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性损伤参赛ppt课件

上传人:29 文档编号:241482582 上传时间:2024-06-28 格式:PPT 页数:83 大小:392.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械性损伤参赛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83页
机械性损伤参赛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83页
机械性损伤参赛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8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体机械性损伤人体机械性损伤 参赛选手:参赛选手:参赛选手:参赛选手:88888888人体机械性损伤 参赛选手:8888n n损伤与机械性损伤n n损伤是指外界物理、化学因素等造成人体组织结构破坏、机能障碍的状态。n n机械性损伤是指致伤物体与人体之间作相对机械运动造成的人体结构破坏和/或机能障碍。损伤与机械性损伤n n机械性损伤形成的机理机械性损伤形成的机理n n机械性损伤的形成,是由致伤物、人体、致伤物与人体相对运动作用产生的力这个三个因素所致。n n损伤形态及损伤程度取决于致伤物的物理性质、机械力的大小和人体组织结构的特点、受伤时人体的状态。机械性损伤形成的机理n n(一)致伤物n n1、造成人体机械性损伤的物体,称为致伤物。n n在案件中案犯行凶致人受伤的致伤物常称为凶器。人类社会存在的物体大多可成为致伤物,如石块、木棒等,有的质地较硬,如铁质的榔头,有的质地较软,如松木棍,两者相比,在等同条件下质地硬的致伤物造成的损伤程度要大于质地软的致伤物。(一)致伤物n n2、根据致伤物的特性,可将致伤物分为钝器、锐器和火器三大类。n n钝器:主要有拳、脚、锤、棍棒、砖石、酒瓶等,还有在实际办案中经常见到的致倒地损伤的地面,也属于钝器范畴;n n锐器:主要有尖刀、砍刀、匕首等;n n火器:是指枪支、炸药。2、根据致伤物的特性,可将致伤物分为钝器、锐器和火器三大类。n n3、很多物体有不同的作用面,可造成不同形态的损伤,如砖块,砖面打击肢体形成常见的皮下出血,而砖的棱边打击肢体形成条状创;n n相同的作用面作用于不同的人体组织,也可造成不同形态的损伤,如砖面打击在头顶部造成头皮挫裂创,而打击在背部形成的是皮下出血。3、很多物体有不同的作用面,可造成不同形态的损伤,如砖块,砖n n(二)力的大小(二)力的大小n n1 1、动能是有物体运动产生的,它的表示公式是、动能是有物体运动产生的,它的表示公式是E=1/2mv2E=1/2mv2,致伤物的质量越大,动能越大,速度,致伤物的质量越大,动能越大,速度越大,动能也越大,速度增加越大,动能也越大,速度增加1 1倍,动能增加倍,动能增加4 4倍,倍,因此速度对动能的影响更大,与损伤程度也更密因此速度对动能的影响更大,与损伤程度也更密切,如运动的高速子弹虽然质量不大,但由于速切,如运动的高速子弹虽然质量不大,但由于速度大,可产生很大的动能,对人体造成骨折、脏度大,可产生很大的动能,对人体造成骨折、脏器破裂等致命损伤。有些物体在运动过程中还有器破裂等致命损伤。有些物体在运动过程中还有旋转运动,产生旋转能,旋转能与致伤物的质量、旋转运动,产生旋转能,旋转能与致伤物的质量、旋转速度等有关。旋转速度等有关。