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类危险作业培训教案

上传人:cel****303 文档编号:242868496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PPT 页数:61 大小:1.4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类危险作业培训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四类危险作业培训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四类危险作业培训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四类危险作业培训教案,第一章粉尘爆炸场所作业,一、,严防企业粉尘爆炸五条规定条文释义,(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68,号),第一条 必须确保作业场所符合标准规范要求,严禁设置在违规多层房、安全间距不达标厂房和居民区内。,条文释义:,1,粉尘爆炸危险作业场所的厂房,必须满足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和粉尘防爆安全规程(,GB15577-2007,)的要求。厂房宜采用单层设计,屋顶采用轻型结构。如厂房为多层设计,则应为框架结构,并保证四周墙体设有足够面积泄爆口,保证楼层之间隔板的强度能承受爆炸的冲击,保证一层以上楼层具有独立安全出口。,2,粉尘爆炸危险作业场所的厂房应与其他厂房或建(构)筑物分离,其防火安全间距应符合,GB50016,的相关规定。,3,由于粉尘爆炸威力巨大,危害波及范围广,因此,粉尘爆炸危险作业场所严禁设置在居民区内。,第二条 必须按标准规范设计、安装、使用和维护通风除尘系统,每班按规定检测和规范清理粉尘,在除尘系统停运期间和粉尘超标时严禁作业,并停产撤人。,条文释义:,1,通风除尘系统可有效降低作业场所粉尘浓度、减少作业现场粉尘沉积。企业必须按照,GB15577,、,GB50016,、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用收尘器防爆导则(,GB/T17919-2008,)和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等规定,对除尘系统进行设计、安装、使用和维护。,2,粉尘爆炸危险作业场所除尘系统必须根据,GB15577,规定,按工艺分片(分区)相对独立设置,所有产尘点均应装设吸尘罩,各除尘系统管网间禁止互通互连,防止连锁爆炸。,3,为保证除尘器安全可靠运行,企业必须按照,GB/T17919,规定,对除尘系统的进出风口压差、进出风口和灰斗的温度等指标,(参数)进行检测。按照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第,1,部分:总粉尘浓度(,2007,)规定对粉尘浓度进行检测。,4,发现除尘系统管道和除尘器箱体内有粉尘沉积时,必须查明原因,及时规范清理。清理时应采用负压吸尘方式,避免粉尘飞扬。如必须采用喷吹方式,清灰气源应采用氮气、二氧化碳或其他惰性气体,以防止清灰过程粉尘爆炸。,5,作业场所沉积的粉尘是引发连锁爆炸、大爆炸的主要因素,企业应按照,GB15577,规定建立定期清扫粉尘制度,每班对作业现场及时全面规范清理。清扫粉尘时应采用措施防止粉尘二次扬起,最好采取负压方式清扫,严禁使用压缩空气吹扫。,6,在除尘系统停运期间和作业岗位粉尘堆积严重(堆积厚度最厚处超过,1mm,)时,极易引发粉尘爆炸。因此,必须立即停止作业,将人员撤离作业岗位。,第三条 必须按规范使用防爆电气设备,落实防雷、防静电等措施,保证设备设施接地,严禁作业场所存在各类明火和违规使用作业工具。,条文释义:,1,粉尘爆炸危险作业场所应严禁各类,明火和火花,产生,使用防爆电气设备是防止电气火花的可靠措施。必须按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1992,)和危险场所电气防爆安全规范(,AQ3009-2007,)规定安装、使用防爆电气设备。,2,雷电放电过程中产生的巨大放电电流破坏力极大,也易诱发粉尘爆炸事故。粉尘爆炸危险作业场所的厂房(建构筑物)必须按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规定设置防雷系统,并可靠接地。,3,粉料的输送、排出、混合、搅拌、过滤和固体的粉碎、研磨、筛分等,都会产生静电,可能引起粉尘燃烧或爆炸。粉尘爆炸危险作业场所的所有金属设备、装置外壳、金属管道、支架、构件、部件等,应按照,GB15577,和防静电事故通用导则,(,GB12158-2006,)规定采取防静电接地。所有金属管道连接处,(,如法兰,),应进行跨接。,4,铁质器件之间碰撞、摩擦会产生火花。在粉尘爆炸危险作业场所,禁止违规使用易发生碰撞火花的铁质作业工具,检修时应使用防爆工具。