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中的心理效应资料课件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241421679 上传时间:2024-06-24 格式:PPT 页数:77 大小:307.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教学中的心理效应资料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77页
教育教学中的心理效应资料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77页
教育教学中的心理效应资料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7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教学中的心理效应教育教学中的心理效应 主讲:张朴伟主讲:张朴伟 教育心理学高级教师教育心理学高级教师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教育教学中的心理效应 主讲:张朴伟1前言l心理学太抽象,太枯燥了,没什么用!l概念太多,也不知道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怎么用。l一方面,心理学的科学规律、效应和法则汗牛充栋,严肃的面孔让人望而生畏;另一方面,教师们又特别重视心理学,急需心理学的科学引领。前言心理学太抽象,太枯燥了,没什么用!2 心理学的规律、效应和法则,我们可以用浅白的语言、生动的故事、有趣的实验以及鲜活的案例来介绍、演绎它们,让教师充分激活自己熟悉的先前知识经验,去解释、建构它们,生成自己的理解,从而受到智慧的启迪、心灵的震撼。教育是科学的,也是艺术的,籍由理解、模仿和反复实践而不断创新。心理学的规律、效应和法则,我们可以用浅白的语3中学生学习问题面面观l厌学问题厌学问题随着年级升高而增加随着年级升高而增加l学业失败学业失败学校在不断制造学校在不断制造”差生差生”(排名等)排名等)l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不该吃药的吃药不该吃药的吃药,该吃药的不吃药该吃药的不吃药l学习过度焦虑学习过度焦虑学习优秀生的心理健康也需要关注学习优秀生的心理健康也需要关注l学校恐惧症学校恐惧症并非遗传并非遗传,而是不良环境制造而是不良环境制造中学生学习问题面面观厌学问题4学习心理辅导的基本任务l提高学生的学业成就提高学生的学业成就l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l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心态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心态动机、情感、情绪、态度与价值观动机、情感、情绪、态度与价值观l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创造性人格、自我调控创造性人格、自我调控l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心理问题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心理问题学习困难、学习焦虑、学习退避学习困难、学习焦虑、学习退避l建立有序的课堂管理建立有序的课堂管理课堂文化、课堂心理气氛、师生互动、课堂行为问题处理课堂文化、课堂心理气氛、师生互动、课堂行为问题处理学习心理辅导的基本任务提高学生的学业成就5第一讲 教学中的心理效应l系列位置效应l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l超限效应l归因偏差效应l连锁塑造效应l头脑风暴效应第一讲 教学中的心理效应系列位置效应6一、系列位置效应l实验案例:1962年,加拿大学者默多克给被试呈现一系列无关联的词,如“肥皂、氧、枫树、蜘蛛、雏菊、啤酒、舞蹈、雪茄、火星”等40个,请被试按照一定顺序学习这些词。然后让他们进行自由回忆,想到那个单词就说出那个单词。结果发现,最先学习的单词和最后学习的单词,其回忆成绩最好,而中间部分的单词回忆成绩最差。据此,心理学家描绘了关于记忆的“系列位置曲线”(一个U形的曲线),并将这种现象称为“系列位置效应”(前5个单词正确回忆百分比在30,后15个单词正确回忆的百分比逐渐增高,由20到100,中间的单词回忆的百分比在20以下)。一、系列位置效应实验案例:1962年,加拿大学者默多克给被7表明l如果学习材料中各部分的位置不同,学习效果就不同。如识记一篇文章,开头部分和结尾部分的识记效果就比中间部分要好。