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细菌感染性疾病患者的护理课件

上传人:494895****12427 文档编号:242503166 上传时间:2024-08-26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1.4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章细菌感染性疾病患者的护理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第三章细菌感染性疾病患者的护理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第三章细菌感染性疾病患者的护理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传染病护理,第三章 细菌感染性疾病患者的护理,传染病护理第三章 细菌感染性疾病患者的护理,1,细菌性痢疾患者的护理,Part,细菌性痢疾,(bacillary dysentery),简称菌痢,是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终年散发,夏秋季可引起流行 ,其主要病理变化为乙状结肠、直肠的炎症与溃疡,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粘液脓血便、里急后重,可伴有发热及全身毒血症状。中毒型痢疾可出现感染性休克和(或)中毒性脑病。好发于夏秋季,少数患者病情迁延不愈,发展成慢性菌痢,可以反复发作。,1细菌性痢疾患者的护理Part细菌性痢疾(bacillary,学习目标,1.掌握细菌性痢疾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和护理诊断、措施及预防。,2.熟悉细菌性痢疾的发病机制。,3.了解细菌性痢疾的病原学特点、诊断要点、治疗要点和护理问题。,学习目标1.掌握细菌性痢疾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和护理诊断、措,细菌性痢疾患者的护理,【病原学】,痢疾杆菌属肠杆菌科,革兰氏染色阴性,有菌毛。按其抗原结构和生化反应之不同,可分为4群和47个血清型。痢疾志贺菌(A群)、福氏志贺菌(B群)、鲍氏志贺菌(C群)、宋内志贺菌 (D群),各群和各型之间无交叉免疫。目前我国以福氏志贺菌(B群)感染为主,各型痢疾杆菌在菌体裂解时释放内毒素,是引起全身毒血症及休克痢疾的主要因素。另外痢疾杆菌也产生具有中毒性肠毒性、细胞毒性和神经毒性的外毒素,以痢疾志贺菌(A群)产生的外毒素的能力最强,故临床症状最重。,痢疾杆菌在外界环境中生存能力较强在瓜果、蔬菜及污染物上可存活1-2周,在阴暗潮湿及冷冻环境下可存活数周,但对理化因素的抵抗力较弱,不耐热和干燥,日光直接照射30分钟,加热506010分钟,煮沸2分钟均可死亡,对漂白粉、过氧乙酸等均敏感。,细菌性痢疾患者的护理【病原学】痢疾杆菌属肠杆菌科,革兰氏染色,细菌性痢疾患者的护理,【发病机制与病理特征】,痢疾杆菌侵入机体的消化道后,大部分被胃酸杀死,是否发病,取决于细菌的数量、机体的免疫力。当机体免疫力下降时,细菌进入结肠,在结肠黏膜上皮细胞繁殖、扩散,并侵入固有层,引起肠粘膜的炎症反应和固有层小血管循环障碍,致使肠粘膜变性、坏死,形成浅表性溃疡,而发生腹痛、腹泻和脓血便,局部的炎症刺激和毒素作用于肠壁神经,使肠功能紊乱、肠痉挛,以乙状结肠和直肠最明显,导致腹痛、里急后重等症状。