(二)力的大小n n2、势能是物体的相对位移所具有的能量,分为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n n重力势能的公式是E=mgh,相对位移越大物体所具有的势能也越大,质量越大势能也越大,如高坠,人体在10楼坠落比在5楼坠楼的能量要大得多,对人体的损伤程度相对也要重得多。n n弹性势能的表示公式是E=1/2Ks2(K为弹性体刚性系数,s为弹性体变形的长度),如撑杆跳,撑杆的变形就是能量的产生。2、势能是物体的相对位移所具有的能量,分为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n n3、致伤物能量的释放时间是指指致伤物队人体从开始作用到能量释放完毕所经过的时间,其中冲量的表示公式为I=f(t-t0),I是冲量,f是动能,t是力作用时间,物体作用于人体的时间越短,冲击力越大,对人体的损伤也越大,同样与高坠为例,人体坠落在坚硬的水泥地与坠落在松软的泥地相比,前者释放能量的时间要比后者长,对人体的伤害程度就大。3、致伤物能量的释放时间是指指致伤物队人体从开始作用到能量释n n4、压强也是一个重要的物理指标,他的表示公式是P=F/S,P是压强,F是作用力,S是作用面积,在作用力相同的前提下,作用面积越小压强越大,损伤程度越大,如尖刀等锐器很容易刺破人体皮肤组织达到深部脏器。4、压强也是一个重要的物理指标,他的表示公式是P=F/S,Pn n 5、致伤物对人体作用力的方式可分为剪切、牵拉、扭转、压缩等。n n6、只有当作用力超过人体组织所能承受的限度时,才会造成人体损伤。n n致伤物对人体作用产生的力可直接或间接作用造成人体组织器官损伤。5、致伤物对人体作用力的方式可分为剪切、牵拉、扭转、压缩等n n直接作用是指致伤物的力的直接致人体损伤,如榔头打击人体形成的皮下出血,这种损伤是直接伤。n n致伤物的力经人体组织的传播,在远离作用点的部位形成的损伤,为间接伤。如,高处坠落时双脚着地,除造成双脚骨折等损伤外,通过力的传导,常常可在远离着力的部位见到损伤,脊椎断裂、颅底枕骨大孔周围骨折等,直接作用是指致伤物的力的直接致人体损伤,如榔头打击人体形成的机械性损伤的基本类型机械性损伤的基本类型 n n虽然致伤物的种类繁多,可造成各种形态的损伤,但根据机械性损伤的形态特征,可分为擦伤、挫伤、创、骨折及关节损伤、内脏器官破裂、肢体离断等几种类型。机械性损伤的基本类型 虽然致伤物的种类繁多,可造成各种形态的n n 一、擦伤一、擦伤n n(一)擦伤是钝性致伤物与人体以撞、擦、挤压等方式相互作用,致使人体表皮剥脱缺损位主要改变的损伤,又称为表皮剥脱。擦伤多见于钝器打击、交通事故、摔倒、磕碰等情况,擦伤可以发生在人体的任何部位,身体突出部位多见,如人体摔倒时,在肘部、膝部、鼻尖、下巴等处常可见擦伤。一、擦伤n n(二)擦伤的形态不一,多呈点状、线状或片状,根据致伤物的作用方式,可将擦伤分为抓痕、擦痕、撞痕、压擦痕。(二)擦伤的形态不一,多呈点状、线状或片状,根据致伤物的作用n n(三)法医学意义n n1、擦伤部位是外力作用部位。n n2、根据擦伤的形态特征,可推断致伤物作用面的形态。如大范围片状伴点点条状的擦伤场提示是人体与地面接触所致。n n3、擦伤表皮游离缘的方向指示外力作用方向,皮肤的游离缘为起始端、而皮肤连接的方向为终止端,即皮肤翻卷的方向是作用力的方向。(三)法医学意义n n4、推断伤后经过时间。n n范围比较小的擦伤,又无感染的情况下,一般的变化大致是:一天内湿,可见真皮血管扩张;一天后干,结痂;23天开始脱痂;57天痂皮完全脱落,逐渐愈合。