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1ppt课件

上传人:hy****d 文档编号:242872805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1.7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说文解字1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说文解字1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说文解字1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说文解字,1,说文解字成书于汉代,是中国文字学奠基之作,我国第一部系统完备的按部首编排的字典。,说文解字以分析小篆形体,字形结构和探讨词的本义为主,既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系统分析汉字字形和考究汉字字源的文献精品,同时也是千百年来流传最广和使用最多的中华典藏古文工具书。,2,中文名:,许慎,别名:,叔重,国籍:,中国东汉,民族:,汉族,出生地:,河南郾城,出生日期:,约公元58年,逝世日期:,约公元147年,职业:,经学家、文字学家、语言学家,主要成就:,“字圣”、中国文字学的开拓者,代表作品:,说文解字,作者,3,成书条件,主观:,1、转益多师是汝师,博问通人,2、性淳笃,奉上以笃义,率下以恭宽,客观:,1、师从贾逵,2、东观校书,4,说文解字,文:指独体文,最早创造出来的不能分割的文字,多数是象形文字,还有一些是原始的指事字。,说文:直接讲述独体文的构造类型以及它所记录的词的本义。,字:指合体字,由两个或更多个独体文组合而成。,解字:分解、分析合体字的结构进而训释它所记录的词的本义。,5,1.说文解字创造了,字典式的体例,。被称为字典的鼻祖,也是我国第一部研究汉字的著作。说文解字按,偏旁,来编制的方法,一直成为后世编字典的一种主要体例。,2.说文解字总结小篆线条的规律,同时保存古文,籀文和小篆的,原来面貌,。,3.说文解字创造了“,六书,”的定义,并把“六书”具体化,因而保存了研究汉字发展历史和规律的资料。,4.说文解字通过小篆形体的分析,说明造字的本义,不但成为古汉语语音和词汇的宝库,并且保存了有关古代历史、文献、社会文化、经济的,原始资料,。,说文的创造性,6,说文解字在文化学上的贡献,1、详细的描述了一些汉代已消亡的有的甚至是史前的事物。,如:家,居也。从宀,豭(ji)省聲。在我国古代用养猪多少来分别财富的多少,有财产则称为家,即有家当。,2、揭示了某些事物的起源。,如:,车,舆轮之总名,夏后时奚仲所造。根据说文的说解,可以肯定在夏代已有“车”这种交通工具。,3、全面地记载了一些复杂事物的各个方面或变化过程。,如:郡,周制,天子地方千里分为百县,县有四郡,至秦初置三十六郡以监其县。,7,说文解字在词汇学上的贡献,1、清晰地认识到实词和虚词的差别,对于记录虚词的文字合理地训释其语法意义。,如:矢部矣,语已词也。,2、认识到单音节词和双音节联绵词的差别,对联绵词的训释采取了合二字为训,不强生分训的做法。,3、认识到通行语和俗语的差别,并有对俗语的具体辨析,研究。,如:王部皇,大也,从自。自,始也。始皇者,三皇大君也。自,读若鼻。,8,说文解字不足之处,1、文字归部问题:,如:休,指人息止也。从人依木。却归入木部。又如,杳,冥也。从日在木下。也归入木部。这两个字分别表达人和日,应该归入人部和日部。