,痢疾杆菌可产生内、外毒素,内毒素引起发热和毒血症状,加之机体对其敏感而产生强烈的变态反应,导致全身小血管痉挛引起急性微循环障碍,由于内毒素损失血管壁引起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及血栓形成,而加重微循环障碍,临床表现为感染性休克、脑水肿及脑疝,出现昏迷、抽搐和呼吸衰竭,是中毒性痢疾休克死亡的 主要原因。其外毒素引起肠粘膜细胞的坏死、病初的水样腹泻及神经系统症状。,急性期肠粘膜的基本病变是弥漫性纤维蛋白渗出性炎症,肠粘膜表面有大量粘液脓血性渗出物覆盖,与坏死的肠粘膜上皮细胞融合形成灰白色假膜脱落后可见粘膜溃疡,此病变一般仅限于固有层,故很少引起肠穿孔及大量肠出血。慢性期则有肠粘膜水肿及肠壁增厚,溃疡不断形成及修复,引起息肉样增生及瘢痕形成,并导致肠腔狭窄。中毒型菌痢结肠局部病变很轻,仅有充血水肿,很少有溃疡,但全身病变重,见多数脏器的微血管痉挛及通透性增加。,细菌性痢疾患者的护理【发病机制与病理特征】痢疾杆菌侵入机体的,细菌性痢疾患者的护理,| 临床表现,(一)急性菌痢,根据毒血症状及肠道症状轻重,分为4型。,1,.,普通型,起病急,高热伴寒战,体温高达39,继之出现腹痛、腹泻和里急后重,大便由稀便转为脓血便,量少,失水不严重,多数患者1周左右痊愈,少数患者转为慢性。,2,.,轻型,全身中毒症状、腹痛、里急后重均不明显,可有低热,腹泻次数每日不超过10次,大便呈糊状或水样,含有少量粘液,无脓血,几天或 一周自愈,亦可转为慢性。,3,.,重型,多见于老年人、体弱、营养不良患者,急起发热、腹泻稀水样便,每天次数达30次以上,甚至大便失禁、腹痛、里急后重明显,后期可出现严重腹胀及中毒性肠麻痹,常伴呕吐,严重失水可引起外周循环衰竭,部分病例以中毒性休克为突出表现者则体温不升,可出现酸中毒和水、电解质平衡失调,少数患者可出现心、肾功能不全。,4,.,中毒型菌痢,多见于27岁体质较好的儿童,起病急骤,病势凶险,突起畏寒,高热,体温达40以上,伴全身严重毒血症症状,精神萎靡、嗜睡、昏迷及抽搐,可迅速发生循环和呼吸衰竭,而肠道症状轻。生理盐水灌肠或直肠拭子取标本镜检,可发现大量脓细胞和红细胞。,细菌性痢疾患者的护理 | 临床表现(一)急性菌痢根据毒血症状,细菌性痢疾患者的护理,| 临床表现,急性菌痢发作后,迁延不愈,时轻时重。长期腹泻导致营养不良、贫血、乏力等。,有急性菌痢史,无明显的临床症状,但粪便培养痢疾杆菌阳性,乙状结肠镜检查可有异常表现。,有慢性菌痢史,间隔一段时间又出现急性菌痢的表现,但发热等全身毒血症状可不明显。,急性,发作型,慢性,迁延型,慢性,隐匿型,慢性菌痢指急性菌痢病程超过2个月未愈者,可分为3个类型。,细菌性痢疾患者的护理 | 临床表现急性菌痢发作后,迁延不愈,,细菌性痢疾患者的护理,|,诊断要点,急性菌痢有发热、腹痛、腹泻、粘液脓血便和里急后重。,血常规、便常规检查,确诊有赖于粪便培养出痢疾杆菌。,夏秋季多发,有不洁饮食或与菌痢患者接触史。,实验室及辅助检查资料,临床资料,流行病,学资料,细菌性痢疾患者的护理 | 诊断要点急性菌痢有发热、腹痛、腹泻,细菌性痢疾患者的护理,|,治疗要点,(一)急性菌痢,消化道隔离至临床症状消失,粪便培养连续2次阴性为止。饮食以少渣易消化的流食及半流食为宜。,高热用退热药及物理降温,腹痛剧烈者用解痉药,如阿托品、颠茄合剂。毒血症状严重者,可酌情小剂量应用糖皮质激素。,(1)喹诺酮类,(2)复方磺胺甲基异恶唑(SMZ-TMP),病原治疗,对症治疗,一般治疗,细菌性痢疾患者的护理 | 治疗要点(一)急性菌痢消化道隔离至,细菌性痢疾患者的护理,|,治疗要点,(二)慢性菌痢,1、一般治疗,采用全身治疗,如生活规律,适当锻炼,避免过度劳累与紧张,饮食选用营养易消化少渣无刺激的食物,积极治疗并存的慢性疾病。,2、病原治疗,(1)做病原菌分离及细菌药敏实验,遵医嘱合理选用有效抗菌药物。