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套教学课件《信用经济学》

上传人:考试不挂****2941... 文档编号:242867137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PPTX 页数:170 大小:887.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整套教学课件《信用经济学》_第1页
第1页 / 共170页
整套教学课件《信用经济学》_第2页
第2页 / 共170页
整套教学课件《信用经济学》_第3页
第3页 / 共17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信用经济学,1,第一章,信用经济学说,2,第一节 古代的市场信用交易活动,一、外国古代的市场信用交易活动,在世界上各大古代文明的文献记载中,均出现过对信用交易的描述,以及对诚信道德的推崇,。,在公元,12,世纪前后,欧洲市场上的商业信用交易活动具有相当大的规模,其间形成了最初的信用交易习惯和规则,。,公元,18,世纪,英国工业革命促使欧洲市场上的信用交易规模迅速扩大,。,公元,19,世纪初期,英国开创了会计审计制度,征信机构也在伦敦诞生,发展金融信用的条件趋于完备。,3,第一节 古代的市场信用交易活动,一、外国古代的市场信用交易活动,北美大陆很幸运地没有经历过封建制度,信用交易是伴随着欧洲殖民者开发北美新大陆的过程发展起来的,。,在北美经济发展史上,太平洋铁路的建设是一个重要事件,它也是早期使用信用交易方式的经典案例,。,北美的经济学家曾经说过,如果当年没有“信用交易”在铁路沿线各地区,蓬勃发展,,横贯北美的太平洋铁路是无法建成的。,4,第一节 古代的市场信用交易活动,二,、中国古代的市场信用交易活动,有文字记载的商业信用活动是从西周时期开始的,“赊”和“欠”等汉字出现在周朝的甲骨文残片之中,。,在战国时期,民间的借贷活动已经十分普遍,。,在,经济发达的宋朝,市场上的商业信用形式和规模都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点,。,据史书记载,我国的钱庄和银号最早出现于明朝中叶,钱庄和票号是同类机构,是准银行类的金融机构,只是南方人习惯称之为钱庄,而北方人管它们叫票号。,5,第二,节,早期,经济学家的信用观,一、,早期经济学家定义的信用及其分类,虽然现代经济学诞生已有三、四百年了,由于一直没有出现信用经济学分支,经济学界始终没能形成对信用(仅局限于“经济信用”)的“权威定义”,更没有对信用的内涵和外延形成统一观点,。,对于信用概念,有从银行信用视角观察信用的经济学家,他们将信用狭隘地定义为借贷关系。也有从商业信用视角观察信用的经济学家,他们认为货币借贷只是信用形式中的一个种类,除货币借贷之外,还有商品赊销、货款预付和实物租赁等形式。,6,第二,节,早期,经济学家的信用观,一、,早期经济学家定义的信用及其分类,英国经济学家约翰,斯图亚特,穆勒(,John Stuart Mill,)在他著的政治经济学原理中说道:,“,究竟乙有多少信用,要看人们对他偿付能力的评价。,”,有,法学素养的经济学家以法律为准绳,他们对信用的种类进行逐层细分,并分别给出定义。他们对信用的一般定义为:“以协议或契约为保障的不同时间间隔下的经济交易行为。,”,7,第二,节,早期,经济学家的信用观,一、,早期经济学家定义的信用及其分类,从经济学界对信用问题研究的历程看,以,18,世纪为界,在,18,世纪之前,经济学家对经济信用的研究是以商业信用为基点,探究经济信用的本质。在,18,世纪起截至当今,以银行信贷为主的金融信用成为经济学界集中关注的研究对象,。,研究经济信用问题的经济学观点大致可以分为信用媒介论、信用创造论(含信用扩张论)、信用调节论、信用控制论等。,8,第二,节,早期,经济学家的信用观,二,、,早期,经济学家,对信用功能的不同看法,古典政治经济学家约瑟夫,马西(,Joseph Massie,)提出了信用是让渡了使用价值的见解,。,法国重农学派经济学家弗朗斯瓦,魁奈(,Francois Quesnay,)认为,货币借贷形式的信用是把非生产性财富转化成为生产性财富,。,法国古典自由主义学派经济学家、经济浪漫主义奠基人简,查尔斯,西斯蒙第(,Jean Charles Lnard Simonde,)定了信用是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因素。,9,第二,节,早期,经济学家的信用观,三、信用媒介论观点,“信用媒介论”认为信用的作用是形成产业资本的媒介,持这种观点的早期,经济学家有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以及约翰,斯图亚特,穆勒等。,亚当,斯密明确提出,银行的金融信用不能增加一国的资本,只是将死资财转化为活资财。也就是说,信用不过是将使无用的资金转化成为资本的媒介,。,大卫,李嘉图认为,信用不创造资本,只起到改变资本用途的作用,而且资本用途的改变不见得是有益的,有可能是有害的。,10,第二,节,早期,经济学家的信用观,三、信用媒介论观点,约翰,斯图亚特,穆勒认为信用,本身不是资本,推广信用也绝不等于创造资本,信用只是使用别人资金的许可。信用能将“现存资本”转化为“现用资本”。也就是说,信用不能增加现存资本,但能增加现用资本,。,“信用媒介论”有三项明显的理论缺陷。一是“金本位制”条件,即银行发行货币是有等值黄金储备的。二是不允许银行创造“虚拟资本”。三是强烈反对信贷消费。,11,第二,节,早期,经济学家的信用观,四,、信用创造论观点,“信用创造论”认为拥有信用等同于掌握了货币,因而信用能创造出产业资本。他们主张扩大信用供给,而且主要由商业银行来配置信用这种资源,。,最早提出“信用创造论”观点的是一位苏格兰裔的金融家和投机者,约翰,劳(,John Law,)。他,认为要,使国民经济从“金属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可以借助于信用,信用可以创造出货币来。,他的观点是“,信用既是货币,货币既是资本,资本就是财富。”,12,第二,节,早期,经济学家的信用观,四,、信用创造论观点,英国财政经济学家亨利,桑顿(,Henry Thornton,)将票据信用的载体分为两类进行讨论,分别是“商业票据”和“银行票据(银行券)”。他认为银行票据能替代金币,像货币那样流通,。,苏格兰经济学家亨利,麦克劳德(,Henry Dunning Macleod,)从经济学角度指出,:“货币的本质不过是向他人要求生产物与劳务的权利和符号,从而实际上是一种信用”。