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A《管理经济学》教学配套课件

上传人:考试不挂****2941... 文档编号:242866186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PPT 页数:424 大小:6.9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MBA《管理经济学》教学配套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24页
MBA《管理经济学》教学配套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24页
MBA《管理经济学》教学配套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Microeconomics,管理经济学,第一章 导论,管理经济学的内容,经济学发展简史,管理学发展简史,本课程内容结构,一、管理经济学的含义,管理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是从微观经济学的厂商理论延伸而成的一门应用经济学,或者说是应用的微观经济学。,经济学,:,是研究各种稀缺资源在可供选择的用途中进行配置以便更好地满足人们欲望的科学。,微观经济学:,研究单个经济决策单位(如消费者、厂商和资源所有者)的经济行为,分析产品市场上和要素市场上的价格决定,以及相应的收入分配。,第一节 管理经济学的内容,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个体经济单位,通过对个体经济单位的考察,在三个逐步深入的层次上进行研究的。,单个消费者如何进行最优消费决策获得最大的效用;单个生产者如何进行最优生产决策获得最大的利润;,单个市场的价格决定(单个市场的所有消费者和生产者的最优经济行为共同作用的结果);,所有单个市场价格的共同决定。,微观经济学理论体系框架,公众,相对效用决定,的偏好或无,差异曲线,企业,生产函数把,投入和产出,联系起来,产品,市场,生产要素,市场,消费者的需求,(相对的边际效用的比例),企业的供给,(边际成本等于价格),生产要素的供给,(负效用、闲暇的偏好,持有的财产),引致需求,(边际产品的比例),管理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和管理学之间存在一定联系。其理论基础和基本分析方法来自经济学,它是用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管理问题。,管理经济学,:,是一门把经济学理论应用于企业管理,或说用经济学的观点研究管理和企业的课程。,二、经济学的方法,实证经济学(,Positive Economics,):,解释现实中的经济是如何运行的,回答,“,是什么,”,的问题。,规范经济学(,Normative Economics,):,说明,“,应该是什么,”,的问题。,实证经济学不涉及价值判断(,Value,Judgement,),而规范经济学以价值判断为基础。,三、经济模型,(,1,)经济模型的建立:,经济模型是经济理论的简明表述,是抽掉次要因素、规定典型环境以突出主要经济变量关系的一种方法,或者说是建立对某一经济问题看法的缩影。,(,2,)归纳分析和演绎分析:,归纳分析:把观察到的实际资料分门别类加以整理,然后考虑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概括出经验性的结论。;,演绎分析:从假设的条件着手,通过一系列逻辑推理从假设中引出结论,确定原则。,四、企业的理论模型,经济学构造了一个从整体上描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市场和政府之间关系的模型。,厂商理论说明企业的一个理论框架,同时该理论模型又决定了管理经济学所应涉及的基本内容。,五、企业的目标,利润最大化,缺陷:缺乏灵活性,企业为了长远利益会暂时牺牲当前的利润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企业价值是动态的与时间因素有关,企业价值可看作未来净现金收入的现值。,企业价值可以看作未来净现金收入的现值,企业价值,TR,t,为第,t,年企业的总收入;,TC,t,为第,t,年企业的总成本;,i,为利率,六、现代企业理论,经济学中发展最为迅速、最富成果的研究领域。已形成四种较为独立的企业理论:,新古典的企业理论,委托代理理论,交易成本理论,企业进化论的企业理论,1.,新古典的企业理论,以新古典经济学为基础的企业理论的不足,分析企业时,将企业看作一个,“,黑箱,”,。,没有解释生产是怎样在企业内部组织的,没有分析企业组织中是否存在利益冲突。,假定企业规模既定,因而无法解释企业兼并与分离行为。,新古典经济学的企业理论把企业组织问题排除在管理经济学的研究范围以外,这样管理经济学就不能在经济学和企业管理实践之间架起桥梁。,这是微观经济学在本世纪五十年代的认识水平所决定的,即当时的经济学还不能够提供分析企业组织的理论模型,还不能打开企业这只黑箱。,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数学统计方法相结合时,只能限于分析企业的经营决策问题,而不能拓展到对于企业组织和企业内部结构问题的分析。,经济学近二十年富有成果的迅速发展正在改变这种情况。,管理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基础正在发生深刻变革,这就迫使管理经济学拓展其分析领域,这就要求管理经济学不仅要从外部分析企业也要从内部分析企业。,这是经济学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管理经济学发展的内在要求。