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的职业暴露与防护课件

上传人:494895****12427 文档编号:241464985 上传时间:2024-06-27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1.4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护士的职业暴露与防护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护士的职业暴露与防护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护士的职业暴露与防护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护士的职业暴露与防护护士的职业暴露与防护护护士的士的职业职业暴露与防暴露与防护护1优选护士的职业暴露与防护Ppt优选护优选护士的士的职业职业暴露与防暴露与防护护Ppt2学习内容学习内容1职业暴露的分类职业暴露的分类2 职业暴露发生频率职业暴露发生频率3职业防护职业防护4职业暴露现状分析职业暴露现状分析学学习习内容内容1职业职业暴露的分暴露的分类类2 职业职业暴露暴露发发生生频频率率3职业职业防防护护4职职3职业暴露职业暴露职业暴露职业暴露的分类的分类的分类的分类生物性生物性化学性化学性社社会会心心理理物理性物理性1职业暴露的分类职业暴露的分类职业暴露职业暴露职业暴露是指由于职业关系而暴露在危险因素中,从而有可能损害健康或危及生命的一种情况。职业职业暴露的分暴露的分类类生物性化学性社会心理物理性生物性化学性社会心理物理性1职业职业暴露的分暴露的分类职业类职业41.1.2病毒病毒 常见的有肝炎病毒、艾滋病病毒、冠状常见的有肝炎病毒、艾滋病病毒、冠状病毒,存在于病人的呼吸道、消化道及血液中。含病毒,存在于病人的呼吸道、消化道及血液中。含病毒浓度较高的血液和体液依次为:血液、伤口分病毒浓度较高的血液和体液依次为:血液、伤口分泌物、精液、阴道分泌物、羊水等。泌物、精液、阴道分泌物、羊水等。1.1.3其他其他 如真菌和寄生虫等如真菌和寄生虫等1.1生物性职业暴露生物性职业暴露1.1.1细菌细菌 可广泛存在于患者的呼吸道、血液、尿可广泛存在于患者的呼吸道、血液、尿液、粪便、积液、脓液等各种分泌物和排泄物中,液、粪便、积液、脓液等各种分泌物和排泄物中,也可存在病人的衣物及用过的器具中。也可存在病人的衣物及用过的器具中。1.1.2病毒病毒 常常见见的有肝炎病毒、艾滋病病毒、冠状病毒,存的有肝炎病毒、艾滋病病毒、冠状病毒,存51.2.2 噪声、高温、紫外线、红外线、电离噪声、高温、紫外线、红外线、电离辐射、放射损伤等。辐射、放射损伤等。1.2.3运动功能性职业暴露运动功能性职业暴露 护理工作中由于负重过护理工作中由于负重过度,搬病人、用物,用力不当,不正确的弯腰,造度,搬病人、用物,用力不当,不正确的弯腰,造成肌肉骨骼损伤;超时静立、走动,引起静脉曲张成肌肉骨骼损伤;超时静立、走动,引起静脉曲张等。等。1.2 物理性职业暴露物理性职业暴露1.2.1锐器刺伤锐器刺伤 针头、手术缝针、刀、玻璃等。有针头、手术缝针、刀、玻璃等。有20多钟血源性传播疾病通过针刺伤传播。其中最常多钟血源性传播疾病通过针刺伤传播。其中最常见、危害最大的是见、危害最大的是HIV、HBV、HCV,针刺伤时只,针刺伤时只需需0.04ml带有带有HBV的血液足以使受伤者感染。的血液足以使受伤者感染。1.2.2 噪声、高温、紫外噪声、高温、紫外线线、红红外外线线、电电离离1.2.3运运61.3.2化学性消毒剂化学性消毒剂 甲醛、过氧乙酸、碘等对人体甲醛、过氧乙酸、碘等对人体皮肤、黏膜、呼吸道、神经系统均有影响,可致头皮肤、黏膜、呼吸道、神经系统均有影响,可致头痛、职业性皮炎、鼻炎、哮喘,妊娠期护士胎儿畸痛、职业性皮炎、鼻炎、哮喘,妊娠期护士胎儿畸形、流产。