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冠脉综合征课件

上传人:2127513****773577... 文档编号:241720002 上传时间:2024-07-18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641.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急性冠脉综合征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急性冠脉综合征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急性冠脉综合征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急性冠脉综合征2020/4/181急性冠脉综合征2020/4/181?一、定义与分类: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指冠状动脉内不稳定的动脉粥样斑块破裂或糜烂引起血栓形成所导致的心脏急性缺血综合征。即指急性心肌缺血引起的一组临床症状,包括ST 段抬高急性心肌梗塞与非ST 段抬高急性心肌梗塞(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Q波与非Q 波)以及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UA)。2?一、定义与分类: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指冠状动脉内不稳二、二、ACS 危危险分分层和治和治疗策略策略选择早期危险分层1.低危病人:以前无心绞痛发作,入院后心绞痛自动消失;未用过或很少用抗缺血治疗;心电图正常;心肌酶正常;小于 40岁的年轻病人。2.中危病人:新出现并进行性加重的心绞痛;静息状态下出现的心绞痛或持续超过 20分钟的心绞痛;3二、ACS危险分层和治疗策略选择早期危险分层1.低危病人:心电图无 ST 段改变;无心肌酶的改变。3.高危病人:静息性、持续超过分钟的心绞痛;心梗后出现的心绞痛;以前应用过积极的抗缺血治疗;高龄病人;缺血性 ST 段改变;CK-MB 和(或)肌钙蛋白(TnT)升高;血液动力学不稳定。4心电图无ST段改变;无心肌酶的改变。3.高危病人:静息急性期的治疗根据病人的临床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合理应用抗血小板药物、抗凝药、阻滞剂、硝酸酯类药物、非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及积极的介入治疗。首先应抗缺血、抗血小板和抗凝治疗。静息性胸痛正在发作的患者,应进行床旁心电图监测,以发现缺血和心律失常。5急性期的治疗根据病人的临床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合理应用抗血小含服或口喷硝酸甘油后静脉滴注,以迅速缓解缺血及其相关症状。对有紫绀或呼吸困难的患者,应给予吸氧。对硝酸甘油不能即刻缓解症状或出现急性肺充血时,注射硫酸吗啡。抗血小板治疗应迅速及时。首选阿司匹林。对过敏或不能耐受阿司匹林的患者,应当使用氯吡格雷。对不接受早期介入治疗的住院患者,入院时,除了使用阿司匹林外,还应当尽可能用氯吡格雷,用药时间为1?9个月。6含服或口喷硝酸甘油后静脉滴注,以迅速缓解缺血及其相关症状。除使用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外,还应当静脉滴注普通肝素或皮下注射低分子量肝素抗凝。血小板糖蛋白GPba受体拮抗剂。如阿昔单抗、埃替非巴肽、拉米非班和替罗非班。早期介入治疗危险分层病人的治疗:1.高危病人:联合应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皮下注射低分子量肝素或静滴普通肝素;7除使用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外,还应当静脉滴注普通肝素或皮下注静脉应用血小板糖蛋白受体拮抗剂;及早介入干预。2.中危病人:应联合应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至少个月。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或静滴普通肝素;同时使用阻滞剂和静脉给硝酸酯类药物,必要时可加用非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如异搏定、恬尔心),密切监测病情变化。3.低危病人:应口服阿司匹林,并定期随访。8静脉应用血小板糖蛋白受体拮抗剂;及早介入干预。2.?4.尽早介入治疗的指征是:?在药物治疗的情况下,出现反复发作的静息性心绞痛或低活动量下的心绞痛。CK MB 和(或)TnT 升高;新出现的 ST 段压低;复发性心绞痛伴心功能不全(射血分数40%)或低血压(9060mmHg);9?4.尽早介入治疗的指征是:?