在法律上,授信和受信之间有着跨期交易的契约关系,因此信用是一种债权,具有交换性或购买力。,13,第二,节,早期,经济学家的信用观,四,、信用创造论观点,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Joseph Alois Schumpeter,)认为应该由实体经济的资本需求来决定银行信用供给,。,德国金融理论学者阿伯特,韩(,Albert Hahn,)强调银行授信业务的重要性,认为银行应该积极创造信用,银行开出的货币兑换凭证等同于货币本身,因而信用就是货币,。他的“信用创造论”的,核心思想是,资本的形成不是储蓄的结果,而是信用供给的结果,。,14,第二,节,早期,经济学家的信用观,四,、信用创造论观点,自,20,世纪,20,年代起,“信用创造论”偃旗息鼓了近百年。经济学界对“信用创造论”观点批评声不断,。,有经济学家指出,银行信用不能等同货币,信用不是一般等价物,。,也有,经济学家指出,,信用,可以是流通工具,但不是价值体,因而不能被定义为资本,。,还有经济学家认为信用创造论过分夸大银行在资本形成方面的作用,主张通过信用扩张来发展经济,实际是在制造通货膨胀,,15,第二,节,早期,经济学家的信用观,五、信用调节论观点,“信用调节论”是在批评性地吸收了“信用创造论”观点的基础上产生的。基本主张是,在经济危机时扩张信用,提振消费,促进经济增长,。,主要代表人物有霍曲莱(,R. G. Hawtrey,)、约翰,梅纳德,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阿尔文,汉森(,Alvin H. Hansen,)、 保罗,萨缪尔森(,Paul A. Samuelson,),。,英国货币金融学家霍曲莱把现金与信用统称为货币,认为经济周期变动的规模与长短是由信用供给量和方式决定的。,16,第二,节,早期,经济学家的信用观,五、信用调节论观点,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的理论的核心是有效需求原理。他企图用调节银行信用的方法,通过扩大银行信贷投放量来抗击经济危机,。,美国经济学家阿尔文,汉森在宏观层面上,,主张,信用调节与直接信用管制相,结合;在,微观层面上,,主张,选择性信用控制与间接信用管制相结合,。,保罗,萨缪尔森进一步强调了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在宏观经济调节中的信用,认为中央银行主要职能是“控制社会的货币与信用的供给”。,17,第三节 构建微观信用经济学的相关理论,一、信用经济学范畴及相关的研究和工具,严格地按照学科分类,对信任和信誉的研究属于社会学范畴;对诚信和公信的研究属于伦理学和政治学范畴;只有对经济信用和商誉问题的研究才属于经济学范畴,。,在使用的数学工具方面,除了概率论和数理统计方法被经常使用之外,应用数学中的运筹学被成功地运用于信息和信用经济的分析,之中。,可以预见,偏微分方程、运筹学其它分支、变分法和工程数学中的积分变换方法均有可能被应用于信用经济学研究。,18,第三节 构建微观信用经济学的相关理论,二,、威廉姆森的机会主义模型,美国的制度经济学家奥利弗,威廉姆森(,Oliver Williamson,)教授建立的机会主义模型可用于说明市场主体的经济失信原由,从人性(内核)和制度约束(外围)两个方面解释了经济失信出现的客观条件,从而为建立有效的失信惩戒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19,第三节 构建微观信用经济学的相关理论,三、微观信息经济学方法,微观信息经济学又被称为“理论信息经济学”是从微观经济角度入手,研究信息的成本和价格,并提出用不完全信息理论来修正传统的市场模型中信息完全和确知的假设,重点探讨运用信息提高市场经济效率的种种机制,。,信息经济学研究揭示了因交易双方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信用风险,给出了在此状态下制订契约和让授信人规避风险的方法,即交易双方如何利用在这种信息不对称条件达成各自市场目标的方法,包括配置信息资源和做出最优信息经济决策。,20,第三节 构建微观信用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四,、作为研究工具的博弈论,博弈论(,game theory,)是应用数学的一个分支,属于运筹学的一个门类,。,经济学家所引用的博弈论,一般是指非合作博弈,。,在经济博弈论中,非合作博弈可分为四种状态下的博弈,分别是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完全信息动态博弈、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和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与上述四种博弈相对应的均衡概念为纳什均衡、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贝叶斯纳什均衡、精炼贝叶斯纳什均衡。,21,第四节 宏观信用经济学相关研究的脉络,一、信用经济状态模型,德国经济学家布鲁诺,希尔布兰德(,Bruno Hildbrand,)是最早使用“信用经济”这一词汇的经济学家。他根据市场交易方式的不同,把社会经济发展划分成三个阶段,分别是以物易物交换方式为主的自给自足自然经济阶段;以货币作为主要交换媒介的货币经济阶段;以信用交易为主导的信用经济阶段,。,克尼特,维克塞尔是经济学瑞典学派的开山鼻祖,比较了“纯现金经济”、“简单的信用经济”、“有组织的信用经济”和“纯信用经济”四种状态下货币流通速度和票据信用的效能。,22,第四节 宏观信用经济学相关研究的脉络,一、信用经济状态模型,克,尼特,维克塞尔(,Knut Wicksell,)是经济学瑞典学派的开山鼻祖,比较了“纯现金经济”、“简单的信用经济”、“有组织的信用经济”和“纯信用经济”四种状态下货币流通速度和票据信用的效能,。,约翰,希克斯(,John R. Hicks,)在克尼特,维克塞尔的“纯信用经济”说法基础上,,提出,了信用经济的两种模式,即“单中心模式”(,mono-centric,)和“多中心模式”(,poly-centric,)。,23,第四节 宏观信用经济学相关研究的脉络,二,、信用总量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两个多世纪以来,经济学家们一直都认为银行信用和商业信用对国民经济是有影响的,而真正对此问题做出量化分析,并将信用因素纳入宏观经济分析模型的人是货币学派的经济学家。