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衰竭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课件

上传人:txadgkn****dgknqu... 文档编号:242630972 上传时间:2024-08-29 格式:PPT 页数:68 大小:1.2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呼吸衰竭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呼吸衰竭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呼吸衰竭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第二,章,呼吸系统疾病,病人护理,第十,五节,呼吸衰竭,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重症医学科 孟稳利,第二章 呼吸系统疾病病人护理 第十五节呼吸衰竭和急性呼吸窘迫,1,讲授目的和要求,:,1.掌握呼吸衰竭的病因、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2.掌握呼吸衰竭时的血气分析改变、酸碱失衡和电解质紊乱的意义,3.掌握慢性呼吸衰竭的临床表现和处理原则,一、呼吸衰竭,讲授目的和要求:一、呼吸衰竭,2,讲授主要内容,概述,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标准,治疗,讲授主要内容 概述,3,各种原因引起的肺通气和(或)换气功能严重障碍,以致,在静息状态下亦,不能,维持足够,的气体交换,导,低氧血症,伴(或不伴),高碳酸血症,,,进,而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和,相应,临床,表现的,综合征,。,客观指标:海平面大气压下、静息状态、呼吸空气的条件下,PaO,2,50mmHg,定 义,呼吸衰竭的概,述,各种原因引起的肺通气和(或)换气功能严重障碍,以致在静,4,(一)按动脉血气分类:,型: PaO,2,60mmHg,型: PaO,2,50mmHg,(二)按发病缓急分类:,急性、慢性,(三)按,发病机制,分类:,泵衰竭,、,肺衰竭,分 类,分 类,5,泵衰竭:,即由于呼吸驱动力不足(呼吸运动中枢)或呼吸运动受限(周围神经麻痹,呼吸肌疲劳,胸廓畸形)引起呼吸衰竭称泵衰竭,肺衰竭:,由于气道阻塞,肺组织病变和肺血管病变所致的呼吸衰竭称为肺衰竭。,泵衰竭:即由于呼吸驱动力不足(呼吸运动中枢)或呼吸运动受限(,6,(一)气道阻塞性疾病,气管支气管痉挛、炎症、肿瘤、异物,通气不足、气体分布不均匀 PaO,2,PaCO,2,病 因,(一)气道阻塞性疾病病 因,7,(二)肺组织病变,肺炎、重症肺结核、肺气肿、肺水肿、ARDS (acult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肺容量、通气量、有效弥散面积、V/Q 失调 PaO,2,或/和 PaCO,2,(三)肺血管疾病,肺血管栓塞、毛细血管瘤、肺梗死 肺动静脉样分流 PaO,2,(二)肺组织病变,8,(四)胸廓,、胸膜,病变,气胸、胸腔积液、外伤 通气减少 PaO,2,(五)神经中枢及其传导系统和呼吸肌疾患,脑血管病变、脑炎、脊髓灰质炎等 呼吸中枢抑制、呼吸动力下降 通气不足 