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标准化培训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242502913 上传时间:2024-08-26 格式:PPT 页数:127 大小:2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标准化培训_第1页
第1页 / 共127页
安全标准化培训_第2页
第2页 / 共127页
安全标准化培训_第3页
第3页 / 共1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Click to edit Master title style,Click to edit Master text styles,Second level,Third level,Fourth level,*,安全标准化培训,生产运维部,背景及制定依据,国发,201023,号,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安委,20114,号,国务院安委会关于深入开展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指导意见,背景及制定依据,电监安全,201121,号,关于深入开展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指导意见,电监安全,2011 23,号关于印发,发电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及达标评级标准,的通知,背景及制定依据,电监安全,2011 28,号关于印发,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评级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办安全,201183,号关于印发,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评级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安全生产标准化:,通过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排查治理隐患和监控重大危险源,建立风险分析和预控机制,规范生产行为,,使各生产环节符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要求,人、设备、环境、管理处于良好状态,,并持续改进,不断加强企业安全生产规范化建设,。,安全生产标准化,标准涉及十三个方面内容,安全生产目标、组织机构和职责、安全生产投入、法律法规与安全管理制度、教育培训、生产设备设施、作业安全、隐患排查和治理、重大危险源监控、职业健康、应急救援、信息报送和事故调查处理以及绩效评定和持续改进,标准,1,、,目标(,40,分),2,、,组织机构和职责(,60,分),3,、,安全生产投入(,40,分),4,、,法律法规与安全管理制度(,60,分),5,、,教育培训(,80,分),6,、,生产设备设施(,800,分),7,、,作业安全(,400,分),8,、,隐患排查和治理(,60,分),9,、,重大危险源监控(,40,分),10,、,职业健康(,100,分),11,、,应急救援(,60,分),12,、,信息报送和事故调查处理(,40,分),13,、,绩效评定与持续改进(,20,分),共,139,项,,1800,分,水电,114,项,,1500,分,火电,119,项,,1500,分,风电,92,项,,1350,分,标准,制定的基本原则,1,),全面管理原则:,标准不仅对电力生产运行、检修和试验等工作作出了规定,而且对电力生产安全管理、设备设施、职业健康提出了要求,并明确了防台防汛、抗震、交通安全以及消防安全等方面的有关内容。,标准,制定的基本原则,2,),持续改进原则:,标准对构成要素实行了闭环管理,在具体要素的组成上,从,策划、实施、检查、改进,(,PDCA,),四个方面,按照持续改进实行动态循环管理。,标准,制定的基本原则,3,)风险管理,:,标准按照“,重在基础、重在基层、重在落实、重在治本,”的思想,基于,风险管理的原则,,在生产设备设施中增加了风险管理的内容,提出了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标准,制定的基本原则,4,)本质安全,:,从总体上看,标准针对人、设备、环境和管理四大部分,提出相应本质安全建设的内容,突出了作业行为规范、设备设施安全、生产环境和谐、安全管理严格的标准化要求。,标准,制定的基本原则,5,),与企业现行管理有效链接原则:,标准,明确了,安全生产的基本内容,并对每个核心要素,提出了,具体要求,但没有规定实施的方式、方法和手段。,企业可结合标准,根据现行有效的安全管理体系,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避免了,与企业现行管理方法的冲突,有利于国家标准和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有机结合。