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城镇地质灾害调查与风险区划技术导则

上传人:e****s 文档编号:241613069 上传时间:2024-07-09 格式:PPT 页数:79 大小:2.8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要城镇地质灾害调查与风险区划技术导则_第1页
第1页 / 共79页
重要城镇地质灾害调查与风险区划技术导则_第2页
第2页 / 共79页
重要城镇地质灾害调查与风险区划技术导则_第3页
第3页 / 共7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重要城镇地质灾害调查与风险区划重要城镇地质灾害调查与风险区划技术导那么技术导那么甘甘甘甘甘甘肃肃肃省地省地省地省地省地省地质环质环质环境境境境境境监测监测监测院地院地院地院地院地院地质质质灾害灾害灾害灾害灾害灾害应应应急中心急中心急中心急中心急中心急中心重要城镇地质灾害调查与风险区划重要城镇地质灾害调查与风险区划总体思路总体思路uu上世上世上世上世纪纪9090年代以来,我省有方案、年代以来,我省有方案、年代以来,我省有方案、年代以来,我省有方案、递进递进式地开展了一系列地式地开展了一系列地式地开展了一系列地式地开展了一系列地质质灾害灾害灾害灾害调查调查工作:工作:工作:工作:uu19931993年开始以省年开始以省年开始以省年开始以省为单为单元以地元以地元以地元以地质质灾害灾害灾害灾害为为重点的重点的重点的重点的1 1 500000500000环环境境境境地地地地质调查质调查uu19991999年开始开展了年开始开展了年开始开展了年开始开展了8686个个个个县县区的区的区的区的1 1 100000100000县县市地市地市地市地质质灾害灾害灾害灾害调查调查与区划。与区划。与区划。与区划。uu20052005年开始又在地年开始又在地年开始又在地年开始又在地质质灾害高易灾害高易灾害高易灾害高易发发区部署并开展了区部署并开展了区部署并开展了区部署并开展了1 1 5000050000地地地地质质灾害灾害灾害灾害详细调查详细调查工作。工作。工作。工作。uu随着国民随着国民随着国民随着国民经济经济开展和城开展和城开展和城开展和城镇镇化建化建化建化建设设推推推推进进,下一步工作重点之一,下一步工作重点之一,下一步工作重点之一,下一步工作重点之一应该应该是:山区城是:山区城是:山区城是:山区城镇镇1 1 20002000万万万万1 1 1000010000地地地地质质灾害灾害灾害灾害调查调查与与与与风风险评险评估。估。估。估。引引言言u为标准重要城镇地质灾害调查与风险区划1:50001:10000工作,指导全省本项工作的开展,特制定本技术导那么。u随着我省社会经济的不断开展,山区城镇化进程加快,加之地震、强降雨等极端事件频发,造成群死群伤的地质灾害事件屡有发生,地质灾害的防灾形势日趋严峻,亟需更加详实的地质灾害调查与评价资料,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供支撑。u山区城镇规划建设和地质灾害防治对地质灾害调查成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亟需对重要城镇开展1:50001:10000比例尺的地质灾害风险调查工作。u全文共分11个局部。导那么主要内容:导那么主要内容:1 1、引言、引言2 2、标准性引用文件、标准性引用文件3 3、术语和定义、术语和定义4 4、总那么、总那么5 5、1:50001:100001:50001:10000地质环境条件调查地质环境条件调查6 6、致灾体调查、测绘与勘查、致灾体调查、测绘与勘查7 7、承灾体调查城区地质灾害测绘、承灾体调查城区地质灾害测绘8 8、室内资料分析整理、室内资料分析整理9 9、设计书与成果编制、设计书与成果编制1010、组织形式、组织形式1111、质量监控、质量监控1 范围本导那么规定了重要城镇地质灾害调查与风险区划工作的目的任务、调查内容、控制精度、技术方法、以及成果编制与验收要求。说明了导那么的涉及的内容本导那么适用于甘肃省地质灾害易发区范围内重要城镇地质灾害调查与风险区划工作。适用范围是甘肃省境内,目前是全国第一个使用的技术导那么,作为地方技术标准的根底,有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2 标标准性引用文件准性引用文件uDD 2021-03 城市环境地质调查评价标准uDD 02202021 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调查标准15万uDZ/T 02182006 滑坡防治工程勘查标准uGB 5002120012021年版 岩土工程勘察标准uGB 503302002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标准uGB/T 5026699 工程岩体试验方法标准uGB/T 501231999 土工试验方法标准uDZ/T 02202006 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勘查标准uDB62/T2021 甘肃省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程u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程(国家煤炭工业局2000)3 术语和定和定义3.1 致灾体:可能导致灾害发生的地质体。本导那么所指主要包括崩塌危岩体、滑坡不稳定斜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本导那么中针对甘肃省重要城镇所涉及的突发地质灾害类型进行了规定,并不是以前工作中的概念3.2 承灾体:地质灾害作用的对象,是人类活动及其所在社会中各种资源的集合。