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震底部剪力和反应谱课件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241895792 上传时间:2024-08-03 格式:PPTX 页数:78 大小:1.6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抗震底部剪力和反应谱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78页
抗震底部剪力和反应谱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78页
抗震底部剪力和反应谱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7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抗震底部剪力和反应谱抗震底部剪力和反应谱抗震底部剪力和反应谱抗震底部剪力和反应谱L/O/G/O6 2.2.有交有交抗侧力构件的结构,当相交角度大于抗侧力构件的结构,当相交角度大于 1515时,应分别时,应分别计算各抗侧力构件方向的水平地震作用。计算各抗侧力构件方向的水平地震作用。3.3.质量质量和刚度明显不均匀、不对称的结构、应考虑水平和刚度明显不均匀、不对称的结构、应考虑水平地震作用的扭转影响地震作用的扭转影响。中上层的不利影响中上层的不利影响 7 建筑平面不对称n建筑立面不对称n刚度不对称n质量不对称8 4.4.当为当为8 8度和度和9 9度时,对于大跨度结构、长悬臂结构、烟囱和类似的度时,对于大跨度结构、长悬臂结构、烟囱和类似的高耸结构,高耸结构,9 9度时的高层建筑,应考虑竖向地震作用。度时的高层建筑,应考虑竖向地震作用。抗震规范抗震规范中规定的地震作用计算方法中规定的地震作用计算方法n底部剪力法 n振型分解反应谱法 n时程分析法 1.高度高度不超过不超过40m、以剪切变形为主且质量和刚度沿、以剪切变形为主且质量和刚度沿高高度分布度分布比较均匀的结构,以及近似于单质点体系的结构比较均匀的结构,以及近似于单质点体系的结构,可可采用采用底部底部剪力法等简化方法。剪力法等简化方法。2.除除1款外的建筑结构,宜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款外的建筑结构,宜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3特别不规则的建筑、甲类建筑和表特别不规则的建筑、甲类建筑和表5.1.2-1所列高度所列高度范围范围的高层建筑,应采用时程分析法进行多遇地震下的的高层建筑,应采用时程分析法进行多遇地震下的补充计算补充计算;9 结构抗震承载力验算 1.重力荷载代表值 n重力荷载代表值=永久荷载+可变荷载的组合值 n n n n n n可变荷载组合系数,根据地震时的遇合概率取值,见表1。10 可变荷载种类组合值系数雪荷载0.5屋面积灰荷载0.5屋面活荷载不考虑按实际情况考虑的楼面活荷载1.0等效均布的楼面活荷载书库、档案库0.8其它民用建筑0.5吊车悬吊物的重力硬钩吊车0.3软钩吊车不考虑表1 组合系数 11 结构构件截面的抗震验算n结构构件截面的抗震承载力应满足:结构构件内力组合设计值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目前的结构设计是采用分项系数表达的以概率理论为基目前的结构设计是采用分项系数表达的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设计方法。在各种作用、材料性能和几何础的极限状态设计方法。在各种作用、材料性能和几何参数等基本变量确定后,结构的可靠度决定于各分项系参数等基本变量确定后,结构的可靠度决定于各分项系数的取值,既定的结构构件的可靠指标需要一定的分项数的取值,既定的结构构件的可靠指标需要一定的分项系数来保证。系数来保证。地震作用属于可变作用或偶然作用,其目标可靠指地震作用属于可变作用或偶然作用,其目标可靠指标的取值应低于静力作用下的目标可靠指标。因此,从标的取值应低于静力作用下的目标可靠指标。因此,从理论上说,抗震设计中采用的材料强度设计值应高于静理论上说,抗震设计中采用的材料强度设计值应高于静力作用时的材料强度设计值。但设计规范为了使用方便,力作用时的材料强度设计值。但设计规范为了使用方便,便于将地震作用效应直接比较,在抗震设计中仍采用静便于将地震作用效应直接比较,在抗震设计中仍采用静力设计时的材料强度设计力设计时的材料强度设计值值,但但通过引入承载力调整通过引入承载力调整系系数来数来提高其承载力。