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变法与秦国的崛起课件9-川教版课件

上传人:94****0 文档编号:241297363 上传时间:2024-06-16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2.2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商鞅变法与秦国的崛起课件9-川教版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商鞅变法与秦国的崛起课件9-川教版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商鞅变法与秦国的崛起课件9-川教版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川教版七年级上册第8课商鞅变法与秦国的崛起川教版 七年级上册第8课 商鞅变法与秦国的崛起1徙木立信徙木立信情境导入情境导入徙木立信情境导入2孝公既用卫鞅,鞅欲变法,恐天下议己。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史记卷六十八商君列传徙木立信意思是:孝公已经任命了卫鞅,卫鞅想要实施变法图强政策,唯恐天下人对自己产生非议.法令已经完备,但没有公布,(商鞅)恐怕百姓不信任,于是在国都市场南门立下一根三丈长的木杆,招募百姓有能够搬到北门的就赏给十镒黄金.百姓对此感到惊讶,没有人敢去搬木杆.就又宣布命令说:“有能够搬过去的就赏给五十镒黄金.”有一个人搬木杆到北门,立即赏给他五十镒黄金,以表明没有欺诈.终于颁布(变法的)法令。徙木立信:通过使人搬动木头而树立威信,指通过某种手段树立典型,而使公众信服的行为。孝公既用卫鞅,鞅欲变法,恐天下议己。令既具,3商鞅变法商鞅变法都江堰的修建都江堰的修建秦国的强大秦国的强大学习目标商鞅变法 学习目标4第一篇章讲授新课 商商 鞅鞅 变变 法法 第一篇章讲授新课 商 鞅 变 法5变变乱乱战国时期的特点 乱-战争,变变法。变乱战国时期的特点 乱-战争,变变法。郢睢阳临淄咸阳蓟秦楚鲁越卫韩赵魏邯郸郑大梁周中山洛邑晋燕齐宋河水渭水汉水淮水江水东周都城诸侯国国都诸侯国疆域秦楚韩赵魏燕齐乐毅改革胡服骑射改革邹忌改革李悝变法商鞅变法申不害变法吴起变法七 雄 与 战 国 时 期 的战 国 变 法郢睢阳临淄咸阳蓟秦楚鲁越卫韩赵魏邯郸郑大梁周中山洛邑晋燕齐宋铁制农具牛耕1、背景秦国落后挨打,秦孝公决心变法图强,发布求贤令战国时期生产力发展的标志;铁器的普遍使用和牛耕的推广铁制农具牛耕1、背景秦国落后挨打,秦孝公决心变法图强,发布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商鞅3、时间:5、改革者:2、目的:富国强兵(增强秦国实力)4、支持者:秦孝公公元前356年商鞅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3、时间:5、改革者:2、目的:富国地主地主农民民士兵士兵旧旧贵族族请同学同学们分分别代表四个不同的代表四个不同的阶层,谈一一谈你你对商鞅商鞅变法法是是顶还是是踩?说出你的理由。出你的理由。地主农民士兵旧贵族请同学们分别代表四个不同的阶层,谈一谈你对10废除贵族特权,加强战斗力(兵强)历史作用商 鞅 变 法主要内容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军功奖励农耕建立县制废除了旧制度,有利于地主经济发展发展经济增强国力(国富)加强中央的管理秦国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废除贵族特权,加强战斗力(兵强)历史作用商 鞅 变 法主要材料一“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材料二史记记载,秦孝公死后,太子即位。守旧的贵族诬告商鞅“谋反”,结果商鞅被处死。那么变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那么变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为什么?了?为什么?成功。判断改革是否成功的标准是:改革的目的是否实现,改革是否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因为商鞅变法推动了秦国生产力的发展,使秦国国力空前强大。即使后来商鞅被处死,但他的改革仍然达到了最初的目的,使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并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因此说商鞅变法取得了成功。故后人言:商君虽死,秦法未败。