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发疹性传染病课件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241299115 上传时间:2024-06-16 格式:PPT 页数:62 大小:2.7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见发疹性传染病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常见发疹性传染病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常见发疹性传染病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常见发疹性传染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沁水县中医院沁水县中医院现状n发疹性传染病仍然十分常见;n传染病的临床表现已发生变化;n感染引起皮疹机制复杂(感染性、中毒性和免疫性);n感染与皮肤病关系十分密切;n发疹性传染病与变应性皮肤病鉴别存在一定的困难;n感染状态下有时可以诱发或加重药物性皮炎;n重视发疹性传染病鉴别诊断的必要性。发疹性传染病分类发疹性传染病分类(I)(I)(病原体病原体)v病毒性病毒性:麻疹、风疹、幼儿急疹、天花、水痘、单纯疱疹、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肝炎、肠道病毒感染、呼吸道病毒感染、流行性出血热、登革热、艾滋病。v细菌性细菌性:猩红热、流脑、金葡萄感染(SSSS)、伤寒、中毒性休克综合征(TSS)等。v立克次体立克次体:斑疹伤寒、恙虫病。v螺旋体螺旋体:钩端螺旋体、梅毒、鼠咬热、蜱传螺旋体病(lyme disease)v原因不明:原因不明:川崎病、变应性亚败血症。n发疹为主要症状发疹为主要症状:麻疹、风疹、水痘、幼儿急疹、猩红热、中毒性休克综合征、梅毒、斑疹伤寒、lyme病、艾滋病等。n发疹为伴随症状:伤寒、肝炎、出血热、流脑、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发疹性传染病分类发疹性传染病分类(II)(II)(发疹频率发疹频率)n猩红热样:猩红热、葡萄球菌性红斑、猩红热样风疹(第4病)、中毒性红斑、中毒性休克综合征(TSS)等n麻疹样:麻疹、风疹、幼儿急疹、埃可病毒疹、柯萨奇病毒疹等n玫瑰疹样:传单、伤寒、斑疹伤寒、恙虫病、鼠咬热、梅毒(二期早发)等n多形红斑样多形红斑样:感染性多形红斑、川崎病、变应性亚败等n环状或点状红斑环状或点状红斑:传染性红斑、慢性游走性红斑等n其他:水痘等发疹性传染病分类发疹性传染病分类(III)(III)(以疹型分类以疹型分类)发疹性传染病具备明确的流行环节n有传染源(现症、隐性、携带者、自然疫源地);n有传播途径(呼吸道、消化道、接触等);n有易感人群;临床表现有一定的特征n发病规律:前驱期 症状明显期 恢复期n绝大多数有发热(热型、发热与发疹的规律、发热伴随症状)n注意皮疹的发生规律(顺序、分布、特殊类型)n病原治疗有效果麻疹样红斑鉴别诊断麻疹样红斑鉴别诊断麻疹(Measles)n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发疹性传染病。医宗金鉴指出“疹宜发表透为先”治法。麻疹(Measles)的临床特点n传染源:麻疹患者(唯一传染源)n传播途径:空气飞沫直接传播n易感人群:普遍易感,主要为儿童n季节:四季均可,冬春多见n免疫:自限经过,可获得持久免疫力。麻疹(Measles)的临床症状n“热三天”、“出三天”、“退三天”n初热期:上呼吸道卡他症状(发热、咳嗽、流涕、目赤胞肿,畏光流泪),口腔颊粘膜出现麻疹粘膜斑(发热第2天-第4天)。n“鼻涕涟涟,眼泪汪汪”麻疹(Measles)出疹期:发热加重,按顺序出疹。出疹期:发热加重,按顺序出疹。n颜色:红润颜色:红润加深加深暗红暗红n顺序:耳后发际顺序:耳后发际面、颈、躯干、四肢面、颈、躯干、四肢手掌、足手掌、足底、鼻准部底、鼻准部n皮疹:斑丘疹,抚之碍手,均匀分布,疹间有正常皮肤。皮疹:斑丘疹,抚之碍手,均匀分布,疹间有正常皮肤。麻疹(Measles)n“热三天”、“出三天”、“退三天”n恢复期:发热和全身症状迅速减轻,皮疹按出诊顺序先后消退,疹退后有糠麸细小脱屑和色素沉着,多为棕色。麻疹(Measles)n麻毒闭肺(合并肺炎):热(高热)、咳(咳嗽)、喘(喘息)、煽(鼻翼煽动)、啰(听诊啰音)n麻毒攻喉(合并喉炎):犬吠样咳嗽,声音嘶哑n毒陷心肝(合并脑炎):高热、抽搐、昏迷Skin rash of measles Skin rash of measles Koplik spot of mouth 麻疹的特殊表现n轻型麻疹;n重型麻疹;n非典型麻疹综合征;n成人麻疹;n新生儿麻疹。麻疹的临床变迁n皮疹不典型病例增加,可以呈多形性;n口腔粘膜斑少见,发生时间后移;n成人麻疹增多,普遍发病年龄偏高;n轻型麻疹增多,容易误诊;n感染风疹病毒的急性出疹性疾病。n传染源:风疹患者(唯一传染源)n传播途径:空气飞沫直接传播n易感人群:多感染幼龄儿童,1-5岁小儿多见,散见于成人。n季节:四季均可,冬春多见n免疫:自限经过,可获得持久免疫力。