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概念及其特性

上传人:yx****d 文档编号:242871911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6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微生物概念及其特性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微生物概念及其特性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微生物概念及其特性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绪论,第一章,1,绪论,1.1,微生物概念及其特性,1.2 微生物的形成与发展,1.3 微生物与食品微生物,1.4 食品微生物应用与前景,2,绪论,1.1 微生物概念及其特性,1.1.1 微生物的概念,微生物 (,microorganism, microbe),一词,是对所有形体微小、单细胞或个体结构较为简单的多细胞,甚至无细胞结构的低等生物的总称,或简单地说是对细小的、人们肉眼看不见的、只有借助于显微镜才能看见的生物的总称。但近年来发现有的细菌是肉眼可见的,如1993 年正式确定为细菌的,Epulopiscium fishlsoni,以及 1998 年报道的,Thio-margarita namibiensis。,最近,德国科学家在纳米比海的海底沉积物中,发现了一种硫细菌, 均为肉眼可见的细菌。所以上述微生物的定义是指一般的概念,是历史的沿革,但仍为今天所适用。,3,绪论,这些微小的生物包括无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的病毒、亚病毒(类病毒、拟病毒和朊病毒),原核细胞结构的真细菌、古细菌和有真核细胞结构的真菌(酵母、霉菌等),还包括原生动物和某些藻类。在这些微小的生物体中,大多数是我们用肉眼不可见的,尤其是病毒等生物体,即使在普通的光学显微镜下也不能看到,必须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观察到。但也有例外,有些微生物尤其是真菌食用真菌等肉眼是可见的。由此可见,微生物是一个微观世界里生物体的总称。它们的大小和特征见表1-1。,4,绪论,微生物,大小近似值,细胞特征,病毒,0.010.25,m,非细胞的,细菌,0.110m,原核生物,真菌,2m1m,真核生物,原生动物,21000m,真核生物,藻类,1mm,真核生物,表1-1 微生物形态、大小和细胞类型,5,绪论,1.1.2 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微生物是星球上最早出现的生命有机体,生命存在的任何一个角落都有微生物的踪迹,而且其数量比任何动植物的数量都多,可能是地球上生物总量的最大组成部分。微生物与人类社会和文明的发展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中国劳动人民在史前就利用微生物酿酒,积累了极为丰富的酿酒理论与经验,创造了人类利用微生物的辉煌实践。早在2000多年前,祖先就用长在豆腐上的霉菌来治疗疮疖等疾病。1928年,英国的科学家,Fleming,等人发明了青霉素,从此揭示了微生物产生抗生素的奥秘,其后应用于临床,效果非常显著,开辟世界医疗史上的新纪元。,6,绪论,1.1.3 微生物在生物学分类中的地位,在生物学发展的历史上,曾把所有的生物分为动物界和植物界两大类。而微生物,不仅形体微小、结构简单,而且它们中间有些类型像动物,有些类型像植物,还有些类型既有动物的某些特征,又具有植物的某些特征,因而归于动物或植物都不合适。于是,1866年海克尔(,Haeckel),提出区别动物界与植物界的第三界原生生物界。它包括藻类、原生动物、真菌和细菌。,7,绪论,1.1.4 微生物的特点,微生物虽然个体小,结构简单,但它们具有与高等生物相同的基本生物学特性。遗传信息都是由,DNA,链上的基因所携带,除少数特例外;微生物的初级代谢途径如蛋白质、核酸、多糖、脂肪酸等大分子物质的合成途径基本相同;微生物的能量代谢都以,ATP,作为能量载体。微生物作为生物的一大类,除了与其他生物共有的特点外,还具有其本身的特点及其独特的生物多样性:种类多、数量大、分布广、繁殖快、代谢能力强等,是自然界中其他任何生物不可能比拟的,而且这些特性归根结底是与微生物体积小,结构简单有关。