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础集部之学

上传人:cel****460 文档编号:242869579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PPT 页数:105 大小:7.4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学基础集部之学_第1页
第1页 / 共105页
国学基础集部之学_第2页
第2页 / 共105页
国学基础集部之学_第3页
第3页 / 共10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国学基础集部之学,第一章,诗经,第一节,诗经,概说,是我国最古老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自西周初年(公元前,11,世纪)至春秋中叶(公元前,6,世纪)约五百多年的诗歌,305,篇,又称为“诗三百”。被称为“诗经”是到了汉代,儒家学者把诗尊为经典以后的事。,1,、,诗经注析,程俊英,中华书局,2,、,诗经选,,余冠英,中华书局,诗经版本,第二节,诗经,的编集,一、采诗说,班固,汉书,食货志,:“孟春之月,群居者将散,行人振动木铎徇于路以采诗,献之太师,比其音律,以闻于天子。故曰王者不窥牖户而知天下。”,二、献诗说,国语,召公谏弭谤,:“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曲,史献书,师箴,瞍赋,矇诵”。,三、删诗说,史记,孔子世家,:“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第三节,诗经,的分类,诗经,按照音乐的不同分为,风,(,160,)、,雅,(,105,)、,颂,(,40,),三类。,“风”,即,音乐曲调,,,国,是,地区、方域之意,。,“雅”,即,正,,指,朝廷正乐,,西周王畿(,ji,)的乐调。,“颂”,是,宗庙祭祀之乐,,许多都是舞曲,音乐可能比较舒缓。,第四节,诗经,的艺术特点,一、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是中国现实主义的开端),二、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南宋,朱熹,从“诗言志”的观念出发,认为: “,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诗集传,)。,其中,赋是最基本、最常用的表现手法。,诗经,中比的用法也很广泛。 如:,卫风,硕人,:“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兴在,诗经,通常用于一首或一章的开头。例如:,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三、体裁(句式)、章法、语言,1,、,诗经,的句式,以四言为主,其间杂有二言至八言不等。,二节拍的四言句带有很强的节奏感,是构成,诗经,整齐韵律的基本单位。,2,、重章叠句的章法特征,(如:,芣苢,、,蒹葭,)。,3,、语言特色:朴素简洁,精练准确,,绘声绘色,第五节,诗经,在文学史上的影响,一、抒情诗传统,二、风雅与文学革新,三、比兴的垂范,第一节“,楚辞,”定义,“,楚辞,”是战国后期产生于楚国的一种新诗体。所谓“楚辞”,其本义即指楚地的歌辞。,它“,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宋,黄伯思,翼骚序,),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西汉成帝时,,刘向,在前人纂辑的基础上,集录屈、宋诸作以及后人模拟之作为一书,统题为,楚辞,,于是,楚辞,又作为一部诗歌总集的名称流传于世。,第二章 屈原与楚辞,第二节 屈原的生平与创作,一、屈原生平,屈原,(约前,339,前,278,),名平,字原,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政治家。