提高其承载力。12 n荷载分项系数即建筑高度的风敏感性建筑。振型分解反振型分解反振型分解反振型分解反应谱应谱法的步法的步法的步法的步骤骤(1 1)进行振型分析,求结构的自振周期、振型和振型参与系数进行振型分析,求结构的自振周期、振型和振型参与系数 ;(2 2)由由地地震震影影响响系系数数谱谱曲曲线线确确定定多多自自由由度度体体系系j j振振型型质质点点i i的的水水平平地地震震作作用标准值;用标准值;(3 3)计计算算j j振振型型地地震震作作用用标标准准值值下下的的效效应应,可可按按静静力力方方法法计计算算地地震震作作用用效应,包括:轴力、弯距、剪力和变形等;效应,包括:轴力、弯距、剪力和变形等;(4 4)按按振振型型最最大大值值组组合合规规则则计计算算体体系系水水平平地地震震作作用用标标准准值值的的效效应应。(注注意意:一一定定是是结结构构的的地地震震效效应应进进行行组组合合,而而不不是是对对地地震震作作用用进进行行组组合合,因为总的地震作用与各振型地震作用最大值之间不存在组合关系!)因为总的地震作用与各振型地震作用最大值之间不存在组合关系!)振型分解反应谱振型分解反应谱振型分解反应谱振型分解反应谱=振型分解振型分解振型分解振型分解+反应谱反应谱反应谱反应谱计算水平地震作用的振型分解反应谱法作用于作用于i i质点上的力有质点上的力有m1m2mimNxixg(t)惯性力惯性力弹性恢复力弹性恢复力阻尼力阻尼力运动方程运动方程所有振型的耦联方程所有振型的耦联方程 振型多事求解困难振型多事求解困难设设代入运动方程,得代入运动方程,得方程两端左乘方程两端左乘位移位移 等效等效X X振型振型 D D广义坐标广义坐标-j-j振型广义质量振型广义质量-j-j振型广义阻尼系数振型广义阻尼系数-j-j振型广义刚度振型广义刚度由于由于频率方程和假定的阻尼频率方程和假定的阻尼-j-j振型的振型参与系数振型的振型参与系数第第j j振型第振型第i i质点的质点的位移位移这样,原来的运动微分方程分解成这样,原来的运动微分方程分解成n n个广义坐标的独立微分方程个广义坐标的独立微分方程D D还未知还未知已知:对于已知:对于单自由度体系单自由度体系对于对于j j振型折算体系(右图)振型折算体系(右图)如何解如何解j j振型对应的广义坐标方程振型对应的广义坐标方程方程形式一样方程形式一样i i 质点相对于基底的位移与加速度为质点相对于基底的位移与加速度为i i 质点质点 t t 时刻的水平地震作用为时刻的水平地震作用为-t-t时刻第时刻第j j振型振型i i质点的水平地震作用质点的水平地震作用其中其中:体系体系j j振型振型i i质点水平质点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地震作用标准值为:为:所以,体系j振型i质点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计算公式为-t-t时刻第时刻第j j振型振型i i质点的水平地震作用质点的水平地震作用对于单自由度体系对于单自由度体系-相应于相应于j j振型自振周期的地震影响系数;振型自振周期的地震影响系数;-j-j振型振型i i质点的水平相对位移;质点的水平相对位移;-j-j振型的振型参与系数;振型的振型参与系数;-i-i质点的重力荷载代表值。质点的重力荷载代表值。m1m2mi1振型地震作用标准值2振型j振型n振型求得各振型的地震作用标准值后,求得各振型的地震作用标准值后,按静力方法求得地震作用效应按静力方法求得地震作用效应(弯矩、位移等),那么该如何(弯矩、位移等),那么该如何进行组合呢?进行组合呢?-体系体系j j振型振型i i质点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计算公式质点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计算公式振型组合规则振型组合规则振型组合规则振型组合规则完全二次式方法完全二次式方法CQCCQC(Complete quadratic combination methodComplete quadratic combination method)周期比为周期比为0.90.9时时 两者的耦联系数达到两者的耦联系数达到0.5 0.5 相互影响不可忽略相互影响不可忽略平方和开平方平方和开平方SRSSSRSS(square root of sum-square methodsquare root of sum-square method)周期比为周期比为0.850.85时时 两者的耦联系数约为两者的耦联系数约为0.27 0.27 采用开平方误差不大采用开平方误差不大 振型较为密集,振型之间相关性振型较为密集,振型之间相关性较大时,如考虑平移、扭转较大时,如考虑平移、扭转耦联耦联振动的线性结构体系振动的线性结构体系振型较为稀疏,振型之振型较为稀疏,振型之间相关性较小时,如串间相关性较小时,如串联多自由度体系联多自由度体系参与振型个数的确定参与振型个数的确定参与振型个数的确定参与振型个数的确定1 1、方方法法一一:主主要要选选取取贡贡献献大大的的较较低低频频率率的的几几个个振振型型,一一般般建建筑筑(动动力力自自由由度度较较少少)取取1 13 3个个振振型型;高高层层 9 91515个振型。