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学治疗总论全面版课件

上传人:494895****12427 文档编号:241521830 上传时间:2024-07-01 格式:PPTX 页数:75 大小:677.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针灸学治疗总论全面版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75页
针灸学治疗总论全面版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75页
针灸学治疗总论全面版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7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针灸学治疗总论针灸学治疗总论第1页/共74页针灸学治疗总论第1页/共74页1内容提要内容提要n针灸治疗原则针灸治疗原则n针灸治疗作用针灸治疗作用n针灸处方针灸处方n特定穴的应用特定穴的应用第2页/共74页内容提要针灸治疗原则第2页/共74页2针灸治疗原则针灸治疗原则n补虚泻实补虚泻实n清热温寒清热温寒n治病求本治病求本n三因制宜三因制宜第3页/共74页针灸治疗原则补虚泻实第3页/共74页3补虚泻实补虚泻实n素问素问.通评虚实论通评虚实论:“邪气盛则实,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精气夺则虚”。n灵枢灵枢.经脉经脉:“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盛不虚,以经取之。”n灵枢灵枢.九针十二原九针十二原:“凡用针者,虚凡用针者,虚则实之,满则泄之,宛陈则除之,邪盛则实之,满则泄之,宛陈则除之,邪盛则虚之。则虚之。”第4页/共74页补虚泻实素问.通评虚实论:“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第4补虚泻实补虚泻实n补法补法n“虚则补之虚则补之”n“虚则实之虚则实之”n“陷下则灸之陷下则灸之”n“寒则留之寒则留之”n平补平泻平补平泻n泻法泻法n“盛则泻之盛则泻之”n“邪盛则虚之邪盛则虚之”n“满则泄之满则泄之”n“热则疾之热则疾之”n“宛陈则除之宛陈则除之”第5页/共74页补虚泻实补法泻法第5页/共74页5补虚泻实补虚泻实n虚则补之:虚:正气虚;虚则补之:虚:正气虚;补:补法。补:补法。单式补法或复式补法单式补法或复式补法,穴性穴性 属补属补(关元关元、足三里足三里)第6页/共74页补虚泻实虚则补之:虚:正气虚;第6页/共74页6补虚泻实补虚泻实n陷下则灸之:陷下:阳气下陷。指脏腑、陷下则灸之:陷下:阳气下陷。指脏腑、经络之气虚弱,失其固摄之权经络之气虚弱,失其固摄之权属补的范围属补的范围 “大肉陷下大肉陷下”灸百会灸百会 内脏下垂内脏下垂 神阙神阙 阳气暴脱阳气暴脱 关元关元 足三里足三里第7页/共74页补虚泻实陷下则灸之:陷下:阳气下陷。指脏腑、第7页/共74页7补虚泻实补虚泻实n实则泻之:实则泻之:n单式泻法或复式泻法单式泻法或复式泻法,穴性属泻穴性属泻(十二井、十二井、十宣十宣)。n宛陈则除之宛陈则除之(泻法泻法)经脉瘀阻的病证经脉瘀阻的病证,以以三棱针点刺出血三棱针点刺出血.