新的责任人重申一切要求,切实解决遗留问题;,(2),因政策变化而出现扯皮的,要把工作做在前头,做到治标与治本相结合,在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的同时,还要做好宣传教育;,(3),因有关人员违章、违纪、违法等使工作走样、变形而扯皮的,要按章、照纪、依法予以处理。,协调人采取的三类对策,66,1,、简述行政执行的手段。,2,、简述行政协调的类型。,3,、举例说明如何作好行政公共关系。,4,、简述行政协调的主要模式和基本原则。,5,、什么叫分税制?什么叫复式预算?,6,、简述政府预算的编制过程,7,、试述政府审计的原则、主要内容。,8,、试述政府审计的权限和基本方法。,复习思考题,6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