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教学目标浅谈课件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241628722 上传时间:2024-07-11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213.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学课堂教学目标浅谈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数学课堂教学目标浅谈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数学课堂教学目标浅谈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数学课堂教学目标浅谈数学课堂教学目标浅谈教学目标确定依据教学目标编制方法教学目标规范案例教学目标设计误区设计目标几点注意数学课堂教学目标浅谈教学目标确定依据1教学目标确定依据n依据课标宏观把握依据课标宏观把握n一、总目标n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n1.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n2.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n3.了解数学的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初步的创新意识和科学态度。教学目标确定依据依据课标宏观把握2教学目标确定依据n第三学段(第三学段(79年级)年级)n知识技能知识技能n1体验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学符号的过程,理解有理数、实数、代数式、方程、不等式、函数;掌握必要的运算(包括估算)技能;探索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掌握用代数式、方程、不等式、函数进行表述的方法。n2探索并掌握相交线、平行线、三角形、四边形和圆的基本性质与判定,掌握基本的证明方法和基本的作图技能;探索并理解平面图形的平移、旋转、轴对称;认识投影与视图;探索并理解平面直角坐标系及其应用。n3体验数据收集、处理、分析和推断过程,理解抽样方法,体验用样本估计总体的过程;进一步认识随机现象,能计算一些简单事件的概率。教学目标确定依据第三学段(79年级)3教学目标确定依据n数学思考数学思考n1通过用代数式、方程、不等式、函数等表述数量关系的过程,体会模型的思想,建立符号意识;在研究图形性质和运动、确定物体位置等过程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经历借助图形思考问题的过程,初步建立几何直观。n2了解利用数据可以进行统计推断,发展建立数据分析观念;感受随机现象的特点。n3体会通过合情推理探索数学结论,运用演绎推理加以证明的过程,在多种形式的数学活动中,发展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的能力。n4能独立思考,体会数学的基本思想和思维方式。教学目标确定依据数学思考4教学目标确定依据n问题解决问题解决n1初步学会在具体的情境中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并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等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n2经历从不同角度寻求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的过程,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掌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n3在与他人合作和交流过程中,能较好地理解他人的思考方法和结论。n4能针对他人所提的问题进行反思,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教学目标确定依据问题解决5教学目标确定依据n情感态度情感态度n1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n2感受成功的快乐,体验独自克服困难、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具备学好数学的信心。n3在运用数学表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认识数学具有抽象、严谨和应用广泛的特点,体会数学的价值。n4敢于发表自己的想法、勇于质疑、敢于创新,养成认真勤奋、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学习习惯,形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教学目标确定依据情感态度6教学目标确定依据n依据教材中观调控n一元二次方程是刻画数量关系的重要数学模型。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和实际应用是初中阶段的核心内容。n本章的学习将为后续的勾股定理、二次函数等打下学习基础,在学生的“四基”、“四能”的发展,特别是在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和应用意识的培养上可以发挥较大作用。教学目标确定依据依据教材中观调控7教学目标确定依据n1.本章(一元二次方程)知识结构本章(一元二次方程)知识结构教学目标确定依据1.本章(一元二次方程)知识结构8教学目标确定依据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是本章内容的一条主线。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是本章内容的一条主线。教学目标确定依据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是本章内容的一条9教学目标确定依据n3.