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坚持市场化基本取向,不断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是深化我国经济金融改革的重点工作,自1996至2012年,我国人民币存贷款利率市场化都在不断前进,在最近的这几年中,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利率市场化的步伐加快。截至2015年,我国的货币市场以及债券市场上的利率都已放开。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时机已经日趋成熟。本文将对我国利率市场化发展进程与现代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特点进行了结合,从利率市场化的影响因素入手探讨了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社会融资的主体还是商业银行。利率市场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尤其是我国有步骤的实施的利率市场化,在短时间内不会改变我国现有的金融格局,但是从长期来看,利率市场化的作用下商业银行在社会融资中所占的比例将有所下降,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也将变得更加激烈。同时这也意味着银行将面对更多更频繁的市场环境的变革,唯有自身的与时俱进才能在与市场、与同业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关键词:利率市场化;商业银行;转型AbstractSince Chinas reform and opening up, adhere to the basic orientation of marketization in our country, continue to deepen reform of the financial system. Steadily push forward reform of interest rate marketization is the key of deepening the reform of Chinas economic and financial work, from 1996 to 2012, the renminbi deposit and lending interest rate marketization in our country are advancing, in the recent few year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the pace of market-oriented interest rate was accelerated. As of 2015, Chinas monetary market and bond market interest rates have been let go. To further advance the timing of the market-oriented interest rate reform has been increasingly mature. The third plenary session of the 18 proposed also, to establish a modern financial system,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the economy, interest rate marketization reform is the core of financial system reform. In recent years, the central bank for the adjustment of interest rate liberalization pace is accelerating. But when sweeping market-oriented interest rate reform, commercial Banks must realize the marketization of interest rate is a double-edged sword, it can make money flow more reasonable, forcing Banks innovation, accelerate the transformation of bank, and to influence bank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contradictions and problems emerging bank spreads, shrinking margins, the impact of the traditional commercial Banks profit model. Therefore, under the condition of interest rate marketization, adjust the profit pattern of commercial Banks and how to adjust, is a very important task. Keywords: Interest Rate Market;Commercial Banks;Transition目 录摘 要.Abstract.