出身于楚国贵族,与楚王同姓。屈原一生经历了楚威王、怀王、顷襄王三个时期,而主要活动于楚怀王时期。据,汉书,艺文志,著录,屈原的楚辞作品共,25,篇,现比较确定的有:,离骚,、,天问,、,九歌,(,11,篇)、,九章,(,9,篇)和,招魂,,共,23,篇,,卜居,、,渔父,等篇是否为屈原所作,学术界尚有争议。,二、创作情况,离骚,概述,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品,全诗共三百七十多句,近二千五百字。它以深刻的思想内蕴和独特的艺术成就,成为矗立在中国古代诗歌史上的一块丰碑。,离骚,大致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叙述诗人在现实中的遭遇,反映了楚国现实的黑暗和屈原美好理想之间的矛盾冲突。,第二部分,:主要是通过奇诡的幻想,描写了诗人苦闷彷徨及对未来道路的探索和艰难的选择。,1,、,离骚,解题,(,1,),遭受忧患之意,。,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离骚,者,犹离忧也。”,(,2,),离别的忧愁,。,王逸,楚辞章句,离骚经序,云,:“离,别也;骚,愁也;经,经也。,(,3,),牢骚之意,。,游国恩,先生认为:从音乐上来说,,离骚,与,劳商,“,同实而异名”,亦是楚歌曲名。从意义方面来说,“离骚”二字又有牢骚不平的意思,。(,楚辞论文集,),2,、,离骚,思想内容(情感内涵),第一,诗中完整地表现了屈原崇高的政治理想(举贤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和对这种政治理想的执着追求;,第二,诗中表现了诗人炽热深沉的爱国主义激情。,3,、,离骚,的艺术成就,(,1,),塑造了一个高大的抒情主人公形象,(“,灵均,”),诗人以自己为原型,成功塑造了一位光彩照人的抒情主人公的高大形象:高贵的家世,奇特的诞生,非凡的气度,美好的品格,高尚的志趣,缤纷的服饰,独特的爱好,凸现了“灵均”形象的超群拔俗。,(,2,)浓厚的浪漫主义特色,离骚,以现实主义为基调,而以浪漫主义为特色。,诗人为了写心抒情,从古代流传着的大量神话传说中,汲取丰富的形象,然后通过自己奔腾不羁的想象把它们交织在一起,构成了层出不穷的生动情节和美丽的画面。是,中国古典文学特别是古典诗歌中浪漫主义的源头,(,3,)香草美人的比兴手法,在,离骚,中,还有一个奇异而绚丽多彩的“,香草美人,”的世界。出现了一系列具有象征性的香花美草的意象。,(,4,)形式和语言的创新,离骚,打破了,诗经,的四言格式,创造了一种句法参差、韵散结合的新形式,后人称之为“骚体”。并扩大了结构,增加了容量,有助于增强作品的艺术表现力。,离骚,大量吸收富有地方特色的楚地方言口语入诗,显示了新的风采。至于“兮”字的运用,则更引人注目,可说是“骚体”的标志之一。,第三章 汉代乐府民歌,第一节 “乐府”探究,一、乐府涵义的演变,两汉所谓乐府是指音乐机关,乐即指音乐,府即官府,原始意义。魏晋六朝将乐府所唱的诗叫做“乐府”,于是乐府便由机关的名称变而为一种带有音乐性质的诗体的名称。至唐,则已撇开音乐,而注重具体的社会内容,于是乐府一变而为一种批判现实的讽刺诗。宋元以后,单从入乐这一点出发,称词曲为乐府。,二、汉乐府的保存,南朝,宋人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是搜集乐府诗最完备的一部总集,汉代的乐府诗主要保存在“鼓吹曲辞”、“相和歌辞”和“杂曲歌辞”中。,第二节 汉乐府的思想精神,汉乐府民歌“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现实主义精神,上承诗经,下开建安诗歌,一直影响到唐代杜甫、白居易等人的新乐府运动。,第三节 汉乐府的艺术特色,一、,娴熟巧妙的叙事技巧,善于选取生活镜头;故事情节完整,叙事详略得当;善于通过行动和对话来刻画人物形象,二,、,自由的诗歌形式和朴素自然的语言特色,、汉乐府民歌基本上由两类灵活的形式组成,一是杂言体,一是五言诗。突破了,诗经,的四言格式,增强了诗歌的容量和表现力。,、其语言素朴且又不俗,耐人咀嚼与回味。,第四章 五言诗及古诗十九首,第一节 五言诗的起源,钟嵘,诗品,序,:“(四言诗)每苦事繁而意少,故世罕习焉。