,2.,委托代理理论,委托代理理论着重分析由信息不对称和机会主义行为导致的利益冲突。,企业的很多合约是关系合约,即委托人雇用代理人为其服务。例如雇主和雇员的关系。但在很多情况下代理人的利益和委托人的利益并不一致,委托人无法确切了解代理人的努力程度和是否真正按合约的要求为委托人服务。,大型企业中进行经营决策的往往不是企业所有者,而是那些有自己独立利益的职业经理。总经理可能付出较大的努力,也可能付出较小努力,他们可能付给自己很高的报酬,为自己准备豪华的办公条件,甚至以损害委托人的利益的为代价而谋取自己的私利。,总经理努力程度的监察成本极高,因此企业所有者很难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这就需要制定一套激励和约束机制,使代理人自利行为的实际结果与委托人设定的目标相一致,这就是所谓激励相容问题。这成为委托代理理论研究企业组织设计的中心问题。,3.,交易成本理论,科斯指出企业存在的主要原因在于利用市场或价格机制是有成本的,这就是交易成本。,交易成本主要包括获取信息的成本,谈判费用及签约成本。而企业可以降低交易成本:在企业内,权威或经理的指导与命令取代了市场,企业减少了交易的次数也使交易成本相应降低。,但另一方面,企业规模的扩大,使在企业内配置和使用资源的管理成本相应增加。于是,由企业规模变动导致的边际交易费用与边际管理成本相等的均衡点决定了企业规模的大小和企业的边界。,科斯的观点开辟了新的研究方向,奠定了交易成本经济学研究的基础。,4.,企业进化论的企业理论(企业能力理论),该理论认为交易成本理论没有考虑企业的学习和适应过程,没有考虑知识在企业中的作用。,该理论克服了交易成本经济学把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分开考虑,忽略企业是一个生产单元的偏向,从能力或知识的角度分析生产和制度问题,较好地整合了新古典的企业理论和新制度经济学的企业理论。,企业与其周围环境存在着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是对企业进行选择的动态过程,这一过程是对企业的获利能力不断选择,也是对企业的惯例、规则和核心能力的选择。,(,1,)古典经济理论,:,配第、布阿吉尔布尔、斯密、李嘉图等,研究个别商品市场上的价值形成和价格决定。,亚当,.,斯密(,ADAM SMITH,),,1776,年发表,国富论,,奠定了经济学作为一个独立学科的基础。,亚当斯密,第二节 经济学发展简史,(,2,)新古典经济理论,:,门格尔、杰文斯和瓦尔拉斯:边际效用论。,马歇尔:,经济学原理,克拉克:,财富与分配,。,马歇尔,,19,世纪末期新古典经济学代表:形成了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和成本理论、要素价格理论、一般均衡理论等一套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马歇尔,Marshall,,,1842-1924,(,3,)现代微现经济学的确立和发展,:,张伯伦:,垄断竞争理论,;罗宾逊:,不完全竞争经济学,;希克斯:,价值与资本,。,福利经济理论、博弈论、信息不对称理论、外部性理论、公共选择理论等。,萨谬尔森,凯恩斯:,1936,年发表,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构成了宏观经济学的基础。,萨谬尔森:本世纪,50,年代,把以个量分析为主的微观经济学和以总量分析为主的宏观经济学拼合在一起,形成所谓的主流学派。,近,30,年是经济学特别是微观经济学发展最快的时期,各种新的经济理论不断对传统的经济理论提出挑战,经济学研究的范围从主要研究市场的资源配置机制扩展到研究企业组织。,199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对交易费用和企业理论作出重要贡献的美国经济学家,罗纳德,科斯,;,199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研究博弈论的经济学家,约翰,纳什,(,JohnF,Nash),;,199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对信息经济学作出重要贡献的经济学家,詹姆斯,莫里斯,(,James,A.Mirrlees,),。,一、推动对管理进行研究的两个重要历史事件,1776,年亚当斯密发表,国富论,。,在该书中亚当斯密以制针工厂的劳动力分工为例,说明劳动分工可以给社会带来经济利益。,实践的需要,。,第三节 管理学发展简史,二、管理学的发展简史,管理的古典学派,科学管理:,科学管理原则,1914,年,美国工程师泰勒提出用科学管理代替经验管理的四条管理原则,一般管理:,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1916,年,法国矿业工程师法约尔将管理的职能概括为: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并提出了管理的,14,条原则,建立了现代管理和组织管理的主要框架。,人力资源学派,用心理学、行为科学和社会学的方法研究管理问题。,管理科学和运筹学学派,这一学派主要有助于计划方面的管理决策,而没有涉及组织、控制和领导问题。,20,世纪,60,年代的管理理论倾向于将上述管理学派结合起来,形成:,过程管理学派,系统学派,权变学派,管理经济学研究的资源配置问题实际上是一个与选择、激励和协调相联系的问题。,因为资源配置是通过人来进行的,人们要对自己活动和资源配置的方式进行选择,什么样的激励机制才能使人们愿意进行生产交换活动,并使他们的活动相互协调就成为资源配置的核心问题 。,第四节,管理经济学研究的核心,新古典经济学,只揭示了价格机制中的协调激励机制,而忽略了为什么要有企业组织,没有研究企业组织中的协调激励机制问题。