绪 论.11 利率市场化概述及其理论基础.21.1 利率市场化概述.21.2 利率市场化的理论基础.21.2.1 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必要性.32 我国商业银行利率市场化的现状.53 我国商业银行利率市场化存在的问题.94 我国商业银行应对利率市场化的措施.124.1 科学转化业务模式.124.2 加快商业银行理财业务转型.134.3 规范利率风险内控机制.134.4 建立合理的金融产品定价体系.144.4.1 建立银行内部定价体系.144.4.2 测算金融产品综合收益的体系的建立.144.4.3 建立高效的内部分级授权机制.144.4.4 实现金融产品定价能力.144.5 注重人才队伍的培养.15结论.16致谢.17参考文献.18Appendix.19附 录.23绪论近年来,央行对于利率的调整步伐也在不断加速。2015年2月28日,央行发布相关消息称自3月1日,再次降息,存贷款利率分别再次降低至2.5%和5.35%,并将存款利率的浮动区间在原来1.2倍的基础上扩大至1.3倍,2015年5月11日,央行再次宣布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并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由存款基准利率的1.3倍调整为1.5倍。与此同时,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推进,我国之前由政府买单的隐性存款保险制度的种种弊端也逐步实现,而为利率市场化保驾护航的存款保险制度也在不久前出台。此外,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各家金融机构也相继推出大额定期存单等业务。但是,利率市场化使商业银行利差收入缩减、产品定价能力受到挑战等,同时导致存款保险制度出台、大额定期存款等新产品的推出,造成整个银行业的大变局。如果不能尽快转变经营方式、管理模式、盈利模式,以提高我国商业银行适应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能力,在未来利率市场化中,我国商业银行将处于不利地位,对于我国金融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也将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提出我国商业银行在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过程中具体的应对措施,就具有一定的意义。1利率市场化概述及其理论基础1.1 利率市场化概述利率市场化是指金融市场的利率水平交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但是,利率市场化又不是完全的排除政府对利率的调控,而是由直接调控变为间接调控,央行通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操作、窗口指导、道义劝告等方式对金融市场的资金供求情况进行调控,从而使我国的宏观经济情况将抗有序的发展。1.2 利率市场化的理论基础利率市场化主要由两方面的内容构成:一是商业银行存贷款利率市场化;二是中央银行通过间接调控的方式影响市场利率。1.商业银行存贷款利率市场化利率从根本上讲就是一种价格,价格是市场经济的灵魂,在利率市场化制度下,商业银行自己把握了自己的“灵魂”,由于利率的数量、期限和风险等影响利率的主要结构因素摆脱了中央银行的直接管控,商业银行根据金融市场的供求状况,根据价值规律,灵活调整本行利率政策,从而达到自身降低成本,减少风险,争取最大盈利的目的。可以说,商业银行是利率的制定者,同时也是利率的执行者。2.中央银行对利率间接调控市场经济体制国家大多采用了央行间接调控模式,间接调控模式核心是企业自由的决定利率。内部制约,市场价格体系和市场利率形成机制是此模式的核心内容。在传统模式中,中央银行全面掌控利率的变动。然而,在市场利率制度下,资金供求关系对利率变化起到主导作用,商业银行所有利率水平不再由中央银行控制,而是根据资金供求关系自主决定,中央银行的角色功能转变为间接调控。然而,中央银行的间接调控职能不等于失去调控能力,中央银行对影响国民经济,金融发展趋势等关键性基础指标仍然保留了窗口指导权,如最优惠贷款利率、基础贷款利率等。中央银行可利用再贷款、再贴现、公开市场操作等手段,对货币市场资金供求方式进行调控,通过研究分析同业拆借利率,根据货币供应情况的变化情况,制定利率调控策略,多次小幅调整基准利率,从而达到引导社会资金流向,影响全社会的各种利率水平,稳定经济环境,完成国家货币政策的各阶段任务的目的。1.2.1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必要性1.利率市场化改革是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关键建立资源优化配置的金融体系,有效利用市场提高资源效率,防范金融风险,稳定金融秩序,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目标。资金的配置是资源配置的重要步骤,这就提出了资金价格商品化的要求。作为资金价格的利率通过市场供求状况来决定,使金融机构实现公平竞价,最大程度的避免了利率管制导致的资金错配。因此利率市场化改革是深化改革我国金融体制的关键。2.利率市场化改革能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利率市场化能够加强投资的利率传导机制,使中央银行有效地利用利率这一中间变量调控经济。在利率市场化条件下,中央银行能通过公开市场业务、调整再贴现率和再贷款率等货币政策工具调节利率,进而通过利率对商业银行的市场行为进行有效地调节。利率市场化使利率充分发挥经济杠杆作用,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使货币政策能更好的服务于经济的发展。3.利率市场化改革是我国和国际接轨的必然趋势利率市场化是当前国际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许多国家金融开放与利率市场化的步骤是同时进行的。在当今的金融全球化进程中,一国的金融市场不是独立运行的,而是与整个国际金融市场息息相关。所以利率市场化改革能够使我国金融体系更加完善,更好的与国际接轨。