l分析:开始部分材料受到中间材料的干扰,叫做倒摄抑制;结尾部分受到中间材料的抑制,叫做前摄抑制;中间部分受到开始和结尾部分的干扰,同时受到了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这样就严重影响了对中间部分的记忆,所以,中间部分记忆效果最差。表明如果学习材料中各部分的位置不同,学习效果就不同。如识记一8举例l学科之间也会相互抑制,材料性质越相似(如都是数学材料),抑制越严重,不同性质的材料之间(如数学和英语),抑制会少些。l大学毕业了,蓦然回首,印象最深的就是入学时和毕业时的感受和情境。l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开头的“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和结尾的“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早已烂熟于心,中间部分却总是模模糊糊,不敢背诵出口。举例学科之间也会相互抑制,材料性质越相似(如都是数学材料),9系列位置效应告诉我们l要把最重要的事情安排在开头和结尾部分。“一年之际在于春,一天之际在于晨”。l老师在课堂的开始和结尾要讲重要的内容,处理重要的事情。只有最重要的事情才能占据最重要的时间。l学生要重视一节课的开头和结尾。上课之前准备好相关的学习用品,不要让前10分钟在找练习本的过程中度过,也不要让快下课的后10分钟在想象课后如何玩中度过。系列位置效应告诉我们要把最重要的事情安排在开头和结尾部分。“10 背诵文章、单词时变换开始位置。在正背之后适当的从中间开始背,克服正背时由系列位置效应引起的中间部分记忆率低的问题。每次学习的时间不宜过长。学习时间过长,中间部分就相应增多,学习效率就会下降。合理安排学习材料的顺序。同一学习材料学习时间不要过长,前后两段时间中学习的材料要不一样,这样就可以避免材料之间的相互干扰。背诵文章、单词时变换开始位置。在正背之后适当的11好的方法就是神奇的“记忆丸”,坚持不懈地试下去!好的方法就是神奇的“记忆丸”,坚持不懈地试下去!12二、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l案例:三国时,凤雏先生庞统准备效力东吴,去面见孙权。孙权见到庞统相貌丑陋,又有几分傲慢不羁,顿时感到不快。最后这位广招人才的“招聘者”竟把与诸葛亮比肩齐名的奇才庞统拒之门外,尽管鲁肃苦言相劝,也无济于事。可见,第一印象的影响之大!二、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案例:三国时,凤雏先生庞统准备效力东吴13经典心理实验l1957年,美国心理学家卢钦斯的实验。他编撰了两段描写一个名叫吉姆的男孩的生活片断的文字。第一段描写成热情、外向的人,另一段文字则相反,把他描写成冷淡而内向的人。然后呈现给四组被试。l第一组:先呈现第一段,后呈现第二段。l第二组:先呈现第二段,后呈现第一段。l第三组:只呈现第一段。l第四组:只呈现第二段。经典心理实验1957年,美国心理学家卢钦斯的实验。他编撰了两14实验结论l卢钦斯让四组人分别阅读一组文字材料,然后回答一个问题:“吉姆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结果发现,第一组中有78%的人认为吉姆是友好的,第二组中只有18%的人认为吉姆是友好的,第三组中认为吉姆是友好的人有95%,第四组只有3%的人认为吉姆是友好的。实验结论卢钦斯让四组人分别阅读一组文字材料,然后回答一个问题15启示l作为班级管理者,教师要打响第一炮,赢得学生的接纳,为以后成功的班级管理垫下良好的基础。l我们要能够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在长期的相处中全面、正确地认识和了解他人,以防止“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者蒙蔽了自己的眼睛,也不要让真正的“千里马”与自己失之交臂。启示作为班级管理者,教师要打响第一炮,赢得学生的接纳,为以后16实验l卢钦斯告诉参加实验的人不要受第一印象的误导,要全面地进行评价,然后,将描述吉姆不同特征的两段文字隔开呈现。这些人念完第一段文字后就做一些无关的工作,如做数学题、听故事等,然后再将另一段文字呈现。在这种条件下,大部分人都会根据后面一段的描述对吉姆进行判断。也就是说,总体印象形成过程中,新近获得的信息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这个现象就叫近因效应。实验卢钦斯告诉参加实验的人不要受第一印象的误导,要全面地进行17影响l对于熟悉的人近因效应的作用比较大。多年不见的朋友在自己的脑海中印象最深的其实就是临别时的情境。l年终考评时,单位对员工的鉴定都会因最近的表现或多或少的受到影响。新近违反纪律或有过失的人因近因失误,单位对他们的评价会大打折扣,新近受到表彰的人,单位对他们的评价反而提高。影响对于熟悉的人近因效应的作用比较大。多年不见的朋友在自己的18启示l教育者要尽量的避免因首因和近因的影响而对学生产生偏见,要全面了解学生。