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站青春圆舞曲课件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241674088 上传时间:2024-07-15 格式:PPTX 页数:39 大小:1.8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3站青春圆舞曲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第3站青春圆舞曲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第3站青春圆舞曲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三课青春的证明第三课青春的证明青春有格青春有格运用你的经验运用你的经验这是我们熟悉的田字格。有这个“格”你会联想到什么?运用你的经验运用你的经验“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言有物而行有格也。”“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你如何理解这些语句中的“格”?格:规范、规格、品格、标准、格调运用你的经验运用你的经验青春有格是指:青春需要规范和引导,一些最基本的规则和界限必不可少,底线不能逾越,用品格引导青春,追求“至善”。青春是有格调的,在飞扬的青春里见证最好的自己。一一 行己有耻行己有耻新新课课探究探究 很多时候,公交车上年轻人“镇定”地坐在老弱病残孕的座位上,丝毫没有意识到身旁站着的老人,你如何看待这种现象?1、什么是“行己有耻”如何理解?孔子说:“行己有耻”,意思是说一个人行事,凡自己认为可耻的就不去做。朱熹说:“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探究:教材探究:教材P28P28 1我们分享卢梭的忏悔录部分内容,体味其中的道理。同学们可以思考和举例1、行己有耻,我们要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扬子晚报2017-04-19 南京一名初中生为了给同学送礼物,竟然打起了共享单车的主意,撬开自行车锁送给了同学。得知此事后,初中生的家长很生气,向警方报警求助,想通过民警来教育孩子。行己有耻”需要我们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能力。正如孟子说”“羞恶之心,义之端也”。羞恶之心引导我们判断是非善恶,明确行为选择的理由。他在我们行动之前,审查愿望;在行动之中,监督调节;在行动之后,反思效果与影响。2017年11月广东肇庆中学男生打母的视频热传。据悉其父已过世,其母患有精神疾病,因担心总跟着孩子,男孩觉得丢脸开始打骂。这次动手因要零钱未果。行己有耻”要求我们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在社会生活中存在许多规则,这些规则让我们的生活安全而富有意义。例如:不伤害别人;不说谎,不欺骗;遵纪守法;相互尊重;信守承诺(1)你认为还有哪些规则需要遵守?(2)有人认为,只要不被发现,说谎、欺骗也是可以的。你如何看待这一观点?为什么?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因为做人要有自己的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说谎、欺骗是一种不良的道德品质,不利于自己的健康成长。4、“行己有耻”更需要我们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方法与技能方法与技能怎样增强自控力?增增强“我不要我不要”的的力量力量尝试不做不做某某些事情,些事情,纠正自己的行为。正自己的行为。例如例如,不,不乱乱发脾气脾气,不,不随便随便许诺,不,不说说某某些些口口头禅禅。增强“我想要”的力量每天坚持做一些自己未能做到的事。例如,放学回家先完成作业,出门前和家人打招呼。加强自我监控认真记录一些自己平时不关注的是事。例如,日常的零花钱支出,上网或者看电视所用的时间。总结“行己有耻”的要求有哪些?1、我们要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2、“行己有耻”需要我们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识别“耻”的能力。3、“行己有耻”要求我们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4、“行己有耻”更需要我们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1.中国古话说:人无耻,无自立。这句话是说()A.因为有羞耻心,人才会节制自己的行为,不做庸 俗卑贱的事情,有尊严的生活。B.自尊心和羞耻心没有联系 C.人要没有任何廉耻心,才能自立 D.没有了羞耻心,就不能独立练习题练习题A2.2016年9月份开学后,发生了多起针对学生的诈骗案。古人云“行己有耻”,人应该对自己的不良行为有羞 耻之心,而在这些诈骗分子的眼里,受骗人的死活不 会触动他们,良心和耻感不在他们的考虑之列。“行 己有耻”要求我们 ()要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 需要我 们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 要求 我们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不能做,违 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 更需要我们磨砺意志,拒 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 A.B.C.D.