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课件

上传人:29 文档编号:241421603 上传时间:2024-06-24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197.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2020/11/41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2020/11/41心血管疾病脑卒中肥胖高血脂2020/11/42心血管疾病2020/11/42一、心血管疾病1.预防和控制各种危险因素,防止心血管疾病的发生。2警惕突发症状,及时处理,立刻就医。2020/11/43一、心血管疾病1.预防和控制各种危险因素,防止心血管疾病的1.预防和控制各种危险因素,防止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科学依据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肥胖、吸烟、饮酒等可损伤血管、引起代谢紊乱、加重心脏负担,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同时,寒冷刺激和情绪过于激动会引起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容易引起血栓形成,诱发心脑血管疾病。2020/11/441.预防和控制各种危险因素,防止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科学依据健康行为(1)预防和控制高血压。(2)预防和控制高血糖。(3)养成合理膳食习惯,少吃高能量、高脂肪、高盐食物,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4)戒烟限酒。已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不宜饮白酒。(5)适度运动,避免过度劳累。(6)注意身体保暖与气温变化,保持心态平和,避免情绪过于激动。(7)定期进行健康体检,35岁以上成年人每年进行一次全面的健康体检。2020/11/45健康行为(1)预防和控制高血压。2020/11/452警惕突发症状,及时处理,立刻就医。科学依据冠心病急性发作时,会出现心肌缺血,甚至心跳、呼吸停止,第一时间进行急救处理,可以保住心肌和生命。2020/11/462警惕突发症状,及时处理,立刻就医。科学依据2020/11健康行为(1)出现以下症状者,应引起警惕劳累或精神紧张时出现胸骨后或心前区闷痛,或紧缩样疼痛,并向左肩、左上臂放射,持续3-5分钟,休息后自行缓解。活动时出现胸闷、心悸、气短,休息时自行缓解。出现与运动有关的头痛、牙痛、腿痛等。饱餐、寒冷或情绪激动时出现胸痛、心悸。夜晚睡眠枕头低时,感到胸闷憋气,需要高枕卧位方感舒适;熟睡、或白天平卧时突然胸痛、心悸、呼吸困难,需立即坐起或站立方能缓解。性生活或用力排便时出现心慌、胸闷、气急或胸痛不适。听到噪声便引起心慌、胸闷。反复出现脉搏不齐,不明原因心跳过速或过缓。2020/11/47健康行为(1)出现以下症状者,应引起警惕2020/11/47健康行为(2)冠心病患者应随身携带硝酸甘油。(3)出现症状,应保持镇静、停止活动,就地休息,设法消除寒冷,情绪激动等诱因;立即舌下含化硝酸甘油或消心痛。(4)必要时打电话给急救中心或者医院,寻求帮助,或者送医院治疗和严密观察。2020/11/48健康行为(2)冠心病患者应随身携带硝酸甘油。2020/11/二、脑卒中1.预防和控制各种危险因素,防止脑卒中的发生。2.及早识别和发现脑卒中,采取正确的应急措施,及时治疗。3积极进行脑卒中的康复,改善预后和生活质量。2020/11/49二、脑卒中1.预防和控制各种危险因素,防止脑卒中的发生。21.预防和控制各种危险因素,防止脑卒中的发生。科学依据脑卒中俗称“脑中风”,是一种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的疾病,对健康危害严重。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肥胖、吸烟、饮酒等,其中高血压是导致脑卒中最重要的、可改变的危险因素。2020/11/4101.预防和控制各种危险因素,防止脑卒中的发生。科学依据20健康行为(1)预防和控制高血压。高血压病人要保持血压平稳,防止血压水平波动过大。(2)预防和治疗各种心血管疾病。成年人应定期体检,早期发现和治疗心血管病。(3)预防和治疗糖尿病。(4)预防和控制血脂异常。(5)戒烟限酒。(6)减轻体重。2020/11/411健康行为(1)预防和控制高血压。高血压病人要保持血压平稳,防2.及早识别和发现脑卒中,采取正确的应急措施,及时治疗。