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分析范式陆磊

上传人:gb****c 文档编号:242871220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6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宏观经济分析范式陆磊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宏观经济分析范式陆磊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宏观经济分析范式陆磊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37,宏观经济分析方法论与框架,中国金融转型与发展研究中心,2011年12月,宏观经济分析的覆盖面,一个标准的宏观经济分析课程应覆盖的内容,国民收入决定短期经济波动和总需求,经济增长理论一个国家如何组织要素生产,部分涉及总供给,宏观经济政策需求管理,特别是货币政策;并且有必要涉及中国的广义宏观经济政策(事实上的微观管理,如财政投资政策、产业政策等),体制改革制度的延续性、交互影响与转型,开放经济国与国的经济竞争与政策协调,特别是汇率,经济增长的时间跨度分析,短期:需求和供给冲击,总供给外生,潜在增长水平既定,总供给曲线垂直,中期:商业周期波动,繁荣与萧条的交织,危机?,长期:经济增长理论,最优化:消费和投资决定,这就进入微观领域,或者说是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化,风险(微观问题)也是增长必须考虑的:如拉美病、苏联解体、东亚危机都是增长中的风险控制失当造成的,超长期:制度,转型,转型的宏观经济学定义,Recall:1、总量主义宏观经济学的均衡模型,2、总量主义宏观经济学的增长模型,转型,理论归纳,转型或许可以用生产可能性边界(PPF)来表示,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和风险,政治均衡的影响不可忽视,是PPF上点的移动还是构建新的PPF?,边际替代率如何(即PPF的凹性)?,一、观点、政策、方法论和哲学,上帝把宏观经济学家派到地球上,并不是让他们去构想和检验精美的理论,而是要解决实际问题。而且,他扔给我们的问题绝非小事。,曼昆,宏观经济分析的根本差异是哲学(世界观)的差异,宏观经济学派的根本争论无非是经世致用(曾孟)和无为而治(黄老)的争论,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本人自1989-2010年的学习体会,一、观点、政策、方法论和哲学,几个可观测的现实问题的提出,为什么宏观经济分析观点差异如此巨大?,为什么引发经济波动的主要因素频繁变化?,为什么即便针对相同的经济问题采取相同的政策而结果存在较大差异?,原因:分析框架的差异性,制度:决策权及其偏好,微观基础:要素禀赋决定的分工(例:汇率决定),宏观变量:表象分析,一、观点、政策、方法论和哲学,框架,制度,微观基础,宏观变量,一、观点、政策、方法论和哲学,哲学理念的分歧决定了不同宏观经济分析师面对相同宏观经济现象时的差异化观点,凯恩斯主义,新古典,宏观政治经济学,凯恩斯主义革命(The Keynesian Revolution),“宏观经济学”第一次出现在学术文献中是20世纪40年代(Klein, Macroeconomics and the Theory of Rational Behavior,Econometrica, 1946),尽管其研究的通货膨胀、失业、增长和经济周期很早就引起学者关注,David Hume,“of Money” 1752,Arthur Pigou,“Industrial Fluctuation”,1927,危机才是宏观经济学崛起的根本原因,1933年,美国失业率为25,真实GDP比1929年下降31,Klein、Modigliani、Solow、Samuelson和Tobin等人都承认,大萧条是他们职业生涯的关键事件,凯恩斯主义革命(The Keynesian Revolution),Keynes的通论是探讨当时形势的学术焦点,Tobin在20世纪3040年代在哈佛读书,其记载是“尽管资深教师大多抱有敌意,但青年教师和研究生对凯恩斯的书趋之若骛”,30年代,凯恩斯的引用率与Marshall并列,40年代,凯恩斯居第二,仅次于Hicks,19661986,凯恩斯仍居第14位,1937年,Hicks提出了ISLM模型,凯恩斯主义革命(The Keynesian Revolution),Klein(前美国经济学会主席、计量经济学会主席)等计量经济学家开发可以用于数据检验和政策分析的实用模型,其中,Modigliani等开发的MPS(MIT-Penn-SSRC)模型被美联储沿用至今,其主流观点简洁有效:,IS曲线反映财政政策和GDP的构成关系,LM曲线反映货币供求和利率,Philips曲线反映价格水平如何随经济变化,新古典主义(The New Classicals),第一次浪潮:货币主义,1963年,Friedman和Schwartz的“Monetary History of the United States”认为,经济波动的根源不在于私人部门,而在货币政策失当。