其中,本杰明,弗里德曼(,Benjamin M. Friedman,)做出的贡献最为突出,。,本杰明,弗里德曼发现,若要反映信用经济因素对国民收入的贡献,简化的宏观经济分析模型应该是:,X=F,(,P,M,C,)。其中,,X,代表产出;,P,代表物价水平;,M,代表货币总量;,C,代表信用总量。,24,第二章,信用经济的产生与发展,25,第一节 信用与信用经济,一,、信用的内涵与特征,(一)信用的内涵,信用(,Credit,)是获得信任的资本。信用是其拥有者社会关系与经济交易活动的价值体现。信用由意愿、能力与行为结果构成,。,(二)信用的特征,信用不仅仅是一种社会关系,也不仅仅是一种交易方式,它更是人类社会的一种价值观。,信用,作为一种经济性、社会性的虚拟资本,具有归属性、标识性、传散性和社会性等特点。,26,第一节 信用与信用经济,二、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市场经济就是信用经济”这一理论命题揭示了信用、信用经济与市场经济之间的本质联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一)信用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前提与,基础,(二)信用是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基本,保障,(三)信用是市场经济微观主体经济活动的,启动器,(四)信用是金融活动形成和发展的,基础,(五)信用为市场经济活动与交易创造工具和基本条件,27,第二节 信用经济的产生,一、信用活动产生的客观依据,信用活动的产生有其客观依据,:,其一,商品货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是信用产生的总根源,。,其二,私有制的出现是信用产生的前提条件,。,其三,商品和货币分布不均是信用产生的必要条件。,28,第二节 信用经济的产生,二,、信用关系及其形成,(一)信用关系的内涵,信用关系就是信用活动中所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人们物质利益关系的具体表现形式。信用关系是从属于生产关系的一个方面,是一种历史的社会关系,。,信用关系具有普适性,无处不在、无处不有,构成了人们基本的生活形态和各种生活层次。,29,第二节 信用经济的产生,二,、信用关系及其形成,(二)信用关系的分类,根据信用关系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后果:良性信用关系和恶性信用关系,根据信用受益,对象:,公共信用和私人,信用,根据条件,对称性:,对称性互动与非对称性,互动,根据信用承受风险程度:风险信用与非风险,信用,根据信用有无担保、抵押:硬信用与软,信用,根据信用是否被强制:强制性信用与非强制性,信用,根据信用的相互影响的惯性程度:单一性互动、系列互动、指定性互动与连锁性互动,30,第二节 信用经济的产生,二、信用关系及其形成,(三)信用关系的要素,信用,主体:即,信用活动中的参与者。最基本的主体就是借贷双方,即一方是借入的债务人,另一方是贷出的债权人,。,信用标,的:指,信用关系的对象是实物形式,还是货币形式,即信用活动中物的因素,。,信用,条件:债务人,如何偿还债权人货币资金本息等方面的约束性规定,。主要,指期限和利率,。,信用,工具:指,载明债权债务关系的合法凭证,是贷者与借者之间进行资金融通的工具。,31,第二节 信用经济的产生,二、信用关系及其形成,(四)信用关系的形成,信用关系即指信用双方当事人通过直接或间接方式,进行资金,和实物的融通而形成的债权债务关系,。,从家庭和个人的消费行为分析信用关系的形成:意外事件;对当前消费和未来消费的主观评价;对未来收入和支出的,预期,从企业投资行为分析信用关系的形成:企业的经营效益不同;企业的生产周期不同;企业固定资产的折旧与更新期,不同,从政府行为分析信用关系的形成:,政府向,社会公众举债,从而形成了国家与社会公众之间的信用关系,32,第三节 信用经济的发展阶段,一,、从生产方式的发展和信用的联系来看,从生产方式的发展和信用的联系来看,信用经济经历了高利贷信用和现代信用两个阶段,。,(一)高利贷信用,高利贷信用是指以获取高额利息为目的的一种借贷活动,它是生息资本的初级形态,。,(二)现代信用,现代,信用是,借贷资本的运动形态,。借贷,资本主要来源于资本所有者以及社会上的闲散资金,它主要用于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以获得更多的,利润。,借贷资本是一种所有权资本;是一种特殊的商品资本;具有特殊的运动形式;有特殊的转让形式。,33,第三节 信用经济的发展阶段,二、从借贷的客体形态来看,从借贷的客体形态来看,信用经济经历了实物借贷信用和货币借贷信用两个阶段,。,(一)实物借贷信用,实物借贷信用是以实物为标准进行的借贷活动,即贷者把一定的实物贷给借者,借者到期以实物形式归还本金,并以实物形式支付利息,。,(二)货币借贷信用,货币借贷是借贷的高级形式。货币的出现,扩大了信用活动的范围,也扩大了信用对经济发展的作用。货币借贷是随着商品生产交换关系、货币关系的发展而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商品生产交换的发展。,34,第三节 信用经济的发展阶段,三、从是否有信用工具及其流动来看,从是否有信用工具及其流动来看,信用经济可以分为尚未工具化的信用阶段、 尚未流动化的信用阶段和流动化的信用阶段,。,尚未工具化的信用是指借贷活动已经发生,但没有形成信用工具,。,尚未流动化的信用阶段是指借贷活动已经发生,并且具体化为信用工具,但这些信用工具并不能在市场上流通转让,因而资金依然呆滞或,凝固。,流动化的信用阶段,是指借贷活动已经发生,并且具体化为工具,同时这些信用工具可以在市场上流通转让,使资金得以灵活运用。,35,第四节 国内外信用经济的发展现状与未来,一,、西方发达国家信用经济发展现状,(一)信用交易方式成为市场交易的主要形式,信用交易方式的普遍化有赖于发达的银行信用机制所提供的信用服务支持体系,。,(二)社会信用意识强,讲信用成为社会普遍的观念和自觉行动,(三)建立较完善的信用法律制度,(四)形成较健全的信用管理体系,(五)信息透明度高,(六)重视信用问题的教育与研究,36,第四节 国内外信用经济的发展现状与未来,二、我国信用经济的发展现状,(一)信用经济建设的三种变化,一是信用主体,独立化;二,是信用制度契约,化;三,是信用关系约束硬性化,。