如如:闪挫扭伤闪挫扭伤委中放血委中放血,刺络拔罐刺络拔罐;腱鞘囊肿、小儿疳积腱鞘囊肿、小儿疳积点刺放液点刺放液第8页/共74页补虚泻实实则泻之:第8页/共74页8平补平泻平补平泻n不盛不虚以经取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 难经难经六十九难六十九难:“是正经自生病,不中是正经自生病,不中他邪也,当自取其经,故言以经取之他邪也,当自取其经,故言以经取之.”脏腑、经络虚实不明显脏腑、经络虚实不明显 取本经穴取本经穴 或虚实兼有或虚实兼有 (原穴或五原穴或五输穴输穴)脏腑、经络本身气血逆乱脏腑、经络本身气血逆乱 第9页/共74页平补平泻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第9页/共74页9清热温寒清热温寒n热则疾之:热-热证;n 疾:快针、浅刺、疾出;n手法轻巧快速,不留针 (“刺热者,如手探汤”灵枢.经脉)。n如:高热刺大椎、曲池,浅刺疾出;n 咽喉肿痛少商或商阳点刺出血。第10页/共74页清热温寒热则疾之:热-热证;第10页/共74页10清热温寒清热温寒n寒则留之:寒:寒证(虚、实);寒则留之:寒:寒证(虚、实);n 留:留针。留:留针。n深刺而久留针深刺而久留针 (“如人之不欲行如人之不欲行”)。n如:风寒湿痹如:风寒湿痹留针侯气或艾灸。留针侯气或艾灸。第11页/共74页清热温寒寒则留之:寒:寒证(虚、实);第11页/共74页11八纲辨证与补泻原则八纲辨证与补泻原则n阳证阳证n表证表证浅刺。浅刺。n热证热证浅刺疾浅刺疾出,或刺出血。出,或刺出血。n实证实证泻法,泻法,多针,少灸。多针,少灸。n阴证阴证n里证里证深刺。深刺。n寒证寒证留针,留针,多灸。多灸。n虚证虚证补法,补法,多灸。多灸。第12页/共74页八纲辨证与补泻原则阳证阴证第12页/共74页12八纲辨证与补泻原则八纲辨证与补泻原则n不盛不虚平补平泻。n瘀滞不通泻法,刺络出血。n陷下之证灸法,补法。第13页/共74页八纲辨证与补泻原则不盛不虚平补平泻。第13页/共74页13治病求本治病求本治病求本治病求本:针对疾病的本质进行治疗。针对疾病的本质进行治疗。如如:头痛:外感头痛:外感-风池解表风池解表 血虚血瘀血虚血瘀-膈俞养血活血膈俞养血活血 痰阻痰阻-丰隆化痰丰隆化痰 肝阳上亢肝阳上亢-太冲平肝太冲平肝第14页/共74页治病求本治病求本:针对疾病的本质进行治疗。第14页14治病求本治病求本 急则治标急则治标:针对急重的标病进行治疗。针对急重的标病进行治疗。如脑病如脑病:昏迷昏迷人中醒脑人中醒脑 高热高热十宣泻热十宣泻热 抽搐抽搐阳陵舒筋阳陵舒筋第15页/共74页治病求本 急则治标:针对急重的标病进行治疗。第15页/15治病求本治病求本.缓则治本缓则治本:针对疾病的本质进行治疗针对疾病的本质进行治疗 如支气管哮喘如支气管哮喘补肺补肺 健脾健脾 益肾益肾 肺俞肺俞 脾俞脾俞 肾俞肾俞第16页/共74页治病求本.缓则治本:第16页/共74页16治病求本治病求本.标本同治标本同治:针对疾病表现、本质同时治疗。针对疾病表现、本质同时治疗。如高血压如高血压:标标-百会治头痛百会治头痛 本本-太冲平肝熄风太冲平肝熄风 太溪滋阴潜阳太溪滋阴潜阳第17页/共74页治病求本.标本同治:针对疾病表现、本质同时治疗。第17页17三因制宜三因制宜n因地制宜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理环境、生活习:根据不同地理环境、生活习 惯制定治疗方法。惯制定治疗方法。北方北方多用火针、温灸多用火针、温灸 南方南方微针微针(毫针、皮肤针毫针、皮肤针)第18页/共74页三因制宜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理环境、生活习第18页/共74页18三因制宜三因制宜n因时制宜因时制宜:根据不同的季节和时辰特点根据不同的季节和时辰特点,制定治疗方法。制定治疗方法。