形、流产。1.3.3各种废气各种废气 麻醉废气、汞蒸气等。麻醉废气、汞蒸气等。1.3化学性职业暴露化学性职业暴露1.3.1肿瘤化疗药物肿瘤化疗药物 配制和应用抗肿瘤药物及处理患配制和应用抗肿瘤药物及处理患者排泄物、分泌物时,可通过皮肤、呼吸道、消化系者排泄物、分泌物时,可通过皮肤、呼吸道、消化系统等途径受到危害,使白细胞计数减少、月经异常、统等途径受到危害,使白细胞计数减少、月经异常、畸胎、流产、慢性肝损害、脱发的发生率增多。畸胎、流产、慢性肝损害、脱发的发生率增多。1.3.2化学性消毒化学性消毒剂剂 甲甲醛醛、过过氧乙酸、碘等氧乙酸、碘等对对人体皮肤、黏人体皮肤、黏71.4.2 病区普遍存在护士编制少、工作量大、超负病区普遍存在护士编制少、工作量大、超负荷的工作。荷的工作。1.4.3 病人对护理服务要求逐日提高,医疗纠纷的病人对护理服务要求逐日提高,医疗纠纷的增多,给护士造成心理、生理上的损害。增多,给护士造成心理、生理上的损害。1.4社会心理因素社会心理因素1.4.1 护理工作面对病人呻吟、意外伤害、死亡等护理工作面对病人呻吟、意外伤害、死亡等社会环境,影响护士情绪。社会环境,影响护士情绪。1.4.2 病区普遍存在病区普遍存在护护士士编编制少、工作量大、超制少、工作量大、超负负荷的荷的82.1医务人员因职业关系,接触致病因子医务人员因职业关系,接触致病因子的频率高于普通人群。的频率高于普通人群。据卫生部统计,确诊为据卫生部统计,确诊为S A R S的患者中的患者中18.8%为医护人员为医护人员,位居各职业发病率,位居各职业发病率的首位。的首位。医护人员因针刺伤接触医护人员因针刺伤接触H I V的频率为的频率为0.19%。急诊科医务人员接触病人血的频率为急诊科医务人员接触病人血的频率为3.9%。2 职业暴露的频率职业暴露的频率2.1医医务务人人员员因因职业职业关系,接触致病因子关系,接触致病因子2 职业职业暴露的暴露的频频率率92.2 针刺伤或锐器伤针刺伤或锐器伤 健康的医务人员患血源性健康的医务人员患血源性传染病传染病80-90%是由针刺伤所致是由针刺伤所致2.3 国内学者调查发现,临床医务人员国内学者调查发现,临床医务人员H B V、H C V等肝炎总感染等肝炎总感染率为率为33.3%比普通人群(比普通人群(12.3%)明显高)明显高。2 职业暴露的频率职业暴露的频率2.2 针针刺刺伤伤或或锐锐器器伤伤 2 职业职业暴露的暴露的频频率率103.1 职业防护教育的问题:调查中有职业防护教育的问题:调查中有90.6%认为职业防护教认为职业防护教育不到位。育不到位。3.2 职业防护措施落实方面:调查中认为职业防护措施未能职业防护措施落实方面:调查中认为职业防护措施未能落实的占落实的占94%。护理管理者不重视护理管理者不重视护士缺编严重护士缺编严重3.3 防护用具方面:调查中认为防护用具不到位的占防护用具方面:调查中认为防护用具不到位的占95%,原原因是医院没有按规定购进和提供防护用品。因是医院没有按规定购进和提供防护用品。3.4 防护评估的问题:防护评估的问题:调查中认为防护评估不到位占调查中认为防护评估不到位占94%。(危险评估和指导处理,必要的检测、治疗及追访)。(危险评估和指导处理,必要的检测、治疗及追访)。3 职业暴露现状分析职业暴露现状分析3.1 职业职业防防护护教育的教育的问题问题:调查调查中有中有90.6%认为职业认为职业防防护护教教113.5 安全操作规程方面安全操作规程方面:因不重视或怕麻烦而长期形成不规范因不重视或怕麻烦而长期形成不规范的操作习惯:的操作习惯:在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时不戴手套(降低成本;有的认在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时不戴手套(降低成本;有的认为戴手套操作不方便、怕病人抱怨等)。