,标准化,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分为,:,一级,(,=90,),,一级最高,二级,(,=80,),三级,(,=70,),标准化,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分为,标准化建设阶段,现场评审阶段,电力监管机构对评审定级进行监管,督促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指导标准化达标评级,现场评审质量的监督检查,评审机构的监督管理,未达标企业的专项跟踪和考核,搭建经验交流平台,发电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及实施标准,实施标准,目标、组织机构和职责、安全生产投入、法律法规和安全管理制度、教育培训,、生产设备设施、作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重大危险源监控、,职业健康、,应急管理、信息报送和事故调查处理、绩效评定和持续改进,5.1,目标,(40,分,),5.1.1,目标的制定(,10,分),电力企业制定明确的总体和年度安全生产目标,明确企业人员、设备、作业环境、管理等方面的指标:,不发生人身重伤及以上人身事故;,不发生一般及以上设备事故,不发生电气恶性误操作事故;,不发生水电站垮坝、洪水漫坝或水淹厂房事故,不发生一般以上工程质量事故;,不发生负有同等以上责任的重大及以上交通事故;,不发生重大及以上火灾事故;,不发生环境污染事故;,不发生全厂停电事故;,安全生产目标应经企业主要负责人审批,以文件方式下达,18,5.1,目标,(40,分,),5.1.2,目标的控制与落实(,15,分),根据年度安全生产目标制定相应的厂级、部门、班组目标,制定安全生产目标的控制措施,措施内容应包含,:,企业控制重伤和事故,不发生人身死亡、重大设备和电网事故,车间控制轻伤和障碍,不发生人身重伤和事故,班组控制未遂和异常,不发生人身轻伤和障碍,控制失误和差错,19,5.1,目标,(40,分,),5.1.3,目标的监督与考核(,15,分),制定安全生产目标考核办法,内容应包括,:,考核职责、频次、方法、标准、奖惩办法等,安全生产目标检查评估与考核记录,内容包括,:,评估与考核频次、结果及奖惩情况,20,5.2,组织机构和职责,(60,分,),5.2.1,安全生产委员会(,10,分),成立以主要负责人为领导的安全生产委员会,:,组织机构成员覆盖了生产经营活动全过程,安委会主任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明确了各机构成员的工作职责,制定了安委会的工作制度和例会制度,主要负责人应定期组织召开安全生产委员会会议,并做好相关记录,:,至少每季度召开一次专题会议;,内容包括:时间、地点、参会人员、签到表、内容等,21,5.2,组织机构和职责,(60,分,),5.2.1,安全生产委员会(,10,分),总结、部署、研究解决安全生产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决策企业安全生产的重大事项,:,重大、重要安全事项的安委会研究会议记录,且做到有布置、有落实、有完成情况追溯,22,5.2,组织机构和职责,(60,分,),5.2.2,安全生产保障体系,(,10,分),贯彻“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建立由生产领导负责和有关单位主要负责人组成的安全生产保障体系及职责,体系包括,:,决策指挥保证系统,执行运作保证系统,规章制度保证系统,设备管理保证系统,安全技术保证系统,教育培训保证系统,23,5.2,组织机构和职责,(60,分,),5.2.2,安全生产保障体系,(,10,分),每月组织召开安全生产分析会议,:,会议记录包括:时间、地点、参会人员、签到表、内容等,会议内容包括:问题分析、针对问题的布置、落实、完成情况追溯,会议记录的公布情况,24,5.2,组织机构和职责,(60,分,),5.2.3,安全生产,监督,体系,(,20,分),设置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机构组成人员是否覆盖厂级、部门、班组三级,安监人员数量、素质及设施器材配置是否满足需要,安全注册工程师资格证,每月召开安全生产监督网络会议,应有月度安全生产监督会议记录,检查安全生产工作开展情况,严格安全生产考核,对关键工作、危险工作、重点工作的现场监督的记录,纠正违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行为,25,5.2,组织机构和职责,(60,分,),5.2.4,安全生产,责任制(,20,分),明确各部门、各级、各类岗位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各部门、各级、各类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岗位人员的职责范围、所分管的工作内容及资格要求,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应有月度安全生产监督会议记录,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和考核制度,安全生产检查和奖惩,记录,26,5.3,安全生产投入,(40,分,),5.3.1,费用管理(,15,分),制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制度,提取比例、审批程序、检查考核,制定满足安全生产需要的安全生产费用计划,严格审批手续,应有月度安全生产监督会议记录,主要领导定期组织有关部门对执行情况进行检查、考核,安全生产检查和奖惩记录,27,5.3.2,费用使用(,25,分),安全技术和劳动保护措施,安全标志,安全工器具,安全设备设施,安全防护装置,安全培训,职业病防护和劳动保护,重大安全生产课题研