春夏病邪浅表春夏病邪浅表浅刺浅刺 秋冬病邪深在秋冬病邪深在深刺深刺 择时选穴择时选穴 (子午流注、灵龟八法、子午流注、灵龟八法、飞腾八法飞腾八法)第19页/共74页三因制宜因时制宜:根据不同的季节和时辰特点,第19页/共719三因制宜三因制宜n因人制宜因人制宜:根据性别、年龄、体质制定根据性别、年龄、体质制定 治疗方法。治疗方法。肥人肥人长针长针 瘦人瘦人短针短针 体虚、老人、小孩体虚、老人、小孩刺激宜轻刺激宜轻 孕妇、产后孕妇、产后刺激宜轻,穴位选择刺激宜轻,穴位选择第20页/共74页三因制宜因人制宜:根据性别、年龄、体质制定 第20页/共20针灸治疗作用针灸治疗作用n疏通经络疏通经络n“不通则痛不通则痛”n千金方千金方:“凡病皆由血气壅滞不凡病皆由血气壅滞不得宣通,针以开导之,灸以温暖之。得宣通,针以开导之,灸以温暖之。”n疏通经络是针灸治病的最主要、最直疏通经络是针灸治病的最主要、最直接的作用接的作用.第21页/共74页针灸治疗作用疏通经络第21页/共74页21疏通经络疏通经络 实热实热:针刺针刺,如高热针如高热针 经络闭阻不通经络闭阻不通 大椎、曲池、外关大椎、曲池、外关 虚寒虚寒:艾灸艾灸,如胃寒灸中如胃寒灸中 脘等脘等第22页/共74页疏通经络 实22调和阴阳调和阴阳n灵枢灵枢.根结根结:“用针之要,在于知用针之要,在于知调阴与阳。调阴与阳。”n素问素问.至真要大论至真要大论:“调气之方,调气之方,必别阴阳。必别阴阳。”“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以平为期。”n调和阴阳是针灸治病的最终目的。调和阴阳是针灸治病的最终目的。第23页/共74页调和阴阳灵枢.根结:“用针之要,在于知调阴与阳。”第2323调和阴阳调和阴阳n泻其有余泻其有余 阳盛高热阳盛高热:委中放血、针外关委中放血、针外关 阴盛寒凝阴盛寒凝:阴陵泉、丰隆阴陵泉、丰隆(针或灸针或灸)阴虚阳盛阴虚阳盛:太溪、照海太溪、照海(壮水之主壮水之主,补其不足补其不足 以制阳光以制阳光)阳虚阴盛阳虚阴盛:关元、命门关元、命门(益火之源益火之源,以消阴翳以消阴翳)癫狂癫狂 癫证癫证:补申脉补申脉,泻照海泻照海(补阳泻阴补阳泻阴)狂证狂证:补照海补照海,泻申脉泻申脉(补阴泻阳补阴泻阳)第24页/共74页调和阴阳泻其有余 阳盛高热:委中放血、针外关第24页/24扶正祛邪扶正祛邪内经内经:“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邪之所凑,其气必虚。”n扶正祛邪是针灸治病的根本法则和手段。扶正祛邪是针灸治病的根本法则和手段。第25页/共74页扶正祛邪内经:“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25扶正祛邪扶正祛邪n操作方法操作方法 面瘫初期面瘫初期(放血放血)祛邪为主祛邪为主 面瘫后期面瘫后期(艾灸艾灸)扶正为主扶正为主 补泻手法补泻手法 面瘫初期面瘫初期:泻合谷、太冲泻合谷、太冲 面瘫后期面瘫后期:补足三里、三阴交补足三里、三阴交 补补:气海、关元、命门、肾俞气海、关元、命门、肾俞、足三里足三里腧穴性质腧穴性质 泻泻:委中、水沟、十宣、合谷委中、水沟、十宣、合谷第26页/共74页扶正祛邪操作方法 面瘫初期(放血)祛邪为主第26页/共726针灸处方针灸处方n穴位的选择穴位的选择 n 选穴原则选穴原则 近部选穴近部选穴 远部选穴远部选穴 辨证对症选穴辨证对症选穴n 配穴方法配穴方法 按经脉配穴法按经脉配穴法 按部位配穴法按部位配穴法n刺灸法的选择刺灸法的选择第27页/共74页针灸处方穴位的选择 第27页/共74页27选穴原则选穴原则n近部取穴近部取穴:指选取病痛的所在部位或邻指选取病痛的所在部位或邻近部位的腧穴。