在一个地区内可能受到地质灾害威胁的人口、建筑、工程、经济活动、公共效劳设施、根底设施以及环境等。地质灾害威胁或危害的对象。3.3 易发性:发生地质灾害的难易程度,主要依据地质环境条件和一个地区内现有或潜在的地质灾害数量和规模来判定,与时间无关。指的是崩塌、滑坡稳定性、泥石流易发性、地面塌陷塌陷区的稳定性,是致灾体的本质属性3.4 危险性:指特定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主要指地质灾害发生的时间概率、体积、速度、位移及其扩展影响范围。特定范围内致灾体作用的可能性。特定范围是指不同条件下地质灾害作用的范围。例如不同地震烈度下崩塌、滑坡的作用范围不同,泥石流在不同频率降雨条件下的预埋范围也有所不同。3.5 危害性:因地质灾害发生所导致的后果或潜在后果,一般用财产损失、建筑物破坏及人员伤亡等指标来表征3.6 易损性:指可能受到地质灾害威胁的所有人员和财产的伤害或损失程度。地质灾害易损性评价指标主要由生命损失、经济损失、社会损失和环境的损失四局部构成。对于财产,是损坏的价值与财产总值的比率;对于人员,是在地质灾害影响范围内作为承灾体的人的死亡概率。易损性的概念实际是是指地质灾害发生后,人员的可能伤亡程度,财产的受损失程度,例如房屋的损伤可用轻微、一般、严重等级别的来表示,在灾情评估时不同的损伤程度其损失的评价标准不同,越严重越高。再如土地等,可用轻微损毁,半毁、全毁等不同程度来表证。3 术语和定和定义3.7 地质灾害风险:是指地质灾害发生概率与危害乘积之和,通常表示为:每年由于灾害造成生命和财产损失多少或者是损失概率。对于人员损失,考虑到滑坡危险性,受险的时空概率和人员易损性情况下的,处于最大风险的人员死亡的年概率;对于财产损失,考虑承灾体时空概率和易损性情况下的危害年概率或年损失。地质灾害发生的概率可以这样理解对应于易发性,例如高易发可规定为70100%;中易发30-70%,低易发030%,不易发那么可理解为发生的概率为0.这样对于一个边坡地带或者定性为泥石流沟的区域,那么评价为不易发或稳定结论那么需非常的谨慎。3.8 风险分析:利用可用的信息去定性估计灾害对个人、群体、财产或环境造成的风险大小。具体包括:确定分析范围和灾害影响范围、危险识别和评估、风险估算。风险分析是一个过程,确定致灾体、确定致灾体的影响范围(危险识别),分析可能的受灾对象,评估可能发生的灾害风险,进行风险估算。3 术语和定和定义3.9 地质灾害风险评价:利用可用的信息去定性估计灾害对个人、群体、财产或环境造成的风险大小。具体包括:确定分析范围和灾害影响范围、危险识别和评估、风险估计。3.10 地质灾害风险区划:指在地质灾害易发性、灾害危险性、承灾体易损性等因子进行定量分析评价的根底上,为了反映地质灾害风险分布的地区差异性,根据风险度指数的大小,对风险区划分为假设干个等级。完成风险评估后,以图件的形式对重要城镇规划区范内不同致灾体的风险进行划分,一般奉为四级或五级,地调局标准规定了五级,本导那么暂定为四级。4 总那么4.1 目的开展重要城镇地质灾害调查与风险区划工作的目的是:贯彻“以人为本,预防为主 的原那么,以专项地质灾害测量为主要手段,为城镇地质灾害防灾减灾效劳。4.2 任务4.1.1 开展城镇规划区1:50001:10000环境地质调查工作,查明地质灾害形成的地质环境条件,并对其进行分析研究。4.1.2 “以人为本,对威胁城镇范围内的厂矿、村庄、风景名胜区、重要交通干线和重要工程设施分布区不稳定斜坡变形斜坡、泥石流潜在发育区以及潜在地面塌陷区进行调查,进行地质灾害隐患点风险评估,提出地质灾害隐患点风险管理建议。4 总那么4.1.3 对已发生的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等地质灾害点进行调查。了解其分布范围、规模、地质结构特征、影响因素和诱发因素等,并对其复活的可能性和风险进行评估,并提出复活性地质灾害风险管理建议。4.1.4 开展山区城镇15000-110000比例尺地质灾害易发性、危险性和风险区划,提出地质灾害减缓措施,从地质灾害防治方面提出山区城镇土地利用规划建议。4.1.5 协助当地政府建立群专结合的监测预警网络,协助编制地质灾害防灾预案。4.1.6 建立地质灾害调查与风险区划空间数据库。4 总那么4.3根本要求4.3.1 工作范围:主要针对城镇建成区和规划区范围,分为三个层次:区域地质灾害调查区范围、规划区或建成区地质灾害测绘范围、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勘查区范围。4.3.1.1 区域地质灾害调查区范围应到达山区城镇所处斜坡一级分水岭,且应包含对山区城镇有影响的完整沟谷流域范围,或应尽可能包含邻近地区活动断裂的一些特殊构造部位。4.3.1.2 城区地质灾害测绘区范围包括山区城镇建成区和规划区及其周边斜坡地带,并应结合地质环境条件和地质灾害特征等具体情况予以确定。4.3.1.3 重大地质灾害隐患勘查点及勘查范围应在地面调查和风险评估的根底上确定,并与地质灾害主管部门和相关部门共同协商确定,勘查范围包含整个已有或潜在地质灾害隐患点及适当延伸区域。重要城镇地质灾害调查与风险区划重要城镇地质灾害调查与风险区划建建成成区区城区地城区地质灾害灾害测绘区区1 20001 1万万重要城镇地质灾害调查与风险区划重要城镇地质灾害调查与风险区划4 总那么4.3.2 技术手段:宜采用地形测量、遥感调查、地面调查、工程地质测绘、钻探、物探、山地工程和实验测试等手段相结合的方式。鼓励采用遥感、地理信息、快速测量等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4.3.3 工作的主要内容:地质灾害形成条件的调查、致灾体调查、承灾体调查、防灾减灾能力调查。工作精度:区域地质灾害调查应按照?