政策制定者只要按简单规则办事,不给经济活动制造麻烦就很不错了,1968年,Friedman在美国经济学会主席的就任演讲中指出,失业率和通胀率反向波动的Philips曲线在长期不存在。只有意外的通胀会降低失业水平,原因在于工人的货币幻觉,新古典主义(The New Classicals),第二次浪潮:理性预期,Lucas,1973年提出:货币政策只有在出乎意料,使人们对相对价格判断不清的情况下才能发挥作用,Sargent和Wallace,1975年提出:由于存在理性预期,货币政策致力于稳定经济的作用必然失效,新古典主义(The New Classicals),第三次浪潮:真实商业周期,Kydland和Prescott,1982:商业周期是由于真实因素而非货币因素所导致的,Lucas,1980:“The Death of Keynesian Economics”,新凯恩斯主义(New Keynesian ),Klein, 1946:“许多新兴的经济模型,特别是商业周期理论都没有密切涉及个体家庭和企业的行为,但这些经济主体的行为绝对是所有经济模型的基础”,于是,微观经济学的最优化与宏观经济政策的逻辑矛盾调和就成为宏观经济学发展的根本矛盾,第一次发展:“一般不均衡问题”(general disequilibrium):Barro和Grossman 1971,第二次发展:理性预期的引进,证明稳定性政策仍然有必要:Fischer 1977,第三次发展:价格粘性的存在性对市场无法出清的影响,Ball和Romer 1990,新古典主义与新凯恩斯主义的不同个人价值取向,新古典致力于科学研究,而这种科学恰恰相当于宗教伦理万物自有规则与看不见的手相一致;理性预期下的一般均衡恰如上帝的安排。新古典学者更多地致力于科学研究:Friedman、Lucas、Sargent等人更多地集中于大学,新凯恩斯主义致力于公共政策,相信人的行为可以改变世界的波动,优化秩序。Fischer、Summers、Stiglitz、Taylor、Bernanke都愿意成为总统经济顾问、世界银行或IMF的首席经济学家;而Mankiw是小布什政府的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货币政策,为什么宏观经济学的核心内容是货币政策?,Meyer,2004:,A Term at the Fed: An Insiders View,提出:商业周期理论对美联储的政策操作影响几乎为零,美联储:保持高度的独立性,但从来没有承诺按某个具体规则行事,Bernanke称之为有限度的相机操作(constrained discretion),Greenspan, 2003:“有人建议联储按照正规的政策规则采取行动,但各种不确定因素导致规则不能代替危机管理,灵活的操作更适合政策制定”,总结讨论,Keynes,1931:“假如经济学家能设法让别人把自己当成很普通但有专长的人,就象大家对待牙医一样,那就再好不过了”,看一下20年来流行的宏观经济学教科书,20世纪8090年代:,Robert Gordon,Robert Hall和John Taylor,Rudiger Dornbusch和Stanley Fischer,21世纪前10年,Olivier Blanchard,Andrew Abel和Ben Bernanke,Gregory Mankiw,总结讨论,参考:宏观经济周期和宏观调控的文章,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经济展望,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事实上,大家都是凯恩斯主义者,二、宏观经济分析试图解决的问题,The whole of science is nothing more than the refinement of everyday thinking., Albert