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遗传学第三节基因互作与环境ppt课件

上传人:6**** 文档编号:241410972 上传时间:2024-06-24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1.7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遗传学第三节基因互作与环境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医学遗传学第三节基因互作与环境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医学遗传学第三节基因互作与环境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三节 基因的相互作用及其与环境的关系医学遗传学第三节基因互作与环境1第三节 医学遗传学第三节基因互作与环境1一、等位基因间的相互作用1、不完全显性指杂合体的表型介于两纯合亲本之间的现象杂种F1表现:为两个亲本的中间类型或不同于两个亲本的新类型;F2则表现:父本类型、中间类型(新类型)和母本三种类型,呈1:2:1的比例。表现型和基因型的种类和比例相对应,从表现型可推断其基因型。医学遗传学第三节基因互作与环境2一、等位基因间的相互作用杂种F1表现:医学遗传学第三节基因互例1 紫茉莉的花色遗传用紫茉莉红花亲本与白花亲本杂交:杂种F1表现为双亲的中间类型,开粉红色花;F2出现红花、粉红花和白花三种类型,呈1:2:1的比例。如果用R表示红花基因,r表示白花基因,则红花亲本的基因型为RR,白花亲本的基因型为rr,上述杂交过程可表示如图。医学遗传学第三节基因互作与环境3例1 紫茉莉的花色遗传用紫茉莉红花亲本与白花亲本杂交:医学遗紫茉莉的花色遗传医学遗传学第三节基因互作与环境4紫茉莉的花色遗传医学遗传学第三节基因互作与环境4例2 安德鲁西鸡羽毛颜色遗传黑羽鸡(BB)与白羽鸡(bb)杂交:杂种F1(Bb)表现为蓝羽,F1自群交配得到的F2有三种类型,黑羽(BB)、蓝羽(Bb)和白羽(bb)分别占1/4、2/4、1/4。可以认为等位基因B和b相互作用产生了新的表现型类型,见下图。医学遗传学第三节基因互作与环境5例2 安德鲁西鸡羽毛颜色遗传黑羽鸡(BB)与白羽鸡(bb)杂BB 黑色 X bb 白色 Bb 兰色 1/4BB 黑色 1/2 Bb兰色 bb白色 医学遗传学第三节基因互作与环境6BB 黑色 X 2、共显性/并显性(codominance)指两纯合亲本的表型同时在子一代中表现出来的现象。两个纯合亲本杂交:F1代同时出现两个亲本性状;其F2代也表现为三种表现型,其比例为1:2:1。表现型和基因型的种类和比例也是对应的。例:人镰刀形贫血病遗传正常人红细胞呈碟形,镰(刀)形贫血症患者的红细胞呈镰刀形;镰形贫血症患者和正常人结婚所生的子女(F1)红细胞既有碟形,又有镰刀形。所以从红细胞的形状来看,其遗传是属于共显性。医学遗传学第三节基因互作与环境72、共显性/并显性(codominance)两个纯合亲本杂人类红细胞形状的遗传医学遗传学第三节基因互作与环境8人类红细胞形状的遗传医学遗传学第三节基因互作与环境8不完全显性:金鱼草的花医学遗传学第三节基因互作与环境9不完全显性:金鱼草的花医学遗传学第三节基因互作与环境9基因型 表型 LMLN x LMLN LMLM M LMLN MN 1/4 LMLMLNLN N 1/2 LMLN 1/4 LNLN 并显性:MN血型医学遗传学第三节基因互作与环境10基因型 表型 LMLN 3、镶嵌显性(mosaic dominance)双亲的性状在后代同一个体不同部位表现出来,形成镶嵌图式。