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调查标准比例尺150000?,了解区域地质环境条件,查明可能危及城镇平安的潜在远程地质灾害隐患点,精度不低于150000比例尺草测的要求;城区地质灾害工程地质测绘宜在三维地形激光扫描、无人机航空摄影或高精度遥感解译的根底上,采用比例尺为15000110000的地形图,测绘精度根据地质环境条件和地质灾害严重程度采用正测、简测或草测;地质灾害隐患点除泥石流之外勘查宜采用比例尺为120012000的地形图,地质灾害工程地质测绘的根底上进行,勘查精度到达规划前期勘查并满足地质灾害稳定性和风险评价的要求。4 总那么4.3.5 工作的重点:对威胁城镇规划区范围内的斜坡、泥石流、塌陷区及其威胁对象作为调查的重点,对无地质灾害威胁地段,那么可以作为一般调查区,可适当放宽调查的精度。4.3.6 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方法:评价的方法应在专项地质灾害填图的根底上,划定致灾体影响范围,对风险评价应在定性分析的根底上,采用定量化评价的方法得出风险评价的结论。4.3.7 地质灾害风险区划编图:编制的图件主要包括实际、工程地质条件图、工程地质剖面图、灾害分布与易发区、危险性分区、易损性分区、风险区划、防治建议等根本图件。4 总那么4.5 地质灾害风险区划的程序4.5.1 地质灾害风险区划概念地质灾害风险是致灾体易发性、灾害危险性、承灾体易损性和防灾减灾能力综合作用的结果,风险函数可表示为:地质灾害风险=f易发性、危险性、易损性4.5.1.1 易发性分析重点分析评价一个地区地质灾害已经发生的程度,并预测未来将要发生地质灾害的倾向性;强调静态地质灾害易发条件和灾害发生的空间概率统计分析评价,是进行危险性和风险评价的根底。核心内容包括:地质灾害特征、空间密度、易发条件和潜在易发区预测评价。4 总那么4.5.1.2 危险性分析 分析评价地质灾害发生的时间概率、破坏力强度及其扩展和影响范围,主要包括:地质灾害分布位置、体积或面积、诱发因素和强度、发生时间概率、可能的扩展范围、运动速度和距离及其影响范围和强度。分析灾害危险区范围的承灾体的数量、特征。4.5.1.3 易损性分析通过对风险区内各类受灾体数量、价值以及对不同种类、不同强度地质灾害的抵御能力进行综合分析,评价承灾区易损性,确定可能遭受地质灾害危害的人口、工程、财产以及国土资源的数量或密度及其破坏损失率,同时分析防灾减灾措施对灾害的减缓能力。4 总那么4.5.1.5 地质灾害风险评价重点分析评价地质灾害综合危害性和后果,主要包括:地质灾害时空概率分析评价、承灾体分布特征、易损性和年概率评价,目前采用以定性分析为主,定量计算为辅。分析评价的主要因素和指标包括:承灾体特征、易损性、损失程度和时空概率。4.5.2 地质灾害风险区划技术流程基于GIS技术地质灾害风险区划技术流程图1。4 总那么4.5.1.5 地质灾害风险评价重点分析评价地质灾害综合危害性和后果,主要包括:地质灾害时空概率分析评价、承灾体分布特征、易损性和年概率评价,目前采用以定性分析为主,定量计算为辅。分析评价的主要因素和指标包括:承灾体特征、易损性、损失程度和时空概率。4.5.2 地质灾害风险区划技术流程基于GIS技术地质灾害风险区划技术流程图1。4.5.3 地质灾害风险区划的分级引进风险区划的国际化分类:红、橙、黄、蓝分别表示高风险区、中风险区、低风险区、极低风险区。4 总那么调查、勘查资料收集根底地理数据地质环境数据地质灾害数据人口财产数据GIS数据库易发性分析危险性分析崩滑流易损性分析模型建立生命损失、财产价值损失风险性分析模型建立崩滑流地质灾害风险评估地质灾害风险区划规模、速率、频率、范围图1 地质灾害风险区划技术流程4 总那么4.5.4 地质灾害允许风险4.5.4.1 允许风险标准是开展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的根底,包括个人可允许风险和社会可允许风险。4.5.4.2 可参考香港和澳大利亚标准图2,依据山区城镇区域近10年因地质灾害平均死亡人数和财产损失制定。4.5.4.3 可允许社会风险标准采用ALARPAs Low As Reasonable Pract1ce原那么作为可接受准那么,ALARP原那么通过两个风险分界线将风险划分为3个区域,即:不可接受区、可容忍区ALARP和普遍可接受区:(a)如果风险水平超过容许上限,该风险不能被接受;(b)如果风险水平低于容许下限,该风险可以接受;(c)如果风险水平在容许上限和下限之间,可考虑风险的本钱与效益分析,采取降低风险的措施,使风险水平尽可能降低。4 总那么灾害数量(N)发生N次或更多次灾害的年频率(F)严格详细审查区普遍可接受区可容忍区不可接受区图2 社会风险容许标准参考图4 总那么4.5.4 地质灾害风险区划图编制程序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的根本任务是分析地质灾害活动程度、破坏损失程度、减灾效益;根据这一任务,可以把地质灾害风险评价内容概括为四个方面:易发性分区、危险性区划、易损性分区、风险区划(图3);四个方面构成多层次的综合评价系统,在此系统下采取的技术路线为:根底资料的采集、补充收集与整理专题数据库的建立专题图的编制与数字化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危险性评价易损性评价模型的建立与实现地区地质灾害风险区划结果分析。图3 地质灾害风险区划图编制程序框图5 1:50001:10000地地质环境条件境条件调查 5.1 一般规定5.1.1 应对调查区成灾地质环境条件进行调查,并做好沿途观察与描述。5.1.2 在调查中,按规定要求定地质环境条件控制点,内容包括: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岩土体工程地质、地表水和地下水、环境因素,以及人类活动等,做好野外调查记录。5.1.3 精度要求地质环境条件调查面积10km2以下按1:5000成图,10km2以上按1:10000成图,调查精度不低于成图精度。