,(二)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历程,起步阶段:,1999,年以前,。在起步阶段,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主要特点是自发性,。,初步发展阶段:,1999,年,2003,年,。在这一阶段,信用,中介机构的种类增多,规模扩大,国外信用,机构也开始,发展中国市场,。,加速发展阶段:,2003,年至今。这一阶段,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开始加速发展,尤其是政府开始大力、快速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37,第四节 国内外信用经济的发展现状与未来,二、我国信用经济的发展现状,(三)我国信用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一是新旧经济体制转换时期,我国处在改变传统思维方式和做法的过程当中,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及其各个层面均处在较大的变动之中,。,二是买方市场的形成,一方面极大地调动了经济活力,但另一方面,利益磨擦急剧增加,这就使得信用缺失问题在社会上频繁,发生。,三是企业信用不断发展,。,四是我国信用管理体系建设初见成效,但有关信用的中介机构和信用咨询服务都很欠缺和不,完善。,38,第四节 国内外信用经济的发展现状与未来,三,、信用经济发展的未来趋势,信用经济发展的未来趋势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其一,,信用关系无处不在,。,其二,信用规模日趋扩张,。,其三,信用结构日趋复杂化,。,其四,信用经济风险加剧,。,其五,,国家对经济的调控离不开信用,。,其六,,作为信用媒介的金融机构发展飞速,信用机构呈现出多元化。,39,第四节 国内外信用经济的发展现状与未来,四、我国发展信用经济的战略思考,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快速发展时期,,发展,信用经济,需做出,符合我国国情的战略性,计划。,(一)坚持诚信宣传教育,形成适应市场经济的信用文化,(二)加快建立社会信用制度,积极推进信用体系建设,(三)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进行信用管理活动,(四)大力发展信用领域的科学教育事业,40,第三章,信用经济的内涵与特征,41,第一节 信用经济的内涵,一,、信用经济的基本概述,(一)信用经济的概念,信用经济是以信用为纽带进行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经济活动,其主要的经济交易方式建立在诚信基础上的信用交易方式,。,(二)信用经济的标志,当一国的交易方式从现金交易为主导转变为以信用交易为主导时,或者说,50%,以上的交易是以信用交易方式达成的,这个国家的市场就进入了信用经济阶段。,42,第一节 信用经济的内涵,一,、信用经济的基本概述,(三)信用经济的主体形式,根据行为主体的不同,现代信用经济形式可以划分为政府(国家)信用、企业信用,(,包括银行信用,),和个人,信用。,政府,信用是指以政府为授信方而产生的信用关系,,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在,信用体系中具有保障功能。,个人信用在信用体系中处于基础和核心地位,。,企业信用具有信用经济最完备的属性和特征。,43,第一节 信用经济的内涵,二、现代经济是信用经济,(一)信用经济是社会经济的高级形式,市场经济就是信用经济,其再生产过程是以信用为基础,因此信用经济是现代市场经济的主要特征,。,(二)信用经济是以信用为媒介的经济,货币不再是过程的媒介,取而代之过程的媒介是信用,信用的产生为节省支付手段创造了新的杠杆,补偿了流通速度对铸币量的,要求。,信用经济的快速发展得益于信用制度的完善和运行。信用制度的产生,加强了市场主体相互之间的联系。,44,第二节 信用经济的外延,一,、信用经济是交易经济,自然经济是自给自足的经济,没有商品交换,。,随着,社会分工的形成,贸易的扩大及城乡人口的流动,自然经济逐渐解体,人类社会步入商品经济时代。在商品经济时代,交易逐渐成为一种频繁发生的行为,。,在发达商品经济的条件下,生产社会化发展到一定高度,交易变得极其普遍和发达,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市场经济。,在信用经济条件下,各种市场主体出于自身利益,以自愿交换和自愿合作为基础,相互之间进行着经济活动,交易行为非常普遍。,45,第二节 信用经济的外延,二、信用经济是契约经济,在,信用经济社会里,契约打破了人际关系、地理范围等的限制,使在任何个人和组织之间建立信用关系成为可能,。,契约化的目的是减少不确定性带来的信用风险和交易费用。,交易不断契约化推动了包括政治、经济和法律制度在内的整个信用经济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对信用经济的发展意义重大。,46,第二节 信用经济的外延,三,、信用经济是法制经济,在信用经济下,市场化程度较高,经济活动更加纷繁,交易规模扩大、交易频率加快,各种经济纠纷如不履约等行为更容易发生,。,传统的道德约束与不足以有效规范市场秩序,必须通过法律手段对市场经济主体的身份和信用状况予以确认,对市场经济的运行予以调整,对市场经济的发展予以保护,。,信用交易以法治为本仍然使现代信用经济具有了法治经济的特征。,47,第二节 信用经济的外延,三,、信用经济是道德经济,现代信用经济是一种建立在信任基础上的信用经济。经济信用行为的发生,无不以一定的社会信任为基础,市场行为主体间的相互信任深刻影响着经济领域商业信用契约的履行,。,在信用经济中,诚实守信和法治经济是相辅相成的。表现在许多复杂的交易需要法律和道德同时起作用,缺一不可,。,法治是外在的约束,诚实守信是内在的自律,两者是天然的依托与伴侣。,48,第三节 信用经济的特性,一、信用经济的特征,(一)负债性,信用是价值单方面的转移,所以事后要偿还,。,(二)风险性,信用使得买卖之间具有较长的时间间隔,导致信用行为具有风险性,。