4、推断伤后经过时间。n n二、挫伤二、挫伤n n(一)挫伤是指致伤物作用于人体,造成皮内或/和皮下及软组织为出血,又称皮下出血。广泛意义的挫伤包括内脏的出血性改变,如脑心肺肝的损伤出血。挫伤常见于钝器打击、交通事故、高坠。n n(二)挫伤的本质是皮内或皮下小动脉或/和小静脉破裂出血。二、挫伤n n 1、挫伤的血液主要聚集在皮下脂肪组织和结缔组织内,按照出血组织的深浅,可分为皮内出血、皮下出血。血液聚集在真皮内的,称为皮内出血,聚集在皮下组织的,称为皮下出血。1、挫伤的血液主要聚集在皮下脂肪组织和结缔组织内,按照出血n n2、挫伤的形态、大小、程度,除与致伤物的形态、作用力等因素有关外,还与损伤血管的粗细、组织的致密程度有密切的关系。n n在眼眶周围、会阴部处的皮下软组织疏松且血管丰富,在外力的作用下不但易造成血管破裂出血,而且由于组织疏松,血液易流动渗透,造成出血的范围也广,这种挫伤不能反映致伤物打击面的形态。2、挫伤的形态、大小、程度,除与致伤物的形态、作用力等因素有n n相反在致密的组织中,血液不易扩散,范围就小,如背部挫伤,由于真皮组织致密,出血量小、局限,容易反映致伤物打击面的形态。又如交通事故的轮胎碾压所致的挫伤,皮下出血带能反映轮胎的花纹。相反在致密的组织中,血液不易扩散,范围就小,如背部挫伤,由于n n3、挫伤的大小与出血量有关,小点状出血叫瘀点;较大出血呈条片状,叫瘀斑;挫伤出血量大,在皮下组织聚集,形成皮下血肿,触及有波动感者。3、挫伤的大小与出血量有关,小点状出血叫瘀点;较大出血呈条片n n(三)挫伤的法医学意义n n1、挫伤的存在说明人体有血液循环的存在,是生前伤的标志;n n2、挫伤所在部位有时指示直接受力部位;n n3、挫伤有时可以反映致伤物作用面的特征,(三)挫伤的法医学意义n n 4、根据挫伤出血颜色变化,推断伤后经过时间。血液在酶的作用下,其中的血红蛋白等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产生不同的颜色。一般的情况是:新鲜的皮下出血为青红色或青紫色,伤后l3日出现,保持36日;由青红色逐渐变成绿色,伤后36日出现,保持69日;局部皮肤转为黄色,为伤后815日出现,以后全被组织吸收而消失。n n5、根据挫伤的分布、数量、形状来分析事件性质,如徒手扼颈致死案件,常在颈部见到圆形、类圆形,散在分布的皮下出血。4、根据挫伤出血颜色变化,推断伤后经过时间。血液在酶的作用n n创创n n(一)创是指人体受到较大的外力作用,造成皮肤全层破裂哆开或内脏器官破裂的损伤。创由创口、创缘、创壁、创角、创腔、创底构成。创n n(二)创根据致伤物的不同,可分为钝器创、锐(二)创根据致伤物的不同,可分为钝器创、锐器创、火器创;根据创的形态可分为挫裂创、撕器创、火器创;根据创的形态可分为挫裂创、撕裂创、砍创、切割创、剪创、刺创等。裂创、砍创、切割创、剪创、刺创等。n n1 1、钝器创是由钝性物体击打、挤压、牵拉组织形、钝器创是由钝性物体击打、挤压、牵拉组织形成,由击打、挤压形成的称为挫裂创,由牵拉形成,由击打、挤压形成的称为挫裂创,由牵拉形成的称为撕裂创。钝器击打组织时,常有血管、成的称为撕裂创。钝器击打组织时,常有血管、结缔组织连接于两创壁之间,这些血管和结缔组结缔组织连接于两创壁之间,这些血管和结缔组织,称之为组织间桥,这也是钝器创最具有意义织,称之为组织间桥,这也是钝器创最具有意义的形态特征。的形态特征。(二)创根据致伤物的不同,可分为钝器创、锐器创、火器创;根据n n2、锐器创是具有尖端或刃缘的致伤物刺、切、砍、剪等作用形成的,根据作用力的不同,可分为刺创、切创、剪创、砍创等。