,经济学的最新进展,已不限于研究市场和价格机制,经济学已为组织研究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工具。,从某种意义上说,,本书是围绕选择、激励和协调展开的,这既是管理学要研究的中心问题也是经济学研究的中心问题,二者是从不同的侧面加以把握。管理经济学更多的是从经济学出发,帮助企业管理者从更高层次上理解这一问题。,管理经济学,Microeconomics,第二章 经济学的基本问题,稀缺性、选择与资源配置,专业化分工与协作,协调、激励和信息问题,制度安排的演进,一、稀缺性,经济学研究的前提,稀缺(,scarcity,)不是指资源在绝对数量上的多寡,而是指相对于人们无限多样、不断上升的需求来说,欲望总是超过了能用于满足欲望的资源,即有用资源总是相对不足的。,稀缺性表明了欲望无限性与资源有限性的矛盾,这种矛盾引起经济活动。有关经济学的定义都围绕稀缺性问题展开的。,第一节 稀缺性、选择与资源配置,二、资源,经济学上的资源指一切对人有用的物品,可分为生产要素和利用生产要素生产出的产出。,生产要素是企业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商品和劳务。,土地(,land),劳动(,labor,),资本(,capital,)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企业家才能,产出,产品,服务,三、选择与资源配置,一个社会可利用的资源总是有限的,任何经济组织都面临三个基本经济问题:,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为谁生产,由于存在稀缺性,人们就要进行选择以便获得较大的满足。,有选择就有机会成本。,机会成本:,作出某项选择而放弃的所有其他可供选择中最好的选择所带来的利益,机会成本是在决策和选择时考虑的成本。,。,效率(,efficiency),:当人们不能增加一种物品的产量而不减少另一种物品的产量时,用于生产这些物品的资源就达到了有效率的配置。,决策:,经营过程中的两个基本决策,可以简单的表述为参与(哪样)与程度(多少)。,要作出参与,(哪样)与程度(多少)这两类决策,就应该依靠总利益与总成本以及边际利益与边际成本的分析。,与总体有紧密关系的是平均的概念。一般而言,平均值是一个变量,它取决于总值与总数量的比值。,边际值也是一个变量。它取决于每增加一个单位对总值产生的影响。,有限理性,管理者是人,他们只具有有限的理性。,管理经济学的标准假设是人总会做出理性的决策,那意味着,个体总是会选择能给他带来最大净利益的选项。,然而,人的行为并非总是理性的。事实上,人在做决策时,会犯系统性错误。人的行为具有有限的理性。因为人的认知能力有限,并且人不能完全自我控制。,人在做决策时,会倾向于选择简化的规则,尤其是在不确定的条件下。,管理经济型的工具有助于在做个人决策时更正系统谬误,并有利于说明如何作出更优的总体决策。,择时,管理经济学的分析包括两种模型。,静态模型表述来在某一时点上的行为。或者说,静态模型忽略了各方采取行动与得到收益的顺序。,相反,动态模型关注各方采取行动与得到收益的顺序。,在动态模型中,收益与支出通常在不同的时间段产生。,在实践中,当前,1,元钱与未来,1,元钱价值不同。,贴现:,将未来的,1,元钱转化为与当前等价的,1,元钱的过程。,假定本金为美元,年利率为,则:,第年本利和:,()美元,第年本利和:,(),.2,美元,第,3,年本利和:,(), ,5.70,美元,以,r,表示利率,,R,0,表示本金,,R,1,、,R,2,R,3,分别表示第,1,年、第,2,年、第,3,年的本利和,则各年本利和为:,R,1,= R,0,(,1 + r,),R,2,= R,1,(,1 + r,),=R,0,(,1 + r,),R,3,= R,2,(,1 + r,),=R,0,(,1 + r,),R,n,= R,0,(,1 + r,),n,设本利和和利率为已知,利用公式可求本金:,R,0,=,R,1,(,1 + r,),=,105,1+5%,=,100,美元,n,年后的,Rn,现值是:,R,0,=,R,n,(,1 + r,),n,其中,,R,0,为第,n,期收益,R,n,的现值,,r,为贴现率。,例:,假定一笔投资在未来,1,、,2,、,3,n,年中每年所带来的收益为,R,1,,,R,2,,,R,3,R,n,,,在,n,年中每年的利率为,r,,,则这各年收益之和的现值(,PV,),就可以用下列公式计算:,PV,=,R,1,(,1 + r,),+,R,2,(,1 + r,),R,3,(,1 + r,),+,+,+,R,n,(,1 + r,),n,设一笔投资可以用,3,年,每一年提供的收益为,5000,元,第二年提供的收益为,4000,元,第三年提供的收益为,2000,元,利率为,6%,,则这笔投资所提供的未来三年中收益的现值就是:,PV,=,5000,元,(,1 + 0.06,),+,4000,元,(,1 + 0.06,),2000,元,(,1 + 0.06,),+,3,2,= 4717,元,+ 3560,元,+ 1679,元,= 9956,元,由上例可以看出,现值贴现法是很重要的。如不进行现值贴现,这笔投资的收益为(,5000,元,+4000,元,+2000,元),=11000,元。但由于有利率因素,这笔投资在,3,年中所带来的总收益按现值计算只有,9956,元。可见在考虑投资决策时必须对未来收益进行贴现,换算为现值。,而且,在按不同的利率进行贴现时所得出的现值也是不同的,如果把上例中,利率改为,4%,,则为:,PV,=,5000,元,(,1 + 0.04,),+,4000,元,(,1 + 0.04,),2000,元,(,1 + 0.04,),+,3,2,= 4808,元,+ 3698,元,+ 1778,元,= 10248,元,生产可能性边界,生产可能性边界描述了在资源和技术既定的情况下,一个社会可供选择的最大产量的各种生产可能性。