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T钢网网板设计课件

上传人:wz****p 文档编号:241299378 上传时间:2024-06-16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7.9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SMT钢网网板设计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SMT钢网网板设计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SMT钢网网板设计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钢网设计钢网设计SMT工艺制程控制钢网设计SMT工艺制程控制1钢网设计印刷或滴注印刷或滴注贴贴 片片回回 流流印刷引起的工艺问题占:印刷引起的工艺问题占:SMT过程过程70钢网设计印刷或滴注贴 片回 流印刷引起的工艺问题占:S2钢网设计钢网的设计要求钢网材料和制造工艺钢网的开孔设计钢网的制作指标钢网设计钢网的设计要求3一一.钢网的设计要求钢网的设计要求正确的锡膏量或胶量正确的锡膏量或胶量 可靠的焊点或粘结强度可靠的焊点或粘结强度良好的释放后外形良好的释放后外形 可靠稳定的接触可靠稳定的接触容易定位和印刷容易定位和印刷 良好的工艺管制能力良好的工艺管制能力一.钢网的设计要求正确的锡膏量或胶量 可靠的焊点或粘结强4影响钢网设计的因素影响钢网设计的因素影响钢网设计的因素5胶量的需求胶量的需求考虑因素器件的重量焊盘间距器件的STAND OFF值的大小器件在贴片过程中不至于使胶污染焊盘和焊端胶量的需求考虑因素6二二.钢网材料与制造工艺钢网材料与制造工艺常用钢网材料的比较常用钢网材料的比较Performance黄铜不锈钢钼42号合金镍成本 可蚀刻性能 化学稳定性 机械强度 细间距开口的能力 Note Note Note:需要电抛光工艺二.钢网材料与制造工艺常用钢网材料的比较Perf7常用钢网材料的比较常用钢网材料的比较(以以 黄黄 铜铜 为为 基基 准准)Material密度抗拉强度杨氏模量CTE价格黄铜1.01.01.01.01.0不锈钢0.971.81.70.61.4镍1.10.71.90.72.9钼1.52.13.00.32.042号合金1.12.01.60.32.2常用钢网材料的比较(以 黄 铜 为 基 准)Mater8钼质钢片特性自润滑特性比不锈钢密度还高耐用性能好:较高的伸缩性、抗拉强度和硬度。抗腐蚀力较强优良的外形或尺寸稳定性钼质钢片特性自润滑特性9钼和不锈钢钢网的比较不锈钢钼钼材网板的孔壁更光滑钼和不锈钢钢网的比较不锈钢钼钼材网板的孔壁更光滑10钢网加工方法化学腐蚀工艺对不锈钢也有好的制作工艺能力通常是由双面侵蚀。step stencil用单面最经济和常用的技术最适合step stencil制作CAD DATAManufacturer-dependent Correction factorPhoto-land patternEtching ProcessFraming钢网加工方法化学腐蚀工艺对不锈钢也有好的制作工艺能力C11化学腐蚀工艺的缺点工艺所依靠的光绘技术对温度和湿度有一定的敏感性。工艺控制相对较难,对于大小开孔都同时腐蚀较难控制。单面腐蚀孔壁效果较差。双面腐蚀又因不同光绘工序而精度较差。孔壁的形状对锡膏的释放不利。较难在腐蚀工艺中做个别工艺微调。不适合用于微间距工艺上。