究,预防事故采取的安全技术措施工程建设等,5.3,安全生产投入,(40,分,),28,5.3,安全生产投入,(40,分,),5.3.2,费用使用(,25,分),反事故措施,设备重大缺陷和隐患治理,针对事故教训采取的防范措施,落实技术标准及规范进行的设备和系统改造,提高设备安全稳定运行的技术改造等,应急管理,预案编制,应急物资,应急演练,应急救援等,29,5.3,安全生产投入,(40,分,),5.3.2,费用使用(,25,分),安全检测、安全评价、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重大危险源监控整改以及安全保卫等,安全法律法规收集与识别、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实施与维护、安全监督检查、安全技术技能竞赛、安全文化建设与安全月活动等,30,5.4,法律法规与安全管理制度,5.4.1,法律法规与标准规范,(,15,分),明确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识别和获取的主管部门等,完善本企业规章制度和规程,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教育培训和考核,31,5.4,法律法规与安全管理制度,5.4.2,规章制度(,15,分),建立健全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国家及行业标准要求的各项规章制度,A1,安全生产职责,A2,安全生产费用,A3,文件和档案管理,A4,安全生产检查及隐患排查与治理,A5,两票三制,A6,安全教育培训,A7,特种设备及特种作业人员管理,A8,设备管理,A9,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管理,A10,危险化学品和重大危险源管理,A11,特殊危险作业管理,A12,消防安全管理,A13,相关方及临时用工管理,A14,职业健康管理,A15,劳动防护用品及特殊防护用品管理,A16,安全工器具管理,A17,应急管理,A18,交通安全管理,A19,反违章管理,A20,安全生产奖惩,A21,事故事件管理,A22,技术监督管理,规章制度工作岗位的配置、规范从业人员的生产作业行为,32,5.4,法律法规与安全管理制度,5.4.3,安全生产规程(,10,分),明确各部门、岗位应配备的规章制度,各部门、工作岗位安全生产规程配置情况,至少包括如下内容,:,运行规程,检修规程,设备试验规程,系统图册,相关设备操作规程等,33,5.4,法律法规与安全管理制度,5.4.4,评估与修订(,10,分),每年至少一次对企业执行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规章制度、操作规程、检修、运行、试验等规程的有效性进行检查评估,:,规章制度、标准规范的检查评估记录,有效制度文件公布清单,每,3,5,年对有关制度、规程进行一次全面修订、重新印刷发布,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的修订、审查应严格履行审批手续,34,5.4,法律法规与安全管理制度,5.4.5,文件与档案管理(,10,分),严格执行文件和档案管理制度,明确责任部门、人员、流程、形式、权限及各类安全生产档案保存要求等,规范并记录制定文件的编制、使用、评审、修订等过程,按规定建立好安全生产台账记录,包括,:,安全生产过程、事件、活动、检查的安全记录,记录内容包括,班长日志,巡检记录,检修记录,不安全事件记录,事故调查报告,安全生产通报,安全日活动记录,安全会议记录,安全检查记录等,35,5.5,教育培训,(80,分,),安全教育管理制度,主管部门、工作职责、工作内容,安全教育培训计划,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操作岗位人员,其他人员,安全文化等,教育培训效果评估,培训人员、培训内容、讲师、负责人、培训情况,36,5.5,教育培训,(80,分,),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教育培训,要求,安全文化等培训合格证书,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初次安全培训时间不得少于,32,学,时,每年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12,学,时,操作岗位人员的教育培训,要求,工作票签发人、工作负责人、工作许可人考试合格,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取证上岗,离开特种作业岗位达,6,个月,以上,应当重新进行实际操作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现场作业人员的技能培训、安全教育、安规考试、紧急救护,新入厂人员安全生产三级教育,岗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24,学,时,37,5.5,教育培训,(80,分,),操作岗位人员的教育培训,要求,(危险性较大的岗位人员应熟悉与工作有关的氧气、氢气、氯气、乙炔、六氟化硫、酸、碱、油等危险介质的物理、化学特性,培训时间不得少于,48,学,时),生产岗位人员转岗、离岗三个月以上重新上岗者,应进行车间和班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和考试,考试合格方可上岗,急救技能和防毒、防窒息等安全用品的使用能力,其他人员的教育培训,要求,相关方作业人员进入现场前,应进行现场有关安全知识的教育培训,安全技术交底,外来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38,5.5,教育培训,(80,分,),企业文化的定义:,被企业组织的员工群体所共享的安全价值观、态度、道德和行为规范的统一体。