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卫生与心理咨询 (36)

上传人:yx****d 文档编号:242872155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3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卫生与心理咨询 (36)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心理卫生与心理咨询 (36)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心理卫生与心理咨询 (36)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三、睡眠问题,从婴儿到青少年,睡眠结构要发生多方面地变化。逐渐形成昼夜节律。儿童的睡眠习惯受环境、家长抚育方式的影响而各不相同。,(一)夜惊,是指睡眠中出现的一种短暂性惊恐反应,一般发生于浅度睡眠期,常见于412岁儿童,高发年龄为47岁,男孩多于女孩,青春期后很少发生。,1表现:入睡一段时间后,突然惊坐,尖叫哭喊,瞪目直视,表现极其惊恐。同时伴有明显的植物神经症状,一般持续35分钟。,2原因:,(1)遗传因素,约50的患儿有家族史,可能与脑发育延迟有关。,(2)寄生虫:如蛲虫病。,(3)心理因素:如家庭不和、家人去世、学习负担过重、睡前过分兴奋或者惊恐。,3.矫治,(1)避免睡前过分兴奋或恐惧。,(2)培养孩子按时就寝的良好习惯。,(3)防止夜惊时出现意外。,夜惊预后良好,一般随年龄自行消失。,(二)梦游,梦游是指熟睡以后,突然起床行走或做一系列的动作。而自己当时或者事后并不知道。一般发生在非快速眼动的熟睡期。,1表现:熟睡中突然起床,在室内外走动。有时还做一些较为复杂的动作。甚至可以回答别人的问话,但口齿不清答非所问。活动数分钟至半小时后,自行回床或就地躺下,恢复正常睡眠。,2原因:,(1)遗传因素:不少儿童有家族遗传倾向。,(2)大脑皮质发育不成熟。,(3)心理因素:如家庭不和、学习失败、环境压力等导致的精神紧张、压抑、身心受创等。,(4)睡眠过深:如白天过度疲劳、连续睡眠不足、服安眠药等。,3矫治,(1)调节孩子的情绪,安排好孩子的生活,有规律地作息。,(2)发作频繁的可短期使用安定治疗,不频繁的无需治疗。,(三)梦魇,又称梦中焦虑发作,指儿童以做恶梦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睡眠问题。多见于幼儿和小学儿童,多数始发于10岁前。,1表现:睡眠中儿童常梦到威胁安全、危及生命的恐怖事件,如被怪兽追赶、掉下悬崖等。难以挣扎。常发生于快速眼动睡眠期。多见于下半夜。一般持续2-3分钟。容易被叫醒或惊醒。醒后意识清楚,能回忆梦中的情形。但难以迅速再入睡。,2原因:,(1)生理因素:如患有躯体疾病,呼吸不畅、肠寄生虫病、睡前大量进食或过于饥饿。,(2)心理和环境因素:内心矛盾或情绪焦虑,看过恐怖电影或听了鬼怪故事。睡眠姿势不好,饮食习惯不好,入睡前过饱或过于饥饿。,3矫治,(1)消除和治疗孩子的生理疾病。,(2)对孩子的心理矛盾给予疏导。不要用恐吓方法教育孩子。,(3)发生梦魇时要将孩子唤醒,给予安抚。待情绪安定后再睡。,本症预后良好,消除诱因既可自愈。随年龄而减少。,(四)睡眠不安,指睡眠不深、易醒、或入睡困难,不能连续地整夜睡眠。多见于婴幼儿。,1表现:晚上不愿意上床睡觉,或在床上辗转反侧睡不着;睡后易醒,早上起得早。稍有声音即惊醒。或者昼夜颠倒睡眠。,2.原因:,(1)抚育不当。,(2)心理社会因素:家庭矛盾、生活事件等。,(3)气质特征:敏感度高、适应性与节律性差的儿童。,(4)大脑发育不成熟。,3矫治,(1)培养良好的睡眠习惯。有规律地作息。,(2)让孩子多到户外活动,充分运动。,(3)采用消退法的行为治疗技术,让儿童逐渐学习自己睡眠。,(4)原则上不要用药物治疗。一般会随年龄自行消失。,(五)失眠,是指有效睡眠时间不足和睡眠质量差,从而产生疲倦和种种不适的感觉。有10-20%的青少年有失眠现象。,1表现:包括入睡困难、中途醒转以及早醒。容易做噩梦,容易惊醒。,定义:自述难以入睡或维持睡眠很困难。这种情况每周至少出现4个晚上,至少持续三周。,2.原因:,(1)环境因素:环境嘈杂、灯光太亮、拥挤、环境改变等造成的境遇式失眠。,(2)生理因素:过饥或者过饱。,(3)心理因素:焦虑、紧张、抑郁、思考过度等。,(4)睡眠节律被打破。如熬夜、值夜班等。,(5)躯体情况,如神经系统疾病、皮肤科疾病、各种神经官能症、强迫性神经症、焦虑性神经症等。,(6)物质或者药物滥用的戒断。,(7)习惯性失眠。,3矫治:,(1)一般注意事项:作好睡觉准备;上床后专心睡眠,不要思考太多;注意合理饮食,一般七八分饱容易入睡;创设一个良好的睡眠环境;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按时就寝,按时起床,有规律地参加体育活动。,(2)自我催眠方法:,表象制胜法,想象诱导法,欲擒故纵法,肌肉放松法,(3)行为治疗:把床当作专门睡觉的场所。,(4)药物治疗:一般不用安眠药,以免成瘾。,四、身体运动问题(一)吸吮手指,往往是由于心理因素造成的不良习惯。,1.婴儿期较为常见,是正常现象。长大后还存在,则属于不良习惯。应予以纠正。据统计90%的正常婴儿有这种情况。5%的4岁幼儿还保持着,6-11岁儿童20%存在严重的吸吮手指现象。,2.吸吮手指的原因:,不适当的环境和教育因素;缺乏爱抚或遇到心理挫折;,3.矫治:,预防;正强化法等。,(二)咬指甲,一般表现出攻击性、神经质、紧张等情绪状态。5-10岁开始,有缓和情绪的作用,但长期则易形成不良习惯。,原因:儿童本身活泼好动,情绪不稳;父母管教过严。,矫治:找到并消除使儿童紧张的心理因素;不要批评和责备,要调节其情绪,改善其环境;多讲一些卫生常识;采用行为疗法;勤给孩子剪指甲。,(三)感觉统合失调,1.国外一学者认为:感觉统合失调指大脑不能将来自身体各部分的感觉信息进行充分地加工整理,使大脑对身体各器官失去控制、组合的能力。,感觉统合失调随年龄有逐渐好转的倾向。,2.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表现:,身体运动协调障碍;,结构和空间知觉障碍;,身体平衡功能障碍;,视听觉及语言障碍;,触觉防御障碍。,3.原因及矫治:,原因:先天不足;缺少应有的游戏活动;生活环境过于封闭;父母教育方式的偏差;,矫治:,让孩子自然出生,注重协调性的训练;,提供游戏空间和伙伴;,运动疗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大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