为戴手套操作不方便、怕病人抱怨等)。在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喷溅时不戴防护镜。在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喷溅时不戴防护镜。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锐器或针头双手复帽的动作、手术台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锐器或针头双手复帽的动作、手术台上递器械、对使用后的注射器或锐器进行毁型。上递器械、对使用后的注射器或锐器进行毁型。3.6 工作中突发意外、不知情:工作中突发意外、不知情:如来不及戴口罩、手套和防护眼镜、穿隔离衣或防渗围裙,如来不及戴口罩、手套和防护眼镜、穿隔离衣或防渗围裙,医护在操作时被喷溅或刺伤,事后病人被查出是病原携带医护在操作时被喷溅或刺伤,事后病人被查出是病原携带者。者。国家现在推行自愿检测,不支持医院对病人强行检测,使得国家现在推行自愿检测,不支持医院对病人强行检测,使得医务人员和病人一样,处于不可知的危险之中。医务人员和病人一样,处于不可知的危险之中。3 职业暴露现状分析职业暴露现状分析3 职业职业暴露暴露现现状分析状分析124.1执行安全操作规范执行安全操作规范对锐利器械,要固定放置,易取,减少不必要的伤害。根对锐利器械,要固定放置,易取,减少不必要的伤害。根据科室特点,操作前应常规戴手套,若手部皮肤有破损,据科室特点,操作前应常规戴手套,若手部皮肤有破损,必须戴双层手套。要在充足的光线下进行治疗、护理操作,必须戴双层手套。要在充足的光线下进行治疗、护理操作,防止和减少意外针刺伤的发生。防止和减少意外针刺伤的发生。使用后的锐器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锐器盒或毁形器内使用后的锐器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锐器盒或毁形器内处置,禁止对使用后的针头复帽或取下针头,避免直接用处置,禁止对使用后的针头复帽或取下针头,避免直接用手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手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正确处理锐器伤。正确处理锐器伤。4 职业防护职业防护4 职业职业防防护护13从近心端从近心端向远心端向远心端挤压受伤挤压受伤部位部位锐器伤后的应急处理锐器伤后的应急处理肥皂水或肥皂水或者流动水者流动水冲洗(如冲洗(如为粘膜用为粘膜用生理盐水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反复冲洗)0.5%碘酒碘酒或或75%酒酒精消毒受精消毒受伤部位伤部位报告报告相关相关抗体抗体检验检验接种疫接种疫苗或者苗或者预防用预防用药药心理心理干预干预包扎包扎从近心端向从近心端向远远心端心端挤压挤压受受伤伤部位部位锐锐器器伤伤后的后的应应急急处处理肥皂水或者流理肥皂水或者流动动144.2执行标准性预防措施执行标准性预防措施 标准性预防措施要求把所有患者的血液和某些体液当标准性预防措施要求把所有患者的血液和某些体液当做有潜在传染性血源性病菌处理,包括血液、脑脊液、羊做有潜在传染性血源性病菌处理,包括血液、脑脊液、羊水、精液、阴道分泌物、带有血液的其他体液等。水、精液、阴道分泌物、带有血液的其他体液等。长期以来,护士只是在发现有传染病和明显的体液和长期以来,护士只是在发现有传染病和明显的体液和血液污染时才进行防护,因此,增强自我防护意识,切实血液污染时才进行防护,因此,增强自我防护意识,切实做好标准性预防,能有效地避免或减少血源性疾病感染的做好标准性预防,能有效地避免或减少血源性疾病感染的发生。