个振型。2 2、方方法法二二:一一般般可可取取振振型型有有效效质质量量达达到到总总质质量量9090时时所所需的振型数。需的振型数。振型有效质量:振型有效质量:反应谱反应谱反应谱反应谱n单单自由度体系在给定的地震作用下某个最大反应与自由度体系在给定的地震作用下某个最大反应与体系自体系自振周期的关系曲线称为该反应的地震反应谱。振周期的关系曲线称为该反应的地震反应谱。反应反应谱的概念由谱的概念由Housner(1941)和和Biot(1940)提出提出,它通它通过理想简化的单质点体系的最大地震反应来描述地震动的过理想简化的单质点体系的最大地震反应来描述地震动的特性特性。利用地震反应利用地震反应谱理论进行结构的抗震设计可以很方便地把谱理论进行结构的抗震设计可以很方便地把动力动力设计问题设计问题简化为静力设计问题。而且简化为静力设计问题。而且,随着强震观测技术随着强震观测技术与与数值计算数值计算技术的发展技术的发展,应用反应谱理论进行抗震设计计算得应用反应谱理论进行抗震设计计算得到到的建筑物的建筑物的地震反应与实际地震观测的地震反应相差较小的地震反应与实际地震观测的地震反应相差较小。目前目前,各国抗震设计人员普遍接受了反映谱的概念各国抗震设计人员普遍接受了反映谱的概念,认为认为反应反应谱能够较好地描述地震动特性及结构的地震反应。谱能够较好地描述地震动特性及结构的地震反应。反应谱反应谱反应谱反应谱n单单自由度体系在给定的地震作用下某个最大反应与自由度体系在给定的地震作用下某个最大反应与体系自体系自振周期的关系曲线称为该反应的地震反应谱。振周期的关系曲线称为该反应的地震反应谱。n对于单自由度体系,把惯性力看做反映地震对结构体系影对于单自由度体系,把惯性力看做反映地震对结构体系影响的等效力,用来进行抗震验算响的等效力,用来进行抗震验算结构在地震呢持续过程中经受的最大地震最用为结构在地震呢持续过程中经受的最大地震最用为 1.1.加速度反应随结构自振周期增大而减小。加速度反应随结构自振周期增大而减小。2.2.位移随周期增大而增大。位移随周期增大而增大。3.3.阻尼比的增大使地震反应减小。阻尼比的增大使地震反应减小。4.4.场地的影响,软弱的场地使地震反应的峰值加大场地的影响,软弱的场地使地震反应的峰值加大地震激励简谐激励与地震作用频率组成(场地)有关;与结构的自振周期有关;与结与地震作用频率组成(场地)有关;与结构的自振周期有关;与结构的阻尼有关。构的阻尼有关。考虑了场地的类型、地震分组、结构阻尼等影响。考虑了场地的类型、地震分组、结构阻尼等影响。max2.25地震影响地震影响6度度7度度8度度9度度多遇地震0.040.08(0.12)0.16(0.24)0.32罕遇地震0.280.50(0.72)0.90(1.2)1.40设计地地震分震分组场地地类别I0I1IIIIIIV第一组0.250.250.350.450.65第二组0.300.300.400.550.75第三组0.350.350.450.650.901.Sa(T,)-T曲线曲线,(T,)-T曲线曲线,(T,)-T曲线共性。曲线共性。2.统计分析统计分析后的平均反应谱曲线,平滑处理后的平均反应谱曲线,平滑处理受结构阻尼比和场地条件的影响大受结构阻尼比和场地条件的影响大n反应反应谱是弹性的谱是弹性的n仅考虑了地震平动分量,未考土体和结构的相互作用仅考虑了地震平动分量,未考土体和结构的相互作用n反应反应谱只反映了地震加速度中最强烈的部分谱只反映了地震加速度中最强烈的部分n假定地基是刚性的假定地基是刚性的n不能体现多个阻尼的情况不能体现多个阻尼的情况反应谱法是一种近似的实用的计算方法反应谱法是一种近似的实用的计算方法底部剪力法底部剪力法底部剪力法底部剪力法n底部剪力法是一种简化方法。是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基础上得底部剪力法是一种简化方法。是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基础上得到的简化方法。到的简化方法。n多自由度体系按振型分解反应谱法求地震作用时需要计算结构多自由度体系按振型分解反应谱法求地震作用时需要计算结构的各个自振频率和振型,运算较繁。的各个自振频率和振型,运算较繁。n为了简化计算,底部剪力法的适用条件:为了简化计算,底部剪力法的适用条件:、结构质量和刚度沿高度分布比较均匀,地震作用时的扭转效、结构质量和刚度沿高度分布比较均匀,地震作用时的扭转效应可忽略不计。