近部位的腧穴。“腧穴所在腧穴所在,主治所及主治所及”如:鼻病如:鼻病素缭、迎香素缭、迎香 眼病眼病睛明、太阳睛明、太阳 痔疮痔疮长强、次缭长强、次缭第28页/共74页选穴原则近部取穴:指选取病痛的所在部位或邻近部位的腧穴。28选穴原则选穴原则n远部选穴远部选穴:指选取距离病痛较远部位的腧穴。指选取距离病痛较远部位的腧穴。“经脉所通经脉所通,主治所及主治所及”。灵枢灵枢终始终始:“病在上者下取之病在上者下取之,病在下者高取病在下者高取之之,病在头者取之足病在头者取之足,病在足者取之病在足者取之guo.”四总穴歌四总穴歌:头项寻列缺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面口合谷收;肚腹三里留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腰背委中求.第29页/共74页选穴原则远部选穴:指选取距离病痛较远部位的腧穴。第2929远部选穴远部选穴如如:高血压头痛高血压头痛涌泉贴蒜泥涌泉贴蒜泥 脱肛、子宫下垂脱肛、子宫下垂灸百会穴灸百会穴 腰骶疼痛腰骶疼痛刺龈交刺龈交 急性腰肌扭伤急性腰肌扭伤腰痛点腰痛点 肩周炎肩周炎条口透承山条口透承山第30页/共74页远部选穴如:高血压头痛涌泉贴蒜泥第30页/共74页30辨证对症选穴辨证对症选穴n辨证取穴辨证取穴:指针对某些全身症状或疾病指针对某些全身症状或疾病的病因病机选取腧穴。的病因病机选取腧穴。如:发热如:发热大椎、外关、曲池大椎、外关、曲池 痰多痰多丰隆丰隆 昏迷昏迷人中、十宣人中、十宣 贫血、出血贫血、出血膈俞膈俞第31页/共74页辨证对症选穴辨证取穴:指针对某些全身症状或疾病的病因病机31辨证对症选穴辨证对症选穴对症选穴:指针对疾病的特殊症状而选对症选穴:指针对疾病的特殊症状而选 取穴位的原则。取穴位的原则。如:哮喘如:哮喘定喘定喘 虫证虫证百虫窝百虫窝 腰痛腰痛腰痛点腰痛点 崩漏崩漏断红穴断红穴第32页/共74页辨证对症选穴对症选穴:指针对疾病的特殊症状而选第32页/共732配穴方法配穴方法n按经脉配穴法:按经脉配穴法:本经配穴法本经配穴法 表里经配穴法表里经配穴法 同名经配穴法同名经配穴法n按部位配穴法:按部位配穴法:上下配穴法上下配穴法 前后配穴法前后配穴法 左右配穴法左右配穴法第33页/共74页配穴方法按经脉配穴法:本经配穴法第33页/共74页33按经脉配穴法按经脉配穴法 本经配穴法本经配穴法:脏腑经络病变脏腑经络病变,取该经穴位取该经穴位 配合使用配合使用.“不盛不虚不盛不虚,以经取之以经取之”如如:耳鸣耳聋耳鸣耳聋翳风、耳门、中渚翳风、耳门、中渚 肺病咳嗽肺病咳嗽中府、尺泽、列缺中府、尺泽、列缺第34页/共74页按经脉配穴法 本经配穴法:脏腑经络病变,取该经穴位第334按经脉配穴法按经脉配穴法表里配穴法表里配穴法:脏腑经络病变脏腑经络病变,取本经配合取本经配合 相表里经穴位。相表里经穴位。“从阴引阳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从阳引阴”如如:胃痛胃痛梁门、足三里、公孙梁门、足三里、公孙 心绞痛心绞痛内关透外关内关透外关第35页/共74页按经脉配穴法表里配穴法:脏腑经络病变,取本经配合第3535按经脉配穴法按经脉配穴法同名经配穴法:手足同名经腧穴相互配同名经配穴法:手足同名经腧穴相互配 合使用。合使用。如:阳明头痛如:阳明头痛合谷、内庭合谷、内庭 落枕落枕后溪、昆仑后溪、昆仑第36页/共74页按经脉配穴法同名经配穴法:手足同名经腧穴相互配第36页/共736按部位配穴法按部位配穴法n上下配穴法上下配穴法:将腰以上或上肢腧穴和腰将腰以上或上肢腧穴和腰以下或下肢腧穴配合应用。以下或下肢腧穴配合应用。