,分三个层次:,1,)直观的表层文化,如企业的安全文明生产环境与秩序,2,)企业安全管理体制的中层文化,它包括企业内部的组织机构、管理网络、部门分工和安全生产法规与制度建设,3,)安全意识形态的深层文化,5.5.5,安全文化建设(,30,分),39,5.5,教育培训,(80,分,),企业文化的内涵:,企业安全文化是“以人为本”多层次的复合体,由安全物质文化、安全行为文化、安全制度文化、安全精神文化组成。企业文化是“以人为本”,提倡对人的“爱”与“护”,以“灵性管理”为中心,以员工安全文化素质为基础所形成的,群体和企业的安全价值观和安全行为规范。,5.5.5,安全文化建设(,30,分),四不伤害,:,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被别人伤害、保护他人不被伤害,40,5.5,教育培训,(80,分,),企业文化,建设,:,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规划纲要,企业安全文化活动记录;,部门、班组安全文化建设实施方案;,“反违章”制度或活动方案;,月度,“,反违章,”,安全活动记录,班前、班后会议记录;,安全日活动记录,5.5.5,安全文化建设(,30,分),41,5.6,生产设备设施,5.6.1,设备设施管理(,120,分),5.6.2,设备设施保护 (,30,分),5.6.3,设备设施安全(,220,分),5.6.4,设备设施风险控制(,400,分),5.6.5,设备设施防汛、防灾(,30,分),5.6,生产设备设施(,800,分),42,5.6.1,设备设施管理,建立新、改、扩建工程安全“三同时”的管理制度,“三同时”的评估、审核、认可,安全预评价报告、安全专篇、安全验收评价报告,隐蔽工程验收合格,安全设施投入使用,5.6.1.1,生产设备设施建设(,10,分),43,5.6.1,设备设施管理,制定设备责任制、设备管理制度、缺陷管理制度、设备异动管理制度、设备保护投退制度,制定设备治理规划和年度治理计划,备品、备件满足生产要求,图纸资料,分类建立完善设备台帐、技术资料和图纸等,旧设备拆除前应进行风险评估,制定拆除计划和方案,凡拆除积存易燃、易爆及危险化学品的容器、设备、管道内应清洗干净,验收合格后方可拆除或报废,5.6.1.2,设备基础管理(,15,分),44,5.6.1,设备设施管理,遵守调度纪律,严格调度命令,落实调度指令。,认真监视设备运行工况,合理调整设备状态参数,正确处理设备异常情况。,完善设备检修安全技术措施,做好监护、验收等工作。,严格核对操作票内容和操作设备名称,加强操作监护并逐项进行操作。,按规定时间、内容及线路对设备进行巡回检查,随时掌握设备运行情况;,按规定时间和方法做好设备定期轮换和试验工作,做好相关记录。,制定万能解锁钥匙和配电室及配电设备钥匙的相关制度,并认真执行。,根据设备状况,合理安排机组运行方式,做好事故预想,开展反事故演习,并做好各类运行记录,5.6.1.3,运行管理(,20,分),45,5.6.1,设备设施管理,制定设备检修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工作票制度,落实安全措施,实行标准化检修管理,编制检修作业指导书或文件包,对重大项目制定安全组织措施、技术措施及施工方案,检修检修现场应分区域管理,检修物品实行定置管理,制定检修质量控制和监督三级验收,制度,5.6.1.4,检修管理(,25,分),46,5.6.1,设备设施管理,制定技术监督管理制度,制定年度工作计划,技术监督工作报告和技术分析报告,加强设备重大新增、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组织编制项目实施的组织措施、技术措施和安全措施,5.6.1.5,技术,管理(,25,分),47,5.6.1,设备设施管理,制定可靠性管理工作规范,建立可靠性信息管理系统,编制可靠性管理工作报告和技术分析报告,5.6.1.6,可靠性管理(,10,分),水库调度参数、基本资料齐全,编制水库调度规程,水情自动测报系统及运行管理细则,建立水库调度月报制度、值班制度,5.6.1.7,水库调度管理(,10,分),48,5.6.2,设备设施保护,制定电力设施安全保卫制度,重要生产场所分区管理,严格重要生产现场准入制度,5.6.2.1,制度,管理(,10,分),生产现场应有安全保卫,在重要电力设施内部及周界安装视频监控、高压脉冲电网、远红外报警等技防系统,5.6.2.2,保护措施,(,10,分),49,5.6.2,设备设施保护,三种保卫方式,警企联防,专群联防,企业自防,及时上报当地公安机关和电力监管机构,5.6.2.3,、,5.6.2.4,保护方式、处置与报告(,10,),50,5.6.3,设备设施安全,一次设备安全稳定无重大缺陷和隐患,变压器,和高压并联电抗器本体、套管,散热器、储油柜等部位无渗漏油,高低压配电装置及高压电动及运行状况良好,一次设备的绝缘指标合格,接地电阻、接地引下线导通性试验,5.6.3.1,电气一次设备及系统(,15,分),51,5.6.3,设备设施安全,励磁系统设备运行可靠,调节器特性和定值满足要求,励磁系统参数和定值清单,新投入或大修后的励磁系统按要求进行各项试验,且试验合格,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配置符合要求,定值应符合整定