4.利率市场化改革是推动金融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我国金融市场仍不十分发达,存在着资金配置效率较低、金融机构业务品种较少等现象。而市场化的利率是金融市场中的自动均衡器,在资金需求旺盛时,利率上升,利率越高,借款的成本增加,资金的需求被抑制;在资金需求不足时,利率下降,借款的成本降低,有利于刺激资金需求。此外,利率市场化还可以推动金融机构的创新,推动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5.利率市场化改革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突破在市场经济中,资金起着基础推动力的作用。资金的流向也就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资源的流向,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有赖于资金的合理配置。没有资金结构的调整,产业结构调整也就成为无源之水。资金结构调整的首要环节就是利率市场化。利率作为重要的资金价格,应该在资源配置过程中起到基础性的杠杆调节作用,不断优化资金流向、提高配置效率。中国经济面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性调整。中国的人均GDP已跨过5000美元门槛,面临着能否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重大挑战,因为经济水平的快速增长将遇到瓶颈,需要生产要素效率的提高。中国经济要改变过去依赖高投入、高耗能、高污染项目拉动经济增长的做法,转为依靠消费拉动、创新拉动的可持续发展方式。利率管制人为压低利率,为投资提供了廉价的资金,保护了低效的投资项目。利率市场化之后,资金将向高效率的投资项目流动,中小企业获得资金支持的可能性将提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包括经济增长方式,也包括收入分配、产业结构等问题。实行利率市场化能够增加居民的储蓄收入,缓解通货膨胀预期,增加人民对未来的安全感、稳定感,从而增强消费意愿,促进消费稳步增长。6.利率市场化改革是推动我国商业银行改革的必要条件商业银行的产权结构、风险管理等内容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深化商业银行的改革,是适应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的需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机构如果没有资金价格的决定权,就不可能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只有将资金价格的制定权交给金融机构,商业银行的长远发展才能有所保证。利率市场化对推动我国商业银行建立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和自我约束的运行机制具有重要作用。2 我国商业银行利率市场化的现状2.1 利率市场化的现状利率市场化改革作为金融深化改革的重要一环,近年来也有加速的迹象。目前贷款利率已经完全交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人民币存款利率市场化作为利率市场化的最后一个阶段也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2014年11月到2015年3月,央行两次调整存款利率的浮动区间。同时,为利率市场化保驾护航的存款保险制度也在不久前宣布落地,以及大额定期存单的发行等等,都为利率市场化的顺利进展奠定了基础。尽管利率市场化目前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总体上来说,中国银行业应对利率市场化的经验还是有限的,尤其是利率定价的经验还比较匮乏,所以利率完全放,交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后,整个利率定价仍旧是一门需要深刻研究的学问。因此,作为保证利率市场化能够顺利推行的重要前提之一,包括银行等金融机构在内的各类市场主体,不仅应该有能够自主决定存贷款的价格的本领,而且更应该能自由地设计和创新其他各类金融产品的本领,并且获得更高的定价权。此外,资产负债管理能力以及定价管理能力在商业银行的管理中居于重要地位,在利率市场化推进过程中,对这些管理能力的要求标准更髙,我国商业银行距离要求的能够有效应对利率市场化的管理标准还有一定的距离。而这一距离的缩短,是一个过程,不能一蹴而就,急于求成,不但需要培养大量的专业人才,更需要对现有的不合时宜的制度、机制和流程等做出变革,以真正构成具有现代特色的、更好适应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的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体系,切实提升资产负债管理能力,尤其是定价管理能力。更为重要的是,目前在融资中占主导地位的是那些市场化程度不髙的主体,这一问题的存在使得资金需求方的市场行为在一定程度上被扭曲了。因此,如果仅仅是依靠价格机制改革来推动对经济主体的改革只是一方面,稳步促进国企的市场化改革才是使其对市场价格敏感的重要促使之一。利率市场化演化利率作为资金的价格是资源配置的重要标准,是现代经济和金融的核心。20 世纪 70 年代,随着金融深化理论和金融次序理论的不断发展,金融自由化在全世界范围内展开。时至今日,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发达国家和大部分的发展中国家都纷纷进行了利率市场化的改革,在这个过程中,有成功也有失败。