n n3、火器创是发射的枪弹所致。2、锐器创是具有尖端或刃缘的致伤物刺、切、砍、剪等作用形成的n n(三)法医学意义n n1、根据创的出血情况,推断是否为生前伤,如创口内有凝血块,可认定为生前伤。n n2、创一般是受力部位,但要注意挫伤一样列举的情况。n n3、根据创的形态特征推断致伤物,如刺创,根据创口大小、创道深浅、创角宽度来推断刺器的宽度、长度、厚度。(三)法医学意义n n4、根据创的位置、数量等来分析事件性质,如腕部多处表浅切割创,自为的可能大。n n5、有些创周和/或创口留有异物,提取分析这些异物可进一步判断现场环境。4、根据创的位置、数量等来分析事件性质,如腕部多处表浅切割创n n骨折、关节损伤骨折、关节损伤n n(一)人骨骼的解剖结构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发生破坏,称为骨折。外伤性骨折以四肢长骨、颅骨、肋骨、椎骨多见。组成关节各骨的关击面失去正常队合关系,称为关节脱位,关节脱位是关节损伤最常见的。骨折、关节损伤n n(二)骨折以相应处的软组织有无破裂,分为开放性骨折和闭合性骨折;在致伤物作用点的骨折,称为直接骨折,远离着力点的骨折为间接骨折;骨折的形态有线性骨折、粉碎骨折、凹陷骨折等。(二)骨折以相应处的软组织有无破裂,分为开放性骨折和闭合性骨n n(三)法医学意义n n1、有些骨折提示暴力的直接作用点所在。n n2、根据骨折形态分析致伤方式,如下肢的螺旋骨折,提示脚撑地,身体旋转间接形成,非直接打击所致。n n3、根据骨折的数量、位置分析推断打击次数、先后顺序,如多条颅骨线性骨折,后形成的骨折线不越过前面形成的骨折线。(三)法医学意义n n内脏器官破裂内脏器官破裂n n(一)内脏器官的破裂是指心、肺、肝、脾、肾、胃肠等脏器的裂伤。n n(二)可由刺器、火器等直接致内脏器官破裂,也可由高坠等力的传导,间接外力形成。内脏器官破裂n n(三)法医学意义n n1、根据内脏器官的破裂来分析外力的作用方式。n n2、内脏器官破裂说明有较大的外力作用,可能与死因密切相关。(三)法医学意义n n肢体断碎肢体断碎肢体断碎肢体断碎n n(一)巨大暴力作用人体致人体遭到严重广(一)巨大暴力作用人体致人体遭到严重广泛的破坏并断离和泛的破坏并断离和/或粉碎。或粉碎。n n(二)多见于火车辗压、爆炸、高空坠落建(二)多见于火车辗压、爆炸、高空坠落建筑物倒塌等。分尸案件中的尸块就是肢体离断,筑物倒塌等。分尸案件中的尸块就是肢体离断,只不过是死后伤而已。只不过是死后伤而已。n n(三)法医学意义(三)法医学意义n n肢体离断时在巨大暴力的作用下形成的,根肢体离断时在巨大暴力的作用下形成的,根据损伤程度、形态特征可分析致伤物及其用方式。据损伤程度、形态特征可分析致伤物及其用方式。肢体断碎n n机械性损伤的死亡原因机械性损伤的死亡原因n n引起人体机械性死亡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原发性外伤致死是指外伤直接致命。继发性因素有疾病、外伤并发症、其他损伤等,外伤后继发性致死常见的是死于外伤后的并发症,外伤的并发症是直接死因;外伤后死于继发性因素是指外伤后继发其他因素死亡,一般不在外伤后立即死亡,常见的因素是感染。机械性损伤的死亡原因n n(一)原发性外伤致死n n1、生命重要器官的严重损伤。如心、肺、脑、肝等脏器受到破裂等严重损伤,可致人体快速死亡。如高坠,心脏破裂、全颅崩裂,可瞬间致人死亡。n n2、生命的重要器官受到压迫。如颅内大量出血量压迫脑组织,形成脑疝,造成人体死亡。