五言居文词之要,是众作之有滋味者也”,最早出现的文人五言诗:,班固,咏史,第二节,古诗十九首,一、简介,古诗十九首,之名,始见于,梁,昭明太子,萧统,所编的,文选,。它是东汉一群无名作家的作品,都是完整的五言,是在汉代民歌的基础上成长起来的,,代表了汉代文人五言诗的最高成就,。,二、,古诗十九首,的思想内容,古诗十九首,抒发了当时人的生命意识,写出了人的觉醒。对生命作深层的思考,觉悟到天地的无序,社会的混沌,人的脆弱,以及人生短促、及时行乐的思想;在,世俗的层面,,则直白地反映了世态炎凉和下层知识分子不遇的种种悲慨之情。由此带来以,夫妇生离、兄弟死别、朋友之间契阔相思,为基调的歌唱。,二、,古诗十九首,的艺术特色,(,1,)长于抒情,古诗十九首,是古代抒情诗的典范。其抒情手法,,一是,擅长融情入景,寓景于情,构成浑然圆融的艺术境界:,“,四顾何茫茫,东风摇百草,” (,回车驾言迈,),(,2,)是善于运用比兴来抒发感情 : “,兔丝附女萝,”,(,冉冉孤生竹,),“,胡马依北风,月鸟巢南枝,”,“,浮云蔽白日,”,, (,行行重行行,),(,3,)语言浅近自然,明白晓畅,意蕴丰厚,第五章 陶渊明,第一节、陶渊明的生平与思想,一、生平,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世号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九江西南)人。,二、陶渊明的思想个性,1,、思想,陶渊明,的思想深刻而复杂,儒、道、玄、佛思想在他身上及诗文中均有体现。但主要是儒、道两家思想的影响。,2,、个性特征,由于陶渊明受多家思想的影响,因此形成他复杂而独特的个性特征。其性格具有名士风度,被誉为,魏晋风流的杰出代表。,第二节,陶诗的艺术成就,自然平淡的诗风。自然中显淳厚,平淡中见邈远。在自然平淡中,有境界(宁静、自然、清新之境),有情趣(悠然自得之情),有性格(在客观的形象描绘中包蕴着诗人自己的品格),有思想(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感悟)。,第三节 陶渊明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一、陶渊明是中国士大夫精神上的一个归宿,许多士大夫在仕途失意或厌倦官场之时,往往回归到陶渊明。,二、从文学创作的角度来看,陶渊明第一个把田园生活题材带进诗中,开拓了一个全新的表现领域。,三、陶渊明的诗歌,为中国文学创造了一种冲淡自然之美。,第六章李白,第一节李白的生平、思想,李白,是继,屈原,之后,我国古代文学史上又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歌是昂扬奋发的时代精神、宏大蓬勃的盛唐气象的鲜明写照,是,“,盛唐之音,”的最杰出的代表,,是浪漫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创作方法高度统一的产物。,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秦安县),他一生喜好云游四方,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于今安徽省马鞍山市境内,享年,61,岁。李白生活在盛唐时期,二十五岁时只身出蜀,开始了广泛漫游生活,直到天宝元年(,742,),李白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后因不能见容于权贵,在京仅两年半,就赐金放还而去。李白思想复杂,儒、道、侠、纵横家思想的杂糅,以道家思想为主。,李白集校注,,瞿蜕园,朱金城注,上海古籍出版社,李太白全集,,,(,清,),王琦,中华书局,李白诗文集,第二节李白的诗歌创作,一、李白诗歌的思想内容,李白现存诗,900,余首,,充分反映了盛唐的时代精神,描写了广阔的社会生活,展现了诗人的精神品格与心灵世界,构成了一代诗歌的宏音巨响。,1,、讴歌理想、抒发抱负、张扬自我、突出个性是他的诗歌重要的内容和特征。