练习题练习题C3、下面漫画伸脚打的告诉我们()A迎合他人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B不尊重他人的人也得不到他人的尊重C一个没有自尊的人就得不到他人尊重D语言文明是与人交往的必备素质练习题练习题止于至善止于至善什么是止于至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止于至善止于至善1、“止于至善”是人的一种精神境界。“止于至善”是一种“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实践过程,是一种向往美好永不言弃的精神状态。阅读感悟阅读感悟 “微尘微尘”2004年底,印度洋突发海啸灾难。一对中年夫妇走进青岛市红十字会,他们说是要替朋友为印度洋海啸灾区的灾民捐款五万元,当工作人员问其姓名时,他们留下了“微尘”的化名。在青岛市红十字会记录中,“微尘”在非典期间捐款两万元,在新疆喀什地震时捐款五万元,为白血病儿童捐款一万元,向湖南灾区捐款五万元这位热心公益事业、化名“微尘”的好心人,多次捐款且数额较大,却一直不愿露面。于是,青岛市民开始了寻找“微尘”的行动。有人认为,“微尘”是个值得尊重的人,不为名、不图利,只想以自己的方式做善事,那么人们就该尊重其选择,也希望“微尘”这两个字成为青岛公益事业的一个符号。在青岛,“微尘”正在凝聚更多的爱心,越来越多的市民在捐款后也留下了“微尘”“小小微尘”“微粒”的名字。现在,“微尘”已经超越了一种称谓,成为不留姓名无私奉献公益事业的群体、诠释爱心的精神符号和青岛公益事业的固定品牌。同学们有什么感悟?止于至善止于至善2、每个人都可以从点滴小事做起,“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积少成多,积善成德。探究与分享探究与分享童小勇的故事(30页)(1)你如何看待上述同学的议论?应看到小勇同学的优点,鼓励他的行为并向他学习。(2)看到这封感谢信,你会怎么想?怎么做?我会替小勇感到高兴,并将小勇作为我的“榜样”向他学习。一次行善是大善,不管如何,走出善的第一步,才有更大的一步,这样的榜样值得我们学习。止于至善止于至善3、止于至善要求学生见贤思齐,向榜样学习。小明这学期又被选上“三好学生”,这是他连续 三次当选了。当有同学问他时,他说:我每天晚上都要对自己今天的行为进行思考、检查,看看是否有不足之处,今后注意自己的言行。思考:小明的话对你有什么启发?平时我们要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止于至善止于至善4、“止于至善”要求我们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相关链接相关链接慎独,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中道德修养的一种方式、一种境界,是指在没有外在监督的情况下,能严守道德准则。据后汉书杨振列传记载杨震四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密愧而出。探究:教材探究:教材P31P31相关链接及探究与分享相关链接及探究与分享1分享教材P31两种观点(1)你如何看待上述观点上述两种观点说明,做人要加强自身品德修养,对人对事都应尽心尽力,力所能及地承担应负的责任。止于至善要以修身为本,先修身,再兼济天下,二者不矛盾,都是追求至善的人应当具备的品质。探究四:教材探究四:教材P31P31相关链接及探究与分享相关链接及探究与分享1分享教材P31两种观点(2)想一想:“止于至善”的人应该具备哪些品质?有远大志向、积极进取、乐观向上、不畏挫折、意志坚强、自强不息,等等。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青春,需要我们去经历,去体验,以修身为本,行走在“止于至善”的路上,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收获,是对青春最好的证明。止于至善止于至善5、以修身为本,行走在“止于至善”的路上,是对青春最好的证明,也是青少年最佳的选择。止于至善止于至善5、以修身为本,行走在“止于至善”的路上,是对青春最好的证明,也是青少年最佳的选择。4、“止于至善”要求我们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3、止于至善要求学生见贤思齐,向榜样学习。1、“止于至善”是人的一种精神境界。2、每个人都可以从点滴小事做起,“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积少成多,积善成德。知识结构1.“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止于至善”()是人的一种精神境界,我们应该有自己的格调,有我们的“至善”追求 是一种“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实践过程,是一种向往美好、永不言弃的精神状态。要求我们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通过自省和慎独,端正自己的行为 是说每个人都能止于至善 A.B.C.D.)练习题练习题A2.下列行为属于“慎独”的是()自习课上,同学们安静地学习一个小女孩在个人独处的场合将果皮扔进垃圾箱 一位男生躲在校园的角落里吸烟 非得在老师的监督下才完成作业 A B C D)练习题练习题A3.材料一:岑桑有句名言:“青春让每个人都开花一次,但不担保每个人都结一次果。能 不能结果往往取决于当你还是一朵花的时候。”材料二:论语中“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原指每日从三个方面检查自己,后指多次自觉地检查自己。(1)上述材料给你什么启示?(2)通过反思,你认为自己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练习题练习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