化学腐蚀工艺的缺点工艺所依靠的光绘技术对温度和湿度有一定的敏12钢网加工方法激光切割工艺常用在不锈钢材料上从钢网的底部切割以获得梯性开孔孔壁投资大(有时价格较高)多开孔情况下制造速度较慢能处理微间距技术CAD DATAAuto-data-conversionfed to machineCutting ProcessFraming 缺点孔壁较粗糙不能制造step钢网成本和质量的改进使这门技术更加受到欢迎成本和质量的改进使这门技术更加受到欢迎 钢网加工方法激光切割工艺常用在不锈钢材料上CAD DA13钢网加工方法电铸工艺一般采用镍为网板材料机械性能较不锈钢更好很好的开孔光滑度和精度可以制出任何厚度的钢网能制出密封垫效果 缺点价格高有时太过光滑,不利于锡膏滚动CAD DATAManufacturer-dependent Correction factorPhoto-land patternEtching&forming ProcessFraming钢网加工方法电铸工艺一般采用镍为网板材料 缺点CAD 14钢网加工方法镀镍和抛光工艺表面镀镍:在标准的腐蚀工艺後做表面镀镍处理。提高表面的光滑度来得到较好的释放性能。抛光处理:相对较新的工艺,采用二次腐蚀(抛光)达到使孔壁较光滑的效果。抛光前抛光后抛光的效果腐蚀工艺激光工艺钢网加工方法镀镍和抛光工艺表面镀镍:在标准的腐蚀工艺後15不同工艺孔壁的比较不同工艺孔壁的比较16激光切割工艺与腐蚀工艺微间距开孔的比较腐蚀工艺激光工艺激光切割与化学腐蚀工艺是目前使用最多的钢网制作工艺激光切割与化学腐蚀工艺是目前使用最多的钢网制作工艺激光切割工艺与腐蚀工艺微间距开孔的比较腐蚀工艺激光工艺激光17钢网工艺技术总结腐蚀工艺:经济,特别适于一般非微间距技术用途 质量会因钢网厚度而变,工艺控制能力不佳激光切割工艺:质量较腐蚀工艺好 不适合用于厚度变化钢网上(Step-Stencil)可配合抛光使释放质量更好电铸工艺:质量较好,但成本很高,供应商少 不适合用于厚度变化钢网 不需使用抛光等技术也有很好的释放质量抛光和镀镍:使孔壁更光滑的工艺,用在化学腐蚀和激光工艺后,影响开孔尺寸,必须给予补偿钢网工艺技术总结腐蚀工艺:经济,特别适于一般非微间距技术用途18三.钢网的开孔设计开孔尺寸设计的基本原则LmaxW+0.3W/D2Wmin =5 solder powder size三.钢网的开孔设计开孔尺寸设计的基本原则19印刷不良造成的焊接缺陷少锡少锡锡珠锡珠立碑立碑连锡连锡红胶上焊盘红胶上焊盘掉件掉件印刷不良造成的焊接缺陷少锡锡珠立碑连锡红胶上焊盘掉件20钢网开口的一般原则以化学腐蚀方法制作:W/D1.6激光切割(用“钼”制作)W/D1.2激光切割(无抛光工艺,用不锈钢片制作)W/D1.5开口面积与孔壁面积之比:Area ratio=L*W/(2*(L+W)*D)0.66D钢片厚度钢网开口的一般原则以化学腐蚀方法制作:W/D1.621钢片厚度的选择钢片厚度的选择钢片厚度的选择原则:钢片厚度的选择原则:开口宽度和钢片厚度的比例要合适,且要有合适的开口面积与孔壁面积之比,以便于印刷过程中锡膏的释放。常见的钢片厚度有:0.1mm,0.12mm,0.15mm,0.18mm,0.2mm,0.25mm钢片厚度的选择钢片厚度的选择原则:22钢片厚度的选择按开口(不锈钢材料)钢网厚度0.12mm(电抛光)0.12mm0.15mm0.180.2mm细间距长方形开口宽度0.18mm(长宽比10)且最近开口中心距0.4mm宽度0.225mm(长宽比10)且最近开口中心距0.5mm宽度0.225mm(长宽比10)且最近开口中心距0.5mm宽度0.27mm(长宽比10)且最近开口中心距0.65mm圆形开口最近开口中心距0.8mm且开口直径0.3mm最近开口中心距1.0mm且开口直径0.44mm最近开口中心距1.0mm且开口直径0.44mm最近开口中心距1.0mm且开口直径0.44mm矩形开口长*宽0.3mm*0.3mm且长*宽3mm*3mm长*宽0.44mm*0.44mm且长*宽3mm*3mm 长*宽0.5mm*0.5mm且长*宽3mm*3mm长*宽0.6mm*0.6mm且长*宽3mm*3mm钢片厚度的选择按开口(不锈钢材料)钢网厚度0.12m23钢片厚度的选择印胶原则胶量足以将零件粘住并有足够的机械强度,胶在印刷和贴片过程中不会污染焊盘和器件的焊端。