l在与学生初次接触时,力争给学生一个好的第一印象,以便为以后实施有效教育奠定基础。l在教学中,设置好课堂导入和课堂小结,力图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l注意沟通的艺术。注意安排语句的先后顺序,尽可能使它产生积极的近因效应,避免消极的近因效应。启示教育者要尽量的避免因首因和近因的影响而对学生产生偏见,要19三、超限效应l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里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的很使人感动,就准备捐款,并掏出自己所有的钱。过了十几分钟后,牧师还没讲完,他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十分钟,牧师还没讲完,他于是决定一分钱也不捐。到牧师终于结束了长篇的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未捐钱,相反,还从盘子里偷了两元钱。三、超限效应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里听牧师演讲。最初20举例l一些家长或教师经常盲目的对孩子进行许多大而空的说教,殊不知孩子已经“超”熟悉这些“名言警句”,即使认为成人的话“句句是道理”,但由于成人爱之心切,责之心苛,在短时间内集中“火力”打“歼灭战”,造成孩子幼嫩的心灵难以承受。这就是超限效应的消极影响。举例一些家长或教师经常盲目的对孩子进行许多大而空的说教,殊不21启示l在教育中对学生的表扬不能太廉价。对学生的闪光点表扬要适度。l对学生的批评也要适度。如果一味的批评指责,学生也未必能真正改错。l教师在任何方面都应注意“度”,如果过度就会产生“超限效应”,如果不及又达不到既定目的。启示在教育中对学生的表扬不能太廉价。对学生的闪光点表扬要适度22认知超载l教师宣布“针对这个问题,我们有3点要讲”的时候,你会认真的听,甚至会试图记下这3点,然而当教师宣布“针对这个问题,我们有10点要讲”的时候,你便顿时失去了听下去的兴趣!l一节令人兴奋的作文课即将下课之际,正当你暗暗下决心好好写这次布置的作文时,教师突然宣布:“由于十一放假,时间较为充裕,所以布置10篇作文”,此时相信你快晕掉了!认知超载教师宣布“针对这个问题,我们有3点要讲”的时候,你会23启示l当向学生讲述某个知识、道理以及布置作业时,在时间以及任务数量上要注意不要超过学生可接受的限度,否则不仅达不到教育的初衷,而且会适得其反。l教学中应重视“过度学习”,即当学生快要掌握某个知识点时,适当增加三分之一的练习次数,是有助于学习的。启示当向学生讲述某个知识、道理以及布置作业时,在时间以及任务24四、归因偏差现象l案例:旧时有一位私塾先生,自诩(xv)文章高明。它与自己的弟子们一道连续几届参加科举考试,但每次都是弟子们中举,自己却名落孙山。一次,主考大人宴请社会绅士名流,会上谈及此事。问他这是什么道理,他愤愤然吟诗道:“文章不如我,造化不如他。”说罢,扬长而去。四、归因偏差现象案例:旧时有一位私塾先生,自诩(xv)文章高25归因偏差l如果自己成功了,就找主观原因,特别是特质方面的原因,诸如能力、性格、兴趣等;倘若自己失败了,就找客观原因,特别是情境方面的原因,诸如运气不好、晚上休息不好、题目范围太大等。反过来,对别人就没这样厚道了。别人成功了,说是客观的情景原因;别人失败了,则说是主观的特质原因,诸如能力低、只知道啃书本等。归因偏差如果自己成功了,就找主观原因,特别是特质方面的原因,26如何避免:换位思考l斯托姆斯的实验:让成对的男性进行简短的谈话,另外两个被试在旁观察。问其个性品质和情境特点在交谈的行为表现上的重要性如何?行为者认为情境特点比较重要,而观察者认为个性品质比较重要。然后,他让部分行动者和观察者观看谈话录像。这时,每个行动者看自己就像观察者看他一样。而每个观察者则从行动者的角度来看待这个环境。通过这种情境转换,结果,行动者和观察者的差异大大减少了,更多地进行内部归因。站在别人的角度!站在别人的角度!如何避免:换位思考斯托姆斯的实验:让成对的男性进行简短的谈话27警惕归因偏差l教师容易把学生出现的问题归结于学生自身的因素,而不是教师方面的因素。很少认为是自己的教学态度和方法有问题。把问题的责任推给了学生,放弃教育者的应负责任。l教师对优秀生和后进生的归因不一样。当优秀生做了好事或者取得好成绩时,教师往往归因于能力、品质等内部因素;当后进生同样做了好事或者取得好成绩时,往往被教师归因于任务简单、碰上了运气等外部因素。(“肯定是抄的”)警惕归因偏差教师容易把学生出现的问题归结于学生自身的因素,而28五、连锁塑造效应l案例:有一对恩爱的夫妻,丈夫从不愿意做家务,每天下班后,妻子还要拖着疲惫的身体做饭,她非常苦恼。有一天他想到了一个奇妙的方法。上班前她把米洗好,放进电饭煲里。下班后她故意晚回家,就打电话对丈夫说“我有事,你只需要插上电源,我们就能及时吃饭了”。丈夫觉得简单就答应了。回家后热烈地拥抱丈夫。表扬他的伟大举动插电源。