如:如:风火牙痛风火牙痛合谷、内庭合谷、内庭 胃痛呕吐胃痛呕吐内关、足三里内关、足三里 子宫脱垂子宫脱垂百会、关元百会、关元 头项强痛头项强痛大椎、昆仑大椎、昆仑第37页/共74页按部位配穴法上下配穴法:将腰以上或上肢腧穴和腰以下或下肢37按部位配穴法按部位配穴法n前后配穴法前后配穴法:将身体前后穴位配合使用:将身体前后穴位配合使用 (腹背阴阳的配穴法,(腹背阴阳的配穴法,内经内经称称“偶偶刺刺”)如:中风失语如:中风失语廉泉、哑门、风府廉泉、哑门、风府 眼病眼病睛明、风池睛明、风池 气喘气喘膻中、定喘膻中、定喘 胃脘痛胃脘痛中脘、胃俞中脘、胃俞第38页/共74页按部位配穴法前后配穴法:将身体前后穴位配合使用第38页/共738按部位配穴法按部位配穴法n左右配穴法左右配穴法:将身体左右穴位配合使用。:将身体左右穴位配合使用。左右对称取穴左右对称取穴:如:如:胃肠病胃肠病足三里足三里双双、内关内关双双 左右交叉取穴左右交叉取穴:素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阳应象大论“以右治左以右治左,以左治右以左治右”,属:属:“巨刺巨刺”、“缪刺缪刺”。如:胃脘痛(肝胃不和)如:胃脘痛(肝胃不和)足三里足三里左左、太冲、太冲右右 第39页/共74页按部位配穴法左右配穴法:将身体左右穴位配合使用。第39页/共39左右配穴法左右配穴法左右循经取穴:左右循经取穴:偏头痛偏头痛同侧取外关,对侧取合谷同侧取外关,对侧取合谷 面瘫面瘫同侧取地仓、颊车,对侧取合同侧取地仓、颊车,对侧取合谷谷 肩周炎肩周炎取对侧条口透承山取对侧条口透承山 急性腰扭伤急性腰扭伤对侧腰痛点对侧腰痛点 中风病后期中风病后期取健侧穴取健侧穴第40页/共74页左右配穴法左右循经取穴:第40页/共74页40刺灸法的选择刺灸法的选择n疗法的选择疗法的选择n操作方法的选择操作方法的选择n治疗时机的选择治疗时机的选择第41页/共74页刺灸法的选择疗法的选择第41页/共74页41特定穴的应用特定穴的应用n定义:特定穴是指十四经脉中具有某种定义:特定穴是指十四经脉中具有某种 特殊治疗作用的腧穴。特殊治疗作用的腧穴。n种类:五输穴、原络穴、俞募穴、下合种类:五输穴、原络穴、俞募穴、下合 穴、郄穴、八会穴、八脉交会穴、穴、郄穴、八会穴、八脉交会穴、交会穴。交会穴。第42页/共74页特定穴的应用定义:特定穴是指十四经脉中具有某种 第42页/共42五输穴的临床应用五输穴的临床应用n定义:十二经脉分布在肘、膝关节以下定义:十二经脉分布在肘、膝关节以下 的井、荥、输、经、合五组穴位。的井、荥、输、经、合五组穴位。内容:共内容:共60个穴位。个穴位。应用:应用:灵枢灵枢“病在脏者取之井;病病在脏者取之井;病变于色者,取之荥;病时间时甚者,取变于色者,取之荥;病时间时甚者,取之输;病变于音者,取之经;经满而血之输;病变于音者,取之经;经满而血者,病在胃及以饮食不节得病者,取之者,病在胃及以饮食不节得病者,取之于合。于合。”第43页/共74页五输穴的临床应用定义:十二经脉分布在肘、膝关节以下第43页/43五输穴的临床应用五输穴的临床应用n重病、急病重病、急病井穴井穴 面红耳赤(肝阳上亢)面红耳赤(肝阳上亢)行间(肝荥)行间(肝荥)反复发作(关节病)反复发作(关节病)太白(脾输)太白(脾输)声音嘶哑声音嘶哑经渠(肺经)经渠(肺经)饮食不节、胃病、上消出血饮食不节、胃病、上消出血足三里足三里 (胃合)(胃合)第44页/共74页五输穴的临床应用重病、急病井穴 面红耳赤(肝阳上亢)44五输穴的临床应用五输穴的临床应用 难经难经:“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输主体重节痛,经主喘咳寒热,合主逆输主体重节痛,经主喘咳寒热,合主逆气而泄。