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检测的临床意义课件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241302056 上传时间:2024-06-16 格式:PPT 页数:69 大小:16.4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规检测的临床意义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常规检测的临床意义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常规检测的临床意义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常规检验的临床意义常规检验的临床意义三大常规(血常规、尿常规、粪便常规)凝血阴道分泌物体液(脑脊液、浆膜腔积液)急诊(PCT、心损、心衰标志物)常规检测(Routin Test):简单的化验、常用化验、常用化验项目组合 能在各级医院实验室中开展的较为普及、方便、实用、快速的检验内容。一、三大常规的概念一、三大常规的概念 三大常规:血常规、尿常规、粪便常规血常规血常规(一)红细胞参数的意义(一)红细胞参数的意义RBCRBC、HGBHGB、HCTHCTMCVMCV、MCHMCH、MCHCMCHC 红细胞平均值的临床意义红细胞平均值的临床意义 贫血的形态学分类贫血的形态学分类贫血的形贫血的形 MCV MCH MCHC 病因病因态学分类态学分类 (80-100fl)(27-34pg)(32%-36%)正常细胞正常细胞 80-100 27-34 32-36 再障、急性失血、白血病等再障、急性失血、白血病等 大细胞大细胞 100 34 32-36 巨幼贫。巨幼贫。小细胞低色素小细胞低色素 80 27 32 缺铁贫、地贫、铁粒幼缺铁贫、地贫、铁粒幼单纯小细单纯小细 8 27 32-36 慢性感染、肝病、尿毒症慢性感染、肝病、尿毒症胞性贫血胞性贫血 恶性肿瘤、风湿性疾病恶性肿瘤、风湿性疾病(二)、(二)、WBCWBC参数的意义参数的意义生理性变化生理性变化:年龄日间变化运动、疼痛和情绪的影响妊娠和分娩其他:吸烟等病理性的变化病理性的变化1、中性粒细胞增多:急性感染:球菌感染急性中毒严重的组织损伤急性失血、溶血白血病 2 2、中性粒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某些传染病某些理化损伤血液病:再障脾亢:破坏增多自身免疫性疾病:破坏过多3 3、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过敏性疾病过敏性疾病:支气管哮喘、食物过敏寄生虫病寄生虫病某些传染病及其恢复期:某些传染病及其恢复期:猩红热某些皮肤病某些皮肤病血液病:血液病:慢粒某些恶性肿瘤:某些恶性肿瘤:淋巴系统及上皮系肿瘤4 4、嗜酸性粒细胞减少、嗜酸性粒细胞减少某些急性传染病:某些急性传染病:伤寒、副伤寒初期激素激素5 5、嗜碱粒细胞增多嗜碱粒细胞增多慢粒慢粒骨髓增生性疾病骨髓增生性疾病脾切除后脾切除后某些转移癌某些转移癌6 6、淋巴细胞增多、淋巴细胞增多某些传染病某些传染病肾移植术后肾移植术后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某些慢性感染:某些慢性感染:结核相对增多:相对增多:粒细胞缺乏时 血小板(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无统一范围血小板比容(PC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小板血小板 由于末梢血循环较差,采集时受多种外界人为因素的影响,如穿刺部位的深浅,采血动作的快慢,采血部位及体表温度的高低等。