作为金融领域的一项重大变革,利率市场化赋予了商业银行对金融产品的自主定价权,使得市场中的资金得到了优化配置,有力的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但同时,也给银行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使得银行业面临更多的风险。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对利率实行直接管制,因此我国的利率始终是一种以行政定价为主导的管制利率。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利率管制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和金融稳定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这种行政管制利率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利率管制使得利率不能正确反映资金的供求关系,资金的配置和流动缺乏市场供求的引导。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推进利率市场化的进一步改革对于我国的金融体制改革和深化就显得十分的重要。2.2 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利率市场化是当前我国金融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步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进入实质性启动阶段,一些改革措施和思路在不断的推出和试点,可以预见我国利率市场化已经是必然趋势。尤其是在 2006 年 12 月 11 日,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5年的保护期结束,随即取消了外资银行在我国开展人民币业务的全部地域限制,并允许外资银行对中国居民提供人民币业务,这使得我国银行业直接面临外资银行的冲击。中国人民银行于 2007 年连续加息 6 次,而于 2008 年降息 5 次,2010 年先后加息 2 次,2011 年则加息 3 次,2012 年降息 2 次。并且于 2012 年 6 月 7 日调整存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 1.1 倍,同时将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下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 0.8 倍。中国人民银行逐步加快了利率调整的步伐,利率的频繁变动使得我国银行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的进一步改革,利率管制逐渐放开,这就使得作为我国商业银行主要营业收入的存贷利差收入大幅减少。在新形势下,我国商业银行抵抗风险的能力就显得十分的不足。同时,市场利率的多变性和不确定性对于银行经营的影响更大,使得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利率风险凸显。这就要求我国银行业的经营方式和管理理念必须做出改变以适应这种大环境的变化。我国按照利率市场化的步骤是“先贷款,后存款;先外币,后本币;先大额、长期,后小额、短期”,促进利率市场化变革的过程有条不紊,主要经历了下面几个阶段:1、银行同业拆借利率市场化。1996年我国银行业联网运行同业拆借市场,并且形成了全国统一的银行业同业拆借市场利率,拆借双方可以根据市场资金供需来自己确定拆借利率。拆借利率的出现翻开了我国利率市场化变革的篇章。2、国债利率的市场化。在1997年,我国又陆续将银行间政策性金融债与市场国债的发行利率和债券市场利率开放。3、上限放开、下限浮动的市场化试点。而到了1999年,我国采取扩大县以下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的浮动幅度,并提升了向中小企业贷款利率的浮动幅度。2004年1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又一次将金融机构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扩大;3月25日起推行再贷款浮息制度;10月29日把商业银行贷款利率的上限放开,扩大信用社贷款利率浮动上限为基准利率的 2.3 倍,推行人民币存款利率下浮的制度, “存款利率管上限、贷款利率管下限”的阶段性目标成为现实。4、利率市场化稳步推进。2005年,中国人民银行把超额准备金存款利率大大调低,而且将金融机构同业存款利率完全放开,并授权金融机构自己决定计结息规则(除活期和定期整存整取存款外的存款种类)。2007年1月,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在上海正式运行,为市场利率体制和市场化定价机制的建设制定了标准,并且为一步推动存贷款利率变革提供了保障。以此为标志,票据市场转贴现利率、债券回购利率、银行同业拆借市场利率、国债与政策性金融债发行利率以及二级市场的利率全部实现市场化。2008年,我国的利率市场化因为全球性金融危机的爆发和欧债危机持续发酵而暂停。2012年6月8日,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被中国人民银行调整为原基准利率的1.1倍;同时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下限也被调整为基准利率的0.8倍,这样,最终打破了受到管制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利率市场化改革也翻开了新的一页。一个月之后,2012年7月5日,中国人民银行进一步下调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下限,由此前的0.8倍进下调为基准利率的0.7倍。