规程要求,定期检验、试验项目齐全,5.6.3.2,电气,二,次设备及系统(,15,分),52,5.6.3,设备设施安全,直流系统设备可靠,蓄电池核对性试验,直流系统各级熔断器和空气小开关的定值配置符合要求,通信设备、电路及光缆线路的运行状况良好,电源系统正常,通信站防雷措施完善,运行环境满足要求,5.6.3.2,电气,二,次设备及系统(,15,分),53,5.6.3,设备设施安全,信息网络设备及其系统硬件配置满足要求,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满足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总体方案和发电厂二次系统安全防护方案,数据网络安全防护实施方案和网络安全隔离措施,分区合理、隔离措施完备、可靠,5.6.3.9,信息网络设备及系统(,10,分),54,5.6.3,设备设施安全,风力发电机组具备低电压穿越能力。风力发电机、变频变流系统和齿轮箱及其所属设备良好,无缺陷,风电场无功补偿装置运行可靠,容量配置和有关参数整定满足系统电压调节需要,5.6.3.10,风力发电设备及系统(,30,分),55,5.6.3,设备设施安全,风力发电机组各连接部位(塔筒之间、塔筒与机舱、机舱与轮毂、轮毂与叶片)符合要求。液压系统、润滑系统和冷却系统各构件的连接面连接可靠,无渗漏,风力发电机组控制系统及保护系统的配置和运行工况正常,保护动作情况正确,定期进行检验。风力发电机组远程监控系统运行良好,5.6.3.10,风力发电设备及系统(,30,分),56,5.6.4,设备设施风险控制,5.6.4.1,电气设备及系统风险控制(,60,分),5.6.4.2,热控、自动化设备及系统风险控制(,20,分),5.6.4.3,锅炉设备及系统风险控制(,50,分),5.6.4.4,汽轮机设备及系统风险控制(,40,分),5.6.4.5,水轮机组风险控制(,60,分),5.6.4.6,大坝风险控制(,40,分),5.6.4.7,风力发电设备及系统风险控制(,80,分),5.6.4.8,其他设备及系统风险控制(,50,分),57,5.6.4,设备设施风险控制,全厂停电风险控制,发电机损坏风险控制,高压开关损坏风险控制,接地网事故风险控制,污闪风险控制,继电保护故障风险控制,变压器、互感器损坏风险控制,5.6.4.1,电气设备及系统风险控制(,60,分),58,5.6.4,设备设施风险控制,风机着火风险控制,倒塔风险控制,轮毂(桨叶)脱落风险控制,叶轮超速风险控制,齿轮箱损坏风险控制,风电机组防雷接地风险控制,5.6.4.2,风力发电设备及系统,风险控制(,80,分),5.6.4,设备设施风险控制,制定防止风险控制措施,应有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制定规则制度、质量标准,加强培训,提高人员安全素质和技术水平,落实责任制,提倡“一台设备两个主人”(运行、检修),推行现场作业标准化,建立设备管理档案、台账,(一),人在预防设备设施事故中始终起着主导支配作用,60,5.6.4,设备设施风险控制,建立“三位一体”的监督体系,以质量为中心,以标准为依据,以计量为手段,(二),加强技术监督工作,1,),电力行业最基础的技术管理工作,61,5.6.4,设备设施风险控制,必须实行全过程的技术监督,设计、制造、安装、调试、运行、检修、维护、技改全过程有效监督,内部健全“三级技术监督网”,外部接受监督管理,(二),加强技术监督工作,1,),电力行业最基础的技术管理工作,5.6.4,设备设施风险控制,范围,电气设备的绝缘强度,过电压保护及接地系统,以标准为依据,以计量为手段,(二),加强技术监督工作,2,),电气绝缘监督,63,5.6.4,设备设施风险控制,指标,电气设备预试完成率,=96%,缺陷处理率,100%,消缺率,=90%,(二),加强技术监督工作,2,),电气绝缘监督,5.6.4,设备设施风险控制,范围,电工测量仪器、仪表,互感器,电量变送器,电测系统二次回路,计量用的校采装置,量值传递系统等,(二),加强技术监督工作,6,),电测监督,65,5.6.4,设备设施风险控制,指标,仪表检验率,100%,调前合格率,98%,标准装置合格率,100%,(二),加强技术监督工作,6,),电测监督,66,5.6.4,设备设施风险控制,范围,发电机、变压器、电动机、电抗器、电容器、输电线路、母线等配置的继电保护装置及安全自动装置,指标,正确动作率,100%,(二),加强技术监督工作,7,),继电保护,67,5.6.4,设备设施风险控制,范围,频率、电压质量,指标,频率合格率,50 +/- 0.2Hz,电压合格率,99.52%,(二),加强技术监督工作,8,),电能质量,68,5.6.4,设备设施风险控制,范围,发电设备的效率、煤耗、水耗、辅机单耗、厂用电率,输电线路、变电设备的损耗,指标,根据国家政策规划及上级规定制定,(二),加强技术监督工作,9,),节能监督,69,5.6.4,设备设施风险控制,定期检修,状态检修,(三),完善设备检修工作,1,),实行预防性检修,70,5.6.4,设备设施风险控制,(三),完善设备检修工作,定点 确定机器设备有几个维护点,定标 确定维护点的参数状态标准,定期 确定检查周期,定项 确定检查项目,2,),推行定点检查法,71,5.6.4,设备设施风险控制,(三),完善设备检修工作,定人 确定检查人员,责任落实到人,定法 确定检查方法和检查手段,检查 明确检查条件,停机不停机、解体不解体等,记录 用文字和表格认真记录检查情况和数据,2,),推行定点检查法,72,5.6.4,设备设施风险控制,处理 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报告及时处理,分析 定期分析记录,掌握薄弱环节,改进 