,(三)责任性,信用达成之后,,有,责、权、利一一对称的,问题。,(四)类金循环性,信用经济是个不断打破平衡,再到实现,平衡的经济。,49,第三节 信用经济的特性,二,、信用经济的特性表现,信用经济的特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信用经济的本质是信用,(二,)债权,债务关系代替货币资金起导向,作用,(三)信用关系无所不在,覆盖,全社会,(四)信用规模日趋扩张,信用结构日趋,复杂化,(五)经济危机的表现形式为信用,危机,(六)国家对经济的调控离不开,信用,(七)作为信用媒介的金融机构的飞速发展,50,第四节 信用经济与信用环境,一,、信用环境概述,(一)信用环境的概念,所谓信用环境是指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个人之间,以及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信任关系与信用程度,。,(二)信用环境的内容,信用环境的形成需要信用主体对信用制度的认可和,遵守,信用主体的信用理念是构成信用环境的主观,因素,信用环境包含信用管理水平与信用秩序两个层面,51,第四节 信用经济与信用环境,二、信用经济与信用环境的关系,(一)信用环境建设是信用经济良性运行的基础性,工程,(二)良好的信用环境能减少交易成本、提高经济,效率,(三)信用经济的发展推动了信用环境的建立和完善,52,第四节 信用经济与信用环境,三,、我国信用经济的发展与信用环境建设的现状,中国已经走在信用经济的发展道路之上,却面临着失信泛滥的窘境。整顿市场经济秩序,重建社会信用环境成为我国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一)信用环境恶化是市场经济秩序紊乱的一个重要,根源,(二)信用环境恶化导致市场交易成本上升,资源配置效率,下降,(三)信用环境恶化加大了金融风险,53,第,四,章,信用经济的表现形式,54,第一节 商业信用经济,一,、商业信用经济的含义与特点,(一)商业信用经济的含义,商业信用经济是指作为资源配置方式的商业信用在经济领域发挥作用的形式。商业信用是商业信用经济的本质,内容。,(二)商业信用经济的特点,1,体现工商企业之间的信用,关系,2,与特定的商品交易相,联系,3,其规模与经济繁荣程度相一致,55,第一节 商业信用经济,二、商业信用经济的局限性,(一)规模受企业资本量的,约束,(二)具有严格的,方向性,(三)具有对象上的,局限性,(四)信用链条的,不稳定性,(五)信用能力上的局限性,56,第一节 商业信用经济,三,、商业信用经济的作用,(一)积极,作用,1,有利于润滑商品生产和流通,加速商品价值的实现,过程,2,有利于企业间的资金融通,加速资本,周转,3,操作灵活,信用规模,适度,4,有助于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二)消极,作用,1,容易形成债务链和债务,危机,2,影响货币供给的调控和信用总量的控制,57,第一节 商业信用经济,四、商业信用经济的典型信用工具,(一)商业票据的,定义,商业票据即商业信用经济的典型信用工具,是指工商企业之间由于信用关系而形成的短期无担保的债务凭证的总称,。,(二)商业票据的,分类,在商业信用中被采用的商业票据可以有两种:其一,商业期票,这是一种由债务人开出的,承诺到期付款的,有价证券;,其二,商业汇票,是由债权人开除出的,命令债务人按期付款的,有价证券。,58,第一节 商业信用经济,四、商业信用经济的典型信用工具,(三)商业票据的,作用,其一,商业票据为企业提供了便利的融资途径,同时使市场经济主体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更加明晰,。,其二,商业票据促使经济主体更加自律,有利于经济主体整体素质的提高和微观经济环境的规范化,。,其三,商业票据可以规范经济主体之间的信用关系,调整经济总量与货币供应量的平衡,降低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风险,。,其四,发展商业银行票据有利于完善政府对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机制,提高宏观管理水平,商业信用的发展和票据化程度的提高,使得中央银行可以利用再贴现率等手段来调控宏观经济的运行。,59,第一节 商业信用经济,五,、我国的商业信用经济,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商业信用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这个曲折的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经济领域中广泛地存在着商业信用,。,第二阶段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到改革开放前夕。这个阶段商业信用基本上是被取缔的,。,第三阶段是改革开放以来,恢复了商业信用。,60,第二节 银行信用经济,一、银行信用经济的含义,银行信用经济是指作为资源配置方式的银行信用在经济领域发挥作用的形式。银行信用是银行信用经济的本质,内容。,银行信用是指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以货币形态的方式提供给个人、工商企业等主体的信用,。,银行信用是在商业信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克服了商业信用在信用规模、信用能力和商品流转方向上的局限性,成为现代信用经济中的主要形式。,61,第二节 银行信用经济,二,、银行信用经济的特点,(一)银行信用是一种间接,信用,(二)银行信用是以货币形态提供的,信用,(三)与产业资本的变动不,一致,(四)在期限上相对灵活,可长可短,62,第二节 银行信用经济,三、银行信用经济的典型信用工具,(一),银行票据,银行票据是指银行签发或承诺由其承担付款义务的票据。主要包括银行本票、银行汇票及银行支票,。,(二),信用证,信用证是指开证银行应申请人的要求并按其指示向第三方开立的载有一定金额的、在一定的期限内凭符合规定的单据付款的书面保证文件。