这些措施都意味着利率市场化改革正在加速进行。中国的利率市场化进程出现加速迹象。5月1日开始,央行正式开始实施存款保险制度,这为存款利率市场化提供了相应的保障。5月11日,央行宣布降息25个基点,但与此同时央行将存款利率上限从之前的基准利率的1.3倍上调至1.5倍,与此前的“一浮到顶”不一样的是,各商业银行对于存款的定价在此后出现了明显的分化迹象:部分中小银行仍然选择较大幅度的上浮,但大型商业银行的上浮幅度则相对较小。对于储户来说,存款利率定价的分化也要求其对于风险作出更加理性和客观的考量。在此基础上,央行出台大额存单,已经是水到渠成。事实上,2013年底央行已经在银行间市场上推出了同业存单,但仅限于商业银行之间的发行和转让,截至目前,同业存单的存量已经达到了1.4万亿元。此次,针对个人以及非金融机构的大额存单的推出,则有着更加不同寻常的意义。首先,大额存单的期限从1个月至5年,这将大大丰富市场的期限结构,也有利于建立更加市场化的利率曲线,推动以此作为基础的衍生品市场的发展。第二,大额存单的定价分为固定和浮动利率两种,都将按照市场定价,这事实上已经突破了基准利率1.5倍的存款利率上限管制,同时,浮动利率将以SHIBOR作为定价基准,这也意味着未来中国将很可能培育SHIBOR作为商业银行对客利率的基准。第三,大额存单可以转让以及抵押,这将增加大额存单的流动性。从这些角度来看,大额存单也将在一定程度上替代理财产品,目前,其与理财产品的区别在于理财产品的进入门槛一般是5万元,但大额存单对于个人的门槛则为30万元。对于非金融机构来说,其进入的门槛是1000万元人民币,同时如果大额存单可以转让,那么将给购买大额存单的企业提供极大的便利,比如说企业突然遭遇现金短缺,在没有大额存单的市场状况下,企业将被迫选择“提前赎回”在银行的定存,而银行往往只能给企业活期利率,但如果大额存单可以转让,那么企业则可以在第三方平台上将存单转让,这将大大降低可能的利息损失,在利率上行时甚至可能获取比票面更高的利率。这些都意味着利率市场化的进程将大大加速。在这样的基础上,中国也需要加快发展利率衍生品市场来满足企业不断增长的对冲需求。3我国商业银行利率市场化存在的问题3.1存在的问题3.1.1商业银行的利差收入减少商业银行的最大业务往来就是信贷, 长久以来,它们最大的利润来源就是存贷利差的利息收入,这也是我国银行业利润增长的主要动力。通过解读下面的表格,我们可以看出:2014年之前,已经上市成功的商业银行的主营业务收入中,净利差收入所占有的点已高达94%。经过国内外市场实践证明,利率市场化的实行使银行间竞争加剧,实际利差收入不断减少也给我国商业银行的业务发展带来不小的压力。我国商业银行都呈良好的上升趋势,尤其是利息净收入,勇攀高峰,占领着所有收入中的高地,继续沿袭传统的盈利结构和形式,将存贷利差作为银行的最大利润来源。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很多商业银行的营业模式都没发生大的改变,基本都是以存贷利差收入为主导,加以手续费和佣金收入等中间业务的经济来源为营业收入锦上添花。3.1.2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加大金融市场的效率和风险往往交织在一起,相伴而行。我们不能因为金融体系自身的脆弱性和金融深化所可能带来的风险而停步不前,放弃改革。政府实行利率管制时,商业银行基本上不存在大的利率风险,他们主要根据央行制定的利率水平进行存贷款业务,业务发展中的利率变动可以预测,也比较稳定。利率市场化变革开始之后,利率的浮动主要受市场波动影响,市场的不稳定性使商业银行难以拿捏利率变动的尺度,这样就增加了业务来往中的利率风险。中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是在面向国际市场的大背景下,逐步尝试,步履蹒跚地前进,所以,当前的商业银行还不能成熟地应对利率风险,由于不能充分认识利率风险,他们缺乏相应的有效的管理经验和风险处理办法,又因为我国银行业没有制定合理的利率定价制度,所以无法使利率风险量化系统模型化,也不能对利率风险进行外部审计和内部控制。种种弊端导致中国的利率风险程度与利率市场化的改革进程是同步攀升的。3.1.3商业银行的传统经营模式将遭受巨大冲击传统经营模式下的商业银行积留了不少弊端,比如金融创新不足、风险管理机制不健全等,那时的银行主要依靠存贷款的差额利息作为稳定的营业收入,没有办法开源广进,很是打击商业银行发展的积极性。中国的金融改革阶段目标是利率市场化和汇率市场化,实现途径是管制的放松和实践的探索。我国市场化改革从一开始就强调尊重企业的自主权,其中最主要的一条是尊重企业定价权。让商业银行拥有自主定价权,给商业银行的业务发展提供最大最灵活的空间,首先要让商业银行具备完善的风险评估能力和合理定价能力。这样就会使银行间的竞争更加激烈,存贷利差更加缩减。所以,商业银行要尽快适应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步伐,保证自己在商业竞赛中不被驱除出去,利用好利率市场化的政策,有效使用有限的信贷资源,做到高收益,低风险,赚得盆满钵满。3.1.4商业银行将面临更大的利率风险和信用风险利率管制时期,货币政策调控是直接型的,货币当局直接规定金融资产的价格(利率)和信用规模,所以,利率风险低,银行的本钱和收益都具有稳定性。进行利率市场化变革后,银行间的竞争更加剧烈,存贷款利率也在市场波动的影响下浮动不定,这使银行的资金流向和配置情况不甚明了,商业银行面临着比较严重的信誉风险和收益风险。3.2 利率市场化带来的机遇3.2.1增强商业银行竞争力利率市场化的政策逐渐得到落实,商业银行为了争取市场份额和客户源,“战况”有愈演愈烈的趋势。这种情况下,不管是银行还是客户,又有了更多的选择权银行能自主选择风险和收益相当匹配的优质客户,客户也能自由选择服务和产品都合心意的银行。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金融业市场发展红火,各类银行在城镇间栉比鳞次,竞争激烈之程度与日俱增,外资银行也在我国拓展着市场领地,它们的利率管理已经完全走向市场化,我国的商业银行要想维护住自己的主战场,就必须尽快推行利率市场化,实现与外资银行的同步发展。