,尤其对于存在铝、镁、钛、锆等金属粉末的场所,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其与锈钢摩擦、撞击,产生火花。,第四条 必须配备铝镁等金属粉尘生产、收集、贮存的防水防潮设施,严禁粉尘遇湿自燃。,条文释义:,危险化学品目录中记载的遇湿易燃金属粉尘有:锂、钠、,钾、钙、钡、镁、镁合金、铝、铝镁、锌等。在这些金属粉尘的生产、收集、贮存过程中,必须按照,GB15577,规定采取防止粉料自燃措施,配备防水防潮设施,防止粉尘遇湿自燃进而引发粉尘爆炸与火灾事故。,第五条 必须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和劳动防护制度,严禁员工培训不合格和不按规定佩戴使用防尘、防静电等劳保用品上岗。,条文释义:,1,安全操作规程主要包括通风除尘系统使用维护、粉尘清理作业、打磨抛光作业、检维修作业、动火作业等。,2,按照安全生产法和,GB15577,规定,存在粉尘爆炸危险作业场所的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粉尘防爆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企业必须对所有,员工进行安全生产和粉尘防爆教育,普及粉尘防爆知识和安全法规,使员工了解本企业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的危险程度和防爆措施;对粉尘爆炸危险岗位的员工应进行专门的安全技术和业务培训,并经考试合格,方准上岗。,3,现场作业人员长时间吸入粉尘易造成尘肺病或矽肺病。现场作业人员必须按规定佩戴使用防尘劳保用品上岗。为防止人体皮肤与衣服之间、衣服与衣服之间摩擦产生静电,粉尘爆炸危险作业场所员工禁止穿化纤类易产生静电的工装,,必须按照,GB15577,和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则(,GB/T11651-2008,)规定,穿着防静电工装。,1.,安全检查和培训要求,(,1,)粉尘爆炸场所所在二级单位每周至少对粉尘爆炸场所进行一次检查,所在车间(作业区)每天至少进行一次检查,并建立相关记录。,(,2,)粉尘爆炸场所从业人员须经岗位技术和业务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严禁员工培训不合格和不按规定佩戴使用防尘、防静电等劳保用品上岗。粉尘爆炸场所所在二级单位每季度对员工进行一次粉尘防火防爆教育(相关法律法规,粉尘危害预防措施、卫生防护知识、应急演练和粉尘防火防爆知识等)。,二、公司,粉尘爆炸场所安全管理制度,有关要求,2.,粉尘爆炸场所设备设施管理要求,(,1),区域严禁烟火,所用电气设备必须是粉尘防爆型。,(2),安全、通风、防爆、泄爆等设施,未经公司安全主管部门批准,不得拆除。,(3),设备轴承应防尘密封,必要时安装连续监测轴承温度的探测器。,(4),区域内建筑物、构筑物和设备设施,应采取相应的防雷措施。,(5),工艺设备的接头、检查门、挡板、泄爆口盖等应封闭严密,不得向外泄漏粉料。不能完全防止粉尘泄漏的特殊地点,(,如粉料进出工艺设备处,),,必须采取有效的安全除尘措施。,(6),喷煤粉仓锥形部分倾角应大于,70,在煤粉仓、喷吹罐下部应设流化装置。,(7),压力容器管理严格执行国家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标准规范,。,3.,安全设施设置,(1),中速磨煤机进出口管道上各安装一个泄爆口,主排烟风机煤粉管道上装一个泄爆口;煤粉仓顶盖上安装三个泄爆口、输送煤粉的压力容器均应设置泄爆装置。,(2),泄爆口应经设计核算并保证在爆炸时其能有效的进行泄爆。,(3),爆炸时必须有保护性停车装置。,(,4,),喷煤系统喷吹压力低时,系统应自动切断阀门,停止喷煤。喷煤系统应设置消防水泵站和消防水管路系统。各层平台均应有消防器材和火灾报警装置。,(,5,),工作区必须有两个以上的疏散通道。疏散通道必须设置明显的路标和事故照明。,4.,点火源控制要求,(,1,),煤粉在烘干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含氧量和温度,对含氧量、温度连续进行监测,当发现温度升高或气体检测报警时,必须采取措施使粉料冷却(充氮气)。,a.,中速磨煤机入口干燥气温度不超过,280,,其出口温度不超过,85,。,b.,中速磨煤机入口干燥气含氧量必须控制在,5%,以下。,(,2,),与粉尘云直接接触的设备或装置,(,如光源、加热器等,),,其表面允许温度必须低于相应粉尘层的最低着火温度。,(,3,),生产、检修期间必须采取措施防止碰撞、摩擦产生火花,检修时应使用防爆工具,不应敲击各金属部件。,(,4,),进料处要安装除铁器、振筛,以除去混入原煤中的杂物。,(,5,),明火控制(如烟煤制备、输送、喷吹系统的各生产环节需要进行检修、更换设备而动火),必须采取以下控制措施:,a.,作业前办理相应等级的动火作业手续,彻底清除明火作业场所的煤粉并配备灭火器材,可燃爆粉尘燃烧时使用消防沙灭火,灭火时应防止粉尘扬起形成粉尘云,严禁使用干粉、二氧化碳、,1211,灭火剂,防止沉积粉尘因受冲击而悬浮引起二次爆炸。