,(2)联合应用2种不同类型的抗菌药物, 13个疗程。,(3)亦可应用药物保留灌肠疗法,用0.5%卡那霉素,0.3%黄连素或5%大蒜素液。每次100200毫升,每晚一次,1014天为一疗程。,3、对症治疗,(1)针对肠功能紊乱者可用镇静、解痉药物。,(2)慢性腹泻尤其应用抗菌药物后,若出现肠道菌群失调,可应用微生态制剂如乳酸杆菌或双歧杆菌制剂等进行纠正。,细菌性痢疾患者的护理 | 治疗要点(二)慢性菌痢1、一般治疗,细菌性痢疾患者的护理,|,治疗要点,(三)中毒型菌痢,本病病势凶险,应及时采用综合措施抢救治疗。,1、一般治疗,同急性菌痢,由于病情变化迅速,故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做好护理工作,减少并发症。,2、病原治疗,应用有效的抗菌药物静脉滴注,环丙沙星0.20.4静脉滴注,2次天。亦可选用左旋氧氟沙星,头孢菌素类药物静滴。,3、对症治疗,(1)降温镇静,高热者用退热药及物理降温,如体温不降并伴有躁动不安及反复惊厥者,用亚冬眠疗法。,(2)休克型,应积极扩充血容量、纠正酸中毒和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解除微血管痉挛、,(3)脑型,可用20%甘露醇治疗脑水肿,及时应用血管扩张剂以改善脑血管痉挛,积极防治呼吸衰竭。,细菌性痢疾患者的护理 | 治疗要点(三)中毒型菌痢本病病势凶,细菌性痢疾患者的护理,应及时按消化道隔离方式隔离患者至粪便培养阴性。从事饮食、自来水厂工人及幼教工作人员等特殊岗位人员应定期粪检,如发现带菌者调整工作、彻底治疗。,菌痢的预防应以切断传播途径为主,做到“三管一灭”即管理饮食卫生,管理水源,管理粪便,消灭苍蝇。,2,.,切断传播途径,口服多价痢疾减毒活疫苗,保护率达80%左右,免疫力可维持612个月。,3,.,保护易感人群,1,.,管理传染源,细菌性痢疾患者的护理应及时按消化道隔离方式隔离患者至粪便培养,细菌性痢疾患者的护理,护理措施,细菌性痢疾患者的护理护理措施,2,霍乱患者的护理,Part,霍乱,( chole,a)是由霍乱弧菌所致的烈性肠道传染病,夏秋季流行,临床上以剧烈无痛性泻吐,米泔样大便,严重脱水,肌肉痛性痉挛及周围循环衰竭等为特征。霍乱为我国法定的甲类传染病,要求在发现确诊或疑似病例后2小时内上报。,2霍乱患者的护理Part霍乱( chole,a)是由霍乱弧菌,学习目标,1、掌握霍乱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和护理及预防。,2、熟悉的病霍乱原体、治疗药点。,3、了解霍乱的发病机制和病理改变。,学习目标1、掌握霍乱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和护理及预防。,霍乱患者的护理,【病原学】,WHO腹泻控制中心根据霍乱弧菌的生化性状、抗原特性、致病性的不同,将霍乱弧菌分为3群:01群霍乱弧菌(包括古典生物型霍乱弧菌和埃尔托生物型霍乱弧菌)、非01群霍乱弧菌和不典型01群霍乱弧菌。霍乱弧菌菌体短小,呈弧形或逗点状,革兰染色阴性,无荚膜,不形成芽胞。菌体末端有一鞭毛,运动活泼,暗视野显微镜下呈穿梭状或流星状运动。目前以埃尔托生物型霍乱弧菌引起的霍乱为多。,霍乱弧菌对干燥、日光、热、酸及一般消毒剂均敏感,煮沸12分钟可杀死,在正常胃酸仅存活4分钟。但在自然环境中存活时间较长,在江河、井或海水中埃尔托生物型霍乱弧菌能生存13周,在鱼、虾或贝壳生物中可存活12周。,霍乱患者的护理 【病原学】WHO腹泻控制中心根据霍乱弧菌的生,霍乱患者的护理,流行,病学,1,2,3,4,1传染源,患者和带菌者为主要传染源。,2传播途径,经水传播是最主要途径,常呈暴发流行。