,假设将社会的全部资源都用于生产大炮,可以生产,150,万门,全部用于生产黄油,可以生产,500,万吨。在这两种极端的情况下,还存在着黄油与大炮不同数量的组合。将这些代表不同的生产组合的点连成曲线,就是生产可能性边界。,生产可能性边界,黄油(万吨),500,大炮(万门),150,O,生产可能性边界,在生产可能性曲线以外的各点(如,D,点),是该经济的资源和生产能力不能达到的生产组合。生产可能性曲线以内任一点(如,A,点)的产品组合是缺乏效率的,因为这时该经济可以在不减少一种产品的情况下增加另一种产品的产量。只有在生产可能性曲线上(如,E,点)该经济是具有效率的。,棉花(万担),小麦(万吨),.,E,.,D,.,A,生产可能性曲线,一、专业化分工与协作,“,劳动生产力上最大的增进,以及运用劳动时所表现的更大的熟练、技巧和判断力,似乎都是分工的结果。,”,亚当斯密,“,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最明显地表现在该民族分工的发展程度上。,”,马克思,第二节 专业化分工与协作,专业化分工与协作紧密联系。,市场交易是协作的一种方式,市场交易可以使利益相互冲突的主体都获得更大的满足。,可以用比较优势原理说明交换可以给交换的双方带来利益。,若某人在从事某项活动(如生产某种物品)时的机会成本别人低,那么该人在从事这种活动(生产该物品)时具有比较优势。,这种机会成本的差别是由人的能力差别和生产要素的禀赋上的差别造成的。这种差别是产生相对比较优势的原因。一个人即使在一切方面都很杰出,他也应当把他的主要精力用于从事他有比较优势的活动。,同一个人不可能在两种产品的生产中都具有比较优势。因为他生产一种产品的机会成本是他生产另一种产品机会成本的倒数。(除非两个人有完全相同的机会成本),即使一个人在一切方面具有绝对优势,但他不可能在每一方面都具有相对优势。存在相对比较优势是专业化分工可以使人们获益的根本原因所在。,相对优势的决定因素,自然的禀赋,土地、资源、气候,后天的禀赋,资本、人才、技术,优越的知识、技术优势、政策,专业化,二、分工的分类与异同点,分工的分类,市场安排的分工(一般分工、专业化分工),企业内的分工(个别分工、功能上的分工),两种分工的相同点,分工的基础相同:人们应从事其具有比较优势的活动;生产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生产要素应在其具有比较优势的功能上发挥作用。,两种分工的不同点,分工之间的联系方式不同,(以种商品为媒介通过市场 或企业组织),分工的确定方式不同(服从竞争的规律,服从组织的权威),对人们从事专业化活动的激励方式不同。,人们通过专业化分工和交换可以在既定的资源条件下生产出更多的产品,而如果人们专业化于某项活动时,就产生了选择、协调和激励的问题,而选择、协调和激励问题又与信息问题紧密联系在一起。各种经济组织都试图以不同的组织方式、结构和规则来解决协调和激励问题,而不同的组织结构又有不同的信息传递和获取方式。,第三节 协调、激励和信息问题,一、激励问题(,motivation,),激励问题是:怎样才能使人们愿意并努力以最少的成本从事某项活动,并获取最大的收益。激励与从事某项活动的动机相联系。(把汽车借给朋友开),激励问题会在每一个经济组织内存在,从家庭、企业到社会。因为每个人的利益和组织的利益很少能完全一致。人们必须具有动机去付出努力,去完成高质量的工作,。,二、协调问题(,coordination,),协调问题是:怎样才能使相互联系的不同活动相互配合,从而使这些活动在整体上更为有效。,协调问题是与信息问题联系在一起的,因为只有了解其他活动的情况才能相互配合。,一个组织要想完成它的工作,组织中必须进行信息传递与协调。这里激励、协调和信息是紧密联系的。,需要的信息包括:个人的偏好、技术的可行性,以及各种资源的特殊禀赋。,协调人们经济活动的两种方式,建立一个集中的组织,所有的有关信息 计划中心,问题:信息的收集和传递成本非常高,计算工作量大而且决策迟缓。,建立一个分散的组织,问题:如何才能使分散的决策产生相互协调的活动,。,三、企业解决激励和协调问题的方式,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企业获得和处理信息的成本,以及进行协调和激励的成本就越来越高,为解决这个问题,企业可采取新的组织机构。,例如:设立几个独立核算的子公司,通过转移价格,在一定程度上利用了类似市场的协调和激励方式。,四、市场解决激励和协调问题的方式,市场的价格机制是一种有效的协调机制,在一定条件下,比其他经济机制只须传递更少的信息就能实现更有效率的资源配置。价格机制只传递最重要的信息,而且只传递给需要这些信息的人。,价格机制与产权制度往往是相联系的。,个人和国家都可以从专业化分工与协作中受益,但这种专业化协作要通过一些制度安排才能把数以亿计的人们组织起来,并且这种社会制度安排也是不断演进的。这种安排包括四个方面:,1,、市场,2,、货币,3,、产权,4,、企业组织,第四节 制度安排的演进,一、市场,市场是一种能够使买方和卖方获得信息和进行交易的安排。这种安排的具体形式随着经济和技术的发展是不断演进的。,所有市场具有一个共同特征:把产品和服务的消费者和生产者联系在一起。,市场的运作将数以亿计的买方和卖方的信息归纳为一个数字,价格。,与市场不同,行业是由从事生产或配送同样或类似产品的企业构成。,一个行业的成员可以是一个市场的买方,而同时是另一个市场的卖方。,市场力,在竞争市场中,单个管理者的行动自由很小。一些关键的变量,例如价格、运营规模、投入量,是由市场决定的。,管理者的作用就是跟随市场以求生存。然而,并非所有市场都有足够多的买方与卖方,以形成竞争性市场。,市场力,是指买方或卖方所具有的影响市场条件的能力。,一个具有市场力的卖方会有相对更多的自由来选择供应者、确定价格以及运用广告影响需求。,一个具有市场力的买方由能力影响他所购买产品的供应。,二、产权(,property right,),定义:产权是一种关于财产所有、使用和出售的社会安排。