有研究表明,只有约发生。有研究表明,只有约24.2%的医护人员知道标准性的医护人员知道标准性预防原则。预防原则。4 职业防护职业防护4 职业职业防防护护154.3环境防护环境防护 对护理单元注意通风及净化空气,保持护理单元恒定对护理单元注意通风及净化空气,保持护理单元恒定的温度与湿度,实行日、周、月记,即病房每日紫外线照的温度与湿度,实行日、周、月记,即病房每日紫外线照射射1-2次,每周乳酸熏蒸次,每周乳酸熏蒸1次,每月监测空气次,每月监测空气1次,根据监次,根据监测结果,做出相应处理。对怀疑有传染病的患者进行相应测结果,做出相应处理。对怀疑有传染病的患者进行相应等级隔离,尽量使用一次性器械物品,患者出院后彻底消等级隔离,尽量使用一次性器械物品,患者出院后彻底消毒。毒。护士的职业暴露与防护4 职业防护职业防护护护士的士的职业职业暴露与防暴露与防护护4 职业职业防防护护163 病人对护理服务要求逐日提高,医疗纠纷的增多,给护士造成心理、生理上的损害。2%的医护人员知道标准性预防原则。6%认为职业防护教育不到位。3%比普通人群(12.1肿瘤化疗药物 配制和应用抗肿瘤药物及处理患者排泄物、分泌物时,可通过皮肤、呼吸道、消化系统等途径受到危害,使白细胞计数减少、月经异常、畸胎、流产、慢性肝损害、脱发的发生率增多。1肿瘤化疗药物 配制和应用抗肿瘤药物及处理患者排泄物、分泌物时,可通过皮肤、呼吸道、消化系统等途径受到危害,使白细胞计数减少、月经异常、畸胎、流产、慢性肝损害、脱发的发生率增多。有20多钟血源性传播疾病通过针刺伤传播。4 防护评估的问题:调查中认为防护评估不到位占94%。国家现在推行自愿检测,不支持医院对病人强行检测,使得医务人员和病人一样,处于不可知的危险之中。要在充足的光线下进行治疗、护理操作,防止和减少意外针刺伤的发生。急诊科医务人员接触病人血的频率为3.职业暴露是指由于职业关系而暴露在危险因素中,从而有可能损害健康或危及生命的一种情况。b给药部位下方铺垫防渗透治疗单。若药液溅到皮肤或者眼里,立即用大量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1 职业防护教育的问题:调查中有90.2 针刺伤或锐器伤掌握化疗药物的潜在危害性及防护原则,采取尽量集中操作原则,减少反复接触机会。3运动功能性职业暴露 护理工作中由于负重过度,搬病人、用物,用力不当,不正确的弯腰,造成肌肉骨骼损伤;3其他 如真菌和寄生虫等2 病区普遍存在护士编制少、工作量大、超负荷的工作。4.4加强防护知识教育、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加强防护知识教育、提高自我防护意识掌握化疗药物的潜在危害性及防护原则,采取尽量集中操掌握化疗药物的潜在危害性及防护原则,采取尽量集中操作原则,减少反复接触机会。作原则,减少反复接触机会。配药前后要洗手、戴手套、戴目镜、戴口罩,有条件的戴配药前后要洗手、戴手套、戴目镜、戴口罩,有条件的戴面罩,掰安瓿时用无菌纱布包住颈部防止药物喷洒。溶解面罩,掰安瓿时用无菌纱布包住颈部防止药物喷洒。溶解药液时先将安瓿稍倾斜再将溶酶沿安瓿壁缓慢注入,待粉药液时先将安瓿稍倾斜再将溶酶沿安瓿壁缓慢注入,待粉剂浸透后再轻轻搅动。剂浸透后再轻轻搅动。4 职业防护职业防护3 病人病人对护对护理服理服务务要求逐日提高,医要求逐日提高,医疗纠纷疗纠纷的增多,的增多,给护给护士士176%认为职业防护教育不到位。职业暴露是指由于职业关系而暴露在危险因素中,从而有可能损害健康或危及生命的一种情况。2 职业防护措施落实方面:调查中认为职业防护措施未能落实的占94%。2 职业防护措施落实方面:调查中认为职业防护措施未能落实的占94%。d怀孕及哺乳期护士要避免直接接触抗肿瘤药物。急诊科医务人员接触病人血的频率为3.d怀孕及哺乳期护士要避免直接接触抗肿瘤药物。