,2,、理想与现实发生激烈冲撞后的痛苦、矛盾的思想感情,3,、揭露现实的黑暗,抨击时弊,4,、对劳动人民生活的深切关注与反映,5,、对壮美山川的描绘与讴歌,6,、表现亲情、乡情和友情的诗篇,二、李白诗歌的艺术风格,李白的诗歌,是继屈原以来的积极浪漫主义诗歌发展的高峰。,“,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是,杜甫,对,李白,诗歌风格及艺术魅力的高度评价。,李白诗歌风格总体,豪放飘逸,1,、豪迈雄放,这是李白诗歌最显著的风格特征。诗中,充沛的激情、高昂的格调、奔放的气势,,突出体现了其诗的艺术个性(这一风格主要体现在他的,乐府歌行,中)。,皮日休,说他的诗 :,“言出天地外,思出鬼神表。读之则神驰八极,测之则心怀四溟;磊磊落落,真非世间语。”,2,、俊爽飘逸,其诗往往,境界高远,风度飘洒,,显示出一种,蓬勃的朝气,和,舒展自如的格力,。而这种风格又主要体现在他的,五、七言绝句,中。,李白诗歌的艺术特色,第一,常以客观对象的人格化、并与主观形象相融合的方式塑造自我;,第二,特,殊,的艺术夸张是其诗歌浪漫主,义,特色最鲜明的体现;,第三,大胆奇异的想象,是构成其诗歌浪漫主义特色的重要因素;,第四,活泼自由的诗体、清新自然的语言使其浪漫主,义,特色更具有,明丽爽朗的,色彩。,第七章杜甫,杜甫,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在反映了重大社会政治事件、时代的动乱及民生的疮痍方面,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因而被誉为,“,诗史,”,。在艺术创作方法上,他,集前人之大成,又沾溉万代,开后世无数法门,,因而被尊为,“,诗圣,”,。,第一节,杜甫生平,杜甫,(,712,770,)字子美,河南巩县人(今河南巩义市)。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出身在一个世代奉儒守官的家庭,家学渊博。早期作品主要表现理想抱负和所期望的人生道路,随着唐玄宗后期政治越来越腐败,他的生活也一天天地陷入贫困失望的境地。,“,安史之乱,”,爆发后,杜甫弃官入川,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第二节,杜诗的风格及艺术成就,一、,总体风格,沉郁顿挫,“沉郁,”:是指感情的悲慨、深沉、博大,,“顿挫”:,是指感情表达的波澜起伏、反复低回、含蓄蕴藉。,时代环境的急遽变化,个人生活的穷愁潦倒,思想感情的深沉博大以及表现手法的含蓄蕴藉,是形成这种风格的主要因素。,二、杜诗的艺术成就,1,善于对社会现实进行集中的艺术概括。,2,赋、比、兴手法兼擅,细致描画与宏伟布局统一,善于以心理微细波动表现雄浑壮阔的艺术境界。,3,古、近体并擅,“诗律细”与“诗有神”统一,七律成就最为突出,是杜甫诗体裁形式上超越前人的杰出贡献。,4,精于锤炼,准确生动,苍劲凝重而又朴直自然的语言。,第八章 苏轼,第一节,生平及思想,一、生平简介,苏轼,(,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州眉山人。父亲,苏洵,是当时著名的政论家(苏轼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被后人称之为“三苏”),22,岁中进士,由于欧阳修、梅尧臣等前辈的揄扬,名重京华。,44,岁时,遭遇“乌台诗案”而被贬至黄州;,59,岁时被贬往惠州;,62,岁时贬至儋(,dn,)州(海南昌化),到,65,岁才遇赦北归。,二、苏轼的思想及人格(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苏轼的思想非常复杂,他既受过良好的儒家思想的教育,又受到佛、道思想的深刻影响。,在生活上,苏轼却更多地采取佛家和道家的处世态度。不管在什么处境下,都能勇敢地面对人生。遇事达观、超脱,心胸旷放开阔。正是这种达观的人生态度,才使他始终保持旺盛的创作力。,第二节,全面而辉煌的艺术成就,苏轼,禀赋异常,天资绝人,在诗、词、散文、绘画、书法等方面均有创造性的贡献,是我国文化史上罕见的全才。,其,诗,内容丰富,境界开阔,格调清新,与黄庭坚一起并称,苏黄,;他的诗歌如同长江大河,气象阔大,风起涛涌,自成奇观。