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系统解剖和生理功能课件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241465000 上传时间:2024-06-27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1.1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消化系统解剖和生理功能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消化系统解剖和生理功能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消化系统解剖和生理功能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消化系统解剖消化系统解剖和生理功能和生理功能 1消化系统解剖1消化系统消化系统解剖解剖2消化系统解剖2食管食管 (esophagusesophagus)为一肌性管道为一肌性管道为一肌性管道为一肌性管道,长约长约长约长约 25-28cm 25-28cm 25-28cm 25-28cm,有三处生理性狭窄有三处生理性狭窄有三处生理性狭窄有三处生理性狭窄:第一处在环状软骨下缘平面第一处在环状软骨下缘平面第一处在环状软骨下缘平面第一处在环状软骨下缘平面 第二处在主动脉弓水平位第二处在主动脉弓水平位第二处在主动脉弓水平位第二处在主动脉弓水平位 最后一处在食管下端最后一处在食管下端最后一处在食管下端最后一处在食管下端由粘膜、粘膜下层、肌层和外膜构成。食管无浆由粘膜、粘膜下层、肌层和外膜构成。食管无浆由粘膜、粘膜下层、肌层和外膜构成。食管无浆由粘膜、粘膜下层、肌层和外膜构成。食管无浆膜层,是术后易发生吻合口瘘的因素之一。膜层,是术后易发生吻合口瘘的因素之一。膜层,是术后易发生吻合口瘘的因素之一。膜层,是术后易发生吻合口瘘的因素之一。3食管(esophagus)为一肌性管道,长约 25-28c起于腹主动脉右侧的乳糜池起于腹主动脉右侧的乳糜池起于腹主动脉右侧的乳糜池起于腹主动脉右侧的乳糜池,接受膈以下所接受膈以下所接受膈以下所接受膈以下所有器官和组织的淋巴液有器官和组织的淋巴液有器官和组织的淋巴液有器官和组织的淋巴液;胸导管破裂、损伤时可致大量血浆蛋白等胸导管破裂、损伤时可致大量血浆蛋白等胸导管破裂、损伤时可致大量血浆蛋白等胸导管破裂、损伤时可致大量血浆蛋白等营养物质流失。营养物质流失。营养物质流失。营养物质流失。胸导管胸导管4起于腹主动脉右侧的乳糜池,接受膈以下所有器官和组织的淋巴液;位置位置位置位置:左上腹部的左膈下左上腹部的左膈下左上腹部的左膈下左上腹部的左膈下分区:贲门、胃底部、胃体部、幽门区分区:贲门、胃底部、胃体部、幽门区分区:贲门、胃底部、胃体部、幽门区分区:贲门、胃底部、胃体部、幽门区幽门部的环状平滑肌形成幽门括约肌幽门部的环状平滑肌形成幽门括约肌幽门部的环状平滑肌形成幽门括约肌幽门部的环状平滑肌形成幽门括约肌,其收缩时其收缩时其收缩时其收缩时即关闭胃与小肠间的通道。即关闭胃与小肠间的通道。即关闭胃与小肠间的通道。即关闭胃与小肠间的通道。