,3易感人群,普遍易感,感染后有一定免疫力,但不巩固,有再次感染的可能。,4流行特征,在热带地区全年均可发病,我国以夏秋季流行为主,高峰期在710月间。,霍乱患者的护理流行12341传染源2传播途径3易感人群,霍乱患者的护理,【发病机制与病理特征】,霍乱弧菌经口进入胃后,在正常情况下,可被胃酸杀灭。但当胃酸分泌减少或因入侵的细菌数量较多时,未被胃酸杀死的霍乱弧菌进入小肠,黏附于小肠上皮,分泌的肠毒素与小肠黏膜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刺激细胞膜上的腺苷酸环化酶,使其活性增高,引起细胞内环磷酸腺苷增高,然后通过抑制绒毛摄取氯化钠和刺激主动分泌氯化物,肠腔内大量肠液聚集,引起水样腹泻。由于肠液大量丢失,产生严重脱水与电解质紊乱、代谢性酸中毒、循环衰竭。因胆汁分泌减少,使吐泻物呈米泔水样。由于循环衰竭、肾血流不足、低钾和毒素的影响,可使肾功能严重受损以至发生急性肾衰竭。,霍乱患者的护理 【发病机制与病理特征】霍乱弧菌经口进入胃后,,霍乱患者的护理,| 临床表现,频繁的泻吐使患者迅速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和代谢性酸中毒,严重者出现循环衰竭。,患者脱水纠正后,症状逐渐消失,病程平均37天。亦有部分患者可出现发热性反应(由残余毒素吸收或继发细菌感染引起)。,突起剧烈腹泻,继而呕吐,多无腹痛,无里急后重感,无明显全身中毒症状。,(一),泻吐期,(二)脱水期,(三)恢复期,潜伏期为数小时至7天,以13天为最常见。临床表现多数患者起病急骤,无明显前驱症状,典型病例病程一般可分为三期。,霍乱患者的护理 | 临床表现频繁的泻吐使患者迅速出现脱水、电,霍乱患者的护理,|,预防,控制传染源,及早发现患者及带菌者,按规定进行隔离治疗。对密切接触者应严格检疫5天,并预防性服药。,大力开展“三管一灭”的卫生运动。加强饮水消毒和食品管理,确保用水安全,是预防霍乱的最好方法。对患者和带菌者的排泄物进行彻底消毒。此外应消灭苍蝇等传播媒介。,积极锻炼身体,提高抗病能力,可进行霍乱菌苗预防接种。目前国外应用基因工程技术制成并试用的有多种菌苗,现仍在扩大试用。,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霍乱患者的护理 | 预防控制传染源及早发现患者及带菌者,按规,3,伤寒患者的护理,Part,伤寒,( typhoid fever)是由伤寒杆菌感染人体引起的急性肠道感染性疾病,以回肠下端淋巴组织增生、坏死为主要病变。典型临床特征为持续发热、全身中毒症状、相对缓脉、玫瑰疹、肝脾大及白细胞减少等。主要并发症为肠出血及肠穿孔。夏秋季多见,病后常可获得持久免疫力。,3伤寒患者的护理Part伤寒( typhoid fever),学习目标,1、掌握伤寒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和护理及预防。,2、熟悉伤寒的病原体、治疗药点。,3、了解伤寒的发病机制和病理改变。,学习目标1、掌握伤寒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和护理及预防。,伤寒患者的护理,【病原学】,伤寒杆菌属沙门菌属D组,革兰染色阴性,呈短杆状,周有鞭毛,能运动,不产生芽胞,无荚膜。在普通培养基上能生长,在含有胆汁的培养基中更易生长。菌体裂解时释放内毒素,是致病的重要因素。伤寒杆菌具有菌体“O”抗原,鞭毛“H”抗原和表面“Vi”抗原,在机体内均可诱发产生相应的抗体,检测血清中“O”“H”抗体以辅助临床诊断,即肥达反应,“Vi”抗体主要用于调查伤寒带菌者。,伤寒杆菌在外界环境中生活力强,耐低温,水中一般可存活23周,粪便中可存活12个月,但对光、热、干燥及消毒剂的抵抗力较弱,日光直射数小时即死,加热6030分钟或煮沸后立即死亡。