,b.,进行明火作业期间和作业完成后的冷却时间,不应有粉尘进入明火作业场所。,c.,进行明火作业的区段必须与设备其它区段可靠隔离。,5.,静电控制要求,(,1,),所有金属设备、装置外壳,金属管道、支架、构件、部件等,一般应采用静电直接接地;不便或工艺不允许直接接地的,可通过导静电材料或制品间接接地。静电直接接地电阻不大于,100,,间接接地电阻不大于,107,。,(2),直接用于盛装粉末的器具、输送粉末的管道(带)等,应采用金属或防静电材料制成。,(3),照明系统设施和开关、各类仪表均应采用防爆型。,(4),所有金属管道连接处,(,如法兰,),,应用铜线或铜片进行跨接。,(5),操作人员必须使用防止产生静电的劳动保护用品并做好防静电措施,禁止在粉尘作业场所用餐、饮水、吸烟。,(6),禁止采用直接接地的金属导体或筛网与高速流动的粉末接触的方法消除静电。,(7),存在可燃爆粉尘的场所,电气线路采用镀锌钢管套管保护,安装空气开关和漏电保护器,设备、电源开关应采用防爆防静电措施,严禁私拉乱接电线。,(8),检修照明和工具应使用安全电压。,6.,可燃粉尘浓度控制要求,在喷煤制粉、喷吹系统中,应加设惰性气体惰化。喷煤系统惰化的部位有制粉系统、喷吹罐组、煤粉收集系统、输煤和喷煤管道等。制粉系统主排风机出口含氧浓度小于,12%,、布袋箱中含氧浓度小于,12%,、输煤和喷煤管道中的含氧浓度小于,12%,。,7.,其它要求,(1),车间内墙体、地面、设备等表面积聚的粉尘、从设备和管道中溢出或堵塞的物料应及时清扫,清扫时,应避免二次扬尘,禁止使用压缩空气吹扫设施设备、身体及衣物上的粉尘。,(2),如除尘设施出现故障时,岗位人员要及时报告本单位相关领导,安排人员对除尘设施故障进行维修,确保除尘设施的正常运行。,(3),在工艺流程中使用惰性气体或能放出有毒气体的场所,必须配备空气呼吸器等防护用品。,第二章 熔融金属作业,一、,冶金企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26,号),第二十一条冶金企业的会议室、活动室、休息室、更衣室等人员密集场所应当设置在安全地点,不得设置在高温液态金属的吊运影响范围内。,第二十二条冶金企业内承受重荷载和受高温辐射、热渣喷溅、酸碱腐蚀等危害的建(构)筑物,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定期进行安全鉴定。,二、国家安监总局化解产能过剩执法行动,三、公司,熔融金属作业安全管理制度,1.,熔融金属设备设施管理,(1),供销部在采购熔融金属设备设施和原辅材料时,严格对供应商的资质进行审查,确保采购的设备设施和原辅材料符合相关安全、质量要求。,(2),设备管理中心每年组织对冶金起重机械进行一次检验;每年对钢水包、铁水包罐耳轴进行一次探伤,发现问题及时督促处理;按照国家规定,委托具备资质的单位对受熔融金属侵蚀、高温辐射的建(构)筑物进行安全鉴定,确保建(构)筑物强度符合安全生产要求。,(3),各单位必须加强熔融金属设备设施的日常点检、维护保养,发现问题及时整改。,(,4,)输送、转运熔融金属所使用的设备、设施、沟渠等在输送、转运熔融金属前须经充分干燥并保证畅通。,(5),熔融金属运行区域内的设备、电线电缆、管线和建(构)筑物等应当采取隔热防护措施。,2.,熔融金属作业现场管理要求,(1),炼铁事业部、钢轧事业部,严格遵守,炼铁安全规程,、,炼钢安全规程,,认真执行公司熔融金属作业管理制度,(2),熔融金属生产、处置和贮存设施的附近区域、运输线路不得有积水,不应存在滴水、漏水隐患。作业现场要有必要的防水措施,防止熔融金属遇水爆炸。,(3),原料、辅助材料在入炉前要进行严格的安全检查,严禁密闭容器、易燃易爆品等各类危险品或可能导致爆炸、喷爆的物料入炉。,(4),会议室、活动室、休息室、操作间、工具房等不得设置在熔融金属喷溅、吊运、运输的影响范围内。,(5),生产过程中易燃易爆品(如氧气瓶、乙炔瓶等)不得放置在高炉、转炉炉台上。,(6),高温辐射、熔融金属作业人员,应当配备阻燃服和其他防护用品。,(7),更换风口套必须及时堵泥,通水冷却套体时,人必须站在风口侧面,防止蒸汽或热水烫伤。,(8),清理残渣时,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人员陷入,严禁直接站在渣铁面上。,3.,熔融金属吊运作业安全要求,(1),盛装熔融金属的容器(罐、包)耳轴要定期进行检测,罐体、包体要及时修补,保证完好。,(2),吊运的熔融金属液面应与盛装容器口保持至少,300,毫米的距离。,(3),熔融金属的运输设备应有耐高温、防喷溅的措施,设有完善、可靠的制动装置。装载熔融金属的车辆在运输线路上行驶速度不得超过,10,公里,/,小时。熔融金属的运输车辆应定期进行安全检查、检测、维修和保养,发现隐患要立即进行整改。,(4),装运熔融金属的专用车辆,不得在煤气、氧气管道下方和有易燃易爆物质的区域停留。,(,5,)熔融金属运输线路上方管道应采取隔热措施,。,4.,熔融金属浇铸安全要求,(1),铸铁机、连铸机等铸造设备应设置应急水源,保证在意外停水或停电时对熔融金属的冷却需要。