实物工作量具体要求见表1。5 1:50001:10000地地质环境条件境条件调查 复杂程度观测点(点)实测剖面(条/km)钻探(m)坑(井)探(m)槽探(m3)复杂2003/1503030中等1502/0.5302020简单1001/0.2201010表1 每平方公里根本工作量表5 1:50001:10000地地质环境条件境条件调查 5.2 地形地貌5.3 地质构造5.4 岩土体工程地质5.5 地表水和地下水5.6 环境因素5.7 人类工程经济活动6 致灾体致灾体调查、测绘与勘与勘查 6.1 工作内容致灾体主要包括滑坡、崩塌、泥石流、不稳定斜坡和地面塌陷,下面分类对工作要点进行说明。6.1.1 遥感调查以遥感数据和地面控制为信息源,获取地质灾害及其发育环境要素信息,确定滑坡、崩塌、泥石流、不稳定斜坡和地面塌陷的类型、规模及空间分布特征,分析地质灾害形成和发育的环境地质背景条件,编制地质灾害类型、规模、分布遥感解译图件。6 致灾体致灾体调查、测绘与勘与勘查 6.1.1.1 遥感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地质灾害体及其发育地质环境背景条件两大方面。地质灾害体地质环境背景条件6.1.1.2 遥感调查工作方法遥感信息源的选用根据调查内容和调查精度的要求,主要采用TM/ETM和高分辨率IKONOS、Quick Bird等卫星或航空数据资料作为主要遥感信息源6 致灾体致灾体调查、测绘与勘与勘查 6.1.1.7 遥感解译编图按1:10000国际分幅或工作区范围自由分幅编制地质灾害及其发育环境遥感解译图。对于重点地质灾害体,除了需准确地表现其地理位置及边界范围外,还应表现其结构组成并附三维影像图。6.1.1.8 应提交专门的遥感调查报告包括:目的任务、完成主要工作量;进行调查质量精度评述;遥感图像(数据)的类型、分辨率、接收时间、图像处理和遥感解译、图件编制的方法技术;遥感解译结果及综合分析灾害形成的根本地质环境条件及触发因素;灾害发育规律,评价其影响及危害,及灾害危险性分区结果。6 致灾体致灾体调查、测绘与勘与勘查 6.1.2 滑坡灾害调查、测绘与勘查6.1.2.1 精度要求对工作区内所有的滑坡均要进行调查,经调查初步认为稳定性较差的隐患点进行测绘,测绘确认稳定性差的隐患点进行勘查。滑坡采用1:10000地形图进行调查与测绘,调查后确定需要进行勘查的滑坡要进行精度1:5000的勘查。6.1.3 崩塌灾害调查、测绘与勘查6.1.3.1 精度要求对工作区内所有崩塌潜在崩塌均要进行调查,经调查初步认为稳定性较差的隐患点进行测绘,测绘确认稳定性差的隐患点进行勘查。崩塌采用1:10000地形图进行调查与测绘,调查后确定需要进行勘查的崩塌要进行精度1:5001:2000的勘查。6 致灾体致灾体调查、测绘与勘与勘查 6.1.4 泥石流灾害调查、测绘与勘查6.1.4.1 精度要求对工作区内所有泥石流沟均要进行调查,经调查初步认为中等易发的灾害点要进行测绘,测绘确认易发的灾害点要进行勘查。形成区调查采用1:50000地形图,危害区调查采用1:10000地形图,调查后确定需要进行勘查的泥石流沟要进行精度1:10000的勘查。6.1.5 不稳定斜坡调查、测绘与勘查6.1.5.1 精度要求对工作区内所有的不稳定斜坡要进行调查,经调查初步认为稳定性较差的斜坡进行测绘,测绘确认稳定性差的斜坡进行勘查。采用1:10000地形图进行调查与测绘,调查后确定需要进行勘查的滑坡要进行精度1:5000的勘查。6 致灾体致灾体调查、测绘与勘与勘查 6.1.6 地面塌陷调查要点地面塌陷主要调查采空地面塌陷,包括发育在黄土等地区的土洞型地面塌陷。6.2 野外调查记录要求 6.2.1 工程地质填图工程地质填图是最重要的工作,是地质灾害风险区划的根底,所以要严格按地质环境条件及致灾体调查、测绘的要求,进行工作地质填图。6.2.1.1 地质观察点地质观察点主要包括环境地质点、滑坡点、崩塌点、泥石流点和不稳定斜坡点等5种类型的地质点。6 致灾体致灾体调查、测绘与勘与勘查 6.2.1.2 手图手图要配合观测点在野外完成,重要内容必须清楚的标注在野外手图上。工程地质填图的精度为1:50001:10000。6.2.1.2 拍照每个定点位置必须附照片,标明照片方向。6.2.2 实测剖面每个地质灾害隐患点必须附实测剖面,方式有皮尺测量、全站议测量等多种方式。比例尺一般为1:5001:1000。实测剖面附野外工程地质记录及草图。实测剖面也必须附照片,照片上标明剖面方向。6 致灾体致灾体调查、测绘与勘与勘查 6.2.3 山地工程编录浅井、槽探等山地工程必须进行野外编录,现场绘柱状图或立体图,并附照片。6.2.4 钻探编录钻探编录包括班报表、工程地质编录表、柱状图、岩芯照片等。工程地质编录的内容参考?岩土工程勘察标准?GB5002120012021年版及相关标准。6.2.5 野外提交的根底图件野外测绘结束后,在进行全面系统的资料整理和初步综合研究的根底上,提交以下主要原始成果:6 致灾体致灾体调查、测绘与勘与勘查 野外调查实际材料图;野外工程地质草图 实测工程地质剖面图、工程地质柱状图及第四系综合剖面图;各类观测点的记录表格;山地工程(坑、槽探)记录表及素描图;井、泉调查统计表及动态观测记录表;地质照片图册;文字总结。6.3 野外调查记录格式按照调查的内容,提出5类记录格式见附件15,以供参考。6 致灾体致灾体调查、测绘与勘与勘查 6.4 工作手图和清图填绘要求6.4.1 以1:50001:10000地形图和Quick Bird解译图作为工作手图。6.4.2 工作手图上的各类观测点和地质界线,在野外应用铅笔绘制。转绘到清图上后应及时上墨。6.4.3 工作手图上观测点符号用表示。灾害体要按比例尺圈定其边界线,假设规模较小,无法表示其轮廓线时,用不依比例尺的符号表示。6.4.4 工作手图上观测点定位应遵循以下原那么:滑坡、崩塌点定在滑坡、崩塌后缘中部,泥石流点定在堆积区中部,斜坡、边坡点定在变形区中部。地质环境点、山地工程、钻探工程和工程地质剖面按实测位置标注在手图上。