根据分析结果,研究改进措施,消除隐患,评价 总结经验,评价效果,持续改进,3,),加强设备缺陷管理,73,5.6.4,设备设施风险控制,(四),认真落实反事故措施,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25,项重点要求(国电发【,2000,】,589,号)及各单位制定的相关文件得到普遍重视,在预防电力生产重大事故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做好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措施,是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经济运行的重要条件,是制造、设计、安装、调试、生产等各个单位共同任务,74,5.6.4,设备设施风险控制,(五),认真制定设备事故预案,主变压器,损坏、火灾应急预案,电缆火灾事故应急预案,全厂停电事故应急预案,全厂对外停热事故应急预案,枢纽变电站全停事故应急预案,75,5.6.4,设备设施,防汛、防灾,(五),认真制定设备事故预案,倒杆塔和断线事故应急预案,系统,稳定破坏、大面积停电应急预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自然灾害应急预案,人身伤亡事故应急预案等,制度管理,监测检查和水电站防洪调度,设防措施,技术研究和灾后修复,76,5.7,作业安全,(400,分,),作业安全是,:,在生产过程中,围绕作业人员的安全,建立健全安全操作,安全作业规章制度;,对作业人员进行培训、教育及考试、持证上岗;,规范作业环境的安全要求,,,规范作业人员的安全行为;,对承包商、供应商等相关方安全管理;,对设备、系统变更的安全管理等,77,5.7,作业安全,(400,分,),建筑物结构设计图,接地电阻报告,防雷装置定期检测记录,易燃易爆设施、危险品库房与办公楼、宿舍楼等距离,建(构)筑物结构完好情况,5.7.1,生产现场管理(,80,分),对安全生产环境的要求,5.7.1.1,建(构)筑物(,10,分),78,5.7,作业安全,(400,分,),安全设施符合安全要求,电气高压试验现场装设遮拦或围栏,并设置醒目安全标识牌,热水井、污水井有防人员坠落措施,梯台的结构和材质,钢直梯护圈和踢脚板,满足安全生产要求,5.7.1.2,安全设施(,30,分),79,5.7,作业安全,(400,分,),机器的转动部分防护罩或其他防护设备,(,如栅栏,),齐全、完整,露出的轴端设有护盖,电气设备金属外壳接地装置齐全、完好。,生产现场紧急疏散通道必须保持畅通,5.7.1.2,安全设施(,30,分),80,5.7,作业安全,(400,分,),生产厂房内外工作场所常用照明应保证足够亮度,仪表盘、楼梯、通道以及机械转动部分和高温表面等地方光亮充足,控制室、主厂房、母线室、开关室、升压站及卸煤机、翻车机房、油区、楼梯、通道等场所事故照明配置合理,自动投入安全可靠,常用照明与事故照明定期切换并有记录。应急照明齐全,符合相关规定,5.7.1.3,生产区域的照明(,10,分),81,5.7,作业安全,(400,分,),高温管道、容器等设备保温齐全、完整,表面温度符合要求,(室内,25,时候,保温层表面不超过,50,),生产厂房取暖用热源有专人管理,设备及运行压力符合规定,生产厂房内的暖气布置合理,效果明显,各项防寒防冻措施落实,5.7.1.4,保温(,10,分),82,5.7,作业安全,(400,分,),电源箱内、外部设备和设施符合安全要求,电源箱导线敷设符合规定,电源箱保护接地、接零系统连接正确、牢固可靠,符合安全要求,临时用电电源线路敷设符合管理制度要求,临时用电导线架空高度满足要求,5.7.1.5,电源箱及临时接线(,20,分),83,5.7,作业安全,(400,分,),建筑物结构设计图,高处作业安全管理制度,脚手架和登高用具检查责任制,5.7.2,作业行为管理(,240,分),对人的行为的要求,5.7.2.1,高处作业(,30,分),凡在离地面,2M,及以上的地点进行工作都应视为高处作业,84,5.7,作业安全,(400,分,),登高用具管理清册,定期检查试验记录,高处作业人员资格证,5.7.2.1,高处作业(,30,分),凡在离地面,2M,及以上的地点进行工作都应视为高处作业,85,5.7,作业安全,(400,分,),起重作业和起重设备设施管理制度,安全技术档案和设备台账,作业人员上岗资格证书,维修保养单位资质证书,起重设备维护记录,定期检验记录,问题处理记录,重大物件起吊安全方案,5.7.2.2,起重作业(,30,分),86,5.7,作业安全,(400,分,),电焊机使用管理、检查试验制度,相关台账记录,焊接作业现场防火措施,焊接人员资格证,5.7.2.3,焊接作业(,20,分),87,5.7,作业安全,(400,分,),5.7.2.4,有限空间作业(,20,分),有限空间作业管理制度,有限空间内作业气体浓度测定检测,88,5.7,作业安全,(400,分,),电气安全用具、手持电动工具、移动式电动机具(台账、合格证、定期试验),防止人身触电事故的措施,5.7.2.5,电气安全(,20,分),89,5.7,作业安全,(400,分,),5.7.2.6,防爆安全(,30,分),油区、氧气站、制(储)氢室管理制度,防火、防爆安全装置台账,现场承压设备及管道系统定期检验记录,高压气瓶和安全装置定期检验合格证,防爆安全措施,90,5.7,作业安全,(400,分,),建立组织机构、规章制度、责任制,设备配备齐全,定期检查,存放易燃易爆物品库房、建筑设施的防火等级符合要求,消防泵无两套独立电源,现场动火防火措施符合要求,电缆敷设符合防火安全要求,5.7.2.7,消防安全(,30,分),91,5.7,作业安全,(400,分,