,(2),倾倒熔融金属时,容器(罐、包)周围不得站人,作业人员必须加强安全防范,远离熔融金属飞溅或洒落的区域,5.,熔融金属泄漏后,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应及时用干燥沙土等挡住已流出的金属液体,防止熔融金属流入积水中。熔融金属引起着火时,要使用干燥沙子或其他适宜的方法灭火,6.,熔融金属作业人员管理,(,1),各单位每季度对涉及熔融金属作业人员进行相应的工艺技术、设备管理和维护、安全操作等方面的教育培训,确保员工具备相应的知识和技能。,(2),熔融金属作业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岗位操作规程,杜绝因操作失误而导致的熔融金属喷爆事故。,第三章 有限空间作业,一、有限空间安全作业五条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69,号,),一、,必须严格实行作业审批制度,严禁擅自进入有限空间作业。,二、必须做到“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严禁通风、检测不合格作业。,三、必须配备个人防中毒窒息等防护装备,设置安全警示标识,严禁无防护监护措施作业。,四、必须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严禁教育培训不合格上岗作业。,五、必须制定应急措施,现场配备应急装备,严禁盲目施救。,1.,有限空间按其作业环境的危险程度划分为一级、二级两个等级。,(1),一级有限空间作业:,a.,烧结预热炉内部检查、维修作业。,b.,轧钢加热炉内清渣、检查、维修作业。,c.,煤气主管道、煤气柜内部检修作业。,d.,重力除尘器内部清灰、检修作业。,e.,高炉内部作业。,f.,公司排污总涵洞等密闭、半密闭不易辨识危险的作业。,(2),除一级有限空间作业之外的其它有限空间作业均为二级有限空间作业。,二、公司,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制度,2.,有限空间作业申请审批流程,(1),一级有限空间作业,由作业项目所在单位安全管理部门在作业前填写,,经所在单位、设备管理中心、生产技术部、保卫部、动力能源中心、安全环保部审查同意签署意见后方可执行。,(2),二级有限空间作业,由作业项目所在车间(作业区、工段)负责人在作业前填写,,经作业项目所在单位设备、生产、安全等部门负责人及安全生产主管领导批准后方可执行。,(3),当有限空间作业环境改变或超过既定作业时限时,应重新办理,。,3.,有限空间作业人员要求,(1),作业人员经所在单位安全管理部门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人员应熟知作业中的危险,落实好自身安全防范措施,遵守有关安全规定,正确使用安全设施与个人防护用品。作业期间应与监护人进行有效联系和信息沟通,服从监护人的指挥,如发现监护人员不履行职责,应停止作业并撤出有限空间。,(2),作业监护人要熟悉作业可能面临的危险、掌握应急救援的基本知识和方法,与作业人员保持联系,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向作业人员发出撤离命令,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帮助作业人员从有限空间撤离。,(3),作业负责人检查确认有限空间作业环境、作业方案、防护措施、工器具、应急措施等达到安全要求,各项手续办理齐全后,方可安排安全培训合格人员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对未经允许擅自进入有限空间者进行制止。,4.,进入密闭设备内作业安全要求:,进入密闭设备内作业安全程序:安全隔绝清扫和置换通风安全检测监护,具体措施如下:,(1),安全隔绝,设备上所有与外界连通的管道、孔洞均应与外界有效隔离,可靠切断气源、水源。管道安全隔绝可采用插入盲板或拆除一段管道进行隔绝,不能用水封或阀门等代替盲板或拆除管道,设备上与外界连接的电源有效切断,并悬挂“设备检修禁止合闸”的安全警示牌。,(2),清扫和置换,进入设备内作业前,必须对设备内进行清扫和置换,并要求含氧量,19.5%,21%,,在设备内的操作时间要根据有害气体的含量不同而确定。,(3),通风,打开上下人孔、风门等进行自然通风,必要时可采取机械通风。通风前必须对管道内介质和风源进行分析确认。不准向设备内充氮气、氧气或富氧空气等易燃易爆、有毒气体。,(4),安全检测,作业前,30,分钟内,必须对设备内气体取样分析,取样应有代表性,防止死角,密度小于空气的在中、上部各取一个样,密度大于空气的在中、下部各取一个样。连续两次分析容器内氧气含量,间隔不能低于,10,15,分钟,两次分析结果含氧量均应在,19.5%,21%,之间,分析合格后办理,,方可进入设备内工作。,工作中断后,恢复工作之前应按上述要求重新测定。,(5),个体防范措施,有限空间经清洗或置换不能达到要求时,应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方可作业。