本章(本章(一元二次方程)学习(教学)目标)学习(教学)目标n(1)理解配方法,能用配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解数字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n(2)会用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判别方程是否有实根和两个实根是否相等。n(3)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n(4)能根据具体问题的实际意义,检验方程的解是否合理。n(5)能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一元二次方程,并利用一元二次方程模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目标确定依据3.本章(一元二次方程)学习(教学)目标10教学目标确定依据n依据课题微观调节依据课题微观调节n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案例)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案例)n二、目标和目标解析二、目标和目标解析n1目标目标n(1)了解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联系,会利用二次函数的图象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近似解.n(2)在通过图象了解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联系的过程中,体会综合运用函数解析式和函数图象的数形结合思想.教学目标确定依据依据课题微观调节11教学目标确定依据n2目标解析目标解析n达成目标(1)的标志是:学生能够利用二次函数的图象,通过观察与轴的公共点的横坐标,确定一元二次方程的近似解.n达成目标(2)的标志是:在探索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联系的过程中,学生要能由数想形,知道函数图象与轴的公共点个数与对应的一元二次方程的实数根的数量有关.教学目标确定依据2目标解析12教学目标编制方法n1编制教学目标和目标解析编制教学目标和目标解析n(1)目标:用“了解”“理解”“掌握”以及相应的行为动词“经历”“体验”“探究”等表述目标;n(2)目标解析:对“了解”“理解”“掌握”以及“经历”“体验”“探究”的含义进行解析,一般地,核心概念的教学目标都应进行适当分解。n2“和谐和谐”“隐性目标隐性目标”与与“显性目标显性目标”n要强调把能力、态度等“隐性目标”融合到知识、技能等“显性目标”中,以避免空洞阐述“隐性目标”,使目标对教学具有有效的定向作用。教学目标编制方法1编制教学目标和目标解析13教学目标编制方法n3检测教学目标的预设生成检测教学目标的预设生成n通过课堂教学,目标是否达成,需要以一定的习题、练习进行检测。值得强调的是对于每一个(组)习题或练习都要写明设计目的,以加强检测的针对性、有效性。教学目标编制方法3检测教学目标的预设生成14教学目标编制方法n4把握教学目标的行为动词把握教学目标的行为动词n(1)描述结果目标的行为动词,包括“了解”“理解”“掌握”“运用”等;n(2)描述过程目标的行为动词,包括“经历”“体验”“探索”等。教学目标编制方法4把握教学目标的行为动词15教学目标编制方法n5-1、熟知行为动词的基本含义、熟知行为动词的基本含义n了解:从具体实例中知道或举例说明对象的有关特征;根据对象的特征,从具体情境中辨认或者举例说明对象。n理解:描述对象的特征和由来,阐述此对象与相关对象之间的区别和联系。n掌握:在理解的基础上,把对象用于新的情境。n运用:综合使用已掌握的对象,选择或创造适当的方法解决问题。教学目标编制方法5-1、熟知行为动词的基本含义16教学目标编制方法n5-2熟知行为动词的基本含义熟知行为动词的基本含义n经历:在特定的数学活动中,获得一些感性认识。n体验: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主动认识或验证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经验。n探索:独立或与他人合作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理解或提出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发现对象的特征及其与相关对象的区别和联系,获得一定的理性认识。教学目标编制方法5-2熟知行为动词的基本含义17教学目标编制方法6、明白教学目标的有关作用明白教学目标的有关作用(1)教学目标定义:是人们对教学活动结果的一种主观上愿望,是对完成教学活动后学生应达到的行为状态的详细具体的描述。(2)教学目标特性:应该是明确的、具体的,可观察和测量的。(3)教学目标功能:是教学过程的起点,也是教学活动的结果,还是教学评价的标准。(4)教学目标指向:教师要教什么?学生要学什么?学生学完这些能够做什么?教学目标编制方法18教学目标规范案例n(案例(案例1)数轴)数轴n二、目标和目标解析二、目标和目标解析n1目标目标n(1)了解数轴的概念,会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n(2)体会数轴三要素和有理数集(实数集)中0,1和数的符号之间的对应关系,从而体会数形结合思想教学目标规范案例(案例1)数轴19教学目标规范案例n2目标解析目标解析n达成目标(1)的标志是:学生知道数轴是一条规定了原点、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给定一个有理数,学生能在数轴上找到表示它的点;能画出数轴,并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n达成目标(2)的标志是:“内容所蕴含的思想方法”,学生需要体会的是在“用点表示数时,数轴三要素保证了点与数的一一对应.给一个数,就有唯一确定的点与之对应;反过来,给一个点,就有唯一确定的数与之对应.但本节课只要能体会有理数与数轴上的点的对应性,不要刻意强调“给一个点,不一定有一个有理数与之对应”教学目标规范案例2目标解析20教学目标规范案例n171勾股定理教学设计(第勾股定理教学设计(第1课时)课时)nnn二、目标和目标解析二、目标和目标解析nn1目标目标nn(1)经历用面积法探索勾股定理的探究过程,理解直角三角形三边之间的数量关系,并会运用勾股定理进行简单的计算n(2)体验勾股定理的探索和运用过程,体会数形结合及由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方法,了解勾股定理的历史、文化背景.