所以,国内银行要想得到长远的进一步的发展,第一要做好预算工作,将成本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加强风险防范工作,对金融产品进行公平合理的定价,合理改善经营体制。第二要抓紧落实商业银行的经营自主权,彻底摆脱利率管制,在自主经营的过程中担负起可预见或不可预见的风险和盈亏,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约束好自身,使业务发展合理化、合法化。利率市场化政策下的自主定价权,要靠银行自己来根据利润变化和资金走势来判断金融产品的市场价值,银行间的竞争也不单单是价格战,其中要融入企业的精神文化,服务理念,技术层次和创新能力等新的因素。3.2.2有利于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利率管制政策远远落后于实体经济的需要和投资者的需求。尤其是涉及到货币价格的利率和汇率(相对价格)受到了严格的管制,商业银行的利率决定权受到管制,不仅对银行的业务创新造成了阻力,而且不能满足市场和客户日益增多的业务要求,使金融改革的步伐受阻。那么利率市场化能给商业银行的业务发展带来什么好处呢?首先体现了商业银行在竞争性市场中的自主定价权,尊重了银行的自主权,鼓励银行发展创新性业务;其次,开拓出一大片空间来发展那些以利率为因素的金融产品。最后,它反映了客户的选择权。金融机构的客户既有居民,也有企业,还有各种各样的其他类型实体。这些客户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自由选择银行提供的产品、服务和价格。通过利率市场化,金融机构可以根据客户的不同风险级别和偏好,提供各不相同的多样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3.2.3创造相对公平的竞争环境 利率市场化从上世纪八十年代风靡国外金融市场,我们以美国为例,“Q法令”的取消意味着政府正式放开了对利率的控制,目的是完善资本、货币、金融市场,把金融市场提升到更高层次的市场体系中。自此之后,相应的更高级的危险保值机制也衍生出来,和金融市场、金融机构一起形成了和谐的循环体质,存款的实际收益很低,所以储蓄很低,如果银行不能根据风险程度决定利率,那么低的实际贷款利率吸引那些低收益和低风险项目,对生产性项目或高风险项目来说,要么得不到贷款,要么转投在较高风险但是短期内高收益的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门下,许多普通客户也不再执着于存款储蓄,而是渐渐将目光转移到了金融、风险投资上面。3.2.4有利于商业银行优化客户结构利率市场化之后,商业银行改变以前的被动适应市场状况,来优化客户结构呢?随着经济科技的发展,相关的管理经营部门开始将目光放在市场上货币运行的趋势,通过计算商业银行的所有大大小小的业务往来,资金运转状况为基准,合理运用自主定价权,结合自身的经营状况,监控利率水平的变化,并根据利率的浮动水平发展客户群。比如,在重点吸引普通、优质客户的同时,还要注意利用利率风险抵偿来保障高风险客户的业务。借款业务作为一种调节客户结构的手段渐渐被商业银行搬上台面,借款也开始了“对症下药”,对那些信用度高的优质客户,银行会根据他们的实际需要提供相对优惠的借款利率,而对一些高风险不固定客户,就要给他们提升借款利率,以防风险发生。3.3利率市场化的影响3.3.1利率市场化有利于促进金融体系改革利率市场化一方面可以使银行业的整体素质提高,另一方面也推动我国金融体系的市场化变革。但利率市场化要一点一点脚踏实地的完成,不会突然之间就完成,以使商业银行可以逐渐适合市场化的利率市场,于此相应的要建立起有关措施和制度来面对市场化后可能形成的利率风险和其他情况。伴随利率市场化步步推动的过程,利率市场化将成为我国金融体系改革的标志,同时在经济生活中也将发挥重要作用。这时,把利率市场放开会使中央银行利用货币供应量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的难度增加。具有声望的外资银行则可以利用优势,在国际金融市场把低成本的资金融入,到国内后再用相对低的利率贷给国内企业,开展借贷倾销,与国内商业银行争夺客户资源,而国内银行则将会面对市场份额快速缩小的情况,又进一步增加了改革的压力。3.3.2利率市场化可能会带来新的金融腐败当实行利率管制的制度时, 中央银行掌握贷款价格制定权,商业银行仅有贷或不贷的权利。实现利率市场化后,商业银行在以前的基础上,掌握着制定贷款价格的权利。当商业银行同时拥有这两种权力时,很多金融机构就可能不再严格遵循风险加成的原则来对贷款利率进行合适定价,就会出现关系利率、人情利率,金融机构就很可能出现人为降低贷款利率的情况。这一方面损害了银行和贷款人的权利,又会影响社会的稳定性。这个状况在我国相当凸出,主要是因为我们国家的金融体制变革还未彻底完成,投资主体单一、银行国有、银行垄断等问题将继续存在于未来一段时间,利率定价和银行风险内控经验也是相当不足。4 我国商业银行利率市场化解决的对策4.1 科学转化业务模式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应对利率市场化一定要科学转化理财业务模式,建立起以理财产品为切入点、以满足客户为目标的业务模式。 首先,其中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以产品为切入点是要求商业银行必须重视产品的升级与创新;以满足客户为目标的业务模式可以使商业银行为客户提供多元化、个性化的产品之外还要确保服务的全面性与多重性,充分挖掘潜在客户背后潜在的资源,在不流失客户的前提下,发展与壮大客户。商业银行理财业务通过为不同客户提供满足其需求的理财业务或在市场上具备竞争优势的理财业务而提升本身的收益,减轻利率市场化对自身发展的冲击。其次,商业银行理财业务也要提高内部理财业务负责人、客户经理及其他一线员工与客户进行沟通时所需的专业素质及沟通技巧。只有做好沟通,才能更有效地推荐理财业务与产品,进而使客户通过对银行服务的认可来提升自身的美誉度、忠诚度。