材料一“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12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1.统治者秦孝公的支持2.广大人民的支持3.顺应历史发展潮流4.变法措施适宜5.商鞅取信于民客观原因主观原因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1.统治者秦孝公的支持客观原因主观原因13 从商鞅变法使秦国强大起来,你应该得出什么启示?改革要顺应时代潮流,与时俱进,不怕困难,勇于创新 从商鞅变法使秦国强大起来,你应该得出什么启示14第二篇章 都江堰的修建都江堰的修建 第二篇章 都江堰的修建15都江堰远景图都江堰远景图512汶川大地震给四川等地造成了巨大破坏,但是位于成都平原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基本完好。闻名于世的都江堰是什么时期由谁主持修建的?它对当时的社会经济产生了什么影响?512汶川大地震给四川等地造成了巨大破坏,但是位于公元前2561时间:_年2人物:秦国蜀郡太守_3地点:成都附近的_李冰岷江公元前2561时间:_年李冰岷江18宝瓶口飞沙堰内江鱼嘴外江秦国秦国强大之法宝二大之法宝二都江堰都江堰宝瓶口飞沙堰内江鱼嘴外江秦国强大之法宝二都江堰19分水鱼嘴“鱼嘴”伸入岷江中,使岷江水从两边分流,右边的外江(岷江主流)用于分洪,左边的内江用于灌溉。分水鱼嘴“鱼嘴”伸入岷江中,使岷江水从两边分流,右边的外20宝瓶口在“鱼嘴”的下游,人们凿开玉垒山,打开内江通路。即是人们所称的“宝瓶口”。宽20米、长80米。内江之水通过宝瓶口引入支流、渠道,用来灌溉广阔的川西平原。宝瓶口在“鱼嘴”的下游,人们凿开玉垒山,打开内江通路。即21飞沙堰“飞沙堰”是都江堰的泄洪排沙设施。夏季发水大时,内江的水可以漫过飞沙堰流入外江,保证内江灌溉渠免受水灾。飞沙堰“飞沙堰”是都江堰的泄洪排沙设施。夏季发水大时,内22战国时期秦国蜀守李战国时期秦国蜀守李冰修筑的水利工程。冰修筑的水利工程。作用:作用:防洪、灌溉、运输防洪、灌溉、运输影响:影响:使成都平原成为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天府之国”,秦国实,秦国实力进一步增强。今天仍力进一步增强。今天仍发挥着巨大作用。发挥着巨大作用。李冰石像特点:选址合理,设计科学,无坝引水,自留灌溉,工省效宏。战国时期秦国蜀守李冰修筑的水利工程。作用:防洪、灌溉、运23第三篇章 秦秦 国国 的的 强强 大大 第三篇章 秦 国 的 强 大241.秦国的强大原因2.秦国的强大表现商鞅变法发挥着长久的积极效应;都江堰的功能及作用。幅员广大,人口众多,粮食充足。政权相对稳定,官吏办事效率较高。军队数量庞大,训练有素,长平之战表明,秦军已具备统一全国的实力。1.秦国的强大原因2.秦国的强大表现商鞅变法发挥着长久的积极25长平之战后,东方六国无力抵御秦军的进攻长平之战后,东方六国无力抵御秦军的进攻 拓展探究拓展探究:学生甲说,坑杀赵国四十多万降卒,秦将白起手下至少要有八十多万人。他上哪儿找那么多人?由此看来,史书记载未必可靠。学生乙说,长平之战,秦将白起坑杀赵国降卒四十多万人,真够很毒的请问他们谁说的有道理?长平之战,赵军被围46天,已丧失了战斗力,秦将白起坑杀赵国四十多万降卒是完全可能的。这也反映了战国时期战争的残酷性。当然,也不排除史书记载有误或夸大的可能。但在没有充分的证据证明史书记载有误的情况下,只能采取认可的态度。拓展探究:长平之战,赵军被围46天,27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商鞅变法,了解变法的背景、目的、时间、人物、内容、作用;也学习了李冰修建的都江堰,应了解它的构造、功能、影响。从而明白秦国强大的原因。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商鞅变法,了解变法的背景、目的、时间、人物、28商鞅变法与秦国的强大商鞅变法背景目的时间、人物内容作用都江堰修建构成功能影响秦国的强大知识整合知识整合板书商鞅变法与秦国的强大商鞅变法背景目的时间、人物内容作用都江堰1 2 34史海扬帆1 2 34史海扬帆 战国时期,使秦国能够最终兼并六国,统一中国战国时期,使秦国能够最终兼并六国,统一中国打下坚实基础的事件是打下坚实基础的事件是A A商鞅变法商鞅变法 B B李悝变法李悝变法 C C管仲改革管仲改革 D D秦孝公改制秦孝公改制【A】19121912年,毛泽东同志在年,毛泽东同志在商鞅徙木立信论商鞅徙木立信论中指中指出:出:“商鞅之法,良法也商鞅之法,良法也而求其利国福民伟大之而求其利国福民伟大之政治家,商鞅不首屈一指乎?政治家,商鞅不首屈一指乎?”“商鞅之法商鞅之法”不包括不包括A.A.颁布均田令颁布均田令 B.B.奖励耕战奖励耕战C.C.承认土地私有承认土地私有 D.D.推行县制推行县制【A】战国时期,使秦国能够最终兼并六国,统一中国打下坚实基31 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影响最大的一次改革。