根据科室特点,操作前应常规戴手套,若手部皮肤有破损,必须戴双层手套。肥皂水或者流动水冲洗(如为粘膜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在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时不戴手套(降低成本;要在充足的光线下进行治疗、护理操作,防止和减少意外针刺伤的发生。2 职业防护措施落实方面:调查中认为职业防护措施未能落实的占94%。含病毒浓度较高的血液和体液依次为:血液、伤口分泌物、精液、阴道分泌物、羊水等。急诊科医务人员接触病人血的频率为3.3其他 如真菌和寄生虫等在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时不戴手套(降低成本;对锐利器械,要固定放置,易取,减少不必要的伤害。标准性预防措施要求把所有患者的血液和某些体液当做有潜在传染性血源性病菌处理,包括血液、脑脊液、羊水、精液、阴道分泌物、带有血液的其他体液等。6%认为职业防护教育不到位。1 职业防护教育的问题:调查中有90.肥皂水或者流动水冲洗(如为粘膜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2 职业防护措施落实方面:调查中认为职业防护措施未能落实的占94%。2 噪声、高温、紫外线、红外线、电离d怀孕及哺乳期护士要避免直接接触抗肿瘤药物。6%认为职业防护教育不到位。在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时不戴手套(降低成本;传染病80-90%是由针刺伤所致3各种废气 麻醉废气、汞蒸气等。肥皂水或者流动水冲洗(如为粘膜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根据科室特点,操作前应常规戴手套,若手部皮肤有破损,必须戴双层手套。c药液如果溢到桌面或地上,用纱布吸附;健康的医务人员患血源性6 工作中突发意外、不知情:健康的医务人员患血源性在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时不戴手套(降低成本;4 防护评估的问题:调查中认为防护评估不到位占94%。2 针刺伤或锐器伤2化学性消毒剂 甲醛、过氧乙酸、碘等对人体皮肤、黏膜、呼吸道、神经系统均有影响,可致头痛、职业性皮炎、鼻炎、哮喘,妊娠期护士胎儿畸形、流产。根据科室特点,操作前应常规戴手套,若手部皮肤有破损,必须戴双层手套。国家现在推行自愿检测,不支持医院对病人强行检测,使得医务人员和病人一样,处于不可知的危险之中。4加强防护知识教育、提高自我防护意识传染病80-90%是由针刺伤所致国家现在推行自愿检测,不支持医院对病人强行检测,使得医务人员和病人一样,处于不可知的危险之中。标准性预防措施要求把所有患者的血液和某些体液当做有潜在传染性血源性病菌处理,包括血液、脑脊液、羊水、精液、阴道分泌物、带有血液的其他体液等。2 职业防护措施落实方面:调查中认为职业防护措施未能落实的占94%。3 国内学者调查发现,临床医务人员H B V、H C V等肝炎总感染率为33.1 职业防护教育的问题:调查中有90.优选护士的职业暴露与防护Ppt掌握化疗药物的潜在危害性及防护原则,采取尽量集中操作原则,减少反复接触机会。6%认为职业防护教育不到位。3各种废气 麻醉废气、汞蒸气等。2 病区普遍存在护士编制少、工作量大、超负荷的工作。溶解药液时先将安瓿稍倾斜再将溶酶沿安瓿壁缓慢注入,待粉剂浸透后再轻轻搅动。1肿瘤化疗药物 配制和应用抗肿瘤药物及处理患者排泄物、分泌物时,可通过皮肤、呼吸道、消化系统等途径受到危害,使白细胞计数减少、月经异常、畸胎、流产、慢性肝损害、脱发的发生率增多。3其他 如真菌和寄生虫等2化学性消毒剂 甲醛、过氧乙酸、碘等对人体皮肤、黏膜、呼吸道、神经系统均有影响,可致头痛、职业性皮炎、鼻炎、哮喘,妊娠期护士胎儿畸形、流产。