,财产(,property,)是一切有价值的东西,其具体形式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断演进的。(物质财产、金融财产、知识财产),有保障的个人产权导致了专业化和自由贸易。产权的存在是一切社会经济活动的基础。,财产的形式是不断演进的,建立和实施产权也就成为一个要不断解决的问题。,三、货币交换(,monetary exchange,),物物交换(,barter,)严重限制了专业化分工的发展。,货币交换是一种交换的制度安排。这种安排把某种商品或被称为货币的东西作为交易媒介(,medium of exchange,)和支付手段。,货币极大简化了必须经过多次物物交换才能实现的交易,可以大大降低交易成本。,货币的发展促进了专业化分工和贸易,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四、企业组织,企业这种新的协调专业分工的组织形式是随着生产和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是对生产和分配过程中所发生的根本性变革在组织上的反应。,当管理的协调比市场的协调能够产生更高的效率时,企业组织就出现了。,组织边界,组织的行为受限于组织的纵向边界与横向边界。,组织的纵向边界刻画了接近或者远离最终使用者的一系列的活动,。,组织的横向边界由它的运营规模与范围所界定,。,如有线电视行业,垂直产业链包括了从节目内容到节目规划,再到最后的播放。最终用户包括家庭客户与商业客户。,对于纵向边界,可以自己制作电影的有线电视供应商比仅能播放从他处购买的电影的供应商的垂直产业链整和能力更强。,对于横向边界,能够同时提供宽带服务与有限电视服务的有线电视供应商比仅能提供有线电视服务的供应商的经营范围更广,。,外包,外包意味着从外部得到供给或服务。外包与纵向整合相反,并且会影响组织的纵向边界。,如果一个有线电视供应商将制作电影外包,那么,它在压缩纵向边界,。,相似地,如果一个飞机制造商将机翼与起落装置的生产外包,那么,它在压缩纵向边界,。,管理经济学,Microeconomics,第三章 供求与市场均衡,需求,供给,市场均衡,衡量市场交易的价值,市场均衡的变动,限制价格与支持价格,一、需求及需求定律,1.,需求的定义:,指消费者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上愿意并且能够购买一定数量的商品或劳务。,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只讨论该商品的价格和购买量的关系,消费者愿意且能够购买的量,第一节 关于需求的一般原理,2.,简单的需求曲线,表明某一个特定时期某种商品的价格与这种商品需求量之间的关系的曲线。,Q,d,=f(P),需求量,价格,8,10,A,Q=,-,P,表明价格与需求量之间成反方向变动,3.,需求定律,假定其他条件不变,商品的需求量随着价格的下降而增加,随着价格的上升而减少。,注意:,只有在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其他因素不变的假定前提下,上述定律才能成立;这一定律虽然对大多数商品的市场需求曲线来说都是适用的,但有些商品则不是这样。,二、一般需求函数,1.,定义:,某一特定时期内市场上某种商品的需求量和影响需求量的因素之间的关系。,Q,D,产品或服务的需求量,;,P ,商品的价格;,P,R,相关商品的价格;,M ,消费者的收入;,P,E,预期(未来)价格的变化;,C,P,消费者对该商品的兴趣与偏好;,Q,D,= f,(,P,,,P,R,,,P,E,,,M,,,N,,,C,P,,,),商品自身的价格,相关商品的价格,消费者的货币收入,对未来价格的预期,消费者的偏好,时 间,需求函数,需求量的关系,影响因素与,2.,影响需求的主要因素:,3.,需求量的变动和需求曲线的移动,P,O,Q,Q,d,P,1,Q,1,P,2,Q,2,需求量的变动,商品自身价格变动引起的需求数量的变动,P,O,Q,Q,d1,P,1,Q,1,Q,2,需求的变动,其他因素,变动引起的需求数量的变动,Q,d2,许多企业在向市场推出自己的商品时,有自己对市场需求的某种判断和推测,这些推测有时未必完全和市场的实际需求相吻合,导致了产品不能适销对路。或者估计的需求大于了实际的需求。或者产品的需求只有狭小的市场不具有商业价值。,我们是要满足市场的需求,因此要充分地了解市场的情况,而不能轻易地用自己的感觉代替市场的实际。多搞调研,多做市场的研究,慎重投资,对提高市场效益是有利的。,一些咨询公司也容易犯用一己之见,一己之感受代替市场调查研究的毛病。,应用专栏,一、供给及供给定律,1.,供给的定义:,指生产者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上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一定数量的商品或劳务。,第二节 关于供给的一般原理,2.,简单的供给曲线,表明某一个特定时期某种商品的价格与这种商品供给量之间的关系的曲线。,Q,s,=f,(,P,),价格,A,供给量,Q=a+bP,表明价格与供给量之间成正方向变动,3.,供给定律,内容表述:假定其他条件不变,商品的供给量随着价格的上升而增加,随着价格的下降而减少。,注意:只有在影响供给的其他因素都保持不变的假定前提下,上述定律才能成立;这一定律虽然对大多数商品的供给来说都是适用的,但对有些特殊商品则是例外,某些商品的供给曲线可能会出现垂直的或弯曲的情形。,二、一般供给函数,1.,定义:,某一特定时期内市场上某种商品的供给量和影响供给量的因素之间的关系。,其公式如下:,Q,S,g (P,Pr,C,Pe,N,T,G ,),其中,,Q,S,:一定时期内某种商品的供给;,P,:商品的价格;,Pr,:其他商品的价格;,C,:生产这种商品的投入品价格;,Pe,:厂商对这种商品的预期价格;,N,:该市场上供给者的数量,;,T,:技术水平;,G,:政府政策。