,2、不承认词的音义关联,使人不知词的本义的由来,导致中国小学史上重形体、以文字为本位的倾向,甚至导致今世“汉字是意音文字”的不完善说法。,9,两千年来,说文解字是文字学上的首创之书,也是最有权威之书,它的作者许慎的名字与他的杰作成为后人阅读古籍,探讨古代文化,研究古文必不可少的桥梁和钥匙。说文问世以后,研究者蜂起。清代是说文研究的高峰时期。清代研究说文的学者不下200人,其中称得上专家的有数十人之多。其中最出名的有 “说文四大家”: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桂馥说文解字义证,王筠说文句读、说文释例,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后世影响,10,一,学习的意义,二,编排体例,三,说解方式,四,分析字形结构的用语,11,汉文字的一切规律,全部表现在小篆形体之中,这是自绘画文字进化为甲骨文金文以后的最后阶段,它总结了汉字发展的全部趋向,全部规律,也体现了汉字结构的全部精神。,正是因为有了说文,后人才得以认识秦汉的小篆,并进而辨认商代的甲骨文和商周的金文与战国的古文。,一、学习意义,12,而利用说文考释甲骨文金文的最基本的方法是“比较法”,即通过已识字和未识字的字形对比来考释古文字。从文字可以分解为偏旁的角度去进行字形的分析比较。这种偏旁的比较不仅使字形的对比变得精密合理,而且在释读古文字时能够起到举一反三以简驭繁的作用。如果要进行“偏旁分析”,就必须熟悉小篆的形体结构,就必须熟悉说文,因为说文的旨趣就在于“说文”、“解字”。,13,说文解字四个字告诉读者,这部书由“文字”和“说解”两部分组成。对于文字部分,我们需要了解两个问题:,1.说文收了哪些字?,2.怎样把这些字编排起来的?,二、编排体例,14,1.说文收了哪些字?,把小篆作为收字和注释的对象。,A,因为小篆是一种经过系统整理的文字,是“书同文”的产物,它比籀文和古文都规范、完备。,B,因为小篆从籀文脱胎而来,与籀文大部相同,不同之处仅仅在于有些字在籀文基础上稍加简化。,C,因为小篆同六国古文固然有不同的一面,但是也有相同的一面。把小篆作为字头涵盖了那些与小篆相同的古文和籀文。,15,2.怎样把这些字编排起来的?,许慎把众多的汉字按形体构造分成了540部,创造了一套成体系的“偏旁编字法”。,540部是按“始一终亥”来编排的,这表现了许慎的哲学思想。“据形系联”指的是根据字形相近来安排次序。 部首排列也有“以类相从”的情况。,除了“据形系联”和“以类相从”之外,部首排列也有亳无道理可言的情况。其实,在严格的检字法部首问世之前,部首的排列不管从形体出发,还是从意义出发,必然具有不确定性,我们不必苛求许慎。,每部当中列字的次第,大致来说是按照意义排列,把意义相关的字排在一起。按照说文列字的体例,凡是与部首形体重叠或相反的,都列于该部之末。,16,说文说解文字的一般格式是:,首先解释,字义,,其次分析,字形结构,,然后根据情况补充其他方面的内容,如引经作为书证,用“读若”标音,等等。,对于部首,都要标明“凡某之属皆从某”这样一句话,而对于部首所辖的字都要标明“从某”来呼应。“从”表示在形体上和意义上的从属关系。因为说文只解释字的本义,所以在大多数情况下只列举一个义项,如果有必要说明另外的意义,则用“一曰”表示。大致说来,说解的次序是先解释字义,再分析字形,然后用说明形声字声旁及譬况读音的方法说明字音。,三、解说方式,17,说文的释义方式,1.用词释词,又称直训。,以词释词的优点:简洁明了,尤其是在沟通古今语言、对译通语方言方面更是其他释义方式所不能企及的。说文的用意在于把方言译成通语。直训的释义方式重在以易释难、以今释古,系联了相互训释的各词之间的同义关系,展示了被释词所属的义类。