例:异色瓢虫色斑遗传。与共显性并没有实质差异。例:大豆种皮颜色遗传.大豆有黄色种皮(俗称黄豆)和黑色种皮(俗称黑豆).若用黄豆与黑豆杂交:F1的种皮颜色为黑黄镶嵌(俗称花脸豆);F2表现型为1/4黄色种皮、2/4黑黄镶嵌、1/4黑色种皮。医学遗传学第三节基因互作与环境113、镶嵌显性(mosaic dominance)双亲的性状在4、致死基因(Lethal Genes)指可导致个体死亡的等位基因 隐性致死 纯合下致死 显性致死 杂合下即可致死 全致死 致死率90%以上 亚致死 致死率50%90%半致死 致死率10%50%弱致死 致死率10%以下医学遗传学第三节基因互作与环境124、致死基因(Lethal Genes)医学遗传学第三节基致死 基因:刺鼠皮毛颜色医学遗传学第三节基因互作与环境13致死 基因:刺鼠皮毛颜色医学遗传学第三节基因互作与环境13二、非等位基因间的相互作用1、互补基因:两对(或若干对)独立遗传基因分别处于显性纯合或杂合状态时,共同决定一种性状表现(如产氰);当只有一对基因是显性纯合,或两基因都是隐性纯合时,则表现另一种性状(不产氰)。发生互补作用的基因称为互补基因(complementary gene)。特征比率9:7 医学遗传学第三节基因互作与环境14二、非等位基因间的相互作用1、互补基因:医学遗传学第三节基白花三叶草 hhDD X HHdd (不含氰)(不含氰)HhDd(含氰)9D_H_ 3D_hh 3ddH_ 1ddhh 9(含氰)7(不含氰)医学遗传学第三节基因互作与环境15白花三叶草 hhDD X HHdd 医学遗传学第三白花三叶草产氰生化途径n产氰糖苷酶氰酸酶n前体含氰糖苷氰n基因D基因H医学遗传学第三节基因互作与环境16白花三叶草产氰生化途径医学遗传学第三节基因互作与环境16聋哑 aaBB X AAbb (聋哑)(聋哑)AaBb(正常)9A_B_ 3A_bb 3aaB_ 1aabb 9正常 7聋哑医学遗传学第三节基因互作与环境17聋哑 aaBB X AAbb 医学2、基因互作:细胞内各基因在决定生物性状表现时,所表现出来的相互作用基因互作的层次:基因内互作(intragenic interaction):等位基因间互作。一对等位基因在决定一个性状时表现出来的相互关系:完全显性、不完全显性、共显性等。基因间互作(intergenic interaction):非等位基因间互作。在多因一效情况下,决定一个单位性状的多对非等位基因间表现出来的相互关系。医学遗传学第三节基因互作与环境182、基因互作:医学遗传学第三节基因互作与环境18比率9:3:3:1,但产生新性状 例如鸡冠的遗传,子一代表现为:单冠 X 单冠 全部单冠 胡桃冠 X 胡桃冠 全部胡桃冠 玫瑰冠 X 豌豆冠 全部胡桃冠医学遗传学第三节基因互作与环境19比率9:3:3:1,但产生新性状 医学遗传学第三节基因互作与X RRpp 玫瑰冠rrPP 豌豆冠RrPp 胡桃冠9R_P_ 3R_pp 3rrP_ 1rrpp医学遗传学第三节基因互作与环境20X RRpp rrPP RrPp 9R_P_ 3、抑制基因:在两对独立基因中,一对基因本身不能控制性状表现,但其显性基因对另一对基因的表现却具有抑制作用。对其它基因表现起抑制作用的基因称为抑制基因(inhibiting gene,suppressor)。特征比率:13:3 例如:家蚕的茧色 鸡羽毛的颜色医学遗传学第三节基因互作与环境213、抑制基因:医学遗传学第三节基因互作与环境21基因I存在时,抑制了基因C基因I不存在时,基因C独立表现医学遗传学第三节基因互作与环境22基因I存在时,抑制了基因C基因I不存在时,基因C独立表现医学4、上位效应:指一对等位基因影响另一对非等位基因的表型效应的现象。