过了一段时间,妻子把米洗好,但不放进电饭煲,就要求丈夫把米放进并插电源,丈夫觉得不比以前麻烦,就答应了。又受到拥抱。慢慢的,妻子留下的工作越来越多,而且每次都受到夸奖。于是丈夫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了自己的行动,每天下班后回家做饭成了一种习惯。五、连锁塑造效应案例:有一对恩爱的夫妻,丈夫从不愿意做家务,29概念l连锁塑造效应就是通过小步骤反馈来达到学习目标,也就是说,首先要把目标分成几个小目标,每次完成一个小目标就要及时进行反馈或强化,最终实现大目标。概念连锁塑造效应就是通过小步骤反馈来达到学习目标,也就是说,30应用l某孩子贪玩,不能安心坐下来写作业。开始时只让孩子学习10分钟,完成后,允许他做15分钟他喜欢的事情作为奖励。经过一段时间,他已经能够坚持10分钟学习了,再要求他连续学习15分钟,如能达到,就让他自由活动10分钟或者给予其他奖励。这样逐步要求,使他不断增加认真学习的时间,最终养成长时间学习的习惯。(阳性强化法:鼓励积极行为、漠视淡化消极行为)应用某孩子贪玩,不能安心坐下来写作业。开始时只让孩子学习1031启示l“跳一跳,摘果子”表达了教学中的最近发展区思想。连锁塑造为学生学习复杂的、较难的知识提供了实现“跳一跳,摘果子”的方法,那就是分解学习目标,通过设计小的步骤,让学生“跳一跳”后就能摘到“小果子”,“小果子”积累多了,就能实现了大的目标。l不良行为的逐渐消除;良好习惯的培养。启示“跳一跳,摘果子”表达了教学中的最近发展区思想。连锁塑造32六、头脑风暴效应l案例:有一家公司面临这样一个严重的问题:严冬季节,美国北方密密麻麻的电线网络上积满了冰雪,以致压断线路,造成事故。依照事先定好的讨论规则,有人提出设计电动清雪机,有的提出用电流或者振荡术除雪,而有人却提出可否用直升机带上几把大扫帚去扫雪,这一方案乍一听令人失笑,但有一位工程师却受到启迪,想出了用直升机螺旋桨搅起的风扫雪的点子。后经论证,这恰恰是简单、高效、成本低廉的最佳办法,于是久悬的难题迎刃而解。六、头脑风暴效应案例:有一家公司面临这样一个严重的问题:严冬33概念l所谓的“头脑风暴法”,这个风暴一起,就解决了大问题。他将不同专业与背景的人集中到一起,让他们互相设想、互相撞击。以求得新创造、新构思的方法。这是一种名副其实的集思广益法,它能使每个参与者在决策的过程中,将思考相互冲击,得出自己也想不到的、富有创造性的问题解决方案。因此,也有人称它为“脑力激荡法”或“开窍反应”,这在我国也称为“诸葛亮法”。概念所谓的“头脑风暴法”,这个风暴一起,就解决了大问题。他将34名言、启示l“如果教师有1000个假设,那么他就容易接受来自孩子的第1001个或第2000个不同的反应。”l如果教师只有一两个假设,就难以接受孩子的第三个、第四个想法了。l教师角色要转变,不做权威十足的“老虎”,让“绵羊们”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名言、启示“如果教师有1000个假设,那么他就容易接受来自孩35臭皮匠协定头脑风暴的原则l不许评价!要到头脑风暴会议结束时才对观点进行评判。l异想天开!说出想到的任何主意。让大家闭嘴容易,开口难。观点越是疯狂就越要给予鼓励。l越多越好!重数量而非质量。讨论的核心目的就是一网打尽所有可能的观点。l见解无专利!鼓励综合数种见解或在他人见解上进行发挥。人人参与,但是呈现出来的每个观点属于团体。臭皮匠协定头脑风暴的原则不许评价!要到头脑风暴会议结束时36应用l头脑风暴效应在群体的氛围下,一般是1012个人中能产生最大的能量。l班级教学中的讨论会、合作探究学习、合作作文等等。l校本教研、学科小课题研究。l班会、家长会。应用头脑风暴效应在群体的氛围下,一般是1012个人中能产生37第二讲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l依恋心理l晕轮效应 l蝴蝶效应l暗示效应l罗森塔尔效应第二讲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依恋心理38一、依恋心理l经典实验:幼猴的依恋l心理学家哈洛设计了两种假的猴妈妈,一个是用铁丝编成的,一个是先做一个母猴模型,之后套上松软的海绵状橡皮和长绒布。把他们和刚刚出生的小猴放进一个笼子里。一、依恋心理经典实验:幼猴的依恋39实验过程l1、铁丝妈妈身上没有奶瓶,而布妈妈身上有奶瓶,小猴很快就和布妈妈难舍难分。l2、即使奶瓶放在铁丝妈妈身上,小猴也不愿意在她身边多呆,只在感觉饿了才跑去吃奶,其余时间则依偎在布妈妈怀里。l3、小猴受到惊吓时,会撒腿奔向布妈妈,紧紧依偎。l4、在身上装上电灯泡,布妈妈的体温就升高了,小猴就更加依恋。实验过程1、铁丝妈妈身上没有奶瓶,而布妈妈身上有奶瓶,小猴很40结论l父母在喂养孩子的过程中给予的不仅是食物,也包括他们的爱抚、赞许和爱。l现在的父母只是为孩子创造更好的物质环境,买更多的资料,准备更先进的电脑,上更好的学校,似乎是很称职了,可孩子就是不领情,感受不到父母对自己的爱。应该给孩子一个温暖的拥抱、一个肯定的微笑、一次善意的提醒、一份无条件的理解。