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温病的概念课件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241649721 上传时间:2024-07-13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1.1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章温病的概念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第一章温病的概念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第一章温病的概念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章章温病的概念温病的概念主要内容主要内容1、温病的概念2、温病的特点3、温病的范围和分类4、温病与伤寒5、温病与温疫 6、温病与温毒目的要求 1.了解温病的范围和分类。2.熟悉温病的概念。3.掌握温病的特点。一.温病的概念 温病是感受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温病是感受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症,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特点的一类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特点的一类外感热病。外感热病。病因-感受温邪 主症-发热 病机-易化燥伤阴二.温病的特点 (一一)致病因素的特异性 (二)传染性、流行性、季节性、地域性 (三)病理演变有一定的规律性 (四)共有的临床表现(一一)致病因素的特异性致病因素的特异性 不同于内伤杂病-外感 不同于狭义伤寒-温邪 温邪-风热、暑热、湿热、燥热、温热 疬气致病最严重,致病因素特异性 热性显著-消耗阴液(二二)传染性、流行性、季节性、地域性传染性、流行性、季节性、地域性1.传染性传染性 感染温邪-传播他人-传染性素问.刺法论:“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五疫:多种疫病的总称。古人借五行而分木疫、火疫、土疫、金疫、水疫。)温疫论:“邪之所着,有天受,有传染”2.流行性流行性 流行性-疾病发生后,温邪在人群中连续传播、广泛蔓延。“天行”、”时行”宋庞安时 伤寒总病论:“天行之病,大则流毒天下,次则一方,次则一乡、次则偏着一家”。流行性的前提是传染性。流行性的前提是传染性。三个基本环节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染源-传播途径传播途径-易感人群易感人群 1)1)传染源传染源:病人、病原携带者、受感染的动物病人、病原携带者、受感染的动物 2)2)传播途径传播途径:空气、水、土壤、食物、虫媒、接空气、水、土壤、食物、虫媒、接触传播等。触传播等。3)3)易感人群:人的免疫状态。正气存内,邪不可易感人群:人的免疫状态。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3.季节性:温病在特定季节气候条件下发生及流行。4.地域性 不同地域的气候及自然环境不同,对温邪的形成和温病发生有不同影响。不同地域的人,体质类型、生活习惯、卫生条件等的差异,对温邪的感受性有相应的差异,从而影响温病的传播和流行。(三三)病理演变有一定的规律性病理演变有一定的规律性 卫气营血及三焦所属脏腑的功能失调及实质损害具有规律性的变化。前期以机体功能失常为主 后期可有明显的器质性损害,主要是阴液的耗损及重要器官的损害。病情:由轻加重 病机:由实转虚 病程有明显的阶段性:温邪卫分气分营分血分 温邪上焦中焦下焦 病位: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四四)共有的临床表现共有的临床表现1.起病急骤,来势较猛,传变较快,变化较多2.发热是温病必有之症,而且多数热势较高。在不同的病程阶段有其特殊的发热类型:卫分 气分 营血分 后期 发热恶寒 壮热 身热夜甚 低热 伴有热盛的其他症状:口渴、心烦、溲短赤、舌红、脉数等。3.易内陷生变,出现动血发斑,动风闭窍等危重证候。4.病程中易耗伤阴液:上焦-伤肺阴 中焦-伤胃阴 下焦-伤肝肾之阴 三.温病的范围和分类温病的范围和分类 (一一)温病的范围温病的范围 难经:将温病与中风、伤寒、热病、湿温并列归属于广义伤寒之中。宋朱肱类证活人书:“春月伤寒谓之温病,冬伤于寒轻者,夏至以前发为温病。”将温病限定于春季发生的一种温热病。温病条辨.上焦篇第一条说:“温病者,有风温、有温热、有温疫、有温毒、有暑温、有湿温、有秋燥、有冬温、有温疟”。范围 扩大,病种增多。现在:一般把除风寒性质以外的急性外感热病都列入温病的范围。本教材:风温、春温、暑温、暑湿、湿温、伏暑、秋燥、大头瘟、烂喉痧、暑燥疫、湿热疫等 温病命名的根据:季节、四时主气、病侯特点 季节:春温、秋燥、冬温;四时主气:风温、暑温、湿温、秋燥 发病特点:大头瘟、烂喉痧 流行特点:伏暑、暑燥疫、湿热疫 以西医分类:以西医分类:绝大多数传染性、感染性疾病都属于温病的范围绝大多数传染性、感染性疾病都属于温病的范围 1.1.