,在缺氧或有毒的有限空间作业时,应佩戴隔离式防护面具,必要时作业人员应拴带救生绳。,在易燃易爆的有限空间作业时,应穿防静电工作服、工作鞋,使用防爆型低压灯具及不发生火花的工具。,在有酸碱等腐蚀性介质的有限空间作业时,应穿戴好防酸碱工作服、工作鞋、手套等护品。,在产生噪声的有限空间作业时,应配戴耳塞或耳罩等防噪声护具。,(6),监护,进入密闭设备内工作时,必须设专人进行监护,负责密闭设备内工作人员的安全。监护人员应会同作业人员检查安全措施、统一联系信号,时刻注意作业人员的工作及身体状况,视情况轮换作业。,5.,进入有限孔洞、建(构)筑物等场所作业安全要求,进入有限孔洞、建(构)筑物等场所作业安全程序:危险性分析制定作业方案置换通风安全检测监护,具体措施如下:,(1),测定有限空间中氧气、可燃气体、粉尘的浓度,准确判定有害气体、可燃气体等情况,进行安全性状况评判。,。,(2),根据有限空间安全状况,制定作业方案,作业方案应包括作业项目名称、作业目标、程序方法、作业标准、工作准备、作业过程中的安全措施、项目负责人和责任人、协作部门、作业时间(起、止)、作业监护人等。,(3),置换、通风、安全检测、监护等程序执行前条款。,6.,其它要求,(1),各单位安全管理部门每半年组织对有限空间作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并留存好相应培训记录(含培训内容、日期、考试成绩等)备查。,(2),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必须制定有针对性的应急处置措施,并组织相关人员学习;有限空间外应备有空气呼吸器、消防器材和清水等相应的应急用品。,(3),在有限空间作业时应在有限空间外设置安全警示标志。有限空间出入口应保持畅通。,(4),进入密闭设备内作业的照明电压应使用不高于,36V,的,安全电压,狭小或潮湿场所应使用,12V,的安全电压;使用的电,动工具必须装有防触电的电气保护装置。,(5),在易燃易爆作业环境中应使用防爆型低压灯具和电动工具,电气线路必须绝缘良好,无断线接头,电源接头无松动,防止产生火花造成事故;作业人员不得穿戴化纤类等易产生静电的服装。,(6),在有酸碱等腐蚀性作业环境中,应穿戴好劳动防护用品,在设备设施外部应设有应急用的冲洗装置或水源等。,(7),在设备设施内多工种、多层交叉作业应采取互相之间避免伤害的措施,作业人员应正确穿戴劳动防护用品。,(8),作业人员不得携带与作业无关的物品进入有限空间,作业中不得抛掷材料、工器具等物品,也不得将工具、材料等物品放置在人孔边上或设备设施顶部,以防坠物伤人。,(9),在有限空间进行动火作业应办理动火审批手续;在设备设施内进行焊接作业时,应使用干燥绝缘垫,进行气割、气焊时,要使用不漏气的设备,并加强对乙炔和氧气的使用管理,保证设备内部通风良好。,(10),严禁作业人员在有毒、窒息环境中摘卸防毒面具。,(11),难度大、劳动强度大、时间长的有限空间作业应采取轮换作业。,(12),在有限空间进行高处作业应搭设安全梯或安全平台。,(13),作业前后应清点作业人员和工器具。作业人员离开有限空间作业点时,应将作业工器具全部带出。,(14),作业结束后,由作业负责人、作业人员和监护人员共同检查有限空间内外,确认无问题后方可封闭有限空间。,第四章 煤气危险作业,一、关于进一步加强冶金企业煤气安全技术管理的有关规定,(安监总管四,2010125,号),针对,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GB6222,2005,)在执行中存在的不足或缺陷,现就进一步加强冶金企业煤气安全技术管理提出以下有关规定:,1.,冶金企业应严格执行,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GB6222,2005,),建立和完善煤气安全管理制度,落实相关要求。,2.,煤气危险区域,包括高炉风口及以上平台、转炉炉口以上平台、煤气柜活塞上部、烧结点火器及热风炉、加热炉、管式炉、燃气锅炉等燃烧器旁等易产生煤气泄漏的区域和焦炉地下室、加压站房、风机房等封闭或半封闭空间等,应设固定式一氧化碳监测报警装置。,3.,煤气生产、净化(回收)、加压混合、储存、使用等设施附近有人值守的岗位,应设固定式一氧化碳监测报警装置,值守的房间应保证正压通风。,4.,在煤气区域工作的作业人员,应携带一氧化碳检测报警仪,进入涉及煤气的设施内,必须保证该设施内氧气含量不低于,19.5%,,作业时间要根据一氧化碳的含量确定,动火必须用可燃气体测定仪测定合格或爆发实验合格;设施内一氧化碳含量高(大于,50ppm,)或氧气含量低(小于,19.5%,)时,应佩戴空气或氧气呼吸器等隔离式呼吸器具;设专职监护人员。,5.,转炉煤气和铁合金炉煤气宜添加臭味剂后供用户使用。,6.,水封装置(含排水器)必须能够检查水封高度和高水位溢流的排水口;严防水封装置的清扫孔(排污闸阀或旋塞)出现泄漏。,7,.,检修的煤气设施,包括煤气加压机、抽气机、鼓风机、布袋除尘器、煤气余压发电机组(,TRT,),、煤气柜、脱硫塔、煤气加热器、煤气净化器等,煤气输入、输出管道必须采用可靠的隔断装置。,8.,用单一阀隔断必须在其后堵盲板或加水封,并宜改造为电动蝶阀加眼睛阀或插板阀。