(1).显性上位性作用的含义:两对独立遗传基因共同对一对性状发生作用,而且其中一对基因对另一对基因的表现有遮盖作用。上位性(epistasis)与下位性(hypostasis)如果起遮盖作用的基因是显性基因,称为上位显性基因;其作用称为显性上位性作用。例:狗毛色遗传医学遗传学第三节基因互作与环境234、上位效应:医学遗传学第三节基因互作与环境23狗毛色遗传P 褐色狗(bbii)白色狗(BBII)F1 白色狗(BbIi)F2 12 白(9B_I _+3bbI_):3 黑(B_ii):1 褐(bbii)其中:I 对B/b基因有显性上位性作用。医学遗传学第三节基因互作与环境24狗毛色遗传P 褐色狗(bbii)白色(2)隐性上位性作用(recessive epistasis)隐性上位性作用的含义:在两对互作基因中,其中一对的隐性基因对另一对基因起上位性作用。隐性上位性基因。例:玉米(Zea mays)胚乳蛋白质层颜色遗传医学遗传学第三节基因互作与环境25(2)隐性上位性作用(recessive epistasis玉米胚乳蛋白质层颜色遗传有色(C)/白色(c);紫色(Pr)/红色(pr)。P 红色(CCprpr)白色(ccPrPr)F1 紫色(C_Pr_)F2 9 紫色(C_Pr_):3 红色(C_prpr):4 白色(3ccPr_+1ccprpr)其中c对Pr/pr基因有隐性上位性作用。医学遗传学第三节基因互作与环境26玉米胚乳蛋白质层颜色遗传有色(C)/白色(c);紫色(Pr)W掩盖了Y或y的效应.医学遗传学第三节基因互作与环境27W掩盖了Y或y的效应.医学遗传学第三节基因互作与环境275、叠加效应(重叠效应):指两对或两对以上的显性基因对表型能产生相同的作用,只要有其中任何一个显性基因存在,这个性状就能表现出来。特征比率15:1 例如:荠菜的蒴果的形状医学遗传学第三节基因互作与环境285、叠加效应(重叠效应):医学遗传学第三节基因互作与环境28医学遗传学第三节基因互作与环境29医学遗传学第三节基因互作与环境29三、多因一效与一因多效 1、一因多效(pleiotropism):指的是基因的多效性,即一个基因可以引起多个表型效应。一个基因影响、控制多个性状发育的现象。生化基础:一个基因改变直接影响以该基因为主的生化过程,同时也影响与之有联系的其它生化过程,从而影响其它性状表现。如:豌豆花色基因C/c实际上是与植株色素形成相关的一系列生长反应相关,同时还控制种皮颜色(C-灰色种皮,c-淡色种皮)、叶腋色斑(C-有黑斑,c-无黑斑)。医学遗传学第三节基因互作与环境30三、多因一效与一因多效医学遗传学第三节基因互作与环境302、多因一效(multigenic effect)多因一效:由多对基因控制、影响同一性状表现的现象称为多因一效(multigenic effect)。生化基础:一个性状形成是由许多基因所控制的许多生化过程连续作用的结果。如:玉米正常叶绿素的形成与50多对不同的基因有关,分别控制叶绿素不同成份形成或不同发育阶段的生化反应。医学遗传学第三节基因互作与环境312、多因一效(multigenic effect)多因一效四、基因与环境n基本概念:任何一个性状都是基因与环境相互基本概念:任何一个性状都是基因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作用的结果 n(一)性状表现与环境本世纪初有一种倾向,认为那些明显符合孟德尔式遗传的性状才是遗传的,而那些受环境影响的性状是由环境所决定,与遗传无关。事实上,生物的绝大多数性状是遗传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影响性状表现的环境分外环境和内环境(生理环境)两方面。