(一)原发性外伤致死 n n3、人体大出血。心脏、大血管或富含血液的器官破裂等引起大出血,可快速致人死亡,大失血引起人体重要器官组织缺氧,代谢障碍而死亡,是损伤后常见的死亡原因;正常人全身血量平均每公斤约为75ml,大失血是指急性出血量达全身30%以上。n n4、休克。3、人体大出血。心脏、大血管或富含血液的器官破裂等引起大出血n n(二)死于外伤后的并发症n n1、栓塞。n n2、窒息。n n(三)外伤后死于继发性因素n n1、感染。n n2、继发性外伤性休克。在外伤的基础上,如失血后造成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致微循环障碍,最后致人死亡。n n3、中毒。人体软组织和肌肉广泛损伤后,组织分解产物进入血液积累,可引起多脏器功能障碍导致死亡。(二)死于外伤后的并发症n n锐器伤n n锐器伤是指具有锋利尖端或刃缘的致伤物作用人体形成的损伤,这类致伤物称之为锐器。n n在现实生活中常见的锐器有匕首、水果刀、菜刀、斧头、剪刀等,有些物体虽然不能称之为锐器,但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变成锐器,如在案件中常见到的啤酒瓶,在几大过程中破碎,玻璃碎片可成为锐器。很多锐器同时具有刺、切、砍的功能,如剑。锐器伤 n n锐器伤的一般特点是:创口哆开,创缘整齐,创角较锐,创壁平整,创内无组织间桥。n n根据锐器的作用方式,可将锐器伤分为刺创、刺切创、切割创、砍创、剪刀创等。锐器伤的一般特点是:创口哆开,创缘整齐,创角较锐,创壁平整,n n(三)切创法医学鉴定n n1、他杀切创,方向较为凌乱,深浅程度不一,但重者居多。n n2、自杀切创,切创的部位多在手腕部、大腿内侧、颈部等,切断桡动脉、股动脉、颈部血管,致失血性休克死亡。(三)切创法医学鉴定n n砍创法医学鉴定砍创法医学鉴定n n砍创一般见于他为,损伤方向不一,程度重,创砍创一般见于他为,损伤方向不一,程度重,创口哆开明显,若刃缘锐利锐利,创缘整齐,创壁口哆开明显,若刃缘锐利锐利,创缘整齐,创壁平整,创内无组织间桥;如刃缘不锐利,可见创平整,创内无组织间桥;如刃缘不锐利,可见创缘出血。砍创常伴有骨折,轻者为砍痕,重者可缘出血。砍创常伴有骨折,轻者为砍痕,重者可形成骨质砍裂创,有时在骨骼上面刻留有砍器刃形成骨质砍裂创,有时在骨骼上面刻留有砍器刃缘的金属碎片,提取这碎片可与嫌疑工具作进一缘的金属碎片,提取这碎片可与嫌疑工具作进一步检验比对。在他杀案件中同样会见到被害人双步检验比对。在他杀案件中同样会见到被害人双上肢等处有抵抗伤存在。上肢等处有抵抗伤存在。n n自砍致死者极为罕见,精神障碍者自杀可见到头自砍致死者极为罕见,精神障碍者自杀可见到头部等处有砍创,自杀形成的砍创多较集中,砍创部等处有砍创,自杀形成的砍创多较集中,砍创方向大致一致。方向大致一致。砍创法医学鉴定n n刺创刺创n n用具有一定体长且有尖端、或有刃的物体沿着其长轴方向刺入人体所形成的管状损伤,称为刺创。这类物体成为刺器,常见的刺器有匕首、刺刀、水果刀、三角刮刀等;根据刃缘的数量可分为单面刃、双面刃以及三面刃刺器等,有些刺器无刃,如铁钉、注射器。刺创n n法医学鉴定n n1、刺创多见于他杀,损伤程度重,一般数量较多,分布散乱,上肢常有抵抗伤。报复杀人案件,有时案犯为了发泄,可达数十处之多。法医学鉴定n n2、用刺器自杀的,虽也有所见,但少见,刺创形态比较典型,损伤位于自己的手能达到之处,损伤较轻伤、范围集中,方向基本一致,凶器常留在现场,现场安静。