RBC、HGB、HCT、MCHC、PLT末梢血较静脉血低,WBC较静脉血高切记:不能从输液同侧采血做检查l标本的保存与运送:标本都应有明确的标记,具有唯一标识。小结:血常规检测一定选用EDTA-K2,对血细胞影响较小,抗血小板聚集及对血小板解聚具有较好的作用。尿常规尿常规干化学干化学尿沉渣尿沉渣尿常尿常规检测影响因素影响因素:标本采集本采集时间尿蛋白:尿蛋白:白蛋白尿糖尿糖:维生素C干扰,假阴性白白细胞胞:中性粒细胞细胞胞:红细胞胞白白细胞胞肾小管上皮小管上皮细胞胞:提示有:提示有肾小管病小管病变,成堆出,成堆出现提示提示有有肾小管急性坏死性病小管急性坏死性病变移形上皮移形上皮细胞胞:提示有相:提示有相应部位的炎症或坏死性病部位的炎症或坏死性病变鳞状上皮状上皮细胞胞:大量出:大量出现,或伴白,或伴白细胞、胞、脓细胞,多胞,多见于尿道炎于尿道炎尿沉渣检查尿沉渣检查管型管型:透明管型透明管型:持续出现大量时,同时伴有异常粗大的透明管型和红细胞,提示有肾小管上皮细胞剥落现象,说明肾脏有严重并病变细胞管型:胞管型:红细胞管型:提示肾小球疾病和肾单位内有出血白细胞管型:提示肾实质有细菌感染性病变肾上皮细胞管型:肾小管病变混合细胞管型:提示肾炎反复发作,肾充血、坏死,肾病综合征等颗粒管型粒管型:肾脏有实质性病变蜡蜡样管型管型:提示肾小管有严重病变,预后差脂肪管型脂肪管型:肾小管损伤、肾小管上皮细胞发生脂肪变性结晶:生理性、病理性晶:生理性、病理性病理性病理性结晶:晶:胆红素结晶、胱氨酸结晶、亮氨酸结晶、胆固醇结晶细菌:菌:真菌真菌寄生虫寄生虫粪便常规检测的常见影响因素粪便常规检测的常见影响因素粪便常便常规:有形成分有形成分检查:细胞、寄生虫、胞、寄生虫、细菌菌 隐血血实验:化学法化学法 免疫法免疫法二、凝血二、凝血正正常常止止血血机机能能两两个个方方面面四四个个因因素素凝血机制凝血机制 抗凝机制抗凝机制 血管壁(血管壁(vessel wallvessel wall)血小板(血小板(plateletplatelet)凝血系统(凝血系统(coagulation systemcoagulation system)抗凝及纤溶系统抗凝及纤溶系统(anticoagulation and fibrinolytic)一期止血缺陷一期止血缺陷:血管壁和血小板异常所引起的止血功能的缺陷,血管壁和血小板异常所引起的止血功能的缺陷,主要是由于毛主要是由于毛细血管壁通透性、脆性增加或血小板血管壁通透性、脆性增加或血小板数量、数量、质量异常所致的出血。量异常所致的出血。1、出血时间(出血时间(Bleeding Time,BTBleeding Time,BT)BTBT是反映血管壁舒张、收缩和血小板是反映血管壁舒张、收缩和血小板数量、质量相互作用的试验。数量、质量相互作用的试验。2、血小板计数(血小板计数(Blood Platelet Blood Platelet Count,BPCCount,BPC)是反映骨髓生成、释放血小板和血小是反映骨髓生成、释放血小板和血小板被消耗、破坏之间平衡的试验。板被消耗、破坏之间平衡的试验。(1)BT(1)BT和和BPCBPC都正常都正常 除正常人外,多数是由于单纯血管壁通透性和/或脆性增加所致的血管性紫癜。BTBT延长伴延长伴BPCBPC减少减少多数是由于血小板数量减少所致的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临床上多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BTBT延长伴延长伴BPCBPC增多增多 多数是由于血小板量增多所引起的血小板增多症。临床上多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BTBT延长伴延长伴BPCBPC正常正常 多数是由于血小板功能异常或某些凝血因子缺陷所引起的出血性疾病。