,8,绪论,1.1.4.1 代谢活力强,微生物体积虽小,但有极大的比表面积,如大肠杆菌的比表面积可达30万。因而微生物能与环境之间迅速进行物质交换,吸收营养和排泄废物,而且有最大的代谢速率。从单位重量来看,微生物的代谢强度比高等生物大几千倍到几万倍。如在适宜环境下,大肠杆菌每小时可消耗的糖类相当于其自身重量的2000倍。以同等体积计,一个细菌在1,h,内所消耗的糖即可相当于人在500年时间内所消耗的粮食。,微生物的这个特性为它们的高速生长繁殖和产生大量代谢产物提供了充分的物质基础,从而使微生物有可能更好的发挥“活的化工厂”的作用。,9,绪论,1.1.4.2 繁殖快,微生物繁殖速度快,易培养,是其他生物不能比的。如在适宜条件下,大肠杆菌 37时世代时间为 18,min,,每 24,h,可分裂80次,每24,h,的增殖数为1.21024个。枯草芽孢杆菌30时的世代时间为31,min,,每24,h,可分裂46次,增殖数为7.01013个。,事实上,由于种种客观条件的限制,细菌的指数分裂速度只能维持数小时,因而在液体培养中,细菌的浓度一般仅能达到每毫升10,8,10,9,个左右。,10,绪论,1.1.4.3种类多,分布广,微生物在自然界是一个十分庞杂的生物类群。迄今为止,我们所知道的微生物近10万种,现在仍然以每年发现几百至上千个新种的趋势在增加。它们具有各种生活方式和营养类型,大多数是以有机物为营养物质,还有些是寄生类型。微生物的生理代谢类型之多,是动、植物所不及的。分解地球上贮量最丰富的初级有机物天然气、石油、纤维素、木质素的能力,属微生物专有。,11,绪论,1.1.4.4 适应性强,易变异,微生物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特强,这都是为了保存自己,是生物进化的结果。有些微生物体外附着一个保护层,如荚膜等,这样一是可以作为营养,二是抵御吞噬细胞对它的吞噬。细菌的休眠芽孢、放线菌的分子孢子等对外界的抵抗力比其繁殖体要强许多倍。有些极端微生物都有相应特殊结构蛋白质、酶和其他物质,使之能适应恶劣环境。,一方面,由于微生物表面积和体积的比值大,与外界环境的接触面大,因而受环境影响也大。一旦环境变化,不适于微生物生长时,很多的微生物则死亡,少数个体发生变异而存活下来。利用微生物易变异的特性,在微生物工业生产中进行诱变育种,获得高产优质的菌种,提高产品产量和质量。,12,绪论,1.2 微生物的形成与发展,1.2.1 微生物形成前的历史,具今8000年前至公元1676年间,人类还未见到微生物的个体,却自发地与微生物打交道。公元前3000前埃及人就食用牛奶、黄油和奶酪;犹太人从死海中获得的盐来保存各种食物;中国人用盐腌保藏鱼及食品。公元前3500年有葡萄酒的酿造。约2000前年中国就有食醋的生产,约1500年开始酿制酱和酱油。,13,绪论,1.2.2 微生物学的形成,1.2.2.1 微生物形态学期,微生物形态观察是从安东列文虎克(,AntonyVanLe-euwenhock1632-1732),发明的显微镜开始的,它是世界上真正看见并描述微生物的第一人。他的显微镜在当时被认为是最精巧、最优良的单式显微镜,他利用能放大50300倍的显微镜,清楚地看见了细菌和原生动物,而且还把观察结果报告给英国皇家学会,其中有详细的描述,并配有准确的插图。1695年,安东列文虎克把自己积累的大量结果汇集在安东列文虎克所发现的自然界秘密一书里。他的发现和描述首次揭示了一个崭新的生物世界微生物世界。这在微生物学的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14,绪论,1.2.2.2 微生物生理学期,继列文虎克发现微生物以后的200年间,微生物学的研究基本上停留在形态描述和分门别类阶段。直到19世纪中期,以法国的巴斯德(,LouisPasteur,1822-1895),在进行酒精发酵试验时发现酒精发酵是由酵母菌引起的,还研究了氧气对酵母菌的生长和酒精发酵的影响。此外,巴斯德还发现乳酸发酵、醋酸发酵和丁酸发酵都是由不同细菌所引起的。,15,绪论,1.2.2.3 微生物的成熟期,从1953年发现,DNA,的双螺旋结构模型起,整个生命科学进入到分子生物学的研究领域,也是微生物学发展史上成熟期到来的标志,其应用研究向着更自觉、更有效和可人为控制的方向发展。在应用方面,开发菌种资源、开发新的微生物发酵原料、利用代谢调控机制和固定化细胞、固定化酶发展发酵生产和提高发酵产品的经济效益。