科学依据脑卒中的早期症状一般很轻微,或只是持续很短的时间,例如几分钟或数小时,这往往是一个预警信号,预示着真正的脑卒中将在短期内发生,所以应该引起足够的警惕,尽早处理。2020/11/4122.及早识别和发现脑卒中,采取正确的应急措施,及时治疗。科健康行为(1)出现以下症状者,应引起足够的重视脸、手或腿部乏力或麻木,口眼向一侧歪斜。讲话或言语理解困难,口齿不清。单眼或双眼视物模糊不清。行走困难,头昏眼花,平衡或协调丧失。不明原因的严重头痛。(2)出现症状,应保持镇静、停止活动,病人平卧,解开病人领口纽扣、领带、裤带、胸罩,如有假牙也应取出,保持呼吸道通畅。2020/11/413健康行为(1)出现以下症状者,应引起足够的重视2020/1健康行为(3)怀疑脑卒中,应打电话给急救中心或者医院,寻求帮助,必要时不要放下电话,询问并听从医生指导进行处理。在没有医生明确诊断之前,切勿擅自应用止血剂等药物。(4)要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运送到医院,切勿抱、拖、背、扛病人。2020/11/414健康行为(3)怀疑脑卒中,应打电话给急救中心或者医院,寻求帮3积极进行脑卒中的康复,改善预后和生活质量。科学依据脑血管病后遗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其中以偏瘫最常见,危害最大。脑卒中发病后6个月内是患者功能康复的关键时期,应积极开展功能康复,尽可能恢复或补偿患者缺损的功能,增强其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同时避免原发病的复发。2020/11/4153积极进行脑卒中的康复,改善预后和生活质量。科学依据202健康行为(1)采取现代康复技术和我国传统康复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包括运动疗法、作业疗法、语言疗法、心理疗法、针灸、推拿等康复训练。(2)建议患者每周至少3次,每次至少3045分钟的功能训练。(3)脑卒中患者家属要密切配合接受辅导,支持和督促患者进行康复运动。2020/11/416健康行为(1)采取现代康复技术和我国传统康复技术相结合的方法三、肥胖1.了解肥胖,知晓自己是否肥胖。2.采取健康生活方式预防超重肥胖。3.超重及肥胖者应通过控制饮食和积极运动控制体重。4.超重肥胖者应长期坚持减重计划,速度不宜过快。2020/11/417三、肥胖1.了解肥胖,知晓自己是否肥胖。2020/11/411.了解肥胖,知晓自己是否肥胖。科学依据肥胖是一种疾病。18岁以上成年人体重指数(BMI)18.5为体重过低,18.5-23.9为适宜体重,24.0-27.9为超重,28为肥胖。体重指数(BMI)=体重(千克)身高(米)的平方(kg/m2)。脂肪主要在腹壁和腹腔内蓄积过多的,称为中心型肥胖。中心型肥胖是多种慢性病的最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判断成年人中心型肥胖的标准是男性腰围85厘米,女性腰围80厘米。2020/11/4181.了解肥胖,知晓自己是否肥胖。科学依据2020/11/41健康行为(1)定期测量体重、身高,了解自身BMI指数。(2)使用腰围尺,BMI尺测量并判断自己是否处于肥胖状态。2020/11/419健康行为(1)定期测量体重、身高,了解自身BMI指数。202腰围测量方法直立,两脚分开与肩同宽,用没有弹性、最小刻度为1毫米的软尺放在右侧腋中线胯骨上缘与第十二肋骨下缘连线的中点(通常是腰部的天然最窄部位),沿水平方向绕腹部一周,紧贴而不压迫皮肤,在正常呼气末测量腰围的长度。2020/11/420腰围测量方法直立,两脚分开与肩同宽,用没有弹性、最小刻度为12.采取健康生活方式预防超重肥胖。科学依据肥胖可增加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缺血型卒中、内分泌相关的癌症及消化系统癌症、内分泌及代谢紊乱、胆结石、脂肪肝、骨关节病和痛风的患病风险。遗传基因在肥胖的发生中有一定的作用,更重要的是环境因素,特别是不健康生活方式的影响。2020/11/4212.采取健康生活方式预防超重肥胖。科学依据2020/11/健康行为(1)成人肥胖的预防:合理饮食。适量运动。进行自我监测:经常测量体重、腰围。坚持母乳喂养和合理营养预防妇女产后肥胖。老年人应防止体重继续增长,而非过分强调减重。(2)儿童肥胖的预防:孕妇在妊娠后期要适当减少摄入脂肪类食物防止胎儿体重增加过重。父母肥胖者应定期监测儿童体重以免儿童发生肥胖。家长要克服“肥胖是喂养得法越胖越健康”的旧观念。合理饮食。适量运动。2020/11/422健康行为(1)成人肥胖的预防:(2)儿童肥胖的预防:20203.超重及肥胖者应通过控制饮食和积极运动控制体重。科学依据肥胖是能量的摄入超过能量消耗以致体内脂肪过多蓄积的结果。