,直训的缺点:对词义缺乏细致的分析,未能揭示出词的内涵和外延,对同义词只求其同,不求其异,不能使人了解到同义词之间的区别。,18,2.用短语释词:用短语释词,或用一句话、几句话来阐明词义的界限,对词所表示的概念的内涵作出阐述或定义,古人把这种训释词义的方式叫下义界。说文给词下义界,简明扼要,准确生动,具备了现代字典的特点。,如“假”为“非真也”,“旱”释为“不雨也”。这样做既省事又明白。,19,说文的释词目的,1.义训:说明词的含义。,2.声训:说明词义的来源,即选用与被训释词音近义通的同源字来作训释词或主训词。,如,“娶”,释为“取妇也”,“取”是主训词。又如“潮”,释为“水朝宗于海”,“朝”是主训词。这些主训词自然贴切地指明了被释词的语源。,20,1. 象形字:多使用“象形”、“象某形”、“象某某之形”、“从某,象某某”、“从某,象某某之形”这些用语。,2. 指事字:与对象形字的说解用语大致相同,多使用“象形”、“象某某”、“象某某之形”、“从某,象某某之形”等语。比较特殊的说解用语是“从某,某”例如:“本,木下曰本。从木,一在其下。” 木部,“末,木上曰末。从木,一在其上。” 木部。说解中的“一”是指事符号。,四、分析字形结构的用语,21,3. 会意字: “从某,从某”、“从某某”、“从某”、“从某某” 。说文中的异体会意字绝大多数是合二体会意,其中“从某某”及“从某某”的形式可以连读成文。,4. 形声字:多使用“从某,某声”、“从某从某,某亦声”、“从某某,某亦声”、“从某省,某声”、“从某,某省声”等用语。形声字多为一形一声,“从某,某声”是形声字最通常的形式。,六书反映在字的构形上只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前四书。,22,5.转注是给同义词造字的一种方法。,6.至于假借,因为是以不造字的方式来满足记录语言的需要,所以许慎不可能指明哪一个字是假借,但是许慎指出了一些字的假借用法。许慎用“故为”、“故以为”、“故借以为”、“故因以为”等用语说明假借义与本义存在着引申关系。,在说文叙中,许慎说:“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讬事,令长是也。”也是把不给引申义造字仍用原字作为假借。,23,用说文,来解字,24,愛,从心,旡(j)声,形声字,作“行惠”解,是加惠于人之意,亦即怀福人之心,有利人之行。又“旡”本作“饮食逆气不得息”解,行惠有施之不息意。故“愛”从旡声。,什么是愛呢?,安子介先生对“愛”的解读很有意思 ,他说愛字由“爪”、 “冖”、“心”、“夊”,这四个元素便可以生发愛的故事:一对恋人心相印,手拉手,慢慢地走,找到一个隐蔽处,去那谈情说愛。,25,恨,形声字,从心,艮声。 “艮”为八卦之一。周易“艮”卦卦辞为:“艮其背,不获其身,行其庭,不见其人,无咎。”,“艮”是“止”,是“静”,卦象为两座山重叠,正说明两颗心的隔离,不相交通。,26,親不见,,愛无心,,產不生,,厰空空,,麵无麦,,運无车,,導无道,,兒无首,,飛单翼,,湧无力,,有雲无雨,,開関无门,,鄉里无郎,,聖不能听也不能说,,買成钩刀下有人头,,輪下有匕首,,進不是越来越佳而往井里走,,可魔仍是魔,,匪还是匪。,汉字简化后,27,共63部,说文解字第五篇,28,竹:冬生草也。象形。下垂者,箁箬(pu ru)也。凡竹之屬皆从竹。,形训:,竹字是典型的形训。,同类的还有:甘,美也。从口含一。早,晨也,从日在甲上。,形训在许慎的训诂中占据主导地位。但是像上面提到的单用形训的情况并不多。,29,巫,祝也,象形。女能事无形,以舞降神者也。象人两袖舞形。与工同意,古者巫咸初作巫。凡巫之属皆从巫。,本义:古代称能以舞降神的人。