不同性状受环境影 响的程度不同:一些性状通常不受环境条件影响而发生表现类型明显改变,如CC个体开红花,cc个体开白花。还有一些性状的表现会受环境条件影响而表现不同。医学遗传学第三节基因互作与环境32四、基因与环境基本概念:任何一个性状都是基因与环境相互1.生理环境(内环境)对性状表现的影响同一种基因型,处于不同的遗传背景(其它各对基因的组成)和生理环境下,可能会表现出不同的性状,等位基因间的显隐性关系也可能发生改变。例如,绵羊有角/无角性状的遗传。HH基因型的个体无论母羊还是公羊都有角,hh基因型的个体则无论是母羊还是公羊都无角。杂合体(Hh)的公羊表现为有角,Hh的母羊则表现为无角。杂合体(Hh)处于公羊的生理环境下,H表现为显性,表现出有角;而处于母羊的生理环境下,H表现为隐性,h表现为显性。医学遗传学第三节基因互作与环境331.生理环境(内环境)对性状表现的影响同一种基因型,处于不同2.外界环境条件对性状表现的影响相同基因型个体处于不同外界环境中,可能产生不同的性状表现。因此,显性作用的相对性,还表现在外界条件的不同可能改变显隐性关系。例:金鱼草(Antirhinum majus)红花品种与象牙色花品种杂交,其F1:如果培育在低温、强光用的条件下,花为红色;如果在高温、遮光的条件下,花为象牙色。又如:镰刀形贫血病杂合体通常情况不表现严重病症,在缺氧条件下会表现为贫血;兔子皮下脂肪颜色等。医学遗传学第三节基因互作与环境342.外界环境条件对性状表现的影响相同基因型个体处于不同外界(二)基因型与表型间关系n1、表型模拟(phenocopy):指由环境因子引起的表型改变与由基因引起的表型改变相似的现象。n2、外显率(penetrance):一定基因型的个体在特定环境中产生预期表型的比率。3、表现度(expressivity):指一定的基因型在不同的遗传背景和环境因素的影响下,表型表现程度的差异。医学遗传学第三节基因互作与环境35(二)基因型与表型间关系1、表型模拟(phenocopy):四、四、复等位基因复等位基因 在群体中占据某同源染色体同一座位的两个以上两个以上的,决定同一性状的基因一 1、ABO血型与孟买血型(IA、AB、i)医学遗传学第三节基因互作与环境36 四、复等位基因 医学遗传学第三N乙酰氨基半乳糖N乙酰氨基葡萄糖半乳糖岩藻糖前体医学遗传学第三节基因互作与环境37N乙酰氨基半乳糖N乙酰氨基葡萄糖半乳糖岩藻糖前体医学遗传学第孟买血型:H基因突变,基因型为hh,只有前体物质,没有A、B、H抗原。医学遗传学第三节基因互作与环境38孟买血型:H基因突变,基因型为hh,只有前体物质,没有A、B2、其它血型:、其它血型:(1)Rh血型与新生儿溶血 最早在恒河猴(Macaca rhesus)中发现可与人红细胞交叉反应的抗原,因此命名为Rh。Rh由三对等位基因控制:Dd,Cc 及 Ee,但只有D是强抗原,为Rh阳性;d为Rh阴性。中国人大多为Rh阳性,Rh阴性只占1.5%5%。医学遗传学第三节基因互作与环境392、其它血型:医学遗传学第三节基因互作与环境39(2)Xg血型:X连锁显性遗传。因此可作为X染色体的标记。XO个体:X染色体26%来自父亲,74%来自母亲。说明XO个体是26%由卵子发育不正常引起,74%由精子不正常引起。XXY个体:60%来自母亲,40%来自父亲。说明60%卵子发育不正常引起,40%精子精子不正常引起。医学遗传学第三节基因互作与环境40(2)Xg血型:X连锁显性遗传。因此可作为X染色体的标记。医学遗传学第三节基因互作与环境41医学遗传学第三节基因互作与环境41医学遗传学第三节基因互作与环境42医学遗传学第三节基因互作与环境4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