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课件

上传人:58****5 文档编号:241306151 上传时间:2024-06-16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163.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小儿心脏科小儿心脏科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小儿心脏科1病毒性心肌炎病毒性心肌炎病毒性心肌炎:是指病毒侵犯心脏使心肌病毒性心肌炎:是指病毒侵犯心脏使心肌发生局灶性或弥漫性炎性病变。发生局灶性或弥漫性炎性病变。临床主要以心脏扩大、心律失常,甚至心临床主要以心脏扩大、心律失常,甚至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为特征的一种感染性力衰竭、心源性休克为特征的一种感染性心肌疾病。心肌疾病。病毒性心肌炎病毒性心肌炎:是指病毒侵犯心脏使心肌发生局灶性或2(一)病因(一)病因引起儿童心肌炎的病毒有:引起儿童心肌炎的病毒有:柯萨奇病毒柯萨奇病毒(B组和组和A组组)、腺病毒、流感和、腺病毒、流感和副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EB病毒等病毒等20余种。余种。其中以柯萨奇其中以柯萨奇B组病毒最常见组病毒最常见(一)病因引起儿童心肌炎的病毒有:3(二)临床表现(二)临床表现前驱期症状:前驱期症状:病前病前13周多有病毒感染史,表现为周多有病毒感染史,表现为发热、咽痛、全身酸痛、腹痛、腹泻等发热、咽痛、全身酸痛、腹痛、腹泻等(二)临床表现前驱期症状:4(二)临床表现(二)临床表现1急性期急性期 病程病程6个月个月 轻型:症状轻,以乏力为主,有多汗、苍轻型:症状轻,以乏力为主,有多汗、苍白、心悸、气短、胸闷、头晕、精神萎靡、白、心悸、气短、胸闷、头晕、精神萎靡、食欲不振等。检查见面色苍白、口周发绀、食欲不振等。检查见面色苍白、口周发绀、听诊第一心音低钝。听诊第一心音低钝。(二)临床表现1急性期 病程6个月5(二)临床表现(二)临床表现中型:较为少见,起病急,除上述症状外,中型:较为少见,起病急,除上述症状外,乏力为突出的表现,年长儿诉心前区疼痛。乏力为突出的表现,年长儿诉心前区疼痛。检查见心率过速或过缓,心律不齐,心脏检查见心率过速或过缓,心律不齐,心脏略大,心音低钝,肝脏增大。略大,心音低钝,肝脏增大。(二)临床表现中型:较为少见,起病急,除上述症状外,乏力为突6(二)临床表现(二)临床表现重型:罕见,呈暴发型,起病急骤,重型:罕见,呈暴发型,起病急骤,12日内出现心功能不全或突发心源性休克,日内出现心功能不全或突发心源性休克,患儿极度乏力、头晕、烦躁、呕吐、心前患儿极度乏力、头晕、烦躁、呕吐、心前区疼痛,严重心律失常。区疼痛,严重心律失常。病情发展迅速,不及时抢救,有生命危险。病情发展迅速,不及时抢救,有生命危险。(二)临床表现重型:罕见,呈暴发型,起病急骤,12日内出现7(二)临床表现(二)临床表现2恢复期恢复期 急性期经积极治疗及休息,临床表现和实急性期经积极治疗及休息,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逐渐好转验室检查逐渐好转,进入临床恢复期,但此进入临床恢复期,但此时尚未痊愈时尚未痊愈,病程多在半年以上。病程多在半年以上。(二)临床表现2恢复期 8(二)临床表现(二)临床表现3迁延期迁延期 急性期过后,临床症状反复出现,心电图急性期过后,临床症状反复出现,心电图和和X线改变迁延不愈,病程多在一年以上。线改变迁延不愈,病程多在一年以上。(二)临床表现3迁延期 9患本病后机体抵抗力降低,易患呼吸道感患本病后机体抵抗力降低,易患呼吸道感染而致心肌炎复发,甚至心力衰竭。染而致心肌炎复发,甚至心力衰竭。有的还可逐渐演变成心肌病。有的还可逐渐演变成心肌病。患本病后机体抵抗力降低,易患呼吸道感染而致心肌炎复发,甚至心10(三)辅助检查(三)辅助检查1心电图心电图 ST段偏移和段偏移和T波低平、双向或倒置,波低平、双向或倒置,QT间期延长、间期延长、QRS波群低电压。波群低电压。心律失常以期前收缩多见。心律失常以期前收缩多见。部分或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部分或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三)辅助检查1心电图 11(三)辅助检查(三)辅助检查2生化检查生化检查 磷酸激酶(磷酸激酶(CPK)在早期多升高,以心肌)在早期多升高,以心肌同功酶(同功酶(CPK-MB)为主。)为主。乳酸脱氢酶(乳酸脱氢酶(SLDH)同功酶增高,在心)同功酶增高,在心肌炎的早期诊断有提示意义。肌炎的早期诊断有提示意义。心肌肌钙蛋白的变化,对心肌炎有特异性心肌肌钙蛋白的变化,对心肌炎有特异性诊断意义。诊断意义。(三)辅助检查2生化检查 12(三)辅助检查(三)辅助检查3X线检查线检查 轻症心影正常;伴心力衰竭者,心影明显轻症心影正常;伴心力衰竭者,心影明显增大。增大。4病毒学诊断病毒学诊断 病毒分离结合血清抗体检测有助于明确病病毒分离结合血清抗体检测有助于明确病因。因。(三)辅助检查3X线检查 13(四)治疗要点(四)治疗要点1.休息休息 一般应休息至症状消除后一般应休息至症状消除后34周。