(成长是快乐的,也是痛苦的)结论父母在喂养孩子的过程中给予的不仅是食物,也包括他们的爱抚41需要层次理论l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有五种层次需要,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l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指希望最大限度发挥自己的潜能,不断完善自己,完成与自己能力相称的事情,实现自己的理想。需要层次理论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有五种层次需要,即生理需要42需要层次解读l层次越低的需要出现越早,层次越高的需要出现越晚。l层次越低的需要力量越强,能否满足直接关系到个体生存,又叫缺失性需要。l只有较低层次需要满足之后,较高层次需要才出现,高层次需要有益于健康、长寿和精力旺盛,又叫生长需要。l成为一个自我实现的人,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只能是少数。需要层次解读层次越低的需要出现越早,层次越高的需要出现越晚。43应用l教师要常常拍拍学生的肩膀,给学生一个会心的微笑、眼神,这虽然是举手之劳,但给学生带来的心理触动将是巨大的,因为满足了学生的爱和尊重的需要。应用教师要常常拍拍学生的肩膀,给学生一个会心的微笑、眼神,这44二、晕轮效应l经典心理实验:社会心理学家戴昂在1972的实验,让被试看一些很有吸引力的人、没有吸引力的人和一般人的照片,然后要求被试评论这些人的特点。结果发现,有吸引力的人得到了很高的评价,而没有吸引力的人则得到了较低的评价。(爱屋及乌,以偏概全)二、晕轮效应经典心理实验:社会心理学家戴昂在1972的实验,45大文豪的“美”苦头l普希金就因晕轮效应的作用吃了大苦头,他狂热的爱上了被称为“莫斯科第一美人”的娜坦丽,并且和她结婚。纳坦丽虽然容貌惊人,但与普希金志不同道不合。当给她读诗时,她总是捂着耳朵说“不要听”。只是贪图享乐,弄得普希金债台高筑,丢下创作,最后还为她决斗而死。大文豪的“美”苦头普希金就因晕轮效应的作用吃了大苦头,他狂热46晕轮效应的局限:以偏概全l它容易抓住事物的个别特征,习惯以个别推及一般,就像盲人摸象。l它把并无内在联系的一些个性和外貌特征联系在一起,断言有这种特征必然会有另一种特征。l它说好就全部肯定,说坏就全部否定,这是一种受主观偏见支配的绝对化倾向。晕轮效应的局限:以偏概全它容易抓住事物的个别特征,习惯以个别47给我一双慧眼吧l教师应实事求是、全面地掌握学生的信息,切教师应实事求是、全面地掌握学生的信息,切忌一叶障目。仅凭对学生的点滴了解而对学生忌一叶障目。仅凭对学生的点滴了解而对学生作出的评价往往与学生的实际不相符。作出的评价往往与学生的实际不相符。l不管学生的成绩好坏,聪明或愚笨,听话或顽不管学生的成绩好坏,聪明或愚笨,听话或顽皮,都是可爱的,都要教育他们进步,低分并皮,都是可爱的,都要教育他们进步,低分并不意味着低能。不意味着低能。l没有十全十美的学生,也没有一无是处的学生。没有十全十美的学生,也没有一无是处的学生。给我一双慧眼吧教师应实事求是、全面地掌握学生的信息,切忌一叶48榜样的光环l教师应重视自己的积极光环对学生的有教师应重视自己的积极光环对学生的有益影响。如果教师在学生心中有一个好益影响。如果教师在学生心中有一个好的形象,即有一个积极的光环学生就乐的形象,即有一个积极的光环学生就乐意接近老师、信任老师。意接近老师、信任老师。l调查表明,品德高尚、学识渊博、工作调查表明,品德高尚、学识渊博、工作严谨、态度求实、公正的教师易对学生严谨、态度求实、公正的教师易对学生产生亲和力,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和成产生亲和力,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和成长的动力。长的动力。榜样的光环教师应重视自己的积极光环对学生的有益影响。如果教师49三、蝴蝶效应教育无小事l西方的民谣:丢失一个钉子,坏了一只蹄铁;坏了一只蹄铁,折了一匹战马;折了一匹战马,伤了一位骑士;伤了一位骑士,输了一场战斗;输了一场战斗,亡了一个帝国。三、蝴蝶效应教育无小事西方的民谣:丢失一个钉子,坏了一只蹄50缘起l1979年12月,气象学家洛伦兹在美国科学促进会的一次讲演中提出:一只蝴蝶在巴西丛林的一朵花瓣上轻轻扇动一下翅膀,有可能会在美国的德克萨斯引起一场龙卷风。l细小的因素与看似完全不相关的巨大复杂的变化之间存在紧密的因果联系。(又叫蝴蝶效应)缘起1979年12月,气象学家洛伦兹在美国科学促进会的一次讲51蝴蝶效应解密l蝴蝶成了蝴蝶效应的杠杆支点,引起了杠杆效蝴蝶成了蝴蝶效应的杠杆支点,引起了杠杆效应。阿基米德曾对国王说应。阿基米德曾对国王说“给我一个支点,我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把地球撬动就能把地球撬动”。小物件改变大格局。