,63,第二节 银行信用经济,四,、商业信用经济与银行信用经济的关系,(一)商业信用经济与银行信用经济的,联系,第一,商业信用始终是一切信用制度的基础,;,第二,银行,信用是,在商业信用广泛发展的基础上产生与发展起来的,;,第三,商业信用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于银行信用,银行信用的出现反过来又使商业信用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第四,银行信用与商业信用是并存而非替代的关系,它们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彼此相互促进,相互影响。,64,第二节 银行信用经济,四,、商业信用经济与银行信用经济的关系,(二),商业信用经济与银行信用经济,的区别,1,两者的主体,不同,2,两者受到商品流转方向限制,不同,3,两者的信用期限,不同,4,两者受到产业资本规模的约束不同,65,第二节 银行信用经济,五,、我国的银行信用经济,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长期实行单一的银行信用。这个时期的银行信用具有两方面的特点:一是银行信用范围狭窄;二是银行信用的业务种类,单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旧的银行信用体制面临改革的局面。银行的业务种类得以扩充,开辟了新的存、贷款种类,发展了信托、咨询等多种中间业务,银行信用日益渗透到社会再生产的各个环节。,66,第三节 政府信用经济,一、政府信用经济的含义与特点,(一)政府信用经济的,含义,政府信用经济又称公共信用经济,是指作为资源配置方式的政府信用(公共信用)在经济领域发挥作用的形式,。,(二)政府信用经济的,特点,1,.,具有,公共性、,政策性,2,.,安全性,高,信用风险,小,3,.,具有,财政和信用的双重性,4,.,用途,具有专一性,67,第三节 政府信用经济,二,、政府信用经济的典型信用工具,(一)国家内债的典型信用,工具,1.,公债和,国债,公债是政府信用的主要信用工具。公债指的是政府为筹措财政资金,凭其信誉按照一定的程序向投资者出具的,承诺在一定时期支付利息和到期偿还本金的一种格式化的债务凭证,。,公债是各级政府借债的统称。中央政府的债务又称为中央债,又称国债;地方政府的债务又称地方债。,68,第三节 政府信用经济,二,、政府信用经济的典型信用工具,(一)国家内债的典型信用,工具,1.,公债和,国债,69,第三节 政府信用经济,二,、政府信用经济的典型信用工具,(一)国家内债的典型信用,工具,2.,国库券,国库券是指国家财政当局为弥补国库收支不平衡而发行的一种政府债券,通常要以预算收入的一部分或全部作为担保,。,3.,专项,债券,专项债券是一种指明用途的债券,主要是为了筹集资金建设某项具体工程而发行的债券。,4.,向中央银行借款或,透支,在公债券、国库券、专项债券仍不能弥补财政赤字时,余下的赤字即向银行借款和透支。,70,第三节 政府信用经济,二,、政府信用经济的典型信用工具,(二)政府外债的典型信用,工具,1.,国际债券,是,指一国政府为筹措和融通资金,在国外金融市场上发行的,以外国货币为面值的债券,。,2.,政府向外,借款,政府向外接借款是按照一定的程序和形式,由借贷双方共同协商,签订协议或合同,形成国际债权债务关系。,71,第三节 政府信用经济,三、政府信用经济的作用,(一)政府信用经济的积极,作用,1,.,弥补财政赤字,2,.,筹集,建设,资金,3,.,实行宏观调控,4,.,调节,货币,供应量,72,第三节 政府信用经济,三、政府信用经济的作用,(二)政府信用经济的积极作用发挥需要考虑政府信用的,规模,政府信用规模必须适度,决定政府信用规模时应考虑以下因素: 第一,政府举债资金需求额;第二,国债的应债能力,亦称社会承受能力;第三,国债的偿还,能力。,73,第三节 政府信用经济,四,、政府信用经济与银行信用经济的关系,(一)两者之间的,区别,第一,政府,信用是,一种直接融资方式;而银行,信用是,一种间接融资方式。利用政府信用发行国债筹资比银行吸收社会资金更具主动性、稳定性。,第二,政府信用具有公共性和服务性,;,而银行,信用的目的,主要还是获得更多的利润,因此银行信用的赢利性大于政策性。,74,第三节 政府信用经济,四,、政府信用经济与银行信用经济的关系,(二)两者之间的,联系,第一,银行等金融机构是国家债券的主要投资者和承销者,。,第二,政府信用依赖银行信用的支持,中央银行把买卖国债作为调节货币供应量的主要手段。,75,第三节 政府信用经济,五、我国的政府信用经济,1991,年我国国债流通市场有了一定的发展之后,,国务院决定,在发行国债工作中进行部分国库券承购包销试点,这标志着我国,国债,一级市场的出现,。,1996,年是中国国债发展史上十分重要的一年,在这一年里,国债发行方式的市场化改革取得了重大,突破。,1999,年,在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谋求为券商提供合法融资渠道的大背景下,银行同业间国债市场开始对部分券商开放,并重新恢复了深、沪国债发行市场。,76,第四节 消费信用经济,一,、消费信用经济的产生和发展,消费信用经济是指作为资源配置方式的消费信用在经济领域发挥作用的形式。消费信用是消费信用经济的本质,内容。,在前资本主义社会,商人向消费者个人用赊销方式出售商品时,已产生了消费信用,但直到,20,世纪,40,年代,消费信用规模才得以发展,。,我国的商业银行正式开办消费信贷始于,1987,年,首先推出的消费信贷品种是居民购房的按揭贷款,。,随着经济的发展和银行消费信贷业务的多样化,我国的消费信用会有加快发展的趋势。,77,第四节 消费信用经济,二、消费信用经济的主要形式,(一),赊销,赊销,即零售商直接以延期付款的销售方式向消费者提供的信用。,(二),分期付款,分期付款,即消费者先支付一部分货币(首期付款),然后按合同分期摊还本息,或分期摊还本金,利息一次计付。,(三)消费,信贷,消费信贷,消费信贷是指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直接贷款给个人用以购买住房或耐用消费品的,形式。,78,第四节 消费信用经济,三,、消费信用经济的特点,(一)单笔信贷的授信额度,小,消费信用由于直接面对消费者的,所以面向消费者个人发放的贷款自然比向工商企业及其他经济组织发放的贷款余额要小的多。,(二)具有,非生产性,消费信贷的投向主要是消费领域,因而具有非生产性。,(三)期限长,风险,大,消费信用的主要形式是分期付款及消费信贷,与其他的信用形式相比,期限普遍较,长。