,其,文,纵横恣肆,挥洒自如,自然流畅而又奇警新颖。,其,书,遒劲奔放,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为,北宋四大家,;,第三节,苏轼词,在词的创作上,苏轼是宋词发展史上一座十分重要的里程碑。,苏轼,对词最大的创造,一言以蔽之,就是,以诗为词,。,(一)开拓词境,提高了词品。,打破了过去多写男女爱情、离愁别恨的传统,举凡怀古、悼亡、山水、田园、仕途失意、报国雄心、人生奥秘等,无不可以入词。从而扩大了词的表现领域,提高了词的境界,使词从以娱乐为主,转变为以抒发个人的人生感受为主,从而具有了与诗相同的功能与作用。,(二)开豪放一派,且婉约、清旷、幽美多种风格并重,(三)突破音律的束缚,在词与音乐的关系上,打破了以词附属于音乐的传统,使词成为独立的抒情工具。,(四)艺术手法变化多样,(五)语言高度诗化,第九章 辛弃疾,第一节,生平简介,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山东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因生长于金人占领区自幼就决心为民族复仇雪耻,收复失地。生擒,张安国,(率领,50,名骑兵直奔有五万之众的金兵营地,生擒张)这一壮举充分表现出辛非凡的胆略勇气。,平生,以气节自召,以功业自许,的辛弃疾,南归后本来希望尽展其雄才将略,然而,自隆兴元年(,1163,),符离之役,失败后,南宋王朝甘心向金朝俯首称臣,纳贡求和,使得英雄志士请缨无路,报国无门。,从,29,岁,42,岁,,,13,年间调换,14,任官职,且都是在地方任职,每任时间都不长,使他无法在职任上有大的建树作为,。,42,岁,的壮年,被弹劾罢职,闲居江西上饶带湖十年;,50,岁,起用为福建提刑,三年后又被人诬陷落职。再度赋闲八年。,60,岁,再度出山,参与北伐可并未得到重用,,66,岁,的老英雄又回到铅山故居,,68,岁,含恨而逝。,第二节,辛弃疾词的特色,(一)题材范围之广前所未有,从内容来说,辛词的表现范围之广是前所未有的。在题材的开拓方面比苏轼有过之而无不及,真正做到了“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入”。,(二)艺术特色,1,艺术风格多种多样,多样的风格表现了辛弃疾兼收并蓄的才情与胸怀。,2,艺术境界阔大而充满流动感,这主要表现在豪放的情感、阔大的空间、久远的时间、富有力量和阳刚之气的意象等方面。,3, 以文为词和使事用典,辛弃疾,词在,苏轼,“以诗为词”的基础上,进而“以文为词”,,将古文辞赋中常用的章法和议论、对话等手法移植于词;并且在词中大量使事用典,并且往往一首词中连用数典。,第十章 关汉卿,第一节 生平及作品,关汉卿,:,大都人,,其户籍,属太医院户,但无行医的任何记载。祖籍有多种说法,,录鬼簿,说他是大都人。入元时大概年近半百。一生在动荡的年代度过,熟读经史无助于生存。因而,对社会,对传统表现出强烈地不满。,第二节 题材和主题,关汉卿,现存杂剧,按思想内容可分三类题材,表现了三大主题。,一、历史剧,以歌颂历史英雄,弘扬民族气节为主要内容。(,单刀会,、,西蜀梦,),二、公案剧:,其主题是吏治黑暗、清官救世。体现了人民的愿望和要求。开救世良方。(,窦娥冤,、,蝴蝶梦,、,鲁斋郎,),三、风月剧:,其主题是:救世之人,出于巾帼。(,拜月亭,、,望江亭,、,救风尘,),第三节,窦娥冤,思想和艺术成就,1,、题材来源(源于“东海孝妇),东海有孝妇,少寡无子,养姑甚谨,姑欲嫁之,终不肯。姑告蝰人曰:“孝妇养我勤苦,我老,久累丁壮。”乃自缢死。姑女告吏曰:“妇杀我母。”吏验之急,孝妇自诬服,具狱上府,太守竟论杀妇。郡中枯旱三年。 后太守至,自祭孝妇墓,天立大雨。岁熟,。(,后汉书,卷四十八,于定国传,),2,、此剧的思想内容,关汉卿力图通过窦娥的悲剧,揭露当时官场黑暗腐败,以至于冤狱重重,正直善良的普通百姓饱受欺压、迫害的现实。象张驴儿这类无恶不作,横行乡里的社会渣滓,其无法无天的罪恶图谋,竟然有官吏为之撑腰,衙门成了罪犯逍遥法外的场所。世事的荒谬乖错可见一斑。,3.,艺术成就,一、戏剧情节集中,戏剧冲突紧凑,结构严谨。注意尽快“入戏”,又很注意处理戏剧冲突的节奏,注意场面的冷热调剂,张弛交替。