,9.,过剩煤气必须点燃放散,放散管管口高度应高于周围建筑物,且不低于,50,米,放散时要有火焰监测装置和蒸汽或氮气灭火设施。,10.,煤气管道和设备应保持稳定运行。当压力低于,500,帕时,必须采取保压措施。,11.,吹扫和置换煤气管道、设备及设施内的煤气,必须用蒸汽、氮气或合格烟气,不允许用空气直接置换煤气。,12.,煤气管道应架空铺设,严禁一氧化碳含量高于,10%,的煤气管道埋地铺设。,13.,煤气管道宜涂灰色,厂区主要煤气管道应标有明显的煤气流向和种类标志,横跨道路煤气管道要标示标高,并设置防撞护栏。,14.,煤气管道的强度试验压力应高于严密性试验压力;高压煤气管道(压力大于或等于,3,10,4,帕)的试验压力应高于常压煤气管道。,15.,煤气设备设施和管道泄爆装置泄爆口,不应正对建筑物的门窗,如设在走梯或过道旁,必须要有警示标志。,16.,凡开、闭时冒出煤气的隔断装置盲板、眼睛阀或扇型阀及敞开式插板阀等,不应安装在厂房内或通风不良之处,离明火设备距离不少于,40,米。,17.,煤气设备设施的改造和施工,必须由有资质的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进行;凡新型煤气设备或附属装置必须经过安全条件论证。,18.,生产、供应、使用煤气的冶金企业必须设立煤气防护站,配备必要的人员、救援设施及特种作业器具,做好本单位危险作业防护和救援工作。,19.,从事煤气生产、储存、输送、使用、维护检修的作业人员必须经专门的安全技术培训并考核合格,持特种作业操作证方能上岗作业,二、公司,煤气控制程序,1.,煤气管理要求,各煤气生产、回收、储存、输送、使用单位必须根据,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关于进一步加强冶金企业煤气安全技术管理有关规定,(安监总局,2010125,号)建立健全完善的煤气安全管理制度、作业规程、事故处理应急预案等。,2.,煤气设备、设施设计及施工安全管理,(1),“,新建、改建、扩建,”,的煤气设施、设备及其附件,设计必须从本质安全出发,做到安全可靠,对笨重体力劳动及危险作业,必须采用机械化、自动化措施,采用先进技术、工艺,以提高安全可靠运行程度,严格执行,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关于进一步加强冶金企业煤气安全技术管理有关规定,(安监总局,2010125,号)。,(2),凡煤气设施、设备、管道等设计,在经常检修的部位,必须增设安全可靠的切断煤气装置和具备介质进行置换的条件,为煤气设备、设施等检修及安全运行创造良好的前提条件。,在煤气区域或设施附近的项目,必须经过动力能源中心批准后方可开工,应严格按照国家规范设计施工,并制定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煤气设施、设备施工要保证质量,严格按照设计规范和要求进行施工。,施工必须按设计进行,修改设计应由设计单位出具正式的设计更改通知。,煤气工程的隐蔽部分,设备管理中心应组织煤气使用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生产技术部、安全环保部和动力能源中心共同检查验收,签字认可合格后方能封闭。,煤气工程施工完毕,设备管理中心应督促施工单位编制竣工说明书及竣工图,经竣工验收合格后,交付使用单位存档。,煤气,“,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和技术改造项目的竣工验收,必须由设备管理中心组织设计部门、生产技术部、,安全环保部、保卫部、动力能源中心、使用单位等部门组成的验收小组严格按照,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管理办法,、,建设项目安全、环境保护管理程序,、,关于进一步加强冶金企业煤气安全技术管理有关规定,(安监总局,2010125,号)检查验收,符合安全要求,并有相应的安全规程,验收签字后,才能投入运行。,3.,煤气日常安全管理,(1),煤气指挥调度系统,应有完善的指挥程序、明确的职责范围,以保证煤气合理调度,煤气系统稳定运行。,(2),煤气系统经常检修的部位要有可靠的隔断装置及吹扫设施。,(3),各单位按煤气管网管辖范围划分,负责各自区域管网停产期间的保压、吹扫工作。,(4),各单位吹扫煤气管道时,必须用软管连接,吹扫结束,立即断开。,(5),各煤气单位必须严格按照作业制度操作,确保系统压力稳定、运行安全。,(6),动力能源中心根据用户的需求,对各煤气用户的带煤气作业进行监护和许可。,(7),煤气区域作业必须先进行检测,检测合格并有专人监护方可进行。,(8),室内作业应确保通风良好,保证作业环境中,CO,含量不得超过,24ppm,。,(9),各煤气用户的燃烧装置采用强制送风的燃烧嘴时,煤气支管上应设逆止装置或自动隔断装置,煤气设备易发生爆炸的部位必须安装泄爆装置,且相辅的空气管线也必须增设泄爆装置。,(10),各煤气燃烧炉,必须严格执行吹扫、置换确认,先点火后开煤气的操作程序。,(11),各煤气燃烧炉必须有高低压报警装置,低于安全极限时,应立即停炉,防止回火爆炸事故。