应用遗传工程组建具有特殊功能的 “ 工程菌 ” ,把研究微生物的各种方法和手段应用于动、植物和人类研究的某些领域等。从此,微生物学研究进入到一个崭新的时期。,16,绪论,1.3 微生物与食品微生物,1.3.1 微生物学的概念及研究对象,概括地说,微生物学(,microbiology),是研究微生物及其生命活动规律的学科。主要研究对象是微生物的形态结构、营养特点、生理生化、生长繁殖、遗传变异、分类鉴定、生态分布及微生物在工业、农业、医疗卫生、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应用。,17,绪论,1.3.2 微生物学的主要分支学科,随着微生物学的不断发展,已形成了基础微生物学和应用微生物学,又可分为许多不同的分支学科,并还在不断的形成新的学科和研究领域。,(1)根据基础理论研究内容不同形成的分支学科有:微生物生理学(,microbial physiology)、,微生物遗传学(,mic-robiol genetics)、,微生物生物化学(,microbiol biochem-istry)、,微生物分类学(,microbial taxonomy)、,微生物生态学(,microbiol ecology),等。,18,绪论,(2)根据微生物类群不同,形成的分支学科有:细菌学(,bacteriology)、,病毒学(,virology)、,真菌学(,fungi)、,放线菌学(,actinomycetes),等。,(3)根据微生物的应用领域不同,形成的分支学科有:工业微生物学(,intrustrial microbiology)、,农业微生物学(,agricultural microbiology)、,医学微生物学(,medical microbiology)、,药用微生物学(,patherological microbi-ology)、,兽医微生物学(,viterinary microbiology)、,食品微生物学(,food microbiology),等。,19,绪论,(4)根据微生物生态环境不同,形成的分支学科有:土壤微生物学(,soil microbiology)、,海洋微生物学(,marine microbiology),等。,从以上可知,微生物学既是应用学科,又是基础学科,而且各分支学科是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的,其根本任务是利用和改善有益微生物,控制、消灭和改造有害微生物。,20,绪论,1.3.3 食品微生物学的概念及研究内容,1研究与食品有关的微生物的活动规律;,2研究如何利用有益微生物为人类制造食品;,3研究如何控制有害微生物、防止食品发生腐败变质;,4研究检测食品中微生物的方法,制定食品中微生物指标,从而为判断食品的卫生质量 而提供科学依据;,5进行食品开发单细胞蛋白质、功能性食品基料(利用微生物制造新的食品原料、产品)。,21,绪论,1.3.4 食品微生物学研究任务,微生物在自然界广泛存在,在食品原料和大多数食品上都存在着微生物。但不同的食品或在不同的条件下,其微生物的种类、数量和作用亦不相同。微生物既可在食品制造中起有益作用,又可通过食品给人类带来危害。食品微生物学研究的任务是:,22,绪论,1.3.4.1有益微生物在食品制造中的作用,用微生物制造食品,这并不是新的概念。早在古代,人们就采食野生菌类,利用微生物酿酒、制酱。但当时并不知道是微生物的作用。随着对微生物与食品关系的认识日益加深,对微生物的种类及其作用机理的理解,也逐步扩大了微生物在食品制造中的应用范围。,23,绪论,概括起来,微生物在食品中的应有三种方式:微生物菌体的应用:食用菌就是受人们欢迎的食品;乳酸菌可用于蔬菜和乳类及其他多种食品的发酵,所以,人们在食用酸牛奶和酸泡菜时也食用了大量的乳酸菌;单细胞蛋白(,SCP),就是从微生物体中所获得的蛋白质,也是人们对微生物菌体的利用。微生物代谢产物的应用:人们食用的食品是经过微生物发酵作用的代谢产物,如酒类、食醋、氨基酸、有机酸、维生素等。,24,绪论,微生物酶的应用:如豆腐乳、酱油。酱类是利用微生物产生的酶将原料中的成分分解而制成的食品。微生物酶制剂在食品及其他工业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中国幅员辽阔,微生物资源丰富。开发微生物资源,并利用生物工程手段改造微生物菌种,使其更好地发挥有益作用,为人类提供更多更好的食品,是食品微生物学的重要任务之一。