二、成功地塑造了窦娥这一典型的艺术形象。窦娥是一位具有悲剧性格的人物。她的性格是孝顺与抗争的对立统一。,三、语言本色、当行,表现了关汉卿杂剧的语言艺术的共同特色。所谓本色,指质朴自然,不尚雕琢。所谓当行,指符合戏剧演出的要求,用语言来刻画人物,无不切合人物身份地位和思想性格。,第十一章,汤显祖及,牡丹亭,一、生平与创作,1,、生平:,汤显祖,历经嘉靖、隆庆、万历三个腐败、黑暗王朝。,21,岁中举,后来科考一再受挫,,34,岁才中进士,在南京作太常寺博士。因上,论辅臣科臣疏,批评时政,被贬广东徐文县任小吏,两年后改任浙江遂昌知县。后因爱女、娇儿、大弟先后夭折,毅然辞官,隐居临川玉茗堂。,第一节 汤显祖的生平和创作,2,、创作,传奇五种:,紫箫记,紫钗记,牡丹亭,南柯记,邯郸记,后四种合称 “临川四梦”。,第二节,牡丹亭,江西抚州牡丹亭,一、,牡丹亭,题材渊源及剧情,1,、题材渊源:,牡丹亭题词,:“传杜太守事,仿佛晋武都守李仲文,广州守冯孝将儿女事。予稍微更而演之。”。(见,太平广记,之,法苑珠林,、,列异传,),话本,杜丽娘慕色还魂记,2,、剧情梗概:,贫寒书生柳梦梅梦见在一座花园的梅树下立着一位佳人,说同他有姻缘之分,从此经常思念她。南安太守杜宝之女名丽娘,才貌端妍,从师陈最良读书。她由,诗经,关雎,章而伤春寻春,从花园回来后在昏昏睡梦中见一书生持半枝垂柳前来求爱,两人在牡丹亭畔幽会。杜丽娘从此愁闷消瘦,一病不起。她在弥留之际要求母亲把她葬在花园的梅树下,嘱咐丫环春香将其自画像藏在太湖石底。其父升任淮阳安抚使,委托陈最良葬女并修建“梅花庵观”。,三年后,柳梦梅赴京应试,借宿梅花庵观中,在太湖石下拾得杜丽娘画像,发现杜丽娘就是他梦中见到的佳人。,杜丽娘,魂游后园,和柳梦梅再度幽会。柳梦梅掘墓开棺,杜丽娘起死回生,两人结为夫妻,前往临安。杜丽娘的老师陈最良看到杜丽娘的坟墓被发掘,就告发柳梦梅盗墓之罪。柳梦梅在临安应试后,受杜丽娘之托,送家信传报还魂喜讯,结果被杜宝囚禁。发榜后,柳梦梅由阶下囚一变而为状元,但杜宝拒不承认女儿的婚事,强迫她离异,纠纷闹到皇帝面前,杜丽娘和柳梦梅二人终成眷属。,二、牡丹亭的思想意义,歌颂“至情”,以“情”反“理”。“理”是指程朱理学所谓“存天理灭人欲”之“理”。,牡丹亭,的爱情描写,具有过去一些爱情剧所无法比拟的思想高度和时代特色。作者让剧中的青年男女为了爱情,出生入死,除了浓厚浪漫主义色彩之外,更重要的是赋予了爱情能战胜一切,超越生死的巨大力量。,三、,牡丹亭的艺术特色,1,、大胆而又奇异的想象,构成了这部浪漫主义戏剧第一个最突出的艺术特色。,2,、人物形象各具面貌,刻画得真实细致,特别是发掘出人物内在的精神世界,是牡丹亭另一个突出的艺术特色。,3,、曲词优美动人,具有抒情诗的特色。,4,、整体精神被哲理化(以情反理)。,5,、悲剧冲突被深隐化(杜丽娘没有现实的对立面,一切冲突都集中浓缩于杜丽娘的内心世界中)。,第十二章,聊斋志异,第一节 作者及成书,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一字剑臣,号柳泉,山东淄博人。,76,岁去世。蒲松龄除,聊斋志异,外,还有诗、词、文、戏曲、杂著等多种样式的著作,并结集传世。,会校会注会评本:,张友鹤辑校,,491,篇,中华书局排印本(,1962,)、上海古籍出版社重印本(,1978,、,1986,),第二节 聊斋的思想内容及特点,一、对现实社会的反拨落魄文人的苦闷之源:科举篇、愤世篇。,二、对理想境界的探求落魄文人的精神补偿:友情篇、情爱篇、女性篇。,三、民俗篇。,聊斋志异爱情篇的新特点:,1,、强调爱情关系的逐渐性。,2,、强调爱情关系的纯粹性(知己之爱)。,3,、在爱情关系中突出女性的主体性。,聊斋志异科举篇的特点:将考官的昏庸无能和贪鄙作为揭露和讽刺的重点,但还没有完全否定科举考试制度本身。,第三节,聊斋志异的艺术特色,一、独创的“用传奇法而以志怪”。,二、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结合。,三、情节离奇曲折、引人入胜。,四、诗情浓郁的意境创造。五、雅洁明畅的语言艺术(文言用语艺术的典范之作)。,五、写人艺术,塑造技巧成熟,灵怪形象人性化、人情化、性格化。