,(12),制定煤气系统巡检制度,加强巡检维护,确保所有泄爆阀(膜)、监测监控仪表、水封等安全设施及附件安全、灵敏可靠。,(13),凡有可能造成煤气集聚发生煤气事故的危险场所,要设置警示标识,在关键部位,必须设置一氧化碳监测报警装置。,(14),用户如发生煤气系统各类事故或异常状态时,必须立即将信息反馈动力能源中心调度室和煤气防护站。,(15),便携式、固定式,CO,报警仪及氧气、空气呼吸器等防护设备,要定期校验,做好记录,建档备案。,(16),增设煤气管网等煤气设施防撞、挂装置,加强机动车辆管理,严防机动车辆撞、挂煤气管网等煤气设施。,(17),严禁煤气用户乱改煤气管路等煤气设施,确实需要改动必须进行设计变更。,(18),煤气区域、煤气设备、设施动火按照,安全生产动火管理制度,执行。,(19),煤气安全检查与整改,a.,实行班组(岗位)班查、作业区(车间)日查、二级单位周查、煤气防护站每月对公司所有煤气设备设施运行状况以及煤气安全管理状况进行综合检查,查出的问题下发,,并督促整改与考核;对煤气危险区域进行日常检测抽查,发现,CO,浓度超标时,查找原因并督促整改;各级的检查情况应有详细记录。,b.,检查内容:各单位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参照,煤气防护安全专项检查表,中的要求,制定适合本单位的煤气安全检查表。,c.,煤气安全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应本着,“,五落实、五到位,”,的原则,及时整改消除,如在短时间内整改有困难,做出相应安全防范措施,并下发,隐患整改通知单,,要求限期整改。消除隐患后,整改单位(部门)有关负责人要将整改情况向发出指令单位反馈消除隐患信息,并由签发隐患整改指令部门人员跟踪验证。,(20),气体调度根据以下原则落实煤气调度职责,a.,高炉煤气优先保证铁前系统高炉煤气用户使用,再保证其他用户使用。,b.,生产技术部可根据生产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停、送气次序,由气调执行。,(21),动力能源中心按照本单位煤气岗位操作规程严格控制管网压力等工艺参数,同时确保富余煤气点火放散。,(22),炼铁事业部必须加强高炉煤气生产、净化和使用的管理工作,不得随意放散煤气。,(23),钢轧事业部做好转炉煤气的回收与净化工作,放散时必须保证点火放散。,(24),计量检验中心负责对高炉煤气、转炉煤气质量进行分析、检测,每天将分析结果通过电话或网络报送气体调度、煤气防护站,超标时将结果另报生产技术部,由生产技术部督促炼铁事业部、钢轧事业部采取纠正措施。,(25),新增煤气用户,按,新增或改造能源用户管理程序,办理相关手续,填写好,煤气停、送申请确认单,。,4.,停、送、带煤气危险作业管理,(1),用户日常需停、送煤气由本单位调度与动力能源中心调度室联系,并指派作业现场负责人及相关岗位人员配合动力能源中心停、送气作业人员进行阀门开关操作。,(2),新增煤气用户办理的,“,煤气停、送申请确认单,”,是动力能源中心与新增用户首次在煤气停、送时,要开启或关闭用户前端阀(眼睛阀、加装盲板)的确认凭证。用户使用煤气必须提前,8,小时将,“,煤气停、送申请确认单,”,送至动力能源中心调度室(特殊情况除外)。,(3),新建、扩建、技术改造或检修的煤气设备设施在送煤气前必须组织打压查漏或气密性试验。制定送煤气方案,包括送煤气作业时间、地点、工作要求、操作步骤、安全措施、应急措施,并做好送气过程中的一氧化碳含量检测工作。,(4),用蒸汽或氮气进行吹扫置换时,开始时先开与煤气管道相连端阀门,再开蒸汽或氮气阀门。结束时先关蒸汽或氮气阀门,再关与煤气管道相连端阀门。一般在煤气管道末端放散一段时间后,经化验分析合格、防爆试验或含氧量分析合格后,吹扫置换完成,每次吹扫完成后必须断开蒸汽或氮气与煤气管道的软连接。,(5),炉膛点火时,炉内系统具有一定的负压,一氧化碳含量不超过,50ppm,。点火程序:必须先点火后送煤气;严禁先送煤气后点火;凡送煤气前需烘炉的炉子,其炉膛温度超过,800,时,可不点火直接送煤气,但应严密监视是否燃烧。,(6),送煤气时不着或着火后熄灭,应立即关闭煤气阀门,查明原因,排净炉内混合气体后达到点火条件时,再按规定程序重新点火。,(7),凡强制送风的炉子,点火时应先开启鼓风机,但不送风,待点火煤气燃着后,再逐步增大供风量和煤气量;停煤气时,应先关闭所有烧嘴,然后再停鼓风机。,(8),各种燃烧使用煤气的用户停煤气时,必须先按要求熄火,切断煤气,对炉内吹扫彻底。,5.,带煤气作业安全要求,(1),进入煤气设施内工作时,应检测一氧化碳及氧气含量。经检测合格后,允许进入煤气设施内工作时,应携带一氧化碳及氧气监测设备,并采取防护措施,设专职监护人。一氧化碳含量不超过,30mg,m,3,(,24ppm,)时,可较长时间工作;一氧化碳含量不超过,50mg,m,3,时,入内连续工作时间不应超过,1h,;不超过,100mg,m,3,时,入内连续工作时间不应超过;在不超过,200mg,m,3,时,入内连续工作时间不应超过,15min,20min,。工作人员每次进入设施内部工作的时间间隔至少在,2h,以上。,(2),进入煤气设备内部工作时,安全分析取样时间不应早于动火或进塔,(,器,),前,检修动火工作中每两小时应重新分析。