刷胶钢片厚度优选0.2mm,在PCB上无封装比0805器件更小,而大器件较多的前提下,可选钢片厚度为0.25mm。当器件的standoff高度大于等于0.15mm时,不推荐使用印胶方式。钢片厚度的选择印胶原则24焊膏印刷钢网开口设计chip元件具体的钢网开口尺寸如下:0603封装:A=X-0.05;B=Y-0.05;C=0.15*A;R=0.10805以上(含0805)封装(电感元件、钽电容元件、保险管元件除外):A=X-0.05;B=Y-0.1;C=0.3*A;R=0.15电感元件以及保险管元件,0805以上(含0805)封装:A=X-0.05;B=Y-0.1;C=0.2*A;R=0.15焊膏印刷钢网开口设计chip元件具体的钢网开口尺寸如下25焊膏印刷钢网开口设计chip元件对于封装形式为如下所示发光二极管元件,其钢网开口采用如下图所示的开口钽电容钢网开口尺寸与焊盘尺寸为1:1的关系对于0402器件,钢网开口与焊盘设计为1:1的关系焊膏印刷钢网开口设计chip元件对于封装形式为如下所示26焊膏印刷钢网开口设计小外形晶体类焊膏印刷钢网开口设计小外形晶体类27焊膏印刷钢网开口设计小外形晶体类焊膏印刷钢网开口设计小外形晶体类28焊膏印刷钢网开口设计小外形晶体类焊膏印刷钢网开口设计小外形晶体类29焊膏印刷钢网开口设计小外形晶体类焊膏印刷钢网开口设计小外形晶体类30焊膏印刷钢网开口设计小外形晶体类焊膏印刷钢网开口设计小外形晶体类31焊膏印刷钢网开口设计 表贴晶振焊膏印刷钢网开口设计 表贴晶振32焊膏印刷钢网开口设计 阻排焊膏印刷钢网开口设计 阻排33焊膏印刷钢网开口设计 周边型引脚IC焊膏印刷钢网开口设计 周边型引脚IC34焊膏印刷钢网开口设计 BGA焊膏印刷钢网开口设计 BGA35焊膏印刷钢网开口设计 BGA2、CBGA,CCGA对于1.27mm间距的CBGA或CCGA器件,其对应钢网开口应为30mil的圆形开口。对于1.0mm间距的CBGA或CCGA器件,其对应钢网开口应为24mil的圆形开口。焊膏印刷钢网开口设计 BGA2、CBGA,CCGA36焊膏印刷钢网开口设计 BGA维修用植球小钢网开口设计为圆形,其直径比BGA上小锡球的直径大0.15mm。BGA维修用植球小钢网的厚度统一为0.3mm焊膏印刷钢网开口设计 BGA维修用植球小钢网开口设计为37焊膏印刷钢网开口设计通孔回流焊器件焊点焊膏量的计算焊点焊膏量(HvLvV)2;Hv通孔的容积 Lv是管脚所占通孔的体积;2是因为焊膏的体积收缩比为50;V上下焊膏焊接后脚焊缝的体积;方形管脚的焊膏量(R2HLWHV)2;圆形管脚的焊膏量(R2H r2HV)2;R通孔插装器件的插装通孔半径;L矩形管脚长边尺寸;W矩形管脚短边尺寸;r圆形管脚半径;H焊点填充厚度;V=0.215R22(0.2234R1r);R1脚焊缝的半径;注:在实际的工程运算中,V可以忽略掉:焊膏印刷钢网开口设计通孔回流焊器件焊点焊膏量的计算38焊膏印刷钢网开口设计通孔回流焊器件钢网开口的计算钢网开口面积焊点需求的焊膏量钢网的厚度。圆形钢网开口半径R(钢网开口面积/)1/2方形钢网开口长度A(钢网开口面积)1/2矩形钢网开口长度L钢网开口面积钢网开口宽度钢网开口一般情况下以孔的中心为对称。如果在锡量不满足的前提下,钢网开口的中心可以相对通孔的中心发生偏移。为避免连锡,相邻管脚的钢网开口之间至少应该保持10mil的间隙。为避免锡珠,钢网开口应避开器件本体下端的小支撑点。