,商品自身的价格,相关商品的价格,生产成本与生产技术,对未来价格的预期,自然条件,供给函数,影响因素与,供给量的关系,2.,影响供给的因素:,P,O,Q,Q,S,P,1,Q,1,P,2,Q,2,供给量的变动,商品自身价格变动引起的供给数量的变动,P,O,Q,Q,S1,P,1,Q,1,Q,2,供给的变动,其他因素,变动引起的供给数量的变动,Q,S2,3.,供给量的变动和供给曲线的移动,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分别表明在某一价格下的需求量和供给量是多数,没说明这种商品本身的价格究竟是多少。,微观经济学中的商品的均衡价格是在商品的市场需求和市场供给这两种相反力量的相互作用下形成的。,第三节 市场均衡,一、均衡的含义,均衡是经济学中被广泛运用的一个重要概念。,1.,均衡的意义:,指经济事物中有关的变量在一定条件的相互作用下所达到的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在均衡状态中,有关该经济事物的各方面的力量能够相互制约和相互抵消,即有关各方面的愿望都能得到满足。,经济学的研究往往在于寻找在一定条件下经济事物的变化最终趋于静止之点的均衡状态。,二、局部均衡与一般均衡,局部均衡,局部均衡指得是单个市场或部分市场的供求和价格之间的关系和均衡状态分析,一般均衡,一般均衡指得是一个经济社会中的所有市场的供求和价格之间的关系和均衡状态进行分析,一般均衡假定所有商品的供求和价格都是相会影响的,一个市场的均衡只有在其它所有市场都达到均衡的情况下才会出现。,三、均衡价格的决定,一种商品的均衡价格是指该商品的市场需求和市场供给相等时候的价格,一种商品市场的均衡出现在该商品的市场需求曲线和市场供给曲线相交的交叉点,该交叉点成为均衡点。,价格,E,供给量,在均衡点,E,,消费者的购买量和生产者的销售量是相等的,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和生产者愿意接受的价格也是相等的。因此,这样的状态就是一种使双方都感到满意,并愿意持续下去的均衡状态,1.,均衡价格的图示,由需求函数和供给函数可求出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例如:,Q,D,11,P,Q,S,2P,1,令,Q,D,Q,S,相等,解出均衡价格,P*,:,P*,4,。,将均衡价格,P*,代入需求函数或供给函数,解出均衡数量,Q*,:,Q*,7,。,2.,均衡价格的数学求解,一、消费者剩余,对于任何一单位的产品或服务,它的经济价值就是买着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回忆一下前面我们解释过需求价格,沿着需求曲线的不同数量,每个单位可以卖出的最高价格,因为这个价格是买着愿意而且能够支付的最高价格。,第四节 衡量市场交易的价值,消费者在市场上所面临的同种商品的价格一般是相同的,这样,消费者为一定量某种商品愿意支付的价格和他实际支付的价格之间,就可能出现差额,这一差额就是所谓的消费者剩余。,假如消费者愿意为自己消费的第一瓶、第二瓶和第三瓶果汁付出的价格分别是,15,元、,10,元、,5,元,即愿意为消费,3,瓶果汁共付出,30,元。但是当消费者消费,3,瓶果汁时,依照第三瓶果汁的价格共支出,15,元,在前两瓶果汁的消费中该消费者得到了效用剩余。,图中,,D,为某消费者对某商品的需求曲线,,P,0,为该商品的市场价格,此时消费者剩余为,AP,0,E,。,商品价格由,P,0,下降为,P,1,,消费者剩余就由原来的,AP,0,E,增加为,AP,l,E,,消费者剩余增加了,P,0,P,1,EE,,,P,0,P,1,E,E,A,Q,0,Q,1,价格为,P,0,时的消费者剩余,从,P,0,到,P,1,时消费者剩余的变化,厂商出售一定产量实际得到的收入和他愿意得到得最低收入之间的差额,P,Q,O,S,P,0,P,1,q,1,二、生产者剩余,厂商在生产中根据的原则确定利润最大化的价格和产量,那么厂商实际接受的总价格就是生产产品的总收益,即价格线以下的收益之和;厂商接受的最小总价格是则是它生产这些产品支付的总成本,即边际成本曲线以下的成本之和,或称总边际成本。,生产者剩余的计算,PS = TR - VC,P,C,Q,O,SMC,AVC,PS = P,0,Q,0,-SMC(Q)dQ,P,C,Q,O,SMC,AVC,P,C,Q,O,SMC,AVC,TR,VC,(,SMCAVC,),三、社会剩余,任何产量的社会整体净收益可以通过加总该特定产量下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累加获得。,在后面的章节中,我们将检验有市场力量的企业将消费者剩余转化为生产者剩余的价值策略,并解释通过限制市场力量制定价格以使社会剩余最大化的情况。,P,Q,O,S,P,0,P,1,q,1,D,P,2,均衡价格的变动,一种商品的均衡价格是由该商品市场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交点决定的。因此,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位置和移动都会使均衡价格水平发生变化。,第五节 市场均衡的变动,一、需求曲线的移动对均衡价格的影响,价格,D,1,D,2,D,P,2,P,1,Q,2,Q,3,Q,1,P,3,0,S,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与需求同方向变化,二、供给曲线的移动对均衡价格的影响,价格,S,1,S,2,S,P,2,P,1,Q,3,Q,1,Q,2,0,P,3,均衡数量与供给同方向变化,均衡数量与供给反方向变化,三、供求定律,在其它条件不变情况,需求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同方向的变动,供给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的反方向的变动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的变动。