PaO,2,(四)胸廓、胸膜病变,9,发病机制,缺氧、CO,2,潴留的发生机制,1、通气不足,常产生型呼衰,正常人肺泡通气量4L/min,肺泡CO2分压与肺泡通气量(VA)和CO2产生量(VCO2)的关系亦可以用下列公式反映:P,a,CO2=0.863VCO2/VA,发病机制缺氧、CO2潴留的发生机制1、通气不足,常产生型呼,10,肺泡通气量(L/min),PaCO,2,PaO,2,PaCO,2,PaO,2,肺泡通气量(L/min)PaCO2PaCO2,11,2、弥散障碍,常产生I型呼衰,正常弥散量(DL):35ml/mmHg,min,影响因素:弥散面积、肺泡膜的厚度、通透性、气体和血液接触时间、气体弥散能力、气体分压差等,CO,2,弥散速度为O,2,的21倍,2、弥散障碍,常产生I型呼衰,12,气体的弥散量取决于,肺泡膜两侧的气体分压差,肺泡的面积与厚度,气体的弥散常数,血液与肺泡接触的时间,气体的弥散量取决于肺泡膜两侧的气体分压差,13,3、通气血流(V/Q)比例失调,常产生I型呼衰,正常V/Q=0.8,3、通气血流(V/Q)比例失调,常产生I型呼衰,14,维持正常气体(O,2,、CO,2,)交换,肺泡通气和血流灌注比例(V/Q) 必须协调,维持正常气体(O2 、CO2)交换,肺泡通气和血流灌注比例(,15,4、肺A-V样分流,常产生I型呼衰,肺泡萎陷,水肿,实变,若分流量30%,吸氧亦难以纠正,4、肺A-V样分流,常产生I型呼衰,16,5、氧耗量,缺氧,加重,发热,寒颤,抽搐,呼吸困难,机,体,耗,氧,量,5、氧耗量 缺氧发热机,17,肺泡通气量L/min,肺泡氧分压(kPa),肺泡氧分压(kPa),不同氧耗量时肺泡通气量与肺泡氧分压的关系,(曲线旁数字表示氧耗量ml/min),肺泡通气量L/min肺泡氧分压(kPa)肺泡氧分压(kPa),18,缺氧、二氧化碳潴留对机体的影响,PaO,2,急性:断O,2,1020s,抽搐、昏迷;45min不可逆损害,逐渐缺氧:轻 PaO,2,5060mmHg 注意力、定向力、智力,中 PaO,2,4050mmHg 恍惚、谵妄,重 PaO,2,30mmHg 昏迷,20mmHg 数分钟脑细胞不可逆损伤,(,一),缺O,2,和CO,2,潴留对中枢神经的影响,缺氧、二氧化碳潴留对机体的影响 (一)缺O2和CO2潴留对中,19,PaCO,2,轻:脑兴奋性、抑制皮质活动,中:皮质下层刺激、皮质兴奋,兴奋、烦躁不安,重:皮质抑制、CO,2,麻醉(肺性脑病),PaO,2, PaCO,2,脑血管扩张、血流量,重:脑水肿,压迫脑血管,,导致,脑组织缺氧加重,PaCO2,20,(二)缺O,2,对循环,系统,的影响,(二)缺O2对循环系统的影响,21,P,a,O,2,颈动脉窦、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反射刺激通气,缓:反射迟钝,通气量增加远少于急性,P,a,CO,2,急性:通气量。吸入气CO,2,1%,通气量1倍;CO,2,4%通气量2倍;CO,2,12%,呼吸中枢抑制。,慢性:通气量:,呼吸中枢、周围感受器反射迟钝,pH无明显变化,原发病气道阻力,通气能力,呼吸肌动力衰竭,(三)对,呼吸,的影响,PaO2PaCO2(三)对呼吸的影响,22,PaO,2,间接作用,+,PaO,2,60mmhg,颈A,窦,、主A体,化感器,+,呼吸中枢,+,呼吸深快,呼吸中枢,呼吸浅慢、不规则,(,中枢性呼吸,),直接作用,PaO,2,30mmhg,一般缺氧,间接作用直接作用,严重缺氧,直接作用间接作用,缺氧对呼吸的影响,PaO2间接作用 +颈A窦、主A体呼吸中枢 +呼吸深快呼吸,23,PaCO,2,直接,和,间接,作用于呼吸中枢,+,呼吸深快,呼吸中枢,呼吸浅慢、不规则,(,中枢性呼吸,),过高,(PaCO,2,80mmHg),轻度,PaCO,2,升高对呼吸的影响,PaCO2直接和间接作用于呼吸中枢 +呼吸深快呼吸中枢 呼,24,P,a,O,2,胃壁血管收缩,胃黏膜屏障作用降低,肝细胞受损 ALT,肾血流量、滤过、尿量、Na排出量,P,a,O,2,65,mmHg,,pH,肾血管痉挛,尿量,HCO,3,-,、Na,+,再吸收,(四),消化、,肝、肾,及,造血系统,PaO2 PaCO2(四) 消化、肝、肾及造血系统,25,(五) 酸碱电解质,P,a,O,2,代酸, 产生能量,无氧代谢能量转换效率为氧化代谢的1/4钠泵功能障碍K,+,出,Na,+,、H,+,进, 乳酸,无机磷(氧化磷酸化过程抑制),P,a,CO,2,急性:对pH影响大,pH:HCO,3,-,/H,2,CO,3,肾 13天,肺 数小时,HCO,3,-,CI,-,(二者相加常数),(五) 