应可忽略不计。、房屋总高度不超过、房屋总高度不超过40m40m。、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变形以剪切变形为主。、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变形以剪切变形为主。、近似于单质点体系、近似于单质点体系(等效等效单质点体系单质点体系)的结构。)的结构。n当建筑物高度不超过当建筑物高度不超过40m40m,以剪切变形为主、且质量和刚度沿高度分,以剪切变形为主、且质量和刚度沿高度分布比较均匀时,结构振动往往以第一振型为主,而且基本振型接近布比较均匀时,结构振动往往以第一振型为主,而且基本振型接近于直线(即倒三角形)。于直线(即倒三角形)。n因此,底部剪力法采用如下假定:因此,底部剪力法采用如下假定:(1 1)计算时仅取第一振型。)计算时仅取第一振型。(2 2)第一振型为倒三角形。)第一振型为倒三角形。对于对于剪切型结构的一阶振型用倒二角形剪切型结构的一阶振型用倒二角形近似近似,结,结果将偏于保守,而如果将弯曲型和剪弯型结构果将偏于保守,而如果将弯曲型和剪弯型结构的的振型振型用倒二角形近似,结果则将偏于不用倒二角形近似,结果则将偏于不安全安全高阶振型、扭转高阶振型、扭转振型振型 忽略忽略n根据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对于第根据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对于第1 1振型第振型第 i i 质点的水平地震作用为:质点的水平地震作用为:n由于第由于第1 1振型为倒三角形,则振型为倒三角形,则34:多层砌体房屋,底部框架和多层内框架砖房,宜取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对质量及层高均匀者:单质点:多质点:规范规定:反应多质点体系底部剪力和反应多质点体系底部剪力和多质点体系底部剪力的差异多质点体系底部剪力的差异37(四)地震作用分布(四)地震作用分布38 3.顶部附加地震作用Fn n抗震规范的调整方法39 n抗震规范给出的顶部附加地震作用Tg (s)T1 1.4 Tg T1 1.4 Tg0.55n=0.08 T1-0.0240 n调整后的水平地震作用计算公式4.鞭梢效应n当建筑物有突出屋面的小屋时,由于这部分的重量和刚度突然变小,地震时将产生“鞭梢效应”,使得突出屋面的小屋的地震特别强烈。n因此规范规定:当采用底部剪力法计算时,顶部小建筑的地震作用效应应乘以3,增大的部分不往下传。n当有顶部小屋时,附加地震作用 Fn 应加在主体结构的顶层,不应加在小屋的顶部。42 5.底部剪力法的计算步骤(1)计算结构基本周期通常采用能量法计算,即采用以下公式:43(2)确定地震参数(3)计算底部剪力44(4)是否考虑顶部附加地震作用(5)计算各质点上水平地震作用45(6)计算层间剪力(7)顶部小屋的地震作用FD 46 n扭转作用会加重结构的破坏。扭转作用会加重结构的破坏。n某些情况下还将成为导致结构破坏的主要因素。某些情况下还将成为导致结构破坏的主要因素。结构的扭构的扭转效效应n现行行抗震抗震规范范仅考考虑结构本身偏心所引起的地震构本身偏心所引起的地震扭扭转效效应。我国我国抗震抗震规范范中一般中一般规定:定:对于于质量和量和刚度明度明显不均匀、不不均匀、不对称的称的结构构应考考虑双双向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扭向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扭转影响。影响。对于其它情况下可采用于其它情况下可采用调整地震作用效整地震作用效应的方法来考的方法来考虑结构扭构扭转作用的影响。作用的影响。n点(xc,yc)就是结构抗侧力构件恢复力合力的作用点,也称为结构的刚度中心。n结构的质量中心就是结构的重心。设重心的坐标为(xm,ym),则刚心与质心的距离即偏心距为:n当结构的质心与刚心不重合时,在水平地震作用下,结构既产生平移振动,又产生扭转振动。n地震时,x、y方向的地面加速度分别为 。n结构扭转时,质心围绕刚心转动,则质心在x、y方向分别产生的位移为 。n我国抗震规范按下列方法来考虑扭转影响的地震作用计算:考虑单向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扭转效应,可按下列公式确定:考虑双向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扭转效应,按下列公式的较大值确定:扭转对结构非常的不利,需要控制扭转对结构非常的不利,需要控制高层高层结构要求结构要求:结构扭转为主的第一自振结构扭转为主的第一自振周期周期TtTt与与平平动为主的第一自振动为主的第一自振周期周期T1T1之比之比级高度高层建筑级高度高层建筑应应=0.9=0.9,级高度高层建筑、混合结构高层建筑及复级高度高层建筑、混合结构高层建筑及复杂高层建筑杂高层建筑应应=0.9=0.9。