,79,第四节 消费信用经济,四,、消费信用经济的作用,(一)消费信用对消费商品的生产与销售有促进,作用,(二)消费信用能够起到调节消费的,作用,(三)使商品的生产和消费脱节,增加了经济链条的不稳定因素,80,第四节 消费信用经济,五、消费信用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一)总供给的能力与,水平,一般来说,总供给的水平越高,消费信用的规模越大,总供给的水平越低,消费信用的规模越小。,(二)居民的实际收入与,生活水平,若居民的实际收入较低,偿还能力不高,一味地发展消费信用则会导致风险加大。,(三)资金供求,关系,若资金供给小于需求,消费信用的规模就大;若资金供给大于需求,消费信用的规模就小。,(四)消费观念和文化程度,81,第四节 消费信用经济,六,、消费信用经济的典型信用工具,信用卡是指商业银行,(,包括邮政金融机构,),向社会发行的具有消费信用、转账结算、存取现金等全部或部分功能的信用支付工具,它是银行或信用卡公司对个人提供的一种凭证,可以凭其向指定商店或其他服务性企业赊购商品和其他劳务,再由银行定期向顾客和商店进行结算,。,信用卡的最大优势在于能促进商品销售,刺激社会需求。,82,第四节 消费信用经济,七、我国的消费信用经济,在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基本上没有消费信用,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当时我国属于计划经济,商品供应非常紧张,同时我国居民的消费观念也没有得到,转变。,近年来,我国居民个人金融资产不断扩大,消费观念逐步开放,加之房地产和汽车等产业迅速发展,消费信用规模随之扩大。,83,第五章,信用经济的量化,84,第一节 信用规模与经济增长,一,、关于信用规模:五国比较,信用规模是我们能够量化的,最广义的信用交易的规模,从美国,(19592000,年,),德国,(19911999,年,),日本,(19891999,年,),法国,(19951999,年,),韩国,(19752000,年,),五个国家的数据实证情况,可以得出以下基本结论,:,从长期看,信用规模的增长率呈上升趋势,;,信用规模的增长趋势呈指数增长,;,各国上升的速度和稳定程度有所不同,新兴市场经济国家,或不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较成熟的速度要快,经济衰退的国家其信用,规模增长缓慢。,85,第一节 信用规模与经济增长,二、关于经济增长:,四,国比较,从美国,(19602007,年,),德国,(19802007,年,),日本,(19702006,年,),韩国,(19802007,年,),四个国家的数据实证情况看,各国,GDP,水平不一定都增长,在我们选择的,4,个国家中日本就出现了,GDP,规模的下降。其他,3,个国家的,GDP,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在增长速度方面,基本有,2,种情况,即指数型增长和对数型增长,美国,韩国经济呈指数型增长,而德国的经济则呈对数型增长。长期来看,呈指数型增长的国家未来增长速度和潜力要高于呈对数型增长的,国家。,86,第一节 信用规模与经济增长,三,、信用规模与,GDP,:,四,国比较,通过,观察美,德,日,韩,4,个国家的情况,可以发现各国信用规模与,GDP,的关系具有较为明显的规律性,所选取的四个国家,信用规模都要高于,GDP,规模,而且,信用规模的增长速度比,GDP,增长速度快,信用规模同,GDP,的比实际上是经济信用化率,该比率反映一国信用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匹配程度,标志其经济信用化程度与信用化进程,87,第一节 信用规模与经济增长,四、信用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一)理论,分析,马克思:经济越发展,信用关系就越紧密,就越成为经济正常运转的必要条件,熊彼特:货币因素对长期经济发展所具有的特殊意义,他把货币理论同经济发展理论结合起来,将货币和信用视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88,第一节 信用规模与经济增长,四、信用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二)实证,检验,以美国为例,通过对信用规模和,GDP,水平相关的经济变量作相关分析,一元线性回归分析和弹性分析,可以发现二者呈强正相关关系,信用规模增长速度与,GDP,增长速度一致,且信用规模的变化与,GDP,的变化不是单向的因果关系,而是具有双向因果性,即信用规模的变化会引起,GDP,的变化,同时,GDP,的变化也会反过来影响信用规模,89,第一节 信用规模与经济增长,四、信用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三)基于中国数据的进一步,检验,对中国信用与经济增长关系的进一步检验表明,以,1990-2007,年为观测期,总信用规模与实际,GDP,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且是正相关关系,达到长期均衡时总信用规模变动,1,个百分点实际,GDP,将变动,0.76,个,百分点。,GDP,能影响总信用和金融部门信用,而,GDP,和非金融部门信用能共同影响金融部门信用,90,第二节 信用规模化与信用经济化率,一,、信用经济,信用经济是继实物经济、货币经济以后经济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其主要特征是在经济的运行过程中,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活动主要以信用交易方式进行;经济主体之间广泛形成了债权债务关系;信用成为社会关系、经济运行、管理制度的核心要素之一,。,进入信用经济的主要条件是经济主体具有一定的信用能力,社会信用环境良好,社会经济活动有秩序,信用交易有规则,法律法规体系与信用制度健全与完善。,91,第二节 经济信用化与信用经济化率,二、经济信用化,经济货币化的含义主要是指相对于自给自足的物物交换而言,货币的使用正在日益增加,也就是交易过程中可以用货币来衡量的部分越来越大,。,经济信用化是指信用活动日益增加,经济交易中可以用信用来衡量的部分越来越大的现象、过程或发展趋势,。,导致经济信用化的原因是经济活动中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一系列过程正逐步摆脱对经济主体自身积累的依赖,转而依靠于外部融资。