在药物治疗的情况下,出现反复?低运动量下的运动试验阳性;持续性室速;个月前接受过PCI或CABG治疗。?长期治期治疗?阿司匹林(75?325)mgd;如果存在阿司匹林禁忌证,应用氯吡格雷75mg d;10?低运动量下的运动试验阳性;持续性室速;个月前接受过对于高危 UA 及NSTEMI 病人,联合应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治疗9个月;使用阻滞剂;降脂治疗,使LDL 降至100mg dl 以下;对于射血分数下降的病人,应该使用ACEI。?控制危控制危险因素因素?戒烟;控制体重至理想体重;坚持每天锻炼;进食低脂饮食;?11对于高危UA及NSTEMI病人,联合应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控制血压,使之低于 13085mmHg;糖尿病病人严格控制甘油三酯水平;控制胆固醇,使 LDL 100mgdl,HDL40mg dl。12控制血压,使之低于13085mmHg;糖尿病病人严格控?输液反应的防治?一、定义:指输液引起的或输液相关的不良反应的总称。?二、原因及分类?输液反应的原因:有药物质量、用药不当、操作、病人等方面的原因,每例输液反应可能是一种或多种原因引起。13?输液反应的防治?一、定义:指输液引起的或输液相关的不良反应药物方面:一般具有发生面积大、范围较广、规律性强、重现性好、改变药物方案输液反应就消失的特点。?在贮存、搬运、使用中发生破裂,出现细小裂纹或瓶盖松动、漏气等均可导致微生物污染引起输液反应发生。?添加药物不合格、剂量过大、添加中草药注射液引发输液反应、添加药物后的理化变化、药物性致热、输液品种选择不当、热原累加。?14药物方面:一般具有发生面积大、范围较广、规律性强、重现性好输液器质量:一次性医用材料如输液器,注射器若内毒素检测不合格,破裂等均可导致输液反应。+2+2+?输液速度:静注含K、Ca、Mg等离子液体时,速度过快,可引发患者不适或病情恶化,且滴速过快也可引发内毒素阀值低的敏感患者发生输液反应。?其他因素:输液环境;患者因素:疾病、年龄、个体差异等。?15输液器质量:一次性医用材料如输液器,注射器若内毒素检测不合输液反应分类:按引起反应的原因可分为四类。?热原反应:热原是细菌内毒素,大多数细菌都能产生,致热能力最强的是革兰氏阴性菌,霉菌甚至病毒也能产生热原。其化学成份是由磷脂、蛋白质和脂多糖所组成的复合物,其中脂多糖致热性最强。?热原样反应:是由液体中不溶性微粒增多引起的一种类似热原反应的反应。?16输液反应分类:按引起反应的原因可分为四类。?热原反应:热过敏药物添加引起的输液反应:某些含有蛋白质、氨基酸、肽类、右旋糖酐等成份的药物与输液配伍后所产生。?细菌污染引起的输液反应由多种原因导致输液被细菌或真菌污染,输入人体后,引起严重的急性细菌性反应。?17过敏药物添加引起的输液反应:某些含有蛋白质、氨基酸、肽类、?三、临床表现?引起皮肤瘙痒、红斑样皮疹等一般过敏反应,临床上还常见有类似热原反应的严重过敏反应,主要表现为头痛、呼吸急促、心率加快、发热等,甚至发寒颤、恶心呕吐;严重的表现为紫疳、瞳孔散大、血压快速升高或四肢冰凉、白细胞下降、出现昏迷甚至导致休克死亡。18?三、临床表现?引起皮肤瘙痒、红斑样皮疹等一般过敏反应,临床?四、输液反应的处理?输液反应发生后,应立即停止输液,根据患者的体征,及时对症处理。?糖皮质激素:常用的是静推地塞米松或甲基强的松龙,抑制抗原抗体反应,减少内毒素对机体的损伤,解除血管痉挛,改善微循环,达到抗炎、抗毒、抗过敏、抗休克的作用。也可肌肉注射异丙嗪。19?四、输液反应的处理?输液反应发生后,应立即停止输液,根据?使用山莨菪碱(654-2),可解除输液反应所致的微循环痉挛,改善微循环灌注,升高体表温度,抑制皮肤冷感受器,抑制寒战反应,中止发热过程。?其他如安定,安络血等?五、输液反应的预防?严把药品质量关:使用前要认真查看标签是否清晰,是否过期。20?使用山莨菪碱(654-2),可解除输液反应所致的微循环痉检查瓶盖有无松动及缺损,瓶身、瓶底及瓶签处有无裂纹,药液有无变色、沉淀、杂质。输液前认真检查输液器具包装袋是否破损、是否漏气和是否超过使用期。?防止加药过程中造成的污染:?对配液室的空气净化,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使用层流罩或超净工作台进行配药。配液室定期进行紫外线消毒。配药及输液操作过程中,减少室内人员流动,以减少空气污染。?21检查瓶盖有无松动及缺损,瓶身、瓶底及瓶签处有无裂纹,药液有无合理用药,注意配伍。液体中应严格控制加药种类与数量。多种药物配伍,要观察药液是否变色、沉淀、混浊。配制粉剂药品要充分振摇,使药物完全溶解方可使用。?静脉输入过程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瓶塞、皮肤穿刺部位消毒要彻底。控制输液瓶和静脉穿刺次数,以减少微粒的产生。?22合理用药,注意配伍。液体中应严格控制加药种类与数量。多种药?输液前充分与患者沟通,消除他们的紧张情绪,合理调整输液速度,对老人和小孩,滴速不可过快。23?输液前充分与患者沟通,消除他们的紧张情绪,合理调整输液速242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