风疹风疹(Rubella)n发热第1或第2天出疹,1天内布满全身;n淡红色点状斑疹、斑丘疹或丘疹(直径2-3mm);n面部、躯干及四肢皮疹较稀疏,手掌和足底常无皮疹,而躯干部可能融合成片,类似猩红热样皮疹;n耳后和枕部淋巴结肿大,轻度压痛风疹风疹(Rubella)rubellaSkin rash of rubella Skin rash of rubella 幼儿急疹幼儿急疹n“热三天”、“出两天”、“退一天”n中毒症状明显如高热、腹泻、呕吐等,但精神颇佳;n皮损类似于风疹,但较为稀疏;n发热3-4天骤退后发疹是重要特征;n血象正常或降低。猩红热样红斑鉴别诊断猩红热样红斑鉴别诊断猩红热猩红热(scarlet fever)(scarlet fever)n病原体: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n传播途径:呼吸道传播;n皮损特点:猩红热样皮疹、环口苍白圈、帕氏线、草梅舌(早期)、杨梅舌(晚期);n全身症状:可轻可重,发热第二天发疹;n实验室检查:WBC,N%,咽部分泌物检查;n治疗:青霉素(有特效)。Pastias line Scarlet fever 葡萄球菌性红斑葡萄球菌性红斑(staphylococcu erythema)(staphylococcu erythema)n病原体:金黄色葡萄球菌n皮疹特点:与猩红热相似n与猩红热区别(1)可有明确化脓性感染灶:疖、淋巴结炎、深部脓肿。(2)中毒症状更重。(3)青霉素治疗有时无效。(4)病原体分离。传染性红斑n春季多见,岁好发;n皮疹初期在面部,象糊蝶翅膀似地分布于两侧颊部;n病程天。Erythema Infectiosum Erythema Infectiosum 中毒性休克综合征 (Toxic shock syndrome,TSS)病 因:金葡/链球菌分泌毒素TSST-1等 临床特征:n皮损:猩红热样皮损,以暴光部位为主,恢复期脱屑;n休克:直立性晕厥或体位性低血压;n多器官损害;肾、血液、肠道、肺、肝等;n血培养:阴性;n治疗:抗生素+对症治疗。n基本皮损与猩红热相似,但口周苍白圈少见,无舌及咽峡部症状,罕见有帕氏线;n疹型可以多样化,如伴有风团,皮肤划痕征、血管神经性水肿;n不及时去除过敏原,病情无自限性,并有致剥脱性皮炎或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n血象:多正常,重症可升高或降低n用药史,无病原学证据猩红热样药疹Toxic shock syndrome commonly causes a red strawberry tongue toxic shock syndrome developed a flat,red,sunburnlike rash.This rash causes the skin to peel 1-2 weeks after the illness 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又称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一种病因未明的全身血管炎综合征。n发热持续1-2周,38-40以上,稽留热或弛张热。n疹型多样化,肢端改变,结膜充血,杨梅舌n淋巴结肿大,前颈部明显,枕后或耳后淋巴结可受累n血象:白细胞增高,以中性粒细胞增加为主。血沉增快,C反应蛋白阳性。川崎病Kawasakis disease,peeling of the fingertips 玫瑰疹样红斑玫瑰疹样红斑v病因:EB病毒感染;v好发年龄:儿童及青壮年;v主要症状:发热、咽峡炎、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神经系统症状、皮疹、肾炎等;v皮疹:发生率30%,见于第4-6病日出现持续一周,疹形多样;v细胞检查:早期正常、后期升高,异淋(10%)、嗜异凝集试验、抗EBV阳性;v病程:13个月(自限性)。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猩红热样、麻疹样、玫瑰疹样红斑的鉴别猩红热样、麻疹样、玫瑰疹样红斑的鉴别猩红热样红斑猩红热样红斑麻疹样红斑麻疹样红斑玫瑰疹样红斑玫瑰疹样红斑皮损特点弥漫性红斑,猩红色。淡红色斑疹,疹与疹之间皮肤正常。黄红色斑疹或斑丘疹,较麻疹样红斑烯疏。分布部位全身性,皱折部皮肤尤著。全身性,面及躯干部较著。多为全身性,或仅限于躯干。发病原因多为细菌感染,其次为药物或食物过敏。多为病毒感染,其次为药物或食物过敏。多为特殊感染。药疹与感染性发疹鉴别药疹与感染性发疹鉴别感染疹感染疹药物疹药物疹原因感染变态反应发生时间有规律,例如水痘在发热当天出疹,猩红热在第1-3d,麻疹在第3-4d,斑疹伤寒在第5-6d,伤寒在第6-7d一般继发热而出疹,也可有较长的潜伏期皮疹形态及部位各有特点,例如猩红热和麻疹为密集的充血疹,遍及全身,还可有粘膜疹,伤寒为玫瑰疹,量少,主要在躯干无明确规律,不同药物可引起同样形态的皮疹;同一药在不同个体和同一个体的不同时间可引起不同的皮疹其他伴随表现感染的全身表现常伴有药物热消退流行病学资料随感染痊愈而消退服药史,复发停药后消退,个别皮疹可长期不消退,如固定性药疹可以有价值,不复发等药物热与感染性发热鉴别药物热与感染性发热鉴别感染性发热感染性发热药物发热药物发热机理感染变态反应发生时间经一定潜伏期后发生初次用药往往在1-2周后发生,再次用药多在数小时至1d内发生热型不同传染病有不同的热型一定,以稽留高热为多见全身情况感染中毒表现,一般较重一般较轻消退随感染痊愈而逐渐消退,其他退热措施暂有效停药后往往可退热,其他退热措施效果不大 Thank Yo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