教学目标规范案例171 勾股定理教学设计(第1课时)21教学目标规范案例n2目标解析目标解析nn达成目标(1)的标志是:学生通过观察以直角三角形的三边为边长的正方形面积之间的关系,归纳并合理地用数学语言表示勾股定理的结论理解赵爽弦图的意义及其证明勾股定理的思路,能通过割补法构造图形证明勾股定理能运用勾股定理进行简单运算,重点是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边长能求第三边的长度.n达成目标(2)的标志是:学生通过“观察猜想操作归纳验证”的探索过程,体会从特殊到一般的研究方法.同时,在图形的性质转化成数量关系的过程中,感受数形结合的思想.了解勾股定理的相关史料,感受数学文化.知道我国古代在勾股定理研究上的杰出成就,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民族自豪感.教学目标规范案例2目标解析22教学目标规范案例n17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教学设计(第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教学设计(第1课时)课时)nn二、目标和目标解析二、目标和目标解析nn1目标目标nn(1)理解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证明过程,并能简单应用nn(2)了解互逆命题、互逆定理的概念,及“原命题为真命题,其逆命题不一定是真命题”的结论n教学目标规范案例17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教学设计(第1课23教学目标规范案例n2目标解析目标解析nn达成目标(1)的标志是:经历“实验操作演示论证”等探究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过程,体会证明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方法,感悟构造法证明数学命题的思路.会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来判定一个三角形是否为直角三角形;nn达成目标(2)的标志是:能根据原命题写出它的逆命题,并了解原命题为真命题时,逆命题不一定为真命题理解判断命题为假命题只要举出反例即可,但要说明命题为真命题,必须要通过推理证明.教学目标规范案例2目标解析24教学目标规范案例n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n二、目标和目标解析二、目标和目标解析n1目标目标n(1)了解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联系,会利用二次函数的图象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近似解.n(2)在通过图象了解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联系的过程中,体会综合运用函数解析式和函数图象的数形结合思想.教学目标规范案例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25教学目标规范案例n2目标解析目标解析n达成目标(1)的标志是:学生能够利用二次函数的图象,通过观察与轴的公共点的横坐标,确定一元二次方程的近似解.n达成目标(2)的标志是:在探索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联系的过程中,学生要能由数想形,知道函数图象与轴的公共点个数与对应的一元二次方程的实数根的数量有关.教学目标规范案例2目标解析26教学目标规范案例n用列举法求概率用列举法求概率n二、目标和目标解析二、目标和目标解析n1目标目标n(1)会用列表法、画树状图法计算简单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n(2)经历用列表法、画树状图法计算简单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的过程,体会分类讨论思想.教学目标规范案例用列举法求概率27教学目标规范案例n2目标解析目标解析n达成目标(1)的标志是:学生能分析事件涉及的因素是两个还是超过两个,正确选择列举法(包括列表法、画树状图法)来计算简单事件发生的概率.所列表格或所画树状图准确,并能够准确求出事件发生的概率.n达成目标(2)的标志是:学生亲自动手实践,通过分析事件涉及的因素是两个还是超过两个,选择列表法或画树状图法,列举实践的所有结果,体会分类讨论思想.教学目标规范案例2目标解析28教学目标设计误区n误区1:以“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分类呈现课堂教学目标成为一种时髦。n误区2:作为教学基本功、日常教学规范,用“准文件”的形式作出“规定”,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时用“三维目标”表述,否则就是“不合格”。教学目标设计误区误区1:以“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29教学目标设计误区n误区3:课堂教学失去基准和方向,没有一以贯之的思想主线统领课堂,教师的教学行为随意性很大,课堂中“无效劳动”很多,学生负担沉重但学习效果不佳。教学目标设计误区误区3:课堂教学失去基准和方向,没有一以贯之30教学目标设计误区n例如,下面是两位教师给出的“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的教学目标(来源于“第五届全国中青年数学教师优质课观摩与评比活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设计误区例如,下面是两位教师给出的“方程的根与函数的31教学目标设计误区n教师Ln知识目标:理解函数零点的定义以及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之间的联系,了解“函数零点存在”的判断方法,对新知识加以应用。n能力目标:渗透由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规律,提升学生的抽象和概括能力,领会数形结合、化归等数学思想。