有的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自刺后伪装他刺者,这些创的部位多在非致命部位,创道往往较表浅,有试创,有些创相应部位的衣服无刺破口。2、用刺器自杀的,虽也有所见,但少见,刺创形态比较典型,损伤n n剪创法医学鉴定n n剪创常见于他为,致命性剪创更是指向凶杀;自杀案例少见,自杀者剪切的通常部位为腕部、腹股沟处,通过剪断桡动脉、股动脉达到自杀的目的。剪创法医学鉴定钝器伤钝器伤 n n钝器伤是指无锋利刃缘、尖端的钝性物体作用于人体所造成的损伤。钝器伤 钝器伤是指无锋利刃缘、尖端的钝性物体作用于人体所造成n n钝器损伤可表现为擦伤、挫伤、挫裂创、骨折、内脏器官破裂等,造成的挫裂创的一般特征是创缘不齐、创壁布平整、创角较钝钝、创腔内有组织问桥、创创底不平、有时在创底有囊腔形成等。在钝器所致的创口内常有砖石碎屑、木屑等异物,提取这些异物可进一步检验分析,有助于案件分析。钝器损伤可表现为擦伤、挫伤、挫裂创、骨折、内脏器官破裂等,造n n钝器损伤种类繁多,一般可分为棍棒伤、砖石伤、斧锤伤、徒手伤、高坠伤等。n n钝器损伤多见于他杀,自杀者少见。钝器损伤种类繁多,一般可分为棍棒伤、砖石伤、斧锤伤、徒手伤、n n棍棒损伤的一般特征n n1、条状损伤为主。不管是挫伤、挫裂创,还是骨折线,一般表现为条状,其长轴与棍棒的长轴一致。n n2、常有中空性皮下出血。棍棒类钝器快速用力击打人体软组织时,可在皮肤上形成中间呈苍白色两侧有出血带的中空性皮下出血。损伤中间呈苍白色是由于皮肤受压迫致皮下血管管内血液向两侧挤压所致。棍棒损伤的一般特征n n3、创缘有挫伤带。棍棒打击形成的挫裂创,在其两侧或一侧的创缘可见皮下出血带,出血带的宽度与打击方向有关,棍棒与人体的夹角越小一般出现的挫伤带月宽。n n4、常有线状骨。在实际办案中常见到打击头部造成颅骨线状骨折。3、创缘有挫伤带。棍棒打击形成的挫裂创,在其两侧或一侧的创缘n n砖头伤n n平面打击时形成片状的擦伤、挫伤,皮下有骨折支撑时,可形成挫裂创;边打击时形成挫伤、挫裂创,创缘的挫伤带明显;以砖角打击时,可形成三角形的挫伤或挫裂创,在颅骨上可有三角形的压迹或骨折。打击头部,可造成颅骨不规则的骨质缺损、线状骨折、凹陷骨折、粉碎性骨折、套环状凹陷骨折等。砖头伤n n(四)石块伤n n片石伤具有砖石伤的一般特征;与之相比鹅卵石比较光滑、呈椭圆形或圆形,质地较硬,打击皮肤,可在皮肤上形成椭圆形或圆形的皮下出血,有骨折衬托时,可形成挫裂创;打击颅骨,头皮可见类圆形或星芒状挫裂创,颅骨线形骨折、凹陷粉碎骨折或舟状凹陷骨折。(四)石块伤n n斧锤损伤的一般特征n n1、损伤面相对小,由于大多数斧锤的作用面较小,特别是锤类伤,。n n2、损伤相对重,在案件中常见的斧锤为金属质地,如打击头部,损伤常表现为头皮挫裂创,相应处颅骨呈凹陷粉碎骨折;打击在肢体躯干部位常表现为挫伤。斧锤损伤的一般特征n n徒手伤徒手伤n n(一)徒手伤是指用人体的一部分作为致伤物对人体造成的损伤。常见的有咬伤、拳击伤、脚踢伤、指甲伤。徒手伤n n坠落伤坠落伤n n(一)坠落伤是指人体从高处自由落下,接触地面或其他物体造成的损伤。n n(二)影响坠落伤的因素n n1、高度和体重,高度、人体的质量越大,造成的损伤也越重。坠落伤n n2、地面性状,地面的质地越硬,人体的的速度减为零的经过时间越短,对人体的作用了也越大,损伤也就越重,反之则轻。n n3、接触的部位和方式,如双下肢屈曲着地与头部着地相比,前者的损伤要轻得多。n n4、空中阻挡物的作用,在人体坠落过程中,如在空中有物体阻挡,将会减小下降速度,作用力相应也会减轻,损伤也轻。