现阶段我国种类商业银行的存贷款业务份额在银行全部业务的占比超过了90%,相应的商业银行的营业收入也过度依赖于资产负债类业务,而这样对商业银行的现实影响就是其在应对利率市场化进过于被动,并面临着极高的利率风险及巨额损失。目前我国多数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及表外业务发展均不够规范与成熟,直接导致商业银行防范利率风险缺乏更高效的措施与手段。而为进一步增强商业银行应对利率市场化的能力,拓展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发展新型理财业务也是商业银行提高核心竞争力、取得更高利润空间的首选。 最后,提高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竞争力,需要做下两个方面的工作:即平台化与产品化。所谓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平台化是指商业银行将理财业务锻造成投资顾问的培养与业务拓展的双重平台;所谓理财业务产品化则要求商业银行要为客户推介适合其风险偏好、适合其家庭资产状况,个性化,多元化的理财产品。理财业务平台化作为其实现产品化的根本,理财业务产品化则是理财业务完成平台化的拓展目标。理财业务要想实现平台化,除了拓展其理财业务手续费的优惠政策以外,还可以与外来的券商、基金公司等合作,拓宽理财产品线,发售一些基金专户,私募基金,和资管计划,以满足日益旺盛的理财客户群体。但是对于收益不确定,以及金额的限制,仍然未必能很好的吸引那些惧怕风险的普通客户。 4.2 加快商业银行理财业务转型凡事都有两面,与利率市场化形成呼应的是则是商业银行资本约束,它作为避免商业银行随意扩张、降低银行业务粗放发展的主要手段,同样也是利率市场化发展过程中影响商业银行业务转型的主要障碍。为确保商业银行能够及时采取措施应对利率市场化作用下产生的各类发展需求,抓紧做好理财业务转型成为目前商业银行摆脱资本约束,集中精力应付利率市场化的必然选择。利率市场化的不断推进,商业银行的收入结构必将发生实质性的转变,传统以利差收入为主营业务收入的模式必须改变,中间业务等非利息性收入占比将加大;如果说利差收入是低附加值业务的话,那么该方面的收入比重在不断减少的同事,另一方面却是以中间业务为代表的高附加值业务收入在总收入的比例持续攀升。利率市场化将进一步促进银行的转型升级,建立和完善合理高效的定价体系,提高银行风险定价能力,实现差异化经营。应该根据不同客户、不同产品、不同的部门进行划分,建立细致精准的成本核算体系,完善定价,根据不同金融产品的成本、风险和回报比能够准确界定从而量化核算,为产品的定价提供基础。 4.3 规范利率风险内控机制要建立良好的内控机制,关键在于建立与银行表内外业务头寸紧密相连的利率风险系统,具体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改善。 首先,将监督检查融入到日常工作中来。加强对制度执行的监督和检查,加大检查力度,构建健全的监督检查防线;强化支行的自律管理,将其日常利率风险的防线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其次,加强监督职能的建设。建立独立的审计部门,向董事会专项负责,在无干涉情况下执行董事会委派任务,随时报告审计结果。加快商业银行审计电子化,采用稽核方法,用 IT 技术为条件,对审计系统进行开发,由此监督银行业务。在审计方面,着重对外部手段的借助,同时兼具合规性以及风险性审计。 再次,不断改进。监督检查仅仅是发现违规行为,但是完善的纠错机制更加需要,实施正确有效的预防以及纠错制度,建立持续、循环的操作风险管理完善过程。把每个环节都要重点完成,对各岗位职责要严格履行,同时对犯错环节落实处罚,保证各个环节有效实施,降低利率风险。 最后,培育良好的利率风险管理环境。良好的利率作风险管理环境和氛围是科学管理利率风险的基础,而优秀的利率风险管理文化是决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水平高低的关键因素,也是建立银行利率风险管理制度保证。我国商业银行要加强利率风险管理首先要提高全体员工对风险的认识,加强全体员工对操作风险的管理意识,尤其加强要管理者对利率风险管理的责任感,充分调动其管理主动性,才能在银行内营造浓厚的利率风险管理氛围。4.4 建立合理的金融产品定价体系4.4.1 建立银行内部定价体系商业银行总行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根据自身的经营管理情况,制定适用于全行的基准利率,然后根据各分行的具体实际情况,制定分行利率的浮动区间,分行在给出的浮动区间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地理环境及实际经营状况,指导所属辖区的各支行进行金融产品合理有效的定价。在这个过程中,能够充分给予各级分支行一定的权利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因地制宜合理进行金融产品的定价,同时,此重定价方法也能充分调动各级商业银行的积极性,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金融产品的定价中来,确定金融产品的交易价格,进而增强商业银行的竞争力。4.4.2 测算金融产品综合收益的体系的建立推出金融产品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增加银行的经营收入,但是由于金融产品收益的不确定性,在金融产品设计时,就要准确测算金融产品未来的具体收益。从国内外商业银行的先进历史经验来看,科学合理的金融产品定价机制的建立能够加强商业银行对经营成本的控制,提高商业银行在金融市场中的竞争力,提高商业银行的激烈的经营效益。4.4.3 建立高效的内部分级授权机制商业银行获得自主定价权就有可能会引起商业银行的“道德风险”,内部分级授权机制的设立可以使我国商业银行在授权范围内,根据自身具体经营情况,因地制宜,结合客户的具体情况,定合理的金融产品定价策略。