),机械设备外露转动部分设置防护罩,机床配置的各种安全防护装置及安全保护控,制装置齐备,人行跨梯设置符合要求,护罩或护栏配置合理,运煤胶带机沿线应设置拉线开关,机械设备检修应进行系统隔离并有防转动措施,5.7.2.8,机械安全(,20,分),92,5.7,作业安全,(400,分,),交通安全管理制度,驾驶人员培训记录,机动车辆检测和检验的记录,通勤车辆(大客车)遇山区滑坡、泥石流、冰雪、铁路道口等特殊情况的应对措施,厂区车辆运输方案,5.7.2.9,交通安全(,20,分),93,5.7,作业安全,(400,分,),设备名称编号,介质流向及种类区分色,应急疏散指示标志,5.7.3,标志标识(,40,分),94,5.7,作业安全,(400,分,),承包商管理制度,供应商管理制度,资质审查记录,相关方合格名录和档案,5.7.4,相关方安全管理(,40,分),与企业的安全绩效相关联或受其影响的团体或个人,95,5.7,作业安全,(400,分,),签订的安全生产,协议,作业安全生产工作方案的审查,安全交底、安规考试、作业人员的上岗资格,作业风险的识别记录,督促安全措施落实,5.7.4,相关方安全管理(,40,分),96,5.7,作业安全,(400,分,),5.7.5,变更管理(,10,分),制定并执行变更管理制度,对机构、人员、工艺、技术、设备设施、作业过程和环境发生永久性或暂时性变化时进行控制,对设备变更后的从业人员进行专门的教育和培训,对变更后的设备进行专门的验收和评估,对变更以及执行变更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隐患进行分析和控制,97,5.8,隐患排查和治理,(60,分,),建立隐患排查治理制度,责任部门、分级、分类标准、闭环管理流程,(,查找评估报告治理(控制)验收销号,),隐患台账,隐患名称、检查日期、原因分析、整改措施、计划完成日期、整改负责人、整改确认人、确认日期等,季度、年度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统计分析,应对由主要领导人签字,5.8.1,隐患管理(,15,分),98,5.8,隐患排查和治理,(60,分,),隐患排查治理方案,目的、范围、方法、措施、时限、责任人,隐患排查活动记录,做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涵盖与生产经营相关的场所、环境、人员、设备设施和各个环节,对查出的隐患要登记建档,建立事故隐患报告和举报奖励制度,对发现、排除和举报事故隐患的人员,应当给予表彰和奖励,5.8.2,隐患排查(,15,分),99,5.8,隐患排查和治理,(60,分,),排查出的隐患要及时进行整改,短时间内无法消除的隐患,要制定整改措施,确定责任人,落实资金,明确时限和编制预案,做到安全措施到位、安全保障到位、强制执行到位、责任落实到位,5.8.3,隐患治理(,20,分),100,5.8,隐患排查和治理,(60,分,),重大安全隐患监控,治理前要采取有效控制措施,制定相应应急预案,并按有关规定及时上报,防灾减灾工作安排,5.8.3,隐患治理(,20,分),101,5.8,隐患排查和治理,(60,分,),对重大隐患实行挂牌督办,对隐患排查治理过程进行监督检查,隐患排查治理监督检查记录,对治理效果进行验证和评估,治理效果验证和评估报告,5.8.4,监督检查(,10,分),102,5.9,重大危险源监控,(40,分,),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辨识与评估的职责、方法、范围、流程、控制原则等,开展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与评估,危险源辨识活动评估记录,5.9.1,辨识与评估(,15,分),103,5.9,重大危险源监控,(40,分,),重大危险源,档案,物质名称、数量、性质、位置、管理人员、管理制度、评估报告、检测报告等,定期检查、检测记录,重大危险源的备案,备案记录,5.9.2,登记建档(,10,分),104,5.9,重大危险源监控,(40,分,),重大危险源监控措施,技术措施(含设计、建设、运行、维护、检查、检验等),管理措施(含职责明确、人员培训、防护器具配置、作业要求、安全警示标志、危险点警示牌等)重大危险源的备案,重大危险源的检查记录,相关人员签字,5.9.3,监控与管理(,15,分),105,5.10,职业健康,(100,分,),参照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指南,(,CBZ/T 225-2010,),职业健康管理,危害区域管理,职业防护用品、设施,健康检查,职业危害告知和警示,告知约定,警示说明,106,5.10,职业健康,(100,分,),职业健康的防护,粉尘防护,噪声防护,振动防护,防毒、防化学伤害,高、低温伤害防护,辐射伤害防护,107,5.10,职业健康,(100,分,),职业危害申报,职业危害申报记录(包括,用人单位基本情况、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种类、产生职业因素危害的生产技术、工艺和材料等),108,5.11,应急管理,(60,分,),突发事件的定义:突发公共事件(简称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应急管理的定义:在对突发事件的过程中,为降低突发事件的危害,达到优化决策的目的,基于对突发事件的原因、过程及后果分析,有效收集社会各方资料,对突发事件进行有效预警、控制和处理的过程,。