有人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影响最大的一次改革。有人评价这次变法:评价这次变法:“以前是贵族任战士,现在是战士为以前是贵族任战士,现在是战士为贵族贵族”。与之相关的变法措施是。与之相关的变法措施是 A.A.加强刑罚加强刑罚 B.B.奖励生产奖励生产 C.C.推行县制推行县制 D.D.奖励军功奖励军功【D】练习 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影响最大的一次改革。有人评价这次变32 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后五月而秦孝公卒,太子立遂灭商君之家。”这段材料说明A商鞅变法失败的原因是触犯了奴隶主贵族利益B社会改革必须顺应历史潮流C太子即位后顺应民心处死商鞅D改革可能遇到重重阻力,会付出沉重代价【D】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33材料一:“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商鞅材料二:秦孝公即位后,深感秦国落后挨打、被他国鄙视是莫大的耻辱,决心改革内政,变法图强。于是他发布求贤令,招揽优秀人才。商鞅得到消息,便来到秦国。1、材料一商鞅的话表明他的什么主张?2、材料二中包含了变法的哪些原因?主张变法主张变法(1)秦国相对落后)秦国相对落后(2)秦孝公决心改革内政,变法图强)秦孝公决心改革内政,变法图强材料一:“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341.2000年11月,都江堰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请你谈谈其理由。2.做同步学习布置作业 2000年11月,都江堰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遗产委员会列入“世35阅读以下材料后判断:日本明治维新发生在19世纪60年代末,当时世界还处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夺取殖民地的高潮也尚未开始。而西方列强在东亚侵略的主要目标是地大物博的中国,加上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特别是中国太平天国运动对西方列强力量的牵制,都为日本明治维新提供了一个较为有利的国际环境。日本维新派本身也比较注意外交斗争策略,尽量利用英法、英俄之间的矛盾。而清朝戊戌变法已经到了19世纪90年代末,世界资本主义已经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列强通过争夺殖民地的高潮已经基本上把世界瓜分完毕。中国成了列强在东方争夺的“惟一富源”,出现了瓜分中国的狂潮。这时帝国主义列强绝不愿意中国成为一个独立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国际环境对中国维新运动很不利。以下表述是从以上材料中得出的,请在机读卡对应题号后涂(填)“A”;违背了以上材料所表达的意思,请在机读卡对应题号后涂(填)“B”;是以上材料没有涉及的,请在机读卡对应题号后涂(填)“C”。16.材料所述的中日两国改革所处的时代背景大不相同。()17.欧美列强不希望日本成为一个独立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国际环境对明治维新不利。()18.进入19世纪后半期以来,西方列强在亚洲地区的争夺日益激烈,矛盾重重。()19.争取民族独立,摆脱列强侵略,是日本明治维新的重要目标。()20.相对于日本的维新派,中国的维新党人显得幼稚而经验不足。()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人权宣言明确地表达了国家最高权力来自国民,即主权在国民的进步思想。这一思想对提高国民在国家政治中的主体地位,推翻主权在君的封建专制统治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引自川教版世界历史.九上材料二:旧制度死亡,万劫不复;但是人们不可以以为在旧制度的废墟上,不会再建起专制暴政或无政府状态:这是大革命的私生子;只有自由才是大革命的合法女儿,在上帝的帮助下,自由有朝一日终将驱逐僭越者。引自(法国)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导言材料三:这场(法国)革命的效果就是摧毁若干世纪以来绝对统治欧洲大部分人民的、通常被称为封建制的那些政治制度,代之以更一致、更简单、以人人平等为基础的社会秩序。引自(法国)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导言阅读以下材料后判断:3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