从字形上来讲,巫上下两横代表天地,意指能够沟通天地之人。,“巫”与“舞”的关系:,巫舞是一种古代巫觋祭祀活动中舞蹈的总称。跳巫舞的人不但善舞,而且貌美,很能吸引、迷惑他人。由于“巫”和“舞”是同音,“巫,以舞降神者也”,所以巫“降神”手段主要是舞蹈。,30,旨:美也。从匕从甘,匕亦声。会意字。“匕”本指进食用的小勺子,转义指“食物”。“甘”隶变为“日”,意为“味美”。“匕”与“日”联合起来表示“美食”。本义:美食。,同训:,许书“甘,旨”都训“美”,这种现象训诂学中称为同训。意即以同一个解释词去训释多个被释词,其前提是被释词必须是同义或近义词。,如:“喉,吞”同训“咽”。,31,豐:,豆之豐滿者也。从豆,象形。一曰,鄉飲酒,有豐侯者。凡豐之屬皆从豐。,词义范围的转移:,“丰满”本指物多而满载,后世多用来形容女性体态,这种现象即词义范围转移。词义引申运动,往往导致词义范围上的变化,或扩大,或缩小,或转移。,如,天,本指人之头顶,苍天在上,故引申而指天,并逐渐占据了本义地位。,32,虎:山獸之君。从虍,”虎”为整体象形,虎足象人足。凡虎之屬皆从虎。,喻训:,君王本为人伦之称,以之为兽,为比喻。用比喻的方法来训释词义,即喻训,属义训范畴。许书中,喻训之例,时而可见之。,如:雄,鸟父也。雌,鸟母也。,33,青:東方色也。形声字。木生火,从生、丹。凡青之屬皆从青。古人将青色作为万物伊始之色。,五行跟五色:,天地万物是由金、木、水、火、土这种基本物质组成。而颜色配五行既五色,也就是青、赤、白、黄、黑这五种颜色。,木=青色,为木叶萌芽之色,火=赤色,为篝火燃烧之色,土=黄色,为地气勃发之色,金=白色,为金属光泽之色,水=黑色,为深渊无垠之色,34,井:,八家一井,象構韓形。𦉥(wng)之象也。古者伯益初作井。凡井之屬皆从井。,高鸿缙中国字例以为水井为本义,井田义为假借义。我们认为井田义是比喻引申义。,比喻引申:,语言中的词一经产生,就有特定的指称对象。有时另一事物与之有相似之处,此词可以移而指称这个事物。这种引申运动即为比喻引申。,如:井,本指水井,移以指似井之田。又如,耳,本指人之耳,引申指长得像耳朵形状的植物,木耳,石耳。,比喻引申是一种非逻辑性的引申。,35,韭:菜,名。一穜而久者,故謂之韭。象形,在一之上。一,地也。此與耑同意。凡韭之屬皆从韭。,以大名释小名:,“菜”字从采,从艸会意,指植物菜,为总称为大名。以“菜”训“韭”,则以大名释小名,则以种概念释类概念。此亦为许书通例。,如:楷,椆,檀等26字都训“木也”。,36,宫:,室也。从宀,躳省聲。凡宮之屬皆从宮。,古今词义的异同:,汉语词汇的发展史是“通”和“变”两股潮流交织在一起的。“通”即古今一致,但词义也有“变”的一面。,如:宫,本指人居之穴,又泛指房屋,至秦汉时特指王者之居。这是由社会历史变迁造成的。,又,人称代词中的“朕”,本来用来作一般的自称,战国时的屈原就自称为“朕”。后来“朕”却是皇帝自称时的专用。,37,乌:,孝鳥也。象形。孔子曰:“烏,盱呼也。”取其助气,故以爲烏呼。凡烏之屬皆从烏。,引申与假借:,在许慎看来,作鸟名的“乌”和感叹词的“呜呼”是有词义上的关联的,实际上这是误以假借为引申。,正确判断引申和假借:,看一个文字记录的语义,是义项上与义项的相关联,还是语词和语词之间意义不想关的同音关系。,38,斗:,兩士相對,兵杖在後,象鬥之形。凡鬥之屬皆从鬥。,“斗,鬥”合流:,“斗,鬥”本为两个字。“斗”为象形字,勺类有柄的舀水,舀酒器具。词义引申则亦指形似的量粮食的器具。因此虚化为量词,如“一斗米”的“斗”。今“斗争,斗胆,斗气”等词都为“斗”,则二字合流,同音,“斗”字笔划少,故以一字替两字。,39,4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