长周期结构地震内力的调整 对于长周期结构,地震地面运动速度和位移可能对结对于长周期结构,地震地面运动速度和位移可能对结构的破坏具有更大的影响。为了安全,按振型分解反应谱构的破坏具有更大的影响。为了安全,按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和底部剪力法算得的结构层间剪力应符合下式要求法和底部剪力法算得的结构层间剪力应符合下式要求V VEKi EKi -第第i i层对应与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的楼层剪力;层对应与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的楼层剪力;G Gj j -第第j j层的重力荷载代表值。层的重力荷载代表值。-剪力系数,不应小于下表数值,对竖向不规则结剪力系数,不应小于下表数值,对竖向不规则结 构的薄弱层,尚应乘以构的薄弱层,尚应乘以1.151.15的增大系数;的增大系数;类别类别7度度8度度9度度扭转效应明显或基本周期小扭转效应明显或基本周期小于于3.5s的结构的结构0.0160.0320.064基本周期大于基本周期大于5.0s的结构的结构0.0120.0240.040基本周期介于3.5s3.5s和5s5s之间的结构,可插入取值。3.7 3.7 地基与上部结构相互作用的影响 结构抗震计算,一般情况下可不计入地基与结构相结构抗震计算,一般情况下可不计入地基与结构相互作用的影响;互作用的影响;8 8度和度和9 9度时建造于度时建造于、类场地,采用类场地,采用箱基、刚性较好的筏基和桩箱联合基础的钢筋混凝土高箱基、刚性较好的筏基和桩箱联合基础的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当结构基本自振周期处于特征周期的层建筑,当结构基本自振周期处于特征周期的1.21.25 5倍倍范围内时,若计入地基与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的影响,对范围内时,若计入地基与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的影响,对刚性地基假定计算的水平地震剪力可按下列规定折减,刚性地基假定计算的水平地震剪力可按下列规定折减,其层间变形可按折减后的楼层剪力计算。其层间变形可按折减后的楼层剪力计算。刚性地基假定刚性地基假定 地震作用是偏大的,地震作用是偏大的,若若考虑实际地基的情况,结构的地震考虑实际地基的情况,结构的地震作用应当折减,尤其是上部结构刚度作用应当折减,尤其是上部结构刚度比较大时。比较大时。建筑抗震设计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规定:规范规定:1.1.高宽比小于高宽比小于3 3的结构,各楼层水平地震剪力的折减系数,的结构,各楼层水平地震剪力的折减系数,可按下式计算:可按下式计算:-计入地基与结构动力相互作用后的地震剪力折减系数;计入地基与结构动力相互作用后的地震剪力折减系数;-按刚性地基假定确定的结构基本自振周期;按刚性地基假定确定的结构基本自振周期;-计入地基与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的附加周期计入地基与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的附加周期 按右表采用(单位:按右表采用(单位:s s););0.250.10 90.200.08 8 烈度场地类别2.2.高宽比不小于高宽比不小于3 3的结构的结构,底部的地震底部的地震剪力按上述(剪力按上述(1 1)的规定折减,顶部不)的规定折减,顶部不折减,中间各层按线性插入值折减。折减,中间各层按线性插入值折减。3.8 3.8 结构竖向地震作用n竖向地震运动是可观的:竖向地震运动是可观的:根据观测资料的统计根据观测资料的统计分析,在震中距小于分析,在震中距小于200km200km范围内,同一地震的竖向范围内,同一地震的竖向地面加速度峰值与水平地地面加速度峰值与水平地面加速度峰值之比面加速度峰值之比av/ah平均平均值约为值约为1/21/2。n竖向地震作用的影响是显著的:竖向地震作用的影响是显著的:根据地震计算分析,对于高层建筑、高耸及大跨结构影根据地震计算分析,对于高层建筑、高耸及大跨结构影响显著。