,第四节,聊斋志异,的馀响,由于,聊斋志异,的盛行,乾隆年间,模拟作品相继出现,文言小说再度蔚兴,有顺随者、有抗衡者,前者如沈起凤的,谐铎,、袁枚的,子不语,,均有可取之处,但总体水平不高。,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在体例上有意与,聊斋志异,相反,“尚质黜华”,记事简要而多所议论,当时有相当影响。,第十三章 红楼梦,第一节,红楼梦,的作者及版本,一、,曹雪芹,的家世,先世汉人,明末入满洲籍,属正白旗。,高祖曹振彦,曾祖曹玺(妻为康熙乳母),祖父曹寅(康熙伴读),曹颙(頫),百年望族,江宁织造,四次接驾,1727,年(雍正五年),曹家被抄,随后全家迁回北京。,二、曹雪芹的生平(,1715,?,1764,?),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芹圃、芹溪。,出生于南京,少年时代过了一段锦衣玉食的生活。,回京后,生活渐趋穷困潦倒。性格豪放,喜欢饮酒,愤世嫉俗,孤傲不屈。长于诗画。晚年流落到北京西郊著述,红楼梦,。,爱子夭折,感伤成疾,贫病交加,卒于癸未除夕,(,一说壬午除夕,),三、,红楼梦,的版本,1,、脂评本:八十回抄本,有脂砚斋评语。,甲戌本(,1754,),残存,16,回,书名,石头记,己卯本(,1759,),残存,41,回,+,两个半回,庚辰本(,1760,),存,78,回,甲辰本(,1784,),,80,回,书名,红楼梦,此外还有己酉本、戚蓼生序本、列藏本等。,2,、程本:一百二十回刊印本,程伟元、高鹗,程甲本(,1791,),萃文书屋木活字本,程乙本(,1792,),第二节,红楼梦,的思想内容,小说以贵族青年贾宝玉、林黛玉和薛宝钗之间的爱情婚姻悲剧为中心,描写了具有代表性的贵族大家族贾府的日常生活及其内外错综复杂的矛盾,,揭露了封建社会末期种种黑暗、罪恶和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展示了这个贵族之家及其所寄生的封建社会已经全面腐朽,不可避免地将要走向衰亡。,一、贾宝玉、林黛玉和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贾宝玉和林黛玉都是具有叛逆思想的新人形象。他们不满于本阶级所恪守的封建正统思想和所规定好的人生道路,二人在共同的叛逆思想基础上产生了爱情,但是他们的爱情关系到这个家族的兴衰荣辱,因而必然受到残忍的破坏。,贾宝玉:是贾府里能继承祖业、复兴家道的唯一希望。但他实际却是封建地主阶级的逆子;不愿走读书中举的道路;鄙视功名富贵,不遵守尊卑有序、贵贱有别的封建等级制度。,林黛玉:封建贵族阶级女性叛逆者。离经叛道,才华横溢。没有夫荣妻贵的庸俗思想,蔑视权贵,憧憬爱情。多愁善感、多疑任性、自尊心强、幼稚天真。,薛宝钗:,举止端庄的封建淑女,恪守封建道德礼教。向往荣华富贵。美貌动人,学识丰富。压抑才情,丧失自我。有城府,乖觉圆滑。,贾宝玉和薛宝钗的婚姻悲剧也是不可避免的。二人没有共同的思想基础,没有共同的人生道路,都是封建统治者为了维护家族利益的牺牲品。,宝、黛、钗三人的爱情婚姻悲剧,不仅仅是他们个人的悲剧,而且是与封建贵族家庭的前途、命运紧密相关的,富有深刻历史内容的社会悲剧。它意味着封建宗法制度和封建伦理道德已经无法维系那摇摇欲坠的统治了。,二、贵族之家的衰亡史,1,、作恶多端,贾雨村的得势与判案,和贾府的关系密切,王熙凤,贾府的管家媳妇,具有生杀决断之权。是一个钱财欲、权势欲极强的悍妒妇女形象。,对上趋奉,八面玲珑。对下刻毒,滥施淫威。,嘴甜心苦,两面三刀;头上一脸笑,脚下使绊子;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都占全了。,毒设相思局、弄权铁槛寺、借剑杀人。,从来不信什么是阴司地狱报应的,凭是什么事,我说要行就行你叫他拿三千银子来,我就替他出这口气。(,15,回),2,、穷奢极欲,秦可卿的丧事,贾元春省亲;茄鲞,螃蟹宴。,配药找不到二两人参,红稻米饭要可着头做帽子,入不敷出,寅吃卯粮,3,、荒淫无耻,腐化堕落,贾赦儿孙满堂,还要讨妾;贾琏和奴仆之妻的不正当关系,贾珍贾蓉热孝在身,玩弄尤氏姐妹,焦大:如今生下这些畜牲来,每日家偷狗戏鸡,爬灰的爬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柳湘莲:除了那两个石狮子干净,只怕连猫儿狗儿都不干净。