酸碱电解质PaO2,26,(一)呼吸困难:最早出现的症状,表现为节律、频率、幅度的改变,中枢性:潮式、间歇式、抽泣样,慢阻肺:辅助呼吸肌参与、呼气延长浅快浅慢、潮式,临床表现,临床表现,27,(二)发绀:缺氧的典型症状,S,a,O,2,100mmHg,可保持日常生活,pH7.3 急性:精神症状明显,(三)精神神经症状,29,(四)血液循环系统,P,a,O,2,+P,a,CO,2,HR CO Bp肺动脉压右心衰竭,P,a,CO,2,:皮肤温暖多汗、头痛,P,a,O,2, 酸中毒心肌损害Bp 心律失常 心脏停搏,(五)消化与泌尿系统症状,ALT,BUN,胃肠道黏膜充血、水肿、应激性溃疡 消化出血,(四)血液循环系统,30,基础疾病+症状+体征+血气分析,诊断主要依靠血气分析,型呼衰 :单纯PaO,2,60mmHg,型呼衰 :PaO,2,50mmHg,氧合指数PaO,2,/FiO,2,97%,诊断标准,基础疾病+症状+体征+血气分析诊断标准,31,(三)P,a,CO,2,物理溶解于血液中CO,2,分子所产生的压力,正常3545 mmHg,(四)pH值,正常血液中氢离子浓度的负对数。正常7.357.45,代偿性呼吸性酸中毒:P,a,CO,2, pH7.35,失偿性呼吸性酸中毒:P,a,CO,2, pH60mmHg或S,a,O,2,90%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吸氧浓度,高浓度吸氧 给氧浓度 50%,低浓度吸氧 给氧浓度 60mmHg或SaO290%的前提下,,35,1、型呼衰,V/Q失调、弥散障碍、氧耗量增加 提高给氧浓度可纠正缺氧,A-V样分流30%,FiO,2,50%,不能纠正,1、型呼衰,36,原因:,a.中枢化学感受器对CO,2,反应减低,靠低氧对颈动脉窦主动脉体的刺激,b.高浓度O,2, SaO,2,正常 肺上部血流灌注不足VD/VT相对肺泡通气,氧离曲线,吸入不同浓度氧,肺泡氧分压与肺泡通气量关系从陡直到平坦,2、型呼衰,:,通气功能障碍 原则:低浓度给氧,P,a,O,2,P,a,CO,2,高浓度O,2,原因:2、型呼衰:通气功能障碍 原则:低浓度给氧PaO2,37,鼻导管、鼻塞、面罩,提倡慢性型呼衰患者长期夜间氧疗(12L/min,10h/d),3、氧疗方法,3、氧疗方法,38,1、合理使用呼吸兴奋剂,a. 机制,呼吸频率,呼吸兴奋剂 呼吸中枢 潮气量,氧耗量,CO,2,生成,(三)增加通气量、减少CO,2,潴留,(三)增加通气量、减少CO2潴留,39,b. 适应证,效果好中枢抑制,权衡应用支气管肺疾患,呼吸肌疲劳,无效呼吸肌病变,间质纤维化,肺水肿,肺炎,c. 注意,应用同时:减轻呼吸道机械负荷,提高吸氧浓度,可配合机械通气,常用药物:尼可剂米(可拉明),b. 适应证,40,2、机械通气,a. 神清,轻中度呼衰无创鼻面罩,b. 病情重不能配合,昏迷人工气道,c. 需长期机械通气气管切开,2、机械通气,41,1、呼吸性酸中毒 最常见失衡类型,治疗:改善通气,不宜补碱,2、呼酸+代酸,低O,2,血容量不足 乳酸产生,肾功能损害 酸性代谢产物排泄,改善通气量,适量补碱(pH7.25),3、呼酸+代碱,医源性为多:CO,2,排出过快、补碱、利尿,治疗:补氯、补钾、促进肾脏排出HCO,3,-,(四)纠正酸碱失衡和电解质紊乱,1、呼吸性酸中毒 最常见失衡类型(四)纠正酸碱失衡和电,42,(五)抗感染,感染 呼衰,慢阻肺肺心病感染表现特殊性,治疗:引流通畅,广谱高效抗生素,(六),病因治疗:,解除病因是根本,(,七,)合并症治疗,肺心病,右心功能不全,消化道出血,休克,多器 官功能衰竭,(,八,)营养支持,呼吸功能,摄入不足,发热,痰 阻,(五)抗感染痰 阻,43,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44,讲授目标和要求:,1.掌握,ARDS,的病因、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2.掌握,ARDS,时的,胸片和,血气分析改变,3.