6.4.5 清图比例尺采用1:1万,各类地质灾害和地质界线应按规定图例按实际比例绘制,除了很小的崩塌体,地质灾害点一般不允许用符号标注。地质环境点、山地工程和钻探工程用符号标注。工程地质剖面以线条标注。7 承灾体调查7.1 调查要点以灾害危险性评价结果为根底,对地质灾害影响区内人口、房屋、根底设施、产业、社会事业、居民财产、土地资源等毁损实物数量及经济损失进行调查。7.2 调查的记录要求调查可能造成的实物损失。7.2.1 房屋,应对影响区范围内的住房按照不同结构分类进行调查,例如钢混结构、砖混结构、砖木结构、土木结构、其他结构等,进行建筑面积统计。7.2.2 根底设施毁损包括交通、市政、水利、电力、通信、播送影视以及政权设施。8 室内室内资料分析整理料分析整理8.1根本要求地质灾害风险评估的主要内容分为四个层次,即地质灾害易发程度评价、危险性评价、易损性评价和风险评价区划。8.1.1 评价对象确实定评价对象包括所有的滑坡、崩塌体,其所处的斜坡带,其邻近的斜坡带。泥石流沟谷整个流域,重点是其危害区一般为堆积区。开展易发性、危险性、易损性和风险性评价时,一般将一个斜坡带、滑坡体、泥石流堆积体视一个完整对象。8 室内室内资料分析整理料分析整理8.1.2 8.1.2 地质灾害风险评价须具备以下条件地质灾害风险评价须具备以下条件对一个地区或地段历史地质灾害详细调查后,判定该对一个地区或地段历史地质灾害详细调查后,判定该区域过去假设是地质灾害易发区,今后也有可能发生地区域过去假设是地质灾害易发区,今后也有可能发生地质灾害。即基于历史和现实资料预测未来地质灾害的开质灾害。即基于历史和现实资料预测未来地质灾害的开展趋势和过程。展趋势和过程。假设一个地区、邻近区段曾经发生地质灾害,在详细假设一个地区、邻近区段曾经发生地质灾害,在详细调查地质灾害体的根底上,要充分分析该区域地形地貌、调查地质灾害体的根底上,要充分分析该区域地形地貌、地层岩性等地质环境背景条件,开展地质环境相似地区地层岩性等地质环境背景条件,开展地质环境相似地区的类比,判定将来是否有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类比,判定将来是否有可能发生地质灾害。能够有效识别控制和引发地质灾害发生的根本要素。能够有效识别控制和引发地质灾害发生的根本要素。对风险的构成要素能够表达或量化。对风险的构成要素能够表达或量化。8 室内室内资料分析整理料分析整理8.1.3 地质灾害风险评价在定性分析的根底上,开展定量计算评估,提倡实用性的技术方法城镇地质灾害风险评价需要寻找和利用空间衰减趋势和规律,因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的发生属于点到点的灾害,没有明显的空间衰减趋势和渐变规律。因此,城镇地质灾害风险区划要以定性分析为主、定量计算为辅的根本原那么。提倡在定性分析评价的根底上,采用简单实用的模型和方法,进行定量预测评价,将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获得不同层次的评价区划结果。8.1.4 提倡应用GIS技术和RS技术。8 室内室内资料分析整理料分析整理8.2 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地质灾害易发程度评价是进行危险性和风险评价的根底,相当于地质灾害敏感性分析评价。重点分析评价一个地区地质灾害已经发生的程度,并预测未来将要发生地质灾害的倾向性。着重强调静态地质灾害易发条件和灾害发生的空间概率统计分析评价。核心内容包括地质灾害特征、空间密度、易发条件和潜在易发区预测评价。8.2.1 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定性分析着重从一定地区的地质背景条件,包括:地形地貌、工程岩组、斜坡结构与类型、区域地质构造影响及斜坡区水文地质条件5个方面,分析地质灾害从极易发到不易发的条件组合特征和分布范围。8 室内室内资料分析整理料分析整理8.2.2 8.2.2 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定量化评价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定量化评价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定量化评价应统计分析评价与定量模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定量化评价应统计分析评价与定量模型计算相结合,充分结合定性评价结果,开展定量评价。型计算相结合,充分结合定性评价结果,开展定量评价。主要依据滑坡、崩塌和泥石流三个灾种进行判别。主要依据滑坡、崩塌和泥石流三个灾种进行判别。8.2.2.1 8.2.2.1 滑坡易发区评价滑坡易发区评价根据滑坡形成的地层岩性、斜坡结构类型、坡度、降雨根据滑坡形成的地层岩性、斜坡结构类型、坡度、降雨量、新构造活动与地震、坡高、人类工程活动和斜坡变量、新构造活动与地震、坡高、人类工程活动和斜坡变形破坏特征等形破坏特征等5 5项影响因素表项影响因素表2 2进行滑坡易发程度综进行滑坡易发程度综合评判。合评判。影响因素权重量级划分严重(A)得分中等(B)得分轻微(C)得分般(D)得分1地层岩性泥岩、砂页岩、千枚岩、砂板岩、煤系地层、断层角砾岩、凝灰岩、软硬相间地层40堆积层、泥灰岩30单一岩性碳酸盐岩、砂岩10岩浆岩类12斜坡结构类型顺向层状结构斜坡、崩滑残留体斜坡40斜向层状结构斜坡;土质斜坡30逆向层状结构斜坡;水平层状地层斜坡10横向层状结构斜坡;岩浆岩类斜坡13坡度()30-454020-303045102014坡高(m)30040300-10030100-50105015斜坡变形破坏特征存在不稳定斜坡变形体;正在活动的滑坡存在40具复活条件的滑坡存在30已稳定的死滑坡存在10无滑坡现象1表2 滑坡易发程度量化评分表 注:不同地区权重值评价时界定.