,3,、矛盾重重,贾府统治阶级内部尔虞我诈、勾心斗角、互相倾轧。,嫡庶之争,妯娌斗法,抄检大观园,可知这样大族人家,若从外头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这是古人曾说的,“,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74,回),被压迫的奴隶的觉醒和反抗,鸳鸯抗婚、金钏儿、晴雯、司棋、尤三姐之死,4,、后继无人,如今生齿日繁,事务日盛,主仆上下,安富尊荣者尽多,运筹谋画者无一,其日用排场费用,又不能将就省俭,如今外面的架子虽未甚倒,内囊却也尽上来了这还是小事更有一件大事:谁知这样钟鸣鼎食之家,翰墨诗书之族,如今的儿孙,竟一代不如一代了!(第,2,回),文字辈,昏聩无能;玉字辈、草字辈,腐化堕落,三、封建社会的人生悲剧,1,、千红一哭(窟),万艳同悲(杯)的女子悲剧。薄命司:金陵十二钗正册、副册、又副册。黛玉、宝钗、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原应叹息)。香菱(英莲)、晴雯、鸳鸯、金钏儿、司棋、尤三姐,她们的悲剧是爱情、青春和生命之美被毁灭的悲剧,2,、贾宝玉的人生悲剧,与封建社会的秩序相违背的人生追求遭到毁灭,绝望,找不到出路,孤独感、破灭感如影随形,只求你们同看着我,守着我,等我有一日化成了飞灰,,飞灰还不好,灰还有形迹,还有知识。,等我化成一股轻烟,风一吹便散了的时候,你们也管不得我,(,19,回),这是一种人格失落,理想幻灭的悲剧,第三节,红楼梦,的艺术成就,一、天然浑成的写实艺术,“盖叙述皆存真,闻见悉所亲历,正因写实,转成新鲜”(,中国小说史略,),1,、通过典型化手法赋予平淡无奇的日常生活以深刻的内涵,并在日常生活所组成的生活流里,不时掀起大的波澜,使故事情节起伏不定,引人入胜。,可卿之死、元妃省亲、,宝玉挨打,、抄检大观园、黛玉之死、贾府被抄,2,、细节描写真实自然,含意丰富。,二、塑造了一大批活灵活现的“真的人物”,特点:,1,、写出了人物性格的多面性和复杂性,2,、人物形象个性鲜明,各具面目,有名有姓的人物,400,多个,代表了不同的社会生活层面,而且各具性格特征,令人过目不忘。,迎春、探春;尤二姐、尤三姐;袭人、鸳鸯;凤姐、夏金桂,人物塑造手法:,1,、采用似褒实贬、似贬实褒的,“,逆笔,”,法,揭示人物的深层性格。,薛宝钗、王熙风;贾宝玉、林黛玉,2,、运用对比、映衬的手法,突出地位相近的人物的个性特征。,宝玉、贾环;袭人、晴雯;黛玉、宝钗、湘云,晴为黛影,袭为钗副,3,、以深入细腻的心理描写凸现人物的精神世界和内心隐微曲折的情感。,4,、通过人物居住的环境描写烘托人物的个性。,宝钗蘅芜院,朴素淡雅 黛玉潇湘馆,高雅清幽,探春秋爽斋,书香气十足,三、复杂而和谐的结构艺术,双线网状结构:宝、黛、钗的爱情婚姻;贾府的盛极而衰,各种矛盾错综复杂、主次分明,有条不紊。,小说的整体布局井然有序。,1,、,(,15,回)小说的序幕,全书的蓝图,2,、(,634,回)宝黛爱情的形成期和贾府繁盛的生活之春,3,、(,3555,回)宝黛爱情成熟期和贾府安富尊荣的享受期,危机暗藏。,4,、(,56104,回)贾府由盛而衰,黛死钗嫁的悲剧相继而来,贾府内部矛盾重重。,5,、(,105120,回)宝玉出家,贾母寿终,贾府败亡。,四、成熟优美的语言,红楼梦,的语言简洁纯净而又丰富多彩,生动准确而又精炼传神,人物语言高度个性化。,黛玉语言机敏、尖利;宝钗语言圆融、平稳 ;湘云语言爽快、坦诚;宝玉语言温和、奇特,常有呆话;贾政语言装腔作势、枯燥乏味;晴雯语言锋芒毕露;凤姐语言机智诙谐,妙语连珠。,五、小说中的诗词曲赋大都具有深厚的底蕴,且能与人物、情节紧密联系在一起,是小说的有机组成部分。,第四节 红楼梦的巨大影响,续书如林:,后红楼梦,序红楼梦,红楼复梦,红楼圆梦,红楼梦补,红楼幻梦,给戏曲、影视等文艺形式提供了创作题材。,“,红学,”,也成了一门专门的学问。,谢谢观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压缩资料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