二期止血缺陷二期止血缺陷:凝血障碍和抗凝物凝血障碍和抗凝物质所引起的止血功能缺陷,主要所引起的止血功能缺陷,主要是由于凝血因子缺乏或体内是由于凝血因子缺乏或体内产生病理性抗凝物生病理性抗凝物质所致出血。所致出血。1 1、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Thromboplastin Time,APTT)APTT是反映内源凝血系统的常用筛检试验。即测、PK、HMWK活性。是内源性凝血系统较敏感和常用的筛选试验,也是当前用于凝血因子治疗、肝素抗凝治疗监控及检测狼疮抗凝物的主要手段。结果超出正常范围10秒以上有意义。2 2、血浆凝血酶原时间血浆凝血酶原时间 (Prothrombin Time,PT)(Prothrombin Time,PT)PT是反映外源凝血系统的常用筛检试验。即测、。是监测口服抗凝剂的首选实验。结果超出正常对照3秒以上有意义。INR值是监测口服抗凝剂较为敏感和准确的指标。PTPT检测报告检测报告口服抗凝剂监测口服抗凝剂监测 INRINR肝病严重程度肝病严重程度 延长秒数延长秒数重症肝炎诊断重症肝炎诊断 活动度活动度%DICDIC诊断诊断 PTPT比值比值外因系出血筛选外因系出血筛选 秒数和秒数和PTPT比值比值手术前常规手术前常规 秒数和秒数和PTPT比值比值APTTAPTT和和PTPT都正常都正常 除正常人外,仅见于遗传性和继发性因子XIII缺乏症。APTTAPTT延长伴延长伴PTPT正常正常 多数是由于内源凝血途径缺陷所引起的出血性病症。APTTAPTT正常伴正常伴PTPT延长延长 多数是由于外源凝血途径缺陷所引起的出血性疾病。APTTAPTT和和PTPT都延长都延长 多数是由于共同途径凝血缺陷所引起的出血性疾病。血循环中有抗因子X、抗因子V和抗因子II抗体存在。临床应用肝素治疗时,APTT和PT也都会延长。1 1、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检测、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检测(Fibrincogen Degradation Products,FDP)FDP是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碎片X、Y、D、E)和(或)纤维蛋白降解产物(碎片X、Y、D、E)的总和。纤溶纤溶活化活化的的任何任何阶段阶段体现了机体纤溶激活水平体现机体纤溶活化物与抑制物的平衡状态体现了一定基础上的纤溶总体活性水平2 2、D D二聚体检测(二聚体检测(Plasma D-DimerPlasma D-Dimer)D二聚体是交联纤维蛋白在纤溶酶降解下产生的降解产物(碎片X、Y、D、E)。继发继发在凝血酶生成之后在凝血酶生成之后的纤溶的纤溶体现任何形式的凝血酶或血栓形成体现在各种原因引起血管内皮损伤体现在自身或体外因素导致的溶栓过程 与体内纤溶能力无直接关系D D二聚体检测的意义二聚体检测的意义在心血管疾病的意在心血管疾病的意义在在恶性性肿瘤中的意瘤中的意义对术后抗凝治后抗凝治疗的指的指导意意义在在绝经后后妇女激素替代治女激素替代治疗中的中的变化化在在评估潜在估潜在纤溶活性中的作用溶活性中的作用其它引起升高的因素其它引起升高的因素 在脑血管意外、溶栓治疗后、严重感染、脓毒血症、坏疽、先兆子痫、甲状腺功能减低、慢性肝病、结节病等情况下,常有机体凝血和纤溶系统的激活,也可见D-D升高。另外,一些生理因素也可影响D-D水平,如年龄和妊娠等。老年人D-D水平有所升高,与年轻人相比有显著性差别。既往血栓患者的既往血栓患者的D-DD-D水平低于新近水平低于新近发生血栓的患生血栓的患者水平,小血栓的者水平,小血栓的D-DD-D水平低于大血栓。因此,水平低于大血栓。因此,有一些有一些时间较长的小血栓会出的小血栓会出现亚临床表床表现或或阴性的阴性的D-DD-D结果。果。D-DD-D对远端血栓的敏感性低。端血栓的敏感性低。