气而泄。”冠心病、心绞痛冠心病、心绞痛中冲(心包井)中冲(心包井)阳明热盛阳明热盛内庭(胃荥)内庭(胃荥)关节痛关节痛太白(脾输)太白(脾输)气喘咳嗽气喘咳嗽经渠(肺经)经渠(肺经)嗳气、泄泻嗳气、泄泻足三里(胃合)足三里(胃合)第45页/共74页五输穴的临床应用难经:“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输主体重45五输穴的临床应用五输穴的临床应用n井穴井穴主治五脏六腑的急症、重症、以主治五脏六腑的急症、重症、以及精神魂魄异常诸症。有泻热、开窍、及精神魂魄异常诸症。有泻热、开窍、醒神等作用。醒神等作用。n荥穴荥穴主治脏腑、经脉的热症。有泻热主治脏腑、经脉的热症。有泻热止痛作用。止痛作用。n输穴输穴主治发作性疾病及关节炎。有疏主治发作性疾病及关节炎。有疏通经气、通络止痛作用。通经气、通络止痛作用。第46页/共74页五输穴的临床应用井穴主治五脏六腑的急症、重症、以及精神魂魄46五输穴的临床应用五输穴的临床应用n经穴经穴主治喘咳寒热、失音等内主治喘咳寒热、失音等内脏病。有调整脏腑功能作用。脏病。有调整脏腑功能作用。n合穴合穴主治脏腑功能紊乱病证、主治脏腑功能紊乱病证、经脉盛满有瘀血者。有调整脏腑经脉盛满有瘀血者。有调整脏腑功能、疏通经络作用功能、疏通经络作用。第47页/共74页五输穴的临床应用经穴主治喘咳寒热、失音等内脏病。有调整脏腑47五输配五行作用五输配五行作用n按五行相生顺序排列:按五行相生顺序排列:n难经难经:“阳井金,阴井木阳井金,阴井木”五输:五输:井井 荥荥 输输 经经 合合 五行:阳经:金五行:阳经:金 水水 木木 火火 土土 阴经:木阴经:木 火火 土土 金金 水水第48页/共74页五输配五行作用按五行相生顺序排列:第48页/共74页48五输配五行作用五输配五行作用n临床运用:临床运用:n理论根据:理论根据:“实则泻其子,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虚则补其母。”n本经字母补泻法:本经字母补泻法:n肺病:虚证:补太渊肺病:虚证:补太渊土穴(土生金);土穴(土生金);实证:泻尺泽实证:泻尺泽水穴(金生水)。水穴(金生水)。第49页/共74页五输配五行作用临床运用:第49页/共74页49五输配五行作用五输配五行作用n他经字母补泻法:他经字母补泻法:n肺病:虚证:补土经土穴肺病:虚证:补土经土穴 脾脾太白太白 胃胃足三里足三里n 实证:泻水经水穴实证:泻水经水穴 肾肾阴谷阴谷 膀胱膀胱通谷通谷第50页/共74页五输配五行作用他经字母补泻法:第50页/共74页50按时选用按时选用n难经难经七十四难七十四难:“春刺井,夏刺荥,春刺井,夏刺荥,季夏刺输,秋刺经,冬刺合。季夏刺输,秋刺经,冬刺合。”春夏阳气在上春夏阳气在上浅刺井荥浅刺井荥秋冬阳气在下秋冬阳气在下深刺经合深刺经合第51页/共74页按时选用难经七十四难:“春刺井,夏刺荥,季夏刺输,秋刺51原穴与络穴原穴与络穴n原穴定义:是脏腑的原气输注经过留止的部位。定义:是脏腑的原气输注经过留止的部位。内容:十二原穴(阳经有单独原穴,阴经以输内容:十二原穴(阳经有单独原穴,阴经以输代原)代原)应用:应用:1、用于诊断:、用于诊断:灵枢灵枢九针十二原九针十二原:“五脏有疾也,应出十二原。五脏有疾也,应出十二原。”2、用于治疗:、用于治疗:“十二原者,主治五脏十二原者,主治五脏六腑之有疾者也。六腑之有疾者也。”“五脏有疾,当取之五脏有疾,当取之十二原。十二原。”第52页/共74页原穴与络穴原穴定义:是脏腑的原气输注经过留止的部位。内容52原穴原穴n心烦失眠:取神门或大陵;心烦失眠:取神门或大陵;n肺病咳嗽:取太渊;肺病咳嗽:取太渊;n肝阳上亢:取太冲;肝阳上亢:取太冲;n阴虚牙痛:取太溪。