周。心脏扩大者,休息应不少于心脏扩大者,休息应不少于6个月。个月。在恢复期应限制活动至少在恢复期应限制活动至少3个月。个月。(四)治疗要点1.休息 14(四)治疗要点(四)治疗要点2.保护心肌保护心肌 可应用大量维生素可应用大量维生素C治疗、丙种球蛋白、治疗、丙种球蛋白、磷酸肌酸钠,磷酸肌酸钠,1,6-二磷酸果糖(二磷酸果糖(FDP)、)、辅酶辅酶Q等。等。(四)治疗要点2.保护心肌 15(四)治疗要点3.对症治疗对症治疗 重症可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重症可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发生心力衰竭者应用利尿剂、强心剂及血发生心力衰竭者应用利尿剂、强心剂及血管扩张剂等。管扩张剂等。(四)治疗要点3.对症治疗 16(五)护理措施(五)护理措施1.减轻心脏负荷减轻心脏负荷急性期卧床休息至热退后急性期卧床休息至热退后34周。周。病情基本稳定后,逐渐增加活动量,但休病情基本稳定后,逐渐增加活动量,但休息不得少于息不得少于6个月。个月。重症患儿心脏扩大及心力衰竭者,应卧床重症患儿心脏扩大及心力衰竭者,应卧床休息直至心脏大小和心功能恢复正常后,休息直至心脏大小和心功能恢复正常后,约需半年至约需半年至1年以上),根据具体情况逐渐年以上),根据具体情况逐渐增加活动量,以不出现心悸为宜。增加活动量,以不出现心悸为宜。(五)护理措施1.减轻心脏负荷17(五)护理措施(五)护理措施2.监测病情,及时发现并发症监测病情,及时发现并发症(1 1 1 1)心律失常)心律失常)心律失常)心律失常 密切观察并记录心率、脉搏的强弱和节律,注意密切观察并记录心率、脉搏的强弱和节律,注意密切观察并记录心率、脉搏的强弱和节律,注意密切观察并记录心率、脉搏的强弱和节律,注意血压、体温、呼吸及精神状态的变化。血压、体温、呼吸及精神状态的变化。血压、体温、呼吸及精神状态的变化。血压、体温、呼吸及精神状态的变化。对严重心律失常者应持续进行心电监护,发现多对严重心律失常者应持续进行心电监护,发现多对严重心律失常者应持续进行心电监护,发现多对严重心律失常者应持续进行心电监护,发现多源性早搏、频发早搏、心动过速、心动过缓、完源性早搏、频发早搏、心动过速、心动过缓、完源性早搏、频发早搏、心动过速、心动过缓、完源性早搏、频发早搏、心动过速、心动过缓、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或扑动、颤动时应立即报告医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或扑动、颤动时应立即报告医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或扑动、颤动时应立即报告医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或扑动、颤动时应立即报告医师,采取紧急处理措施。师,采取紧急处理措施。师,采取紧急处理措施。师,采取紧急处理措施。(五)护理措施2.监测病情,及时发现并发症18(五)护理措施2.监测病情,及时发现并发症监测病情,及时发现并发症(2)心力衰竭)心力衰竭 尽量避免呼吸道感染、剧烈运动、情绪激动、饱尽量避免呼吸道感染、剧烈运动、情绪激动、饱餐、寒冷、用力排便等。餐、寒冷、用力排便等。静脉输液过程中滴速不应太快,以免诱发心力衰静脉输液过程中滴速不应太快,以免诱发心力衰竭。竭。严密观察生命体征、意识、皮肤粘膜颜色、尿量,严密观察生命体征、意识、皮肤粘膜颜色、尿量,注意有无呼吸困难、咳嗽、颈静脉怒张、水肿、注意有无呼吸困难、咳嗽、颈静脉怒张、水肿、奔马律、肺部湿啰音等表现。奔马律、肺部湿啰音等表现。一旦发现有心力衰竭征象应立即给氧,置患儿于一旦发现有心力衰竭征象应立即给氧,置患儿于半卧位,保持安静,通知医生并协助处理。半卧位,保持安静,通知医生并协助处理。(五)护理措施2.监测病情,及时发现并发症19(六)健康指导(六)健康指导1.强调休息对心肌炎恢复的重要性,使患儿及家长能自觉强调休息对心肌炎恢复的重要性,使患儿及家长能自觉配合治疗。配合治疗。2对患儿和家长介绍本病知识,减少患儿和家长紧张、对患儿和家长介绍本病知识,减少患儿和家长紧张、焦虑、恐惧心理。焦虑、恐惧心理。3.指导患儿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尤其指导患儿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尤其注意补充富含维生素注意补充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的食物。4.教会患儿和家长测脉率、节律,若发现异常或出现心悸、教会患儿和家长测脉率、节律,若发现异常或出现心悸、胸闷等不适应及时复诊。带抗心律失常药物出院的患儿,胸闷等不适应及时复诊。带抗心律失常药物出院的患儿,应让患儿及家长了解药物的使用方法及其副作用应让患儿及家长了解药物的使用方法及其副作用5.告知患儿和家长预防呼吸道感染和消化道感染的常识。告知患儿和家长预防呼吸道感染和消化道感染的常识。6定期门诊复查定期门诊复查(六)健康指导1.强调休息对心肌炎恢复的重要性,使患儿及家长20谢谢!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