工作中断后恢复工作前,也应重新分析,取样应有代表性,防止死角。当煤气比重大于空气时,取中、下部气样;煤气比重小于空气时,取中、上部气样。,(3),带煤气动火作业时设备内的煤气必须保持正压(压力不得低于,2kpa,),控制煤气中的氧含量小于,1%,,在动火部位附近要安装压力仪表,随时掌握管网压力。,(4),带煤气作业不应在雷雨天进行、不宜在夜间进行。,(5),作业时应有煤气防护站人员在场监护,操作人员应备有空气,(,氧气,),呼吸器或通风式防毒面具。,(6),工作场所应备有必要的联系信号、煤气压力表及风向标志等。,(7),距作业场点,40,米内,禁止有火源并应采取防止着火的措施,与工作无关人员要离开作业点,40,米以外,作业区应设置警戒带。,(8),作业区域所用光源均为防爆冷光源,电压等级为安全电压。,(9),所有直接参与带煤气作业的人员应穿防静电服,内衣裤袜均为棉布,严禁穿化纤布料服装,严禁穿带钉鞋。,(10),所有未佩戴呼吸器的作业人员应站在煤气区域上风口,(11),带煤气作业所用工具必须为铜质工具,特殊情况下,可用涂抹黄油的铁质工具。,(12),所需设备、物料、监护、消防、急救等安全设备、设施到位后方可实施作业。,6.,带煤气翻转眼镜阀的具体安全要求,(1),翻转眼镜阀前应检查前端煤气蝶阀(或闸阀)的完好性。在作业前,应在周围,40,米内设置安全警戒带。,(2),在翻转眼镜阀前,应关闭前端煤气蝶阀(或闸阀),并开启眼镜阀与蝶阀(或闸阀)之间的放散阀,通过取样管处煤气压力来确认蝶阀(或闸阀)的严密性,如没有放散装置进行确认,应至少关闭前端两道蝶阀或闸阀。,7.,带煤气抽堵盲板的具体安全要求,(1),未经安全管理部门同意,严禁带煤气抽盲板作业。,(2),抽堵盲板,应提前搭建好脚手架、架设吊盲板用的起重桅杆或提前联系好吊车。,(3),抽堵盲板作业前,对卸不动的螺栓可在正压情况下动火割掉,换上新螺栓并拧紧,但禁止同时割掉两个以上螺栓。在煤气管道上焊接撑铁、割螺栓应办理动火许可证。,(4),抽堵盲板作业区内严禁行人通过,,40,米以内禁止存在火源及高温热源,如作业区域附近有裸露高温管道,则应在作业前将该管道作绝热处理。对拉运红钢车辆严禁通行,在出铁口、拉铁水罐车周围,40,米以内,带煤气抽堵盲板应制定专项防护措施,经安全部门审查通过后执行。,(5),一般情况下,应在确认前端眼镜阀或蝶阀关闭后,再进行抽堵盲板作业。,(6),煤气管道有预留取样管、压力管接头时,应在有煤气的一侧管段安装压力表,如有蒸汽吹扫接头,应接蒸汽吹扫软管,以备急用,不用时必须断开。,(7),抽堵盲板作业时,法兰上所有螺栓应全部更新并保证灵活可靠。,(8),煤气燃烧炉前煤气管道带残余煤气抽堵盲板时,应将管道内通入氮气(或蒸汽)以保持正压,防止回火、爆炸。,(9),管道支架、阀门法兰应有良好的接地线。,(10),抽、堵盲板作业中,盲板应涂黄油,一切吊具铁质相互接触处均应涂黄油,防止磨擦产生火花。,8.,煤气安全教育管理,(1),煤气安全教育的内容包括:煤气安全法规和标准的教育;煤气安全规章制度、操作规程教育;煤气防护、救护知识教育;典型经验和煤气事故案例教育;煤气事故应急预案及演练等。,(2),公司内煤气从业人员上岗前都必须按照,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办法,进行煤气专业知识培训,并取得煤气作业资格证,方可上岗。,(3),凡在煤气区域进行施工的人员都必须经煤气区域管辖单位安全教育,经同意方可进入煤气区域,并遵守煤气安全的有关规定。,(4),各单位根据需求合理编制年度煤气从业人员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5),各单位根据实际合理安排,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全员煤气安全知识教育培训。,(6),煤气防护站根据专业动态、管理实际、培训需求编制公司年度煤气从业人员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7),各单位每半年至少组织一次有针对性的现场处置方案演练;每年至少组织一次本单位煤气事故综合预案演练。,(8),煤气防护站每年应至少组织,2,次公司煤气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演练;并定期对各单位煤气安全宣传教育情况进行监督检查。,9.,煤气事故的管理,(1),发生煤气中毒、火灾、爆炸及泄漏事故,应立即报告煤气防护站、安全环保部和生产技术部。如发生煤气着火事故,同时应立即报火警电话;如发生煤气中毒事故,同时应立即通知医院前来现场急救。,(2),煤气中毒、着火、爆炸及泄漏事故的报告和救援,具体执行公司,煤气事故应急预案,。,(3),煤气防护站参与各类煤气事故的调查处理,对事故防范措施落实情况进行跟踪验证;并及时进行事故通报,采取措施,加强煤气安全管理。,谢 谢!,谢谢观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压缩资料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