阴虚牙痛:取太溪。第53页/共74页原穴心烦失眠:取神门或大陵;第53页/共74页53络穴络穴n络穴 定义:由经脉别出部位的腧穴,也是表定义:由经脉别出部位的腧穴,也是表里两经联络之处。里两经联络之处。内容:全身有内容:全身有16个络穴。个络穴。十二经脉十二经脉十二络;十二络;督脉络穴督脉络穴长强;长强;任脉络穴任脉络穴鸠尾;鸠尾;脾之大络脾之大络大包;大包;胃之大络胃之大络虚里。虚里。第54页/共74页络穴络穴第54页/共74页54络穴络穴n络穴主治特点:络穴主治特点:n治疗本经的疾病;治疗本经的疾病;n治疗相表里经脉的病变。治疗相表里经脉的病变。n原络穴配合应用(主客配穴法)原络穴配合应用(主客配穴法)n肺病咳嗽伴泄泻:取太渊、偏历;肺病咳嗽伴泄泻:取太渊、偏历;n肝胆火旺之胁痛:取太冲、光明。肝胆火旺之胁痛:取太冲、光明。第55页/共74页络穴络穴主治特点:第55页/共74页55俞穴和募穴俞穴和募穴n俞穴俞穴定义:脏腑之气输注之处,均位于背腰部。定义:脏腑之气输注之处,均位于背腰部。内容:内容:应用:应用:1、用于诊断:、用于诊断:2、治疗相应脏腑病证(神经节段理论)、治疗相应脏腑病证(神经节段理论),多治虚证。多治虚证。3、治疗五脏所主器官、组织病变:、治疗五脏所主器官、组织病变:目疾、筋病目疾、筋病肝俞;肝俞;骨病、耳疾,前后二阴病骨病、耳疾,前后二阴病肾俞肾俞第56页/共74页俞穴和募穴俞穴定义:脏腑之气输注之处,均位于背腰部。内容56如:高热刺大椎、曲池,浅刺疾出;如:中风失语廉泉、哑门、风府足三里四总穴歌: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千金方:“凡病皆由血气壅滞不得宣通,针以开导之,灸以温暖之。脘等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偏头痛同侧取外关,对侧取合谷急性腰扭伤对侧腰痛点定义:指人体脏、腑、气、血、筋、脉、募穴n定义:脏腑之气汇聚之处,位于胸腹。定义:脏腑之气汇聚之处,位于胸腹。内容:内容:应用:应用:1、用于诊断:、用于诊断:肺结核肺结核中府穴压痛中府穴压痛 膀胱结石膀胱结石中极有结节或条索物中极有结节或条索物 2、治疗相应脏腑急证、痛证、实证治疗相应脏腑急证、痛证、实证 胆石病、胆绞痛胆石病、胆绞痛日月日月 心绞痛心绞痛巨阙巨阙 3、俞募相配法(前后配穴法):、俞募相配法(前后配穴法):“阳病引阴,阴病引阳。阳病引阴,阴病引阳。”第57页/共74页如:高热刺大椎、曲池,浅刺疾出;募穴定义:脏腑之气汇聚之处57八脉交会穴八脉交会穴n定义:奇经八脉与十二经之气相交会的定义:奇经八脉与十二经之气相交会的 8 个腧个腧n 穴。穴。内容:内容:应用:应用:1、治疗相通奇经病证、治疗相通奇经病证 落枕、颈腰椎病、脊柱强痛落枕、颈腰椎病、脊柱强痛后溪后溪(督)(督)胸腹气逆,拘急胸腹气逆,拘急公孙(冲)公孙(冲)眼睑下垂、失眠眼睑下垂、失眠申脉、照海(阴、阳申脉、照海(阴、阳蹻)蹻)第58页/共74页八脉交会穴定义:奇经八脉与十二经之气相交会的 8 个腧第5858八脉交会穴八脉交会穴2、治疗两脉相合病证(上、下配穴)、治疗两脉相合病证(上、下配穴)心、胸、胃疾病心、胸、胃疾病公孙、内关公孙、内关 (冲、阴维)(冲、阴维)肺、咽喉、胸膈肺、咽喉、胸膈列缺、照海列缺、照海 (任、阴蹻)(任、阴蹻)第59页/共74页八脉交会穴2、治疗两脉相合病证(上、下配穴)第59页/共7459八脉交会穴八脉交会穴n公孙通冲脉n内关通阴维脉n足临泣通带脉n外关通阳维脉n主治:心、胸、胃病证;n主治:耳、目外眦、侧头、颈肩、胸胁病证。