n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识函数零点的价值所在,使学生认识到学习数学是有用的;培养学生认真、耐心、严谨的数学品质;让学生在自我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教学目标设计误区教师L32教学目标设计误区n教师Zn知识与技能:n(1)结合方程根的几何意义,理解函数零点的定义;n(2)结合零点定义的探究,掌握方程的实根与其相应函数零点之间的等价关系;n(3)结合几类基本初等函数的图象特征,掌握判断函数的零点个数和所在区间的方法。n过程与方法:n(1)通过化归与转化思想的引导,培养学生从已有认知结构出发,寻求解决棘手问题方法的习惯;n(2)通过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培养学生主动应用数学思想的意识;教学目标设计误区教师Z33教学目标设计误区n(3)通过习题与探究知识的相关性设置,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得出判断函数的零点个数和所在区间的方法;n(4)通过对函数与方程思想的不断剖析,促进学生对知识灵活应用的能力。n情感、态度与价值观:n(1)让学生体验化归与转化、数形结合、函数与方程这三大数学思想在解决数学问题时的意义与价值;n(2)培养学生锲而不舍的探索精神和严密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n(3)使学生感受学习、探索发现的乐趣与成功感。教学目标设计误区(3)通过习题与探究知识的相关性设置,引导学34教学目标设计误区n诊断:诊断:两位老师给出的课堂教学目标,虽然在形式上有些差异,但问题是共同的:目标分类混乱、不准确,条目繁琐(教师Z给出了十条目标),表达不确切,空话、套话连篇,对课堂教学活动的定向功能太弱,等等。n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益,必须对数学教学目标澄清认识,提高制定数学教学目标的水平。教学目标设计误区诊断:两位老师给出的课堂教学目标,虽然在形式35n(案例(案例2)数轴数轴n教学目标n知识技能:掌握数轴的三要素,能正确画出数轴;能将已知数在数轴上表示出来,能说出数轴上已知点所表示的数n数学思考:使学生受到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的训练,逐步形成应用数学的意识;对学生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n解决问题:能够准确画出数轴,在数轴上表示出相应的有理数以及在数轴上读出点所表示的有理数n情感态度:使学生初步了解数学来源于实践,反过来又服务于实践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案例2)数轴 36n(案例(案例3)用列举法求概率)用列举法求概率n二、教学目标二、教学目标n1.知识与技能n进一步理解等可能事件的意义,了解古典概型的两个特点试验结果有无数个和每一个实验结果出现的等可能性;n通过探究体会在公式P(A)=m/n中m、n之间的数量关系,P(A)的取值范围。n掌握求等可能条件下的事件的概率,并能进行简单的表述、计算。n2.过程与方法n通过用列举法求事件的概率,体会在实践中获得事件发生的概率,渗透转化的思想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判断的能力。n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n通过分析探究事件的概率,培养学生良好的动脑习惯,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激发学习兴趣,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数学课堂教学目标浅谈课件37教学目标几点注意n“教育目的课程目标教学目标”的层次来区分这些术语。n教育目的是培养人的总目标,其核心是对培养什么样的人作出规定,即把学生培养成怎样的社会角色。n数学课程目标就是我们想让学生通过数学学习而到达的那个“目的地”。n指出了学生达成目标时的数学水平、思维能力、行为习惯等特征。教学目标几点注意“教育目的课程目标教学目标”的层次来38教学目标几点注意n“三维目标”实际上是中学数学课程目标的整体设计思路,是任何数学学习过程中都要涉及的三个心理维度,但不是教学目标的维度。n数学课程目标为数学教学规定了明确的方向,但它是宏观方向,属于观念层次。n课程目标具体化到特定的数学内容时,就是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几点注意“三维目标”实际上是中学数学课程目标的整体设39教学目标几点注意n数学课程目标:数学课程目标:这是宏观目标n单元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属中观目标n数学课堂教学目标数学课堂教学目标:是目标系统中最具体的,是微观目标。教学目标几点注意数学课程目标:这是宏观目标 40教学目标几点注意n制定课堂教学目标的几点注意制定课堂教学目标的几点注意n课程目标、单元目标是由课标给定的。课程目标、单元目标是由课标给定的。n(1)目标指向学生的变化n(2)与教师教的任务和学生学的任务相区别n(3)与内容紧密结合,避免抽象、空洞n(4)目标表述要明确教学目标几点注意制定课堂教学目标的几点注意41教学目标几点注意n一个目标包括一个动词和一个名词。动词一般描述了预期的学习过程,而名词则给出了预期学生掌握的知识。必须注意,一个目标不能含有不同层次结果。n例如,“理解、记忆曲线的方程的概念,并能灵活应用这一概念求曲线的方程”,其中“记忆”、“理解”和“灵活应用”是不同层次的结果。这样的目标应进一步分解,使一个目标只包含一个结果。教学目标几点注意一个目标包括一个动词和一个名词。动词一般描述42教学目标几点注意n科学、合理地制定数学教学目标,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首要条件。n制定课堂教学目标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抓手。教学目标几点注意科学、合理地制定数学教学目标,是提高数学教学43谢谢数学同仁!黄石市教科院孙建伟2014.7.6数学课堂教学目标浅谈课件4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