,伤寒患者的护理【病原学】伤寒杆菌属沙门菌属D组,革兰染色阴性,伤寒患者的护理,|,临床表现,(一)典型伤寒临床经过可分为四期,1,.,初期,相当于病程第1周,起病缓慢,发热是最早出现的症状,随病程进展体温呈阶梯形上升,可在57天内达39 40,伴有全身不适、乏力、食欲减退、咽痛与咳嗽等症状。,2,.,极期,相当于病程第23周,常有伤寒的典型表现,肠出血、肠穿孔多出现在本期。,3,.,缓解期,为病程第4周,人体对伤寒杆菌的抵抗力逐渐增强,食欲增加,体温逐渐下降,中毒症状减轻,肝脾回缩。但本期内有发生肠出血或肠穿孔的危险,需特别提高警惕。,4,.,恢复期,病程第5周开始进入恢复期。体温恢复正常,食欲明显好转,一般在1个月左右完全康复。由于推行预防接种以及多数患者能得到及时诊断和有效的抗菌治疗,目前具有典型表现的患者已不多见。,伤寒患者的护理 | 临床表现(一)典型伤寒临床经过可分为四期,伤寒患者的护理,|,临床表现,(二)非典型伤寒临床表现,1,.,轻型,发热38左右,病程短,全身毒血症状轻,12周内痊愈。发病初期已应用过有效抗菌药物治疗者及儿童患者多见。,2,.,逍遥型,病情轻微,患者可照常工作。部分患者可因肠出血或肠穿孔始发热。,3,.,迁延型,起病初期与典型伤寒相似,发热持续不退,呈弛张热型或间歇热型,热程可迁延12个月,甚至数月。肝脾肿大明显。常见于合并慢性血吸虫病或其他慢性疾病的伤寒患者。,4,.,暴发型,起病急骤,毒血症状严重。有畏寒、高热、肠麻痹中毒性脑病中毒性心肌炎、中毒性肝炎、DIC等表现。如未能及时抢救,常在12周内死亡。,伤寒患者的护理 | 临床表现(二)非典型伤寒临床表现1.轻型,伤寒患者的护理,|,临床表现,(三)特殊人群的伤寒,1,.,小儿伤寒,一般年龄越大,临床表现越与成人相似,年龄越小,症状越不明显。婴幼儿伤寒病情较重,起病急,伴有不规则高热、呕吐、惊厥、脉快、腹胀、腹泻等,白细胞计数常增多,常并发支气管炎或肺炎。,2,.,老年伤寒,多数患者症状不典型,体温不高,神经系统及心血管系统症状严重,易并发支气管肺炎与心功能不全,常有持续的胃肠功能紊乱和记忆力减退,病程迁延,恢复慢,病死率较高。,伤寒患者的护理 | 临床表现(三)特殊人群的伤寒1.小儿伤寒,伤寒患者的护理,|,临床表现,(四)并发症,1,.,肠出血,为常见的并发症,多见于病程的第23周,发生率为2%15%;轻重不一,从大便隐血阳性至大量血便。出血量少可无症状,大量出血可引起出血性休克。饮食不当、活动过多以及腹泻、排便用力过度等常为肠出血的诱因。,2,.,肠穿孔,为最严重的并发症,多见于病程的第23周,发生率为1% 4%。穿孔部位好发生于回肠末端。穿孔可发生在经过病原治疗,患者的病情明显好转的数天内,穿孔前先表现为腹胀、腹泻或肠出血等先兆,穿孔时常有急性腹膜炎的症状和体征。,3,.,中毒性肝炎,常发生于病程的第13周,发生率可高达40% 50%。表现为肝大及触痛,ALT升高,少数患者可有轻度黄疸,肝损害往往是一过性的,随病情好转肝功能亦恢复正常。,4,.,其他,有中毒性心肌炎、急性胆囊炎、骨髓炎、支气管肺炎、肾盂肾炎、溶血性尿毒综合征等。,伤寒患者的护理 | 临床表现(四)并发症1.肠出血为常见的,伤寒患者的护理,|,预防,控制传染源,隔离治疗病人 ,消化道隔离至临床症状消失、粪便培养2次阴性。对接触者观察15天。对从事饮食、保育、供水系统等重点行业中粪便培养阳性的带菌者彻底根治,带菌者应暂时调离工作岗位。,加强食品卫生的宣教工作,对污染的。水源和食品要及时消毒。患者使用的厕所、粪便和污染物品应随时消毒,防止交叉感染。搞好个人及环境卫生。消灭苍蝇。避免饮用生水,进食未煮熟的食品。,对易感人群进行伤寒和副伤寒甲、乙三联菌苗预防接种。