胃胃(stomachstomach)5位置:左上腹部的左膈下胃(stomach)5胃壁结构 6胃壁结构 6主细胞(主细胞(主细胞(主细胞(chief cellchief cellchief cellchief cell)主要分泌胃蛋白酶主要分泌胃蛋白酶主要分泌胃蛋白酶主要分泌胃蛋白酶壁细胞(壁细胞(壁细胞(壁细胞(parietal cellparietal cellparietal cellparietal cell)分泌盐酸和抗贫血因子分泌盐酸和抗贫血因子分泌盐酸和抗贫血因子分泌盐酸和抗贫血因子粘液细胞(粘液细胞(粘液细胞(粘液细胞(mucous cell mucous cell mucous cell mucous cell)分泌碱性粘液分泌碱性粘液分泌碱性粘液分泌碱性粘液G G G G细胞(细胞(细胞(细胞(G cellG cellG cellG cell):分泌胃泌素分泌胃泌素分泌胃泌素分泌胃泌素胃壁细胞7主细胞(chief cell)胃壁细胞78899小肠小肠(small intestinesmall intestine)是胃肠道中最长的部分是胃肠道中最长的部分是胃肠道中最长的部分是胃肠道中最长的部分,约占消化道总长的三分之二。约占消化道总长的三分之二。约占消化道总长的三分之二。约占消化道总长的三分之二。分为三个解剖段分为三个解剖段分为三个解剖段分为三个解剖段:上段为十二指(上段为十二指(上段为十二指(上段为十二指(duodenumduodenumduodenumduodenum)中段为空肠(中段为空肠(中段为空肠(中段为空肠(jejunumjejunumjejunumjejunum)下段为回肠(下段为回肠(下段为回肠(下段为回肠(ileumileumileumileum)10小肠(small intestine)是胃肠道中最长的部分十二指肠十二指肠(duodenumduodenum)始于幽门始于幽门始于幽门始于幽门,止于十二指肠空肠曲,止于十二指肠空肠曲,止于十二指肠空肠曲,止于十二指肠空肠曲,长约长约长约长约25cm25cm25cm25cm。十二指肠分为四段十二指肠分为四段十二指肠分为四段十二指肠分为四段:球部、降部、横部和升部球部、降部、横部和升部球部、降部、横部和升部球部、降部、横部和升部乏特(乏特(乏特(乏特(VaterVaterVaterVater)壶腹部:是胆总管)壶腹部:是胆总管)壶腹部:是胆总管)壶腹部:是胆总管和胰管分别或共同开口处,也是和胰管分别或共同开口处,也是和胰管分别或共同开口处,也是和胰管分别或共同开口处,也是胆汁和胰液排入十二指肠的通路胆汁和胰液排入十二指肠的通路胆汁和胰液排入十二指肠的通路胆汁和胰液排入十二指肠的通路.11十二指肠(duodenum)始于幽门,止于十二指肠空肠曲,长空、回肠空、回肠(jejunumjejunum、ileumileum )空肠长约空肠长约2.4m2.4m回肠长约回肠长约3.6m3.6m其间无明显分界其间无明显分界12空、回肠(jejunum、ileum)空肠长约2.4m12阑尾(阑尾(vermiform appendixvermiform appendix)位于盲肠与末端回肠交界处位于盲肠与末端回肠交界处13阑尾(vermiform appendix)13大肠大肠(large bowellarge bowel)包括盲肠(包括盲肠(cecumcecum)、结肠)、结肠(coloncolon)和直肠()和直肠(rectumrectum)盲肠位于右下腹盲肠位于右下腹盲肠位于右下腹盲肠位于右下腹,连接小肠与大肠。连接小肠与大肠。连接小肠与大肠。连接小肠与大肠。回盲瓣控制小肠内容物进入大肠和回盲瓣控制小肠内容物进入大肠和回盲瓣控制小肠内容物进入大肠和回盲瓣控制小肠内容物进入大肠和 防止大肠内容物反流入小肠。防止大肠内容物反流入小肠。防止大肠内容物反流入小肠。防止大肠内容物反流入小肠。