结构竖向地震内力响显著。结构竖向地震内力NE/NE/与重力荷载产生的内力与重力荷载产生的内力NGNG的的比值沿高度自下向上逐渐增大,烈度为比值沿高度自下向上逐渐增大,烈度为8 8度时为度时为50%50%至至90%90%,9 9度时可达或超过度时可达或超过1 1。抗震设计抗震设计规定中要求考虑竖向地震作用的结构或构件有:规定中要求考虑竖向地震作用的结构或构件有:1.1.长悬臂结构;长悬臂结构;2.2.大跨度结构;大跨度结构;3.3.高耸结构和较高的高层建筑高耸结构和较高的高层建筑;竖竖向地震反应谱向地震反应谱竖向地震反应谱与水平地震反应谱的比较竖向地震反应谱与水平地震反应谱的比较:类场地竖向地震平均反应谱与水平地震平均反应谱形状相差不大形状相差不大加速度峰值约为水平的加速度峰值约为水平的1/21/2至至2/32/3。可利用水平地震反应谱进行分析。可利用水平地震反应谱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分析结果表明:高耸结构和高层建筑竖向第一振型的地震内力与竖向高耸结构和高层建筑竖向第一振型的地震内力与竖向前前5 5个振型按平方和开方组合的地震内力相比较,误差仅个振型按平方和开方组合的地震内力相比较,误差仅在在5%-15%5%-15%。此外,竖向第一振型的数值大致呈倒三角形式,基本此外,竖向第一振型的数值大致呈倒三角形式,基本周期小于场地特征周期。周期小于场地特征周期。因此,高耸结构和高层建筑竖向地震作用可按与底部因此,高耸结构和高层建筑竖向地震作用可按与底部剪力法类似的方法计算剪力法类似的方法计算。等效质量系数取为。等效质量系数取为0.850.85。高耸高耸结构和高层建筑竖向地震作用的计算公式结构和高层建筑竖向地震作用的计算公式-结构总竖向地震作用标准值;结构总竖向地震作用标准值;-竖向、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竖向、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H1G1Hi-质点质点i i的竖向地震作用标准值。的竖向地震作用标准值。规范要求:规范要求:9 9度时,高层建筑楼层的竖向地震作用效度时,高层建筑楼层的竖向地震作用效应应乘以应应乘以1.51.5的增大系数。的增大系数。57 举例n图示框架结构。设防烈度为8度,I类建筑场地,特征周期分区为一区。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该框架的层间地震剪力。58 1.求结构动力特性近似情况:近似情况:频率方程无阻尼自由振动得来频率方程无阻尼自由振动得来每个振型的地震作用使用单自每个振型的地震作用使用单自由度的反应谱由度的反应谱59 2.确定地震参数60 3.对各个振型计算水平地震作用61(2)计算振型参与系数62(3)计算水平地震作用(4)计算第1振型时的层间地震剪力63(2)计算振型参与系数64(3)计算水平地震作用(4)计算第2振型时的层间地震剪力65 4.通过振型组合计算层间地震剪力66 5.层间地震剪力图67 n图示框架结构。设防烈度为8度,I类建筑场地,特征周期分区为一区。试用底部剪力法计算该框架的层间地震剪力。举例268(1)计算结构基本周期69 n采用能量法公式计算:70 n修正计算:71 72(2)确定地震参数73(3)计算底部剪力(4)是否考虑顶部附加地震作用74(5)计算各质点上水平地震作用(6)层间地震剪力比较比较n扬光.地震反应谱理论和实践.岩土工程师,1994(1):1-10.n李杰.李国强编著.地震工程学导论M.北京:地震出版社,1992.n黄吉锋,邵弘,杨志勇编著.复杂建筑结构竖向地震作用的振型分解反应谱分析J.建筑结构学报(增刊1),2008,6.nRoy R,Craig,Jr著常岭译.结构动力学M.人民交通出版社,1995.n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n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02)nAnil K.Chopra.结构动力学:理论及其在地震工程中的应用(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31、只有永远躺在泥坑里的人,才不会再掉进坑里。黑格尔32、希望的灯一旦熄灭,生活刹那间变成了一片黑暗。普列姆昌德33、希望是人生的乳母。科策布34、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35、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