小物件改变大格局。l蝴蝶开始时是一个微不足道的东西,因此有机蝴蝶开始时是一个微不足道的东西,因此有机会暗暗会暗暗“滋长滋长”。毛泽东在八角楼上写下。毛泽东在八角楼上写下“星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星之火,可以燎原”。l蝴蝶效应是一点点积累的结果。蝴蝶效应是一点点积累的结果。“千里之行,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始于足下”、“千层之台,起于垒土千层之台,起于垒土”、“失失之毫厘,谬以千里之毫厘,谬以千里”。蝴蝶效应解密蝴蝶成了蝴蝶效应的杠杆支点,引起了杠杆效应。阿基52蝴蝶效应告诫我们l要特别注意初始状态的微小变动,要对这方面要特别注意初始状态的微小变动,要对这方面的微小变动保持高度的敏感。要认真细致的研的微小变动保持高度的敏感。要认真细致的研究学生,及时捕捉他们的变换。究学生,及时捕捉他们的变换。l印度诗人泰戈尔印度诗人泰戈尔“播下一个行动,你将收获一播下一个行动,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l性格决定命运,不是知识决定命运。性格决定命运,不是知识决定命运。蝴蝶效应告诫我们要特别注意初始状态的微小变动,要对这方面的微53教育无小事l作为教师,要谨记作为教师,要谨记“教育无小事教育无小事”,留,留心教育中的蝴蝶效应。在我们的教育过心教育中的蝴蝶效应。在我们的教育过程中,老师的一个灿烂笑脸、一句赞扬程中,老师的一个灿烂笑脸、一句赞扬话语、一种习惯行为,都有可能在孩子话语、一种习惯行为,都有可能在孩子心里产生巨大的心里产生巨大的“蝴蝶效应蝴蝶效应”,成为孩,成为孩子生命中意想不到的支点。子生命中意想不到的支点。教育无小事作为教师,要谨记“教育无小事”,留心教育中的蝴蝶效54案例l一位从美国留学归来的北大学子回母校作报告时,将一位从美国留学归来的北大学子回母校作报告时,将自己今天的成就归于生命的偶然。她坦言,上初二时自己今天的成就归于生命的偶然。她坦言,上初二时很平常,学习下等,和一些社会上打工的女孩混在一很平常,学习下等,和一些社会上打工的女孩混在一起。一次期中考试前,她的好友给了她考试的试卷,起。一次期中考试前,她的好友给了她考试的试卷,她几乎把它背了下来。如果按她的真实水平,只能考她几乎把它背了下来。如果按她的真实水平,只能考30多分,但那次却考了全班第一,她的朋友只背过一多分,但那次却考了全班第一,她的朋友只背过一部分,考了部分,考了70多分。所有人都怀疑她作弊了,但就是多分。所有人都怀疑她作弊了,但就是作弊也不能考作弊也不能考98分啊。只有老师相信并鼓励了她,说分啊。只有老师相信并鼓励了她,说她进步很快,以后肯定还会考出好成绩。那一刻,她她进步很快,以后肯定还会考出好成绩。那一刻,她流泪了。为了证明自己没有作弊,为了对得起老师的流泪了。为了证明自己没有作弊,为了对得起老师的那句话,她像发了疯一样学习,从中体会了学习的乐那句话,她像发了疯一样学习,从中体会了学习的乐趣。不久她的成绩跃居全班第一,一年后考上重点高趣。不久她的成绩跃居全班第一,一年后考上重点高中,三年后考上北大,几年后,去美国留学。中,三年后考上北大,几年后,去美国留学。案例一位从美国留学归来的北大学子回母校作报告时,将自己今天的55案例l一位老师听同学说,有一个学生记恨他一辈子。一位老师听同学说,有一个学生记恨他一辈子。在这个学生结婚时,老师特地参加他的婚礼。在这个学生结婚时,老师特地参加他的婚礼。在婚宴上,学生喝得酩酊大醉,道出了多年以在婚宴上,学生喝得酩酊大醉,道出了多年以来对老师的仇恨。原来是一件小事而已。有一来对老师的仇恨。原来是一件小事而已。有一次集体打排球,老师在犹豫之中传给了这位学次集体打排球,老师在犹豫之中传给了这位学生一个球,学生也犹豫了一下,未能接住,老生一个球,学生也犹豫了一下,未能接住,老师大声说:师大声说:“我就知道,你接不住!我就知道,你接不住!”就这一就这一句无意的话,让学生的自尊心大受损伤,因此句无意的话,让学生的自尊心大受损伤,因此记恨老师许多年!记恨老师许多年!案例一位老师听同学说,有一个学生记恨他一辈子。在这个学生结婚56四、暗示效应l经典心理实验:心理学家谢里夫让大学经典心理实验:心理学家谢里夫让大学生评价两段作品,告诉他们说,第一段生评价两段作品,告诉他们说,第一段作品是英国大文豪狄更斯写的,第二段作品是英国大文豪狄更斯写的,第二段作品是一个普通作家写的。其实都是狄作品是一个普通作家写的。其实都是狄更斯写的。结果大学生对两段作品作了更斯写的。结果大学生对两段作品作了十分悬殊的评价:第一段获得了慷慨的十分悬殊的评价:第一段获得了慷慨的赞扬,第二段作品却得到了苛刻的挑剔。赞扬,第二段作品却得到了苛刻的挑剔。四、暗示效应经典心理实验:心理学家谢里夫让大学生评价两段作品57实验l一位心理学家在课堂上,取出一个洗的一位心理学家在课堂上,取出一个洗的干净的装满清水的香水瓶,对学生说:干净的装满清水的香水瓶,对学生说:“这是一瓶进口香水,看谁能最先辨别这是一瓶进口香水,看谁能最先辨别出这是什么香味?出这是什么香味?”然后将瓶子打开。