目前此疫苗仅有部分免疫保护作用,因此,已经进行免疫预防的个体,仍然需要注意饮食卫生。,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伤寒患者的护理 | 预防控制传染源隔离治疗病人 ,消化道隔离,4,猩红热患者的护理,Part,猩红热,( scarlet fever)是A组8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上特征为急性起病,发热、咽峡炎、莓样舌、全身弥漫性鲜红色皮疹和疹后脱屑。少数患者在病后出现变态反应性心、肾、关节并发症。,4猩红热患者的护理Part猩红热( scarlet feve,学习目标,1、掌握猩红热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和护理及预防。,2、熟悉猩红热的病原体、治疗药点。,3、了解猩红热的发病机制和病理改变。,学习目标1、掌握猩红热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和护理及预防。,猩红热患者的护理,【病原学】,A组B型溶血性链球菌革兰染色阳性,有荚膜,无芽胞、鞭毛,在含血的培养基上易生长,可产生红疹毒素。该菌对热及干燥较敏感,加热5630分钟及一般消毒剂均可将其杀灭,但在痰及脓液中可生存数周。,猩红热患者的护理【病原学】A组B型溶血性链球菌革兰染色阳性,猩红热患者的护理,|,发病机制与病理特征,化脓性病变,病原菌侵入机体后,借助脂壁酸LTA的作用黏附于黏膜上皮细胞,进入组织引起炎症,在透明质酸酶、链激酶及溶血素的作用下,使炎症扩散并引起组织坏死。,病原菌所产生的红疹毒素进入血液循环,引起发热、头痛、头晕、食欲降低等全身中毒症状。红疹毒素使皮肤和黏膜充血、水肿、上皮细胞增生和白细胞浸润,以毛囊周围最明显,形成典型的猩红热皮疹。恢复期表皮细胞死亡,形成脱屑。,在病程第23周时,个别病例心、肾、关节滑膜等组织产生浆液性炎症反应。,中毒性病变,变态反应性,病变,猩红热患者的护理 | 发病机制与病理特征化脓性病变病原菌侵入,猩红热患者的护理,【临床表现】,潜伏期17天,一般23天。,1普通型其主要特征为发热、咽峡炎、皮疹。,(1)前驱期起病急,多以畏寒、持续性发热起病,体温在39 40,伴咽痛、头痛、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全身不适等中毒症状。,(2)出疹期一般于病程第12天出现,此时体温最高,全身中毒症状明显。,(3)恢复期疹退后1周左右开始脱屑。,猩红热患者的护理【临床表现】潜伏期17天,一般23天。,猩红热患者的护理,【临床表现】,2非典型猩红热,(1)轻型近年来多见。,(2)中毒型此型少见,但病死率高。,(3)脓毒型罕见。见于营养及卫生条件极差的小儿。,(4)外科或产科型猩红热多在伤口周围,继之波及全身,常无明显咽峡炎,全身症状轻,预后较好。,猩红热患者的护理【临床表现】2非典型猩红热,猩红热患者的护理,|,并发症,多见于儿童。为感染直接侵袭附近组织、器官所引起。,多发生于病程第1周,由毒素引起的非化脓性病变。,为主要并发症,见于病程第23周。,中毒性,并发症,化脓性,并发症,变态反应性并发症,猩红热患者的护理 | 并发症多见于儿童。为感染直接侵袭附近组,猩红热患者的护理,患者及接触者应进行隔离,咽拭子培养3次阴性且无化脓性并发症者,即可解除隔离。,本病流行时,儿童应避免到公共场所活动。接触者应戴口罩,患者的分泌物随时消毒。,2,.,切断传播途径,目前无疫苗。对接触者可用苄星青霉素120万U肌注一次预防。