,第六节 限制价格与支持价格,S,D,P,O,Q,P,0,Q,0,P,1,P,2,政府为扶持某行业的生产而对该行业的产品规定的,高于,市场均衡价格的,最低价格,支持价格,政府为限制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而规定的,低于,市场均衡价格的,最高价格,限制价格,供过应求,供不应求,原理:,当政府设定了一个低于均衡价格的最高限价,这时消费者愿意购买的产品数量超过了生产者愿意提供的数量,这将导致供给不足或者需求过度。,当政府设定了一个高于均衡价格的最低限价时,生产者愿意提供的产品数量超过了需求者愿意购买的数量,这将导致生产过剩或者需求不足。,一般来说,正是由于政府干预市场价格的政策才导致了市场短缺或过剩的长期存在。,管理经济学,Microeconomics,需求的价格弹性,计算需求价格弹性,价格弹性和总收益,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边际收益、需求和价格弹性,其他弹性,第四章 弹性分析,一、需求弹性的概念,1.,定义,需求的相对变化(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与价格的相对变化(价格变化的百分比)的比率,需求的相对变化对价格的相对变化的反应程度,价格的相对变化引起需求的相对变化的程度,E,=,Q,Q,P,P,=,-,Q,Q,P,P,-,.,第一节 需求的价格弹性,2.,预测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假设经理了解到公司产品在当前价格区域内需求价格弹性系数是,-2.5,。价格降低,8%,,经理希望预测到需求量增加多少?,从需求价格弹性系数的定义可知,,-2.5=%,Q/,(,-8%,),%,Q=20%,(,-2.5,*(,-8%,),通过降价,8%,,可以使销售量增长,20%,。,3.,预测价格变化的百分比,如果某公司的经理知道在特定的价格范围内,需求价格弹性系数是,-0.5,。而他希望公司产品的销售量能提高,15%,,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他也愿意降低产品价格。但他同时必须知道把价格降低多少才能使产品的销售量提高,15%,。,从需求价格弹性系数的定义可知,,-0.5=15%/%P,%,P=-30%,(,15%/-0.5,),即,企业必须降价,30%,才能使销售量提高,15%,。,一、弧价格弹性,弧价格弹性是计算两个价格之间的价格弹性的一种方法。它表示价格,P,1,从到,P,2,的变化对需求量的影响。,E,=,Q,Q,P,P,-,.,=,Q,2,P,2,Q,1,-,P,1,-,-,P,2,P,1,+,.,Q,2,Q,1,+,第二节 需求弹性的计算,二、点价格弹性,点价格弹性是计算需求曲线上某一点的弹性,注:西方经济学家习惯上在公式的右方乘以负,1,,用正值来表示需求的价格弹性系数。,因此以上公式都应标明,-1,。,E,=,dQ,Q,dP,P,=,-,dQ,Q,dP,P,-,.,三、需求价格弹性的分类,0,10,20,30,40,50,1,2,3,4,5,0,10,20,30,40,50,1,2,3,4,5,0,10,20,30,40,50,1,2,3,4,5,0,10,20,30,40,50,1,2,3,4,5,0,10,20,30,40,50,1,2,3,4,5,E,D,1,富有弹性,E,D, 1,销售收入与价格反方向变动,销售收入与价格正方向变动,E,dP,1,E,D,1,E,D,1,E,D,1,),边际收益为正。当需求缺乏价格弹性时(,E,D,0,低档品,: E,Y,0,必需品,: E,Y,1,Q,Q,Q,M,E,dM,=,M,M,=,Q,M,.,第六节 其他弹性,Q,X,Q,X,Q,X,P,Y,dQ,X,P,Y,E,XY,=,P,Y,P,Y,=,Q,X,P,Y,.,E,XY,=,Q,X,dP,Y,.,E,XY, 0,肥皂与洗衣粉,汽油与汽车,E,XY, 0,E,XY,= 0,食盐与音响,替代关系,互补关系,不相关,二、需求的交叉弹性,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对另一种商品价格相对变动的反应程度,.,关键词,替代品,两种商品之间的交叉弹性为正,,E,XY,0,,或者说,商品,Y,是商品,X,的替代品;,产品与其他产品之间的差异化的程度越大,该产品的竞争优势就越大,互补品,两种商品之间的交叉弹性为负,,E,XY,0,,或者说,商品,Y,和商品,X,为互补品;,当,E,XY,0,,两种物品之间几乎没有相关性。,三、供给弹性,1.,供给价格弹性的概念:,是一种商品的供给对其价格变化的反应程度,等于供给量的相对变化与价格的相对变化之比。,2.,公式为:,E,S,=,Q,Q,P,P,=,Q,Q,P,P,.,3.,供给的价格弹性类型:,E,S,1,时,供给富于价格弹性,,如果,E,S,,则供给完全富于价格弹性;,ES,1,时,供给具有单元价格弹性;,ES,1,时,供给缺乏价格弹性,,如果,ES,0,,供给完全缺乏价格弹性。,4.,广告弹性,衡量需求对卖方广告支出变化的反应程度,广告弹性可以作为确定营销策略的依据,卖方的广告支出增加,1%,时,需求变化的百分比。,需求的广告弹性,=,需求变化的百分比,/,卖方广告支出变化的百分比,一般来说,广告支出的增加会导致产品需求的增加。因此,广告弹性应该是正的。