1 职业防护教育的问题:调查中有90.d怀孕及哺乳期护士要避免直接接触抗肿瘤药物。04ml带有HBV的血液足以使受伤者感染。有研究表明,只有约24.标准性预防措施要求把所有患者的血液和某些体液当做有潜在传染性血源性病菌处理,包括血液、脑脊液、羊水、精液、阴道分泌物、带有血液的其他体液等。b给药部位下方铺垫防渗透治疗单。若为药粉则用湿纱布轻轻擦抹,;6%认为职业防护教育不到位。2 噪声、高温、紫外线、红外线、电离2 病区普遍存在护士编制少、工作量大、超负荷的工作。医护人员因针刺伤接触H I V的频率为0.标准性预防措施要求把所有患者的血液和某些体液当做有潜在传染性血源性病菌处理,包括血液、脑脊液、羊水、精液、阴道分泌物、带有血液的其他体液等。5%碘酒或75%酒精消毒受伤部位2 职业防护措施落实方面:调查中认为职业防护措施未能落实的占94%。有20多钟血源性传播疾病通过针刺伤传播。1 职业防护教育的问题:调查中有90.掌握化疗药物的潜在危害性及防护原则,采取尽量集中操作原则,减少反复接触机会。其中最常见、危害最大的是HIV、HBV、HCV,针刺伤时只需0.有20多钟血源性传播疾病通过针刺伤传播。据卫生部统计,确诊为S A R S的患者中其中最常见、危害最大的是HIV、HBV、HCV,针刺伤时只需0.3其他 如真菌和寄生虫等3其他 如真菌和寄生虫等3其他 如真菌和寄生虫等6 工作中突发意外、不知情:2 病区普遍存在护士编制少、工作量大、超负荷的工作。6 工作中突发意外、不知情:2%的医护人员知道标准性预防原则。6%认为职业防护教育不到位。1 职业防护教育的问题:调查中有90.2%的医护人员知道标准性预防原则。2 噪声、高温、紫外线、红外线、电离标准性预防措施要求把所有患者的血液和某些体液当做有潜在传染性血源性病菌处理,包括血液、脑脊液、羊水、精液、阴道分泌物、带有血液的其他体液等。3各种废气 麻醉废气、汞蒸气等。b给药部位下方铺垫防渗透治疗单。有20多钟血源性传播疾病通过针刺伤传播。2化学性消毒剂 甲醛、过氧乙酸、碘等对人体皮肤、黏膜、呼吸道、神经系统均有影响,可致头痛、职业性皮炎、鼻炎、哮喘,妊娠期护士胎儿畸形、流产。若药液溅到皮肤或者眼里,立即用大量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从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压受伤部位3其他 如真菌和寄生虫等3 国内学者调查发现,临床医务人员H B V、H C V等肝炎总感染率为33.优选护士的职业暴露与防护Ppt若为药粉则用湿纱布轻轻擦抹,;有20多钟血源性传播疾病通过针刺伤传播。aa抽取瓶装药液抽取瓶装药液应在瓶内进行排应在瓶内进行排气,再拔针,不气,再拔针,不能在空气中打气能在空气中打气以免药液溢出。以免药液溢出。bb给药部位下方给药部位下方铺垫防渗透治疗铺垫防渗透治疗单。单。cc药液如果溢到桌药液如果溢到桌面或地上,用纱布面或地上,用纱布吸附;若为药粉则吸附;若为药粉则用湿纱布轻轻擦抹,用湿纱布轻轻擦抹,;若药液溅到皮肤;若药液溅到皮肤或者眼里,立即用或者眼里,立即用大量清水或生理盐大量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水彻底冲洗。4 职业防护职业防护dd怀孕及哺乳怀孕及哺乳期护士要避免期护士要避免直接接触抗肿直接接触抗肿瘤药物。瘤药物。4.4加强防护知识教育、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加强防护知识教育、提高自我防护意识注意事项:注意事项:6%认为职业认为职业防防护护教育不到位。肥皂水或者流教育不到位。肥皂水或者流动动水冲洗(如水冲洗(如为为粘膜用粘膜用1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