第60页/共74页八脉交会穴公孙通冲脉主治:心、胸、胃病证;第60页/共74页60阴经:木 火 土 金 水(胃合)经脉:“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内容:共60个穴位。定义:经脉之气深聚的腧穴。阳郄治痛证,如胃剧痛梁丘“经脉所通,主治所及”。四总穴歌: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肺病咳嗽伴泄泻:取太渊、偏历;内容:应用:1、用于诊断:2、治疗相应脏腑病证(神经节段理论),按经脉配穴法:本经配穴法有疏通经气、通络止痛作用。肺病:虚证:补土经土穴 脾太白实热:针刺,如高热针内容:十二原穴(阳经有单独原穴,阴经以输代原)应用:1、用于诊断:灵枢九针十二原:“五脏有疾也,应出十二原。五输:井 荥 输 经 合表里经配穴法八脉交会穴八脉交会穴n公孙冲脉胃心胸,公孙冲脉胃心胸,n内关阴维下总同。内关阴维下总同。n临泣胆经连带脉,临泣胆经连带脉,n阳维目锐外关逢。阳维目锐外关逢。n后溪督脉内眦颈,后溪督脉内眦颈,n申脉阳跷络亦通。申脉阳跷络亦通。n列缺任脉行肺系,列缺任脉行肺系,n阴跷照海膈喉咙。阴跷照海膈喉咙。n公孙内关胃心胸;公孙内关胃心胸;n临泣外关目锐眦;临泣外关目锐眦;n后溪申脉内眦颈;后溪申脉内眦颈;n列缺照海膈肺喉。列缺照海膈肺喉。第61页/共74页阴经:木 火 土 金 水八脉交会穴公孙冲脉胃心胸61八会穴八会穴n定义:指人体脏、腑、气、血、筋、脉、定义:指人体脏、腑、气、血、筋、脉、骨、髓等精气聚会的八个穴位。骨、髓等精气聚会的八个穴位。应用:治疗有关组织、脏腑的病证。应用:治疗有关组织、脏腑的病证。筋病、肝、胆病筋病、肝、胆病阳陵泉阳陵泉 血病(血虚、出血、瘀血)血病(血虚、出血、瘀血)膈俞膈俞第62页/共74页八会穴定义:指人体脏、腑、气、血、筋、脉、第62页/共762八会穴八会穴n气会膻中;n血会膈俞;n筋会阳陵;n骨会大杼;n髓会绝骨;n脉会太渊;n脏会章门;n腑会中脘。第63页/共74页八会穴气会膻中;髓会绝骨;第63页/共74页63郄穴郄穴n定义:经脉之气深聚的腧穴。内容:十六郄(十二经、阴维、阳维、阴蹻、阳蹻)n应用:1、治疗急症、顽症及出血症。阴郄治血证,如肺咯血孔最;阳郄治痛证,如胃剧痛梁丘 2、郄会配穴(与八会穴相配)肺病咳血孔最、膈俞 急性胃脘痛梁丘、中脘第64页/共74页郄穴定义:经脉之气深聚的腧穴。内容:十六郄(十二经、阴维、64下合穴下合穴n定义:指六腑之气相合于足三阳定义:指六腑之气相合于足三阳经的腧穴。经的腧穴。n主治特点:治疗腑病的主要穴位。主治特点:治疗腑病的主要穴位。内经内经:“合治内腑合治内腑”、“治治腑者,治其合腑者,治其合”。第65页/共74页下合穴定义:指六腑之气相合于足三阳经的腧穴。第65页/共7465下合穴下合穴n手太阳手太阳下巨虚下巨虚n手少阳手少阳委阳委阳n手阳明手阳明上巨虚上巨虚n足太阳足太阳委中委中n足少阳足少阳阳陵泉阳陵泉n足阳明足阳明足三里足三里第66页/共74页下合穴手太阳下巨虚足太阳委中第66页/共74页66交会穴交会穴n定义:两条或两条以上经脉相交会的腧穴。定义:两条或两条以上经脉相交会的腧穴。内容:内容:95个个应用:治疗交会经脉的病证应用:治疗交会经脉的病证大椎(足三阳、督)大椎(足三阳、督)通阳、清热通阳、清热三阴交(足三阴经)三阴交(足三阴经)泌尿、生殖、消化疾病泌尿、生殖、消化疾病关元、中极(足三阴、任)关元、中极(足三阴、任)补益脾肾、补益脾肾、n 大补元气大补元气曲骨(足厥阴、任)曲骨(足厥阴、任)疏肝理气疏肝理气第67页/共74页交会穴定义:两条或两条以上经脉相交会的腧穴。内容:95个67针灸学治疗总论全面版课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