急性传染性疾病:急性传染性疾病:急性传染性疾病:急性传染性疾病:病毒性疾病病毒性疾病病毒性疾病病毒性疾病 :流行性感冒、麻疹、风疹、流行流行性感冒、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水痘、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出血热、性腮腺炎、水痘、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出血热、登革热、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病毒性肝炎、爱登革热、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病毒性肝炎、爱滋病等滋病等 立克次体病:立克次体病:立克次体病:立克次体病:流行性斑疹伤寒、地方性斑疹伤流行性斑疹伤寒、地方性斑疹伤寒寒 衣原体感染、支原体感染衣原体感染、支原体感染 细菌性疾病细菌性疾病细菌性疾病细菌性疾病 :白喉、伤寒、副伤寒、其他沙门白喉、伤寒、副伤寒、其他沙门氏菌属感染、霍乱、猩红热、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氏菌属感染、霍乱、猩红热、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 真菌性疾病:真菌性疾病:真菌性疾病:真菌性疾病:念珠菌病念珠菌病 螺旋体病螺旋体病螺旋体病螺旋体病:钩端螺旋体病:钩端螺旋体病、梅毒、梅毒 原虫病:原虫病:原虫病:原虫病:疟疾、阿米巴病疟疾、阿米巴病 2.感染性疾病 病毒性:带状疱疹 立克次体:恙虫病 细菌性疾病:如大叶性肺炎、急性支气管炎、化脓性扁桃腺炎、败血症等 真菌性疾病:隐球菌病 蠕虫病:血吸虫病 3.其他热性病:中暑、热射病、小儿夏季热、急性变态反应、功能性高热、急性白血病等。乙 脑伤寒恙恙 虫虫 病病 麻 疹(二)温病的分类 1.以性质分类 (临床证候或病因是否兼挟湿邪)温热类温病-纯热无湿 湿热类温病-有热有湿 温热类温病:风温、春温、暑温、秋燥、大头瘟、烂喉痧等 湿热类温病:湿温、暑湿、伏暑等 2.以初起见证分类 (初起是否有里热见证)1)新感温病-感邪即时而发,病发于表。初起多见肺卫表证,然后由表入里,逐次深入,如风温、湿温、秋燥、冬温等,暑温也属于新感温病。2)伏气温病-感邪后邪气伏藏,过时而发,病发于里。起病初期即以里热证为主,病邪或由里外达,或内陷深入,如春温、伏暑等。四、温病与伤寒 温病与伤寒有区别又有联系 温病学是一门独立的中医学科:从伤寒论中形成和发展出来 具有独特的、完整的学术体系 温病 广义伤寒 狭义伤寒 表表1-1 1-1 伤寒与风温鉴别表伤寒与风温鉴别表 伤伤 寒寒风风 温温 病病 因因风寒病邪风寒病邪风热病邪风热病邪受邪途径受邪途径 自皮毛而入,先犯足太自皮毛而入,先犯足太阳膀胱经阳膀胱经 自口鼻而入,先犯手自口鼻而入,先犯手太阴肺经太阴肺经 病机病机寒束肌表,卫阳受郁,寒束肌表,卫阳受郁,化热入里。病程有六经化热入里。病程有六经传变次第,终易伤阳。传变次第,终易伤阳。风热阳邪,易化燥伤阴,风热阳邪,易化燥伤阴,传变迅速,有卫气营血演传变迅速,有卫气营血演变过程。变过程。初起症状初起症状恶寒发热,头疼身痛,无汗,恶寒发热,头疼身痛,无汗,苔薄白,脉浮紧等苔薄白,脉浮紧等发热微恶寒,口微渴,咳发热微恶寒,口微渴,咳嗽,头痛,苔薄白,舌边嗽,头痛,苔薄白,舌边尖红赤,脉浮数等尖红赤,脉浮数等初起治则初起治则 辛温解表辛温解表 辛凉解表辛凉解表五、温病与温疫 温疫-温病中具有强烈传染性并引起流行的一类疾病。对温病与温疫的关系,历来有两种片面看法:1.瘟疫=温病,两者均有温热性质和传染性。吴又可:“热病即温病也,又名疫者”2.两者截然不同:区别在于是否传染,传染者为温疫,不传染者为温病。陆懋修:“温为温病,热为热病,与温疫辨者无它,盖即辨其传染与不传染耳”。正确的观点:温疫是温病中具有强烈传染性,并可引起流行的一类疾病,大多来势迅猛,病情危重,危害较一般温病更甚。在概念上区别温疫与温病,意义在于引起对温疫防治的高度重视,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控制温疫的发展和蔓延。六、温病与温毒 温毒:有两层含义:1.病名 2.病因 病名 王叔和伤寒论序例中说:“阳脉洪数,阴脉实大者,更遇温热,变为温毒,温毒为病最重也”。认为温毒是温病中最重的一种疾病。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中载有温毒发斑的治法:“治温毒发斑,大疫难救,黑膏生地黄半斤切碎,好豉一升,猪脂二斤,合煎五六沸,令至三分减一,绞去滓末,雄黄麝香如大豆者,内中搅和,尽服之,毒从皮中出,即愈”(卷二.15页,治伤寒时气温病方)。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 唐孙思邈千金翼方 金刘河间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 吴鞠通温病条辨.上焦篇第十八条:“温毒咽喉肿痛,耳前耳后肿,颊肿,面正赤,或喉不痛,但外肿,甚则耳聋”。对温毒的临床表现作了具体的描述。清雷少逸时病论:“然有因温毒而发斑、发疹、发颐、喉肿等,不可不知”(卷之一 温毒)。现在:温毒是感受温毒病邪所引起的具有独特表现的一类温病,除具有一般温病的基本临床表现外,尚有局部红肿热痛及溃烂等特点,多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多发于冬春两季。大头瘟、烂喉痧、缠喉风、痄腮等 颜面丹毒、猩红热、白喉、流行性腮腺炎等均属于温毒的范围。广义伤寒狭义伤寒温病瘟疫温毒温病四时温病强烈传染红肿热痛复习题1.温病的病变过程有何规律性?2.简述伤寒与温病的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