14大肠(large bowel)包括盲肠(cecum)、结肠(肛管(肛管(anusanus)系消化道的出口系消化道的出口(肛门肛门),),受肛门内、外括约肌控制。受肛门内、外括约肌控制。15肛管(anus)系消化道的出口(肛门),15肝肝 脏脏(liverliver)大部分位于右上腹大部分位于右上腹,小部分达左季小部分达左季 肋部肋部;上界约位于右锁骨中线第上界约位于右锁骨中线第5 56 6 肋间,下界与右肋缘平行;肋间,下界与右肋缘平行;肝脏以正中裂为界,分左右两半。肝脏以正中裂为界,分左右两半。16肝 脏(liver)大部分位于右上腹,小部分达左季16 胆道系统胆道系统 包括肝内、外胆管两大系统包括肝内、外胆管两大系统n肝内胆管肝内胆管:始于肝内毛细血管始于肝内毛细血管,经小间叶胆管、肝经小间叶胆管、肝段、肝叶胆管,汇集成肝内左右肝管。段、肝叶胆管,汇集成肝内左右肝管。n肝外胆管:包括肝外左右肝管、总管、胆囊、胆肝外胆管:包括肝外左右肝管、总管、胆囊、胆囊管和胆总管。囊管和胆总管。17 胆道系统 包括肝内、外胆管两大系统17胆总管胆总管 肝外左右肝管在肝门下方汇集成肝总管肝外左右肝管在肝门下方汇集成肝总管肝外左右肝管在肝门下方汇集成肝总管肝外左右肝管在肝门下方汇集成肝总管,下行后与胆囊管汇合而形成。下行后与胆囊管汇合而形成。下行后与胆囊管汇合而形成。下行后与胆囊管汇合而形成。n n胆总管长胆总管长胆总管长胆总管长7 7 7 79cm9cm9cm9cm,直径,直径,直径,直径0.60.60.60.60.8cm0.8cm0.8cm0.8cm。n n胆总管下端与主胰管在十二指肠内汇合并膨大胆总管下端与主胰管在十二指肠内汇合并膨大胆总管下端与主胰管在十二指肠内汇合并膨大胆总管下端与主胰管在十二指肠内汇合并膨大形成壶腹,称为泛特(形成壶腹,称为泛特(形成壶腹,称为泛特(形成壶腹,称为泛特(vatenvatenvatenvaten)壶腹。)壶腹。)壶腹。)壶腹。18胆总管 肝外左右肝管在肝门下方汇集成肝总管,18胆囊胆囊(gallbladdergallbladder)位于肝脏脏面的胆囊窝。长位于肝脏脏面的胆囊窝。长8 812cm,12cm,宽宽3 35cm5cm,容积,容积40-60ml40-60ml,分底,体,颈三部分分底,体,颈三部分胆囊颈上部膨大,称胆囊颈上部膨大,称HartmannHartmann袋,胆囊结石易袋,胆囊结石易嵌顿于此。嵌顿于此。胆囊三角(胆囊三角(CalotCalot三角)三角):胆囊管、肝总管与肝胆囊管、肝总管与肝下缘构成三角区,其内有胆囊动脉、副右肝管,下缘构成三角区,其内有胆囊动脉、副右肝管,是手术时易发生误伤的部位。是手术时易发生误伤的部位。19胆囊(gallbladder)位于肝脏脏面的胆囊窝。长81胰腺胰腺(PancreasPancreas)位于腹膜后、第位于腹膜后、第1 12 2腰椎前腰椎前,长长151520cm20cm。分为头、体、颈、尾四部分。分为头、体、颈、尾四部分。近端胰管常与胆总管汇合、共同开口于十二指肠近端胰管常与胆总管汇合、共同开口于十二指肠乳头,乳头,此解剖特点成为胰腺与胆道疾病相互关联的主要此解剖特点成为胰腺与胆道疾病相互关联的主要因素。因素。20胰腺(Pancreas)位于腹膜后、第12腰椎前,长15血液供应和回流血液供应和回流n胃肠道接受来自腹主动脉的血液供应胃肠道接受来自腹主动脉的血液供应n主要经由胃动脉和肠系膜上、下动脉将氧和营养物主要经由胃动脉和肠系膜上、下动脉将氧和营养物质输送至胃和肠。质输送至胃和肠。n胃肠道的血流约占心脏总输出量的胃肠道的血流约占心脏总输出量的20%,20%,进食后将明进食后将明显增加。显增加。