,5.,价格预期弹性,目前价格变化的百分比所造成的预期未来价格变化的百分比,管理经济学,Microeconomics,消费者的偏好与效用,无差异曲线,消费者预算约束,效用最大化,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第五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第一节 消费者的偏好与效用,一、,消费者偏好,1.,消费者偏好的含义,消费者偏好:是指消费者根据自己的意愿,对可能消费的各种商品组合的喜爱程度。,消费者所选择的商品组合,A(x,1, y,1,),和,B(x,2, y,2,),可能存在如下的三种关系:,A(x,1, y,1,),严格偏好于,B(x,2, y,2,),;,A(x,1, y,1,),弱偏好于,B(x,2, y,2,),;,A(x,1, y,1,),与,B(x,2, y,2,),无差异。,2.,消费者偏好的性质,完备性,对于任何两个商品组合,消费者总是可以作出,而且也仅仅只能作出以下三种判断中的一种。,A,的偏好大于,B,A,的偏好小于,B,A,的偏好等于,B,多多益善,如果两个商品组合的区别仅在于其中一种商品的数量的不同,那么消费者总是偏好于含有这中商品数量较多的那个组合。,传递性,对于任何三个商品的组合,如果消费者认为对,A,的偏好大于(小于或等于)对,B,的偏好,对,B,的偏好大于(小于或等于)对,C,的偏好,那么该消费者必须作出对,A,的偏好大于(或小于、或等于)对,C,的偏好,二、效用函数,1.,效用的概念,定义:效用指得是商品满足人的欲望的能力,或者说,效用是指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时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注:效用是一种心理感觉,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商品能满足人们欲望的物质属性;二是人们对物品有用性的主观感受和评价,即对商品有无效用和效用大小的评价。,2.,效用函数,消费者偏好可以用一个效用函数来表达。,我们假设消费者消费两种东西,分别记为,X,和,Y,其数量分别为,x,和,y,,效用,U,依赖于,x,和,y,,这一依赖关系被称为,效用函数,,,U=f(,x,y,),3.,效用最大化数学解,一,个典型的消费者的问题是,效用,最大化,支出和价格给定,即,最大化,U=f(x,y),约束条件:,P,X,x+P,Y,y=M,这是一个典型的条件极值问题。我们能够用微积分中的拉格朗日乘数法解决它。,一、定义:,是表示能给消费者带来同等程度满足的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组合的点的轨迹,又称等效用线。,U=f (X,,,Y),U,1,无差异曲线,Y,X,第二节 无差异曲线,在曲线,U,上,各点虽然代表着商品,X,和商品,Y,的不同组合,但在该消费者看来,这些不同的商品组合都能给他带来同样的效用。,G,A,B,C,D,E,F,X,Y,无差异曲线,二、无差异曲线的特点,在每种商品都被限定为多了比少了好的前提下,无差异曲线在图中位置越高或距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所代表的消费者的满足程度越高。,同一坐标平面上的任何两条无差异曲线不会相交。,无差异曲线一定向右下方倾斜,就是说,其斜率一定为负。,无差异曲线,通常都凸向原点,这是由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所决定的。,三、商品的边际替代率,1.,边际替代率的含义,在维持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不变的前提下,消费者增加一单位的某种商品的消费时所需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被成为商品的边际替代率。公式为:,MRS,XY,Y /X,MRS,XY,d,Y,/,d,X,2.,无差异曲线的陡峭程度的解释,A,B,0,x,y,U,y,x,如图,沿着一条给定的无差异曲线,U,从,A,点移动到,B,点,即保持效用水平不变,,X,的数量增加,x,,,Y,的数量就必须减少,|y|,我们也称这一过程为消费者用,x,替代,Y,那么,保持效用水平不变,每新增,1,单位,X,能够替代,Y,的数量是,|y|/ x,这是一个比率,称,边际替代率,,记为,MRS,XY,斜率的绝对值,Y/X,边际替代率,3,.,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随着一种商品消费数量的联系增加,消费者为得到每一单位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是递减的。,在一般情况下,商品的边际替代率表示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是递减的。商品替代率递减规律决定了无差异线的性质凸向原点。,消费者拥有越来越多的商品,X,时,增加的一单位商品,X,使他获得效用就越来越低;而当他拥有的商品,Y,越来越少时,减少的一单位商品,Y,使他减少的效用却越来越高。于是,消费者就越来越倾向于用更多的商品,X,去替代商品,Y,,这就是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什么是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第三节 消费者预算约束,一、预算线,1.,概念,表示在消费者收入和商品价格既定的条件下,消费者的全部收入所能购买到的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的各种组合。,公式为:,I=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