掌握,ARDS,的临床表现和处理原则,讲授目标和要求:,45,(一)定义,由心源性以外的各种肺内、外致病因素导致的急性、进行性呼吸衰竭,临床特点:,呼吸窘迫,、,难治性低氧血症,病理特征:肺微血管高通透性、高蛋白质渗出性肺水肿、透明膜形成,病理生理改变:肺容积减少、肺顺应性降低、严重通气,/,血流比例失调,(一)定义由心源性以外的各种肺内、外致病因素导致的急,46,(二)病因与发病机制,1.,病因及危险因素,(,1,)肺内因素,即对肺直接损伤的因素, 化学性因素:如吸入胃内容物、毒气等, 物理性因素:如肺挫伤、淹溺, 生物性因素:如重症肺炎,(,2,)肺外因素,休克、败血症、严重的非胸部创伤、大量输血、急性重症胰腺炎、药物或麻醉品中毒等,(二)病因与发病机制1. 病因及危险因素,47,损伤因素,中性粒细胞,聚集、激活,氧自由基,蛋白酶,炎性介质,抗炎介质,抗炎性激素,巨噬细胞,内皮细胞,炎症反应,抗炎反应,SIRS,CARS,2,、发病机制?,损伤因素中性粒细胞氧自由基炎性介质 抗炎介质巨噬细胞炎症反应,48,肺间质和肺泡水肿: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肺泡上皮细胞损伤,肺泡膜通透性增加,肺泡表面物质减少:小气管陷闭和肺泡萎陷,弥散和通气功能障碍、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和肺顺应性下降,病变不均,重力依赖区:严重肺水肿和肺不张,非重力依赖区:肺泡通气功能基本正常,3.,对机体的影响,肺间质和肺泡水肿: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肺泡上皮细胞损伤,肺泡,49,(三)临床表现,常在受到发病因素攻击后,1248,小时内发生,1,、原发病表现:败血症、误吸、创伤,2,、进行性呼吸窘迫、气促、发绀,伴烦躁、,焦虑、出汗,3,、体征,早期:无或少量细湿啰音,后期:水泡音及管状呼吸音,(三)临床表现常在受到发病因素攻击后1248小,50,(四)实验室及其他检查,X,线胸片,:,斑片状浸润阴影,有时称“,白肺”,动脉血气分析,典型表现:低,PaO,2,、低,PaCO,2,、高,pH,值,呼吸空气时,(,FiO,2,0.21,),PaO,2,60mmHg,氧合指数(,PaO,2,/ FiO,2,):,ALI300,,,ARDS200,后期:,PaCO,2,升高和,pH,降低,血流动力学监测 :肺毛细血管楔压 (,PCWP,),12mmHg,(四)实验室及其他检查X线胸片 :斑片状浸润阴影,,51,ARDS,病人胸片显示“白肺”,ARDS病人胸片显示“白肺”,52,(五)诊断要点,1、有,ALI,和(或),ARDS,的高危因素,2、急性起病、呼吸频数和(或)呼吸窘迫,3、低氧血症,氧合指数,300,时为,ALI,,,200,时为,ARDS,4、胸部,X,线检查显示两肺浸润阴影,5、,PCWP18mmHg,或临床上能排除心源性肺水肿,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1999年制定的诊断标准,(五)诊断要点1、有ALI和(或)ARDS的高危因,53,(六)治疗要点,治疗原发病,氧疗,机械通气,液体管理,营养支持与监护,其他治疗,原则:,面罩给氧,高浓度:,FiO,2,50%,使,PaO,2,60mmHg,或,SaO,2,90,。,原则:,早期:高浓度氧疗无效时,肺保护性通气,小潮气量,压力控制通气,加用,PEEP,(六)治疗要点治疗原发病 原则:原则:,54,(六)治疗要点,治疗原发病,氧疗,机械通气,液体管理,营养支持与监护,其他治疗,原则:,以较低循环容量维持有效循环,早期不输胶体液,输血:新鲜血优先,库存血应加用微过滤器,原则:,补充足够的营养,早期开始胃肠营养,严密监测呼吸、循环、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等,糖皮质激素、表面活性物质替代治疗、吸入一氧化氮,(六)治疗要点治疗原发病 原则:原则:糖皮质激素、表面活性物,55,(七)预后,病死率:,30%,70%,多数(,49%,)死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存活者大多在,1,年内肺功能恢复到接近正常,(七)预后病死率:30%70%,56,三、,三、呼吸衰竭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病人的护理,(,Nursing