然后将瓶子打开。过了不久,许多学生相继举手回答说自过了不久,许多学生相继举手回答说自己闻到了香味,有的说是茉莉花味。有己闻到了香味,有的说是茉莉花味。有的说是玉兰花味,有的说是玫瑰花味的说是玉兰花味,有的说是玫瑰花味当得知这只是一瓶清水时,大家不当得知这只是一瓶清水时,大家不仅哄堂大笑!仅哄堂大笑!实验一位心理学家在课堂上,取出一个洗的干净的装满清水的香水瓶58自我暗示l考试焦虑学生的自我暗示训练。考试焦虑学生的自我暗示训练。l课堂上的自我暗示(如我今天肯课堂上的自我暗示(如我今天肯定能听讲认真等)。定能听讲认真等)。l每天表扬自己。每天表扬自己。自我暗示考试焦虑学生的自我暗示训练。59说你行,你就行l暗示是教育者育人的暗示是教育者育人的“魔棒魔棒”!l在教学和班级管理中,从多方面为学生在教学和班级管理中,从多方面为学生制造积极的暗示条件:教室整洁、干净、制造积极的暗示条件:教室整洁、干净、舒适、温馨;墙报内容积极向上;班级舒适、温馨;墙报内容积极向上;班级合理的规范;集体场合对好的行为进行合理的规范;集体场合对好的行为进行表扬;鼓励学生相信自己;以身作则为表扬;鼓励学生相信自己;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榜样等。学生树立榜样等。说你行,你就行暗示是教育者育人的“魔棒”!60五、罗森塔尔效应l经典心理实验:经典心理实验:1968年,美国心理学家年,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助手们来到一所小学,说是罗森塔尔和助手们来到一所小学,说是进行进行7项实验。他们从项实验。他们从16年级各选了年级各选了3个班,对个班,对18个班的学生进行了个班的学生进行了“未来发未来发展趋势测验展趋势测验”。之后,罗森塔尔以赞赏。之后,罗森塔尔以赞赏的口吻将一份的口吻将一份“最有发展前途者最有发展前途者”的名的名单交给校长和相关老师,并叮嘱务必保单交给校长和相关老师,并叮嘱务必保密,以免影响实验的正确性。密,以免影响实验的正确性。五、罗森塔尔效应经典心理实验:1968年,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61实验结果l8个月后,罗森塔尔对这些学生进行复试,个月后,罗森塔尔对这些学生进行复试,结果奇迹出现了:凡是上了名单的学生,结果奇迹出现了:凡是上了名单的学生,个个成绩有了较大的进步,且性格活泼个个成绩有了较大的进步,且性格活泼开朗,自信心强,求知欲旺盛,更乐于开朗,自信心强,求知欲旺盛,更乐于和别人打交道。罗森塔尔这才对老师们和别人打交道。罗森塔尔这才对老师们说,自己对这些学生一点也不了解,这说,自己对这些学生一点也不了解,这让老师们很是意外。实际上,名单上的让老师们很是意外。实际上,名单上的学生是随意挑选的,罗森塔尔撒了一个学生是随意挑选的,罗森塔尔撒了一个“权威性谎言权威性谎言”。实验结果8个月后,罗森塔尔对这些学生进行复试,结果奇迹出现了62解密罗森塔尔效应l谎言何以成真?是谎言何以成真?是“期望期望”这一魔棒在发挥作这一魔棒在发挥作用。老师们相信罗森塔尔教授的话,他有很高用。老师们相信罗森塔尔教授的话,他有很高的权威。对他的话深信不疑。名单对老师产生的权威。对他的话深信不疑。名单对老师产生了积极的暗示,左右了老师对名单上的学生能了积极的暗示,左右了老师对名单上的学生能力评价,对学生产生了积极的期望。这种期望力评价,对学生产生了积极的期望。这种期望通过老师的情感、语言、眼神和行为传递给学通过老师的情感、语言、眼神和行为传递给学生,让学生也感受到了这种期望,学生也认为生,让学生也感受到了这种期望,学生也认为自己是聪明的、优秀的,从而提高了自信心,自己是聪明的、优秀的,从而提高了自信心,加强了对自己的要求,最终成为优秀的学生。加强了对自己的要求,最终成为优秀的学生。解密罗森塔尔效应谎言何以成真?是“期望”这一魔棒在发挥作用。63师爱的最高境界l师爱的最高境界就是期待。对不同的学生都有期待、期望!l爱迪生的母亲经常对他说:“你肯定要比别人聪明,这一点我是坚信不疑的,所以你要坚持自己读书。”师爱的最高境界师爱的最高境界就是期待。对不同的学生都有期64皮格马利翁效应l皮格马利翁是古希腊神话故事中的塞浦皮格马利翁是古希腊神话故事中的塞浦路斯国王,也是一位雕刻师,他耗尽心路斯国王,也是一位雕刻师,他耗尽心血雕刻了一位美丽的姑娘,并倾注了全血雕刻了一位美丽的姑娘,并倾注了全部的爱给她。上帝被雕刻师的真诚打动,部的爱给她。上帝被雕刻师的真诚打动,使雕像获得了生命,把她变成了活生生使雕像获得了生命,把她变成了活生生的美女的美女,二人结为恩爱夫妻。二人结为恩爱夫妻。l爱总能创造奇迹,尤其在孩子们身上。爱总能创造奇迹,尤其在孩子们身上。