2、地面性状,地面的质地越硬,人体的的速度减为零的经过时间越n n坠落伤的特点n n1、外轻内重,常变现为体表损伤轻微,有时仅为表皮剥脱或皮下出血的表现,而内部损伤很重,如肢体骨折、肺肝等脏器破裂。n n2、损伤广泛,坠落伤除在着力点处形成挫伤、骨折外,还在远离着力点的部位发生骨折、脏器破裂等。坠落伤的特点n n3、损伤多为一侧分布,身体的某一侧着地,损伤就主要分布在这一侧。n n4、一次外力可以形成,全身广泛而严重的损伤,可用一次暴力作用解释,但在坠落过程中有阻挡物体时,可在其他部位形成损伤。3、损伤多为一侧分布,身体的某一侧着地,损伤就主要分布在这一 火器伤火器伤n n由火器发射或爆炸产生的致伤物所造成的损伤为火器伤。火器伤由火器发射或爆炸产生的致伤物所造成的损伤为火器伤。n n接触射击时,可在皮肤上见到圆形或半月形的印痕,称之为枪管印痕,检验时如有枪管印痕,这不但反映是接触射击,还能反映出枪口的形态特征。接触射击时,可在皮肤上见到圆形或半月形的印痕,称之为枪管印痕n n近距离射击时,射击残留物附着射入口周围,包括火药燃烧完的火药烟晕、燃烧不全的火药颗粒、子弹与枪管摩擦产生的金属颗粒、枪油等物质,射击残留物主要之前两种物质,创口周围见烟晕和火药颗粒说明是近距离射击,在办案中应提取这些射击残留物作进一步化验。近距离射击时,射击残留物附着射入口周围,包括火药燃烧完的火药n n远距离射击没有烟晕和颗粒灼烧。远距离射击没有烟晕和颗粒灼烧。n n枪弹创枪弹创法医学鉴定法医学鉴定法医学鉴定法医学鉴定n n1 1、自杀枪弹创,死者常手握枪支或枪支留在现场;、自杀枪弹创,死者常手握枪支或枪支留在现场;死者手腕皮肤有火药颗粒等射击残留物;常为接死者手腕皮肤有火药颗粒等射击残留物;常为接触射击或近距离射击,有枪管印痕;死者手上可触射击或近距离射击,有枪管印痕;死者手上可有细点喷溅血;射入口多在头部、前胸部位;射有细点喷溅血;射入口多在头部、前胸部位;射入口位于本人能达到的部位;致命伤为一次。入口位于本人能达到的部位;致命伤为一次。n n2 2、他杀枪弹创,现场一般不留枪支;一般为远距、他杀枪弹创,现场一般不留枪支;一般为远距离射击,没有烟晕和火药颗粒;射入口可在人体离射击,没有烟晕和火药颗粒;射入口可在人体任何部位;可有任何部位;可有2 2次以上的枪弹创。次以上的枪弹创。n n3 3、霰弹创多为意外事故或误伤,自杀或他杀少见。、霰弹创多为意外事故或误伤,自杀或他杀少见。枪弹创法医学鉴定n n爆炸伤爆炸伤n n(一)爆炸是一种极为迅速的物理或化学的能量释放过程,爆炸物在极短时间内产生大量气体,体积急剧膨胀,产生高压和巨大能量,向四周释放,使周围介质震动、破坏,并产生巨大声响的现象。爆炸伤n n因爆炸所导致的人体损伤称为爆炸伤。n n爆炸有快速、高压、高温三个主要特征。因爆炸所导致的人体损伤称为爆炸伤。机械性损伤的法医学鉴定机械性损伤的法医学鉴定 n n一、生前伤与死后伤的鉴定一、生前伤与死后伤的鉴定n n1、出血、出血n n2、组织收缩、组织收缩n n3、肿胀、肿胀n n4、结痂、结痂n n5、创口感染、创口感染n n6、异物、异物等等等等机械性损伤的法医学鉴定 一、生前伤与死后伤的鉴定n n二、致命伤后行为能力二、致命伤后行为能力n n人体受到致命伤后,一般立即或很快死亡,如全颅崩裂;有些人受伤后(如颅脑损伤)立即意识丧失;这些人受到致命伤后不会做出有意识的行为。但极个别人受到致命伤后,从受伤到死亡的一段时间里,脑组织还有一定的功能,有可能做出有意识的行为。二、致命伤后行为能力n n三、损伤性质的鉴定三、损伤性质的鉴定n n损伤的形成一般可分为自杀伤、他杀伤、意外伤、造作伤等,在实际办案中最首要的是要明确是自杀还是他杀。