,突发公共事件的四个阶段,:,预防、准备、响应、恢复,109,5.11,应急管理,(60,分,),应急规章体系,应急管理制度,应急资金投入保障制度,5.11.1,应急管理与投入(,5,分),110,5.11,应急管理,(60,分,),应急工作体系,应急领导小组应有行政领导、工作机构、工作职责和分工、专责人员等,应急抢险救援队伍和专家队伍建设,社会应急支援协议,与当地驻军、医院、消防队伍签订应急支援协议,5.11.2,应急机构和队伍(,5,分),111,5.11,应急管理,(60,分,),结合自身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工作实际情况,按照电力企业综合应急预案编制导则(试行)、电力企业专项应急预案编制导则(试行)和电力企业现场处置方案编制导则(试行)要求,制定完善本单位应急预案,5.11.3,应急预案(,10,分),112,5.11,应急管理,(60,分,),B2.1,自然灾害类,B2.2,事故灾难类,B2.3,公共卫生事件类,B2.4,社会安全事件类,B3.1,人身事故类,B3.2,设备事故类,B3.4,火灾事故类,B3.5,环境污染事故类,5.11.3,应急预案(,10,分),113,5.11,应急管理,(60,分,),应急预案备案、评审制度,应急预案动态管理(修订、备案、评审等),5.11.3,应急预案(,10,分),建立与有关部门互联互通的应急平台体系和移动应急平台,卫星通信、数字集群、短波电台等无线通信设备,应急物资和装备的维护管理制度,5.11.4,应急设备、装备、物资(,10,分),114,5.11,应急管理,(60,分,),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应急预案培训,领导和管理人员的应急管理能力培训,重点岗位员工应急知识和技能培训,5.11.5,应急培训(,5,分),5.11.6,应急演练(,5,分),应急演练的整体规划(,35,年),应急演练的工作计划,应急演练活动记录,115,5.11,应急管理,(60,分,),监测和预警,与气象、水利、林业、地震等部门沟通联系,建立预警信息快速发布机制,采用多种有效途径和手段,及时发布预警信息,5.11.7,监测预警(,5,分),116,5.11,应急管理,(60,分,),按突发事件分级标准,确定应急响应原则和标准,针对不同级别的响应,做好应急启动、应急指挥、应急处置和现场救援、应急资源调配等应急响应工作,当突发事件得以控制,可能导致次生、衍生事故的隐患消除,应急指挥部可批准应急结束,5.11.8,应急响应与事故救援(,10,分),117,5.11,应急管理,(60,分,),应急结束后,做好突发事件后果的影响消除,生产秩序恢复,污染物处理,善后理赔,5.11.8,应急响应与事故救援(,10,分),应急能力评估,对应急预案的评价和改进等,后期处置工作,118,5.12,信息报送和事故调查处理,(40,分,),电力安全信息管理制度,信息报送责任人,信息报送应做到准确、及时和完整,向有关单位和电力监管机构报送电力安全信息,5.12.1,信息报送(,15,分),119,5.12,信息报送和事故调查处理,5.12.2,信息报告(,15,分),事故发生后,应按规定及时向上级单位、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和电力监管机构报告,妥善保护事故现场及有关证据,120,5.12,信息报送和事故调查处理,成立事故调查组,事故调查执行“四不放过”原则,落实整改措施,严肃处理相关责任人,5.12.3,事故调查(,10,分),121,5.13,绩效评定和持续改进,安全生产标准化绩效评定的管理制度,明确对安全生产目标完成情况,明确现场安全状况与标准化规范的符合情况,明确安全管理实施计划的落实情况的测量评估的方法、组织、周期、过程、报告与分析等要求,制定企业安全绩效考评实施细则,5.13.1,建立机制(,5,分),122,5.13,绩效评定和持续改进,每年至少一次对本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实施情况进行评定,验证各项安全生产制度措施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检查安全生产工作目标、指标的完成情况,提出改进意见,形成评价报告,评价报告应以企业正式文件的形式下发、通报相关部门,并作为年度重要考核依据,5.13.2,绩效评定(,5,分),123,5.13,绩效评定和持续改进,评价报告内容,(,1,)系统运行效果;,(,2,)出现的问题和缺陷,所采取的改进措施;,(,3,)统计技术、信息技术等在系统中的使用情况和效果;,(,4,)系统各种资源的使用效果;,(,5,)绩效监测系统的适宜性以及结果的准确性;,(,6,)与相关方的关系。,5.13.2,绩效评定(,5,分),124,5.13,绩效评定和持续改进,实行,PDCA,循环,(策划、实施、检查、改进,),对安全生产目标与指标、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等进行修改完善,制定完善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工作计划和,措施,5.13.3,绩效改进(,5,分),125,5.13,绩效评定和持续改进,安全生产委员会或安全生产领导机构讨论提出纠正、预防管理方案,并纳入下一周期的安全工作实施计划中,方案涉及的问题应包括,:,对责任履行,系统运行,检查监控,隐患整改,考评考核等方面评估和分析出的问题,5.13.3,绩效改进(,5,分),126,5.13,绩效评定和持续改进,绩效评价结果,对有关单位和岗位兑现奖惩,5.13.4,绩效考核(,5,分),12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