焊膏印刷钢网开口设计通孔回流焊器件钢网开口的计算39焊膏印刷钢网开口设计大焊盘当一个焊盘长或宽大于4mm时(同时另一边尺寸大于2.5mm),此时钢网开口需加网格填充,网格线宽度为0.4mm,网格大小为3mm左右,可视焊盘大小而均分焊膏印刷钢网开口设计大焊盘当一个焊盘长或宽大于4mm时40印胶钢网开口设计Chip件印胶钢网开口形状统一为长条形,如下图所示:(钢网开口尺寸见下页)印胶钢网开口设计Chip件印胶钢网开口形状统一为长条形41印胶钢网开口设计Chip件器件封装开口宽度W开口长度B06030.4Y08050.45Y12060.55Y12100.55Y18080.6Y18120.6Y18250.7Y20100.9Y22200.9Y22250.9Y25121Y32181.2Y47321.2YSTC32160.51.6STC35280.62.8STC60320.83.2STC734314.3*未包含在上述表格内的CHIP元件钢网开口宽度按照W=0.4*A的方法计算。*当按上述算法算出的W值超过1.2mm时,取W=1.2mm。印胶钢网开口设计Chip件器件封装开口宽度W开口长度B42印胶钢网开口设计 小外形晶体管印胶钢网开口设计 小外形晶体管43印胶钢网开口设计 小外形晶体管印胶钢网开口设计 小外形晶体管44印胶钢网开口设计 SOIC钢网开口设计如下图所示:印胶钢网开口设计 SOIC钢网开口设计如下图所示:45四.钢网制作指标结构要求P良好的平整度P四面平衡的张力和良好的应力应变能力P位处中央的印刷图形。P足够的钢网面积对印刷图形比。四.钢网制作指标结构要求良好的平整度46钢网制造指标1.CAD坐标数据2.开孔尺寸数据3.钢网材料4.钢网厚度5.钢网大小和丝网宽度6.框架大小和在设备上的安装方法7.印刷图形基准(或中心点)8.丝网张力9.框架的相对印刷方向10.钢网厚度11.清洗剂种类和清洗方法12.额外要求(如抛光等)这是我们要提供给供应商的数据!钢网制造指标CAD坐标数据印刷图形基准(或中心点)这是我们要47其他设计和考虑孔壁粗糙度:例如小于3um.开孔位置精度:例如10um.尺寸稳定性:如在500mm尺寸范围内,尺寸变化小于20um.开孔图网框平整度:如小于1mm.形位于网框中间,偏差不超过2mm.其他设计和考虑孔壁粗糙度:例如小于3um.48制造方法:Laser CuttingLaser Cutting+Electro-polishElectro-formingChemical Etching检验项目检验内容检验结果要求测量结果ACCUAIREJ外框尺寸长 29”宽 29”长735.0宽735.0 铝框尺寸长 40”宽 40”长 40”宽 40”钢片尺寸长 580 宽 580 长580.0 宽580.0 PCB位置PCB居中 PADS居中;特殊OK模板外观无折痕变形,无污迹氧化,无毛刺,孔壁光滑OK开口检查无多孔漏孔,形状及尺寸正确OK铝框垂直度1/150mmOK铝框平整度1.5mm0.7mm四角及中间张力(N/CM)30123453837393739Power Stencil 模板检验报告模板检验报告Model:CR01E8FB REV.0 TOP P/C:SN01112531 ,T:0.15mm Date:2002-11-11 表格编号:PG-4-27-B制造方法:Laser CuttingLaser Cutt49参考资料1.IPC-7525 2.Stencil Design Guidelines2.IPC-SM-782A*Surface Mount Design and Land Pattern Standard(includes amendment 1)参考资料IPC-7525 5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