,3,.,保护易感人群,1,.,控制传染源,猩红热患者的护理患者及接触者应进行隔离,咽拭子培养3次阴性且,5,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患者的护理,Part,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epidemic cerebrospinal meningitis),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球菌引起的急性化脓性脑膜炎,主要经呼吸道传播。临床表现为突发高热、头痛、呕吐、皮肤黏膜瘀点瘀斑及脑膜刺激征,脑脊液呈化脓性改变。严重者可有感染性休克和脑实质损害,常危及生命。本病冬春季多见,儿童发病率高。,5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患者的护理Part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ep,学习目标,1、掌握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预防及护理,2、熟悉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的病原学、治疗要点,3,、,了解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发病机制与病理特征,学习目标1、掌握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预防及,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患者的护理,【病原学】,脑膜炎球菌属奈瑟菌属,革兰染色阴性,呈卵圆形或肾形,凹面相对,成双排列。该菌仅存在于人体,可从带菌者鼻咽部及患者血液、脑脊液、皮肤瘀点中检出。根据细菌表面特异性多糖体抗原的不同,可将其分为A、B、C、D、E、X、Y、Z、W135、H、I、K、L等13介血清群,其中A、B、C群占90%以上,我国流行菌群以A群为主,B、C群次之。本菌裂解后可释放毒力较强的内毒素,为致病的重要因素。该菌能产生自溶酶,离开人体后极易自溶而死亡,故采集标本应注意保温并及时送检。,脑膜炎球菌在体外生活力及抵抗力很弱,不耐热,在体外高于500c、低于30C或干燥的环境中极易死亡。对常用消毒剂敏感,遇漂白粉、乳酸等1分钟死亡,紫外线照射15分钟死亡。,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患者的护理【病原学】脑膜炎球菌属奈瑟菌属,革,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患者的护理,临,床,现,表,2、暴发型,多见于儿童,起病急骤,病情凶险。根据临床再现可以分为休克型、脑膜脑炎型、混合型。,4、慢性败血症型,少见,表现各异,慢性颅底脑膜炎,颅内压持续增高,引起惊厥、四肢强直、角弓反张等。,1、普通型,最常见,按其发展过程,通常分为上呼吸道感染期、败血症期、脑膜炎期和恢复期。,3、轻型,多发生于流行后期,好发于年长儿及青少年,临床表现轻微,患者可有低热、咽痛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和皮肤黏膜有少数瘀点,多数可不治自愈。,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患者的护理临床现表2、暴发型4、慢性败血症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患者的护理,早期发现患者,进行呼吸道隔离与治疗,隔离至症状消失后3天,一般不少于7天。