三、损伤性质的鉴定n n四、致命伤与非致命伤四、致命伤与非致命伤n n(一)非致命伤n n指不会引起死亡的损伤。非致命伤的分类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标准,在实际办案中常分为轻微伤、轻伤、重伤等:四、致命伤与非致命伤n n(二)致命伤n n致命伤是直接造成死亡的损伤,致命伤又可分为条件致命伤、绝对致命伤。(二)致命伤n n1、条件致命伤是指在某种条件下引起死亡的损伤。如损伤本身不足以引起死亡,但因受伤者体弱多病,或者抢救不及时,而出现并发症导致死亡者。n n2、绝对致命伤是指对任何人均足以致死的损伤,如心脏、大血管或生命重要器官广泛而严重的损伤等1、条件致命伤是指在某种条件下引起死亡的损伤。如损伤本身不足机动车交通事故损伤机动车交通事故损伤 n n在生活中常见的机动车有小型汽车、客车、货车、摩托车等,现在还有大功率的电动自行车。车辆撞击人体引起损伤的典型过程为撞击、摔跌、拖擦、碾压,车内人员的过程为由于惯性向前碰撞、向后反弹再次碰撞、摔跌在车内或车外。机动车交通事故损伤 在生活中常见的机动车有小型汽车、客车、货n n(一)影响损伤严重程度的因素(一)影响损伤严重程度的因素n n1 1、车辆的速度、车辆的速度n n车辆的速度是损伤程度严重是否的决定因素。如车辆的速度是损伤程度严重是否的决定因素。如当当20-30km/h20-30km/h行驶的小汽车撞击行人时,人体被行驶的小汽车撞击行人时,人体被抛抛5m5m;当;当30-40km/h30-40km/h时,被抛时,被抛10m10m;当车速大于;当车速大于65km/h65km/h时,会发生滚动式撞击,即人体多个部位时,会发生滚动式撞击,即人体多个部位连续被撞击。连续被撞击。n n2 2、保险带、保险带n n没有使用保险带是造成车内人员损伤的主要因素。没有使用保险带是造成车内人员损伤的主要因素。目前车内的保险带一般采用三点式保险带,起到目前车内的保险带一般采用三点式保险带,起到保护头部以免撞击、防止人员被抛摔、延长人体保护头部以免撞击、防止人员被抛摔、延长人体撞击时间的作用。撞击时间的作用。(一)影响损伤严重程度的因素n n3、部位n n撞击部位与损伤程度密切相关。如头胸部比四肢要重。3、部位n n(二)损伤的一般类型n n碰撞伤n n摔跌伤n n拖擦伤n n碾压伤n n挤压伤n n烧伤(二)损伤的一般类型n n行人的损伤n n行人的损伤与车内人员不同,典型的损伤过程为撞击、摔跌、拖擦、碾压。其中主要方式为撞击和摔跌。行人的损伤n n驾驶员的损伤n n碰撞伤n n颈部挥鞭样损伤n n躯干部保险带损伤n n四肢反射性损伤驾驶员的损伤n n后排位乘员n n后排位乘员位于前排座位与后排座位之间,其损伤与驾驶员位和副驾驶位不同。主要是车祸时人体向前碰撞形成损伤,后排位乘员的损伤以四肢为主,下肢多于上肢,其次是头面部。常表现为下肢关节脱位、骨折,有时是双侧性分布;头面部挫伤、颅骨骨折;颈部挥鞭样损伤等。后排位乘员n n死亡性质的鉴定n n(一)意外,交通事故极大多数是意外事件,常由于驾驶员的疏忽大意、驾驶员和行人的违章、道路设施差、环境不良等因素所致。也有少数驾驶员身体不适,如心脏病发作,引起的事故。n n(二)自杀n n在实际办案中利用交通工具自杀的案例比较少见。死亡性质的鉴定n n自己驾车自杀n n主动撞击其他车辆自杀自己驾车自杀 n n(三)他杀n n他杀后伪造成交通事故n n交通事故后故意杀人(三)他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