Einstein,宏观经济目标(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内容),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二、宏观经济分析试图解决的问题,在我们之前的分析框架下得出的主要观点,制度决定:2012年的经济增长率仍将保持高位,且面向紧缩性宏观调控必现结构性转折,微观基础:由于财富和收入分配结构的特质性,消费增长不会超出预期,投资增长高位回落;要素禀赋决定了出口成为关键变量,宏观变量:在短期,将呈现季度同比增长率的持续下滑;这导致了两大后果宏观调控很难真实从紧;流动性前紧后松,在危机前宏观经济理论以为解决或没解决的问题,解决的问题,在长期,一国的产出能力决定了国民生活水平,在短期,总需求影响一国产出的数量,在长期,货币增长率决定通货膨胀率,但不影响失业率,在短期,财政和货币政策制定者面临在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权衡取舍,没有解决的问题,决策者是否应该以及如何提高自然产出水平,决策者是否应该尝试稳定经济,通货膨胀与降低通货膨胀的成本各自有多大,政府债务是否一个严重问题,我们面临的新理论问题,Akerlof和Shiller,2009,Animal Spirit,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为什么经济会陷入萧条,为什么中央银行有控制经济的能力,如何应对金融危机,为什么会出现失业,为什么在长期也存在通货膨胀和失业的此消彼长关系,为什么储蓄可以随意,为什么金融资产价格高度波动,为什么房地产具有周期,为什么存在弱势群体(黑人、有色人种)的特殊贫困,一个可能的理论解释框架,解释:,萧条:人们的动物心理支配过度追逐财富和此后的信心极度低落,中央银行的权力:货币扩张有助于维持信心,长期失业的存在性:工资刚性的确存在,体现了工人的公平感,通胀与失业的长期关系:名义工资随通胀而上升,但通货膨胀低估了生活成本,雇主获利,储蓄的非最优性:美国的低储蓄问题存在是心理现象,资产价格:反映了人们的信心,且通过金融杠杆放大,贫富分化:不公平的继承性,上述解释或许不完美,但说明了金融危机后的深刻反思,问题是,中国宏观经济学者和中国的货币当局应该思考什么?,二、宏观经济分析试图解决的问题,二、宏观经济分析试图解决的问题,二、宏观经济分析试图解决的问题,三、宏观经济分析框架,一个标准的IS-LM模型:均衡论而非最优论,假设:短期最优很难实现,IS:产品市场均衡,LM:货币市场均衡,存在的问题,政府支出不是外生的,且是刚性的,货币供给不是外生的,与出口有关,三、宏观经济分析框架,中国式宏观分析框架,立足长期分析短期现象,案例:人口红利问题,案例:2030年超越美国成为第一大经济体,立足体制分析经济增长,对某种断点式增长具有特殊偏好:如:,党的十一届三种全会以来,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以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立足宏观政策看实体经济,这意味着把宏观经济波动置于政策制定者之下,三、宏观经济分析框架,中国式宏观经济周期特征,断点源于行政周期,宏观调控的集权与投资的分权,财政政策统一与分税制,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统一与信贷政策的分散化,宏观调控主基调是从紧,中央层次的放松对周期的影响,微观波动对宏观经济周期影响较大,产业承接与转移,房地产周期,三、宏观经济分析框架,IS-LM-BP框架的不足,总需求的创造可能意味着另一种需求损失,但无所作为似乎是下策,案例:美国与中国在2010年经济政策与周期的对比,案例:凯恩斯主义的功效在消失,货币能否持续发行,货币政策效果的非对称性,零利率之后怎么办?,实际汇率与净出口的关系如何,商品是否完全替代性,偏好怎么处理?,预期在经济中的作用,三、宏观经济分析框架,放大镜研究:费雪方程,三、宏观经济分析框架,放大镜研究:通胀是货币现象?,三、宏观经济分析框架,放大镜研究:人均GDP与黄金律,三、宏观经济分析框架,放大镜研究:家电汽车下乡、刘易斯拐点与收入政策,延伸性讨论,宏观经济分析内容是确定的,侧重总量而不看结构,增长与就业几乎同义,就业与通货膨胀在短期可替代,总需求可以通过政策实现伸缩,但新问题困扰宏观分析人员和政策当局,国别博弈,不增加就业的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可能与货币无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大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