Care of Patients with RF & ARDS,),三、 三、呼吸衰竭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57,(一)常用护理诊断,/,问题、措施及依据,(,1,)体位、休息与活动,(,2,),给氧,(,3,)促进有效通气,(,4,)用药护理,(,5,)心理支持,(,6,)病情监测,(,7,)配合抢救,1.,潜在并发症:重要器官缺氧性损伤,(一)常用护理诊断/问题、措施及依据(1)体位,58,(,2,)给氧,1,)给氧方法,(2)给氧1)给氧方法,59,(,2,)给氧,2,)效果观察,有效指标:呼吸困难缓解、发绀减轻、心率减慢,3,)注意事项,保持吸入氧气的湿化,妥善固定给氧气的导管、面罩、气管导管等,保持给氧管道和面罩的清洁与通畅,嘱病人及家属不擅自停止吸氧或变动氧流量,(2)给氧2)效果观察,60,(一)常用护理诊断,/,问题、措施及依据,(,1,)体位、休息与活动,(,2,)给氧,(,3,)促进有效通气,(,4,)用药护理,(,5,),心理支持,(,6,)病情监测,(,7,)配合抢救,1.,潜在并发症:重要器官缺氧性损伤,针对,II,呼吸衰竭病人,指导缩唇呼吸、腹式呼吸,按医嘱及时准确给药,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使用呼吸兴奋剂,保证呼吸道通畅情况下给予,缓慢静脉点滴,出现恶心、呕吐、烦躁、面色潮红、皮肤瘙痒等现象时减慢滴速,出现肌肉抽搐时及时通知医生,(一)常用护理诊断/问题、措施及依据(1)体位,61,(,5,)心理支持,了解和关心病人的心理状况,对建立人工气道和使用机械通气的病人应经常巡视,鼓励病人说出或写出引起或加剧焦虑的因素,指导病人应用放松、分散注意力和引导性想象技术,(5)心理支持了解和关心病人的心理状况,62,(一)常用护理诊断,/,问题、措施及依据,(,1,)体位、休息与活动,(,2,)给氧,(,3,)促进有效通气,(,4,)用药护理,(,5,)心理支持,(,6,),病情监测,(,7,)配合抢救,1.,潜在并发症:重要器官缺氧性损伤,(一)常用护理诊断/问题、措施及依据 (1)体,63,(,6,)病情监测,呼吸状况:呼吸频率、节律和深度,使用辅助呼吸肌呼吸的情况,呼吸困难的程度,缺氧及,CO,2,潴留情况:发绀、球结膜水肿、肺部异常呼吸音及啰音,循环状况:心率、心律、血压、血流动力学,意识状况及神经精神症状:肺性脑病的表现,昏迷者应评估瞳孔、肌张力、腱反射及病理反射,液体平衡状态:每小时尿量和液体出入量,实验检查结果:动脉血气分析、生化检查结果等,(6)病情监测呼吸状况:呼吸频率、节律和深度,,64,(一)常用护理诊断,/,问题、措施及依据,(,1,)保持呼吸道通畅,促进痰液引流,指导并协助有效的咳嗽、咳痰,协助翻身、扣背,负压吸痰,湿化和稀释痰液:饮水、口服或雾化吸入祛痰药,(,2,)痰的观察与记录,(,3,)应用抗生素的护理,2.,清理呼吸道无效,(一)常用护理诊断/问题、措施及依据(1)保持呼吸,65,(二)其他护理诊断,/,问题,低效性呼吸型态 与不能进行有效呼吸有关,焦虑 与呼吸窘迫、疾病危重以及对环境和事态失去自主控制有关,自理缺陷 与严重缺氧、呼吸困难、机械通气有关,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气管插管和代谢增高有关,言语沟通障碍 与建立人工气道、极度衰弱有关,潜在并发症:误吸、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呼吸机相关肺损伤等,(二)其他护理诊断/问题低效性呼吸型态 与不能进,66,(三)健康指导,疾病知识指导,康复指导,用药指导与病情监测,(三)健康指导疾病知识指导,67,谢谢!,谢谢!,6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