,25,绪论,1.3.4.2 有害微生物对食品的危害及防止,微生物引起的食品有害因素主要是食品的腐败变质,因而使食品的营养价值降低或完全丧失。有些微生物是使人类致病的病原菌,有的微生物可产生毒素。如果人们食用含有大量病原菌或含有毒素的食物,则可引起食物中毒,影响人体健康,甚至危及生命。所以食品微生物学工作者应该设法控制或消除微生物对人类的这些有害作用,采用现代的检测手段,对食品中的微生物进行检测,以保证食品安全性,这也是食品微生物学的任务之一。,总之,食品微生物学的任务在于,为人类提供既有益于健康、营养丰富,而又保证生命安全的食品。,26,绪论,1.4 食品微生物应用与前景,1.4.1 资源微生物的开发和利用,人类的生物资源包括植物资源、动物资源和微生物资源。在这三大资源中,植物资源和动物资源被人类开发利用的较彻底,而微生物资源则是个远远未得到充分开发和利用的资源宝库。在微生物中,那些具有经济价值、有助于改善人们生活质量的微生物称为资源微生物。自然界微生物资源非常丰富。土壤、水、空气、腐败的动植等都是微生物的主要生活和生长繁殖场所。有人估计全世界所描述的微生物种类不到实有数的2%,而真正被利用的不到1%,微生物是最有潜力开发的一类资源。而且微生物繁殖快,属于再生性资源。,27,绪论,微生物学的研究将日益重视微生物特有的生命现象。如在自然界的高温、低温、高酸、高碱、高盐、高压或高辐射强度等极端环境下生存嗜热菌、嗜冷菌、嗜酸菌、嗜碱菌、嗜高压菌、嗜盐菌或耐辐射菌的开发和利用;进一步从极端微生物中分离出更多的微生物新菌种,筛选出更多的新的代谢产物。这些极端微生物的遗传特性、特殊的结构和生理机能,对人类具有巨大的潜在的应用价值。,28,绪论,1.4.2 微生物与环境,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以提高土壤、水域和大气的环境质量,创造一个适宜人类生存繁衍、并能生产安全食品的良好环境,是人类生存所面临的重大任务。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和人民对生活环境质量要求的提高,对于进入环境的日益增多的有机废水污物和人工合成有毒化合物等所引起的污染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29,绪论,而微生物是这些有机废水及污染物的强有力的分解者和转化者,起着环境,“,清道夫,”,的作用。而且由于微生物本身所具有繁衍迅速、代谢基质范围宽、分布广泛等特点,它们在清除环境,(,土壤、水体,),污染物中的作用和优势是任何其他理化方法所不能比拟的。因此目前世界上正广泛应用微生物来处理有机废水和污物,进行污染土壤的微生物修复。,30,绪论,1.4.3 微生物菌体食品(食用覃菌),中国土地辽阔,地理复杂,气候多样化、植物种类繁多,被列为世界上12个具有高度生物多样性的国家和地区之一。同时是食用菌良好的繁衍和滋生地,蕴藏着极其丰富的食用覃菌资源。据科学估计中国菌物种约有18万种左右,其中大型真菌(覃菌)约2.7万种,其中作为功能覃菌的约有1.35万种。目前已发现并报道的食用菌有720多种,其中能进行人工栽培的仅50种,已经形成规模的商业栽培的有15种左右。,31,绪论,1.4.4 微生物风味物质,风味和芳香物质对于食品、化妆品等工业是非常重要的。目前大部分的风味化合物是通过化学合成或萃取的方法生产的。但消费者对食品、化妆品和其他日用品中添加化学制品越来越反感和抵制。这使人们产生了用生物法生产风味物质的强烈愿望,即所谓的天然或生物风味物质。目前植物是香精风味物质的主要来源。然而植物中的有效成分含量少,分离较困难,风味物质价格昂贵。这使微生物发酵生产风味物质的方法以及采用合适前体物质通过生物转化生产的风味物质方法应运而生,且前途广泛。,32,绪论,1.4.5 微生物与食源性感染,某些微生物本身可作为病原或其代谢毒物污染环境或食品,危害着人类健康。食源性疾病实际上通常是由感染或中毒所至的疾病,即通过食品消化进入人体,每个人都存在患食源性疾病的危险。食源性疾病是一种广泛存在且不断增多的公共卫生问题,不管在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都存在。由此而产生的食品安全问题是各国政府、厂家和消费者都十分关心的大事,是我们共同努力的目标。,3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大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