皮格马利翁效应皮格马利翁是古希腊神话故事中的塞浦路斯国王,也65名言l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提醒教师: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提醒教师:“在你的在你的教鞭下有瓦特,在你的冷眼里有牛顿,教鞭下有瓦特,在你的冷眼里有牛顿,在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在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l我们不妨换一种眼光、换一个角度看待我们不妨换一种眼光、换一个角度看待学生,更加积极地期望学生,相信我们学生,更加积极地期望学生,相信我们一定会有许多新的发现。一定会有许多新的发现。l真实的谎言每天都在上演。真实的谎言每天都在上演。名言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提醒教师:“在你的教鞭下有瓦特,在你的冷66第三讲 管理中的心理效应l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l鲶鱼效应第三讲 管理中的心理效应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67一、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l莎士比亚的名剧罗密欧与朱丽叶中,两人相爱很深,但由于两家是世仇,感情得不到家人的认可。受到百般阻挠。然而他们的感情并没有因为家长的干涉而有丝毫减弱,反而相爱更深,最终双双殉情而死!一、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莎士比亚的名剧罗密欧与朱丽叶中,两68概念l父母的干涉越多,反对越强烈,恋人相爱就越深,这种现象被心理学家称为“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概念父母的干涉越多,反对越强烈,恋人相爱就越深,这种现象被心69解密l人人都有一种自主的需要,都希望自己能够独人人都有一种自主的需要,都希望自己能够独立自主,而不愿意被人控制。一旦感到自己的立自主,而不愿意被人控制。一旦感到自己的主权受到威胁,从而产生一种心理抗拒。主权受到威胁,从而产生一种心理抗拒。l越是难以得到的东西,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越越是难以得到的东西,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越高,价值越大,对人越有吸引力。高,价值越大,对人越有吸引力。l一旦有外力干预,两人便具有共同语言、命运、一旦有外力干预,两人便具有共同语言、命运、遭遇和体验,这将会使两人更加团结、一致对遭遇和体验,这将会使两人更加团结、一致对外。外。l外力的干预促使两人共同面对挑战,研究问题,外力的干预促使两人共同面对挑战,研究问题,加深了感情。加深了感情。解密人人都有一种自主的需要,都希望自己能够独立自主,而不愿意70有言在先,静观其变l对于早恋,如果简单阻挠,反而会将他们推向早恋;如果强行压制,还会扭曲孩子对美好情感的认识。应该循循善诱,科学疏导。有言在先,静观其变对于早恋,如果简单阻挠,反而会将他们推向早71案例l某年贵州省高考状元的父母,在了解到女儿朦胧的恋情后,没有横加阻拦,而是在女儿18岁生日那天郑重其事地送她一句话:“爱情是美丽地浪花,然而,你生命的航船却须绕开它,小心翼翼地行驶,因为你稚嫩的双桨,还承载不起如此神圣的职责”。l她和父母一起探讨,明白了相爱、相处到白头到老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案例某年贵州省高考状元的父母,在了解到女儿朦胧的恋情后,没有72案例l一位妈妈在发现自己的孩子早恋时,写了一张纸条放在儿子的枕头边。“一个国家强大了,就会有许多国家来和它建交;一个家庭强大了,就会有许多邻居来和它交往;一个男人强大了,就会有许多女孩子来追求。”案例一位妈妈在发现自己的孩子早恋时,写了一张纸条放在儿子的枕73二、鲶鱼效应l挪威人爱吃沙丁鱼,但是当渔民将捕捞的沙丁鱼运回渔港时,发现大多数沙丁鱼已经死了,死鱼卖不上价,怎么办呢?聪明的渔民想出了办法,就是将沙丁鱼的天敌鲶鱼与沙丁鱼放在一起。鲶鱼因其活力而四处游动,偶尔追杀沙丁鱼。沙丁鱼就自然紧张,四处逃窜,把整槽鱼扰的上下浮动,从而造成氧气充分。保证了沙丁鱼活蹦乱跳地被运进渔港。二、鲶鱼效应挪威人爱吃沙丁鱼,但是当渔民将捕捞的沙丁鱼运回渔74案例l日本三泽之家公司是利用鲶鱼效应的高手。总裁的办法就是在公司放入“鲶鱼人才”,常常在中途从外部聘用一些精干利索、思维敏捷的2535岁的“鲶鱼人才”放到公司各个部门去工作,使这些“鲶鱼”对原有人员起到冲击力极大的搅动和促进作用。案例日本三泽之家公司是利用鲶鱼效应的高手。总裁的办法就是在公75适度竞争l班级管理中,为了让班级充满活力,可以不断地引入外来竞争,挑战另一个班级。l注意把握尺度,过度的竞争,只能让学生整日惶惶惊恐,从而产生焦虑。适度竞争班级管理中,为了让班级充满活力,可以不断地引入外来竞76 感谢同志们光临!不足之处请指教!感谢同志们光临!7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