可采用专家打分法和层次分析法等方法确定.灾种易发区划分高易发区(得分)中易发区(得分)低易发区(得分)不易发区(得分)滑坡4321崩塌4321泥石流4321表5 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取值表在定性和统计分析的根底上,利用数值或统计模型定量预测评价地质灾害的易发程度,编制易发程度分区评价图。8 室内室内资料分析整理料分析整理8.3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分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8.3.1 地质灾害危险性定性分区评价重点进行两方面的分析评估:分析区域内强震、暴雨和人类活动诱发地质灾害的频率和强度,重大诱发事件的年超越概率,特别是注意近场强震Ms7作用下低易发区中的高山峡谷地段、暴雨期间中等易发区地质灾害的发生频率与高易发区平常降雨发生频率的比照分析,评估区内强震和强暴雨诱发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分析区内地质灾害可能发生运动的速度、强度、最大距离、一般距离、差异位移、最小位移等,评价地质灾害的扩展影响范围。结合国家?防洪标准?规定,计算出不同概率下的泥石流淹没危害范围。在对条件概率、扩展影响范围、速度和位移定性分析的根底上,结合易发程度分区,定性地划分危险性分区。8 室内室内资料分析整理料分析整理8.3.2 地质灾害危险性定量化评价在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分区评价的根底上,结合危险性定性分析评价和定量化统计分析,考虑条件概率和动态变化过程,得出危险性分区结果。对于斜坡变形灾害的危害主要为其前缘危害区和其本身,在评价时,确定不同规模、频率地质灾害危害区范围。滑坡崩塌、不稳定斜坡直接或间接的最大影响范围包括滑动区、滑体堆积区、裂缝区和堵断河流的影响区。其堆积危害区范围确定可按以下方法。对于泥石流而言,危害区包括泥石流沟道两岸、泥石流堆积区和泥石流堵断河流淹没区。重点确定其堆积区范围。泥石流堆积区以历史最大一次淹没范围或根据泥石流的特征计算的最大淹没范围为危险区。8 室内室内资料分析整理料分析整理8.4 地质灾害易损性分析易损性定性分析评估尤其重要。评价过程中,要注重承灾体的分布位置及其与地质灾害分布之间的关系。评价时,重点针对危险性评价确定的危险区内的承灾体开展详细调查。根据易损性构成,易损性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划分受灾类型;调查统计各类受灾体数量及分布情况;核算受灾价值;分析各种受灾体遭受不同种类、不同强度地质灾害危害时的破坏程度及其价值损失率。8 室内室内资料分析整理料分析整理8.4.1 地质灾害破坏效应分析分析地质灾害破坏效应,是界定受灾体范围、划分受灾体类型、分析受灾体易损性的根底。不同地质灾害的破坏效应不尽相同,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威胁人类生命健康,造成人员伤亡破坏城镇、企业及房屋等工程设施破坏铁路、公路、航道以及桥梁、涵洞、隧道、码头等交通设施,威胁交通平安破坏生命线工程破坏水利工程破坏农作物以及森林、树木破坏土地资源破坏机械、设备和各种室内财产8 室内室内资料分析整理料分析整理8.4.2 地质灾害受灾体类型划分由于地质灾害受灾体特别繁杂,所以在灾情评估中,不可能逐一核算它们的损失,只能将受灾体划分为假设干类型,然后分类进行统计分析,才能获得灾情评估所需要的易损性参数。将地质灾害受灾体大致划分为13类:人、房屋建筑、公路、铁路、航道、桥梁生命线工程水利工程生活与生产构筑物室内设备及物品农作物林木土地资源8 室内室内资料分析整理料分析整理8.4.2 地质灾害受灾体类型划分由于地质灾害受灾体特别繁杂,所以在灾情评估中,不可能逐一核算它们的损失,只能将受灾体划分为假设干类型,然后分类进行统计分析,才能获得灾情评估所需要的易损性参数。将地质灾害受灾体大致划分为13类:人、房屋建筑、公路、铁路、航道、桥梁生命线工程水利工程生活与生产构筑物室内设备及物品农作物林木土地资源8.4.3 易损性值的计算评价单元的易损性值用以下公式计算式中:Yii单元的易损性值 Xi1i单元的人口密度人/km2 Xi2i单元的财产密度万元/km2 aijXij的损失率(表8)Xi3社会损失指标(表8)Xi4资源与环境损失指标(表9)条件损失率高危险区及其可能危害范围中危险区及其可能危害范围低危险区极低危险区ai10.70.40.70.70.40.70.70.40.70.70.40.70.40表8 损失率查值表 严重程度(赋值)社会损失资源与环境损失严重(20)救灾资金投入大,产业部门产值减少量大于60%环境严重恶化或自然资源严重破坏较严重(10)救灾资金投入较大,产业部门产值减少量20%60%环境较严重恶化或自然资源较严重破坏不严重(5)救灾资金投入小,各产业部门产值减少量小于20%环境微恶化或自然资源微破坏无影响(0)无救灾资金投入,对产业部门产值无影响环境无恶化或自然资源未破坏表9 社会损失和资源与环境损失严重程度划分表 8 室内室内资料分析整理料分析整理8.4.2 地质灾害受灾体类型划分由于地质灾害受灾体特别繁杂,所以在灾情评估中,不可能逐一核算它们的损失,只能将受灾体划分为假设干类型,然后分类进行统计分析,才能获得灾情评估所需要的易损性参数。