密切观察接触者,应医学观察7天。,流行季节,做好卫生保健工作,托幼儿童和中小学生避免到公共场所,提倡少集会,少走亲访友。外出戴口罩,注意室内通风,勤晒衣被。,2,.,切断传播途径,接种A群荚膜多糖菌苗,保护率可达90%以上。副作用少,注射对象为15岁以下的儿童。,3,.,保护易感人群,1,.,管理传染源,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患者的护理早期发现患者,进行呼吸道隔离与治疗,6,鼠疫患者的护理,Part,鼠疫,( plague)是由鼠疫耶尔森菌感染引起的一种自然疫源性传染病。人类主要是通过染菌的鼠蚤叮咬,或经呼吸道而被感染。临床主要以腺鼠疫多见,可发展为肺鼠疫、败血症型鼠疫等。本病起病急、传播快、传染性强,病死率高,历史上曾多次大流行。属国际检疫的传染病和我国法定的甲类传染病。,6鼠疫患者的护理Part鼠疫( plague)是由鼠疫耶尔森,学习目标,1、掌握鼠疫的流行病学和预防措施,2、熟悉鼠疫的病原学及护理,3、了解鼠疫的临床表现及治疗,学习目标1、掌握鼠疫的流行病学和预防措施,鼠疫患者的护理,【病原学】,鼠疫耶尔森菌(Yersinia pestis)亦称鼠疫杆菌,革兰染色阴性,短小杆菌,长约11.5m,宽约0.50.7m,两端染色较深。无鞭毛,不活动,无芽胞,有荚膜。可在普通培养基上生长,在陈旧培养基及化脓病灶中呈多形性。,鼠疫杆菌菌体含有内毒素和一些有致病作用的抗原成分,已证实的有19种。其中T抗原为“鼠疫毒素”,可致血液浓缩和休克及局部的出血坏死性病变。FI抗原为鼠疫菌的荚膜抗原,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和免疫原性,相应抗体具有保护作用。V抗原和W抗原均具抗吞噬作用,保护病菌使之能在单核一巨噬细胞内繁殖。,该菌对热和干燥敏感,外界抵抗力较弱,但在潮湿、低温与有机物内存活时间则较久,在痰和脓液中可存活1020天,在蚤体内可存活1个月,在尸体中可存活数周至数月。暴晒、煮沸,常用化学消毒剂均可将其杀灭。,鼠疫患者的护理【病原学】鼠疫耶尔森菌(Yersinia pe,鼠疫患者的护理,皮肤鼠疫、肠鼠疫、眼鼠疫、脑膜型鼠疫、扁桃体鼠疫等,均少见,多发生在败血症型鼠疫基础上。,1,.,腺鼠疫,最为常见,占85%以上。以急性淋巴结炎为特征。表现为寒战、高热、乏力、头痛及全身疼痛等全身中毒症状。,3,.,败血症型,2,.,肺鼠疫,4,.,其他类型,鼠疫为最凶险的一型,多继发于肺鼠疫和腺鼠疫。病初有肺鼠疫或腺鼠疫的相应表现而病情进一步加重,主要表现为寒战高热、谵妄或昏迷,进而发展为感染性休克、DIC及广泛皮肤出血等,常于13天内死亡。,多由腺鼠疫血行播散引起,少数为原发型肺鼠疫。表现为起病急骤,寒战高热、严重的全身毒血症状,剧烈胸痛、咳嗽、咯大量泡沫血痰或鲜红色痰,呼吸急促,并迅速呈现呼吸困难和紫绀。,临,床,表,现,鼠疫患者的护理皮肤鼠疫、肠鼠疫、眼鼠疫、脑膜型鼠疫、扁桃体鼠,鼠疫患者的护理,|,预防,1,.,严格管理传染源,加强疫情报告,监测和控制鼠间鼠疫,严格隔离患者。肺鼠疫隔离至痰培养6次阴性。,2,.,切断传播途径,加强交通与国际检疫,加强从流行区到非流行区的检疫工作,对来自疫区的车、船、飞机等运输工具和货物均应严格检疫,并灭鼠灭蚤。避免接触不明原因死亡的鼠及早獭。参加鼠疫防治工作人员应加强防护。,3,.,保护易感人群,对疫区及其周围的人群、参加防疫及进入疫区的医务工作者,采用鼠疫活菌苗皮下注射。非疫区人员应在鼠疫菌苗接种10天后方可进入疫区。,鼠疫患者的护理 | 预防1.严格管理传染源加强疫情报告,监测,感谢您的聆听!,感谢您的聆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