n来自胃肠道的、携有丰富营养物质的静脉血流经门来自胃肠道的、携有丰富营养物质的静脉血流经门静脉至肝脏。静脉至肝脏。21血液供应和回流胃肠道接受来自腹主动脉的血液供应21神经支配神经支配胃肠道受自主神经系统的交感和副交感神经胃肠道受自主神经系统的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的双重支配。的双重支配。交感神经对胃肠道起抑制作用交感神经对胃肠道起抑制作用,减少胃的分泌减少胃的分泌和运动,促使括约肌和血管收缩和运动,促使括约肌和血管收缩;副交感神经则促使胃肠道蠕动、分泌增加和副交感神经则促使胃肠道蠕动、分泌增加和括约肌松弛。括约肌松弛。22神经支配胃肠道受自主神经系统的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的双重支配。2消化系统功能消化系统功能 23消化系统功能 23牙、口咽、唾液腺和食管牙、口咽、唾液腺和食管n咀嚼咀嚼n分泌分泌:唾液约唾液约1.51.5升升/天天 唾液含有淀粉酶、粘液和水。唾液含有淀粉酶、粘液和水。n吞咽吞咽n输送饮食输送饮食24牙、口咽、唾液腺和食管24胃胃储存和搅拌并将食物与之分泌的液体相混合。储存和搅拌并将食物与之分泌的液体相混合。运动运动:将食糜推向幽门将食糜推向幽门,幽门括约肌的收缩使食幽门括约肌的收缩使食糜逐步进入小肠。糜逐步进入小肠。分泌:分泌胃液(胃酸)分泌:分泌胃液(胃酸)消化消化25胃25小肠小肠分泌肠液分泌肠液:约约3 3升升/天天 助消化和吸助消化和吸中和胃酸中和胃酸蠕动和收缩:推进肠内容物和排空蠕动和收缩:推进肠内容物和排空26小肠分泌肠液:约3升/天26结肠结肠分泌粘液和电解质分泌粘液和电解质:保护结肠粘膜和润保护结肠粘膜和润滑粪便滑粪便吸收:水、电解质和部分营养素。吸收:水、电解质和部分营养素。形成粪便和气体(形成粪便和气体(150ml150ml)27结肠分泌粘液和电解质:保护结肠粘膜和润滑粪便27直肠直肠储存粪便储存粪便促使粪便排出促使粪便排出28直肠储存粪便28肝功能肝功能分泌胆汁(分泌胆汁(6006001000ml1000ml)参与代谢参与代谢合成凝血物质和蛋白质合成凝血物质和蛋白质吞噬和造血作用吞噬和造血作用解毒解毒29肝功能分泌胆汁(6001000ml)29胆道系统胆道系统分泌胆汁分泌胆汁储存胆汁储存胆汁浓缩胆汁浓缩胆汁输送胆汁输送胆汁30胆道系统分泌胆汁30胆胆 囊囊浓缩、储存和排出胆汁浓缩、储存和排出胆汁吸收吸收:胆汁中胆汁中9090的水和部分电解质的水和部分电解质分泌粘液分泌粘液20ml/d 20ml/d:保护和润滑胆囊粘膜保护和润滑胆囊粘膜31胆 囊浓缩、储存和排出胆汁31胆汁的生理功能乳化脂肪乳化脂肪,促使吸收促使吸收 助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助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抑制肠内细菌的繁殖抑制肠内细菌的繁殖刺激肠蠕动刺激肠蠕动中和胃酸。中和胃酸。32胆汁的生理功能32胰腺胰腺具有内分泌和外分泌功能具有内分泌和外分泌功能n内分泌内分泌:分泌胰岛素等分泌胰岛素等 参与糖和脂肪等的代谢。参与糖和脂肪等的代谢。n外分泌:分泌胰液(外分泌:分泌胰液(7507501500ml/d1500ml/d)、)、消化酶:胰酶、脂肪酶和胰蛋白酶消化酶:胰酶、脂肪酶和胰蛋白酶 帮助蛋白质和脂肪的消化。帮助蛋白质和脂肪的消化。33胰腺具有内分泌和外分泌功能3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