将地质灾害受灾体大致划分为13类:人、房屋建筑、公路、铁路、航道、桥梁生命线工程水利工程生活与生产构筑物室内设备及物品农作物林木土地资源uu虎头峁滑坡隐患复活风险评价虎头峁滑坡隐患复活风险评价虎头峁滑坡隐患复活风险评价虎头峁滑坡隐患复活风险评价 虎头峁滑坡全貌照片虎头峁滑坡全貌照片虎头峁滑坡影像图虎头峁滑坡影像图虎头峁斜坡地质灾害风险分区图虎头峁斜坡地质灾害风险分区图 虎头峁滑坡社会风险虎头峁滑坡社会风险F-NF-N曲线图曲线图 场场地地地地地地地地质质灾害灾害灾害灾害风险评风险评价价价价8 室内资料分析整理室内资料分析整理宝塔山滑坡单人风险分布图宝塔山滑坡单人风险分布图宝塔山滑坡单人风险分布图宝塔山滑坡单人风险分布图 不稳定坡体不稳定坡体对下部财产对下部财产风险(万元)风险(万元)对上部宝塔对上部宝塔财产风险(万元)财产风险(万元)1 1号滑坡隐患号滑坡隐患12.073.01032 2号滑坡隐患号滑坡隐患2.611 1号滑塌隐患号滑塌隐患5.702 2号滑塌隐患号滑塌隐患3.503.0103A A区崩塌隐患区崩塌隐患1.08B B区崩塌隐患区崩塌隐患18.456.7103地质灾害隐患财产风险地质灾害隐患财产风险 将宝塔山已经破坏和严重变形的地将宝塔山已经破坏和严重变形的地段划分为段划分为2 2个滑坡、个滑坡、2 2个滑塌和个滑塌和2 2处危处危险坡体,得到各危险坡体的破坏概险坡体,得到各危险坡体的破坏概率。率。同时进行坡体下部、上部的承灾体同时进行坡体下部、上部的承灾体分析,分别获得地质灾害隐患的财分析,分别获得地质灾害隐患的财产风险和单人风险。产风险和单人风险。uu宝塔山崩滑灾害隐患风险评估宝塔山崩滑灾害隐患风险评估宝塔山崩滑灾害隐患风险评估宝塔山崩滑灾害隐患风险评估 1号滑坡隐患号滑坡隐患2号滑坡隐患号滑坡隐患1号滑塌隐患号滑塌隐患2号滑塌隐患号滑塌隐患A区崩塌隐患区崩塌隐患B区崩塌隐患区崩塌隐患8.4.5 易损程度Y损的取值将四种因素社会经济易损性进行叠加,当有两种以上因素高易损叠加时,那么取值为5。根据表10,对所属单元进行社会经济易损性信息的提取和数字化。因 素易损性程度划分高易损区(得分)中易损区(得分)低易损区(得分)不易损区(得分)人 口4321财 产4321社 会4321资源与环境4321表10 损失率查值表 8 室内室内资料分析整理料分析整理8.4.6 社会经济易损性指数计算根据地质环境分区单元易损性指数值,可定量地综合反映城市地质灾害社会经济的易损程度。根据易损性指数大小进行地质灾害社会经济易损性分区。8.4.7 社会经济易损性指数计算将上述综合信息叠加结果按1、2、3、4、5数值表示,可定量地综合反映地质灾害社会经济的易损程度。其中等值线3.5为社会经济高易损区;等值线在2.53.5为社会经济中易损区;等值线在1.52.5为社会经济低易损区;等值线1.5为社会经济不易损区表11。易损程度指标高易损区中易损区低易损区不易损区易损程度Y损3.552.53.51.52.51.5易损性指数E损0.710.50.70.30.50.3表11 社会经济易损性指数取值表 因 素极易损条件中等易损条件低易损条件极低易损条件人口密度/人/平方公里500050050001050010社会总产值/万元/平方公里500050050001050010土地利用程度/占国土资源的比重/%703070103010主要道路/两侧距离/公里12244防治工程无任何防护工程局部有防护工程主要的防护工程完善的防护工程房屋结构和密度间/平方公里土木房屋;10000砖瓦房屋;200010000砖混房屋;5002000城镇砖混;500赋值10.60.30.1表12 地质灾害易损性分级表山区城镇地质灾害调查与风险评估总体思路山区城镇地质灾害调查与风险评估总体思路最最最最经经典的地典的地典的地典的地质质灾害灾害灾害灾害风险风险分析分析分析分析图图可能的崩塌途径,通过连接最远处落石来圈定,箭头表示以前的落石轨迹,实心圆点表示大的落石可能的崩塌途径,通过连接最远处落石来圈定,箭头表示以前的落石轨迹,实心圆点表示大的落石山区城镇地质灾害调查与风险评估总体思路山区城镇地质灾害调查与风险评估总体思路崩塌灾害风险填图实例崩塌灾害风险填图实例崩塌灾害风险填图实例崩塌灾害风险填图实例易发区易发区易发区易发区危险区危险区危险区危险区平安区平安区平安区平安区区域地质灾害风险评价与区划区域地质灾害风险评价与区划区域地质灾害风险评价与区划区域地质灾害风险评价与区划8 室内室内资料分析整理料分析整理8.5 地质灾害风险区划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的根底是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和易损性评价,二者构成了地质灾害风险评价体系。对于城镇而言,在完成地质灾害危险区和易损区划定后,可进行风险区划。采用层次分析法将定性和定量相结合,进行系统化、层次化分析。借助GIS系统可以完成制图、数字地形分析、空间决策支持、空间分析统计等任务。小城镇的评价单元以易发区、危险区、易损性评价中确定的斜坡区、滑坡区、泥石流堆积区以及其危害区为准,不宜划定单元格评价。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因子和各要素的权值;对各评价因子指标进行量化,并采用归一化数值变换方法统一量纲;在评价指标权值确定和数据归一化的根底上,利用GIS系统的空间分析功能进行数据的空间叠加与统计;经统计分析确定风险性区划的分界点,将评价结果分成不同等级。8 室内室内资料分析整理料分析整理8.5.1 地质灾害风险定性分析风险定量评价的前提是定性分析,重点分析评价地质灾害发生且可能到达受灾体的时空概率,包括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灾害对人员、财产、城市工程建设可能造成的损失大小和严重性,概括风险概率发生的可能性分析和易损性分析。风险概率大小定性分析评估分级可参考表13。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危害程度特大型大型中型小型基本确定(高易发、稳定性差)HHMML可能的(中易发、稳定性较差)HMMLL可能性小(低易发、稳定性好)MLLVL不可能(不易发、稳定)VLVLVLVL表13 地质灾害风险定性分析评价表8 室内室内资料分析整理料分析整理8.5.2 地质灾害风险定量化评估区域突发地质灾害风险统计评价的依据主要是人员死亡概率和财产损失概率统计分析。