此外,在此外,在诊断断DICDIC、预测动脉粥脉粥样硬化硬化发生、心生、心梗复梗复发和和术后血栓形成、后血栓形成、恶性性肿瘤早期瘤早期转移中移中的作用也受到了重新的作用也受到了重新评估和关注。估和关注。不同不同应用中参考用中参考值的制定更突的制定更突现重要性重要性FDPFDP和和D DD D均正常均正常 纤溶活正常,表明临床的出血症状,与原发性或继发性纤溶性亢进均无关。FDPFDP阳性伴阳性伴D DD D阴性阴性 纤维蛋白原被降解,而纤维蛋白未被降解,属于原发性纤溶亢进。FDPFDP阴性伴阴性伴D DD D阳性阳性 纤维蛋白被降解,而纤维蛋白原未被降解,见于血栓栓子自发性溶解。FDPFDP和和D DD D均阳性均阳性 纤维蛋白原和纤维蛋白同时被降解,见于继发性纤溶,如DIC和溶栓治疗。凝血酶时间(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thrombin time,TT)主要检测凝血过程第三阶段主要检测凝血过程第三阶段意义:意义:纤维蛋白原质与量异常纤维蛋白原质与量异常FDPFDP增多,如纤溶亢进增多,如纤溶亢进循环中抗凝物质增多,如循环中抗凝物质增多,如AT-IIIAT-III,肝素样物质,肝素样物质异常球蛋白增多,如多发性骨髓瘤异常球蛋白增多,如多发性骨髓瘤纤维蛋白原含量纤维蛋白原含量减少:减少:先天性纤维蛋白原缺乏症 DIC(消耗过多)严重肝病增高:增高:高凝状态 血栓性疾病,急性炎症,手术创伤,恶性肿瘤等 生理性:生理性:部分正常老人,妊娠晚期APTTAPTT、PTPT、TTTT、纤维蛋白原定量、纤维蛋白原定量1.1.仅有仅有APTTAPTT延长延长 提示内源性途径因子异常:尤其是 、IX、XI 不能用正常血浆纠正:提示抗、抗IX抗体存在 2.2.仅有仅有PTPT延长延长 提示外源性因子异常提示外源性因子异常(FII(FII、V V、VIIVII、X X)VitkVitk缺乏(缺乏(IIII、VIIVII、IXIX、X X为VitkVitk依依赖因子)因子)严重肝病重肝病 延延长不被正常血不被正常血浆纠正:循正:循环中抗凝物中抗凝物质增多增多3.3.全部异常全部异常 纤维蛋白原缺乏症 FDP增多 血中抗凝物质增多 肝功能衰竭 凝血因子的检查凝血因子的检查阴道清阴道清洁度度:根据白细胞、上皮细胞、乳酸杆菌与杂菌的多少判断III级:正常III级:提示炎症IV级:多见于严重阴道炎三、阴道分泌物三、阴道分泌物 病原生物学病原生物学阴道毛滴虫 阴道加德纳菌 淋球菌 真菌四、脑脊液检查四、脑脊液检查五、浆膜腔积液五、浆膜腔积液六、降六、降钙素原(素原(PCT)PCT)PCTPCT选择性地性地对系系统性性细菌感染、真菌感染菌感染、真菌感染 及寄生虫感染有反及寄生虫感染有反应,而,而对无菌性炎症和病无菌性炎症和病 毒感染无反毒感染无反应或或仅有有轻度反度反应 PCTPCT水平异常增高,增高的程度与感染的水平异常增高,增高的程度与感染的严 重程度及重程度及预后相关,在全身性后相关,在全身性细菌感染和菌感染和 脓毒症毒症辅助助鉴别诊断、断、预后判断、后判断、疗效效观 察等方面有很高的察等方面有很高的临床价床价值肌肌钙蛋白蛋白-T(TNT)-T(TNT):用于预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危险程度和慢性肾衰患者的心脏损害危险。是心肌细胞损伤的一个高敏感性标志物七、心肌损伤标志物七、心肌损伤标志物肌酸激肌酸激酶同工同工酶(CK-MB):CK-MB):诊断心肌缺血性损伤的重要指标,如急性心肌梗塞、心肌炎等。肌肌红蛋白(蛋白(MYO):MYO):诊断急性心肌梗塞,早期再度梗塞及观察溶栓治疗后成功再灌注的重要指标脑钠肽前体(前体(ProBNP)ProBNP)对急、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诊断有很重要意义。其参考值因年龄而不同。八、心衰标志物八、心衰标志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