4.4.4 实现金融产品定价能力商业银行可以通过专业化、标准化的操作模式,同时根据自身的特点及优势,在实际经营中实现营业收入的最大化。同时,通过商业银行专业化的经营,能有效的降低经营过程中的成本,提高经营过程中的效率。4.5注重人才队伍的培养我国商业银行缺乏利率风险管理方面的人才,培养高素质的利率风险管理人才是商业银行必须重视和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可以采取外部招聘和内部选拔、培训等手段,提高利率风险管理人员的水平,使招聘进来的利率风险管理人员能够具有一定的利率管理知识,内部从事利率风险管理工作的人员利率管理知识更加扎实,使所有从事利率风险管理的人员能够熟练掌握和操作利率风险管理工具与技术,使整个分行的利率风险管理水平得到提高。其次,还要注重对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我国目前采用的利率风险管理方法大多是借鉴西方国家,但是由于我国国情与西方国家具有一定的差异,这些管理方法及工具并不一定就适合我国商业银行。而且适合其他银行的利率风险管理方法与工具也不一定就完全适合我国商业银行,因此,利率风险管理的创新非常重要。我国商业银行应当采取以能力和素质培养为主的新型培训方式,在培训利率风险管理知识的同时,还应当根据当今时代的形式培养员工的自主学习能力,能够不断地学习先进的利率风险工具及理论,从而不断创新利率风险管理工具。最后,我国商业银行应当加强与其他商业银行的知识共享与交流,可以选送一些利率风险管理人员到其他商业银行进行学习,或者组织开展一些交流会议,以学习其他银行的利率风险管理经验,并提高本行的利率风险管理水平。 结论利率市场化改革对各经济体的影响不尽相同,对一国经济体的影响在不同时期也有不同的表现,利率市场化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目前,我国贷款市场已经完全实现利率市场化,存款市场的利率市场化是最后一个关键的阶段。本文将对我国利率市场化发展进程与现代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特点进行了结合,从利率市场化的影响因素入手探讨了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社会融资的主体还是商业银行。利率市场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尤其是我国有步骤的实施的利率市场化,在短时间内不会改变我国现有的金融格局,但是从长期来看,利率市场化的作用下商业银行在社会融资中所占的比例将有所下降,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也将变得更加激烈。同时,利率市场化在一定程度上放松了对银行的管制,有条件有能力的银行可以有更大的自由度进行经营管理活动,以追求最大的利润。同时这也意味着银行将面对更多更频繁的市场环境的变革,唯有自身的与时俱进才能在与市场、与同业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我们必须认识到利率市场化将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而向前推进,发展初期将对商业银行造成不小的冲击,但这恰恰能使银行进行改革。而针对于商业银行来说,更要勇于面对挑战,做好战略规划,学习世界先进经验,创新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致谢 参考文献1 夏斌.中国经济改革:逻辑与行动框架J.新金融,2013(3).21-232 林乐芬,陈旭阳.利率市场化下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压力测试分析J. 经济纵横, 2013(12): 84-88 3 李成,郑怡.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的表现特征及分类差异性解析J.金融论坛,2014(02). 1024 田华.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 2014(14): 106-1075 刘煜辉,中国银行业亟待加快发展模式转型N,金融时报,2014年12月18日(第 T04 版)166 姜建清.利率市场化老问题、新挑战J.财经,2013(12).24-267 田远,刘宁.全面风险管理框架下商业银行风险预警机制的构建J.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1038 余正萍.利率市场化对国有商业银行的影响与对策J.中国市场,2013(35).269 雷英.浅析我国商业银行在利率市场化背景下的风险及对策J. 财税金融, 2013(3): 56-5710 杜荣耀.胡海鸥.关于进一步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思考.价格理论与实践,2013,(2) 11 朱霞,刘松林.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J.金融理论与 实践,2010,(02)12 McKinnon market-oriented economic order - financial controls transition to a market economy M. Shanghai: Shanghai Peoples Publishing House in October 2014.2-30AppendixMarket-oriented economic order - financial controls transition to a market economy(US) McKinnonOctober 2014However, in order to ensure that the relative velocity of this t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