控制饮食,减少摄入的总能量是减重最重要的基础治疗。积极运动可使身体的代谢率增加,能更多地消耗体内多余的脂肪,是控制体重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2020/11/4233.超重及肥胖者应通过控制饮食和积极运动控制体重。科学依据健康行为(1)控制饮食。超重肥胖者应使每天膳食中的能量比原来减少约1/3。限制和减少能量摄入应以减少脂肪为主。避免吃油腻食物和过多零食,增加新鲜蔬菜和水果在膳食中的比重。限制饮酒,每克酒精可提供7千卡能量。做到合理饮食。避免过度节食,防止产生神经性厌食症或在暴饮暴食后自行引吐等心理、行为障碍。(2)积极运动。以减肥为目的的运动时间应比一般健身长,每天应累计活动30-60分钟以上,每次活动时间最好不少于10 分钟。肥胖者可根据减重需要咨询专业人员制定个体化运动方案。肥胖者体重负荷大,耐热性差,参加运动应尤其注意避免运动损伤。2020/11/424健康行为(1)控制饮食。2020/11/4244.超重肥胖者应长期坚持减重计划,速度不宜过快。科学依据减重速度过快不利于减重后的长期维持,且体重的急剧变化对健康会有不良影响,如骨关节病、胆囊疾患、骨质疏松等。2020/11/4254.超重肥胖者应长期坚持减重计划,速度不宜过快。科学依据2健康行为(1)减重速度控制在每周降低体重0.5千克,使体重逐渐缓慢地降低至目标水平。(2)制订的减重目标要具体、并且是可以达到的。要建立一系列短期的可实现的目标。2020/11/426健康行为(1)减重速度控制在每周降低体重0.5千克,使体重逐四、血脂异常1.定期进行健康查体,以便早期发现和检出血脂异常。2高血脂患者应积极控制血脂,减少心脑血管疾病发生。2020/11/427四、血脂异常1.定期进行健康查体,以便早期发现和检出血脂异1.定期进行健康查体,以便早期发现和检出血脂异常。科学依据血脂异常(又称高脂血症),是指血脂水平超出了正常范围,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血清中总胆固醇(TC)水平过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过低;甘油三酯(TG)水平过高。2020/11/4281.定期进行健康查体,以便早期发现和检出血脂异常。科学依据健康行为(1)20岁以上的成年人至少每5年测量一次空腹血脂,包括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甘油三酯(TG)的测定。(2)对于缺血性心血管病及其高危人群,应每3-6个月测定一次血脂。2020/11/429健康行为(1)20岁以上的成年人至少每5年测量一次空腹血脂,健康行为(3)以下人群为血脂检查的重点对象已有冠心病、脑血管病或周围动脉粥样硬化病者。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吸烟者。有冠心病或动脉粥样硬化病家族史者,尤其是直系亲属中有早发冠心病或其他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者。有皮肤黄色瘤者。有家族性高脂血症者。2020/11/430健康行为(3)以下人群为血脂检查的重点对象2020/11/42高血脂患者应积极控制血脂,减少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科学依据饮食治疗和改善生活方式是血脂异常治疗的基础措施,对多数血脂异常者能起到与降脂药相近似的治疗效果,因此无论是否进行药物调脂治疗都必须坚持控制饮食和改善生活方式。有效控制血脂可以有效预防并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2020/11/4312高血脂患者应积极控制血脂,减少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科学依据健康行为(1)少吃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少吃脂肪含量较高的动物性食品,可代之以鱼肉、鸡肉、猪肉的瘦肉等,每人每日瘦肉不超过2两。少吃油炸类食品。少吃植物奶油糕点以及其他甜食(如冰激淋,雪糕等)。做菜时,尽量使用植物油,不使用棕榈油、猪油、黄油、奶油等。选择能够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食物:适当增加大豆类食品的摄入,增加富含膳食纤维的新鲜蔬菜的摄入。(2)减轻体重。(3)适量运动。(4)戒烟限酒。(5)及时就医,遵医嘱服药,定期复查。2020/11/432健康行为(1)少吃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20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