其中,灾害损失现状评价其实仅是灾情评估,依据预测评估未来的险情,那么含有危险性和危害性评估,属于风险快速评估途径之一。在参考国际国内相关工作根底上,以定性分析结果为根底,按照每年人员死亡率指标和财产损失指标确定风险等级表14。风险分级高风险中等风险低风险极低风险死亡人数(人/akm2)10.110.010.10.01损失财产(万元/akm2)202200.220.2表14 地质灾害风险统计评价另外,根据地质灾害危险性和易损性评价结果,开展地质灾害风险评估,可采用地质灾害风险指数法。公式如下:式中:项目指数和等级高(H)中(M)低(L)极低(VL)危险性评 价危险性指数0.7510.50.750.250.500.25危险性等级高危险中危险低危险极低危险易损性评 价易损性指数0.7510.50.750.250.500.25易损性等级高易损中易损低易损极低易损风 险评 价风险指数0.7510.50.750.250.500.25风险等级高风险中风险低风险极低风险表15 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等级划分8 室内室内资料分析整理料分析整理8.6 地质灾害防治建议结合城镇国民经济社会开展规划与国土开发利用规划,提出地质环境保护与地质灾害防治原那么及要求;依据调查评价成果有针对性地提出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包括标准人类工程活动,划定工程建设适宜区、禁建区等范围,确定需工程治理的地质灾害体对象。9 设计书与成果与成果编制制9.1 设计书编制9.1.1 根本要求应充分收集已有资料,分析研究工作区存在的主要问题。工作工程设计书应以县区行政区划为工作区进行编写,调查工作部署宜按1:5万比例尺地形图分幅进行。设计书应做到任务明确,依据充分,各项工作部署合理、技术方法先进可行、措施有力,文字简明扼要、重点突出,所附图表清晰齐全。9.1.2 设计书编写提纲附插图:a)工作区交通位置图b)研究程度图c)工作部署图9 设计书与成果与成果编制制9.2 成果报告编制9.2.1 根本要求重要地质灾害调查与风险区划报告是工程工作的最终成果,也是工作质量的全面表达。综合利用、充分反映前人资料和调查所取得的成果。说明地质灾害主要类型、分布规律、发育特征、主要控制影响因素及危害,作出正确的评价与风险区划。结合地方政府需求与经济社会开展规划,提出合理、有效的防治建议,表达调查工作的防灾减灾效益。内容简明扼要、重点突出、依据充分、结论明确、附图标准、附件齐全,便于地方政府和主管部门阅读与使用。成果报告与附图均以纸质和数字两种形式表示。以城镇为单位完成报告编制。9 设计书与成果与成果编制制9.2.3 附件:典型地质灾害点勘查报告、地质灾害数据库建设报告9.3 成果图件编制应提交的附图参见表16.9.4 成果附件9.4.1 岩土样分析成果表。9.4.2 水质分析成果表。9.4.3 照片集。序号图 名1实际材料图2遥感解译图3工程地质条件图4地质灾害分布与易发区图5地质灾害危险性分区图6地质灾害易损性分区图7地质灾害风险区划图8地质灾害防治建议图9典型地质灾害点勘查平面图10典型地质灾害点勘查剖面图11典型斜坡地段工程地质剖面图12钻孔、探井柱状图13坑、槽探柱状图表16 主要附图一览表一成果图件编制一成果图件编制比例尺:一般采用比例尺:一般采用1 1:5 5千千11:1 1万。万。第一层次:主要表示简化地理、行政区划第一层次:主要表示简化地理、行政区划要素与地质灾害相关的地质环境要素。要素与地质灾害相关的地质环境要素。第二层次:各类致灾体的位置、类型、成第二层次:各类致灾体的位置、类型、成因、规模、稳定性与危害性等,分门别类因、规模、稳定性与危害性等,分门别类地用不同颜色的面状符号以实际边界表;地用不同颜色的面状符号以实际边界表;承载体的分布、易损性分级等。承载体的分布、易损性分级等。第三层次:区划成果等专题内容。第三层次:区划成果等专题内容。10 组织形式10.1 本工程由省国土资源厅负责组织实施,参照国土资源部地质大调查工程管理形式开展。工程实行管理单位和承担单位两级管理,法人负责制,各工作单位承担的工作内容,在管理单位的统一部署下开展工作,负责主要实物工作量的完成,工作单位对工程管理单位负责。10.2 工程实行统一设计、统一要求,分区分片分步实施、成果集成的组织方式,工程管理单位具体负责工作内容部署、组织协调、业务指导、质量监控、县区调查成果验收等项工作任务。10.3 成立国土资源厅环境处、甘肃省地质环境监测院、各市州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参与的工程领导小组,由工程承担单位和县级国土资源部门成立联合工作组完成工程的实施。10.4 各工程承担单位应在人员、装备等方面充分保障,每个工程调查组专业技术人员不应少于6人。其中,具有中、高级技术职称并且有经验的专业人员不应少于3人。10.5 本工程的资料汇总由甘肃省地质环境监测院负责。11 质量量监控控11.1 重要城镇地质灾害调查与风险区划工程应由具备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甲级勘查资质的单位承担。11.2 工程承担单位必须按照审批后的设计书要求组织实施,如需要对设计进行较大变更、调整,应报原审批部门备案或重新审批。11.3 工程承担单位应按时开展对工程实施阶段的自检、互检、专检的质量控制措施。11.4 在工程实施过程中,省国土资源厅应组织有关专家对调查工作进行野外抽查和验收。质量不合格者,必须返工,直至质量合格。11.5 工程承担单位提交的成果报告送审稿,经省国土资源厅组织有关专家评审通过并经审批后,方可提供当地政府使用,并按规定进行资料归档。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 > 商业计划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