,92,第二节 经济信用化与信用经济化率,三,、经济信用化率,经济信用化程度可以用信用总规模相对于经济规模的倍数(,AC/ GDP,)表示。本章将经济信用化描述为信用增长率大于经济增长率,用,GDP,代表经济规模,,AC,表示信用总规模,,t,表示时间,则经济信用化可以表示为,:,将公式进一步变形:,可以将经济信用化解释为信用总规模相对于经济规模不断提高的过程,将,AC/ GDP,称为经济信用化率,用以描述经济信用化情况,该比率越高表明经济信用化程度越高,信用活动越活跃。,93,第三节 信用结构,一、信用结构界定与基本结论,信用结构就是在经济运行中信用活动形成的均衡状态。这种均衡状态是由在信用规模中各层次、各类型信用活动的规模均衡,相互关系均衡共同构成实现的,。,经济交易活动中所产生的信用行为和信用关系形成了信用的基本结构,这种基本结构由信用主体、信用客体、信用条件、信用载体、信用内容、信用方式、信用类型等要素所组成,。,按着国际惯例,把信用活动分为金融部门的信用与非金融部门,信用。,94,第三节 信用结构,一、信用结构界定与基本结论,95,第三节 信用结构,二,、信用结构与信用规模,(一)总信用,规模,总信用规模是指在一定时间内、能够计量的、一国或地区的全部信用交易,。,总信用规模可以用公式描述为:,总信用政府部门负债金融部门负债非金融企业部门负债居民部门负债,(政府债券政府部门应付账款)(现金存款金融债券,)(,公司债券非金融企业应付账款银行贷款)消费信贷,96,第三节 信用结构,二,、信用结构与信用规模,(二)金融部门信用规模与非金融部门信用,规模,1,金融部门信用,规模,金融部门的信用规模是金融部门通过发行货币、吸收存款等方式进行的信用交易的,规模。,金融部门信用规模金融部门负债,货币准货币金融机构债券,通货企业存款居民储蓄存款金融机构债券,97,第三节 信用结构,二,、信用结构与信用规模,(二)金融部门信用规模与非金融部门信用,规模,2,非金融部门的,信用,非金融部门的信用是指能够计量的一国或地区的非金融部门的全部信用交易,。,非金融部门的信用规模可以用公式描述为:,非金融部门信用总信用,金融部门信用,政府部门负债非金融企业部门负债居民负债,98,第三节 信用结构,二,、信用结构与信用规模,(三)公共部门信用规模与私人部门信用,规模,公共部门的信用规模可以用公式描述为:,公共部门信用政府信用,中央政府负债地方政府负债政府职能部门负债,债券应付帐款向银行的借款及,透支,私人部门的信用规模分别可以用公式描述为:,私人部门信用非金融企业信用个人信用,99,第三节 信用结构,二,、信用结构与信用规模,(四)非金融企业信用规模与个人信用,规模,非金融企业的信用规模可以用公式描述为:,非金融企业信用非金融企业部门负债,公司债券商业赊购款银行贷款抵押,个人信用规模可以用公式描述为:,个人信用居民负债,消费信贷抵押商业赊购及分期付款,100,第三节 信用结构,三、各国信用结构比较分析,选取各个国家,19962000,年的数据,用,5,年的平均值代表各国目前的情况。,(,一)金融部门信用与非金融部门信用,规模,101,第三节 信用结构,三、各国信用结构比较分析,选取各个国家,19962000,年的数据,用,5,年的平均值代表各国目前的情况。,(,一)金融部门信用与非金融部门信用,规模,与美国相比,韩国、德国和日本的信用交易活动,有很大的部分是通过金融中介进行的,金融部门在信用交易中仍起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这三个国家,信用非中介化不明显。在法国,金融部门在整个社会信用活动中的作用较弱,他和美国一样,呈现出信用的非中介化,非金融部门信用活动十分活跃。,102,第三节 信用结构,三、各国信用结构比较分析,103,第三节 信用结构,三、各国信用结构比较分析,(一)金融部门信用与非金融部门信用规模,在,1989,2000,年期间,德国、日本、韩国的信用中介率都较为明显的上升了,只有法国的信用中介率呈下降趋势;而相应的,GDP,的增长速度的变化正好相反,德国、日本、韩国的,GDP,增长率几乎逐年下降,而法国的,GDP,增长率随着信用中介率的下降明显的上升了。因而从动态上看,各国的情况都证明了信用中介率下降有利于经济增长。,104,第三节 信用结构,三、各国信用结构比较分析,(二)公共信用规模与私人信用规模,105,第三节 信用结构,三、各国信用结构比较分析,(二,)公共信用规模与私人信用,规模,从静态角度分析各国公共信用与私人信用的均衡,所选择国家的非金融部门信用规模都是以私人信用为主导的,私人信用在非金融部门信用规模中占有绝对的份额。从动态角度分析,在公共信用、私人信用的均衡方面,韩国、日本的私人信用比重呈逐年上升趋势,德国、法国和美国则相反。,106,第四节 信用,效率,一,、信用效率界定,信用效率是指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信用资本作为资源配置,带来的信用满足程度,表达了信用对社会活动与经济交易需求的满足程度及影响力,。,信用效率的实质是信用资本配置的程度。,107,第四节 信用,效率,二、信用效率表现,(一)正效率、负,效率,信用正效率是指信用活动对经济发展有正面的影响力,具体表现为对经济运行有积极的影响,对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信用负效率是指信用活动对经济发展有负面的影响力,具体表现为对经济运行有消极影响,对经济增长有制约作用。,108,第四节 信用,效率,二、信用效率表现,(二)直接效率、间接,效率,直接信用效率是指各种经济主体的各种授信与受信活动对经济运行及其增长的影响力。,间接信用效率是指各种信用信息服务机构的各种与信用相关的社会性服务活动,对经济运行及其增长的影响力。,109,第四节 信用,效率,二、信用效率表现,(三)宏观效率、微观,效率,宏观信用效率是指各种各类信用活动对经济的综合影响力,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信用规模、信用结构直接相关。,微观信用效率是指单个微观经济主体的信用活动对经济的影响力,与金融部门、非金融企业部门、居民的具体信用活动相关。,110,第四节 信用,效率,三,、宏观信用效率分析,信用活动总规模与经济增长存在作用与反作用;在一定的经济增长条件下,在相应的信用规模增长范围内,信用活动对经济增长产生信用正效率;如果信用活动超出一定的范围,信用规模过大或过小,都会影响到当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